《幼儿园教育随笔《我的教育信念》》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幼儿园教育随笔《我的教育信念》
作为老师,教育信念就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只有用自己的信念才能真正点燃激情人生,作为一名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教师,必须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作为一名在学前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快二十年的幼儿教师,我常常对自己发问,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我在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坚守这么多年?每天的忙忙碌碌,为了生活努力拼搏的我拿着这份微不足道的薪水还乐此不疲的忙前忙后。终于,我找到了答案——信念。因为一个信念,选择了这个职业。我想,为信念去投身辛苦的、繁琐的教育工作,是幸福的,是快乐的。只有用自己的信念才能真正点燃激情人生,那我的教育信念究竟该是什么?
我想应该是一种默默的坚守,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是一种克服的动力。其中还包含着责任与使命、爱心与真情、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教育信念;作为一名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教师,必须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教育,使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升华和富有意义。
一、责任与使命并肩。
在幼教岗位上,我用我的责任心教会了孩子们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同时孩子们也赋予了我新的生命。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她们纯洁的心灵每天都在对我的精神进行洗礼。虽说工作繁琐辛苦,但是我深知身上的使命,我是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我肩负着祖国未来接班人快乐成长的使命。容不得我有半分懈怠。只有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才会在幼教事业中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
二、爱心与真情相融。
工作中常常碰到个性不同的孩子,有内向的、活泼的等等。听话的孩子是普遍招人喜爱的,但活泼好动比较调皮的孩子总是让人很头疼。对这样的孩子,好的办法并不是去压服他,而是给他真情,用爱去感化他,使他那颗受过创伤的心得到安抚。教师要善用爱心,去尊重与爱护每一位幼儿。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一个很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象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孩子稚嫩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加倍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教师的爱心,是甜美的微笑;是关爱的眼神;是安抚的双手;是循循善诱的教诲;是良师益友的境界。每当看见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的内心就会变得还柔软,我要用我的爱心与真情为他们带去一个五彩斑斓的童年。
三、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的努力。
有人曾问我:幼儿教师工作这么辛苦,拿着微薄的薪水操碎了心,你快乐吗?”我是这样回答她的:“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用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就是快乐的,幸福的。”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只要肯努力、肯付出就一定有收获。每当我看见倾情努力之后的收获,我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孩子们的喜爱,家长们的认可是我克服职业倦怠的动力。
我的教育信念就是这么简单,朴实。它们足以维持我的工作热情和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我将永葆这份教育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每位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美好的金色童年!
2、幼儿园教育随笔《成长中的那些好戏》随笔
在幼儿园里,每天都上演中各种各样的“好戏”,在这些好戏发生时,我们老师该如何“观戏”、“评戏”,让这些小演员们逐渐成长呢?一起来看看维尼班的这些好戏吧!
早操回来,小朋友有的自主饮水,有的很快坐下准备上课了,这时传来了吵闹声:“你们要把椅子抬到那边去,这边不能坐”,“我就想坐这里,我不去那边”,“你们就是不能坐这边”,“我就要坐这边,不过去”。。。。。。几个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吵开了。我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绵绵生气的指着旁边的几个小朋友说:“我们在和他们吵架”,我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吵架呢?”,绵绵和雨欣指着左边的座位说:“这边有7个小朋友,那边只有2个人,乐乐、清清和妍妍要坐那边,这样才好看,我们喊他们过去,他们又不听,所以我们吵架了”。生活即教材,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好时机,于是我向他们抛出了两个问题:“你们想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吗?”,绵绵说:“我们想到了喊他们搬过去的方法,可是他们不愿意”,我继续问“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在逐步的引导下他们用了“石头剪刀布”、“一个一个询问”、“投票”、“说服”等方法解决了这次吵架,将左边的三个小朋友成功的调到了右边,将坐位调整成了他们想要的“对称”模样。
矛盾是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吵架”的情节是孩子们在生活中自发生成的,在吵架刚开始时,我没有因为他们的“吵架”去制止他们,而是在一旁观察,在分析孩子的行为时,发现他们对坐位的“不对称”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在用语言表达上逻辑性不够,造成表达不清楚,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方法单一,缺乏经验,因此导致他们吵架,需要作为教师的我帮助他们梳理问题的关键和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于是,我决定利用这次他们自发生成的“吵架”,分析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幼儿自主思考的契机,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丰富了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午餐时间,依依洗手出来端着餐走到自己的座位前,突然发现自己的椅子不见了,她看了一眼同桌的小朋友,说“你们谁抬了我的椅子”,其余小朋友都埋着头吃饭,没有一个人回答,她继续问道“你们谁抬了我的椅子?月儿,是你吗?”,月儿摇摇头说“不是”,依依接着问“宝宝,是你抬的吗?”,宝宝也摇头说“不是我”,依依对着旁边的佳鑫严肃的说“佳鑫,是你吗?你离我最近”,佳鑫将头抬起来看了看依依然后点了点头,接着他主动站起来,重新去抬椅子了,依依笑着把椅子挪到自己位置上,开始进餐。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依依遇见的问题,但却没有及时的给予帮助解决,而是将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留给了依依,在这个案例中,依依遇见问题时,她没有第一时间向老师求助,而是先通过集体询问的方法找抬了自己椅子的小朋友,可是这个办法失败了,没有人承认自己抬了椅子,接着她采取了第二个办法“一个一个的询问”,当问了两个小朋友都失败后,她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询问,还加上了自己的理由“你是离我最近的”,她认为可能是最近的小朋友抬了,这一次她问了身边的佳鑫,果然找到了抬自己椅子的小朋友,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案例中可以看出,依依在日长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她在第一个办法失败后,马上采用了第二办法,最后成功的解决了问题。因此,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见问题时,成人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幼儿充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问题引发幼儿主动思考,丰富和运用知识经验去解决身边遇见的问题。
这样的“好戏”每天都在幼儿园里上演,作为老师要正确的对待幼儿的这些“好戏”,每个问题的发生都是在为幼儿提供学习成长的契机,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契机,为幼儿提供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正确的评估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适时的进行引导,逐步提升幼儿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经验。
3、幼儿园教育随笔《幸福的劳动》随笔
这是一篇大班教育随笔,幼儿园老师就像是一群孩子的保姆,工作是琐碎的,也是辛苦的。每天除了要带孩子们唱歌、绘画做游戏,还要照顾他们吃饭,睡觉,穿衣服,甚至包括上厕所提裤子,擦屁股,冲厕所。但是在你的每一次付出的背后,都有一群可爱的脸蛋在对你微笑。
当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突然来到幼儿园,跟我诉说着小学的见闻和成长时,我是那么的激动,又是那么的幸福。原来曾经的辛苦不是自说自话,而是有人一直在用行动回应着我们。
当已经毕业的家长群,在感恩节那天,晒出孩子的学科成绩,并对老师们说:“谢谢老师在幼儿园的辛勤指导”。我是那么的激动,又是那么的幸福,原来我曾经的挑灯夜战,不是没有结果。原来背后的一群家长也在默默关注着。在你低头给她们穿鞋子的时候,有人会认真的看着你的脸,并对你开心的说“老师,我好喜欢你”,并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在你守候一中午的午睡时,有人会睁开眼,对你幸福的说到:“老师,我今天中午睡的好香好香哦”。
当你看到一幅幅绘画展在室外;当一个个踏着整齐的步伐,喊着统一的口号出操时;当一个一个孩子喊着马妈妈、马妈妈幼儿园也有一个好妈妈。;我想我当时的内心是激动的,是开心的,是幸福的。是的,我们平时很辛苦,也很认真。但这不是独角戏,你有一大群的可爱的小粉丝,他们用爱的眼神望着你。他们努力的想要记住你的每一句话,他们努力的做好你要求的每一个动作。
不仅如此,他们还关心着你的每时每刻,帮你端小椅子,提醒你喝水。一天没见到你时,他们会第一时间向你汇报重要的新闻,还迫不及待地关心你。这几天去哪了?有没有想念他们……
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群可爱的孩子这么在乎你,那是因为我们用爱的眼睛在守望着他们,因为我们用心在呵护着他们。还有什么比这还温暖,还有什么比这更难得。
我用我的爱和智慧,感染着这群可爱的,这群聪明可爱的孩子又用天真和快乐围绕着你。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原来我一直在这样幸福劳动着。
然而有的家长对幼儿园不了解,对老师不信任,家长工作方面还会出现各种问题,各种挑战。我是耳闻目睹,作为幼教集团中的每位老师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热情,以顾全大局的思想去和家长做好沟通。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幼教集团的教育理念。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作为幼教集团中的一员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个孩子!
我希望幼儿园里的每位老师都要把严谨的师德师风教育常记在心。要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4、幼儿园教育随笔《独立从整理书包柜开始》随笔
独立性就一个人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现在来看看近期发生在我们班里的故事吧。
一、相信孩子的力量
最近发现孩子去书包柜拿东西,总是很长时间都回不来。他们在外边干什么呢?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出去一看才知道他们柜子的里东西很乱,书包斜着放,衣服团成一团塞在柜子里,带来的玩具甚至随着打开的柜门一同滑出来,孩子在努力地往里塞。
看见此情此景,我对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小柜子变整齐呢。孩子们开始纷纷想办法,有的说把衣服往里推,有的说可以把衣服装书包里,有的说让爸爸妈妈给整理……经过商讨我们选出来几个比较合理的方法。因为力气小,将衣服推一推的方法起不到效果,有的小朋友的书包很小,把衣服装书包里也不是好办法。只剩下爸爸妈妈给整理了,这可不是最佳选择,正在纠结让不让孩子试一试的时候,阳阳一脸认真的说:“我妈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事情出现转机,顺着阳阳的话,我说:“我们来自己整理一下试试。”
首先,我们开展了一次“我的小柜子”的活动,将小柜子里的所有东西都拿出来观察,书包、帽子、备用衣服、玩具、口罩、外套、发卡、小戒指、作品等……孩子们看着这些东西就开始思考怎么办,有的小朋友说:“把口罩放在衣服兜里。”“玩具、作品房书包里。”嗯,解决了一些问题。那怎么将这些放到柜子里呢?接下来,我们带着所有东西到书包柜前实践,开始动手尝试各种摆放的方式,最后确定了将书包侧放在柜子的一侧,将衣服叠好放在旁边的空位上,如果有大作品就将作品平放在最下边。
这个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孩子柜子乱的问题,孩子将柜子整理好后,得意洋洋的问:“老师你看我整理的棒不棒!”我都会回馈孩子一个大拇指。孩子脸上自信的笑,说明他们很享受自己动手的快乐。
二、转变家长的意识
孩子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家长的意识并没有,每天早晨还是给孩子叠衣服放书包。怎样转变这个局势呢,我们同小朋友商量过后制定了一个“整理小能手”的光荣榜,还共同制定了规则,为了给孩子提供物质与经验支持,我们在门口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贴着叠衣服的步骤图。由家长给孩子盖印章,督促家长放手,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活动的第一天,孩子们来的比平时早很多,排队叠衣服的场景引来了家长连连称赞,家长都纷纷拿出手机给孩子拍照记录孩子的成长。得到家长肯的印章,孩子一整天都在讨论“我的柜子最整齐”。这活动使家长作为旁观者看到孩子的成长,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的角色要从照顾者换为陪伴者,再换为忠告者,最后放手让他单飞。
相信孩子、转变家长,独立从这一刻开始。
5、幼儿园教育随笔《我的教育信念》
作为老师,教育信念就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只有用自己的信念才能真正点燃激情人生,作为一名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教师,必须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作为一名在学前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快二十年的幼儿教师,我常常对自己发问,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我在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坚守这么多年?每天的忙忙碌碌,为了生活努力拼搏的我拿着这份微不足道的薪水还乐此不疲的忙前忙后。终于,我找到了答案——信念。因为一个信念,选择了这个职业。我想,为信念去投身辛苦的、繁琐的教育工作,是幸福的,是快乐的。只有用自己的信念才能真正点燃激情人生,那我的教育信念究竟该是什么?
我想应该是一种默默的坚守,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是一种克服的动力。其中还包含着责任与使命、爱心与真情、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教育信念;作为一名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教师,必须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教育,使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升华和富有意义。
一、责任与使命并肩。
在幼教岗位上,我用我的责任心教会了孩子们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同时孩子们也赋予了我新的生命。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她们纯洁的心灵每天都在对我的精神进行洗礼。虽说工作繁琐辛苦,但是我深知身上的使命,我是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我肩负着祖国未来接班人快乐成长的使命。容不得我有半分懈怠。只有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才会在幼教事业中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
二、爱心与真情相融。
工作中常常碰到个性不同的孩子,有内向的、活泼的等等。听话的孩子是普遍招人喜爱的,但活泼好动比较调皮的孩子总是让人很头疼。对这样的孩子,好的办法并不是去压服他,而是给他真情,用爱去感化他,使他那颗受过创伤的心得到安抚。教师要善用爱心,去尊重与爱护每一位幼儿。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一个很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象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孩子稚嫩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加倍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教师的爱心,是甜美的微笑;是关爱的眼神;是安抚的双手;是循循善诱的教诲;是良师益友的境界。每当看见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的内心就会变得还柔软,我要用我的爱心与真情为他们带去一个五彩斑斓的童年。
三、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的努力。
有人曾问我:幼儿教师工作这么辛苦,拿着微薄的薪水操碎了心,你快乐吗?”我是这样回答她的:“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用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就是快乐的,幸福的。”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只要肯努力、肯付出就一定有收获。每当我看见倾情努力之后的收获,我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孩子们的喜爱,家长们的认可是我克服职业倦怠的动力。
我的教育信念就是这么简单,朴实。它们足以维持我的工作热情和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我将永葆这份教育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每位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美好的金色童年!
6、幼儿园幼儿园教育随笔《特别的婷婷》
同事怀孕请假,我临时调到中三班担任教学工作,对班级孩子还不熟悉。一天早上体能活动,我让孩子们双手平举扮演小飞机沿着地上的画线快速“飞行”,训练幼儿的平衡和动作协调能力。孩子们一个跟一个有模有样地模仿小飞机沿“航线”飞行。
轮到一个叫婷婷的小女孩,她歪斜着脑袋,平举双手,努力地按照地上的画线走,可是没几步她就偏离了“航线”。一次,两次,三次,无论我多次提醒,她还是没有按“航线”顺利完成动作练习。我不理解这么简单的动作她居然完成不了,正当我表现出焦躁、不满情绪时,另一位老师说:“她左眼先天性残疾,视力很弱,只有轻微的光感,右眼倒是正常,算了吧!”说完就示意婷婷到一旁坐下观摩其他孩子的活动。我听了为之震惊,为可爱的婷婷感到惋惜,同时也对先前自己的表现感到羞愧,回想之前她的种种表现,在这一刻间我找到了答案。
对于像婷婷一样的特殊幼儿,我们老师在户外体能活动中因为害怕其身体缺陷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常常限制特殊幼儿的活动范围因此降低了特殊儿童对于活动的参与性。融合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待特殊幼儿的平等观与积极参与思想,融合教育注重每一个孩子的积极参与,每一个孩子都是幼儿园生活的主人。
在融合教育理念指引下,我们教师应当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提高社会对于特殊儿童的接纳程度。教师应当首先改变自己对于特殊儿童的认识,对特殊儿童不再歧视或特殊对待,户外体能活动中不能为了规避安全问题而剥夺这些孩子的运动需求。作为老师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这些孩子的发展,给予他们比正常幼儿更多、更长的成长时间,这样的特殊幼儿只有首先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注与爱才能够真正融入到户外体能活动中。
一天下午,婷婷照例一个人坐在花坛边上静静地观看小朋友们走平衡木。保育员召集小朋友们喝水,婷婷没有去,她悄悄地走到平衡木边,这一切,恰巧被我看到。“你想不想试一试?”我小声的问她,她惊讶地抬起头看着我,她并没有回答,但我清晰地看见两颗“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在说话。我拉着婷婷的小手走到平衡木的一端,双手从她的臂膀下护住,示意她上平衡木并告诉她:“婷婷,你可以的!”我明显地感觉到她的身体在颤抖,她转过脸来无助地看着我,我给了她一个微笑,“没事儿,老师会保护你的!”就这样,我搀扶着婷婷一步一步的在平衡木上缓慢地前行。一旁喝水的小朋友们看到了,也齐声欢呼道:“婷婷,加油!婷婷,加油!”由于婷婷视力不佳,她前行得非常缓慢,好几次踩空,还好有我的保护。每次踩空后回到平衡木上,婷婷都要在原地停留片刻,双手紧紧抓着我的手,我总是轻轻给她一个拥抱,鼓励她:“没事儿,你能行的!我们再来一次吧!”就这样,在我的保护下她一遍一遍地练习着。那天,她很开心,我在婷婷身上看到了勇敢、坚持,还有渐渐萌发的自信。
特殊幼儿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与正常幼儿有所差异,自身的缺陷容易使幼儿内心产生自卑情绪,极大程度上影响特殊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针对特殊幼儿应当创设比正常幼儿更加和谐、宽松的活动环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操场上老师哪怕远远的一撇相信的眼神,一个上扬的微笑,半环小小的拥抱,看似不经意的牵手都是他们参与活动的动力。此外,老师不要过多地干涉、苛责特殊幼儿在户外体能活动中的动作标准,以降低特殊幼儿的心理压力,提升他们在体能活动中的参与性与自信。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同时双向关注全班幼儿的心理,避免活动中特殊幼儿出现自卑心理的同时,也应当对正常幼儿做好心理辅导。由于正常幼儿身边缺少特殊儿童,很可能在第一时间要正常幼儿与特殊幼儿交朋友,会出现抵触心理,这时教师应当提前做好正常幼儿的心理引导工作,为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建立良好的友情,架起一道桥梁,让友谊增加特殊幼儿的自信。
做足以上工作后,我们大家都不再把婷婷看作一个有身体残疾的特殊儿童,我鼓励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在她能力范围内鼓励她与正常小朋友一样快乐地奔跑,尽情地跳跃,往返赛中大家齐声为她呐喊助威。她和我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她是一个用一只眼睛感受着世界色彩的可爱天使。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特殊幼儿从小克服自卑心理,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用师爱的阳光温暖和唤醒他们心底沉睡的种子,相信他们有一天也能张开双臂勇敢地拥抱阳光。
7、幼儿园教育随笔范文《排队喝水教育趣事》
幼儿园大班时期基本的常规应该已经建立了,对于排队秩序不好的情况老师应该怎么培养常规呢,我决定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排队所带来的好处,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绘本故事《要是我不遵守规则》,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找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在这草长莺飞的金秋时节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期,新的学期我接收了新的班级,不同的是这个班级以前的三位老师因为各种原因都离开岗位了。中途接班,本来我内心是拒绝的,因为我也有好多顾虑,突然换了老师,小朋友会不会不适应我们,家长会不会也不认可新的老师。但是在园领导的信任和鼓励下,我还是硬着头皮接了这个班。在我心里,我认定既然我接了这个班,那我一定会尽心尽力管理好我的班级,照顾好我的小可爱们。
转眼间开学已经三个周了,刚来这个班时我惊奇的发现我们班竟然有这么多的高颜值宝宝,各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别提我有多开心了。相处了两个多星期,我也愈发的喜欢我们这个温馨的小家庭了!
可是突然有一天班里的一个景象让我惊呆了,今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喝水,秩序很混乱,你推我挤,叽叽喳喳的吵闹声也不断,水泼的到处都是,孩子们已经大班了,基本的常规应该已经建立了,看到这个现象可真的是急死我了,于是我决定改善这个不良习惯,可好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养成的。现在的孩子都很霸道、好强,谁也不肯让谁,在我的要求下,孩子们喝水时有排队意识了,但其实本质上并没有改变,非要老师盯着才可以。
我发现硬性规定幼儿有序排队,幼儿不仅不感兴趣也没从本质上学到东西,我决定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排队所带来的好处,孩子们都很喜欢听故事,也会从故事上学到东西,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绘本故事《要是我不遵守规则》,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找答案,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没有治安人员人们也会有序排队?没有警察为什么也不能超速?洛洛、浩浩 、苗苗都告诉我,因为不排队,不遵守秩序,会撞车......会出现拥挤,会发生意外。
利用菲卢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我还要孩子们分角色扮演,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发现排队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养成排队的好习惯有哪些好处?孩子闷滔滔不绝啊,连平时最不爱排队调皮的孩子都说个没完,排队就不会撞车,就不会受伤,也不会你挤我我挤你打架……
从那以后,我只要跟孩子们说喝水要排队哦,孩子们都会自觉遵守秩序,慢慢养成了排队的好习惯,喝水、上厕所、出去玩时、集合时,孩子们都会自觉的排队,我心里暗暗窃喜,我的小可爱们可真棒!
这天,依旧是孩子们排队喝水时间,小班长恒恒在维持秩序,突然一阵吵闹声传来,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不能插队!”我连忙走过去,原来是腾腾挡在了保温桶前不肯走,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我想把腾腾拉过来跟他沟通,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嚷嚷了起来,我蹲下来对他说:“告诉老师,你怎么了?为什么站在那里不动呢,这样其他小朋友都接不到水了。”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腾腾不排队!还插队。他还推我!”“是的,老师,腾腾经常不排队,还推别的小朋友”“老师,我也看到了,有好几次喝水腾腾都不排队。”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开始嚷嚷起来,这时小班长恒恒大声说:“老师,我们以前小班中班的老师,在我们不听话,犯错了的时候都要惩罚的,我们都是蹲马步的”,“就是呢,犯了错就要惩罚的,我们都是这样,要公平的”,“是的,妈妈说了自己做错事要自己承担后果的,要蹲马步的,我们有约定的”孩子们再次像个小大人一样开始讲起道理来。这个时候,我把腾腾叫了过来当着小朋友的面,我说腾腾,你知道自己错了么?腾腾吞吞吐吐低着头说自己知道了,还没等我再说一句话,腾腾突然抬起头来,大声说:“老师,我做错了我自己蹲马步呀,以前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反正还能锻炼身体”,我问他,那你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么?“我知道了,以后我也会排队的!”“真棒!”
就这样腾腾自己去蹲马步了,看着他小小的身影,我突然觉得这群孩子可爱极了!在他们小小的脑袋里,装着好多好多的大道理,他们知道做错事要主动认错,要改正,要自己承担后果,他们还知道要公平.....他们不是一个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朋友,他们是一群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8、幼儿园教育随笔《电影院关门了》随笔
收玩具的音乐响起了,孩子们纷纷开始整理自己的游戏物品,只见睿睿眉头紧锁、嘟着嘴的徘徊在电影院门口……直到进入游戏评价环节,他才慢吞吞的拖着小椅子坐过来,语气低沉的问我:“老师,我今天想把我的游戏心情贴在墙上,让大家帮我想办法。”我答应了睿睿的请求。于是,他用画笔画出了今天游戏的心情并讲解到:“我今天的游戏很难过,游戏开始的时候我很早就在电影院门口等着了,可是等电影院开门时,大家都买到了票,我没有,因为我忘记取钱了。等我再去取钱时,银行钱都被取光了。”
针对此问题,小朋友们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并将自己的办法记录下来,装进了相对应的心情墙面袋子里:
嘟嘟:“做事情要有顺序,当顾客一定要先取钱。”
冉九九:“如果忘记取钱了,可以马上向好朋友借。”
小米:“银行没钱了,可以去店里打工赚钱,然后再去看电影。”
朵朵:“可以直接去电影院当演员,可以挣钱还可以看表演。”
……
第二天,睿睿依旧选择了当顾客,这一次他排在银行取钱队伍的第5个,这次他取到了钱顺利的买到票观看了电影。
很快20块钱花完了,只见睿睿在蛋糕店外闲逛,这时收银员小米看到了无事可做的睿睿便问到:“睿睿,你是不是又没钱了啊?要不来帮我守一下店,我去看电影,回来给你钱哦!”睿睿毫不犹豫的接过了角色牌开启了挣钱之旅......
游戏结束后,朵朵关心的询问着睿睿昨天的难题解决了吗?睿睿高兴的回答道:“当然解决啦,我今天很开心。”“我觉得嘟嘟和小米的都是我的最佳答案。”这时,一旁的小煦也举手赞成,并说:“我钱用完时也是用的小米的方法--去打工赚钱!”
我的感悟:
适宜的角色游戏环境是保证幼儿游戏顺利开展的前提,在幼儿与之互动的时候,老师往往会重点关注到物质环境的创设而忽略了精神环境。为了能够将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各种心理状态展示出来,让更多的幼儿相互讨论、商量调节情绪的解决办法,从而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因此在本学期,游戏精神环境的创设成了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经过此案例,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
1.游戏精神环境--游戏心情墙的创设能够及时将幼儿的各种情绪展现出来,能够帮助幼儿及时调节低级情绪。
2.幼儿之间能够相互帮忙、想办法调节自己或同伴的低级情绪,为友谊架起了桥梁。
3.游戏精神环境能够让不同情绪的孩子直观的看到各种情绪与解决办法,能积累经验起到梳理的作用,促使以后其他的孩子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直接借鉴经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