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活动《可爱的小鸡》教案设计(集体备课记录)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班健康活动《可爱的小鸡》教案设计(集体备课记录)反思
一、教育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发展跑的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2.在信号声中,颜色的对应,快速找到奔跑方向。
3.体验帮助好朋友解决困难的乐趣。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向指定方向活目标快速地跑。
2.活动难点:向指定方向活目标快速地跑。
三、活动准备
1.用红、黄、绿皱纸捻成的小虫。
2.萝卜、青菜、蘑菇、母鸡图片各一张。
3.绿筐3个。
4.红、黄筐各一个。
5.泡沫垫36块。
四、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自由开火车进场。
2.听音乐做小鸡操。
小鸡操
小鸡小鸡走走走,饿得肚子咕咕叫,
看到小虫快吃掉。小鸡小鸡走走走,
休息休息喝喝水,身体棒棒来做操。
摆摆手,弯弯腰,做个健康的鸡宝宝!
(二)练习部分
1.教师介绍游戏场景。
师:小鸡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好朋友萝卜娃娃、蘑菇娃娃、和青菜娃娃吧。
(教师带领幼儿慢慢跑到“蔬菜宝宝家”,与蔬菜好朋友打招呼。
2.师:听,是谁在哭?好像是青菜娃娃哭了,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师:哎呀,原来是许多虫子在欺负青菜娃娃, 我们怎么办呢?
1.游戏“小鸡捉虫子”。
(1)教师一边介绍游戏,一边示范游戏玩法。小鸡每次捉一条虫子,捉好后送到绿筐里。要求“小鸡”在捉虫子时不要挤在一起。
(2)请1—2名幼儿示范游戏。
(3)幼儿集体游戏,把虫子捉完。
(4)幼儿再次游戏。(在青菜、萝卜、蘑菇的家里放上红、绿、黄三种不同颜色的虫子,增加红、黄筐各一个。)提示幼儿,可以跑到青菜、萝卜和蘑菇“家”捉虫子,要把不同的虫子分类放回不同的筐中。
(三)结束部分
1.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基于小班幼儿认识颜色的基础,红、黄、蓝三色是小班幼儿能掌握认识的颜色,所以在活动中设计的小虫也采用了这三种主颜色,在抓小虫分类过程中很多幼儿都能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并且分类正确。但是还是不排除存在个别幼儿分类错误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会要求在重新进行游戏,重新进行分类,以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和物品的分类。想在美术活动中,也多涉及一些颜色的认识,帮助幼儿在其他领域活动中能开展关于颜色认识的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多种颜色知识了解。
2、小班体育活动教案《圈圈乐(户外)》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玩圈的兴趣,尝试多种方法玩圈。
2、练习钻、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3、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
1、幼儿用呼啦圈每人一个,平衡木一个,“山洞”两个,懒洋洋头饰一个,“狼堡”道具,灰太狼布偶一个。
2、背景音乐课件、动画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计背景带领幼儿做热身活动。
师:天气真好,到草地上玩一会。(学鸟飞、鸭走、青蛙跳、大象甩鼻子、小兔跳)
二、尝试多种方法玩圈,体验玩圈的乐趣。
1、幼儿自由探索玩圈并互相学习。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呼啦圈)呼啦圈是什么形状的?(圆形)你们想玩吗?咱们玩一玩吧。
师:你是怎么玩的?(圈立着转)呼啦圈转起来像个陀螺,真棒,我们试一试。
师:你是怎么玩的?(推圈)圈圈滚动起来像车轮子,我们玩一玩。
师:你是怎么玩的?(跳圈),像小青蛙跳,我们来跳一跳。(一个圈跳进跳出)这个圈还可以怎么跳呢?咱们像小青蛙排队连续跳,幼儿依次跳过。
师:你干嘛呢?(学小乌龟)老师带领幼儿玩圈。
师:你是怎么玩的?(方向盘,开汽车)师幼一起随音乐开汽车。
2、师幼探索玩圈。
师:圈圈还可以怎么玩?(师示范从头向下套)你们试试。还可以这样玩(师用腰转圈)。
3、合作玩圈,体验合作的乐趣。
(1)开火车。
师引导孩子把圈圈一个套在一个的身上。
(2)钻圈。
a、两个幼儿相互钻圈。
b、钻(地笼),进一步练习钻的技能。
三、游戏——拯救懒洋洋,让幼儿掌握钻、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看懒洋洋被灰太狼抓住的动画,师幼组成救羊小分队拯救懒洋洋。
1、师引导幼儿观察游戏场地,讲游戏规则。
2、师带领幼儿游戏。
四、结束部分。
师幼邀请懒洋洋跳舞,做放松活动结束课堂。
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发现大班的孩子虽然不会转圈,但他们非常喜欢跟圈做游戏。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以玩圈为主线,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先让孩子自由探索,再集体练习。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圈的多种玩法,孩子们互相学习、分享,大大提高了孩子玩圈的兴趣!这节活动比较成功。
3、小班主题教案《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四)》含反思
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四)――幼儿园里真好玩
晨间活动:
1、桌面玩具。
2、晨会:点名。
活动之二:《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活动目标:
1、懂得上课的基本规则,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参加活动。
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等。
活动重点:
懂得上课的基本规则。
活动难点:
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 师生问好!
2、 组织幼儿参观。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中班、大班的哥哥姐姐是怎样上课的?”
(坐正仔细听老师讲,(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不插嘴,勇敢地举手发言)
3、 谈话活动:
师:“大班哥哥姐姐是怎样上课的?我们来学一学。”
“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老师吗?为什么?”
(提醒幼儿发言先举手,学习讲普通话。)
4、 卫生教育:
教育幼儿注意穿干净的衣服,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5、 教师总结:
师:“大家要做个讲卫生、爱干净的好孩子。”
下午活动:
活动之一:《我会自己入厕》
活动目标:
1. 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礼貌教育。
2. 继续学习正确的上厕所和洗手的方法。继续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和站的姿势。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铃鼓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的情绪。
2、使用礼貌用语,师生互相问好。
3、复习站与坐的姿势,提醒幼儿站的时候手放在裤子的旁边,要抬头挺胸。
4、 教育幼儿玩玩具时不与同伴之间争抢玩具,要有好相处。
活动之二:组织幼儿到图书室学看图书,重点教会翻阅图书的技能。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供了观察、比较的材料,幼儿通过亲手实验,自己观察、分析、比较,然后教师再帮助他们得出结论。这个过程犹如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为幼儿提供了积极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机会,并使他们体会到"有所发现"的喜悦。
4、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鸡学本领(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
一条围巾;小鸡头饰若干;小鸡和狐狸的家场景;狐狸头饰1个;“虫子”若干; 草地、树、草丛。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小鸡跟着鸡妈妈”从家里走出来。
2.鸡宝宝”在“鸡妈妈”的带领下随音乐活动身体(头部、肢体等)
二、小鸡学本领
1、鸡妈妈示范提“虫子”。
提问:“妈妈示范是怎么过去提虫子的?”
(幼儿学习跑的动作,双手握空拳,前后自然摆动,双脚跑动)
2、请四个鸡宝宝去草地上学习提虫子
(提示鸡宝宝不与别人碰撞,注意安全)
三、游戏《小鸡提虫》
1、第一次游戏
请一个宝宝前去观察狐狸是否在家,"屈,老师.教案,网出,处!然后再一起去草地上提虫子
2、第二次游戏
一个鸡宝宝被狐狸提去了
3、商量营救的方法
提问:“一个鸡宝宝被狐狸提去了,怎么办呢?”
①第一次营救(失败,再与宝宝们商量)
②第二次营救(妈妈去狐狸那里抢宝宝,宝宝们用棒、石头来帮忙救同伴,成功救回家并指出为什么会被狐狸提去的原因)
3、讲评结束(宝宝们,我们有这么多的虫子,我们给邻居鸡妈妈送去好吗?)
活动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积极投入、兴趣高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表现出自主探索、乐意合作和挑战自我的精神。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快速跑的本领,学会躲闪,还培养了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5、幼儿园小班健康《嘟嘟变成大汉堡》(吃健康食品)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幼儿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但幼儿一些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 如:偏食挑食等,都会影响幼儿的健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健康是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为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发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均衡饮食结构,选择健康的食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微课作品《嘟嘟变成大汉堡》旨在通过主人公嘟嘟体型变化的故事让幼儿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通过让幼儿参与“帮嘟嘟点餐”的游戏活动,准确区分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在日后的饮食中做到选择健康食品,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健康饮食习惯。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明白健康的食物会对身体有益,垃圾食品会对身体有伤害。
2、技能目标:能够区分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
3、情感目标: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有初步的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与重难点
活动准备:健康食品与垃圾食品图片,“嘟嘟变成大汉堡”故事PPT,纸盘,食品教具
活动重点:明白健康的食物会对身体有益,垃圾食品会对身体有伤害。
活动难点:让幼儿不再选择吃垃圾食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图片导入
1.出示图片,引发幼儿对区分食品类别的兴趣
健康食品——蔬菜、水果。垃圾食品——油炸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都喜欢吃这里的那些食物啊?
(通过提问,让同学们知道:喜欢吃的食物并不一定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好处,我们要学会区分健康的食物和垃圾食品)
(二)展开
1.讲一讲:讲述故事《嘟嘟变成大汉堡》
(让同学们通过故事了解到垃圾食品对人们的改变,危害)
2.做一做:游戏环节
“帮嘟嘟点点餐”
(1)让幼儿帮嘟嘟点餐。
盘子中放蔬菜水果和油炸食品的教具,让幼儿扮演嘟嘟点餐场景,幼儿点故事中嘟嘟爱吃的食物。
(第一环节的游戏是对故事内容的巩固,并让幼儿识别故事中的垃圾食品)
(2)让幼儿再次帮嘟嘟点餐
点嘟嘟后来吃的食物(水果沙拉)
(第二环节的游戏是让幼儿区分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并挑选健康食品)
(3)教师在盘子下面做标记,一盘是健康食品,一盘是垃圾食品。让幼儿自由搭配,自己做一盘爱吃的食物。
(让幼儿通过选择,减少对垃圾食品的选择,为日后的知识迁移做铺垫)
3. 说一说:评价分析幼儿的作品
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在我们喜欢吃的食品中有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吃了以后会对我们人体造成一定是伤害。
教师展示垃圾食品制作过程的图片。(原料,制作方法,制作环境都不健康)
(让幼儿明白,食用垃圾食品的原料,制作方法,制作环境都不健康,
会让人们生病,缺乏营养,对身体造成伤害)
4.巩固:
听一首健康歌。简单了解健康的食物营养价值和对身体的益处。并能够复述一至两种蔬果对人们的好处。
活动延伸
教师用真实的材料和幼儿一起做水果蔬菜沙拉,请幼儿品尝健康的食物。要让幼儿明白有营养的食物才是最好吃的。
附页
健康歌:
健康饮食很重要,水果蔬菜营养好,我们一起说一说。
胡萝卜像个红宝石,营养丰富防疾病,保护眼睛要靠它。
土豆又叫马铃薯,蛋白质多多味道好,送给我们维生素。
玉米分布很广泛,纤维素含量多又多,美容专家就算它。
茄子又长紫又紫,拍照口号说茄子,保护血管是高手。
草莓形状像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水果皇后要属它。
苹果富含维生素,多吃苹果记忆好,帮助大脑增记忆。
西瓜西域传来瓜,果肉清甜都是宝,种子还可榨成油。
香蕉又称快乐果,颜色黄黄像月亮,排除毒素它最棒。
桃子先花后长叶,味道鲜美营养好,补益气血作用大。
葡萄颗颗像珍珠,葡萄糖含量很丰富,多吃葡萄保皮肤。
健康饮食真重要,挑食习惯最不好,我们一起记住它。
6、优秀教案小班健康《新鲜的蔬菜》(反思)
设计背景
幼儿园吃饭时,经常有小朋友不爱吃青菜。针对这种现象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蔬菜外形特征及用会途。
2、养成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6、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7、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比较蔬菜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外形变化特征。
2 、知道黄豆有级 高的营养价值,是我们的好朋友, 小朋友都应该喜欢它。
活动准备
1、蔬菜实物:西红柿若干、胡萝卜若干、白萝卜若干、大白菜若干、凉伴菜若干。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在老师准备的蔬菜里每人选一种
2、幼儿自由交谈自己所选的蔬菜的名称、形状、颜色,
3、请幼儿按照老师要求把同类的蔬菜放在一起分成四堆:西红柿、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
4、启发幼儿说出这几种蔬菜的吃法。如:白萝卜炖排骨,鸡蛋炒西红柿等。
5、品尝凉伴菜。每位幼儿拿牙签一支,当老师说吃xx菜时,让幼儿口串上相应的菜,并说出其味道。然后让幼儿自己品尝、交流。同时教育幼儿不 挑食。让幼儿知道它们不光味道好 、有营养是我们的好朋友。
6、欣赏儿歌《 新鲜的蔬菜》
教学反思
蔬菜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小朋友不爱吃,老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注重教学趣味性 用变魔术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得到发展。通过观察比较,发展幼儿观察力 , 提高感知力,丰富了认知。最后品尝制品,激发了幼儿爱吃蔬菜的情感。
7、小班美工《可爱的毛毛虫(蔬菜印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蔬菜印毛毛虫,用棉签画毛毛虫的眼睛、嘴、腿。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体验印画的乐趣。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颜料、胡萝卜、白纸、棉签等。
【活动观察】
区域活动开始了,汤志航拿着胡萝卜蘸上了红色颜料,很快就在画纸上印出了毛毛虫的身体,之后用棉签蘸上黑色颜料添画了眼睛、嘴巴和脚,下手完成的速度很快,基本没有什么思考,画完之后还很高兴地展示给老师看,说:“老师,我的毛毛虫画好了”。教师引导他多画几只毛毛虫,马上又专注开始动手了。
饶思静印的毛毛虫身体是五颜六色的,但是是分开了,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身体连接在一起。添画毛毛虫的脚也是画了两边,不像别的小朋友画的只有一边有脚。她更专注于印毛毛虫的身体,对添画并没有很高的兴趣,所以到最后面结束的时候才添了一点毛毛虫眼睛和嘴巴。
赖梓蒙画的毛毛虫跟其他小朋友是有点不一样的,因为她的纸张是竖放的,所以她的毛毛虫身体有直的,也有弯曲的,形式比较多样。在绘画的过程中很专注,偶尔还会关注下同伴的绘画进行简短的交流。
【活动分析】
这次美工区域活动是蔬菜印画,蔬菜印画非常适合小班幼儿操作,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通过盖印各种形状的蔬菜,使幼儿体会印画带来的乐趣。从这三位幼儿的表现中饭,不难看出,他们对蔬菜印画的材料十分感兴趣。在活动中志航和梓萌有良好的绘画习惯,能保持安静和专注,这次小班幼儿来说是很难得的。
【调整与推进】
1.在材料投放上,教师要深入反思。材料投放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人数和种类,要彰显适宜性、多样性、层次性、可选择性。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孩子爱探索的天性得以充分发挥。
2.除了胡萝卜,还可以提供其他圆形的蔬菜,比如黄瓜、莲藕等,这样幼儿对材料的选择更多,创造出来的作品效果形式也更多样。
3.在活动导入的时候可以采用图片的形式,多欣赏,引导幼儿观察。观察不同动态的毛毛虫,可以有直行的、弯曲的等等。通过直观的方法让幼儿更加清楚的理解并表现毛毛虫。
4.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大部分完成的速度都很快,说明难度太低了。教师可适当增加操作难度,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添画,如添画草地和太阳等。也可给幼儿创设一个情景,让幼儿根据情景进行创作,这样幼儿会更有兴趣,同时也发展了其想象力。
5.教师要关注到不同幼儿的学习特点,因人而异,加强个别指导。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还是很适合小班孩子的,活动效果也很好。活动注重的是孩子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活动中,我积极引导偶发事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教育锲机,如示范印画时,颜料流下来了,老师立即强调不能把画好的画竖起来,因为颜料没干。这次活动注重的是幼儿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活动中有四五个幼儿参与活动不太积极,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孩子的能力估计不足,细节考虑得不周全。比如孩子对于如何对画面进行布局还不清楚,在印花时习惯于将图案排成一排,画面单调了自然会影响他们活动的积极性,这时,我应该适当提醒他们,找空的地方印,尽量不要让图案排得那么整齐,这也是我在讲解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
8、幼儿园小班健康《小鸡捉虫(快速跑)》优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快速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能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6、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7、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母鸡、狐狸头饰各1个、小鸡头饰若干、“虫子”若干、录音机、磁带、“小鸡家”“狐狸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准备活动)
1、鸡妈妈带幼儿在“老母鸡”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活动场地,音乐停止,鸡妈妈说:“鸡妈妈我真能干,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个蛋宝宝!”幼儿随即蹲下做蛋宝宝,老师巡视。
2、鸡妈妈边巡视边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脑袋!”(带幼儿活动头部)
3、鸡妈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翅膀!”(带幼儿活动肩、臂部)
4、鸡妈妈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跳出蛋壳了!”(带幼儿活动腰、腿部)
5、鸡妈妈问:“谁知道我们出去玩时应该怎样走?”(引导幼儿说出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并进行队列练习)
二、中间部分(跑的动作练习)
1、鸡妈妈:“宝宝们越来越棒,现在妈妈要教你们一个新的本领:小鸡捉虫(模仿捉虫的动作),如果在找虫时遇见了大狐狸,我们可要赶快跑回家里。”
2、练习快速跑的动作,提示幼儿要快速前后摆臂。
3、带鸡宝宝到树林里找虫吃,遇到狐狸后快速跑回家里。
4、在家里巡查有没有丢失的小鸡,并同宝宝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
5、带宝宝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轻轻跑出去躲到大树后面,等妈妈把同伴救出后一起快速跑回家,同事注意不要撞到同伴。
6、鸡妈妈再次带宝宝捉小虫,捉到后把它快速带回家,可别让狐狸给抓走。
7、回到家中分享食物。
三、结束部分:
带鸡宝宝做整理活动,带回活动室休息。
活动反思:
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同伴分享交流快乐了,这时的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了,毫无忧虑、担心。快乐的和同伴一起交流。游戏中,孩子们不仅敢于表达,还可以说是乐于表达了。把表达教育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9、小班健康活动《可爱的小鸡》优秀教案设计(集体备课记录)反思
一、教育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发展跑的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2.在信号声中,颜色的对应,快速找到奔跑方向。
3.体验帮助好朋友解决困难的乐趣。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向指定方向活目标快速地跑。
2.活动难点:向指定方向活目标快速地跑。
三、活动准备
1.用红、黄、绿皱纸捻成的小虫。
2.萝卜、青菜、蘑菇、母鸡图片各一张。
3.绿筐3个。
4.红、黄筐各一个。
5.泡沫垫36块。
四、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自由开火车进场。
2.听音乐做小鸡操。
小鸡操
小鸡小鸡走走走,饿得肚子咕咕叫,
看到小虫快吃掉。小鸡小鸡走走走,
休息休息喝喝水,身体棒棒来做操。
摆摆手,弯弯腰,做个健康的鸡宝宝!
(二)练习部分
1.教师介绍游戏场景。
师:小鸡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好朋友萝卜娃娃、蘑菇娃娃、和青菜娃娃吧。
(教师带领幼儿慢慢跑到“蔬菜宝宝家”,与蔬菜好朋友打招呼。
2.师:听,是谁在哭?好像是青菜娃娃哭了,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师:哎呀,原来是许多虫子在欺负青菜娃娃, 我们怎么办呢?
1.游戏“小鸡捉虫子”。
(1)教师一边介绍游戏,一边示范游戏玩法。小鸡每次捉一条虫子,捉好后送到绿筐里。要求“小鸡”在捉虫子时不要挤在一起。
(2)请1—2名幼儿示范游戏。
(3)幼儿集体游戏,把虫子捉完。
(4)幼儿再次游戏。(在青菜、萝卜、蘑菇的家里放上红、绿、黄三种不同颜色的虫子,增加红、黄筐各一个。)提示幼儿,可以跑到青菜、萝卜和蘑菇“家”捉虫子,要把不同的虫子分类放回不同的筐中。
(三)结束部分
1.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基于小班幼儿认识颜色的基础,红、黄、蓝三色是小班幼儿能掌握认识的颜色,所以在活动中设计的小虫也采用了这三种主颜色,在抓小虫分类过程中很多幼儿都能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并且分类正确。但是还是不排除存在个别幼儿分类错误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会要求在重新进行游戏,重新进行分类,以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和物品的分类。想在美术活动中,也多涉及一些颜色的认识,帮助幼儿在其他领域活动中能开展关于颜色认识的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多种颜色知识了解。
10、小班健康活动集体备课教案 种花籽(技能教学)
设计思路
投掷在小班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发展中属于比较缓慢的动作之一,主要是因为幼儿上肢的动作能力比较弱,他们的上肢爆发力缺乏,动作的协调性差,所以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应该加强上肢力量和协调性的锻炼。春季是多雨是季节,必然会接触到伞,伞是孩子们日常接触到的生活用品,以此作为运动器材,可以激发幼儿投掷的兴趣,抓住季节的特征,结合春天的主题开展此锻炼活动可以提高投掷动作的锻炼效果。
活动目标
1.近距离投准半径为50厘米的目标物,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
2.在充满情趣的种花籽游戏中尝试、感知,初步掌握投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3.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4.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点:指导幼儿学习想一定距离的投掷区投掷沙包。
活动难点:指导幼儿将沙包投掷入指定区域内。
活动准备
半径为50厘米的儿童伞、沙包若干;泡沫垫。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一路纵队进场,听口令进行走跑练习。
2.听音乐做自编花伞操——准备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踢腿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二、教学与练习部分
1.游戏“宝宝撒花籽” (探索想一定距离的投掷区投掷沙包)
师:你们看花园里的话真漂亮啊(色卡纸串成的花条围制成的花园)我们也来学学撒花籽吧。但是花园离我们很远,中间又有一条河过不去,那我们来试试站在河岸上能不能把花籽投到那边的花园里去呢?
(1)幼儿自由尝试投掷沙包,感受投掷的动作。
(2)师生共同分享、交流经验总结动作要领。
师:我刚才发现有的宝宝投过去了,有的没投过去,那我们看看这个动作能投过去不,先用手握住花籽,对准“花园”,两脚一前一后,身体向后倾,手要举高,用力向前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
师:那你们也来学学这个动作也许能投过去啊。
2.幼儿再次练习
3游戏“宝宝种花籽”(学习近距离投准目标物)
(1)尝试想花伞投掷沙包,感受投掷的力量
师:宝宝们真厉害,本领学得真好,你让我们去种花籽吧。你们看这里有好多的花坛(儿童伞或者呼啦圈),有近有远的,那我们来试试看(先投近距离的再投远距离的)
讨论:距离近力量小,距离远力量大
师:投近的花坛容易还是远的呢?
师:投离我们近的花坛只要举起手里的沙包轻轻一投就投进去了,不要太用力就可以做到,可是远的花坛就需要我们把手举高用很大的力气向前投才能投近去。
师:原来距离近力量小,距离远力量大。
4.游戏“宝宝种花忙”(巩固投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师:宝宝们森林的小动物们也向请你们去帮忙种花,你们愿意去吗?但是森林怎么去呢?
(教师讲解示范:爬过草地——跳过小坑——投掷沙包)
师:宝宝们,那我们出发吧。(游戏)
三、结束部分
师:宝宝们帮小动物种了漂亮的花,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想请我们一起跳舞庆祝(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11、小班健康活动《小鸭找家》(一物多练)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能较好地调控跑的方向,学会互相避让。
2.通过游戏,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复习听信号变换动作。
2.指导要点:通过情景创设,让幼儿在听信号走、跑的基础上,掌握互相避让的方法和技能。
三、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呼啦圈。
2.鸭妈妈、大灰狼头饰各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扮小鸭,教师扮鸭妈妈,听音乐练习走跑进场。
2.小鸭模仿操
太阳出来真正好,小鸭起床伸懒腰。
伸伸手,伸伸手,弯弯腰,弯弯腰。
踢踢腿,踢踢腿,游游泳,游游泳。
踏踏步,踏踏步,跳到水里捉小虾,捉小虾。
活动反思:此次活动我以圆形开展教学活动,孩子们的视野比较开阔,同时又有小鸭角色的扮演和儿歌的带入,孩子们进行预备锻炼比较认真,连平常不愿动的乐乐都动起来了。
(二)教学与练习部分
1.幼儿自由玩圈,探索圈的不同玩法。
(1)教师出示漂亮的圈,激发幼儿玩圈兴趣。
教师:小鸭子们,这里有好多圈圈,你们想一想,怎么玩?
(2)鼓励幼儿探究圈的不同玩法。
活动反思:第一次出示圈,请幼儿自由探索玩法,大部分孩子很愿意玩,但是玩法比较单一,用呼啦圈当方向盘和在地上滚圈,而且小班孩子跟学的较多,创造性的玩法较少。我进行了个别的引导,有孩子开始联合游戏,如钻圈和跳圈。
2.游戏“变变变”。
(1)教师:刚才鸭妈妈看到有很多小鸭子玩出了各种花样,把圈圈变成了很多东西,大家想不想看他们怎么玩的?
(2)教师带领幼儿玩各类圈变化的动作。
教师:呼啦圈可以变成方向盘,我们一起开车去郊游。呼啦圈可以变成乌龟壳,在草地上散步。呼啦圈可以变成小花伞,为我们挡风遮雨。
活动反思:在玩各类圈变化动作时,我把“将圈夹在两腿间跳”作为重点的练习动作,有的孩子个子比较小,刚开始时并不能掌握动作要领,跳不起来,我引导他们将圈夹在两腿的前部,两手扶圈,多次练习后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这个动作。孩子们还练习了跟随教师的信号练习背圈走、跳交替,举圈踮脚走等动作,大部分孩子都能跟随教师的信号及时变换动作,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3)过渡语:呼啦圈真神奇,可以变成很多东西,我们把圈圈围在一起,就成了小鸭的家。
3.游戏“小鸭找家”。
(1)交代游戏玩法。
教师:小鸭们,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小鸭小鸭走走走,走来走去好自由,肚子饿了找蚯蚓,吃得饱饱真快乐!
教师:小鸭们,听到“狼来了”,要赶快跑回家,找到一个圈圈蹲下来。
(2)幼儿游戏,可多次进行。
活动反思:孩子们都能跟随我的信号进行游戏,尤其当配班老师头戴大灰狼头饰来抓“小鸭”时,大部分的孩子能及时找到“家”躲起来,由于有前期避让动作的培养,孩子们很少发生碰撞的现象。但是,也有个别孩子如小晓,乐乐等动作比较慢,每次都不能及时找到“家”,还要对这些孩子进行游戏规则意识的培养。
(三)结束部分
1.韵律操“小鸭学游泳”。
教师:小鸭们真聪明,都找到了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慢慢地游回家吧!
12、可爱的小蝴蝶(小班美术优秀教案)活动设计与反思
目标:
1、培养幼儿大胆撕画、粘画的手工技能。
2、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画好蝴蝶(没有涂色)的图画纸若干;
2、各种色彩的蜡光纸,胶棒。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我们看看它是谁呀?请全体幼儿观看课件《蝴蝶》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呀?
(二)引导幼儿说出小蝴蝶的特征
师:它长得什么样子呀?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有它有头、身体、翅膀,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翅膀上边的花纹)
师:请小朋友告诉我小蝴蝶的翅膀是什么颜色的?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蝴蝶穿上了花衣裳真美丽。
师:现在,小朋友们看一看,咱们班谁穿了花衣裳呀?那她们的花衣裳颜色多不多?那花衣裳是怎样变成的呢?
师小结:对了,衣服上很多种颜色拼在了一起,就变成了花衣裳。今天呀,有很多没有花衣服的小蝴蝶,它们想请咱们小班的小朋友帮助它们装饰花衣服,你们愿意吗?
(三)教师讲解示范
师:我用各种各样颜色的蜡光纸,撕成一块一块的。小朋友们一起来撕一撕。然后均匀的抹上胶水贴在蝴蝶的翅膀上。
(出示装饰好的蝴蝶图片作范画)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小蝴蝶之间最爱互相帮助了。小朋友们在粘贴的时候,也可以互相帮忙装饰乌蝴蝶的花衣裳。
师:小朋友们在装饰花衣服的时候,可要记住小蝴蝶特别爱讲卫生,我们小朋友也要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把撕下的废纸放到纸篓里。
幼儿装饰小蝴蝶的翅膀。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用不同颜色的蜡光纸装饰小蝴蝶。
(五)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1、幼儿讲一讲自己的作品。
2、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3、教师讲评作品,鼓励个别幼儿的创造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六)结束部分
师:今天,小朋友们真棒,帮助小蝴蝶们装饰了漂亮的花衣裳。现在,我们和小蝴蝶们一起到外边做游戏,好吗。
学习小蝴蝶飞的样子,飞出室外。
活动反思:
从整体上来看,这个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幼儿的兴趣得到了很好地激发,活动中,幼儿通过用撕、粘的方法来装饰小蝴蝶的翅膀,提高了幼儿手部动作控制和协调能力。
幼儿在合理撕画、粘面的基础上,也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创造,有的幼儿在小蝴蝶的翅膀上只粘了一种红颜色,他说:“小蝴蝶不喜欢花衣服,它只喜欢红颜色的衣服。”有的幼儿把小蝴蝶的翅膀上画了好多小圈圈,她说:“这是小蝴蝶翅膀上的泡泡”……可见幼儿的想象也是非常丰富的。
在评价过程中,我组织幼儿一起欣赏了同伴的作品,大部分幼儿都能大胆地说出来,讲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3、小班健康教案《伤心的大拇指》教案反思(幼儿吮吸手指习惯改正)
设计意图:
下园见习期间,我注意到班里有两名幼儿特别喜欢吮吸手指(有时影响其他幼儿),尽管老师每天强调不能吮吸手指并且批评阻止他们的行为,但根本不起作用。从入园到现在两名幼儿吮吸手指的习惯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从心理角度来看,幼儿在早期存在口腔敏感期,会出现吮吸手指的现象,这是幼儿获得快感和安全感的体现,但如果到了一定年龄吮吸手指的习惯仍然存在,则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发展。从健康角度看,吮吸手指,首先是不卫生的;其次,长期吮吸手指可能会致其变形,同时,影响到牙齿的健康。父母或老师长期的提醒和不喜欢的态度也会给幼儿的心理上带来压力。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自己意识到吮吸手指的坏处,并愿意去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因此我设计了这堂小班健康课。
活动目标:
1.知道吮吸手指会带来危害,是不好的习惯。
2.学会一些控制吮吸手指的方法。
3.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4.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重点:知道吮吸吮手指会带来危害,是不好的习惯
难点:学会一些控制吮吸手指的方法
活动准备:自制卡通大拇指形象、PPT、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大拇指,我的好朋友是我的主人,他今年快四岁了。我很喜欢和我的主人在一起玩耍,但我不开心的是我的主人总喜欢在把我放进他的嘴里,特别是当他紧张,害怕的时候。我记得有一次去医院,我的主人一直把我含在嘴里,弄得我可不舒服了,我讨厌那种又湿又粘的感觉。本来我也和其他手指一样长得又长又直,但现在我变得可难看了。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帮助我的主人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好吗?
二、基础部分
(一)、吮吸手指会带来危害,是不好的习惯
师:那小朋友们,大拇指为什么伤心呀?
幼:因为主人总是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大拇指讨厌那种又粘又湿的感觉。
师:那主人在什么时候会把大拇指放进嘴里呢?
幼:在医院;害怕的时候。
师:那你们在紧张害怕的时候也会这样嘛?为什么呢?
幼:不会,因为有细菌
师(总结):小朋友都说的很棒。不仅是大拇指,其他的手指也不能放进嘴里哦。因为我们的小手上有很多的细菌,如果把手指放进嘴里,吮吸手指,细菌就会跑进到肚子里,我们的肚子就会感到不舒服。还有,长期吮吸手指会导致手指变形,这样我们的小手就会变得很难看。所以小朋友们我们还能不能吮吸手指呀?
(二)、学会一些控制吮吸手指的方法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画片,动画片里的咕力也是一个喜欢吮吸手指的小朋友,但他最后改变了这个不好的习惯。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
1.播放动画片
2.教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师:那如果有小朋友特别想吮吸手指,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可以帮他想想办法吗?
幼1:可以吃糖
幼2:可以吃水果
幼3:可以吃饭
师:哇,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啊!老师觉得想吮吸手指的小朋友还可以两只手握拳,把手指藏起来或是把小手放进口袋里(做出动作)。原来有这么多好的方法呀,那我们赶紧去告诉大拇指的主人吧。
三、结束
通过这节健康教育课,幼儿知道了吮吸手指会带来危害,并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针对一些喜欢吮吸手指的幼儿,其他幼儿也能够创意性的提出缓解吮吸手指的方法,同时这堂健康课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课后反思
课后还应引导幼儿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针对幼儿吮吸手指的问题,教师和家长不应该训斥幼儿,而应该在平时多加提醒并设置一定的奖励制度,以鼓励为主改掉吮吸手指的习惯;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提供一个温馨、友爱的环境,多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