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活动《毛毛虫挠痒痒》课教学设计》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班艺术活动《毛毛虫挠痒痒》课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毛毛虫
2、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3、锻炼手指动作的灵活性,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二、活动准备
毛毛虫头饰若干、音乐<毛毛虫挠痒痒>、多媒体课件、情境布置颜料水彩等、白纸、胶棒
三、活动过程
1、热身游戏
(1)教师扮演毛毛虫妈妈,跟着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老师,出发!(教室内)
(2)毛毛虫们真棒,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音乐起)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挠痒痒(中指弯曲,身体跟着手指的动作慢慢向前,当音乐发生变化时提醒幼儿去慢慢接触别的幼儿或者老师的身体模仿挠痒痒)
2、音乐游戏
(1)提问:哪里像是毛毛虫在挠大树爷爷的痒痒?请幼儿一起找出音乐中节奏强的部分
(2)提问:怎么“挠痒痒“?(启发幼儿用手指来比划:左手扮大树,用右手的食指毛毛虫在左手掌上演示“爬行”。)
(3)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做动作。
3、互动游戏
(1)、教师(或家长)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大树,音乐到节奏强处,教师挠“大树”痒痒(注意观察幼儿表情)
(2)、幼儿可选择当毛毛虫,游戏反复进行。
(3)、小毛毛虫累了,咱们休息一会儿吧(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图片,让幼儿找出毛毛虫的共同点
4、动手游戏
(1)引导幼儿想象毛毛虫的样子(浑身毛毛的 胖乎乎的)
(2)教师示范用手指蘸上颜料在白纸上印出毛毛虫的身体
(3)幼儿自由创作
四、活动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玩了《挠痒痒》的小游戏,也观察了毛毛虫的图片,请幼儿回忆游戏内容,帮助幼儿园巩固复习,并根据幼儿的参与情况进行表扬及鼓励
(2)提醒幼儿将《挠痒痒》游戏带回家跟家人一起玩
五、活动延伸
户外游戏:互相做挠痒动作
2、小班教案《毛毛虫挠痒痒》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毛毛虫爬,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2、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胸饰人手一个,一老师扮树爷爷,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老师扮毛毛虫妈妈,随着进行曲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四肢着地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妈妈,出发!
2、快快爬!毛毛虫真能干!妈妈真喜欢你们。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
3、我们一起来拍拍手,点点头、提提肩膀,伸伸腿,跟着音乐扭、扭、扭……
二、跟着歌曲游戏,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1、带毛毛虫爬到大树爷爷身边:树爷爷好!树爷爷好!咦?树爷爷怎么不理我们,怎么办?看妈妈的!
2、放“挠痒痒”音乐,老师边唱歌边动作,伸手挠树爷爷痒痒,树爷爷哈哈大笑起来:毛毛虫好!引导毛毛虫说:树爷爷好!
3、妈妈让树爷爷笑起来了,我是怎么做的?(挠树爷爷痒痒)。
4、学学挠痒痒的动作:你会挠痒痒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引导孩子边唱“哩哩哩哩哩哩哩”,边动作。
5、我来找几棵树宝宝,和树爷爷在一起。毛毛虫们,给树爷爷、树宝宝挠痒痒喽!边唱全曲,边动作两遍。
6、大树爷爷痒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学。边唱“大树爷爷,笑起来啦,哈哈哈哈哈哈哈”,边模仿树爷爷大笑、怕痒的样子。
7、也给妈妈来挠痒痒,妈妈喜欢!哈哈哈哈……真痒!
8、给旁边的毛毛虫也挠挠痒痒,互相挠痒痒。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三、游戏《挠痒痒》
毛毛虫妈妈与树爷爷搭起一座小桥,请毛毛虫一个跟一个从桥下爬过,念“毛毛虫爬爬,毛毛虫扭扭,爬到这里抓住他!”被抓住的孩子要被挠痒痒。重复若干次。
四、结束毛毛虫们,我们要回家了!快跟树爷爷说再见吧!随着进行曲爬出活动室。
3、小班音乐优质教案《毛毛虫挠痒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毛毛虫爬,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2、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毛毛虫胸饰人手一个,一老师扮树爷爷,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老师扮毛毛虫妈妈,随着进行曲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四肢着地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妈妈,出发!
2、快快爬!毛毛虫真能干!妈妈真喜欢你们。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
3、我们一起来拍拍手,点点头、提提肩膀,伸伸腿,跟着音乐扭、扭、扭……
二、跟着歌曲游戏,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1、带毛毛虫爬到大树爷爷身边:树爷爷好!树爷爷好!咦?树爷爷怎么不理我们,怎么办?看妈妈的!
2、放“挠痒痒”音乐,老师边唱歌边动作,伸手挠树爷爷痒痒,树爷爷哈哈大笑起来:毛毛虫好!引导毛毛虫说:树爷爷好!
3、妈妈让树爷爷笑起来了,我是怎么做的?(挠树爷爷痒痒)。
4、学学挠痒痒的动作:你会挠痒痒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引导孩子边唱“哩哩哩哩哩哩哩”,边动作。
5、我来找几棵树宝宝,和树爷爷在一起。毛毛虫们,给树爷爷、树宝宝挠痒痒喽!边唱全曲,边动作两遍。
6、大树爷爷痒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学。边唱“大树爷爷,笑起来啦,哈哈哈哈哈哈哈”,边模仿树爷爷大笑、怕痒的样子。
7、也给妈妈来挠痒痒,妈妈喜欢!哈哈哈哈……真痒!
8、给旁边的毛毛虫也挠挠痒痒,互相挠痒痒。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三、游戏《挠痒痒》
毛毛虫妈妈与树爷爷搭起一座小桥,请毛毛虫一个跟一个从桥下爬过,念“毛毛虫爬爬,毛毛虫扭扭,爬到这里抓住他!”被抓住的孩子要被挠痒痒。重复若干次。
四、结束毛毛虫们,我们要回家了!快跟树爷爷说再见吧!随着进行曲爬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活动生动有趣,层次清晰。教师在遵循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对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创设轻松愉悦地心理环境和游戏情境,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情绪愉悦,积极参与。
4、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毛毛虫挠痒痒》含反思
教学理念:
在培育孩子用美妙的声音学唱K曲的与此同时,勉励孩子勇敢地用动作表现乐曲。通过给孩子挠痒痒为游戏作伏笔。很好的予以孩子勇敢表现的机会,推动小伙伴间的沟通,在自由宽松的气氛里,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游戏带来的愉快。
教学目标:
1、学唱K曲,勉励孩子用动作与声音勇敢表现乐曲。
2、体会与小伙伴一块儿游戏带来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难点:
要点:学唱K曲,可以用美妙的声音与有意思的动作来表现乐曲。
难点:学看图谱,体会三拍子Music的节拍特征,在乐句的最终不漏拍。
教学准备:
《毛毛虫挠痒痒》Music磁带、毛毛虫指偶与大树头部装饰数个。
教学过程:
1、幼儿教师放《毛毛虫挠痒痒》的Music,让孩子随Music做挠痒痒的动作。
2、创建场景,学习歌词。
(1)孩子,你是怎么样挠痒痒的?其它人挠你痒痒时你会怎样?
(2)(幼儿教师一手食指戴上小毛毛虫指偶,一手五指张开立起手臂肘当作小白菜祖父,边讲边表演。)哇!毛毛虫窜出来啦!小白菜祖父讲:“我才不惧哩。”;.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毛毛虫用力喊:“我来了—”小白菜祖父還是纹丝不动。突然,毛毛虫躲进小白菜祖父的腋窝里挠痒痒。小白菜祖父一瞬间呵呵的笑出声来啦。幼儿教师提问孩子小白菜祖父为何笑哩?
3、放录音,启发孩子学做“挠痒痒”的动作。
教师饰演毛毛虫给孩子挠痒痒(勉励孩子相互挠挠)
4、幼儿教师带着孩子快乐的随录音边唱边做动作。
5、师幼一致玩游戏“毛毛虫挠痒痒”
(1)教师扮毛毛虫,请一孩子扮大树,表演1遍。
(2)请几位孩子饰演毛毛虫,幼儿教师饰演大树,在Music声中表演1遍。
(3)全部孩子边唱边表演2遍。
6、为增添游戏的趣味性,幼儿教师可随机用以蔬菜的名字更换小白菜祖父,例如:豆角大姐姐、冬瓜(又称枕瓜)祖父等。
教学扩展:
外头的青草也想与毛毛虫做挠痒痒的游戏,那我们应当怎样唱这一首歌哩?幼儿教师带着孩子边创作乐曲边做动作出教学室,去室外找更加多的伙伴创作乐曲。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毛毛虫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通过师幼和幼儿之间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5、小班音乐教案《毛毛虫挠痒痒》含反思
设计意图
在培养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通过给幼儿挠痒痒为游戏作铺垫。充分给予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促进同伴间的交流,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和声音大胆表现歌曲。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会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难点: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后不漏拍。
活动准备
《毛毛虫挠痒痒》音乐磁带、毛毛虫指偶和大树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放《毛毛虫挠痒痒》的音乐,让幼儿随音乐做挠痒痒的动作。
2、创设情境,学习歌词。
(1)小朋友,你是怎样挠痒痒的?别人挠你痒痒时你会怎么样?
(2)(教师一手食指戴上小毛毛虫指偶,一手五指张开立起胳膊肘当做白菜爷爷,边说边表演。)哇!毛毛虫跑出来了!<来.源快思教.案网>白菜爷爷说:“我才不怕呢。”毛毛虫使劲喊:“我来了—”白菜爷爷还是一动也不动。忽然,毛毛虫躲进白菜爷爷的腋窝里挠痒痒。白菜爷爷一下子哈哈的笑出声来了。教师提问幼儿白菜爷爷为什么笑呢?
3、放录音,引导幼儿学做“挠痒痒”的动作。
老师扮演毛毛虫给幼儿挠痒痒(鼓励小朋友互相挠一挠)
4、教师带领幼儿愉快的随录音边唱边做动作。
5、师幼共同玩游戏“毛毛虫挠痒痒”
(1)老师扮毛毛虫,请一幼儿扮大树,表演一遍。
(2)请几位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扮演大树,在音乐声中表演一遍。
(3)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两遍。
6、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可随机用以蔬菜的名称替换白菜爷爷,如:豆角姐姐、冬瓜爷爷等。
活动延伸
外面的小草也想和毛毛虫做挠痒痒的游戏,那我们应该怎么唱这首歌呢?教师带着幼儿边创编歌曲边做动作出活动室,去户外找更多的朋友创编歌曲。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毛毛虫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通过师幼和幼儿之间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6、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挠痒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能分角色有表情的演唱。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投影仪、背景图(大树和草)、活动教具(毛毛虫)。
幼儿已学会歌曲《挠痒痒》。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挠痒痒。
1.教师操作教具,讲述故事。
2.师:这个有趣的故事里有一首好玩的歌《挠痒痒》,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二、启发幼儿创编毛毛虫和大树的动作。
1.创编毛毛虫的动作师:“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毛毛虫是怎样给大树挠痒痒的?
2.创编大树的动作师:大树又会怎样呢?
三、游戏:挠痒痒。
1.幼儿分角色扮演“毛毛虫”和“大树”。
2.提醒毛毛虫从“树根”开始依次向上给大树挠痒痒。
3.交换游戏角色。
四、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变成一条长长的毛毛虫,找大树挠痒痒。
活动反思:
挠痒痒是一首欢快、有趣的歌曲,它以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为切入口,表现了挠痒痒时那种快乐的情感。幼儿好动,好模仿,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而乐曲中可爱的毛毛虫,快乐的大树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通过情景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表现,同时,也促进了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7、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挠痒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2)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后不漏拍。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难点: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后不漏拍。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游戏“点小动物”。
2、“扭”的动作。
物质准备:音乐图谱一张,毛毛虫、大树胸饰各10个。
活动过程:
(一)点小动物引出歌曲。(3分钟)
1、伴着歌曲旋律和幼儿做游戏“点小动物”。
游戏2——3个动物后教师直接用歌曲中的第一句歌词游戏。“毛毛虫呀,扭出来呀,扭扭扭扭扭扭扭”。后让点到的幼儿用不同动作来表现“扭”。
(二)学唱歌曲(10分钟)
1、熟悉乐曲第一乐句。
利用乐曲第一乐句游戏“点小动物”若干遍,可以让幼儿轻声跟唱。
2、用图谱帮助记忆歌词,熟悉歌曲的三拍子节奏。
出示第一乐句图谱。用手的节奏和歌曲的演唱帮助幼儿理解三拍子乐句。
3、情境引出歌曲第二乐句。
大树爷爷想和毛毛虫做一个游戏,挠痒痒。你们会挠痒痒吗?(幼儿同伴间互相体验挠痒痒的愉悦感受。)
出示第二乐句图谱,再次用手的动作和歌曲的演唱让幼儿感受三拍子乐句的节奏特点。
4、完整跟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2)幼儿跟着图谱学唱歌曲1——2遍。
中间根据幼儿学唱情况解决难点:唱满每一乐句最后音的三个节拍。
(3)幼儿跟着图谱和老师的口型演唱歌曲1遍。
(三)游戏“挠痒痒”。(5分钟)
1、讲解游戏玩法。
每个小朋友从椅子下面拿出自己的胸饰,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扮演大树的孩子在场地中找个位置站好,并摆好造型。(要求幼儿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造型)。扮演毛毛虫的孩子找一棵大树做自己的好朋友。跟着音乐边唱歌边用各种能表现歌曲的动作进行游戏。游戏一遍后互换角色。
(四)活动的延伸。(2分钟)
外面的花儿姐姐也想和毛毛虫做挠痒痒的游戏,那我们应该怎么唱这首歌呢?"出自:屈;老.师"教师带着幼儿边创编歌曲边做动作出活动室,去户外找更多的朋友创编歌曲。
活动反思:
挠痒痒是一首欢快、有趣的歌曲,它以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为切入口,表现了挠痒痒时那种快乐的情感。幼儿好动,好模仿,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而乐曲中可爱的毛毛虫,快乐的大树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通过情景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表现,同时,也促进了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8、小班艺术活动《毛毛虫挠痒痒》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毛毛虫
2、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3、锻炼手指动作的灵活性,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二、活动准备
毛毛虫头饰若干、音乐<毛毛虫挠痒痒>、多媒体课件、情境布置颜料水彩等、白纸、胶棒
三、活动过程
1、热身游戏
(1)教师扮演毛毛虫妈妈,跟着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老师,出发!(教室内)
(2)毛毛虫们真棒,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音乐起)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挠痒痒(中指弯曲,身体跟着手指的动作慢慢向前,当音乐发生变化时提醒幼儿去慢慢接触别的幼儿或者老师的身体模仿挠痒痒)
2、音乐游戏
(1)提问:哪里像是毛毛虫在挠大树爷爷的痒痒?请幼儿一起找出音乐中节奏强的部分
(2)提问:怎么“挠痒痒“?(启发幼儿用手指来比划:左手扮大树,用右手的食指毛毛虫在左手掌上演示“爬行”。)
(3)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做动作。
3、互动游戏
(1)、教师(或家长)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大树,音乐到节奏强处,教师挠“大树”痒痒(注意观察幼儿表情)
(2)、幼儿可选择当毛毛虫,游戏反复进行。
(3)、小毛毛虫累了,咱们休息一会儿吧(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图片,让幼儿找出毛毛虫的共同点
4、动手游戏
(1)引导幼儿想象毛毛虫的样子(浑身毛毛的 胖乎乎的)
(2)教师示范用手指蘸上颜料在白纸上印出毛毛虫的身体
(3)幼儿自由创作
四、活动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玩了《挠痒痒》的小游戏,也观察了毛毛虫的图片,请幼儿回忆游戏内容,帮助幼儿园巩固复习,并根据幼儿的参与情况进行表扬及鼓励
(2)提醒幼儿将《挠痒痒》游戏带回家跟家人一起玩
五、活动延伸
户外游戏:互相做挠痒动作
9、小班艺术活动—挠痒痒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小班艺术活动—挠痒痒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挠痒痒是一首欢快、有趣的歌曲,它以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为切入口,表现了挠痒痒时那种快乐的情感。幼儿好动,好模仿,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而乐曲中可爱的毛毛虫,快乐的大树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通过情景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表现,同时,也促进了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和声音大胆表现歌曲。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重难点:运用动作和声音大胆地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毛毛虫和大树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观看课件,激发兴趣。
1 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树叶宝宝怎么了?
毛毛虫出来啦,大树爷爷怎么了?它是怎么笑的?
2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还有一首好听的歌了,让我们边看边听。
(二)学唱歌曲。
1 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毛毛虫是怎么出来的?
2 幼儿边做动作边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
3 老师扮演毛毛虫给幼儿挠痒痒(鼓励小朋友互相挠一挠)
(三)情景游戏。
1老师扮毛毛虫,请一幼儿扮大树,表演一遍。
2请几位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扮演大树,在音乐声中表演一遍。
3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两遍。
4交互角色再次表演。
(四)结束部分。
幼儿边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设计意图
观看课件,以故事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为理解歌词作铺垫。
在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
通过给幼儿挠痒痒为情景游戏作铺垫。
充分给予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促进同伴间的交流,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情景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幼儿边演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活动, 设计,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