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观摩课教案:你今天节约用水了吗?

《大班社会活动观摩课教案:你今天节约用水了吗?》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社会活动观摩课教案:你今天节约用水了吗?

1、大班社会活动观摩课教案:你今天节约用水了吗?

  活动名称:你今天节约用水了吗?

  活动前言:据相关的统计,我国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了,许多的地方都已经出现了用水困难,尤其是在夏季,人们对水的浪费更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教会孩子节约用水呢?具体的来看看实施的步骤吧!

  活动目标:

  爱护珍惜水资源,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幼儿前期调查、ppt、录像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导入活动。

  环节说明:分享前期调查,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梳理了解水的重要性。

  重点提问:水有什么用?除了人需要水,还有水也离不开水?

  小结:世界上一切的生物都需要水,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二、观察讨论,激发情感。

  环节说明:观察多媒体课件,看看说说,了解水的珍贵,激发珍惜的愿望。

  重点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适时播报水资源匮乏的新闻)

  2、看了照片,听了新闻,你心里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世界上的水资源原本就非常稀少,随着这么多年来,人们不断开发使用,水资源就越来越匮乏。

  三、关注生活、积累方法。

  环节说明:观看生活录像,思考节水的方法,强化节水意识。

  重点提问:

  1、那在幼儿园里,我们小朋友做到节约用水了吗?

  2、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小结:节约用水,可以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从节约一滴水开始,养成节水的好习惯。(出现节水标志)

  活动建议:

  1、活动前期的调查可以使用调查表,帮助幼儿完善表达,丰富经验。

  2、活动建立在幼儿情感认可之上,因此要给予幼儿丰富的感受、体验、表达。

2、中班英语公开课教案《Song: What is this?》

  幼儿园中班英语教案:Song、What is this?

  活动目标:

  1、学会英语对话What is this?/It’s a cat/dog….。

  2、初步感受英语文化,愿意进行英语活动。

  活动准备:Song:What is this?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Warm up

  “Hello! Hello! Hello!”师幼问好。

  ABCsong

  Goodmorning song.

  二、Presentation

  (一)

  1、示唱(诵):播放课件。

  2、发音示范:What is this?/It’s a cat/dog…

  3、顿顺结合加新词语复读。

  4、异步跟诵配动作。

  5、同步跟诵配动作。

  6、幼儿自诵配动作。

  (二)跟唱

  三、Practice

  1、男女幼儿比赛。

  2、小组比赛。

  3、师生联唱。

  4、大合唱。

  四、Production

  幼儿开火车,绕着教室来回走,并即兴创编歌曲(把教室里的一些东西唱进歌曲里)。

  What is this? What is this?What is this?What?What?

  It’s a cat.It’s a cat.It’s a cat.Cat.Cat.

3、中班综合活动优秀教案:信号牌,你在说什么?

  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信号牌是由简单的图形、图案和颜色组成的。

  2.通过故事与游戏,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信号牌并了解其作用。

  3.能对生活中常见的信号牌产生兴趣,萌发安全与规则意识。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类信号牌图片。

  2.ppt:《信号牌,你在说什么?》。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信号牌的基本特征。

  1.出示信号牌,让幼儿按见过与没见过的分类。

  2.引导幼儿观察信号牌的形状、图案和颜色。

  3.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信号牌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形状、图案与颜色组成。

  二、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信号牌,学会使用问答句式:“信号牌,你在说什么?”“我在说......”。

  1.观看ppt,了解故事中信号牌的作用,学习使用问答句式。

  2.巩固对故事中出现信号牌的认识。

  3.教师小结:信号牌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看到信号牌时,一定要看清楚,遵守规则保护自己。

  三、游戏《开汽车》,增强幼儿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4、夏天幼儿园活动教案:你今天节约用水了吗?

  前言:据相关的统计,我国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了,许多的地方都已经出现了用水困难,尤其是在夏季,人们对水的浪费更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教会孩子节约用水呢?具体的来看看实施的步骤吧!

  活动目标:

  爱护珍惜水资源,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幼儿前期调查、ppt、录像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导入活动。

  环节说明:分享前期调查,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梳理了解水的重要性。

  重点提问:水有什么用?除了人需要水,还有水也离不开水?

  小结:世界上一切的生物都需要水,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二、观察讨论,激发情感。

  环节说明:观察多媒体课件,看看说说,了解水的珍贵,激发珍惜的愿望。

  重点提问:

  1、 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适时播报水资源匮乏的新闻)

  2、 看了照片,听了新闻,你心里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世界上的水资源原本就非常稀少,随着这么多年来,人们不断开发使用,水资源就越来越匮乏。

  关注生活、积累方法。

  环节说明:观看生活录像,思考节水的方法,强化节水意识。

  重点提问:

  1、那在幼儿园里,我们小朋友做到节约用水了吗?

  2、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小结:节约用水,可以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从节约一滴水开始,养成节水的好习惯。(出现节水标志)

  活动建议:

  1、活动前期的调查可以使用调查表,帮助幼儿完善表达,丰富经验。

  2、活动建立在幼儿情感认可之上,因此要给予幼儿丰富的感受、体验、表达

5、大班数学活动观摩课教案:新车出厂

  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生活周围的新车,体会现代交通工具越造越新型。

  2、在为新车挂车牌中,了解一些数字排序的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对周围事物的敏感)。

  3、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数16。

  2、老师新车的PPT。

  3、各种各样新车的照片或图片。

  4、数字“1、2、3、4”八套,笔八支、白色纸条每张桌子30张(共四张桌子)。

  5、汉字:外形、用途。

  6、老师新车牌:沪DQ4349蓝黑个两张(只粘好数字,字母和汉字不粘)。

  7、幼儿的邮票大赛的“车”主题设计(2等奖获得展示)。

  过程与指导:

  一、新颖的新车

  1、老师的车

  (出示PPT)这是应老师的车,大家都很喜欢,你们为什么喜欢?

  ——这里,我本意是想通过对老师车(最亲近)的欣赏,获得欣赏新车的视角和方法。如:颜色让你喜欢,车灯让你喜欢,玻璃窗让你喜欢,轮胎也让你喜欢等。

  小结:是啊,有人喜欢我车的颜色、有人喜欢车灯的形状……

  二、新车上牌

  尽管新车很多,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白色的威驰。当马路上有许多白色威驰车时,你怎么知道那是应老师的车呢?

  1、三个数字的车牌

  我的车牌有一个3一个4一个9三个数字。马路上,有这三个数字的车牌,只有我一辆吗?这三个数字可以排列出几张车牌号呢?

  我给你1、2、3三个数字,你可以排列出哪些车牌号码?你可以让多少新车挂上车牌上路呢?

  提示:和你的朋友一起做这件事——让孩子合作学习。

  ——有些地方的幼儿要提示,一张纸条记录一个车牌。

  2、交流讨论、学习方法

  老师:请你们每对拿出一张车牌。

  在活动中:孩子对照着已有的号码,重复的就被老师:“一样的车牌警察叔叔是不允许的,警察叔叔把这张拿走了。”直至最后确认。

  梳理:6张,我们排列了6张车牌,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在排列这些数字的时候,既快又一个不漏地排列出所有的车牌?

  3、四个数字:现在,我们知道了又快又好的方法之后,我再给你一个数字4,你们去试试,4个数字可以有排列出几张车牌?

  ——幼儿操作。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让孩子一起交流。

  在活动中,为了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对活动持续的兴趣,老师可以激发:“时间就是车牌。”一个孩子回应:“车牌就是钱。”老师又答:“时间就是钱。”活跃了气氛。

  4、第二次交流

  将1为首的数字拿出来,共有6张。

  老师小结:看,只增加了一个数字,就1打头,就可以排列出6张车牌,那么4个数字应该可以排列出更多的车牌,我们在角落里慢慢地做。

  三、马路上的车牌

  1、老师的车牌是这样4个数字,出示兰色的4349。可是有一天,我发现:马路上也看见一辆车的号码和我的车一样,警察叔叔怎么不找他呢?——可提示“车牌是不是只有这些数字。”

  2、对,有字母。我的车的字母是DQ。想不到这辆车牌,也是DQ。

  活动中,孩子:“有字的……沪……”

  3、对,有汉字。沪就是上海,除了沪,还看见过什么字?

  活动中,孩子:“琼……(老师:这是哪里的?)海南……苏,苏州……浙(老师:你就是浙)……上(老师:上就是沪)……

  4、我的车牌上的汉字是“沪”,想不到他的车牌上的汉字也是“沪”。

  在活动中,孩子:“颜色不一样。”

  老师:“是啊,其实,一张车牌,有不同的数字,有不同的字母,还有不同的汉字,还有哪些不同吗,你们在马路边仔细看看,就是因为有这些不同,才会变化出这么多不同的车牌,让那么多的新车上路,我们的马路上新车会越来越多的。”

6、大班英语教案学习理解运用句型:Is it a ….? Yes , it is . / No , it isn’t .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运用句型:Is it a ….?

  Yes , it is . / No , it isn’t .

  2)复习运用单词:cucumbercarrottomatopotatoeggplantpumkin

  3)听懂并理解老师的一些简单英语指令,乐于模仿。

  4)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准备:cucumbercarrottomatopotatoeggplantpumkin 食物各一个及红领巾一条。

  三、教学过程:

  一)Greeting ---------sing a song 《Twickltwickllittlestar 》

  二) review vegetable words :

  T : What’s this ?

  S :It is a cuaumber

  T What’s this ?

  S :It is a tomato

  T : What’s this ?

  S :It is a potato

  T : What’s this ?

  S :It is a carrot

  T : What’s this ?

  S :It is apumkin

  T : What’s this ?

  S :It is an eggplant

  三)learn sentences:Is it a …? Yes , it is . / No , it isn’t .

  T :Is it a cucumber ?

  T and s : Yes , it is .

  T :Is it a carrot ?

  S : Yes , it is .

  T :Is it atomato?

  S : Yes , it is .

  T :Is it a potato ?

  S : Yes , it is .

  T :Is it pumkin?

  S : Yes , it is .

  T :Is it a carrot ?

  S : No, it isn’t .

  T :Is it a pumkin?

  S : No, it isn’t .

  T :Is it a tomato ?

  S : No, it isn’t .

  T :Is it a potato?

  S : No, it isn’t .

  四 在游戏中学习运用句型

  游戏1:分组比赛“cat and dong ”game .(规则:由老师提问句型:Is it a ….? 由孩子进行回答; Yes , it is . / No , it isn’t .

  游戏2:猜谜游戏(上台来的小朋友将红领巾蒙住眼睛,通过触摸食物,回答句型:Yes , it is . / No , it isn’t .由下面的小朋友提问句型:Is it a ….?

  五 Sing a song 《Goodbye song 》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学习运用句型:“Is it a ….? Yes , it is . / No , it isn’t .? ”:首先,出示蔬菜的实物让幼儿直接理解掌握相关的单词,通过触摸实物的方式,为幼儿学习运用句型做好铺垫。在学习句型环节,通过两个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

  游戏一、分组比赛,“Cat and dog ”,由老师提问题“Is it a …?”孩子们运用句型“ Yes , it is . / No , it isn’t .进行回答,接着老师跟孩子再互换角色;

  游戏二、用红领巾蒙住眼睛,通过触摸实物,运用句型“Is it a ….?”;孩子们对“猜谜”游戏兴趣很高,个个都争先恐后的举手要求参与,但毕竟课堂的时间有限,所以老师这一次只能请到少部分的孩子上台来参与游戏,没能请到的孩子,可以在自由活动时间到“英语角”天地,继续玩此游戏。

  看着孩子们那份意犹未尽表情,我知道今天的课孩子们学的是非常的开心,老师我也就更开心了,因为老师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孩子有进步,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7、大班社会活动观摩课教案:你今天节约用水了吗?

  活动名称:你今天节约用水了吗?

  活动前言:据相关的统计,我国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了,许多的地方都已经出现了用水困难,尤其是在夏季,人们对水的浪费更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教会孩子节约用水呢?具体的来看看实施的步骤吧!

  活动目标:

  爱护珍惜水资源,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幼儿前期调查、ppt、录像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导入活动。

  环节说明:分享前期调查,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梳理了解水的重要性。

  重点提问:水有什么用?除了人需要水,还有水也离不开水?

  小结:世界上一切的生物都需要水,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二、观察讨论,激发情感。

  环节说明:观察多媒体课件,看看说说,了解水的珍贵,激发珍惜的愿望。

  重点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适时播报水资源匮乏的新闻)

  2、看了照片,听了新闻,你心里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世界上的水资源原本就非常稀少,随着这么多年来,人们不断开发使用,水资源就越来越匮乏。

  三、关注生活、积累方法。

  环节说明:观看生活录像,思考节水的方法,强化节水意识。

  重点提问:

  1、那在幼儿园里,我们小朋友做到节约用水了吗?

  2、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小结:节约用水,可以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从节约一滴水开始,养成节水的好习惯。(出现节水标志)

  活动建议:

  1、活动前期的调查可以使用调查表,帮助幼儿完善表达,丰富经验。

  2、活动建立在幼儿情感认可之上,因此要给予幼儿丰富的感受、体验、表达。

8、幼儿园大班三生教育活动教案:节约用水反思

  目标:

  1、让幼儿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让幼儿初步了解节约用水的主要方法。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准备:课件(全国缺水)《小水滴旅行记》,节水标志牌。

  图片:日常生活用水(淘米的水、洗衣服的水、洗手的水)

  过程:

  1、观看课件(全国缺水)

  提问:你看到了些什么?这些图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师小结:水是生命之源,庄稼需要水,花草树木也需要水,动物要喝水,我们人类要用水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更离不开水。那么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2、放课件,讲述故事《小水滴旅行记》

  提问:小水滴的家在哪里?太阳一晒,它就变成了什么?(水蒸汽),水蒸汽飘到哪里去了?遇到了什么?又变成了什么?落下来,庄稼、花草树木就喝到了水,人们喝的水则是通过各种办法把水从江河中引过来,经过多次处理,才能饮用,所以呀我们大家都要节药用水。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节药用水的方法有哪些?

  小结(放课件):洗手时开小水,冲厕完厕所后立即关紧水龙头,水管坏了赶紧修好,洗菜水、洗手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或拖地板---------。

  4、做个节约用水的宣传人。

  出示标志牌:有许多人不会节药用水,我们用什么方法怎样来告诉他们呢?贴标志牌(请关紧水龙头,请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

  5、带领幼儿张贴标志,结束活动。

  反思:通过幼儿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水带来生活的好处,知道节约用水。

9、大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地震来了怎么办?》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简单的地震知识。

  2、通过学习、游戏等,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及发生地震时的自救方法。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地震来临时最基本的自救方法和在游戏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地震的电视节目;

  2、物质准备:

  (1)、《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

  (2)、家庭、学校、户外、公共场所避险视频,地震后的图片;

  (3)、地震来临时刺耳声音和地震的大头怪。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地震后的一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师启发幼儿:小朋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地震)你怎么知道这里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还有什么现象?

  2、幼儿自由发表对地震的看法,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小结:是啊,大地震给我们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啊!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吗?

  二、播放地震的课件,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看完后教师引导: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2、幼儿交流,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小结:哦,原来地震是因为地壳的运动产生的,是自然现象。吴老师告诉大家,我们会昌也是地震带,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如果有一天我们这里发生大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4、幼儿自由发表。

  5、播放《地震来临时我们怎么办?》课件,让幼儿学习避险自救。

  6、幼儿再次交流。

  7、师幼一起总结避险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步了。听老师或者大人的指挥,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护好头部。等地面晃动小了再听指挥疏散,撤离。如果是在一楼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旷的地方去。

  8、那我们要怎么找安全的地方?什么地方安全?

  9、播放视频:在幼儿园、在家、在户外、在公共场所怎么找较安全的地方躲避?请幼儿找出来。

  10、幼儿小结不同地方怎么找地方躲避较安全。在幼儿园是蹲在桌子下双手抱头,再听指挥疏散;在家用枕头或被子盖头,就近在卫生间、墙角、厨房、桌子下、床下等地方;在公共场所要跟着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墙角等地方。在户外就蹲在地上抱头就行。

  三、游戏演练:地震大头怪来了。

  1、小朋友真爱学习,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地震来了该怎么做吗?

  2、请另一位老师戴上地震大头怪出场,并放地震时刺耳的声音。

  老师大声喊:“地震来了,地震大头怪来了!小朋友快躲啊!快躲好,不要被地震大头怪吃了。”幼儿躲避练习。

  3、教师提醒没躲好的孩子躲好。地震大头怪没找着小朋友,走了。

  4、教师指挥幼儿有秩序的下楼到空坪上玩。

  大班安全教育:《地震来了怎么办?》教学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完成后,我认为幼儿是愉悦的,增长知识、能力和智慧的,活动是成功的。这节课达到了教学预期,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选题、活动准备、设计到组织活动方面,我都受益匪浅,若有所思。我把它们梳理如下:

  一、活动的成功得益——选题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我们会昌地处河—邵断裂中段地震带,是我省最主要的地震带,也是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我们幼儿园一直在保证幼儿各方面安全上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方面也从未松懈。每学期都有两次疏散演练。在5.12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在幼儿应对突发事件时反应能力的培养方面,就更加注重实效。因此我设计了这节安全活动《地震来了怎么办?》目地就是为了让孩子更深刻的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和自救方法,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通过激发幼儿交流、表达,既发展他们大胆自信的表达能力和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又提高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技能,孩子欢迎,老师放心。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活动的成功得益——活动前准备充分

  老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不打无准备之仗等。教学活动亦是如此。我们在活动的环节设计,课件的制作以及物件的准备方面是充分的,淘尽了我们所有的智慧。甚至于一段伴奏音乐都选了又选,极尽心思。磨刀不误砍柴功。这让教学活动顺利、成功的进行有了很好的物质和思想准备,师幼在活动中游忍有余,轻松愉快,很好地达到了教学预期。

  三、活动的成功得益——环节的合理设计和实施

  这节活动的设计做到了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动静结合,调动了幼儿手、眼、耳、口所有的感官,并把科学知识与健康、语言、游戏等领域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给孩子开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调动了幼儿来自生活的经验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动作技能的练习作为活动的关键,启发幼儿通过猜猜、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积极参与活动,做到了寓教于乐。在轻松的互动中,幼儿能自由交流,大胆讲述,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获取有益的生活经验,并借助表演游戏进一步巩固了自我保护的技能。幼儿也一直是意犹未尽,兴趣盎然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活动的成功得益——有效的师生互动

  组织这个活动,可谓是收放自如。进程有条不紊,教态自然、温和。引导、提问简洁明了,幼儿一听就懂,积极回应,产生了互动的火花:像吴睿松说:“不能跳楼的会摔死。”教师示范准确、直观、到位,幼儿不由自主的跟着学习,模仿,地震来临时的逃生方法自然掌握。

  五、活动的成功得益——多媒体的创造性运用

  这个活动如果没有多媒体等课件的加入其实是很枯燥、很平淡的。为了让孩子对其提起兴趣,能更直观、逼真、有系统地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以及地震来临时的自救方法等。我们采用了吸引幼儿眼球的幻灯片,活泼生动的动画视频,和轻松愉快的音乐。积极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进行主动探索学习,让幼儿看看、听听、说说,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科学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体验,大胆地表现,使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得到强化、提升。

  六、活动的再设计——要更突出主题

  如果再次开展这个活动,我想我们会在第一个导入环节放上音画效果更好的材料,给幼儿更多的时间表达、小结,资料上还可以再丰富些,画面可爱些,卡通的好。教师还可以更放手让幼儿说和做。突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七、活动的不足之处——细节的处理还不够完美。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倾听、观察、捕捉幼儿的信息,并使之成为丰富和调节活动的资源,让活动中的指导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突出重点,有待加强培养、训练。此外,在活动中应给与孩子更多的拓展思维,还可以利用现场的资源,让幼儿与更多的同伴或老师交流。可以让幼儿做的,或师幼一起做的,都不必老师一人完成,如每一环节的小结,要把活动还给幼儿。还有就是播放课件的音量没有把握好。

  总之,对这个活动,我们付出了努力,幼儿也增长了知识和智慧。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我们也就满足、欣慰!我们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

10、端午节主题教案大班科学:怎样才能游得快?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了主题活动“端午节赛龙舟”,教案网长期更新优秀教案,1、通过实验,探究“龙舟”游动与风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体验了与同伴竞技比赛的快乐,养成了积极动脑的习惯,加深孩子们对端午节的了解,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龙舟”游动与风之间的关系。

  2、能用简单的绘画等方式记录。

  3、体验科学探索与同伴竞技所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体验科学探索与同伴竞技所带来的快乐。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龙舟”游动与风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小黑板、笔、赛龙舟图片、自制大小差不多的粽叶龙舟、纸 场地准备:小池塘

  经验准备:前期“赛龙舟”活动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回顾精彩瞬间

  教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昨天我们举行的“龙舟赛”吗?

  幼儿:记得,好好玩呀!

  教师:那你们在想办法让“龙舟”游动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吗?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小黑板,记录幼儿的相关问题)

  幼儿:我的“龙舟”都不动,可能是昨天就没有风。

  幼儿:我的‘龙舟’不好好的游,总是跑到一边去。

  幼儿:我的‘龙舟’游得好慢哦。

  幼儿:游的慢可以用吹嘛,我的龙舟就是吹动的。

  幼儿:恩, 还可以用手扇,用扇子也可以……

  教师:原来使我们‘龙舟’游起来需要风,有很多小朋友都觉得没有风,自己的‘龙舟’游得很慢,不过也有很多小朋友发现了很多让龙舟游起来的方法。

  二、小组讨论,记录方法

  分发记录表,幼儿分组讨论怎样才能起风并让‘龙舟’游的更快的方法,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在表上。(6分钟讨论并且记录)

  请完成记录的小组把记录表张贴到小黑板上,各组派一人上台讲述表上内容。教师汇总各小组方法。

  小结:小朋友们的办法可真多,我们可以用嘴巴吹气就有风,用手可以煽风,还可以借助扇子、书、树叶等等工具来产生风,小脑瓜可真聪明。

  教师:那到底哪种工具能让‘龙舟’游得更快呢?

  幼儿尝试思考并猜测,说出自己觉得能让小船游动最快的工具。

  请大家带上自己的工具出发吧,再进行一次“赛龙舟”。

  三、操作实验,“赛龙舟”

  师幼共同来到小池塘,有的在教室里找到了一张纸,有的拿上一本书,有的拿着一把扇子,有的用嘴吹,有的用手扇等,小朋友们用自己想到的各种方法自由探索让‘龙舟’游了起来。(考虑小朋友探索时风力的互相干扰,此处先自由探索约8分钟)

  师:“小朋友们发现了么?那些方法会让龙舟游得很快。”

  经过探索,部分幼儿可以发现大扇子最容易让龙舟快速游动。

  小朋友按照讨论时的分组(4组),自由选择一样觉得能让龙舟游得最快的工具,参加赛龙舟比赛第二场。4组队员分别在小池塘前后各两组,老师设置赛道距离。两位老师分别计时,最后产生龙舟赛冠军团队。

  四、圆满结束,总结经验

  教师:通过第二次‘龙舟’竞赛,我们发现用三各组的小朋友都选择了扇子,这其中的第二组,取得了冠军。说说你们刚才在用工具产生风,让龙舟游起来的过程时,都发现了些什么呢?

  幼儿:树叶,太小了,风也小。

  幼儿:我用嘴巴吹气,可是‘龙舟’飘远了,我就吹不到了。

  幼儿:我们组用的是纸, 我把纸对折成了一把扇子了,本来还不错,可是它可能太软了,风没有他们的大。

  幼儿:我用的是我的手,还是远了就扇不动了。

  幼儿:“哎, 我们的龙舟跑歪啦,我让嘟嘟站在龙舟后面扇,他偏不听。”

  ……

  小结:小朋友们用了很多方法让‘龙舟’游得更快,但是最快的工具还要属我们的扇子,因为扇子的面积要大一些,纸也要硬一点,更容易产生很大的风,让我们的‘龙舟’游得更快。

  教师:那请大家想想,还有没有我们没有想到的工具能使‘龙舟’游得再快一点呢?大家可以再找一找吧,而且,刚才还有好多小朋友发现有时候,我们扇出了很大的风,龙舟却跑到别的方向去了,这又是为什么呢?下一次我们再来试一试吧。

活动总结

  从本次活动的开展看来,孩子们对传统节日文化更加的感兴趣。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从认识端午节、了解“赛龙舟”是端午节习俗之一、前期制作“龙舟”、“赛龙舟”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后期经验升级加入科学探索活动内容。通过活动,孩子们积极动手动脑,不仅了解到端午节的时间、来历、传说、习俗,还亲身体验“赛龙舟”活动的乐趣,有效的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发展。

  在本次端午节活动中,由于时间和经验的原因也使活动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活动开展之前,预设的问题不够全面;对家园合作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调动家长、利用家长资源;活动还不够深入等。

  不过,还是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对以后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有一些帮助,让孩子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能让祖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每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