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享阅读:聪明的小鸡(第一阶段)教案》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幼儿分享阅读:聪明的小鸡(第一阶段)教案
活动目标:
1、能体会绘本故事的幽默与乐趣,知道遇到困难要机智应对。
2、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和结局,大胆猜测故事情节,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大书、手偶(小鸡、狐狸)、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手偶导入。出示小鸡和狐狸的手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 小鸡和狐狸,谁聪明?
——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关小鸡和狐狸的故事,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 利用多媒体课件、木偶剧依次出示相关页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并理解故事内容
1、第一页:教师讲述页面内容
——一只小鸡离开妈妈高兴地去农场玩,不想被一只躲在树后的狐狸发现了。
2、第二页:幼儿看图预测
——发生了什么事情?猜猜结果会怎样?(幼儿自由讨论)
3、观察第十一页:
——故事结局是怎样?(农夫来了,狐狸吓得撒腿就跑。)
—— 为什么农夫会出现?(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 观看木偶剧:第3——8页内容
——小鸡和狐狸进行了哪些项目的比赛,结果怎样?
——小鸡还会和狐狸比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猜测)
5、出示第9页
——小鸡和狐狸比什么?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6、出示第10页:(关键页重点观察)
——谁的声音比较大?(狐狸)你是怎么知道的?
——狐狸的声音那么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7、小结。
——小鸡和狐狸谁聪明?为什么?
——小鸡是聪明的,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沉着冷静地想办法战胜了狐狸,解救了自己,我们要向它学习。
三、大书阅读——利用大书中的图画和文字梳理故事
四、完整欣赏木偶剧
一天,小鸡离开了鸡妈妈独自一人去农场玩。一只狐狸藏在大树后面,它发现了小鸡,馋得直流口水。狐狸悄悄地跟在小鸡身后,没想脚步声太大被小鸡发现了。小鸡见了狐狸吓得撒腿就跑,狐狸大声说:“嘿嘿,我的本领比你大,我跑得比你快,我要吃掉你!”小鸡心理有些害怕,但是它想我得想想办法,不能让狐狸吃掉我。于是,小鸡不慌不忙地说:“你虽然跑得比我快,但是我的力气比你大!”小鸡举起一根小树枝,狐狸见了连忙举起一根大树枝得意地说:“嘿嘿!我的力气比你大多了。”小鸡说“你的力气比我大,但是我跳得比你高!”狐狸不屑一顾地说:“我跳得比你高多了!”说完,它使劲往上一蹦,果真很高!小鸡扬起头大声说:“你跳得比我高,但是我的嗓门比你大!”狐狸生气地说:“我的嗓门比你大多了!”狐狸大声地叫啊叫,脖子都红了。这时,远处的农夫听到狐狸的叫声飞也似地跑来,狐狸吓得赶紧逃走了。小鸡得意地说:“狐狸跑得比我快,力气比我大,跳得比我高,嗓门比我大,可我小鸡更聪明!”
聪明的小鸡机智地战胜了狐狸。
2、幼儿园三八妇女节教案:我的好妈妈(音乐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妈妈的简单特征,说说妈妈的好处。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事先让幼儿回家观察妈妈。
请幼儿带妈妈的或者全家的照片来幼儿园。
三、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
1、介绍节日教师用清楚简洁的语言向幼儿介绍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提问幼儿:你回家观察妈妈了吗?她长得怎么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头发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说一说。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妈妈的工作及职业。说说妈妈好在什么地方?
4、组织讨论: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妈妈。引导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妈妈拿拖鞋,请妈妈喝水,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等。
(二)我的好妈妈:
1、和同伴说说自己这几天为妈妈做了什么事。
2、欣赏理解歌曲:提问:歌曲里的孩子在妈妈下班回到家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你回家后为妈妈做了什么?
3、熟悉音乐旋律: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的旋律。
4、听歌曲的录音有兴趣的跟着音乐欢快的唱,体会给妈妈做事的乐趣。
5、把自己为妈妈做的事也唱进歌曲里。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想想,今天回家你准备为妈妈做什么事?并把好听的歌曲唱给妈妈听。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的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三八”妇女节,还懂得了该如何爱妈妈、体贴妈妈。妈妈们也从中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并能和孩子一起游戏、欢乐,增强了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也增进了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3、大班语言示范课教案:《风来了,雨来了》(早期阅读)
教学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初步感知认读“风”(feng)“云”(yun)“雨”(yu)“雪”(xue)等与自然现象有关的汉字。
2.组织讨论,认识各种自然现象,丰富相关知识和词汇。
3.积极参与阅读游戏活动,提高对识字活动的兴趣。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课前了解各种自然现象有关的知识。
2.各种与自然现象有关的图夹文卡片若干。
3.儿歌《风来了,雨来了》可活动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 通过猜谜语,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并给汉字组词
1.教师:小朋友你们猜过谜语吗?今天,我们来个猜谜语的游戏吧!
幼儿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相应的谜底汉字(图夹文)。
2.领认读汉字,并引导幼儿给汉字组词。
教师:第一个谜语听好了。对,是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你会给风组词吗?比如大风、刮风……(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继续带领幼儿猜谜语,并给相应的汉字组词。
教师:第二个谜语听好了,对,是雨,请你给雨组词。
第三个谜语听好了,最后一个谜语听好了。
5.教师:小朋友们不仅会猜谜语,而且会给这些汉字组很多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把这4个汉字读一遍吧!(风、雨、云、雪)
教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听,老师告诉你们,“风、雨、云、雪”它们都属于自然现象。
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并进行游戏
1、教师:老师根据“风、雨、云、雪”这4个汉字,编成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儿歌的名字叫《风来了,雨来了》。
2.教师示范念儿歌。
教师:这个儿歌有趣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带领幼儿学习儿歌2—3遍)
教师:小朋友们念得真好听,老师还想听小朋友念一次。
刚才是老师跟小朋友一起念得,现在你们能单独念给我听吗?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学得真快,很快的学会了新儿歌,老师奖励你们,带你们玩个游戏,好不好?游戏的名字也叫《风来了,雨来了》,游戏怎么玩呢?听话了。
4.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教师:手指风,你们就说风来了;手指云,你们就说云来了……
念到“蛤蟆敲着……”这句的时候,可以做敲鼓的动作,要跟着节奏。
念到“认一认,读一读……”这句的时候,一边拍手一边自由地走,念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摆一个造型:这个时候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谁动了,我就打谁的小屁股。
5教师:你们听明白了吗?我们来试一下,看你们会不会玩?
6.师幼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可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任意颠倒汉字卡片的顺序进行游戏,游戏可进行2—3遍)
第二遍游戏:
小结:刚才谁被打屁股啦?(还要提醒幼儿跟着节奏做动作)
教师:我们再来把游戏玩一遍,看谁又会被打屁股?
第三遍游戏:
教师: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我要交换下汉字的位置,看你们会不会玩?
7.教师小结:你们开心吗?后面还有更好玩的游戏等着我们呢?现在,请小朋友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仔细的听老师讲。
三、组织幼儿讨论其他自然现象,并进行创编儿歌然后游戏
1.教师:除了‘风’、‘云’、‘雨’、‘雪’这4种自然现象,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呢?(幼儿自由猜测,雷、霜、冰雹……)
教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知道这么多的自然现象。
2引导幼儿.根据幼儿自然现象,创编编儿歌。
教师:你能用其中的4个自然现象来编儿歌吗?刚才儿歌的名字叫《风来了,雨来了》,现在这个新儿歌里没有风和雨,你能帮新儿歌编一个名字吗?
教师带领幼儿继续编儿歌,并帮新儿歌起名字。
3.用自己创编的儿歌进行游戏。
教师:我们一起来玩《霜……》的游戏吧!(可加大难度,交换汉字的位置)
4.教师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与自然现象有关的汉字,还学会了用它们来编儿歌做游戏。
教师:其实,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的自然现象,我们还不知道,让我们回去查一查。下节课,我们用小朋友新了解的自然现象来编儿歌,做游戏!
4、语言项目组优秀教育活动案例 活动名称: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我妈妈》(大班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幼儿最爱的人是自己的妈妈,但他们对妈妈的爱又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知认识上,对妈妈为自己毫无保留的付出却感受不到,尤其当妈妈对自己管教时,就误认为妈妈不爱自己了,而《我妈妈》这一绘本恰恰借着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绘心目中无所不能的妈妈。运用对比的句子,说妈妈像猫咪一样柔软,运用比喻手法,说妈妈美丽得像蝴蝶……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最有力而新颖的方式,让幼儿切实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爱无处不在。真正撼动心灵地描绘了孩子对于母亲的热爱和崇拜。
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妈妈为什么会变成蝴蝶、沙发、小猫和狮子的意义时,出示四幅图让幼儿选择并说出自己妈妈像什么;让幼儿对比模仿表现妈妈像小猫和象狮子时不同的感受。从而从生活的细微处淋漓尽致的表达妈妈深深地爱。
活动目标:
1.感受妈妈的爱无处不在,崇拜妈妈的无所不能,体验爱与被爱的快乐。
2.能品读妈妈的爱,并用用较恰当、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绘本所表达情感的理解 。
3.通过细致的观察,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大胆表达对妈妈不同形象变化的感知。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自己的妈妈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关爱。
2.《我妈妈》绘本PPT 、 配乐音乐。
3.场地安排:幼儿围半圆弧型面向老师坐。
活动过程:
1、说说封面上的妈妈——感受到自己的妈妈是最美丽的。
师:我知道你们最爱读书了,一起来看一本书吧。看,这本书的名字有人认识吗?这是焦尼的妈妈,你认为她长得漂亮吗?
小结:原来,在每个人的心里,不管自己的妈妈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使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自己的妈妈都是最美的!在焦尼的心里妈妈是怎样的妈妈呢?
2、 讲述故事部分片段——帮助幼儿理解“妈妈本领大”也隐含着对宝宝的爱。
(1)讲述三幅妈妈本领大的画面——萌发幼儿对妈妈的崇敬及感受妈妈为自己的付出。
○1妈妈做各种各样美味的蛋糕。
○2妈妈是魔法园丁。
○3妈妈是最强壮的女人。
提问:为什么焦尼说妈妈是最强壮的女人?干吗拎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回来?
(小结:只要是宝宝愿意吃的东西再沉妈妈也不觉得累。)
焦尼会怎样想她的妈妈呢?你想对焦尼的妈妈说什么?
你的妈妈有什么本领?(幼儿自由讨论交流夸夸自己的妈妈本领大。)
原来,每个人的心里都觉得自己的妈妈是最棒的。那么屏幕上面的四样东西谁最像你的妈妈?
3、根据绘本画面想象并说明“为什么妈妈有时候变成蝴蝶、沙发、小猫、狮子?”—— 理解妈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感受排比的句式。
(1)出示妈妈变蝴蝶、沙发、小猫、狮子的画面引导幼儿说出对自己妈妈的感觉。
师:看它们谁最像你的妈妈?为什么?(妈妈像沙发一样舒适。像小猫一样温柔。象大狮子一样凶猛。)
妈妈什么时候会对你像小猫一样温柔?妈妈对你做过那些温柔的事情?
你做了什么事情让妈妈气得变成大狮子一样凶?你喜欢妈妈吼吗?妈妈身其实还爱你吗?
小结:其实妈妈凶你的时候也是爱你的。那么在焦尼心里妈妈像谁呢?
(2)教师讲述: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像沙发一样舒适,象小猫一样温柔,有时候象大狮子一样凶猛。其实妈妈不管是像小猫一样温柔还是象大狮子一样凶的时候都是一样爱焦尼,
4.和幼儿共赏绘本,排比句式部分让幼儿和自己一起读。——通过品读充分感受妈妈的爱,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师:欣赏完绘本,我知道在你们心里自己的妈妈是最棒的,你们想不想也编成一本绘本让大家来了解一下妈妈对你的爱?
5、幼儿共同分组绘画《我妈妈》。——通过亲自绘画真切的感受生活中妈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
6、延伸活动:将幼儿绘画分组编订成绘本《我妈妈》并投放到语言区幼儿共赏讲述。
5、大班绘本阅读活动优秀教案(修改稿):一百只蜗牛去旅行
设计意图
《一百只蜗牛去旅行》里一只经历千辛万苦,徒步旅行的小蜗牛深深吸引了我,但要想让孩子们也同样喜欢上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活动中处处联系幼儿旅行经历,带领孩子们伴随一百只蜗牛一起出发,引发幼儿主动提问给小蜗牛旅行前的提醒等,激发大家主动阅读兴趣与表达欲望。希望借助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通向成功的路途上,过程中经历的点点滴滴都是收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通过集体阅读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2、鼓励幼儿联系自己的旅行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感受第一百只小蜗牛一路坚持不怕辛苦的可贵精神。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大胆联系生活经验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活动准备:图书、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封面,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引导幼儿欣赏封面,共同认读 题目《一百只蜗牛去旅行》。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或担心吗?
3、它们会到哪里去旅行?它们怎么去?(一百只蜗牛都会坐上车吗?)
二、逐页阅读,在观察、交流中了解绘本的故事情节。
1、(看一看、送提醒)
PPT1——引导幼儿自主观察画面,鼓励幼儿集体交流:出发前,小蜗牛的心情怎么样?它们做了哪些准备,你能给它们一点提醒吗?
PPT 2—— 一百只蜗牛是怎么样向大山爬去的?路旁的小动物看见了,会说些什么?
2、(猜一猜、说希望)
PPT 3——旅行的路上,天气怎么样?小蜗牛们感觉怎么样?它们怎么做的?
——这时候如果你是小蜗牛的话,最大的希望是什么?鼓励幼儿自由表达。
PPT 4——嘀嘀嘀,嘀嘀嘀,从后面开来了3辆拉客的小巴士。所有的小蜗牛都会坐车吗?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3、(算一算、打招呼)
PPT 5——三辆车,每辆车上有33只小蜗牛,让我们一起来算算一共有几只小蜗牛坐车走了!上车的小蜗牛们感觉怎么样?会说些什么?引导幼儿在座位上相互打招呼,相互轻松对话。
——三辆巴士一起开动,向大山方向跑去,还有一只小蜗牛为什么没有上车呢?路旁的小动物好像对它说了什么?PPT 6——三辆小巴士很快开到了山脚下,99只蜗牛下了车,抬头一看:啊,大山真高!他们爬来爬去,看到的全是光秃秃的石头。不少蜗牛气呼呼地说:“什么好风景?连一棵树也没有!” “兴许山顶上会有美丽的风景,我们上山看看吧。”一只蜗牛说。
——他们决定上山看看,可当他们到山顶时,已经是什么时候了?看到什么美景了吗?
PPT 7——第二天早晨,99只蜗牛碰到了谁?他们见面分别是什么心情?
——相互说了什么?
4、(赏一赏、叹美景)
PPT 8——引导幼儿描述第一百只小蜗牛看到的美景。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鼓励幼儿相互补充。
5、辩一辩、表决心
PPT9——听完了好朋友的的介绍,99只蜗牛有什么新的决定?
——这回,小蜗牛会怎么样去旅行,说说理由,教师提示:这样会很累!这样会很热!这样会很辛苦!可能还会有很多危险等着!引导幼儿表达想看亲眼看到美景,什么困难都不怕,会坚持!
三、师幼共读,共享更多发现。
——与幼儿共同打开PPT,完整阅读。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
四、延伸:
——将书投放在班级图书区一天,想继续欣赏的小朋友可以结伴分享。
——提醒幼儿注意爱护好图书。
设计意图:
借助故事封面,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联系幼儿生活,主动提问,激发阅读兴趣。
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交流,“提醒”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引导幼儿体验小蜗牛的心理感受,表达蜗牛此时的希望,为故事自然过渡转折。
小小的猜测或辩论,激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深入了解故事的发展。
将第一百只蜗牛看到的美景转嫁成幼儿的视线,借助幼儿的表达呈现,给幼儿更多观察与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观察、审美、完整表述的综合能力。
新的决定似乎已成定局,但蜗牛的决心在孩子们的理由陈述中显得格外的坚定与可爱,少了一份啰嗦的说教,却多了一份可贵的感悟。
6、幼儿园优秀绘本阅读教案:《流汗啦》(大班)
活动目标
1.熟悉绘本的内容,了解汗是从哪里来的以及人和动物出汗的不同情况。
2.通过对绘本画面的观察、猜测,迁移生活经验,熟悉理解绘本内容。
3.体验猜测的乐趣,学习出汗后正确的自我保健方法。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按顺序进行阅读的经验。
物质准备:绘本幻灯,《东方娃娃》2012年第7期绘本《流汗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阅读1-3页,猜测激发活动兴趣
教师用幻灯呈现扉页:这家三口准备去干吗?他们玩得怎样?出汗了怎么办?(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表达)
二、阅读4-9页,了解汗是从哪里来的
1.教师:汗是从哪里来的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哪些地方有汗腺?
幻灯呈现画面第4、5页,帮助幼儿了解汗是从汗腺流出来的。
2.教师:你们知道我们全身大概有多少汗腺?(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幻灯呈现第6-7页,帮助幼儿了解汗腺大概有500万个,感受汗腺的之多。3.教师:汗是怎么流出来的呢?(鼓励幼儿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指着画面提问:绕成一团的是什么?(汗腺)黄色的地方是什么?这根黑黑长长的东西是什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看懂图画是放大了的皮肤和汗腺,理解汗是怎么流出来的)
提问:出汗有什么好处?
4.教师:汗有味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每个人的汗都是咸的呢?
幻灯呈现第9页,帮助幼儿了解汗是咸的。
三、阅读绘本10-15页,结合生活经验了解流汗的不同情况,明白流汗与身体状况有关
1.教师: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流汗?
教师用幻灯呈现绘本第10页至第11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进行讲述。
提问:是不是想流汗就能流出汗来呢?为什么?(引起幼儿思考)
2.教师: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人们也会流汗?我们来看看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
教师用幻灯呈现绘本第12页至第14页,帮助幼儿了解开心、紧张、身体不适等原因也会使人流汗。
3.小结:原来出汗跟我们身体好不好,情绪好不好有很大关系!
4.教师:如果不出汗会怎样?
教师用幻灯呈现绘本第15页,使幼儿明白有汗流不出来就会生病。
四、阅读绘本16页,了解会流汗的动物及流汗的不同身体部位
教师:动物会流汗吗?(鼓励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说一说,了解幼儿对常见动物的认识)它们会和人一样全身都流汗吗?(了解牛马鹿是全身流汗,猪是鼻子流汗,猫是脚底板流汗)
教师用幻灯呈现绘本第16页,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流汗部位不同。
五、阅读绘本17-19页,了解不流汗的动物是如何散热的
教师:是不是所有动物都会流汗?不流汗不会热吗?它们有哪些散热的好方法?
教师用幻灯呈现绘本第17页至第19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进行讲述。
六、阅读绘本20-22页,了解流汗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流汗后我们往往会做些什么?
教师用幻灯呈现绘本第20页至第22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自己说一说,学习正确的自我保健的方法。
七、了解绘本的名字,完整阅读。
1.教师:你喜欢这本图画书吗?你想给它起一个什么名字呢?
介绍绘本的名字。
2.幼儿自己阅读绘本,并相互交流。
活动延伸
1、可以改编部分内容,然后进行绘本表演。
2、继续阅读绘本,进一步讨论:如何面对他人的捉弄?
7、幼儿分享阅读:聪明的小鸡(第一阶段)教案
活动目标:
1、能体会绘本故事的幽默与乐趣,知道遇到困难要机智应对。
2、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和结局,大胆猜测故事情节,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大书、手偶(小鸡、狐狸)、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手偶导入。出示小鸡和狐狸的手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 小鸡和狐狸,谁聪明?
——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关小鸡和狐狸的故事,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 利用多媒体课件、木偶剧依次出示相关页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并理解故事内容
1、第一页:教师讲述页面内容
——一只小鸡离开妈妈高兴地去农场玩,不想被一只躲在树后的狐狸发现了。
2、第二页:幼儿看图预测
——发生了什么事情?猜猜结果会怎样?(幼儿自由讨论)
3、观察第十一页:
——故事结局是怎样?(农夫来了,狐狸吓得撒腿就跑。)
—— 为什么农夫会出现?(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 观看木偶剧:第3——8页内容
——小鸡和狐狸进行了哪些项目的比赛,结果怎样?
——小鸡还会和狐狸比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猜测)
5、出示第9页
——小鸡和狐狸比什么?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6、出示第10页:(关键页重点观察)
——谁的声音比较大?(狐狸)你是怎么知道的?
——狐狸的声音那么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7、小结。
——小鸡和狐狸谁聪明?为什么?
——小鸡是聪明的,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沉着冷静地想办法战胜了狐狸,解救了自己,我们要向它学习。
三、大书阅读——利用大书中的图画和文字梳理故事
四、完整欣赏木偶剧
一天,小鸡离开了鸡妈妈独自一人去农场玩。一只狐狸藏在大树后面,它发现了小鸡,馋得直流口水。狐狸悄悄地跟在小鸡身后,没想脚步声太大被小鸡发现了。小鸡见了狐狸吓得撒腿就跑,狐狸大声说:“嘿嘿,我的本领比你大,我跑得比你快,我要吃掉你!”小鸡心理有些害怕,但是它想我得想想办法,不能让狐狸吃掉我。于是,小鸡不慌不忙地说:“你虽然跑得比我快,但是我的力气比你大!”小鸡举起一根小树枝,狐狸见了连忙举起一根大树枝得意地说:“嘿嘿!我的力气比你大多了。”小鸡说“你的力气比我大,但是我跳得比你高!”狐狸不屑一顾地说:“我跳得比你高多了!”说完,它使劲往上一蹦,果真很高!小鸡扬起头大声说:“你跳得比我高,但是我的嗓门比你大!”狐狸生气地说:“我的嗓门比你大多了!”狐狸大声地叫啊叫,脖子都红了。这时,远处的农夫听到狐狸的叫声飞也似地跑来,狐狸吓得赶紧逃走了。小鸡得意地说:“狐狸跑得比我快,力气比我大,跳得比我高,嗓门比我大,可我小鸡更聪明!”
聪明的小鸡机智地战胜了狐狸。
8、中班绘本阅读教案:好饿的小蛇(袜偶)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夸张有趣的故事情节。
2.仔细观察画面,并用语言表述自己的猜测与想象。
3.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尝试用袜子偶表演故事。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乐意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桌子、绘本PPT、小蛇袜偶每人一只、
“食物”—鹅卵石、小轮子每人一套,小棒、圆片、半圆等较多数量每组一盆。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木偶片段,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阅读理解绘本。
三、用袜偶表演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