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体育《小猴学样》教案反思

《中班体育《小猴学样》教案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体育《小猴学样》教案反思

1、中班体育《小猴学样》教案反思

  体育游戏:小猴学样

  一、 游戏目标:

  1、 初步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宽的平行线。

  2、 引导幼儿利用自制器械,探索其不同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听音乐和口令行动的习惯以及合作、竞争精神。

  4、 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 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二、 游戏重点:学习跨跳。

  三、 游戏准备:

  1、 可乐瓶88只,绳44条。

  2、 录音机、录音带。

  四、 游戏过程:

  1、 开始部分:

  "小猴学样",幼儿用绳做尾,扮小猴学样的动作,并进行队列练习:小猴(一路纵队)--鱼游(早操队形)--孔雀(六行变三行,再变回六行)--小鸭(变双圈)--兔跳(变四小圆圈,再变六行)。

  2、 基本部分:

  (1) 导入活动,幼儿拿绳、瓶,思考其不同玩法。

  (2) 幼儿自由地玩绳。

  指导:观察幼儿封锁绳、玩瓶的花样。

  (3) 老师简单小结,并请创编花样好的幼儿示范。

  (4) "过小河"。

  A. 排成两纵队学习跨跳,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

  B. 教师示范跨跳动作。

  指导:面对平行线,原地站立,起跳时后腿用力蹬地跳起,摆动前腿向前。

  C. 幼儿听鼓声反复练习跳过平行线(利用绳瓶摆平行线)。

  (5) 游戏:小猴学样

  A. 排成六路纵队,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

  B. 示范玩法:起跑--过小河--过小河--过小河--跑--纵跳触物--从右往回跑。

  C. 各队幼儿进行练习。

  规则指导:用中速助跑,连续跨跳三条平行线。

  D. 竞赛式练习。

  3、 结束部分:

  舞蹈:小猴子和小桃树。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2、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小猴摘桃》含反思

目标:

  1、练习纵跳触物,具有一定的弹跳能力。

  2、喜爱参加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活动过程:

  1、小猴去摘桃的时候必须钻过山洞,跳过小土坑,绕过一片小树林。

  2、小猴来到桃树下摘桃的时候必须屈膝蹬地跳起才能摘到桃子。

指导:

  1、提示幼儿摘桃子的时候必须两脚一齐跳,屈膝蹬地跳高,落地的时候用前脚掌轻轻落地。

  2、小猴去摘桃钻过山洞时侧身钻过,不要碰倒钻圈;跳过小土坑的时候两脚并跳。

环境材料:

  钻圈4个,胶圈16个,线圈16个,挂起来的桃子若干。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目标是初步学习双脚并拢、自然向上纵跳触物的动作,通过动作练习达到锻炼下肢的目的;遵守游戏规则,激发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由于场地的限制,就找了两根固定棍子来固定绳子。游戏开始时,设计了全班幼儿都能够触碰到的高度,目的是先给予孩子自信心,也为后面的跳跃触物打好基础。随后逐渐增加高度,在第三次增加高度时,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水平,有的孩子由于身高限制,导致在跳跃触物的过程中没有能触碰到绳子,而身高较有优势的孩子能达到目标。这也给很多没能触碰到物品的孩子打击了自信心,在后面环节失去了信心和兴趣,都处于发呆观看现状,于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及时的更改了教学环节,将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将孩子分成了2组进行练习,这样大大提高了刚刚没能碰到物品的幼儿的自信心。

  从这活动总结到,教师不能总是死板的根据教案环节一步一步进行活动教学,要根据活动过程中孩子的表现适时的调整活动方案,以便更好地能帮助孩子达到活动目标。

3、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小猴摘桃》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小猴摘桃

目标:

  1、练习纵跳触物,具有一定的弹跳能力。

  2、喜爱参加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环境材料:

  钻圈4个,胶圈16个,线圈16个,挂起来的桃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小猴去摘桃的时候必须钻过山洞,跳过小土坑,绕过一片小树林。

  2、小猴来到桃树下摘桃的时候必须屈膝蹬地跳起才能摘到桃子。

指导:

  1、提示幼儿摘桃子的时候必须两脚一齐跳,屈膝蹬地跳高,落地的时候用前脚掌轻轻落地。

  2、小猴去摘桃钻过山洞时侧身钻过,不要碰倒钻圈;跳过小土坑的时候两脚并跳。

教学反思: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体育游戏中的游戏规则能够约束幼儿的行为,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形成与同伴协商、合作、交往的经验,同时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在体育游戏中如果我们把握好教育策略,适时、适宜、适度地支持与引导幼儿的探索行为,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协调发展和运动技能不断增强,还能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情感,掌握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4、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小猴学本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侧身爬动作,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及协调性。

  2.敢于自我挑战,感受与同伴一起活动的愉悦。

  3.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长竹竿若干根,椅子两张,平衡木两个,跨栏两个。纵跳取物。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扮小猴子,王老师扮猴王,等会小猴子要跟猴王学本领哦。

  1.队形练习:小猴子听口哨跑步进场,慢跑,快跑。

  2.热身运动:听音乐跟随猴王做律动。

  二、基本部分:

  1.学习侧身爬。

  (1)猴王:小猴子们,你们学过什么爬的本领呀?现在请你们来爬一爬。

  (2)猴王:小猴子们刚才爬得都很棒,有的是匍匐爬,有的是手和膝盖着地爬,还有的是手脚着地爬。那现在我想请小猴子们用手脚着地的方法来爬一爬。

  (3)猴王:刚才小猴子在爬得时候我发现你们都是往一个方向爬的,往哪儿爬得啊?(向前爬)那除了向前爬,你们还会怎么爬,看谁能跟别的猴子爬得不一样。

  (4)请个别小猴子演示侧身爬的动作。猴王:这只小猴子爬得真好,他是怎么爬的?(向旁边爬的)这样爬叫做侧身爬,可以向左爬,也可以向右爬)那爬得时候首先你的眼睛看哪里?(往哪边爬,眼睛就看那边)那你们想不想去试一试?(想)

  (5)猴王:好,小猴们刚才爬的都不错,那我现在要来问问你们,你们在爬得时候,第一是眼睛看,然后你跨的是那只手和那条腿。谁愿意来告诉大家。(往右爬,第一眼睛朝右看,然后先跨右边的手和脚,最后左边的再跟上。)

  (6)猴王:猴王示范,一看,二跨,三跟上。

  (7)小猴子练习,猴王个别指导。

  2.尝试爬得又快又好。

  3.游戏“爬竹竿”。

  (1)猴王交代玩法及规则。

  猴王:在每队的前面都有一根竹竿,当猴王发出口令后,各队的小猴子要一个接着一个跑到竹竿前,将竹竿置于两手两脚之间,从竹竿一头侧身爬到另外一头,然后从场地外侧跑回。每只猴子爬两次后到猴王这边来集合。

  (2)小猴子进行第一轮循环式练习,猴王个别指导。

  重点提醒小猴子爬得时候要注意安全,抬头,眼睛往爬得方向看,一看,二跨,三跟上。

  (3)小猴子们进行第二轮比赛,看那一组小猴子爬得最快。

  (4)猴王总结游戏情况。

  4.综合游戏“小猴子摘桃子”

  (1)交代游戏玩法。

  猴王:小猴子们,你们呀都学会了侧爬的本领,现在猴王要带你们摘仙桃去,你们想不想去(想),不过去的路很难走,我们要先跳过矮墙,绕过石林,走过石桥,爬过树林才能摘到桃子。你们怕不怕,(不怕)好听我口令,先出发的小猴子跳过矮墙后面的小猴子就可以出发了。比一比哪一组的小猴子摘得仙桃多。

  (2)小猴子做游戏,猴王观察。提示小猴子遵守游戏规则。

  三、结束部分.

  小猴子自由站立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5、中班体育教案《小猴学样》

游戏目标:

  1.初步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宽的平行线。

  2.引导幼儿利用自制器械,探索其不同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培养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听音乐和口令行动的习惯以及合作、竞争精神。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5.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游戏重点:

  学习跨跳。

游戏准备:

  1.可乐瓶88只,绳44条。

  2.录音机、录音带。

游戏过程:

  1.开始部分:

  "小猴学样",幼儿用绳做尾,扮小猴学样的动作,并进行队列练习:小猴(一路纵队)--鱼游(早操队形)--孔雀(六行变三行,再变回六行)--小鸭(变双圈)--兔跳(变四小圆圈,再变六行)。

  2. 基本部分:

  (1) 导入活动,幼儿拿绳、瓶,思考其不同玩法。

  (2) 幼儿自由地玩绳。

  指导:观察幼儿封锁绳、玩瓶的花样。

  (3) 老师简单小结,并请创编花样好的幼儿示范。

  (4) "过小河"。

  A. 排成两纵队学习跨跳,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

  B. 教师示范跨跳动作。

  指导:面对平行线,原地站立,起跳时后腿用力蹬地跳起,摆动前腿向前。

  C. 幼儿听鼓声反复练习跳过平行线(利用绳瓶摆平行线)。

  (5) 游戏:小猴学样A. 排成六路纵队,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

  B. 示范玩法:起跑--过小河--过小河--过小河--跑--纵跳触物--从右往回跑。

  C. 各队幼儿进行练习。

  规则指导:用中速助跑,连续跨跳三条平行线。

  D. 竞赛式练习。

  3、 结束部分:

  舞蹈:小猴子和小桃树。

6、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猴学本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侧身爬动作,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及协调性。

  2.敢于自我挑战,感受与同伴一起活动的愉悦。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长竹竿若干根,椅子两张,平衡木两个,跨栏两个,纵跳取物。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扮小猴子,王老师扮猴王,等会小猴子要跟猴王学本领哦。

  1.队形练习:小猴子听口哨跑步进场,慢跑,快跑。

  2.热身运动:听音乐跟随猴王做律动。

  二、基本部分:

  1.学习侧身爬。

  (1)猴王:小猴子们,你们学过什么爬的本领呀?现在请你们来爬一爬。

  (2)猴王:小猴子们刚才爬得都很棒,有的是匍匐爬,有的是手和膝盖着地爬,还有的是手脚着地爬。那现在我想请小猴子们用手脚着地的方法来爬一爬。

  (3)猴王:刚才小猴子在爬得时候我发现你们都是往一个方向爬的,往哪儿爬得啊?(向前爬)那除了向前爬,你们还会怎么爬,看谁能跟别的猴子爬得不一样。

  (4)请个别小猴子演示侧身爬的动作。

  猴王:这只小猴子爬得真好,他是怎么爬的?(向旁边爬的)这样爬叫做侧身爬,可以向左爬,也可以向右爬)那爬得时候首先你的眼睛看哪里?(往哪边爬,眼睛就看那边)那你们想不想去试一试?(想)

  (5)猴王:好,小猴们刚才爬的都不错,那我现在要来问问你们,你们在爬得时候,第一是眼睛看,然后你跨的是那只手和那条腿。谁愿意来告诉大家。(往右爬,第一眼睛朝右看,然后先跨右边的手和脚,最后左边的再跟上。)

  (6)猴王:猴王示范,一看,二跨,三跟上。

  (7)小猴子练习,猴王个别指导。

  2.尝试爬得又快又好。

  3.游戏“爬竹竿”。

  (1)猴王交代玩法及规则。

  猴王:在每队的前面都有一根竹竿,当猴王发出口令后,各队的小猴子要一个接着一个跑到竹竿前,将竹竿置于两手两脚之间,从竹竿一头侧身爬到另外一头,然后从场地外侧跑回。每只猴子爬两次后到猴王这边来集合。

  (2)小猴子进行第一轮循环式练习,猴王个别指导。

  重点提醒小猴子爬得时候要注意安全,抬头,眼睛往爬得方向看,一看,二跨,三跟上。

  (3)小猴子们进行第二轮比赛,看那一组小猴子爬得最快。

  (4)猴王总结游戏情况。

  4.综合游戏“小猴子摘桃子”

  (1)交代游戏玩法。

  猴王:小猴子们,你们呀都学会了侧爬的本领,现在猴王要带你们摘仙桃去,你们想不想去(想),不过去的路很难走,我们要先跳过矮墙,绕过石林,走过石桥,爬过树林才能摘到桃子。你们怕不怕,(不怕)好听我口令,先出发的小猴子跳过矮墙后面的小猴子就可以出发了。比一比哪一组的小猴子摘得仙桃多。

  (2)小猴子做游戏,猴王观察。提示小猴子遵守游戏规则。

  三、结束部分.

  小猴子自由站立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7、幼儿园户外体育《小猴玩纸棒》中班游戏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在孩子们的手中,纸棒可以变成枪、变成孙悟空的金箍棒,它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幼儿进入中班后,基本动作有了很大提高,他们不仅能够自如的跑、爬,而且敢于尝试,探索具有挑战性的动作,喜欢合作进行游戏。本活动引导幼儿在充分探索纸棒多种玩法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玩纸棒,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目标】

  1.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学习助跑跨跳,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

  2.能够积极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能与同伴合作玩纸棒,体验玩纸棒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5.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与幼儿用废旧挂历纸和报纸制作纸棒,每人一根。

  2.平衡木 4 根、拱形门 4 个、水果图片若干。

  3.《猴哥》、《白龙马》音乐、小蜜蜂音响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孙悟空,带领幼儿听《猴哥》音乐做准备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猴王”做准备动作:如耍棒、爬山、采果、眺望、挠痒、猴跳等。

  二、“创设小猴玩金箍棒”的情景,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 学习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

  1.出示纸棒,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提问:纸棒可以怎么玩?

  2.幼儿分散自由玩纸棒,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探索单、双脚跳纸棒、用手顶纸棒、击剑、骑竹马等玩法。

  3.幼儿交流分享各种玩纸棒的方法。

  三、幼儿合作玩纸棒,重点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

  1.合作玩纸棒,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

  提问:如果小朋友合作玩纸棒,可以怎么玩?(引导幼儿把纸棒摆成小河,增加练习的趣味性,重点指导幼儿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

  2.教师示范动作要领:两手半握空拳,曲肘于体的两侧,助跑到小河前,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条腿跨过小河,单脚落地,(屈膝缓冲)保持平衡。

  3.引导幼儿一个跟着一个鱼贯练习,尝试跨跳过比较宽的小河。

  四、玩游戏“小猴摘果子”,进一步巩固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体验游戏的快乐。

  1.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幼儿站成四路纵队,幼儿助跑跨跳过纸棒摆的小河、走过小桥(平衡木)、钻过山洞后,摘一个果子跑回,拍击下一位小猴的手,先回的一组为胜者。

  规则:每名幼儿应安全跨过小河、走过独木桥,否则重新开始。

  2.幼儿玩游戏“小猴摘果子”。

  第一遍游戏:幼儿跨过小河,摘到果子返回。

  第二遍游戏:将小河的宽度调整(有的宽、有的窄),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能力的强弱选择不同宽窄的小河并走过小桥,钻过山洞,取回果子。

  3.游戏中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五、听音乐《白龙马》做放松动作。

  幼儿互相捶捶背、捏捏肩,学学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走路的样子等等。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8、中班体育《小猴学样》教案反思

  体育游戏:小猴学样

  一、 游戏目标:

  1、 初步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宽的平行线。

  2、 引导幼儿利用自制器械,探索其不同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听音乐和口令行动的习惯以及合作、竞争精神。

  4、 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 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二、 游戏重点:学习跨跳。

  三、 游戏准备:

  1、 可乐瓶88只,绳44条。

  2、 录音机、录音带。

  四、 游戏过程:

  1、 开始部分:

  "小猴学样",幼儿用绳做尾,扮小猴学样的动作,并进行队列练习:小猴(一路纵队)--鱼游(早操队形)--孔雀(六行变三行,再变回六行)--小鸭(变双圈)--兔跳(变四小圆圈,再变六行)。

  2、 基本部分:

  (1) 导入活动,幼儿拿绳、瓶,思考其不同玩法。

  (2) 幼儿自由地玩绳。

  指导:观察幼儿封锁绳、玩瓶的花样。

  (3) 老师简单小结,并请创编花样好的幼儿示范。

  (4) "过小河"。

  A. 排成两纵队学习跨跳,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

  B. 教师示范跨跳动作。

  指导:面对平行线,原地站立,起跳时后腿用力蹬地跳起,摆动前腿向前。

  C. 幼儿听鼓声反复练习跳过平行线(利用绳瓶摆平行线)。

  (5) 游戏:小猴学样

  A. 排成六路纵队,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

  B. 示范玩法:起跑--过小河--过小河--过小河--跑--纵跳触物--从右往回跑。

  C. 各队幼儿进行练习。

  规则指导:用中速助跑,连续跨跳三条平行线。

  D. 竞赛式练习。

  3、 结束部分:

  舞蹈:小猴子和小桃树。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