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小狗开花店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小狗开花店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数学教案:小狗开花店反思

1、小班数学教案:小狗开花店反思

  通过装花的游戏,引导幼儿根据花篮上的数字,在花篮内装上相应数量的小花,尝试5以内的按数取物,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的准备

  自制各种小花、篮子若干、活动图片、抹布、糨糊等。

  活动的过程

  一、引起兴趣

  老师:我们宝宝都知道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在春天里我们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宝宝,对吗?

  幼儿:对。

  老师:小狗也喜欢美丽的春天,所以它打算开一家花店。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幼儿:好。

  老师出示图片1——

  老师:好漂亮的花呀!怎么没有人去买呀?怎么办?

  幼儿:谁要买花呀?

  老师出示图片2——

  老师:你们说的办法真好,一下子来了那么多的顾客,这下可把小狗忙坏了,我得去帮帮小狗。小狗小狗我怎么帮你呀?

  二、装花

  1、 引出操作要求:

  (1)看看篮子上的数字是多少?

  (2)在花篮里放上一样多的小花。

  2、 老师示范,请幼儿一起帮忙。

  老师:“才一个花篮,只能卖给一只小动物,可是还有那么多小动物怎么办?引发幼儿去帮忙。

  3、 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4、 检验操作情况。

  (1)你的篮子要装几朵花?

  (2)全体幼儿一起帮忙检验。

  (3)小结:一边贴一边数,数到和数字一样你就装好花了。

  三、活动结束

  老师:“小狗说谢谢我们宝宝,为了谢谢你们帮它装花,他准备给我们每个宝宝一朵漂亮的小花,你们喜欢吗?想对小狗说什么?(谢谢小狗)

  老师:“我们下次再来找小狗玩,好吗?”

  活动反思:

  为了把教育的出发点从教材转向幼儿,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出发,挖掘其中的数学问题,引发幼儿的数学探究活动,不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置换了角色,以宝宝自己“逛超市”的游戏形式开展活动。

2、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与反思:水果数一数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2的点数。

  2、能在三个物体中找出1、2的物体。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二、活动准备:

  音乐DVD一台、一只灰太狼头饰、两只灰太狼图片、两只喜洋洋图片、数字1、2、1-3的各种水果图片(若干)、实物:苹果3个、橘子3个、实物:玩具(若干)、小筐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放歌曲“喜洋洋歌曲”,出示灰太狼头饰:“谁来了?”“干什么的?”

  (二)、出示图片一只灰太狼和一只喜洋洋,领幼儿数数,有几只灰太狼,捉到了几只喜洋洋?(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1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三)、出示图片二只灰太狼和两只喜洋洋,带领幼儿数一数,有几只灰太狼,几只灰太狼,(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2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四)、按物点数

  灰太狼捉喜洋洋真辛苦,它的肚子饿了,请幼儿拿水果给它吃,每只灰太狼只吃一个水果,来了几只灰太狼,就拿几个水果给它吃。

  教师分别出示、一只灰太狼、二只灰太狼,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一个水果、两个水果、三个水果,并检查对错。

  实物:三个苹果、三个橘子(让幼儿点数,教师说出数字几,幼儿拿出相应数量的水果)

  (五)、游戏“灰太狼捉喜洋洋”

  (1)学本领:老师当灰太狼,幼儿当灰太狼宝宝,灰太狼拍一下手,幼儿拍一下,灰太狼拍两下、三下,灰太狼宝宝也拍相应的下数。

  (2)实物:玩具

  教师给每一小组发放一小筐的玩具,幼儿听教师说的数字,从小筐中拿出相应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

  让幼儿在我的数学《水果数一数》作业中在三个物体中圈出1、2的物体来。

  教学反思

  数和形是幼儿身边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在玩玩乐乐,拼拼摆摆中习得)以形象生动,深受幼儿喜欢的“灰太狼捉喜洋洋”为游戏情节,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运用比较多的物体及手口一致点数1、2以内的事物。孩子们都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1、2以内的点数,而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才能习得。但在实际教学中没考虑细节问题,是本次教学显得很失败,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要掌握时间是细节中的关键,在不同混淆的物体中找出相应的物体,让孩子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活动,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2.认识圆形,初步掌握圆形的特征。

  3.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种圆形的物品。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教师提前在班级内的各个角落放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课件准备:“圆形专卖店”情景图片;“各种形状”组图;“去进货”组图;游戏背景音乐。

  纸面教具:《圆形专卖店》。

  材料准备:马克笔。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圆形

  ——小老鼠皮皮新开了一家专卖店,里面卖的物品很特别,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皮皮的专卖店里都有哪些物品?

  二

  帮助幼儿认识圆形掌握圆形的特征

  ——这个圆圆的图形就叫做圆形。

  ——圆形和其他形状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

  发放纸面教具巩固幼儿对圆形的认识

  1.发放纸面教具,引导幼儿寻找正确的小汽车。

  2.引导幼儿在纸面教具上连一连。

  3.教师操作课件,验证幼儿的答案。

  四

  播放游戏音乐玩游戏寻找圆形的物品

  ——恭喜小朋友们顺利地帮助皮皮完成了进货任务,现在请小朋友在班级内找一找,哪些物品是圆形的?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能够从众多物体中区分出圆形,能够通过观察,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4、小班数学优秀教案与反思:认识图形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设计思路:教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因为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以游戏情境贯彻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满足。首先是小兔子,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白兔的表演吸引幼儿的;其次,铺路的游戏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模仿各种动物跳参加宴会,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1.初步对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1.彩色立体房子、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的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兔子头饰1个

  活动过程:一、以情境表演形式引出主题

  1.出示小白兔头饰

  大家好,我是小兔!这是我今年新造的房子,你喜欢吗?

  二、逐一出示图片,提问

  你们看我的房子有哪些图形形状啊?图形是怎么样的?

  长方形什么是什么样的?

  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圆形有没有角?

  三、游戏——铺路

  1.我要在我的新房子里我开个宴会请许多好朋友来我家做客,你们愿意来参加吗?

  可是小兔子犯难的,因为小白兔家门口有各种形状的坑。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小白兔走在路上不摔倒啊?(把坑填平)

  2. 我们一起来铺路吧,请你们把圆形的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长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边讲边演示)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结束部分

  让幼儿扮各种小动物跳,沿这铺好的路去小白兔家去参加宴会

  反思:

  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儿;其次,铺路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捉迷藏”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从活动材料的准备来讲,我们用吹塑纸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片作为铺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图形转换的内容选取了几种图形转换中较为简单的部分,以适合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这一内容的练习是在完成“铺路”任务遇到

  我们班孩子在刚开始,感知图形的颜色时候,他们还是区分的比较好的,可是在接下来感知形状的活动中,有许多小朋友把形状和颜色混在一起了,对于图形的形状搞不清了。

  我们班的小朋友他们能够分辨清楚圆形和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难一区分,后来我一一给他们讲解,他们似乎也是半懂不懂,也许由于小班幼儿入园才两个多月,一些行为习惯的训练还没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所以对于进行游戏活动的材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有小朋友拿着操作材料在参加活动,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过后一想是我在放置材料上有欠缺,考虑不周,而至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只是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动一番脑筋,有待改进。

5、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狗开花店反思

  通过装花的游戏,引导幼儿根据花篮上的数字,在花篮内装上相应数量的小花,尝试5以内的按数取物,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的准备

  自制各种小花、篮子若干、活动图片、抹布、糨糊等。

  活动的过程

  一、引起兴趣

  老师:我们宝宝都知道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在春天里我们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宝宝,对吗?

  幼儿:对。

  老师:小狗也喜欢美丽的春天,所以它打算开一家花店。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幼儿:好。

  老师出示图片1——

  老师:好漂亮的花呀!怎么没有人去买呀?怎么办?

  幼儿:谁要买花呀?

  老师出示图片2——

  老师:你们说的办法真好,一下子来了那么多的顾客,这下可把小狗忙坏了,我得去帮帮小狗。小狗小狗我怎么帮你呀?

  二、装花

  1、 引出操作要求:

  (1)看看篮子上的数字是多少?

  (2)在花篮里放上一样多的小花。

  2、 老师示范,请幼儿一起帮忙。

  老师:“才一个花篮,只能卖给一只小动物,可是还有那么多小动物怎么办?引发幼儿去帮忙。

  3、 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4、 检验操作情况。

  (1)你的篮子要装几朵花?

  (2)全体幼儿一起帮忙检验。

  (3)小结:一边贴一边数,数到和数字一样你就装好花了。

  三、活动结束

  老师:“小狗说谢谢我们宝宝,为了谢谢你们帮它装花,他准备给我们每个宝宝一朵漂亮的小花,你们喜欢吗?想对小狗说什么?(谢谢小狗)

  老师:“我们下次再来找小狗玩,好吗?”

  活动反思:

  为了把教育的出发点从教材转向幼儿,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出发,挖掘其中的数学问题,引发幼儿的数学探究活动,不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置换了角色,以宝宝自己“逛超市”的游戏形式开展活动。

6、小班数学教案:听音数数反思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感受声音的数量变化。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小彩石数个、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彩石

  重点难点:数清楚彩石掉进瓶子的发出的声音次数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玩游戏,请幼儿猜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2、教师一粒一粒的向瓶子里装彩石,让幼儿听彩石落进瓶子里的声音。

  3、倒出瓶子里的彩石,教师重新向瓶子里扔彩石(7以内),让幼儿边听边数,然后请一位幼儿说出瓶子内彩石的的数量,再倒出来数一数,看看对不对。

  4、教师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听听音数数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7、幼儿园教案小班数学:认识许多反思

  小班的幼儿对数量的概念比较薄弱,设计本次数学活动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区分1和许多,初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描述能力。

  设计背景

  每次幼儿一起玩玩具时,总是把很多玩具揽到自己面前,怕别的小朋友抢,嘴里还不断说:“我只有一个了,不得要我的。”他们还不知道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所以就设计了这个活动,能给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描述能力。

  活动目标

  1.区分1和许多,初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2.学习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1和许多的区别,让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大树图片1幅,树上贴有许多桃子(桃子的数量与幼儿的人数相等)。

  2.猴子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猴子摘桃。

  (1)教师出示许多小猴子头饰,问:“老师这里有多少个小猴头饰?”(许多个。)

  (2)让每个幼儿戴上小猴头饰,引导幼儿观察后回答问题:“老师手里原来有许多小猴头饰,分给小朋友每人一个,许多个头饰分成了1个,1个,1个......小头饰。”让幼儿跟着教师说:“许多个可以分成1个,1个,1个......”

  (3) 教师扮猴妈妈,幼儿扮小猴,猴妈妈带小猴去摘桃子。先让小猴观察树上有多少个桃子,请每只小猴去摘一个桃子。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原来树上有许多个桃子,每只小猴摘1个桃子,树上的桃子摘完了,许多个桃子分成了1个,1个1个......桃子.

  (4)请小猴把摘的桃子1个,1个,1个......放进大篮子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每只小猴放1个桃子,篮子里有许多个桃子,1个,1个1个……桃子合起来是许多个桃子。

  2.交流活动。

  请幼儿找找,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用1和许多来表示,如餐厅里1张大桌子和许多把小椅子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猴子摘桃游戏给幼儿参与互动,教师分发头饰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又通过猴妈妈带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篮子变成许多,这样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许多,许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许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许多,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