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学做小客人》》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教案《学做小客人》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与本班一幼儿家庭联系有关做客事宜。
2.电话两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向小朋友介绍活动内容及简单要求。
老师要带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谁是最有礼貌的小客人。
二.幼儿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过程中学习礼貌
1.学习有礼貌地问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轻轻地敲门,见了主人会礼貌地问候,学说"你好"。见了不同的人会使用合适的称谓。
2.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1)对于主人的招待,如请客人坐,请客人喝茶,请客人吃东西,客人都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2)在别人家不随便翻看,拿走别人的东西。
在别人谈话时,不随便插嘴。当别人提出问题时,要大方地回答。说话时,声音轻一些,不大声喧哗。
(3)与主人要友爱相处。
(4)学习有礼貌地与主人告别。
(5)临走时,向主人说"XX,再见",还可客气地邀请别人去自己家做客。
三.做客后进行小结,对幼儿在做客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小朋友在别人家做客时很有礼貌,会说"您好"、"谢谢"、"再见",并且不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以后到别人家去做客也要做到这些,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四、活动延伸:
可通过角色扮演和行为辨析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拜访做客的教育。
(1)甜甜敲门时很用力,她这样做好吗?
(2)小客人进门时没问好,这样做对吗?
(3)乱翻主人东西好不好?应该怎样做?
2、大班教案《学做小学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则。
2.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培养幼儿学习的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如何做一名小学生,了解小学学习的规划和要求。
2.难点: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入学准备。
活动准备
1.有关小学生(升国旗、上课、课间活动)的照片用PPT幻灯片播放
2.挂图《学做小学生》
3.幼儿自备文具盒等文具、书包、书本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和幼儿园说再见了,我们将要进入一个新的学校那就是小学,下面老师有个问题要问问大家,你们知道幼儿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吗?
幼:不知道。
二基本部分
1. 播放ppt幻灯片(一、升国旗)引导幼儿观察进行讨论。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几张小学环境的图片,请你们观察照片上小学环境是什么样的。图上的小学生都在做什么?
幼儿进行讨论回答
师:图上的小学生都在干什么呀?
幼:升国旗、
师:那小朋友知道他们胸前戴的是什么吗?
幼:红领巾
师:对了。红领巾代表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尊敬和热爱。
教师小结;小学生不光要升国旗还要唱国歌,行注目礼。
2. 播放ppt幻灯片(二、上课)
3. 引导幼儿观察并进行讨论: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第二副图片图上的小学生都在做什么?
幼:他们在上课。
师:那小学生是怎么上课的呀?
幼:坐得很端正,听课很认真··· ···(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小学生的上课时间和我们幼儿园的上课时间是不同的,他们每节课要上45分钟,我们上课时间只有25-30分钟,所以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4. 播放ppt幻灯片(三、课间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进行讨论。
师:请小朋友观察小学生在课间活动中都做了什么,什么时间进教室
幼:跳绳,跳皮筋···等
师:当他们听见上课铃声响的时候他们马上就回到教室知道要上课了
教师小结:小学的课间活动也是和我们不同的,他们是自由活动的我们是集体活动的。
5. 师:通过观看小学的环境和他们的作息时间,你觉的做个小学生应该怎样去做呢?
(幼儿自由发言):学做小学生上课要专心,眼睛要顶住黑板看,耳朵听着老师讲,嘴里跟着念,这样就能学到很多知识。
6. 出示挂图《学做小学生》
师:对照图上内容请幼儿说说小学生入学,上课,课间活动,在家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的具体情况,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幼儿自由讨论用回答
三结束部分
1. 教师创设上、下课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书包及用品讨论正确的整理方法。让幼儿练习摆放,学习整理书包
2. 欣赏歌曲《像个小学生》引导幼儿大胆进行表演并大胆歌唱
四延伸活动
1:参观附近小学,观察小学环境及地点,观察小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我班幼儿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每天都要争当做一名优秀的小朋友,而且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了美好的向往,在生活上也有了很大的独立能力,对自身要求更有了进一步的改变。
3、大班社会领域教案《学做小雷锋》含反思
活动目的:
1、了解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事迹,萌发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情感。
2、爱劳动,努力为集体、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向幼儿介绍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
2、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师:"3月5日是什么日子?什么叫纪念日?雷锋是谁?
2、幼儿自主讨论开展交流活动的方法与要求,鼓励幼儿自己小结交流活动的方法与要求。
3、小组交流活动:我从爸爸妈妈那里了解到的雷锋叔叔是怎样的?组长记录幼儿的发言。
4、全班交流活动。教师以梳理记录的方法记录幼儿的发言将幼儿了解到的关于雷锋叔叔的故事,分为"雷锋小时候"与"当jiefangjun做好事"两个部分。
5、出示挂图,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雷锋叔叔助人为乐、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优良品质。
(1)图片上介绍了雷锋叔叔什么事迹?
(2)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什么?可以怎么为集体做好事?
活动反思:
1、对幼儿的反思:通过这次学习雷锋精神让孩子们认识雷锋,知道雷锋叔叔是一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经常为别人做好事的jiefangjun叔叔,逐步树立起以“学习雷锋”为荣的观念。在这节中让农村的孩子也知道 3月日是学雷锋月,让他们知道雷锋的教育意义很深远,让他们更加进一步地了解当代的他们吃穿不愁,生活条件优越,比较难理解那个时代雷锋身上俭朴、不怕苦不怕累帮助他人的精神。在这节课让孩子们知道雷锋、知道雷锋的故事、并在了解的基础上转化到现实中敬仰、学习雷锋精神。
2、对我的反思:我从事幼儿教育这个职业已经有了7个年头 ,对孩子的情况比较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我都比较了解,他们都是启蒙教育者,通过讲雷锋精神让学生们树立正面的思想道德,学习中国的传统美德。
3、对活动效果的反思:在整堂课中 孩子们非常认真的听讲,孩子们也认识了雷锋是个助人为乐的好人,在我所提问中孩子们回答得非常好,说明孩子在课程中已经收到启发。这节上得比较顺利,整节课感觉良好。
4、大班教案《学做小客人》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与本班一幼儿家庭联系有关做客事宜。
2.电话两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向小朋友介绍活动内容及简单要求。
老师要带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谁是最有礼貌的小客人。
二.幼儿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过程中学习礼貌
1.学习有礼貌地问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轻轻地敲门,见了主人会礼貌地问候,学说"你好"。见了不同的人会使用合适的称谓。
2.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1)对于主人的招待,如请客人坐,请客人喝茶,请客人吃东西,客人都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2)在别人家不随便翻看,拿走别人的东西。
在别人谈话时,不随便插嘴。当别人提出问题时,要大方地回答。说话时,声音轻一些,不大声喧哗。
(3)与主人要友爱相处。
(4)学习有礼貌地与主人告别。
(5)临走时,向主人说"XX,再见",还可客气地邀请别人去自己家做客。
三.做客后进行小结,对幼儿在做客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小朋友在别人家做客时很有礼貌,会说"您好"、"谢谢"、"再见",并且不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以后到别人家去做客也要做到这些,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四、活动延伸:
可通过角色扮演和行为辨析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拜访做客的教育。
(1)甜甜敲门时很用力,她这样做好吗?
(2)小客人进门时没问好,这样做对吗?
(3)乱翻主人东西好不好?应该怎样做?
5、大班优秀体育教案《学做小战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障碍物下练习匍匐前进的动作。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3、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准备材料:垫子2张,椅子4张,绳子2根。
2、场地布置:将两张椅子分别放在一张垫子的两边,用一根绳子的两头分别绑在椅子的靠背上。
【活动过程】
一、新教游戏
1、设置游戏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名小战士,挑战一项任务。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任务?”
2、幼儿自由活动。
“你们看,在前面有一根绳子,我们要想个办法从绳子底下过去,你们来动动脑筋,可以怎么过去?”
3、幼儿自由尝试。
4、教师小结并示范,讲解匍匐前进的动作要领。
“刚才你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从绳子底下过去。老师发现了有很多小朋友都用了同一种办法,看看老师也用这个办法来过一下。”
5、幼儿分散练习动作,教师适时鼓励指导。
6、根据幼儿完成的程度,可适当降低绳子的高度,以此来激起幼儿继续挑战的兴趣。
7、根据幼儿对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可开展竞赛性的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二、复习游戏
三、挑战游戏(或拓展游戏)
幼儿在多次练习后,对动作的掌握都比较熟练了,之后,需要给幼儿增加难度,即逐渐降低绳子的高度,同时,开展竞赛性的游戏,能够将活动推向一个高潮。此游戏活动可分几个课时进行。
【活动反思】
几次尝试之后,幼儿自己得出了结论:跨窄的不用跑得太快,跨宽的要使劲跑,用力蹬地;跨窄的轻轻一迈步,跨宽的要迈大步。
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6人一组自由组合,分成4队进行“运子弹”的比赛。比赛开始了,听到口令后,“小战士”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跨过“战壕”,阵地上的“小战士”在不停地为自己的“战友”加油,场面非常热烈。可是,因为孩子们求胜心切,有的顾不上用力蹬地迈腿跨跳就掉进了“战壕”,影响了动作的完成。于是,我引导幼儿重新调整了规则。新的规则规定,掉进“战壕”的战士所运的“子弹”不算数。这样一来,孩子们将注意力转向了跨越“战壕”的动作,使游戏真正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跨战场炸碉堡”――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跨战壕炸碉堡”是这次活动的高潮。为了让孩子充分体验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在巩固动作的练习中仍然感到有趣,乐于参与,也为了使大班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情景性和挑战性,我将大班冬锻的投掷内容和跑的内容结合在这个游戏中,以期促进幼儿上肢力量和全身协调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我们用纸箱子制作了3个能倒塌的“大碉堡”,并安上了纸做的凶相毕露的大头敌人,然后按照大班投掷达标的距离,在碉堡前拉起了一条1米高的障碍,以促使幼儿往高往远投掷。
“碉堡”的出现,再次激发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求我赶紧发布命令,于是,我又以班长的口吻命令“小战士们”:“前方的阵地上,碉堡上的敌人正端着枪向我们瞄准,我们怎么办?”“小战士们”异口同声地说:“炸掉它!”“对!我们要跨过‘战壕’,跑到封锁线前,再投‘手榴弹’炸掉“碉堡”。一声令下,孩子们拿起“手榴弹”轮流向“碉堡”冲去。当小朋友投出去的“手榴弹”炸倒了一个“碉堡”时,他们高兴地跳了起来:“炸倒了,炸倒了!”为了增强游戏的情境性,在第二次炸碉堡时,我又播放了《小号手》的音乐。“小战士”听到激昂振奋的音乐后,劲头更足了。他们依次跨越“战壕”,把“手榴弹”狠狠地投向了“碉堡”。“战斗”结束了,我与他们一起押着俘虏(拿着被炸坏的敌人的头像)胜利而归。
这次活动之所以得到了孩子的欢迎,并达到了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预期目标,我想,主要得益于我们在活动前,对该动作关键点、幼儿特点和原有经验的研究和把握。试想,如果我们仅靠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示范讲解,又怎能设计出为幼儿喜爱并适合其发展的活动过程和适宜的教育内容呢?
6、大班主题教案《学做小当家》含反思
设计思路:
自从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开展以来,孩子们参观了南京路步行街、外滩,人民广场以及各种商店之后,对于城市的设施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大家在共同搜集资料、创设班级学习环境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合作意识,今天以三口之家的形式进行关于数的活动,让幼儿既体会到“逛街”的乐趣,又培养了他们相互帮助,愉悦合作的能力,同时也让孩子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获得更多的发展。
活动目标:
1、会运用简单的加减运算,和同伴合作游戏。
2、了解钱的用途,知道要节约用钱。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班级环境布置,幼儿用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今天我当家”
1、今天我们来做家里的小主人,学一学自己的爸爸妈妈。
2、发工资。(每户家庭10元钱)
相互交流工资是不是10元钱。
3、外出消费:
指导语:外出消费时,三个人进行分工,每次消费完之后,都要做好记录。买一样记一样,算一算,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购物时买家里最需要的东西,合理用好工资。
(二)、交流分享:
1、汇总消费情况
你们今天到了哪些地方?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2、指导幼儿合理使用钱(收电费)
提问:不够交费的家庭怎么办?想想办法。
小结:平时我们要节约一些,省一点花钱,因为生活中还有很多地
方需要用到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自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首先他们在购物的过程中将数的分合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并且了解自己在活动中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去买东西,而且还要记好自己的帐本和价钱,无形中又在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在第一个“拿工资”的环节中,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很强,他们能够区分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计算出钱币的综合,如:5张2元,2张5元,1张5元、2张2元和1张1元等等。但不论是怎样的面值,大家都是拿到了10元钱。。进行逛街购物了,小朋友一个个兴致很高,由于现在是“一家三口”了,拿东西的人一多却反而出现了东西集中在一个人手里,而其他的却在左挑右选,感受买卖东西和在游乐场游戏的快乐,合作意识的加强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还有,做好相应的记录也是一个关键点,有的家庭就发挥了记录的作用,他们一起算好用掉的钱,身边的钱是否够用接下来需要购买的东西……活动中发现,部分家庭都是有意无意地买光了10元钱,即使是剩下了钱的,他们在收银台那里也都能正确报出自己用掉多少,剩下多少。有些家庭还会精打细算,买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吃的和玩的花费不多,基本上所有的家庭都是以小当家的身份完成了今天的“逛街”活动。交流的时候,大家都讲出了自己选择商品的理由,体现了照顾家人和关爱别人的情感。
整个活动都是贯穿着逛“逛街”的形式展开,将计算、情感、生活能力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孩子们在活动中情绪愉快积极投入,讨论也很热烈,这种主题背景下的学习活动富有趣味,具有生活的气息,使幼儿在玩中掌握了知识技能。
进一步反思:
在活动中发现家庭中的爸爸妈妈有了能力有了发展,孩子却是在一味地跟从,以后进行此类活动家庭成员应当不断更新和变换。还有,在这样的活动中,对于最后出现的“如何节约用钱”这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的认识不够,经验不足,老师在组织过程中也是草草带过,没有请幼儿进行细致深刻的讨论,这也是我们老师在活动中容易产生虎头蛇尾的共同弊病。所以,如何在活动的每个环节中都能帮助孩子提升经验,这种能力还需要我们教师在以后的活动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7、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学做小客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3、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1.与本班一幼儿家庭联系有关做客事宜。
2.电话两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向小朋友介绍活动内容及简单要求。
老师要带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谁是最有礼貌的小客人。
二.幼儿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过程中学习礼貌
1.学习有礼貌地问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轻轻地敲门,见了主人会礼貌地问候,学说"你好"。见了不同的人会使用合适的称谓。
2.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1)对于主人的招待,如请客人坐,请客人喝茶,请客人吃东西,客人都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2)在别人家不随便翻看,拿走别人的东西。
在别人谈话时,不随便插嘴。当别人提出问题时,要大方地回答。说话时,声音轻一些,不大声喧哗。
(3)与主人要友爱相处。
(4)学习有礼貌地与主人告别。
(5)临走时,向主人说"XX,再见",还可客气地邀请别人去自己家做客。
三.做客后进行小结,对幼儿在做客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小朋友在别人家做客时很有礼貌,会说"您好"、"谢谢"、"再见",并且不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以后到别人家去做客也要做到这些,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四、活动延伸:
可通过角色扮演和行为辨析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拜访做客的教育。
(1)甜甜敲门时很用力,她这样做好吗?
(2)小客人进门时没问好,这样做对吗?
(3)乱翻主人东西好不好?应该怎样做?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8、大班主题教案《遇见外国小客人时》含反思
活动名称:遇见外国小客人
设计思路:
围绕本月主题活动“我们的家”拓展为祖国妈妈也是我们的家
进行这次的活动。随着上海逐步向国际化大都市靠拢的进程,也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们选择来上海游玩甚至旅居。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遇见外国朋友的几率也在逐步上升,那么在遇见外国朋友时,我们的小朋友怎样以稳定、平和、亲切的主人翁姿态来热情友好地招呼外宾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探讨和学习的。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外国客人,能主动地问好。
2.学习简单的礼貌用语,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点: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难点:了解外国客人,并能主动问好。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5幅,四名大班幼儿,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回忆国庆节去了什么地方游玩,谈论自己看到的事物。
“小朋友们,你们好!国庆节已经过去了,老师很想知道国庆节放假的时候,我们的宝宝们都去了些什么地方,碰到了些什么事情啊?我请XXX……”
二、请大班幼儿情景表演,逐步导入开展活动。
1.“你们说得真好。接下来老师请你们看看有些小朋友在国庆节碰到的事情。”然后大班幼儿开始表演,在表演之前让大班幼儿自我介绍表演的角色。表演过程中老师不断的拍照。
三、表演结束后,老师一一出示挂图并适当作出说明。
1.“谢谢大班哥哥姐姐的表演,再见。”送走大班幼儿。
2.“老师把刚才哥哥姐姐表演的照片印出来啦,你们看!”“这张是小美躲在妈妈身后的照片。”贴上数字1;“这张是小美拉着妈妈想快点逃走的照片。”贴上数字2;“这张是小美把头一扭装着没看见的照片。”贴上数字3;“这张是小美开心的和外国小朋友说‘你好!HELLO’的照片。”贴上数字4。
四、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随之做适当的引导并归纳、总结。
1.“好了,现在让小朋友们来说说最喜欢小美的哪张照片?”请XXX……来说。”“是第几张照片呀?照片里的小美是怎样的呀?”教师适当引导。
2.“大家说的都很好,因为祖国妈妈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小主人,看到外国小朋友要笑眯眯的打招呼,打招呼可以说什么呀?”(HI!你好!HELLO!你早!早上好!)
五、律动“HELLO”的儿歌请幼儿上前表演。
“我们学过的“HELLO”儿歌还会不会唱呀?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好吗?”“大家预备好,一起唱。。。”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9、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学做小厨师 》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在了解四种做菜方法的基础上,认识"炒"、"炸"、"烤"、"爆"四个"火"字旁边的汉子。
2.学习用身体动作创编这几个"火"字旁的汉字的动作。
3.尝试合作仿编儿歌,体验自编生活儿歌和表演的乐趣。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PPT
2.图片:小厨师、炒青菜、炸鸡腿、烤肉串、爆米花;字卡"炒"、"炸"、"烤"、"爆"。
3.录音:炸鸡腿。
4.厨师帽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探讨做菜方法,建构儿歌。
1、请出小厨师,激发幼儿学做小厨师的兴趣 。
师:"小朋友们看,谁来啦?"(出示小厨师图片)"你从哪儿看出他是一位小厨师?""我们一起学学小厨师的样子吧!"带领幼儿边说边表演"带上厨师帽,挂上小围裙,大家快快来,一起来做菜"。
"小厨师准备要做菜了,我们一起跟小厨师学做菜吧。"
2、探讨四种菜的不同做法。
(1)师:"看看小厨师做的第一道菜是什么?"(出示青菜图片)"这绿油油的青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有目的引导,并请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原来绿油油的青菜是炒出来的呀,我们一起来炒青菜吧。"(教师带领幼儿边做炒的动作边说"炒青菜,炒青菜,炒炒炒")。
(2)师:"我们再来看看小厨师做的第二道菜是什么?(鸡腿)""你们吃过这样的鸡腿吗?吃起来有什么感觉?""香香、脆脆的鸡腿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呢"鼓励并引导幼儿调动已有经验,说一说、学一学鸡腿是怎么炸出来的。
教师与幼儿边做动作边说一说:"炸鸡腿、炸鸡腿、炸炸炸"
(3)师:"第三道菜特别香我们看一看是什么?"(出示图片肉串)"这么香的肉串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烤两串香香的肉串吧。"师幼边做烤的动作边说"烤肉串烤肉串,烤烤烤"。
(4)师:"第四道菜要请小朋友猜一猜,黄色的,圆圆的,一粒一粒的,香香脆脆的,用玉米做出来的"(爆米花)"玉米是怎么做出爆米花的呢?"师:"玉米在锅里受到高温后,就开始跳舞了,跳上跳下,最后身体就'嗙'的爆开来了,变得松松脆脆""谁来学一学爆米花是怎么跳舞的啊?"全体幼儿学学做做爆米花。并跟教师念"爆米花、爆米花、爆、爆、爆。"
3、带领幼儿连贯学说儿歌。
师:"今天我们学做了哪几道菜啊?""怎么做的我们边说边表演给小厨师听一听、看一看吧"
4、师幼完整念一念,做一做。
二、认识"火"字旁的汉字。
1.提问。
教师:我们做这四道菜用了不同的做菜方法,有炒、炸、烤、爆,这四个字宝宝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为什么?
2.教师小结。
教师:因为用这些方法做菜的时候都要用到火,所以这些字都有一个火字旁。现在我们也可以用微波炉、电磁炉等小家电来做菜。
三、仿编儿歌,巩固认识四个"火"字旁的字。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回忆。
教师:我们除了吃过炒青菜,你还知道什么菜也是炒出来的?
教师:用炒的方法可以做出好吃的菜。用炸、烤、爆的方法也可以做出许多不一样的菜呢!
教师:你可以来选一种做菜的方法。和好朋友说一说这是什么字,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做出什么菜。请个别幼儿表演。
四、带上厨师帽,念着儿歌,胃老师做菜。
师:小朋友带上厨师帽,真像一个真正的小厨师。我们一起到后面去为客人老师表演做菜,让他们也尝尝我们的手艺吧!"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自编儿歌,边做边表演,体验做厨师的快乐。
活动反思:
孩子们大多喜欢摆弄,喜欢模仿,而做美食又来源于生活,是孩子们看到大人们做,却又难得有机会实践的活动,开展这样的活动,希望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机会,让幼儿满足身体动作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人际交往、语言、小肌肉等方面的发展。并且,运用白板教学,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趣味,带给幼儿的是新鲜的感受和全新的视觉。
10、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学做小雷锋》
活动目的:
1、了解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事迹,萌发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情感。
2、爱劳动,努力为集体、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向幼儿介绍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
2、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师:"3月5日是什么日子?什么叫纪念日?雷锋是谁?
2、幼儿自主讨论开展交流活动的方法与要求,鼓励幼儿自己小结交流活动的方法与要求。
3、小组交流活动:我从爸爸妈妈那里了解到的雷锋叔叔是怎样的?"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组长记录幼儿的发言。
4、全班交流活动。教师以梳理记录的方法记录幼儿的发言将幼儿了解到的关于雷锋叔叔的故事,分为"雷锋小时候"与"当解放军做好事"两个部分。
5、出示挂图,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雷锋叔叔助人为乐、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优良品质。
(1)图片上介绍了雷锋叔叔什么事迹?
(2)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什么?可以怎么为集体做好事?
11、社会活动《学做小厨师》大班健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烹饪用的调味品,尝试动手制作凉拌菜。
2.体验自我服务与为他人服务的乐趣,感受品尝自已劳动成果的快乐。
3.在劳动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及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4.让幼儿了解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建康成长。
5.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各种食物蔬菜,油、盐、糖、酱油、醋、沙拉酱等调味品、砧板、筷子、小盆、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
(1)出示各种烹饪调味料,幼儿通过看、闻、尝等方法认识和辩别。
(2)游戏:对对碰。抽取调味料名称的字卡,寻找与字卡匹配的调味料。
2.了解制作凉伴菜方法。
(1)凉伴黄瓜
将黄瓜洗净——黄瓜切块——放入碗中加少许盐——5分钟后将盐水倒掉——按自己口味加入其它调味料
(2)蔬菜沙拉:将蔬菜清洗干净——切块——放入碗中——加入沙拉酱———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3.幼儿操作。
(1)分组操作,讨论如何分工、如何安全使用小刀。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分享品尝劳动成果。
活动延伸
回家后,在父母的协助下,给父母制作一盘好吃的凉拌菜。
教学反思
创意贴切生活,幼儿兴趣浓厚,但水果刀的运用显得不太合适,塑料刀也许可以一试。
劳动是快乐的,但父母繁忙的工作却是艰辛的,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多关爱照顾自己的父母家人。
劳动成果还可以邀请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小朋友品尝,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自豪感。
12、最新获奖!大班安全《懂事的小客人》优秀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已经会基本的礼仪,为了让幼儿做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学会做懂事的小客人,帮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情景游戏中掌握做客的基本礼节,能以恰当的方式与人交往。
2.体验与朋友交往、分享的快乐。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在情景游戏中掌握做客的基本礼节,能以恰当的方式与人交往
活动准备
1.ppt、(https://www.iqiyi.com/v_19rrkh53r8.html)《懂事的小客人》故事视频。
2.幼儿经验:有过到亲戚朋友家做客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朋友的邀请
1.教师出示“企鹅的来信”图示。
引导语:冬天来了,很多小动物们都冬眠了,小鼹鼠在家多寂寞呀。这时,小鸟给小企鹅送来了一封信,猜猜是谁的来信?信中说了什么?
2.小结:原来这是好朋友企鹅的来信,它一直挂念着小鼹鼠,特地邀请小鼹鼠去做客。
二、做客的准备
1.教师出示从小鼹鼠家到企鹅家的路线图引导幼儿观察。
引导语:找找企鹅的家在哪里?从小鼹鼠家到企鹅家的路途中会经过哪些地方?(花店、鱼市、礼品店、超市和糖果店。)
2.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做客经验,引发讨论做客前的准备。
引导语:做客前要准备些什么?(准备礼物。)为什么要准备礼物?准备什么礼物给企鹅合适呢?
(指导要点:可根据企鹅的饮食和生活习性来准备礼物。)
三、游戏:做客对对碰
1.引导语:终于来到企鹅家了,企鹅热情地招待小鼹鼠。
2.教师出示主人企鹅的招待图片与客人小鼹鼠不同回应的图片。
图片内容如下:
(1) 企鹅热情拥抱打招呼;小鼹鼠热情打招呼回应/表情尴尬不作回应。
(2) 企鹅客气让座;小鼹鼠开心地坐着/到处随意翻动物品。
(3) 企鹅端上美食;小鼹鼠与企鹅一起分享/独自品尝。
(4) 企鹅精心准备晚餐;小鼹鼠夸奖厨艺/挑剔食物。
3.引导幼儿将正确的做客礼节与主人的热情招待进行配对。
引导语:如果你是小鼹鼠,你会怎么做?
4.和幼儿一起看视频《懂事的小客人》(用手机链接)。
引导语:说说你看了视频后懂得了什么?
小结:去朋友家做客要有礼貌,主动热情地和主人打招呼,不随便翻动别人家的物品,有好东西要一起分享,对于主人精心准备的食物要给予肯定和赞美,这样才是一个文明礼貌的小客人。
四、客人的感谢
1.出示画着一颗大爱心的信纸图片。
引导语:做客的第二天,企鹅收到了小鼹鼠寄来的一封信。
2.引导幼儿讨论“爱心”的含义。
引导语:为什么小鼹鼠要画一颗爱心给企鹅?它想说些什么呢?
小结:做客后应该对主人热情的招待表示真挚的感谢。
活动延伸
1.组织表演区活动“去朋友家做客”。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巩固做客的基本礼仪知识。
2.将做客的基本礼仪内容定制成小图书,放在阅读区里供幼儿翻阅。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此活动,都明白了到亲戚和朋友家要有礼貌,特别是通过看视频,幼儿耳濡目染,连上学放学与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都有了变化,这堂课对幼儿懂礼仪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