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一等奖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一等奖》属于语文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一等奖

1、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及词语。

2、积累一句句子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节,熟读4、5节

4、能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用处

教学重点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1、师:这些都是哪些动物尾巴?

2、出示壁虎的尾巴,让学生猜,学习虎字头,书空

3、师简介小壁虎

4、出示课题,齐读,学习生字“借”

5、听录音,想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6、学习第一节,学习“蛇挣断”

7、指名朗读第二节,指导朗读

二、教学第3~~5节

1、分组学习,出示要求:1)读通课文,每人选一个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一学。

2)说一说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

3)再想想小壁虎借到尾巴了没有?为什么?

(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2、交流

3、说话训练

出示句式:小壁虎向、和借尾巴。(指名)

小壁虎向借尾巴,不肯借,是因为。

谁能读读这节中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指名读,他们读得怎么样?

4、师生配合读第3节

5、学习4、5节

6、到了家里,他发现了什么?自由读第6节

7、有感情朗读课文

8、出示松鼠啄木鸟图,说说它们尾巴的功能

9、选一幅图说一说:小壁虎爬呀爬。

三、出示第一张图,说一说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

四、课外阅读《动物世界》

2、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及词语。

2、积累一句句子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节,熟读4、5节

4、能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用处

教学重点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1、师:这些都是哪些动物尾巴?

2、出示壁虎的尾巴,让学生猜,学习虎字头,书空

3、师简介小壁虎

4、出示课题,齐读,学习生字“借”

5、听录音,想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6、学习第一节,学习“蛇挣断”

7、指名朗读第二节,指导朗读

二、教学第3~~5节

1、分组学习,出示要求:1)读通课文,每人选一个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一学。

2)说一说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

3)再想想小壁虎借到尾巴了没有?为什么?

(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2、交流

3、说话训练

出示句式:小壁虎向、和借尾巴。(指名)

小壁虎向借尾巴,不肯借,是因为。

谁能读读这节中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指名读,他们读得怎么样?

4、师生配合读第3节

5、学习4、5节

6、到了家里,他发现了什么?自由读第6节

7、有感情朗读课文

8、出示松鼠啄木鸟图,说说它们尾巴的功能

9、选一幅图说一说:小壁虎爬呀爬。

三、出示第一张图,说一说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

四、课外阅读《动物世界》

3、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字,会写“和、姐”等6个字。

2、运用猜读等方法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

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信息资料】

1、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2、同学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

出示谜语:活动地盘在墙壁,专门收拾飞蚊虫,尾断无碍会再生,医学名称是守宫。

2、复习导入:

你还记得《比尾巴》这篇课文吗?指名拍手背诵。今天俺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动物尾巴的童话故事。

〖对话平台〗

一、自学(同学自身想方法扫除字音障碍,利于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1、课文没有注音,怎样才干读懂这个故事呢?同学联系以前的经验自身想方法。

(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他人)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重点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二、识字(有创意的识字方式,让同学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读得准的词语,并提醒大家应注意的地方:

蛇是翘舌音。

虎的声母是“h”,不是“f”。

师生角色互换让同学在主动参与和胜利体验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读文(举一反三,让同学感悟对话的不同语气,提高朗读水平)

1、图文对照读课文,考虑:

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2、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读好小壁虎和小鱼对话的语气:

⑴ 出示句子:

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俺行吗?

小鱼,把尾巴借给俺。

通过比较朗读,同学体会出小壁虎说话很有礼貌,语气略带请求。

⑵ 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同学做动作理解“拨水”,体会小鱼的心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方法迁移:

同学练习分角色读好小壁虎和黄牛、燕子的对话。

四、评价(自评和互评结合,培养同学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

同学带头饰分角色扮演对话,先自评然后请大家评价。

五、写字(有针对性的指导,利于提高同学的书写质量)

1、重点指导“有、在、什、么”四个字。

2、同学书写,教师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导入(读说结合,再次感知读文)

回忆:

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为什么没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说说,再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二、读文(感悟读文利于培养同学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习6、7自然段,自读讨论: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只好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么样?为什么?

2、指导朗读:

小壁虎这时的心情可高兴了,它的话该怎么读?

(同学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评读、齐读)

三、扮演(童话扮演不只协助同学深入理解课文,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同学进行发明性扮演。

(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动作练习排练。)

3、分组扮演,全班评议改进。

评议规范:

扮演的连贯性;角色的表情语气是否恰当。

四、拓展(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激发同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1、书后练习“读读说说”。

2、小壁虎还会向谁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说法结合查找的资料,再续说一两个自然段。

3、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写字(延时评价写字有利于同学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写“变、条”两个字,同学互相评价打等级,假如不满意可重新申请。

4、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实录

一.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在黑板上板书“借”字):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字读什么吗?读一读.

(生读准这个字的读音.)

师: 你向别人借过什么东西吗?谁来说说.

生1: 我向郑海借过橡皮擦.

生2: 我向郑莹借过铅笔.

生3: 我向邻居借过锄头.

……

师(在借字的后面添上“尾巴”)你们都向别人借过东西,可你们听说过借尾巴的吗?

生: 没有.

师: 那你们想知道是谁向谁借尾巴吗?读读课文,然后把题目补充完整.

(生读课文.)

师: 现在谁来把题目补充完整呢?

(生补足题目.读题.认识“壁”“虎”.)

师: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 我想问:“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2: 我想问:“小壁虎向哪几个人借尾巴?”

生3: 我想问:“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

生4: 我想问:“小壁虎为什么没借到尾巴?”

……

师: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学这篇课文,了解你们想知道的这些问题。好吗?

二. 导学释疑,自学感悟

师: 用五分钟时间,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生读课文,圈画生字。)

师: 谁来用给这些生字组词的方法教大家认识这些生字?

(小老师教读生字)

师: 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再用五分钟的时间,读读课文,了解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好吗?

(生再读课文)

师: 谁来告诉同学们,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 因为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很难看,所以它想去借条尾巴。

师: 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课文里有一句话告诉我们的。(生读有关句子)

师: 你读得可真认真啊,大家都应该向你学习。

师: 现在你们能不能学着他的样子向同学们说说你们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吗?

生1: 我知道了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过尾巴。

生2: 我知道小壁虎最后没借到尾巴,是因为小鱼要用尾巴来拨水,老黄牛要用尾巴来赶蝇子,燕子要用尾巴来掌握方向。

生3: 我还知道小壁虎向人借尾巴时非常有礼貌。

师: 你怎么知道小壁虎借尾巴时非常有礼貌的?

生3: 小壁虎借尾巴时,叫小鱼为姐姐,叫老黄牛为伯伯,叫燕子为阿姨。

生4: 我还知道小壁虎是用和这些动物们商量的口气说话的,因为课文里小壁虎都问他们“借给我行吗?”

师: 噢,我知道了。原来,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了,它非常有礼貌地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可它们的尾巴对它们自己很重要,没有把尾巴借给它。你们读得可真认真啊!老师要向你们学习!来用掌声奖励一下自己。

三、朗读表演,深化认识

师: 你们刚才读得很认真,知道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时很有礼貌。你现在就是小壁虎,我是小鱼,想想,该怎样说,怎么做?谁来试试?

生 (鞠了一个躬)小鱼姐姐,我的尾巴被蛇咬断了,难看死了,您能把尾巴借给我吗?

师: 噢,是小壁虎啊。你说话可真有礼貌啊!可是,我的尾巴不能借给你啊,没有了尾巴,我就不能拨水了,就不能在水里游来游去了。

师: 他演得好不好啊?掌声献给他。

师: 现在,你们在小组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一读,演一演。

(生在小组里朗读、表演)

师: 哪个小组来读一读,演一演?

小组1: 我们来读读小壁虎向老牛借尾巴的话。

生1: (做出小壁虎爬行的动作,面向扮演老牛的同学)牛伯伯,我的尾巴被蛇咬断了,没有了尾巴多难看啊!如果被妈妈知道了,她一定会很难过的。您能把尾巴借给我吗?

生2: (扮演老牛)小壁虎啊,你好!我很同情你。可是,我不能把尾巴借给你,我要用尾巴来赶走哪些讨厌的苍蝇呢。

小组2: 我们来演一演小壁虎向燕子借尾巴的话。

生3: (面对扮演燕子的同学)燕子阿姨,您能把尾巴借给我吗?

生4: (扮演燕子)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来掌握飞行的方向呢。

师: 看了这两组同学的表演,你们有话要说吗?

生: 我觉得第一组的同学演得更好,不但有对话,还有动作呢。

生: 我觉得第二组的还可以加上动作,还要说得更有礼貌些。这样,才有可能借到尾巴。

师: 大家说得真好,这样吧,回家之后再练练,我们下节课再请几组同学来读一读,演一演,好吗?

四、复习巩固,练写生字

师: 我们光顾着读课文了,把这些生字宝宝都忘记了,它们有意见了。瞧,它们排成了队伍,等着我们来读一读,写一写呢。好,谁来读一读这些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

师: 我们不但要会读这些生字,还要会写呢。认真看看这些生字,谁来告诉同学们,你记住了哪一个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生: 我记住了“借”。我是这样记住的:把“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惜”字的竖心旁换成单人旁,就是我们今天要记住的“借”字。

师: 那你能告诉大家要怎样写好这个字吗?

生: 写“借”字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右边的“日”字的竖要写在竖中线。

师: 你看得真仔细。看老师写得对不对。(师范写)

师: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今天要学写的这些生字,再仔仔细细地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正确位置,先描红,每个字再自己写两个。

(生自学、自记、自写生字)

师: 谁能来写一写,让大家看看你写得有多棒。

(生练写,组织学生作适当的评价)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师: 好,今天大家学得非常认真,知道了这么多动物的尾巴是用来干什么的。课后,你们能不能再去问问父母或其他的人,让他们告诉你的动物尾巴的用处,下节课时,我们一起来说说你知道的这些动物的尾巴的用处。好吗?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谢谢同学们!

5、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小壁虎的尾巴》:小壁虎回家了

当我打开蔡穗铭的柜橱,轻轻地取出一个装着壁虎的小瓶时,我看见所有被它吓唬过的女生脸上露出了解恨的笑容,那些刚才跑来叽叽喳喳告状的男生此刻的小脸也洋溢着得意的浅笑,只有蔡穗铭的神态与众不同,耷拉着脑袋,小手不自然的抠着脑门,时不时地看着我手里的瓶子,又赶紧收回目光,心不在焉地盯着课本,小脸已经涨得通红……

走上讲台,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我对他“处置”,蔡穗铭还低着头不敢看我。教室里安静极了,当我打开实物投影,将小壁虎轻轻地放在展台上时,同学们都惊讶地盯着屏幕,连刚才被吓得东躲西藏的宛薇此刻也舍不得将眼睛离开。

“你们认识它吗?”

“知道它在哪里生活吗?”

“你们想了解壁虎吗?”

我的提问立刻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在大家不由自主的议论中,我发现蔡穗铭的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地抬起,兴奋的眼光不停地在每个同学身上游弋。

“今天,我非常感谢勇敢的蔡穗铭。他为了帮老师上好25课《小壁虎借尾巴》,亲自捉了一只小壁虎给同学们观察,而且,他还搜集了许多关于壁虎的资料,下面就让他来介绍一下好吗?”。

在同学的掌声中蔡穗铭不好意思地走上讲台,用不大的声音开始讲述他心中的壁虎。每个人都静静地听着,看着,忘记了刚才被他捉弄的恐惧,也忘记了对他的怨恨,从同学们信服的表情中,我感觉蔡穗铭的紧张与不安早已荡然无存。

一堂临时调整内容的语文课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进行着,带着同学们感情朗读课文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投入地表现小壁虎借尾巴的艰难与断尾爬行的痛苦,他们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学着小壁虎的语气苦苦地向小鱼,老牛,小燕子乞求。尤其是课文的最后一句:“我终于长出新尾巴了!”全班同学的惊喜和欢呼雀跃真是让人激动。

下课后,我把小壁虎还给了蔡穗铭,同学们依然是那么兴奋地围着、看着、说着、用手比划着,有的同学说要给它做个房子,不让它再被蛇咬断了尾巴;有的同学说要每天都给它捉虫子吃;有的同学还在讨论给它取个名字,和它照张相……然而我发现蔡穗铭的表情却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第二天,同学们都急坏了,说小壁虎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着!看着大家焦急的样子,再看看蔡穗铭不自在的笑容,我笑了,我欣慰地告诉全班同学“小壁虎回家啦!”

6、17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借、蚊”等9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课前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年级下册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壁、虎、借、蚊”等9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学习课文1-3自然段,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壁虎图,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我们一起来叫一叫它的名字(板书:小壁虎)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有关小壁虎的故事,揭示课题,读题。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随机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可能会问: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小壁虎最后借到尾巴没有?

4、小朋友真会提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里呢,打开书本来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图画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想办法认识它;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学习小组认读生字,互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词,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壁 虎借尾巴蚊子一条蛇逃走难过姐姐新尾巴

在读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谁来当小老师带读你认为容易读错的词?

擦掉拼音同桌互读。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朗读品味

1、读了课文,这些问题能回答了吗?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它的心情怎样?(伤心、难过)那你们就读一读,读出小壁虎的伤心、难过,看谁读得最好?

2、小壁虎先后向谁借了尾巴?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板书:小鱼、老牛、燕子。

3、我们先来看看小壁虎是怎么向小鱼借尾巴的?

①老师读第三自然段,读的时候故意错读第一句和第三句。

第一句: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

小壁虎爬到小河边。

第三句: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壁虎说:“小鱼,把尾巴借给我。”

请学生进行比较朗读,第一句读出小壁虎爬了很长时间,第三句读出小壁虎很有礼貌。

②小壁虎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还不把尾巴借给它呢?

③对,小鱼的尾巴要用来拨水,你能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吗?(板书:摇 拨水)

④小结:如果小鱼没了,就会淹死,所以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⑤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认读6个生字。

2、观察特点,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4-7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读,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一、复习生字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2、口头组词,并给“条、变”扩词。

二、继续学习,朗读品味

1、学习小组自学第5、6自然段。

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②讨论完成板书。

小鱼摇拨水

老牛??

燕子??

2、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注意区分牛伯伯和燕子阿姨的不同语气。

②根据板书讨论为什么老牛和燕子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并引导学生用手做做甩、摆的动作,从而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一年级下册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3、延伸拓展: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难过呀,它还会向谁去借尾巴呢?他们会怎么说?

4、小壁虎借不到尾巴该有多难过呀!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5、小壁虎最后发现自己的尾巴又长出来了,这时它可高兴了,它的话该怎么读?

三、表演练习,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读谁的话,就读谁的话。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演。

3、以小组为单位,带上头饰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作业超市

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摇拨水

老牛甩赶苍蝇

燕子摆掌握方向

7、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小壁虎借尾巴

师:请听老师朗读下列句子,看哪一个句子让你觉得小壁虎有礼貌。

(出示:1.小壁虎说:“鲤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2.小壁虎说:“鲤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生:第一个句子让我觉得小壁虎有礼貌。因为小壁虎把鲤鱼叫作鲤鱼姐姐,还用“您”。

生:小壁虎还说“行吗”。

师:我们向别人借东西时,一定要尊敬地称呼别人,还要用商量的口气。下面,我们进行现场借物,看哪位同学最有礼貌。

师:老师这里有一支铅笔,谁来跟我借铅笔

生:凌老师,您把铅笔借给我行吗

师:说得好,真有礼貌!老师这支铅笔奖给你。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互相借物,用上礼貌语 “您”“行吗”,比比谁最有礼貌。

[评析]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中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凌老师利用“现场借物”既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一箭双雕,很值得我们借鉴。

8、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17.小壁虎借尾巴 课堂教案

17.《小壁虎借尾巴》(开发型)


教学内容
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课型
综合课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
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因为他们各自尾巴都有用处所以没有借到。通过这个故事,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课文浅显易懂,线索明了,其中三四五自然段结构相似,人物对话角色鲜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最佳范例。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文中没有注音,上学期学生接触过这样的文章,另外学生在《比尾巴》一课又初步了解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所以教师可指导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和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

教学
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
重点
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
难点
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
准备
 1、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2、学生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切入举偶
1、猜谜语。出示谜语:活动地盘在墙壁,专门收拾飞蚊虫,尾断无碍会再生,医学名称是守宫。
2、复习导入。你还记得《比尾巴》这篇课文吗?指名拍手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动物尾巴的童话故事。
对话平台
自学(学生自己想办法扫除字音障碍,利于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1、课文没有注音,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重点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识字(有创意的识字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读得准的词语,并提醒大家应注意的地方:蛇是翘舌音。虎的声母是“h”,不是f.
读文(举一反三,让学生感悟对话的不同语气,提高朗读水平)
1、图文对照读课文,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2、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读好小壁虎和小鱼对话的语气。
(1)出示句子: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把尾巴借给我。
通过比较朗读,学生体会出小壁虎说话很有礼貌,语气略带请求。
(2)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学生做动作理解“拨水”,体会小鱼的心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方法迁移,学生练习分角色读好小壁虎和黄牛、燕子的对话。
评价(自评和互评结合,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
学生带头饰分角色表演对话,先自评然后请大家评价。
写字(有针对性的指导,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1、重点指导“有、在、什、么”四个字。
2、学生书写,教师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读说结合,再次感知读文)
回忆: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为什么没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说说,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读文(感悟读文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习6、7自然段,自读讨论: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只好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么样?为什么?
2、指导朗读:小壁虎这时的心情可高兴了,它的话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评读、齐读)
表演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动作练习排练。)
3、分组表演,全班评议改进。
(评议标准:表演的连贯性;角色的表情语气是否恰当。)
拓展(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1、书后练习“读读说说”。
2、小壁虎还会向谁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说法结合查找的资料,再续说一两个自然段。
3、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写字(延时评价写字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写“变、条”两个字,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如果不满意可重新申请。



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成功体验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童话表演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板书设计


断 小鱼 摇 拨水
小壁虎借尾巴 老黄牛 甩 赶蝇子
长 燕子 摆 掌握方向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首先,以谜语的形式导入,后讲解壁虎的相关知识,后出示“尾巴”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复习上个学期学过的课文《比尾巴》,学生在旧知识的启发下能很快地进入情景,课文的动画课件学生看起来特别的感兴趣,所以对于文章所讲的内容记忆也就特别深刻。用板书示图来表示小壁虎的借尾过程,并让学生根据示图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种简易的示图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课文的内容,也可是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锻炼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指导朗读方面,我让学生假想一下自己就是那只小壁虎,当自己的心情高兴时是怎样的语气,当自己的心情悲伤时又该是怎样的语气,这样学生会感同身受,读的效果也自然好一些。





9、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扩大词汇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观察、分析、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

难点:理解壁虎尾巴功能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设计

本课三幅插图,六段文字,通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讲述了“燕子、小鱼、牛”的尾巴的用处与壁虎尾巴的特点,课文以“借”字贯穿全文,重点是它们的对话。根据这种情况教学这篇课文采用“以题流文法”组织阅读活动。

1.从课题入手,抓住“借”;直奔中心,使学生借助插图,按叙述次序分段读文,培养观察、分析、理解等能力,把有关的语文知识渗透到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2.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对课文加深理解。

3.抓好从读到说的训练,使学生学习将书面语言转化为个人语言的方法,学习语气表达的一般规律。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

1.从课题看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什么事?

2.你见过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吗?(出示投影)看图观察总结,壁虎是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可附在墙上爬行,有长长的尾巴,它吃蚊子、苍蝇、飞蛾等小虫子,对人有益。

3.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呢?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吗?

(二)自学课文的生字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讲读第一自然段)

1.板书:给课题上的借字加上着重点。

2.哪段是写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读第一自然)

3.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借尾巴的原因。(捉蚊子时,蛇咬住了壁虎的尾巴,一挣尾巴断了。)

4.你理解“挣”吗?(用力摆脱)

5.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内容。图上有一条蛇和一只断了尾巴的小壁虎。小壁虎断了尾巴多难看呀,它想怎么办呢?(借尾巴)它先后向谁借尾巴了呢?借到了吗?

6.作业:朗读课文

(四)板书

26 小壁虎借尾巴

咬住 一挣 断了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讲说课文:

1.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出示三幅图,板书:小鱼、老黄牛、燕子

读出小壁虎向它们借尾巴时的话,说明什么?(很有礼貌)指导朗读“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重点放在“借给我”。

2.为什么没借到,找出说明不借的理由的三个句子谈一谈,在说明它们的尾巴功能的词语下面画横线。(学生)

板书: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

找出三个表示它们的动作的词在下面点点(学生)

板书:摇、甩、摆。

3.指导朗读三、四、五自然段

三个自然段中有反复出现的文字,找出来读一读。

“爬呀爬”说明什么?(小壁虎爬得那么慢,那么艰难。)小壁虎失去尾巴多着急呀!为什么不快爬,去借尾巴,反而这么慢?(讨论)

总结:

(1)小壁虎从墙角到河边,从河边到大树上,从大树上到房檐下距离很远。

(2)小壁虎的尾巴还能帮助爬行,现在断了,爬行不方便,因此爬不快。

4.读7、8自然段

思考:小壁虎为什么难过?

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了?

指导朗读:用高兴的心情去体会小壁虎的话。

用语气来表达小壁虎的高兴劲。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又可以长出来,这种能力叫“再生”能力。

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这是它的特点。

你还能举出一两个“再生”的例子吗?

“人的头发,指甲”等。

(二)我们在讲读课文之前提出了四个问题: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没有?为什么?”课文学完后你能正确地回答了吗?同桌讨论,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

(三)分角色读朗课文:

(四)作业: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左右结构的“借”字,左边占得位置小一些。“新”字左右相等。

字形:“爬”左下包右上。

上下结构的“壁”上大下小,上面左右各占一半。

(三)课后作业

1.( )( )摇着尾巴,在( )( )游来游去。

2.( )( )( )甩着尾巴,在( )( )吃草。

3.( )( ),在空中( )( )( )( )。

(四)抄写下面的词语,用加粗的字口头组词。

告诉 壁虎 不行 难看 借给 新尾巴

(五)抄写生宇词:

(六)作业: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26 小壁虎借尾巴

10、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新邱区中部小学 陈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小壁虎图片,通过谈话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认记。)

2.小组合作。(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各小组认识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学生没有说到的,教师帮助。)

3.指名读课文。(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反馈自学成果。边读边想,说说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说一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2.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弄断的?(读一读,让学生利用图片表演。)

3.没有尾巴的小壁虎心情怎样?(读一读,注意语气。)

4.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①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出小壁虎很有礼貌的样子,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小鱼之间的对话。②小组合作学习,按照上面的方法学习第4、5自然段。学生边读,老师边出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5.小壁虎借尾巴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说出小鱼、老牛和燕子,它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板书。)体会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的心情,(指导读第6自然段,注意读出“难过”的语气。)

6.齐读第7自然段,思考:(1)说说知道了什么。(2)了解小壁虎的尾巴的特点。

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注意壁虎妈妈说话的语气和小壁虎高兴的心情。)

四、课后延伸

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吗?回去后收集资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五、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交流学生收集的资料。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1)熟字带生字。(准→难祖→姐桃→逃)

(2)熟字加偏旁。(几→虎文→蚊它→蛇)

2.指名读字扩词。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字。

2.学生仿写。

3.展示交流。

四、课堂作业设计1.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在:___________________ 变:___________________

条:_______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口头组词。

蚊()难()桃()蛇()推()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