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案例及反思一等奖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案例及反思一等奖》属于教学反思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案例及反思一等奖

1、《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案例及反思一等奖

【情境说明】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规定的日子到了,手捧空花盆的雄日成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故事悬念迭生,引人入胜。不读到故事的最后,就不能解开谜团,原来,“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多么生动的故事啊!

文章所蕴涵的道德教育不容我们老师忽视。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就忘记了诚实的可贵。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要让孩子们懂得做人要诚实可信。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我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引导他们感悟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案例描述】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将朗读教学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德育教育以新的内涵。由于本篇课文比较长,新课伊始,我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另外一种朗读的方法──进入情境读。进入情境读,简单地说,就是读书时要把自己放到课文中去,想象你就是文中的一个人物,要边读边思考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把你的感受融进去读课文。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醒学生读书时一边读一边想,带着问题读书,思考与阅读同步。说说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再让他们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在质疑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提问很有针对性,而张演瑜小朋友的一个建议更是具有创新意义。

【片段一:读中感悟】

师:现在,大家就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就是那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来读一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提醒学生找句子时要找完整的句子,找好后可以自己读一读。

师:谁能从课文里找到描写国王不高兴的句子?

生: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

师:她这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吗?

生:国王从孩子们的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师出示,生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国王从孩子们面前走过,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

生:国王没有高兴的表情。

生:我有一个疑问,国王看着这么多鲜花,为什么不高兴呢?

师: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这时国王是怎么样的?

生:不高兴。

师:那我们不高兴地读一读。

生齐读。(感情不够)

师:我没有看到国王不高兴的表情,我们再来读一读。(生再齐读。)

师:找到了描写国王不高兴的句子,谁来找找描写国王高兴的句子?

生:国王听了,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

师:你找得很好,但声音再响亮一些就好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现代课堂教学提倡“以学定教”,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提供帮助与指导。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国王找到了继承人。

生:我知道了国王高兴的原因。

生:我知道国王看到空花盆高兴极了。

师:那谁能高兴地读一读。(指名读。)

师:那我们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国王看到鲜花为什么不高兴,看到空花分盆却高兴了呢?

生:为什么要选雄日当继承人?

生:国王不是说了要选种出最美的花的孩子当继承人的吗?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因而在课堂上我提供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不懂的地方,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从发现问题到探索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我带着这些问题再将第三自然段读一读。

师:知道了国王不高兴的原因,那谁知道国王高兴的原因。

生:因为国王觉得雄日很诚实。

师:那我们再笑着、高兴地读一读这个句子。(生齐读。)

师:国王听了,他听了什么话呢?

生:雄日说他给种子施肥、浇花却不开花。

师:是呀,这就是雄日培育花种的经过。当国王听了却高兴地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国王高兴的原因还有什么?

生:雄日十分用心,所以国王很高兴。

生:他没有换种子。

生:如果当国王不用心、不诚实,老百姓就过不上好日子。

师:所以国王十分高兴,可他在前面却宣布谁能培育出最美的花就选谁当继承人。(生齐读。)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国王让他们用这些种子,不能换种子。

生:雄日没有培育出最美的花呀!

师:为什么国王选了空花盆的雄日呢?

生:国王想考考大家。

师:你从这篇课文里读懂了些什么?那到底什么是最美的?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吧。

生:国王认为孩子们的诚实是最美的。

师:雄日就是这么一个诚实的孩子,我们小朋友也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师:今天咱们读了课文,虽然课文中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没有种出鲜艳的花朵,但是他却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板书:诚实。读一读,让我们把这个词读到自己的心里去!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中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说说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自我反思】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我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本堂课中,我一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教师始终作为引导者,点拨学生有重点地读,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这堂课中,我一直都是让学生从“读――理解――再读――感悟。这篇课文作为低段的学习课文篇幅较长,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此堂课中,我采用进入情境读的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理解水平。最终让学生自己通过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体会到了最美的花是“诚实之花”的道理,突破了这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片段二:拓展延伸】

师:雄日因为诚实而成为受人尊敬的国王,那同学们想一想,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吗?诚实的你有什么高兴的事吗?

生1:我在院子里踢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窗户玻璃给打碎了,我马上告诉了妈妈,妈妈买了一块新玻璃赔给了邻居家。邻居阿姨说我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并要我以后踢球时注意些。

生2:我在家里的卫生间拾到了一百元钱,本来想偷偷藏起来买零食吃的,后来还是主动交给了妈妈,爸爸妈妈都说我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并奖给了我一件新玩具,我高兴极了!

生3:刘老师,我觉得不是做什么事都要诚实,有时候也可以不诚实。

师:那你说说遇到什么事可以不诚实呢?(师惊奇地问)

生3:当遇到坏人时就可以不诚实。

师:张演瑜小朋友说得真好!当我们遇到坏人时就要狡猾些,想办法保护自己,这不是不诚实,反而是聪明的表现。

〖课堂教学应该是动态的、生成性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提出了独特的想法。这时,学生的思维火花在碰撞,我及时抓住这个契机,教育学生遇事要脑筋思考,学会随机应变。这不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体验,发扬了他们的个性。还延伸了课后的安全教育,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呀!〗

【自我反思】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充满活力的、不断生成的、开放式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上述案例中,这个创新点是由学生自己挖掘的,没有张演瑜小朋友独特的想法,就没有了“有时也可以不诚实的”的“创举”。而我只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这堂课给了我今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一个启示,即要针对学情变化发展灵活组织教学。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这一案例中,我认为主要体现在注意保护学生的发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因为“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读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们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生机,才有活力。


2、《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案例及反思

【情境说明】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规定的日子到了,手捧空花盆的雄日成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故事悬念迭生,引人入胜。不读到故事的最后,就不能解开谜团,原来,“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多么生动的故事啊!

文章所蕴涵的道德教育不容我们老师忽视。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就忘记了诚实的可贵。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要让孩子们懂得做人要诚实可信。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我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引导他们感悟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案例描述】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将朗读教学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德育教育以新的内涵。由于本篇课文比较长,新课伊始,我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另外一种朗读的方法──进入情境读。进入情境读,简单地说,就是读书时要把自己放到课文中去,想象你就是文中的一个人物,要边读边思考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把你的感受融进去读课文。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醒学生读书时一边读一边想,带着问题读书,思考与阅读同步。说说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再让他们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在质疑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提问很有针对性,而张演瑜小朋友的一个建议更是具有创新意义。

【片段一:读中感悟】

师:现在,大家就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就是那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来读一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提醒学生找句子时要找完整的句子,找好后可以自己读一读。

师:谁能从课文里找到描写国王不高兴的句子?

生: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

师:她这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吗?

生:国王从孩子们的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师出示,生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国王从孩子们面前走过,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

生:国王没有高兴的表情。

生:我有一个疑问,国王看着这么多鲜花,为什么不高兴呢?

师: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这时国王是怎么样的?

生:不高兴。

师:那我们不高兴地读一读。

生齐读。(感情不够)

师:我没有看到国王不高兴的表情,我们再来读一读。(生再齐读。)

师:找到了描写国王不高兴的句子,谁来找找描写国王高兴的句子?

生:国王听了,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

师:你找得很好,但声音再响亮一些就好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现代课堂教学提倡“以学定教”,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提供帮助与指导。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国王找到了继承人。

生:我知道了国王高兴的原因。

生:我知道国王看到空花盆高兴极了。

师:那谁能高兴地读一读。(指名读。)

师:那我们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国王看到鲜花为什么不高兴,看到空花分盆却高兴了呢?

生:为什么要选雄日当继承人?

生:国王不是说了要选种出最美的花的孩子当继承人的吗?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因而在课堂上我提供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不懂的地方,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从发现问题到探索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我带着这些问题再将第三自然段读一读。

师:知道了国王不高兴的原因,那谁知道国王高兴的原因。

生:因为国王觉得雄日很诚实。

师:那我们再笑着、高兴地读一读这个句子。(生齐读。)

师:国王听了,他听了什么话呢?

生:雄日说他给种子施肥、浇花却不开花。

师:是呀,这就是雄日培育花种的经过。当国王听了却高兴地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国王高兴的原因还有什么?

生:雄日十分用心,所以国王很高兴。

生:他没有换种子。

生:如果当国王不用心、不诚实,老百姓就过不上好日子。

师:所以国王十分高兴,可他在前面却宣布谁能培育出最美的花就选谁当继承人。(生齐读。)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国王让他们用这些种子,不能换种子。

生:雄日没有培育出最美的花呀!

师:为什么国王选了空花盆的雄日呢?

生:国王想考考大家。

师:你从这篇课文里读懂了些什么?那到底什么是最美的?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吧。

生:国王认为孩子们的诚实是最美的。

师:雄日就是这么一个诚实的孩子,我们小朋友也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师:今天咱们读了课文,虽然课文中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没有种出鲜艳的花朵,但是他却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板书:诚实。读一读,让我们把这个词读到自己的心里去!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中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说说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自我反思】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我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本堂课中,我一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教师始终作为引导者,点拨学生有重点地读,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这堂课中,我一直都是让学生从“读――理解――再读――感悟。这篇课文作为低段的学习课文篇幅较长,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此堂课中,我采用进入情境读的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理解水平。最终让学生自己通过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体会到了最美的花是“诚实之花”的道理,突破了这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片段二:拓展延伸】

师:雄日因为诚实而成为受人尊敬的国王,那同学们想一想,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吗?诚实的你有什么高兴的事吗?

生1:我在院子里踢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窗户玻璃给打碎了,我马上告诉了妈妈,妈妈买了一块新玻璃赔给了邻居家。邻居阿姨说我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并要我以后踢球时注意些。

生2:我在家里的卫生间拾到了一百元钱,本来想偷偷藏起来买零食吃的,后来还是主动交给了妈妈,爸爸妈妈都说我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并奖给了我一件新玩具,我高兴极了!

生3:刘老师,我觉得不是做什么事都要诚实,有时候也可以不诚实。

师:那你说说遇到什么事可以不诚实呢?(师惊奇地问)

生3:当遇到坏人时就可以不诚实。

师:张演瑜小朋友说得真好!当我们遇到坏人时就要狡猾些,想办法保护自己,这不是不诚实,反而是聪明的表现。

〖课堂教学应该是动态的、生成性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提出了独特的想法。这时,学生的思维火花在碰撞,我及时抓住这个契机,教育学生遇事要脑筋思考,学会随机应变。这不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体验,发扬了他们的个性。还延伸了课后的安全教育,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呀!〗

【自我反思】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充满活力的、不断生成的、开放式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上述案例中,这个创新点是由学生自己挖掘的,没有张演瑜小朋友独特的想法,就没有了“有时也可以不诚实的”的“创举”。而我只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这堂课给了我今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一个启示,即要针对学情变化发展灵活组织教学。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这一案例中,我认为主要体现在注意保护学生的发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因为“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读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们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生机,才有活力。


3、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寓意。

3、通过阅读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点:认读14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故事内容,从中受到诚实做人的教育。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2、认读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随文识字

1、指导读书,提示读书要求

2、引导学生结合字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3、指导读通顺课文

①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②提出认读过程中较难的字全班交流好办法帮助识字

③同桌互相指认生字,互相教读。

④当小老师读生字

⑤游戏:“花盆蹦字”

⑥四人小组内接读

⑦指名各小组汇报读课文体现自主合作及独立识字能力

三、细节探究、朗读感悟。

第三段用“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句式

引导想象孩子们在议论什么?

第四段引导想象国王在想什么?手捧空花盆的孩又在想什么?

第五段引导读好3个“!”号的句子体会感悟朗读想象说话丰富故事内容培养边读边想象的能力

小组合作讲故事指导、评价1、小组合作再讲故事

指名讲培养学生复述故事大意和精彩情节的能力。

总结相机引导理解课文的寓意谈谈对小男孩和国王的看法?通过谈话理解寓意

四、布置作业

回家把《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读14个生字。

2、学会要求掌握的7个生字及生词。

3、指导书写8个生字。

4、继续开故事会。

教学重点:指导书写

教学难点: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讲故事。

课前准备:生字卡、田字格卡、练讲好故事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二、复习生字

1、利用生字卡读生字

2、生字开花组词游戏

三、指导书写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抓关键的笔画指导写字。

3、学生独立书写。

4、展示、评价。

四、开故事会

1、自由交流故事。

2、评出故事大王。

五、布置作业

把句子后面括号里的词放到句中去,说一说。

小白兔可爱。(多么)

明明用心地画着绿叶。(十分)

奶奶心里着急。(非常)

板书设计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雄日 不发芽 空花盆(诚实)

煮熟的花种

其他孩子 鲜花盛开 (不诚实)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后记

备课前,我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已经看过或听过这个故事,学习这篇课文对他们来说应是轻而易举的。于是,在学这篇课文时,我有意把的机会让给那些平时比较不爱发言、不敢发言的孩子,可谁知,请他们回答时,他们要么不说话,要么小小声的,问他们是不是不懂,他们又都摇摇头,这到底是怎么了?当时的我真是急坏了,嗓门也提高了许多,但我发现那些孩子的脸上写着“害怕”两字,一个孩子小声说到:“我怕说错,别人会笑的”。我想,这样是不行的。该怎样引导帮助他们?突然之间,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了“出错、机会”这两个词语,于是,我告诉孩子们:“要学会给自己一个出错的机会。”孩子们一听这句话,都瞪着大大的眼睛望着我,有的孩子好奇地问:“老师,不是对的才举手,怎么还要给自己出错的机会呢?”孩子们一听,纷纷附和:“对呀,太奇怪了!”我趁势告诉孩子们:“有出错的机会,才有纠正自己的不足的机会,才有前进的机会。”孩子们对我的话加以赞同,于是,从那次以后,课堂上,举手的孩子越来越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看来,给自己一个出错的机会的作用特别大,它教孩子要学会欣赏别人,更要学会欣赏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成功就在自己的手中。

4、《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分课时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及有关的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趣激情

1、师:黄老师知道小朋友们很喜欢听故事,所以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录音播放《狼来了》的故事。)

师:你喜欢故事中的孩子吗?为什么?(指名回答或齐答)

2、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认识第十三单元《诚实》里的一个新朋友,板书课题:《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是愿意自己试着读读这个故事,还是想听录音来范读一遍呢?

生:愿意自己试着读。(多数学生)

或[生:还是听听录音范读吧,这样我们可以认一认生字。师:那老师就听取大多数同学的意见,我们一起来听录音吧,大家把书翻到80页,认真地听(播放课文录音)注意听清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师巡视,生在给不认识的字做标记。师: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那你们想不想自己试着把课文读下来,能把课文读下来一定很了不起,来,试试吧!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如果在读的过程中你们遇到困难,就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并选择自己的方式独立解决。开始读吧!(生自由试读课文,师巡视。)

师:那老师就听取大多数同学的意见,由你们自己试着来读课文,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如果在读的过程中你们遇到困难,就用喜欢的办法解决。开始读吧!(生自由试读,老师巡视。)

师:刚才都有谁遇到困难了?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生:(汇报识字方法):看拼音、看字形、查字典,听读、联系上下文猜字、读半边、问同学或老师等。

师:同学们都跟丁丁冬冬学到了很多识字的方法,会自己读书了,真不错!我真为你们骄傲。不过,有的同学在读书时还有困难。这没关系,同学之间合作来读就会把书读得更好了。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同桌互读。现在同桌之间彼此听读,一人指读,一人认真听,这一回老师要看看,同桌有困难时你是怎么帮助他人的?(教师巡视)

②学生读书后互评,并反馈读书的互助情况。

③师:请受到帮助的同学说一句感谢的话语。

④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下面把你们自制的生字卡片拿起来,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生字,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老师这里有一个要求:请各小组长在自学的过程中要负责维持好组内的纪律。(有的小组开火车读生字或组词、有的指名读、有的小组长带读)

⑤全班交流。(指名当小老师带读生字。)

师:最近同学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后,我们很多同学都成了识字小能手,就说今天的这些生字,谁有识记好办法,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指名回答。)

师:你能给这些生字找个朋友或者用它说一句话吗?

生做扩词、说话练习。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⑥“开火车”检查生字。

师:“轰隆隆,轰隆隆,小小火车谁来开?

生:小小火车我来开。

⑦猜字游戏。

指名到黑板前比动作(如“捧”的动作),让全班同学猜猜这是哪个字?

2、自主读文。

(1)师:同学们真聪明,认识了那么多生字朋友,现在他们回到了课文中,你还能认出他们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吧。这一次要读得流利,有感情,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来读,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以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读给同桌、好朋友听,也可以分小组读等等。读后讨论汇报。)

(2)学生汇报。

(3)齐读课文。

5、《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分课时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激发学生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的愿望。

2、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三幅插图、生字卡片、花籽(词宝宝)、录音带等

课前布置:搜集有关诚实的故事、诗歌、名人名言。

一、课前10分钟

(结合语文天地,播放《金斧子》的故事、学生讲《狼来了》的故事)

二、复习生字、生词。

师:同学们讲的故事真是精彩。看来同学们都喜欢做个诚实的孩子。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谁?

生:《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师:我们又知道国王给每个孩子发了花籽,今天老师也带了一些花籽(出示贴画有花籽的生词卡片),今天的花籽很特别,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大家想不想帮这些花籽开花呢?很好!只要你读出他们的名字它们就能开花了。谁愿意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呢?

指名带读卡片中的词语。

师:读得真棒,看,这些花儿开得多欢呀!好像在说谢谢小朋友的帮助。

师:可是你们有没有和字娃娃交上朋友呢?让我们来开辆火车看看吧!

学生开火车读读生字。1排、1列

师:看来,大家都和字娃娃交上了朋友,这些生字娃娃一定非常开心。

三、整体练读课文。

(一)同桌两人自由练读。

师:它们都高兴地回到了家中,请大家打开课本第80页,你们能不能很快地把《手捧空花盆》这个故事读给同桌听,来看一看谁读得好。大家可以是自己读,也可以轮流读。

生同桌两人合作读。

(二)“故事接龙”游戏

师:现在我们要做个“故事接龙”游戏,请六个同学来为我们读课文,其它同学仔细听,想想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是有疑问的地方打个?号。

指出六个同学接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的真不错,不添字也不漏字,流利又有感情。

四、结合看图再来学习课文。

1、师出示图一,学习一至二自然段。

(1)问:图上画的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年老的国王想干什么?他想了什么办法?请默读第一、二自然段,呆会儿告诉大家。

(2)生默读第一、二自然段。

(3)汇报学习。

师板书:花籽

2、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1)师:想不想知道国王把王位交给了谁?请大家认真听叔叔的朗读你就知道了。

(2)学生汇报。

3、出示图(二)

(1)师:大家来看看这些手捧鲜花的孩子们,他们脸上都有笑容,美滋滋地想着,他们在想什么呢?

生回答。

(2)有一个小朋友比较特别,他为什么伤心呢?

(3)国王看到这两种情况,他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大声地向小组同学读一读,另外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请在小组内提出来,看能不能*小组的力量来解决,如果不能,我们再一起来解决。

(4)学生小组学习解决问题。

(5)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A学生问问题

B师总结

①国王是怎么做的?皱眉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皱眉头?怎样皱眉头

(指名上台来表演一下)

②出示图三

③孩子怎样?孩子说的话应该怎样读?

(哭着说)怎样哭着说?

指名读、齐读

④国王听完怎样,他说了什么话

学生高兴大声地读国王的话。

师板书:诚实、不诚实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国王知道谁是诚实的孩子?

2、煮过的花籽能开花吗?

六、分角色读课文

1、师:老师要请同学们分角色来读课文,你们认为怎样分工好呢?

2、分角色读课文。

3、问:你喜欢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吗?为什么?

4、你能诚实地说说自己或别人吗?

七、情景表演。

请学生上台来表演课本中的情景。

八、师总结课文,激发他们愿意做诚实的人的愿望。

师:课文中未来的国王具有了诚实的品质,同学们是未来祖国的主人,是祖国的希望,也应该具备诚实的品质。

6、《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分课时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好!

生:许老师好!

师:你们喜欢贵州,了解贵州吗?咱们贵州山清水秀,就像天然的大花园,如果大家有机会到贵州,还可以……说心里话。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从前有个国王,将根据种花的情况来挑选国王,三个月过去后,有的孩子种出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可是有一个孩子却抱着一个空花盆来见国王,到底谁当上了未来的国王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

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提示“捧”写法。注意孩子的“子”字旁,读课题。老师在黑板上贴出空花盆)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师:咱们自己来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生字大家都认识吗?请小朋友在生字表中互相指认生字。(学生读生字)

师:你们读懂了吗?

生:读懂了。

师:你读懂了,老师还没有读呢,小朋友们教教老师好吗?(学生教读,老师提示“种”、等字,将“聚集”“挑选”贴在黑板上。

师:把难认的词语贴在这里,多看几遍就能认识。

师:咱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花盆中出现生字,请学生朗读。)

师:哇!你们太厉害啦!生字字音已经没有问题了。请一个小朋友给大家讲故事,如果他有读错的地方,请大家帮助他。

(生读第一段,纠正“籽”的读音,齐读。生读第二段,纠正“据”的读音。生读第三段,纠正“一起”。)

师:下面这段课文比较长,谁来读?(一生读)喔,他那个字读错了?

生:“籽”。

生:忽然的“忽”。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齐读第五段)大家读得不错,老师挑不出毛病来,我们继续朗读课文。

生读。

师:故事讲完了,那大家知道最后国王挑选了哪个孩子做了国王?咱们直接来读读这个段落。

学生朗读课文。

三、细节探究、朗读感悟重点段落

师:第三段用“有的说???_______有的说???_______有的说???_______”的句式,说说

师:你捧着这么美丽的花,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说?

生:有的说我的花……

师:现在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想象那份手捧鲜花的心情,咱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读。

师:就在他们高兴的时候,国王来了,请大家读一读。

(投影出示自然段)

师:有没有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谁来说一说?

生:为什么他一句话也不说?

师:是啊,为什么他一句话也不说,国王在想什么?

生:他想他们不诚实。

出示:第一句

他想:()

师:所以……(生:所以)

师:再读,如果加上动作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课文。

生读。

师:来,把你的动作做出来,来,“国王……”

生读。

师:还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

生:他为什么捧着一个空花盆?

师:它可能怎么想?

生:有可能他在想自己可能当不上国王。

生:为什么别人种的花开了,自己种的没有开,国王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自己却得不到。

生:怕别人嘲笑。

生:自己是不是没有认真种。

师:咱们读一读这段话,可能就明白了,来,自己读一读。

生读。

师:你觉得他为什么难过?

生:没种出花。

师:是啊,三个月付出了多少劳动啊!别人种出了,他没有种出,能不伤心难过吗?现在,大家就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就是那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来,读一读课文。

生读。

师:当小男孩最伤心最难过的时候,为什么国王却高兴了?

生:开始国王认为找不到自己的接班人,现在找到了,所以高兴了。

师:国王高兴地笑起来,哈哈,范读。就这样,把你的笑声加进自己的朗读。

生读。

师:咱们站起来,高兴地读一读。

生起立朗读,教师引读,“国王高兴地笑起来(学生笑)说(学生齐读)”

师:对了,为什么国王说要找这样的孩子?

生:因为国王给孩子们的是煮过的花籽。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课文中写了。

师:咱们读一读这段话。

师:孩子知道吗?三个月以来,孩子都在做同一件事,可花籽却怎么也不发芽,再读,更能体会到孩子是诚实的。

教师引读。

师:咱们读课文就应该像今天这样读,会把故事读好。刚才没有读好的几个字,现在再读,“聚集”“据”“籽”

四、总结。

师:今天咱们读了课文,虽然课文中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没有种出鲜艳的花朵,但是他却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板书:诚实。读一读,让我们把这个词读到自己的心里去!

生读。

师:让我们认真地写一写这些生字。

师: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精彩的故事。

师分发短文。

7、《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规定的日子到了,手捧空花盆的雄日成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故事悬念迭生,引人入胜。不读到故事的最后,就不能解开谜团,原来,“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多么生动的故事啊!

这个故事在成年人看来,含义一目了然:诚实的品质最可贵。但是,让一年级的孩子来读这个故事,他们未必轻而易举就能读明白,因为如果学生不了解种子是怎样发芽的,以及煮过的种子不会发芽这些自然常识,便无法体会故事的内涵,就不能真正懂得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做继承人。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完成一次实践活动:种两粒花种,其中一粒要煮熟以后再种。然后,观察这两粒花种的生长情况,看看有何不同。突破了这个难点,再阅读、感悟文章就不难。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复习课文。

3.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难点是故事的内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及有关的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趣激情

1、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们很喜欢听故事,所以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录音播放《狼来了》的故事。)

师:你喜欢故事中的孩子吗?为什么?(指名回答或齐答)

2、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认识第十三单元《诚实》里的一个新朋友,板书课题:《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生齐读课题两遍。看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a.捧空花盆的孩子是谁?

b.为什么捧着空花盆?结果怎样?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是愿意自己试着读读这个故事,还是想听录音来范读一遍呢?

生:愿意自己试着读。(多数学生)

或[生:还是听听录音范读吧,这样我们可以认一认生字。师:那老师就听取大多数同学的意见,我们一起来听录音吧,大家把书翻到80页,认真地听(播放课文录音)注意听清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师巡视,生在给不认识的字做标记。师: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那你们想不想自己试着把课文读下来,能把课文读下来一定很了不起,来,试试吧!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如果在读的过程中你们遇到困难,就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并选择自己的方式独立解决。开始读吧!(生自由试读课文,师巡视。)]

师:那老师就听取大多数同学的意见,由你们自己试着来读课文,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如果在读的过程中你们遇到困难,就用喜欢的办法解决。开始读吧!(生自由试读,老师巡视。)

师:刚才都有谁遇到困难了?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生:(汇报识字方法):看拼音、看字形、查字典,听读、联系上下文猜字、读半边、问同学或老师等。

师:同学们都跟丁丁冬冬学到了很多识字的方法,会自己读书了,真不错!我真为你们骄傲。不过,有的同学在读书时还有困难。这没关系,同学之间合作来读就会把书读得更好了。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同桌互读。现在同桌之间彼此听读,一人指读,一人认真听,这一回老师要看看,同桌有困难时你是怎么帮助他人的?(教师巡视)

②学生读书后互评,并反馈读书的互助情况。

③师:请受到帮助的同学说一句感谢的话语。

④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下面把你们自制的生字卡片拿起来,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生字,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老师这里有一个要求:请各小组长在自学的过程中要负责维持好组内的纪律。(有的小组开火车读生字或组词、有的指名读、有的小组长带读)

⑤全班交流。(指名当小老师带读生字。)

师:最近同学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后,我们很多同学都成了识字小能手,就说今天的这些生字,谁有识记好办法,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指名回答。)

师:你能给这些生字找个朋友或者用它说一句话吗?

生做扩词、说话练习。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⑥“开火车”检查生字。

师:“轰隆隆,轰隆隆,小小火车谁来开?

生:小小火车我来开。

⑦猜字游戏。

指名到黑板前比动作(如“捧”的动作),让全班同学猜猜这是哪个字?

2、自主读文。

(1)师:同学们真聪明,认识了那么多生字朋友,现在他们回到了课文中,你还能认出他们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吧。这一次要读得流利,有感情,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来读,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以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读给同桌、好朋友听,也可以分小组读等等。读后讨论汇报。)

(2)学生汇报。

(3)齐读课文。

三、教师范写,学生临摩(分要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激发学生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的愿望。

2、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有鲜花的花盆,画有花儿及写有花籽的生字卡片,课文插图3幅

学生准备:

一个有关诚实的故事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讲有关诚实的故事

一、复习生字、生词。

师:同学们讲的故事真精彩。看来同学们都喜欢做个诚实的孩子。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知道国王给每个孩子发了花籽,今天老师也带了一些花籽(出示贴画有花籽的生词卡片),今天的花籽很特别,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大家想不想帮这些花籽开花呢?很好!只要你读出他们的名字它们就能开花了。谁愿意来读一读呢?

指名带读卡片中的词语。

师:读得真棒,看,这些花儿开得多欢呀!好像在说谢谢小朋友的帮助。

师:那么生字朋友你们有没有也和它们交上朋友呢?让我们来开辆火车看看吧!

学生开火车读读生字。(火车轰隆隆开起来,开起来,开起来)

师:看来,大家都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这些生字娃娃一定非常开心。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大家来读一读课题。再请大家翻开课本第80页。

二、初读课文,确立研究点

(一)同桌两人自由练读。

师:这些生字朋友都回到了家中,你们能否很快读出来,来看一看谁读得好。大家可以是自己读,也可以轮流读。

生同桌两人合作读。

(二)同桌两人推荐一个人读

师:现在我们要请六个同学来为我们读课文,哪位同学愿意来推荐自己的同桌呢?

生推荐自己的同桌来读。

师选择六个同学来读六段。

师:同学们读的真不错,不添字也不漏字,流利又有感情,老师还要表扬他们的同桌,能够勇敢、诚实地推荐了他们的同桌。

三、精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

1、师出示图一,学习一至二自然段。

(1)问:图上画的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年老的国王他想干什么?他想了什么办法?请默读第一、二自然段,呆会儿告诉大家。

(2)生默读第一、二自然段。

(3)汇报学习。

师板书:花籽

2、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1)师:想不想知道国王把王位交给了谁?请大家认真听叔叔的朗读你就知道了。

(2)学生汇报。

师板书:

开花

不开花

3、出示图(二)

(1)师:大家来看看这些手捧鲜花的孩子们,他们脸上都有笑容,美滋滋地想着,他们在想什么呢?

生回答。

(2)有一个小朋友比较特别,他为什么伤心呢?

(3)国王看到这两种情况,他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大声地向小组同学读一读,另外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请在小组内提出来,看能不能*小组的力量来解决,如果不能,我们再一起来解决。

(4)学生小组学习解决问题。

(5)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A

学生问问题

B

师总结

①国王是怎么做的?皱眉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皱眉头?怎样皱眉头(指名上台来表演一下)

②出示图三

③孩子怎样?孩子说的话应该怎样读?

(哭着说)怎样哭着说?

指名读--齐读

④国王听完怎样,他说了什么话?

学生高兴大声地读国王的话。

师板书:诚实、不诚实

4、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国王知道谁是诚实的孩子?

(2)、煮过的花籽能开花吗?

四、品读课文,升华主题。

1、师:老师要请同学们分角色来读课文,你们认为怎样分工好呢?

2、分角色读课文。

3、问:你喜欢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吗?生回答。

五、角色扮演,内化主题。

请学生上台来表演课本剧。

六、师总结课文,激发他们愿意做诚实的人的愿望。

师:课文中未来的国王具有了诚实的品质,同学们是未来祖国的主人,是祖国的希望,也应该具备诚实的品质。

七、作业

写童话故事《游诚实国》

板书设计:

12、手捧空花的孩子

诚实继承人

8、《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书写题(4分)

将刘禹锡的《秋词》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积累·运用(26分)

1.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高( )而卧 斩钉( )铁 慷慨( )词 气( )吁吁

生死( )关 不可( )缺 生( )死别 一如( )往

( )目结舌 ( )延残喘 ( )思苦想 ( )不两立

循循善( ) 根深( )固 身临其( ) 敢( )敢为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常用字。

柳枝染上了( )绿,在春风里尽情地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 )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 ),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 ),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3.常识填空。

鲁迅原名( ),我国伟大的( )家、( )家、革命家。其著作有散文、诗歌、小说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 》。

4.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光那阵势就把人吓傻啦!谁敢瞎充好汉呢?( )

②笔和阳光,它们在纸上誓不两立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深的两难。( )

③我细心地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 )

④我们兴致勃勃地画金字塔的图,制作希腊石棺材模型,画过历史题材的图画,甚至出过历史杂志……( )

5.用“|”和“||”组合,划分下面一段文字的层次。

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6.自选一个话题,模仿下列一段文字写一段话。

书能激发人们对新事物和未知事物的极为强烈的兴趣,它教给人们憧憬和幻想。它还唤起人们去行动:要知道,受人尊敬的英雄都是敢作敢为、顽强劳动、不顾险阴才走向预定目标的。

7.阅读杜甫的《望岳》,答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全诗写景,距离是自 而 ,时间是从 至 ,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②从这首诗,可以看到诗人杜甫的 的感情以及 的雄心和气概。

8.读文答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①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②这一段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各是什么样的感情?

③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前面加上“我的”,在后边加上“们”?

④“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了们和木莲们!……”句中作者用了两个德语单词,其用意是什么?

三、理解·探究(22分)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9.品析“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0.从学生所读的内容可看出什么?

11.“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写出了先生的什么特点?

12.作者描写先生读书,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笔调,写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13.说说你对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的总体印象。

(二)心声(节选)

回家的路上,路过一片小树林子。树林子里静悄悄的,远远近近都不见行人。京京心跳起来,忍不住倚在一棵树上,又从书包里拿出那份讲义。讲义是新近印出来的,油墨味儿还是那么浓,那么香,真好闻。他选了一段,轻轻地念出声来: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雷奇!’他写道,‘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我没爹没娘,只剩下您一个人是我的亲人了。’……”

京京叹了一口气,走起神来。讲义从他的手指间滑落,飘在地上,他没有发觉,一动不动。他也有一个乡下的爷爷。小时候,他是在爷爷那儿长大的,爷爷有一根光亮光亮的水烟袋,一抽烟,就喊:“火!”京京赶紧拿来纸捻子,点着火,递到爷爷手上。爷爷“噗”一声把火吹燃,然后“咕噜噜,咕噜噜”抽上几口,深深吸进一口气,又长长地吐出来,好像美得不行。抽过了瘾,爷爷放下水烟袋,一把将京京揽在怀里,开始说:“从前有个财主,雇了两个兄弟在家当长工……”到了夏天,晚上,爷爷搬一把竹椅到打谷场上乘凉,京京像只小狗似的蜷在他旁边。爷爷指着天空说:“看见了吗?发亮的带子是银河。王母娘娘不让牛郎织女会面,拔下头上的簪子,嗤的一划,就成了这条宽不见边的大河……”

后来京京长大了,妈妈说要让他到城里来上学,他就再没见过爷爷。可是爸爸妈妈总吵架,总吵架。一吵起来,妈妈总要打他,一边哭一边打,他害怕极了。他不喜欢这个家,总是想念乡下的爷爷。就像可怜的小万卡盼望爷爷接他回家一样,京京也盼着爷爷哪一天来看看他。这个万卡写的信多好啊!京京还没有给爷爷写过信,他不知道自己能写成什么样子。

他从地上捡起讲义,又挑了一段往下念:“亲爱的爷爷,等老爷家里有挂着礼物的圣诞树的时候,替我摘下一颗金色的胡桃,收藏在我的丝匣子里头。问奥尔迦·伊格纳捷芙娜小姐要,就说是给万卡的。……”

这么说,这个叫“奥尔迦”的女孩子一定跟万卡挺要好了?京京以前也有个好朋友,叫妮儿,就住在爷爷家对门。妮儿有一双特别黑特别黑的眼睛,一笑,那双眼睛就眯缝起来,带着点狡猾的神气。她总是领了京京去摘桑果吃。她会爬树,双手一扯一扯,爬得飞快,跟猴子似的。她让京京在树下举着篮子,自己坐在树上一把一把摘下桑果,扔进篮子里。然后,两人坐在河边的码头上,把脚丫子浸在水里,痛痛快快地吃桑果,吃得嘴唇和牙齿黑紫黑紫的。

哦,多叫人怀念的事,跟万卡信里写的多像多像啊!京京甚至想象得出万卡写信时的心情,那种期待、盼望、急切的心情。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一定的。他真想大声地读一段,用上全部感情去读,这是个多好的故事!

他抬起头,往四面望了望。林子里静悄悄的,两只小蜜蜂在附近嗡嗡地飞。他咽了一口唾沫,把讲义举在面前,终于大声地从头念了起来:

“三个月前,九岁的男孩万卡·茹科夫被送到鞋匠阿里亚兴这儿来做学徒……”

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14.概括这个片断的主要内容。

15.《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京京的心弦,而使他特别喜欢?

16.这个片断开头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7.这个片断的末尾说“京京心里难受极了”,请写出使京京难受的几点原因。

18.除了悲伤难过之外,这个片断还表现了京京的哪些感情?

四、延伸·拓展(18分)

谢谢老师

苏叔阳

①人生有许多事要学;人生有许多事要做。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

②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最难的事是做人。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老师。

③人生有许多许多的东西令你珍重。而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才会知道,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真诚。在这世上,唯有老师,唯有老师呵,教你真诚。

④老师的职业,容不得虚假;老师的职业,排斥奸佞。诲人之心长在,哗众之意皆无。一切伪善、恶丑、买空卖空、损人肥己的言行,与老师的道德相悖,为老师的称号所不容。

⑤也许,你的一生,( )过许多坎坷、( )过无数道台阶,终于( )辉煌,( )了顶峰。请你面对清风明月,扪心自省,你可记得,每一道沟坎,每一步阶梯,有几位老师搀扶你前行,用肩膀托你到高处去领受人生的风景。

⑥在每一个成功者的道路上,谁也数不清有多少老师的身躯,做了铺路的石子,让你踏着他们去开辟前程。小心地抬起你的脚吧,不要碾碎了他们的心灵。

⑦或许,你感喟一生的平庸,叹息命运的不平:为什么荣耀的花环总套在别人的头上,只将寂寞、清冷、悲苦甚至不幸赏给自己的姓名。也请你静夜长思吧,有多少老师为你付出了同样的辛劳,甚至给你远超过给别人的呵护,为你些微的成功而高兴得热泪涔涔,就算你失败、跌倒,周围都是嘲讽的目光,也总有一双眼睛,充满怜爱地凝望着你。那就是老师的眼睛。不管你灿烂还是黯淡,你都是老师心中的星辰。请你振作吧,别伤了老师的心!

⑧把老师比做母亲,把老师比做人梯,比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比做努力吐出最后一口丝线的春蚕,比作 ,比作 ,都不过分。这世上倘没了老师,人类将永远陷入混沌。老师是擎天的柱,润泽大地的春雨,让人类绵延不绝的大军,假如人世上有一种专门吃苦而造福别人的职业,那便是老师,没有任何人比他们更神圣。

⑨不管是华发满头,还是青春年少,让我们手牵起手,躬下身,向所有的老师虔恭地祝福,含泪说一声:“谢谢啦,谢谢你们,老师!”

(选自《光明日报》1999年9月9日)

19.将“步入”、“超越”、“攀上”、“踏上”四个字分别填入第⑤段的括号中。

20.第⑧段中,作者把老师比作“母亲”、“人梯”、“红烛”、“春蚕”。想一想,还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请在第⑧段的横线上填写。

21.作者说:“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请你放眼全文,从文中找出三个句子来作为它的理由。

22.文中有很多美句,请你找出一句,说说它美在哪里?

句子:

美在

23.文中的语句饱含感情,请你找出一句,说说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句子:

表达了

五、表达·交流(50分)

24.题目:最愿意

要求:材料生活化、细节化,写出真情实感,字数600字左右。

第一单元

一、(4分)除本题的书写外,还包含全卷书写分共4分。根据下列标准进行评分:4分:字体美观端正,字、标点书写正确,卷面整洁干净。3分:字体清楚,有三四处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卷面干净。2分:字体潦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卷面轻脏。1分: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卷面很脏

二、1.(4分)枕 截 陈 喘 攸 或 离 既 瞠 苟 冥 誓 诱 蒂 境 作

2.(2分)嫩 奏 耍 穹

3.(2分)周树人 文学 思想 朝花夕拾

4.(2分)①反问 ②拟人 ③比喻 ④排比

5.(4分)……极好。||祖国……低下头去。|后来……

6.(4分)根据答题实况评改

7.(4分)①远 近 朝 暮 ②热爱祖国河山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

8.(4分)①过渡作用 ②对百草园喜爱、留恋的感情,对三味书屋有所畏惧的感情 ③加上“我的”,表示与“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加上“们”,是拟人化用法,而且表示数量多 ④既可增加文章的趣味,又表现出儿童的稚气及对百草园的依恋和无可奈何之心境

三、(一)9.作者用极简练的文字写出“我”从早到晚,日复一日捧书而读的情景,表明私塾学习生活的单调枯燥

10.学习内容枯燥,晦涩难懂(连断句都读错了) 11.严而不厉 12.作者带着欣赏的眼光,充满欢乐、天真的笔调,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出先生放声唱读时入神并自我陶醉的形象

13.言之有理即可 (每题为2分,共10分)

(二)14.李京京在树林中练习朗读,想起自己和万卡相似的遭遇,心里难过悲伤。

15.由于他的身世与作品中的万卡的身世遭逢相似,使他在阅读《万卡》时心里产生深深的共鸣。

16.烘托李京京的孤独、难过、悲伤的心情。

17.京京要求在公开课朗读课文,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目睹父母时常吵架,而且经常成为父母不和的牺牲品;见不到爷爷和过去的好朋友。

18.还表现了对父母和老师的不满、对乡下爷爷的思念、对乡下小伙伴的怀念、对朗读课文的极度渴望等感情。(17、18题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12分)

四、19.超越 踏上 步人 攀上

20.根据答题实况评改

21.如:“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老师。”“在这世上,唯有老师,唯有老师呵,教你真诚。”“老师的职业,容不得虚假;老师的职业,排斥奸佞。”“这世上倘没了老师,人类将永远陷入混沌。”“假如人世上有一种专门吃苦而造福别人的职业,那便是老师。” 22.根据答题实况评改

23.根据答题实况评改 (以上除19、20题每小题3分,其余各题均为4分,共18分)

24.略

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通过自读,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小实验:种两粒花种(其中一粒是煮熟的)。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生齐读)

读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

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先自己读,再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

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语,齐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并”、“盛”是后鼻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分段练习朗读

1.第1自然段。

a.自由读第1自然段。

b.老师引读。师问:什么时候?谁要干什么?他宣布了什么?

学生以读代答。(很久以前,有位国王要挑选一个孩子做继承人。他宣布: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

2.第2自然段。

a.自由读第2自然段。

b.教师范读。听一听,老师读出了什么语气?(盼望花开)你也来学一学。(注意指导:十分、天天、看啊、看啊)

c.指名读、分小组读。

3.第3、4自然段。

a.自由练读。

b.练习人物的对话,想一想国王问雄日的话,国王和孩子们的对话,注意人物的身份,读出不同的语气。

c.指名分角色读,小组分角色练读。

通读全文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2.朗读课文。

讨论

1.国王为什么要选雄日做继承人?

a.小组讨论交流。

b.汇报讨论结果。

指导书写

1.学生对书上田字格中的字逐一观察,想一想,提醒大家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如:不能把“分”的“八”字写成“人”字。

2.学生先描红,再临写。

完成课后“读读想想”

1.指名朗读,齐读。

2.“十分”可以换成什么词?(“非常”“特别”“格外”等)

3.试着用“十分”说一句话。(鼓励与众不同)

拓展练习

续编故事:雄日当了国王以后……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