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0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中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6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寓意,教育学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小朋友们,你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你们最喜欢什么?
2、图上的小河和小草的确很可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的故事。
3、揭示课题:小河与青草。(指导读准生词“青草”。注意后鼻音和平舌音。)
二、初步指导。
1、自由读课文。
(1)要求读通句子,不丢字,不加字。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卡片。)指名读,并注意正音。
小河边 感谢 河岸 紧紧抱住
碧绿碧绿 喜爱 水分 干枯
(2)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训练。
教学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怎样的?
(填空)( )的小河 ( )的小草
2、它们是什么关系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比较句子。
(1)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2)弯弯的小河边,长了青青的小草。
多了个“满”字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
5、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那么绿呢?(下节课再研究)
四、指导写字。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青:上下结构。上面宽扁,下面瘦长。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草字头扁小些,“早”写得宽大些。
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住:左右结构,左高右低。单人旁瘦长,竖底下要露一点儿,“主”宽大,紧挨左边。
2、学生练习描红,要求做到笔笔到位。教师巡视指导。
2、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0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中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6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寓意,教育学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小朋友们,你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你们最喜欢什么?
2、图上的小河和小草的确很可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的故事。
3、揭示课题:小河与青草。(指导读准生词“青草”。注意后鼻音和平舌音。)
二、初步指导。
1、自由读课文。
(1)要求读通句子,不丢字,不加字。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卡片。)指名读,并注意正音。
小河边 感谢 河岸 紧紧抱住
碧绿碧绿 喜爱 水分 干枯
(2)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训练。
教学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怎样的?
(填空)( )的小河 ( )的小草
2、它们是什么关系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比较句子。
(1)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2)弯弯的小河边,长了青青的小草。
多了个“满”字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
5、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那么绿呢?(下节课再研究)
四、指导写字。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青:上下结构。上面宽扁,下面瘦长。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草字头扁小些,“早”写得宽大些。
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住:左右结构,左高右低。单人旁瘦长,竖底下要露一点儿,“主”宽大,紧挨左边。
2、学生练习描红,要求做到笔笔到位。教师巡视指导。
3、《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小河与小草的对话。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一、 导入
1、 我们又一次来到这弯弯的小河,你瞧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出示挂图)
2、 让我们今天再一次走进小河与青草的世界。
3、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二、多媒体创造情境
1、 你们听,它们又在说话了。(静静听,认真地看,不要打扰它们说话)
2、 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 想不想做小河与青草也来说说话。
三、读课文
1、 想做小河的小朋友,戴上了小河的头饰,想做青草地的小朋友戴上了青草的头饰,去读一读课文,再把自己说的话多读一读。
2、 指名分角色读。
直接读青草与小河的对话。
3、 议:通过自己的读书和听了小河与青草的对话,你信又知道了什么了?
(1) 四人一小组交流。
(2) 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集体交流。
▲ ①我听了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我知道 。
②看到如此清的水,你想干什么?
③此时,你也想对小河说:“ 。”
看着这清清水,小草们再对小河说一声:“ 。”
④过渡:此时在你头脑立刻又会浮现一个什么问题?
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同桌交流一下,你们还知道什么?
▲ ①我读了小河说:“这要感谢 呀!”
我知道是 。
②读了这句话还知道了什么?
我还知道 。
浑浑的泥水是什么样的?
③如果没有青草把泥土紧紧抱住,这小河早已成为浑浊的泥水了,小河怎么能不感谢青草呢?让我们充满感激之情,来读一读。
④还有哪条小河还没说?
⑤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青草说一声:“ ”。
▲ ①你还知道了什么?
②你喜欢吗?你学习小河说一说。
③谁能说得更喜欢地点。
④我们看书上的图,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还可以说怎样的小草?
⑤这嫩嫩的、绿绿的、青青的小草,天天陪伴着小河,小河怎么不喜欢它呢?
4、 分角色读
(1) 多好的一对好朋友,真是谁也不离开谁。还想学着小河和青草说说话吗?
(2) 找你附近的小草小河说一说吧,如果能加上动作会更棒。
(3) 请一对小草与小河来表演表演。
5、 深一步感受悟。
你想对青草、小河说些什么?
又想对自己说什么?
6、 你们瞧,听着你们说的话,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得更绿了。
四、 课外作业
同桌互编一段沙漠与青草对话。
4、《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干 住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出示小河头饰)这是---?(出示小草头饰)这是-----?
今天我们又与他们见面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
2.复习生字。
(1)课文里的词语宝宝你还认识吗?
出示:抱住 水分 充足 干枯 感谢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过渡:青草就长在小河边上,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弯弯的小河边,听听他们的对话。
(播放课文2-5段的录音)
出示填空练习:小草夸小河
小河夸小草
交流:板书 清 绿
(一)学习第二三小节。
1、指名读。小草是怎么夸小河的?谁想读?
指名读
2、引导学生看图,感悟小河的清。
我听得出来,这条小河真清。(指图)清得可以
师:这样的小河你喜欢吗?该怎么读小草的话呢?
指名读,赛读,齐读
指名读.师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3、听了小草的夸奖,小河说—— (指名读)
4、(出示小草实物)小草怎么就会把泥土抱住了呢?
5、边演示边叙述:小草的根就像无数的小手紧紧抓住泥土,不让泥土淘气地溜到小河里,看,它们抱得多紧呀!
6、如果没有小草,岸边的泥土会溜到小河里的。瞧,(演示)清清的水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板书:浑浊
7、看到这儿,你想对小草说什么?
8、小河的话该怎么读呢?
小结:小草的功劳可真不小,正是因为它,浑浊的河水变得如此清澈。
(二)学习第四、五小节
过渡:小河与青草的对话还没完呢,它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1、自由读4、5小节
2、指名说,“碧绿碧绿”说明小草长得怎么样?
这样的小草你喜欢吗?该怎么读呢?(小草碧绿碧绿的,真可爱呀!)
3、谁想来当小河,夸一夸小草?指名读、范读、领读
4、小草听了他的赞美,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一读小草说的话?
5、听了小草说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6、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是因为喝了小河里甜美的水,喝的饱饱的,才会长得更高,更壮,更绿。可是有一天,小河里的水渐渐地少了,少了,越来越少了,小草得不到河水的滋润了,一天天、一天天地 了(引说)。
板书:干枯
7、 现在你是一株干枯的小草,你最想说什么呢?
8、小草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一起来读。
(三)分角色朗读2-5段。
1、同桌互练。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着小河与小草互相夸奖,互相感谢?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当小河,一个当小草,先练一练。
2、指名朗读。(注意引导加表情、动作)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指名上台表演,戴上头饰。
(四)学习第6自然段
过渡:它们互相夸奖着,互相感谢着,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就这样,
1、引读:小河流得 ,小草也长得 。
2、齐读。小河与小草可开心了,咱们再读一读。
三、拓展
师:小河与青草是一对好朋友,大自然中,象这样的好朋友可多啦,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有一天陈老师经过一个花坛,听到花儿和蜜蜂也在说悄悄话了,有两句话我听清楚了,但是还有两句话我没有听得清楚,咱们小朋友猜一猜,它们会说什么呢?
投影出示填空
(1)学生思考
(2)同桌讨论
(3)交流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这样的好朋友吗?
请你们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讨论,明天课上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
四、写字
过渡:刚才,我们读了小河和小草的故事,知道了它们谁也离不开谁。现在,我们要学写两个生字了。
1. 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 分 干)
2.指导书写。
分:“充足的水分”的“分”。“分”的上面是——“八字头”,下面是——“刀”。我们来看“刀”的笔顺。(指名说笔顺)(范写)注意,先写“”,折要稍微往竖中线收一点。
干:就是“干枯”的“干”。要注意上下两横,上面短,下面长。竖写在竖中线上。(范写)。学生在书上描。
3、学生完成作业,巡视。
板书设计:
小河与青草
清 绿
浑浊 干枯
5、《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小河与青草》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
(1)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有趣的图。
出示图:你们看图上话了些什么?
(2) 你最喜欢什么?
板书:小 河 青 草
教学生字词青草
a.指名读
强调:青 后鼻音 ;草 平舌音。
b.齐读
注:相机解释“青”:绿色。
2. 谈话〖感谢您浏览!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图上的小河与青草的确很可爱,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小河和青草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小 河 与 青 草
小朋友想想,“与”是什么意思啊?能不能换成其他什么词呢?
3.指名读课题,多读几遍。(注意停顿)
二.初读指导。
1.谈话
小河与青草的故事可有趣啦!小朋友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啊?(想)
老师这有三颗红色的五角星,漂亮吗?(漂亮) 想不想得到?(想)
这可不容易啊!只有你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才能得到呢!咱们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这三颗五角星!
A.a.听清老师的要求,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圆圈画出来,在拼音的帮助下多读几遍,直到把字音读准为止。
b.出示生字词:
青 草 对 抱 住 水 分
干 枯 与 小 河 边 感 谢
河 岸 紧 紧 流 得 更 欢 了
(1) 这些生字词是我们读书时候的拦路虎,要想得到第一颗星就要先把它们扫除。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些词,你觉得难读的可以看看拼音多读几遍。(巡视,辅导)
(2) 指名读,相机正音。
(3) 我们看者拼音会读了,那么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同桌之间先读着试试看。
(4) 开火车读。
小结:小朋友们可真不简单啊,只用了一会儿功夫就顺利地得到第一颗星了。(贴第一颗星)
B.现在我们小朋友再努力一下,去争取第二颗五角星。
请小朋友再来读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标上三角,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继续往下读。
出示:1. 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2. 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1) 刚才老师在下面看小朋友读的时候发现有两句话大家比较
难读,就是黑板上这两句话。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停顿
在哪儿停呢?先听老师读。
(2) 由读。
(3) 指名读。
(4) 齐读。
(5) 第二句请小朋友安老师读第一句的方法自己先试试看,再点名读,齐读。
小结: 大家可真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都读通顺了,你瞧,第二颗星也来表扬你们了。(贴第二颗星)
C. 小河和青草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小朋友先看看图,然后一
边读课文一边想就能知道了。注意先看图,然后边读边想。
(1) 点名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一自然段,奇特小朋友仔细听,看他读的好不好。
(2) 你决得他读的怎么样?你也来试一试。
用同样的步骤请学生读2—5自然段,齐读第6自然段,注意正音。
小结:小朋友们多了不起啊!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了三颗漂亮的五角星,真是学习的小主人!(贴第三颗星)
〖感谢您浏览!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三.总结延伸。
1.小朋友们,书读到这儿,你知道了些什么?又有那些新问题?
2.课后请小朋友们动脑精想一想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的我们下节课一起来边读边讨论。
四.指导写字。
1.请学生先自己看书上“干”,“分”,“对”的笔顺。
2.出示:干
3.齐书空说笔顺。
4.教师范写。
强调第二横稍长。
用同样的步骤叫生字:分,对。
分:上盖下,上“八”下“刀”,捺起笔略高于撇。
对: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是点。
五.作业。
1.在书上描红。
2.写字本上“干”,“分”,“对”各四遍。
6、《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 ,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1、借助课文内容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熟读课文,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难点:反复熟读课文,体会小草与小河的美好品德,进而学会做人的
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揭示课题
1、看图,谈话导入。
(1)(出示挂图,播放流水声)小朋友,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小河的水清清的,小草的颜色绿绿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地喜爱。这儿的水和草为什么这么可爱呢?让我们看个究竟吧。
(播放课件或课文朗读)
2、揭示课题
出示:小河与青草 (注上: hé yǔ qīng cǎo )
指名读题,教学“青”。(后鼻音)
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分小组读课文(四人一小组),有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小组成员互帮互助,没有把握的字还可向其他组请求帮忙。
2、教师巡视组织小组读好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老师带来一些词语宝宝,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1)出示生字词:
小河边 感谢 河岸 紧紧 抱住 碧绿碧绿 喜爱 水分 干枯
(2)指名、齐读词语。
(3)现在词语宝宝又躲到了课文中,你们还会认出他们吗?指名分自然段试
读课文,师生及时正音。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小草喜爱小河吗?(生:喜爱)为什么喜爱?小朋友你们读一读这句话。
投影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你是怎么知道小草喜爱小河的?
比较句子:(1)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2)弯弯的小河边,长着青青的小草。
3、这两个句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你觉得哪个好?
4、“长满了”说明小河边的小草很多,小草喜欢和小河生活在一起。
5、指导朗读。
(1)小草真是很多,的确是喜欢小河。怎么读才能读出小草的高兴呢?你们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2)(播放流水声)小草喜爱小河,你们喜爱吗,怎么读出你们的喜爱呢?谁再来试试。
6、这句话里有两个生字,你们能找出来吗?指导书写:“青”、“草”
(1)青:上下结构。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2)草:上下结构。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按笔顺描红。
(4)观察生字位置结构描红、临写。
四、设疑激趣
小草为什么喜欢小河,小河也会喜欢小草吗?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7、《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音,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在四字格中正确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水彩笔、头饰、宣传标语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看图,谈话导入
(1)(多媒体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小河”“青草”
(2)教学“青”
“青”这个字读时要注意什么呀?(后鼻音)谁会读?(指名读,评议)你们还知道哪些词语中有“青”字?
(3)揭示课题
板书“与”
多么可爱的小河、青草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
教学“与”:这个字的音节(yu)是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指名读题、评议,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课题读给大家听?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一”画出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bian dao gan xie an
小 河 边 看 到 感 谢 河 岸
jin jin bao zhu xi ai chong zu
紧 紧 抱 住 喜 爱 充 足
hun zhuo bi lu bi lu fen ku
浑 浊 碧 绿 碧 绿 水 分 干 枯
①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讨论一下哪些字音比较难读。
②你觉得哪些字难读。指名讨论并领读
③下面让我们开火车读词语,比比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④齐读词语
(2)检查课文朗读
①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请六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听,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③引导评价
谁来说说,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样的?
2、读一读
同学们说得真好,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画一画
小朋友们读得真棒,你愿意把小河与小草画下来吗?
生自己动笔练画,师巡视。
4、议一议
①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互相比一比、评一评,看看谁画得好,为什么?
②实物投影两位同学的画作。
大家看了这两幅画,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评议)
5、品一品
(1)出示句子“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学生自由读句子。
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多)哪一个词写出了小草的多?(长满了)
(2)指导朗读
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①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试着读一读。
②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请大家分成小组,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组长给读得好的同学加颗星。
6、背一背
(1)聪明的小朋友已经把这句话记住了,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看图练背
多媒体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着图一起来背诵第一自然段。
(3)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这么绿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青边对能到”
2、认读生字并扩词
注意青qing 能neng要读准后鼻音。
3、按笔顺描红
(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到课后练习第2题,找出这几个字,并按笔顺描红。
(2)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的?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①请大家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同座互相讨论:每个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②指名交流: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青:上下结构。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边:半包围结构。第四笔“”与第五笔“”不能交*。
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能:左右结构。左右基本相等。第三笔是竖,“”不可写作“”。
到:左右结构,左宽右窄。第六笔是提。
(2)师范写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反馈指导,加深印象。
①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讨论、评议:你觉得哪些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要改进?
②重点比较“青”
青这个字的横画较多,你觉得怎样写才好看?(横空相等,长短变化)
6、继续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小河与青草》。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小节,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3、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那么绿呢?听了他们的谈话,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
(3)自由读句子,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
(4)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5)指导朗读
①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引导学生评议。
②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板书“感谢”
(3)动画演示: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
实物投影小草。
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6、小草保护了小河的清澈,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是爱到河边戏水的孩子、是喜欢到河边洗菜的老奶奶,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听。
1、录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2、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1)比较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
(4)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
②为什么小草又要感谢小河呢?
③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
④动画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
⑤指导朗读:小河的功劳也真不小啊,没有小河也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角色体验、指导背诵
1、分角色朗读
(1)请同桌的小朋友自由练习,分角色读小河和小草的话。
(2)指名分角色朗读。
2、练习表演对话。
(1)分成小组,自由练习表演。
(2)小组汇报。
指名演得好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给大家看
引导学生评议:演得怎么样?
(3)为动画配音
小朋友们读得好,演得也好,让我们一起来为这段动画配音好吗?
谁愿意当小河?谁愿意当小草?
3、练习背诵课文。
三、课外延伸,强化感受
1、动画演示:从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长满了小草,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孩子们在河边戏水,大人们在河边洗衣淘米。可是后来,上游盖起了工厂,工厂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们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变黑了,变臭了,河里的鱼虾死光了,河边的小草也干枯了,人们再也不能到河边戏水、淘米、洗衣了。
2、小朋友们,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小河,正面临着污染的危险。为了保护它们,你想怎样做?
4、倡议:让我们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创美好家园!
诵读宣传标语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住得分干”。
2、认读生字并扩词。
3、按笔顺描红。
(1)自由练习描红。要求:边描边记。
(2)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讨论: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你想提醒小朋友什么?
(2)师范写讲解
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末笔横较长。
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上“”上宽下窄。
分:上下结构。上边的撇、捺要舒展,捺起笔高于撇,不能写作“”、“”。
干:独体字。第二横稍长。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实物投影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互相评议、修改。
(3)继续练习。
附板书设计
小河与青草
小河←————→青草
清 绿
8、《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评析
杨 平(执教)张 庆(点评)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河与青草》,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河与青草也赶到了我们教室。(教师出示手偶,一手扮小河,一手扮青草)
师:(演小河)大家好,我是小河,认识大家非常高兴。(演青草,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小河、小草齐)听说同学们学习了我们的故事,知道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课文能读流利吗?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
【点评:以手偶表演激发阅读情趣。在 杨 老师的课堂里,“小河”、“青草”也成了可爱的小精灵。让两个手偶跟小朋友直接对话,一下子就把儿童带入了神奇的童话世界。】
(生读课文,师彩色粉笔画简笔画)
师:(指简笔画)这篇课文写得多美,在一条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听,它们在说悄悄话呢。想知道它们说了什么吗?请同学们读一读 3~5 节就知道了。
(生自读课文)
【点评:以简笔画激发阅读情趣。色彩鲜明的简笔画,能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师:你听到了吗?听懂了吗?能读得让每一位小朋友都听懂吗?请小朋友四人为一组,读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听。
(分组读课文)
师:小草说了什么?谁来读读第二节?
生: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师:瞧,这水多清!水清是什么样子?
生:一眼能看到底。
生:能看到河底的小鱼。
师:真清呀!谁能读出这种感受?
(指名读)
师:你听懂了吗?
生:我听懂了,小草在夸小河呢!
师:有人夸过你吗?怎么夸的?
生:没有。
师:老师夸奖你,你真谦虚!能学小草夸夸小河吗?(生读这句话)
【点评: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激发阅读情趣。唤起儿童相似的生活经验,不仅能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会感到课文中的故事更亲切,更有趣。】
师:小河听你这么一说多高兴,它会怎么说?
生:(读第 3 节)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师:抱得再紧点。(生再读那句话)
师:知道“浑浊”是什么意思吗?见过浑浊的河水吗?
生:见过,黄黄的。
生:有点黑,可脏了。
师:老师这儿有一瓶清水,一些泥土,谁能把水变浑浊?(生把泥土倒进水里)瞧,泥土落进水里,水变得很浑浊。
【点评:以演示激发阅读情趣。儿童不理解的词,老师通常是讲解一下,但远不如当堂演示来得直观、生动、有趣。】
师:小河有了小草才这么清,它该怎么感谢小草呢?谁能读出感谢的语气?
(指名读)
师:小草夸过小河,小河又该夸小草了,它是怎么夸的?
生:(读第 3 节)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师:喜爱后面的标点你认识吗?
生:这是感叹号。(师板书“!”)
师:这个感叹号太瘦了,谁能把喜爱的语气读出来,我就把它画得胖一点。
(指名再读这句话,读出了喜爱的语气,老师夸奖后,把感叹号描胖了一些)
【点评:描胖感叹号激发阅读情趣。教学是艺术,教学是创造性的劳动。 杨 老师用描胖感叹号的办法启发儿童读出喜爱的语气,既具体形象,又生动有趣,真是于细微处见匠心。】
师:小河这么夸小草,小草心里还不跟吃了蜜一样甜,它怎么说?
生:(读第 4 节)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师:“干枯”是什么意思?见过干枯的小草吗?
生:见过,黄的。
生:低着头,没劲了。
师:(出示一棵青草,一棵枯草)这两棵草哪棵是干枯的?
生:(指枯草)那棵是干枯的。
师:谁愿意表演小草?愿意的站起来。
(师说生表演,说到“水分充足”学生就使劲仰头伸手,说到“干枯”,学生就耷拉着脑袋,有的还一下子坐到凳子上)
【点评:以表演激发阅读情趣。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以演助读尤其适用于低年级儿童。】
师:同学们,小河和小草说的悄悄话多有意思。你们现在就是小河、小草,能学学它们的悄悄话吗?平时说话可不能拿书,咱们能不能不拿书说说小草、小河的话?
(学生自由练习)
师:老师起头,谁会谁就自己站起来说,加上动作会更好,不太会也可以看看书。
(师起头,生背)
师:同学们又说又演这么起劲,老师也想参加,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老师还请了两位特邀嘉宾一起表演。(老师用手偶边背边演前半篇课文)
生:老师,我也想演。
师:赶快练一练吧。
师:谁愿意上台来演?(请两位小朋友上台表演)其他小朋友想演小草演小草,想演小河演小河。(学生边背边表演)同学们背得熟,演得好,真是太棒了!呦,老师也像小河、小草一样学会夸人了!
生:这要感谢您呀!
生:要感 谢 老师教我们呀,要不,我们也不会背不会演呀!
师:会背会演还要会写呢。(出示生字)看看这些生字,你怎样记住它们?
(生自记生字)
师:同学们上节课字写得非常漂亮,剩下的字一定能写得更漂亮。(师领做写字操)上节课老师教你们的写字姿势还记得吗?我们再来做一做。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安,现在开始写字。
(放音乐,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师:小河和青草这一对好朋友,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其实在自然和生活中,有许多相互关联的事物,比如蜜蜂和花儿,蜜蜂为花儿授粉,花儿为蜜蜂提供花蜜。比如铅笔与橡皮……请同学们找一找,根据自己找的编个小故事,讲给你的好朋友听。
【点评:以编故事激发阅读情趣。 杨 老师要求儿童将课文内容迁移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有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潜能。】
9、《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小河与小草的对话。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感谢您浏览!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一、导入
1、我们又一次来到这弯弯的小河,你瞧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出示挂图)
2、让我们今天再一次走进小河与青草的世界。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二、多媒体创造情境
1、你们听,它们又在说话了。(静静听,认真地看,不要打扰它们说话)
2、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想不想做小河与青草也来说说话。
三、读课文
1、想做小河的小朋友,戴上了小河的头饰,想做青草地的小朋友戴上了青草的头饰,去读一读课文,再把自己说的话多读一读。
2、指名分角色读。
直接读青草与小河的对话。
3、议:通过自己的读书和听了小河与青草的对话,你信又知道了什么了?
(1)四人一小组交流。
(2)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集体交流。
▲①我听了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我知道。
②看到如此清的水,你想干什么?
③此时,你也想对小河说:“。”
看着这清清水,小草们再对小河说一声:“。”
④过渡:此时在你头脑立刻又会浮现一个什么问题?
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同桌交流一下,你们还知道什么?
▲①我读了小河说:“这要感谢呀!”
我知道是。
②读了这句话还知道了什么?
我还知道。
浑浑的泥水是什么样的?
③如果没有青草把泥土紧紧抱住,这小河早已成为浑浊的泥水了,小河怎么能不感谢青草呢?让我们充满感激之情,来读一读。
④还有哪条小河还没说?
⑤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青草说一声:“”。
▲①你还知道了什么?
②你喜欢吗?你学习小河说一说。
③谁能说得更喜欢地点。
④我们看书上的图,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还可以说怎样的小草?
⑤这嫩嫩的、绿绿的、青青的小草,天天陪伴着小河,小河怎么不喜欢它呢?
4、分角色读〖感谢您浏览!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1)多好的一对好朋友,真是谁也不离开谁。还想学着小河和青草说说话吗?
(2)找你附近的小草小河说一说吧,如果能加上动作会更棒。
(3)请一对小草与小河来表演表演。
5、深一步感受悟。
你想对青草、小河说些什么?
又想对自己说什么?
6、你们瞧,听着你们说的话,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得更绿了。
四、课外作业
同桌互编一段沙漠与青草对话。
10、《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音,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在四字格中正确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水彩笔、头饰、宣传标语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看图,谈话导入
(1)(多媒体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小河”“青草”
(2)教学“青”
“青”这个字读时要注意什么呀?(后鼻音)谁会读?(指名读,评议)你们还知道哪些词语中有“青”字?
(3)揭示课题
板书“与”
多么可爱的小河、青草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
教学“与”:这个字的音节(yu)是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指名读题、评议,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课题读给大家听?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一”画出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bian
dao
gan
xie
an
小
河
边
看
到
感
谢
河
岸
jin
jin
bao
zhu
xi
ai
chong
zu
紧
紧
抱
住
喜
爱
充
足
hun
zhuo
bi
lu
bi
lu
fen
ku
浑
浊
碧
绿
碧
绿
水
分
干
枯
①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讨论一下哪些字音比较难读。
②你觉得哪些字难读。指名讨论并领读
③下面让我们开火车读词语,比比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④齐读词语
(2)检查课文朗读
①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请六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听,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③引导评价
谁来说说,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样的?
2、读一读
同学们说得真好,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画一画
小朋友们读得真棒,你愿意把小河与小草画下来吗?
生自己动笔练画,师巡视。
4、议一议
①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互相比一比、评一评,看看谁画得好,为什么?
②实物投影两位同学的画作。
大家看了这两幅画,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评议)
5、品一品
(1)出示句子“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学生自由读句子。
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多)哪一个词写出了小草的多?(长满了)
(2)指导朗读
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①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试着读一读。
②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请大家分成小组,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组长给读得好的同学加颗星。
6、背一背
(1)聪明的小朋友已经把这句话记住了,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看图练背
多媒体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着图一起来背诵第一自然段。
(3)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这么绿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青边对能到”
2、认读生字并扩词
注意青qing
能neng要读准后鼻音。
3、按笔顺描红
(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到课后练习第2题,找出这几个字,并按笔顺描红。
(2)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的?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①请大家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同座互相讨论:每个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②指名交流: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青:上下结构。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边:半包围结构。第四笔“”与第五笔“”不能交*。
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能:左右结构。左右基本相等。第三笔是竖,“”不可写作“”。
到:左右结构,左宽右窄。第六笔是提。
(2)师范写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反馈指导,加深印象。
①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讨论、评议:你觉得哪些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要改进?
②重点比较“青”
青这个字的横画较多,你觉得怎样写才好看?(横空相等,长短变化)
6、继续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小河与青草》。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小节,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3、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那么绿呢?听了他们的谈话,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
(3)自由读句子,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
(4)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5)指导朗读
①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引导学生评议。
②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板书“感谢”
(3)动画演示: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
实物投影小草。
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6、小草保护了小河的清澈,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是爱到河边戏水的孩子、是喜欢到河边洗菜的老奶奶,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听。
1、录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2、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1)比较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
(4)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
②为什么小草又要感谢小河呢?
③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
④动画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
⑤指导朗读:小河的功劳也真不小啊,没有小河也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角色体验、指导背诵
1、分角色朗读
(1)请同桌的小朋友自由练习,分角色读小河和小草的话。
(2)指名分角色朗读。
2、练习表演对话。
(1)分成小组,自由练习表演。
(2)小组汇报。
指名演得好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给大家看
引导学生评议:演得怎么样?
(3)为动画配音
小朋友们读得好,演得也好,让我们一起来为这段动画配音好吗?
谁愿意当小河?谁愿意当小草?
3、练习背诵课文。
三、课外延伸,强化感受
1、动画演示:从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长满了小草,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孩子们在河边戏水,大人们在河边洗衣淘米。可是后来,上游盖起了工厂,工厂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们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变黑了,变臭了,河里的鱼虾死光了,河边的小草也干枯了,人们再也不能到河边戏水、淘米、洗衣了。
2、小朋友们,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小河,正面临着污染的危险。为了保护它们,你想怎样做?
4、倡议:让我们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创美好家园!
诵读宣传标语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住得分干”。
2、认读生字并扩词。
3、按笔顺描红。
(1)自由练习描红。要求:边描边记。
(2)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讨论: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你想提醒小朋友什么?
(2)师范写讲解
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末笔横较长。
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上“”上宽下窄。
分:上下结构。上边的撇、捺要舒展,捺起笔高于撇,不能写作“”、“”。
干:独体字。第二横稍长。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实物投影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互相评议、修改。
(3)继续练习。
附板书设计
小河与青草
小河←————→青草
清
绿
11、《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的道理。【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小草实物、一盆清水、泥土、干枯的盆景、小黑板卡片(送词:清澈见底、谦虚)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昨天的语文课上,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齐读课题。(电脑出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这又是怎样的小草呢?(适机板书:清
绿)
2、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小河与青草的位置?全班齐背第一小节。3、小河为什么这么清,小草又为什么这么绿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谈话就知道了。二、精读感悟
(一)、范读课文2-5段,边听边想,小河与青草进行了几次对话?每次讲什么?(二)、学习出示2、3小节,出示2、3小节。1、指名朗读第一次对话。2、每一小节是谁说的?请小朋友挑自己喜欢的一小节练习朗读。3、愿意做小草的小朋友举手,谁来读一读第2小节?
4、小草说了什么?从哪些词看出小河很清?发挥你的想像,清得可以看见什么呢?老师给大家送一个词这就叫“清澈见底”。(板书:清)5、赛读:小草可真会夸奖别人呀,这么热情地赞美别人,你们喜欢小草吗?喜欢小草的同学站起来来读一读。6、听了小草的夸奖,小河会怎么想?
7、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老师送词:谦虚8、(出示小草实物)板书并动作演示:紧紧抱住小草没有手,怎么就会把泥土抱住了呢?边演示边叙述:小草的根就像无数的小手紧紧抓住泥土,不让泥土淘气地溜到小河里,看,它们抱得多紧呀!9、如果没有小草,岸边的泥土会溜到小河里的。瞧,(演示)清清的水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10、为什么小河水那么清?谁能用“因为
所以
”说一说?
11、指导朗读:小草功劳这么大,所以小河要感谢青草呀!朗读时,要读出小河的谦虚来。喜欢小河的站起来读。12、同桌分角色朗读2、3小节,男女生分读2、3小节。过渡: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小草夸奖小河清澈,结果得到了小河的感谢。他们的第二次对话又说了些什么呢?(三)学习第4、5小节
1、出示4、5小节,自由读。同桌讨论读懂了什么?2、集体交流:第二次对话谁先说?说了什么?理解:碧绿碧绿、充足、干枯。(出示实物:干枯的盆景)板书:干枯3、小草为什么那么绿?用“因为
所以
”说一说。4、指导分角色朗读。同桌合作练读:小河要主动、热情地赞美的语气,小草是谦虚的语气。最好能加上表情和动作。师生合作:重点练习表情和语气。(不看书进行对话练习)指名合作。(戴头饰)大组合作:配上合理的动作。(四)学习第6自然段过渡:小河与青草就这样互相夸奖着,互相感谢着,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就这样,1、引读:小河流得
,小草也长得
。理解“欢”2、齐读。小河与小草可开心了,咱们再读一读。三、总结明理1、总结交流:你喜欢谁?为什么?学了这节课你还明白了什么?大自然里的一切事务都是相互依存的,互相合作,互相感谢,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其实只要善于发现,你会看到周围的人都有优点,希望大家也要学会多赞美别人的优点,多感谢别人的帮助,做个谦虚的好孩子,好吗?2、老师奖励动画片。会背诵的学生站起来试着动画片配音,加动作。四、拓展作业。1、小河淙淙地向前流着,流过树林,流过田野,流过山岭,小河与大树、小河与鲜花、小河与庄稼又会说些什么呢?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小河与青草
清
绿
紧紧抱住
充足的水分
互相帮助
互相感谢
12、《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感谢您浏览!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1、引导看图,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小河”“青草”
(2)教学“青”“草”
“青”这个字读时要注意什么呀?
你们还知道哪些词语中有“青”字?
“草” 平舌音
(3)揭示课题
图上的小河与青草的确很可爱,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小河和青草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小河 与 青草
(板书“与”)
教学“与”:这个字的音节(yu)是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小朋友想想,“与”是什么意思啊?能不能换成其他什么词呢?
3.指名读课题,多读几遍。(注意停顿)
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课题读给大家听?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感谢您浏览!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①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②指名并领读
③齐读词语
3、检查课文朗读
①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请六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听,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③引导评价
谁来说说,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小朋友读的都很不错,那会不会写呢?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