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丑小鸭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三年级上:丑小鸭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篱笆、羡慕、讥笑、嘲笑”等词。
2.了解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从而懂得面对别人的嘲笑不自暴自弃的道理。
3.学会积累词语,找出课文中描写丑小鸭和白天鹅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师板书课题,齐读。
二、了解安徒生及其作品。
你对安徒生了解多少呢?你读过他的哪些作品?
三、初读,整体感知
1.导入: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童话共计168篇。同学们读过他的很多作品。《丑小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读课文汇报。(如果学生能汇报就直接汇报。)
四、再读,进一步了解丑小鸭。
1.导入: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丑小鸭,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课件出示:
这是一只 的小鸭子。
2.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感受深的地方可做标记。
3.汇报。
五、结合汇报,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一)这是一只丑陋的鸭子。
1.汇报丑小鸭的样子,出示丑小鸭和其它小鸭子图,比较,体会丑小鸭的“丑”。
2.如果你家养着这样一群小鸭子,你会怎样对待丑小鸭呢?(生畅所欲言)
(二)这是一只可怜(伤心、孤独)的鸭子。
1.导入: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丑小鸭经历坎坷,在变成白天鹅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幸的遭遇。怎样读出他的伤心与孤单呢?
2.朗读3、4自然段,感悟丑小鸭的不幸。(课件出示3、4自然段)
(1)自由读这几段,体会应怎样读。
(2)指名读(评价时适时指导),配乐朗读。
(3)师:多可怜的小鸭子呀!你会对欺负它的小动物们说些什么呢?
(三)这是一只善良、向往美好的小鸭子。
1.导入:有一天,这只孤独的小鸭子却高兴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2.指名读第5自然段。评价时适时指导朗读。理解“羡慕”。
(四)朗读7—9自然段,体会丑小鸭惊喜的心情。
1.导入:冬天到了,湖面上结了冰,丑小鸭不能再游泳了,可怜的丑小鸭又冷又饿,昏睡在了芦苇丛里。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他美好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变成了一只白天鹅。当他发现时,他又惊又喜。
2.出示重点句子,指名读。(适时指导)
3.指名读7—9自然段。
六、总结深化,升华情感。
1.这只丑陋的小鸭子在历尽磨难后,终于变成了一只漂亮的白天鹅。同学们,学习这个故事后,你想说点什么呢?
2.是呀,这只小鸭子令人敬佩,当它遇到挫折时它没有自暴自弃。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挫折。我们不能因为自身的条件差一些就失去信心,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也不能因为别人长得不漂亮或有缺陷就嘲笑别人。
3.让我们带着对丑小鸭的同情与佩服再次走进课文吧。
七、当设计师,为丑小鸭设计名片。
提出学习任务:当设计师,为丑小鸭设计名片。课件出示:
丑小鸭的名片
八、作业超市。
1.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
2.展开想象写一写:
(1)丑小鸭在农民家过冬的故事。
(2)“丑小鸭”和伙伴飞走后发生的故事。
板书:
丑小鸭
白天鹅
2、三年级上:丑小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篱笆、羡慕、讥笑、嘲笑”等词。
2.了解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从而懂得面对别人的嘲笑不自暴自弃的道理。
3.学会积累词语,找出课文中描写丑小鸭和白天鹅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师板书课题,齐读。
二、了解安徒生及其作品。
你对安徒生了解多少呢?你读过他的哪些作品?
三、初读,整体感知
1.导入: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童话共计168篇。同学们读过他的很多作品。《丑小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读课文汇报。(如果学生能汇报就直接汇报。)
四、再读,进一步了解丑小鸭。
1.导入: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丑小鸭,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课件出示:
这是一只 的小鸭子。
2.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感受深的地方可做标记。
3.汇报。
五、结合汇报,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一)这是一只丑陋的鸭子。
1.汇报丑小鸭的样子,出示丑小鸭和其它小鸭子图,比较,体会丑小鸭的“丑”。
2.如果你家养着这样一群小鸭子,你会怎样对待丑小鸭呢?(生畅所欲言)
(二)这是一只可怜(伤心、孤独)的鸭子。
1.导入: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丑小鸭经历坎坷,在变成白天鹅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幸的遭遇。怎样读出他的伤心与孤单呢?
2.朗读3、4自然段,感悟丑小鸭的不幸。(课件出示3、4自然段)
(1)自由读这几段,体会应怎样读。
(2)指名读(评价时适时指导),配乐朗读。
(3)师:多可怜的小鸭子呀!你会对欺负它的小动物们说些什么呢?
(三)这是一只善良、向往美好的小鸭子。
1.导入:有一天,这只孤独的小鸭子却高兴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2.指名读第5自然段。评价时适时指导朗读。理解“羡慕”。
(四)朗读7—9自然段,体会丑小鸭惊喜的心情。
1.导入:冬天到了,湖面上结了冰,丑小鸭不能再游泳了,可怜的丑小鸭又冷又饿,昏睡在了芦苇丛里。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他美好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变成了一只白天鹅。当他发现时,他又惊又喜。
2.出示重点句子,指名读。(适时指导)
3.指名读7—9自然段。
六、总结深化,升华情感。
1.这只丑陋的小鸭子在历尽磨难后,终于变成了一只漂亮的白天鹅。同学们,学习这个故事后,你想说点什么呢?
2.是呀,这只小鸭子令人敬佩,当它遇到挫折时它没有自暴自弃。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挫折。我们不能因为自身的条件差一些就失去信心,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也不能因为别人长得不漂亮或有缺陷就嘲笑别人。
3.让我们带着对丑小鸭的同情与佩服再次走进课文吧。
七、当设计师,为丑小鸭设计名片。
提出学习任务:当设计师,为丑小鸭设计名片。课件出示:
丑小鸭的名片
八、作业超市。
1.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
2.展开想象写一写:
(1)丑小鸭在农民家过冬的故事。
(2)“丑小鸭”和伙伴飞走后发生的故事。
板书:
丑小鸭
白天鹅
3、三年级上:丑小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聚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以读代讲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即:面对别人的嘲笑不要灰心、不要自暴自弃;别人遇到不幸,不要嘲笑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2、从丑小鸭出生后的不幸遭遇,理解为什么丑小鸭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精彩两分钟:(讲成语故事)
二、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丑小鸭这一感人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我们学
会了11个生字,并且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一只( )变成( )的故事。
2、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丑小鸭会遇到什么样的遭遇?它的心情
会怎样?它的命运又将如何?)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将在这节课共同
学习。
三、新授。
师: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觉得丑小鸭真的丑吗?(丑、引读:他的毛 嘴巴 身子 美:引读:竟是 的羽毛, 脖子,张开 的翅膀。)你从哪些词语、句子看出来的,哦,原来他小时侯是丑的,长大了变的美丽了,那么,它从丑到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他的成长幸福吗?随之板书:丑 美
(一、)体验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师:带着这两个问题咱们一起来读读第3、4自然段。
1、师:读了课文你觉得丑小鸭来到世界上生活的幸福吗?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知道的?现在咱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到丑小鸭的遭遇部分读一读,用铅笔画出你认为最能反映丑小鸭生活的词语或句子。(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问题提纲)
① 找出课文中描写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的词语或句子。(用“除了… …都… …”说一句话。)
② 你能感受到丑小鸭什么样的心情(孤单、悲伤、可怜、无奈)。
③ 能有感情地朗读。
2、师:请一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有关句子(课件上所提示的句子),其他同
学闭上眼睛想象。再一起体会丑小鸭孤单、悲伤的心情。齐读!
3、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丑小鸭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就受尽了欺负,历经了磨难,虽然如此但他仍然憧憬着自己美好的理想,请一个同学读第6自然段,思考你能从哪句话体会出来?读一读。(重点体会“惊奇”“羡慕” )什么是惊奇、羡慕?为什么它那么惊奇羡慕?(他们的样子那么高贵,姿态那么优雅。)用“那么… …那么… …”说一句话。从这里你能读出丑小鸭是在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吗?学生答。短暂的开心过去后,冬天的寒冷又接踵而至,丑小鸭又将面临什么样的考验?
3、小组齐读第6自然段。引:冬天到了,天气变冷,湖水结冰,丑小鸭又怎样了呢?(昏倒)
(二、)体会丑小鸭的高兴
师:丑小鸭被善良的农民救走了,那他后来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第7、8自然段)
1、师:你看到了什么?(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非常高兴。)
2、师:想自己读一读吗?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7、8自然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
3、师:丑小鸭原来很丑,现在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你猜一猜丑小鸭这时会有怎样的心情?(惊喜)你能读出来吗?朗读指导。男女赛读。体会当时丑小鸭的兴奋心情。
咱们回过头来看看丑小鸭的成长经历:他从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他经历了—— 那么多磨难、挫折,但他—— 从不灰心,联系你自己的成长故事说说你从丑小鸭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师:大家说得好极了,那老师读了课文后也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你有信心,必定会发现自己超越别人的地方。那么谁愿意读这部分。
(三、)升华、感悟
地上的鸭子、猫、公鸡都仰视天空、看见美丽的白天鹅收回了( )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必定会有许多感慨,你想对故事中的角色说些什么?从题目中选择一题,然后交流。(出示:1、对丑小鸭哥哥姐姐说……2、对鸭妈妈说……3、对小鸟及猎狗说……4、对农夫说……5、对丑小鸭说……)
同学们,安徒生不仅写了《丑小鸭》还写了很多很多美丽的童话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老师建议同学上我们的图书室、书店去看看。也请你们课后把课文中描写丑小鸭和白天鹅的词语抄写在积聚本上。
丑 小 鸭
丑——苦——盼——美
白 天 鹅
(不要灰心,不要放弃)
4、三年级上:丑小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堆、等、钻、剩、特、瘦、除、咬、越”9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把握其基本意思。
2.运用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暖烘烘”、“特别”、“洁白”、“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等词句的意思。感受依据问题,分段阅读,把握意思,准确回答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了解丑小鸭自出世后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竟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这一故事内容,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方法理解词句段的意思,感受依据问题、分段阅读、把握意思、准确回答问题的方法。
教学思路:
以课后练习题一中的三个问题为线索,凭借课中的插图,先大致划出与各个问题相对应的段落,再抓住各个问题及其所对应的段落,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解词句段的方法,分段读议,理解基本意思,然后连段思考,回答问题,从而全面达到本课的训练目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童话故事,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学习童话故事的,拣一篇自己最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跟家里的人或同学讲一讲。
二、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上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都完成了吗?谁能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这篇故事是根据安徒生爷爷写的同名童话改编的,叫《丑小鸭》。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读准字音,并用“——”线将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来,多读几遍生字的字音。
2.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读音。
堆(duí),注意和方言区别,不要读成dǘi。
等(děng)和剩(shěng)都是后鼻音,不要读成děn和shěn。
瘦(shǒu)和除(chù)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sǒu和cù。
钻(zuán)是平舌音,不要把u读丢了。
3.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按已往老师教给的朗读长句子的方法和要求读通文中的长句子,并给自然段标序号。学生读时,教师可相机提醒学生,读长句子时,在句中可以稍微停顿一下,停顿时,不要读破词语,“的”字前面一般不要停顿……。
4.分段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是否读通了文中的句子。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地跟着读,进一步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6.边读课文边看图,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7.讨论上述问题。(课文主要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出生以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一只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四、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所带的词,读一读。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交待阅读方法。
1.指名学生朗读课后练习题1。
2.启发谈话: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练习题1中的三个问题,看图读课文,一段一段地把课文读懂。
二、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1)个问题,阅读1—2自然段。
1.围绕问题(1),看第一幅图,读课文,大致找出写这一问题的段落(1—2自然段)。
2.分段阅读。
(1)阅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
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②“暖烘烘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太阳暖烘烘的”这样的感觉吗?“太阳暖烘烘的”这种感觉一般产生在什么时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这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
③“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孩子出世。”用我们平常的话说,这句话应该怎么说?
④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春天,鸭妈妈在孵小鸭。)
(2)阅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
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②“特别”是什么意思?(不同一般)
③边读边看图,找一找从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丑小鸭很特别。(讨论后归纳)
a.蛋大。
b.出世时间长。(都……最后……过了好几天……才……慢慢……)
c.又大又丑。(毛……嘴巴……身子……)
④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抓住“特别”来说)。
3.连段阅读,回答问题(1)。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如下几个要点来回答:
(1)时间;(2)事件(鸭妈妈孵小鸭);(3)丑小鸭显得很特别。
三、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2)个问题阅读3—6自然段。
1.围绕问题(2),看第二、三幅图,读课文,大致划出写这一问题(其中有两个小问题)的段落(3—6自然段,其中写第一个小问题的是第三自然段,写第二个小问题的是第四至六自然段)。
2.阅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然后讨论。
(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疼爱”是什么意思?“欺负”呢?联系自己平时的观察,同小鸭在一起的可能有谁?他们谁欺负丑小鸭?是怎么欺负的?(咬、啄、讨厌)还可能怎么欺负?谁疼爱丑小鸭?从哪里看出来?(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试着用“除了……都……”说一句话。
(3)“孤单”是什么意思?丑小鸭为什么感到孤单?
(4)试着用“因为…所以……”说话。
①把“因为……所以……”加入“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一句中说话。
②把“因为……所以……”加入“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二个句子中说话。
(5)朗读这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2)中的第一个小问题。
3.分段阅读4—6自然段。
(1)回顾学法——怎样围绕问题来分段阅读课文:先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读,结合图画一句句地弄清各自然段的基本意思,再把几个自然段连起来读,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2)试着运用这一方法阅读4—6自然段,边读边填写下表,展开讨论。
季节 丑小鸭遇到的困难
(3)检查自学、讨论情况,重点检查学生对第五自然段第二、三句话的理解情况:从这二句话中可看出些什么?(丑小鸭非常孤单;丑小鸭羡慕美丽的天鹅,希望像天鹅那样过上欢乐的日子。)
(4)连段阅读,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2)中的第二个小问题。
第三课时
一、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3)个问题阅读第七自然段。
1.围绕问题(3),看第四幅图,大致找出写这一问题的段落(第七自然段)。
2.阅读第七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然后讨论。
(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采用引读的方法分句理解课文。老师问学生答:什么时间?(第二年春天)什么地方?(湖面上)湖水怎样?(湖水很清像镜面)丑小鸭发觉了什么?(一个漂亮的影子)怎样漂亮?(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个漂亮的影子原来是谁的影子?(丑小鸭)
3.用自己的话回答第3个问题。
二、全文教学总结。
1.读全文,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主要就课文的思想内容说,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不要无限拔高。)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讨论:应带着什么语气读?
2.试读,指名读,读读评评,直到读出感情为止。
四、综合练习。
1.课后练习题2、3、4。
2.练讲这一童话故事。
板书:
丑小鸭
5、三年级教案:二年级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一)
11.《纸奶奶的生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纸张的发展变化;
2.使学生明白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训练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有更多的创造,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白课文中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2、大胆想象,自己设计一种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自学自悟,理解课文: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号,什么意思?你想怎样学呢?
3、那么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打开书,一人读,其他同学找到四个问题。
4、初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
5、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解决第二个问题。
6、学生汇报。
注:侧重点不同。
齐读课题。
阅读课文。我想按照阅读提示去学……
1、给纸奶奶过生日的有哪几个儿孙?
2、他们有什么本领?
3、纸有哪些发展变化?
4、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纸?
学生自学。
学生喜欢说哪个问题,就说哪个。
6、三年级教案:二年级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
10、参观人民大会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山、灿烂、宽敞、贵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谁参观过人民大会堂?它座落在什么地方?介绍有关大会堂的资料。见“扩展资料”。
2.老师范读课文,听后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用填表法完成自学)。
生字
读音
音序
部首
剩几画
组词
阶
jiē
J
阝
4
台阶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登、厅、党”是后鼻韵母;
“灿、烂、宾”是前鼻韵母;
“敞、饰”是翘舌音。
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登”上下结构,左上角是“ ”,不要写成“ ”;右上角是“ ”,不要写成“ ”。
“厅”半包围结构,外围是个“厂”,不要把第一笔写成撇。
“席”半包围结构,里下方是“巾”,不要写成“又”。
“敞”左右结构,左边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变形的“ ”字,不要写成“ ” 。
“内”独体字,注意里边是“丶”,不要写成捺。
3.难以确定的部首。
“登”应查“豆”部。
“内”应查“|”部。
“党”应查“小”部。
4.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5.区别形近字,可采用组词方式,作巩固练习。
席( ) 党( ) 敞( ) 内( )
度( ) 赏( ) 敝( ) 肉( )
芒( ) 座( ) 描( ) 具( )
茫( ) 坐( ) 瞄( ) 且( )
四、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庄严:庄重而严肃。
国徽:代表国家的标志。我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红底;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宽敞:宽阔、宽大。
繁星:许许多多的星星。本文比喻电灯很多。
摆设:把物品(多指艺术品)按审美观点安放。
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本文指中央大厅大理石的地板十分明亮。
眼花缭乱:看到的东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五、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作业:
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
2.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参观顺序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参观记;题目交代了干什么,也就是本文以内容命题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文章,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
板书:雄伟壮丽
7、三年级教案:二年级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二)
11. 纸奶奶的生日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3.能初步把握本课所介绍的各种纸的性质和用途,体会到科学技术在发展,人类社会在进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纸奶奶的生日》。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二、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讲了哪几种奇妙的纸?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作用?为什么纸奶奶感慨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三、全班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解决纸的种类、特点、作用,相机完成课前老师发的表格。
2.学生交流时相机理解:恭恭敬敬、慢条斯理等词语。
教师简介“薄铝箔”等词语。
板书:
名称
特点
作用
避水纸
不怕水
做雨衣、做泳衣
耐热纸
不怕火
炼钢、生物实验都能用上
食用纸
可以吃
做成报纸、书刊,读完后能吃
防锈纸
防锈
包装金属元件、保护其不生锈
速溶纸
快速溶解
包装水泥、制成手帕、餐巾
容器纸
耐高温
制成容器、可以用来做饭、烧水
3.小组合作学习。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种纸,有感情地把相关内容朗读给小组中其他的同学听,大家互相评议。
4.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全班同学介绍一种纸,其他同学作评价。
5.教师小结过渡:
纸奶奶听着儿女们的介绍,心里又高兴又激动,她感慨地说了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6.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①出示幻灯片:齐读。
②理解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指蓝色从寥蓝提炼而成,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后来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这里指纸发展太快了,一代更比一代强。表达了纸奶奶高兴激动的心情。)
四、引导学生大胆想像
今天,老师请你们当发明家,想一想,你要发明什么纸,它有哪些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呢?也可以发明新型房子、桥梁、道路、学习用具等,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五、总结
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呢?
1.了解了课文介绍的6种新型纸的特点和用途。
2.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发明创作的欲望。
六、布置作业。
1.把自己想象发明的物品介绍给家长或小伙伴。
2.预习第12课。
七、板书设计
8、三年级教案:《丑小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体会丑小鸭离家之后的不幸的遭遇以及他乐观的态度。
2:体会丑小鸭长成白天鹅之后的快乐的心情。
3:学生能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一些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丑小鸭,在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丑小鸭的模样以及在家遭受的不幸,那位同学愿意来说说!
是啊我们都为丑小鸭难过,都为丑小鸭不平!丑小鸭也是离家出走了,可是他有没有想过离家之后的情形呢?
二:初读
1:读课文3.4.5.6.小节,自由读!
2:读了之后,你想对丑小鸭说些什么?
(估计学生会说自己的不幸和长大后的快乐,适时板书)
不幸
幸福
三:学习3.4小节
1:指名读3.4小节
2:自由读,
3:读了这两节你有什么话?有什么要对要对丑小鸭说的?(估计学生会说丑小鸭你真可怜)
4: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你会把他读好吗?指导朗读!是啊天气越来越冷,可是丑小鸭有没有想到回家去?家里多好,即使妈妈不疼它,哥哥姐姐欺侮它,可是还是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啊,丑小鸭回去了吗?它怎么想的呢?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
5:.提问:丑小鸭离家出走后,受欺侮的情况改变了吗?他应不应该出走!是不是离开家就会变成白天鹅了呢?那么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白天鹅了呢?
四:学习5.6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读5.6小节,
2:读了这两节你读懂什么?
3:你再来读读,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丑小鸭的美丽!那些句子体会到丑小鸭的快乐!那么你会读好这些句子吗?
4:指导朗读
A:“啊,多美的鸟!我要是像他们一样美丽,别人就不会瞧不起我了。让我仔细看看他们吧!”
B:丑小鸭低头往水里一看,看到一个美丽的倒影,雪白油亮的羽毛,又长又软的脖子,丰满有力的翅膀,漂亮极了!
你会相信这就是曾经的那只怪木怪样的丑小鸭吗?丑小鸭自己相信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你会读吗?
如此美丽的白天鹅,我们真为丑小鸭感到高兴,丑小鸭也是高兴的不得了,他扬起翅膀,伸长脖子,从心底里发出快乐的呼喊 (生):“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
五:延伸课文
你学了这篇文章一定有话说吧,那老师给你一个机会!?
对小鸭子说————
对鸭妈妈说————
对猎狗和小鸟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9、三年级教案:《丑小鸭》教学设计
[分析教材]
《丑小鸭》是人教版第四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分析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特色]
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
4、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 自读课文 ,贴图讲故事。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把课前画好的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顺序贴在一张白纸上。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3、按照贴图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故事比自己刚才讲得好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和对字词的理解。
1)图文结合,指导朗读第一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读第一段,画出具体描写丑小鸭怪模怪样的词句。
(3)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进行练习说话。
(4)说说怎样读才能突出丑小鸭“又大又丑”的样子。
(5)小组比赛读后互相评议。
2)“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读这一句,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大家都欺负丑小鸭,他感定激起求知的欲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
这一教学环节是使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告诉他们的好词好句及好的表达方式,而是经过自主探究才发现的。
教师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及时地评价,不断地鼓励,通过读--议--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把语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觉不到温暖,才觉得“孤单”,要读出丑小鸭的不幸与悲伤的心情。
3)指导理解“惊奇”和“羡慕”。
(1)播放多媒体课件: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
(2) 说说丑小鸭惊奇时是什么表情?(呆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3)这时丑小鸭会想什么呢?(天鹅真美啊!要是我也能变成白天鹅那该多好啊!要是我也有那么多好朋友该多好啊!)
(4)正因为天鹅有的丑小鸭没有,但他又希望自己也要有,这就叫“羡慕”。
(5)想一想,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羡慕别人呢?
(6)请同学们怀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段。(自由读,男女生赛读)
(7)学生互评,评出各自的优缺点。
3)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1)各小组讨论:要读好这个自然段,要通过观察丑小鸭的表情来理解“惊奇”的意思,不生硬又到位。
先从概念上解释“羡慕”,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不失为妙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而且每一次通过比赛读、互相评价,力求让学生感受到读有所得的喜悦。
特别注意哪几句话?
A. 生汇报。
1“美丽极了!”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2 “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3 “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白天鹅呀!”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B. 师生赛读。
C. 师生互评。全班再齐读一遍。
三、自主创新,改编、续编故事。
1. 如果现在你再来讲这个故事,有没有信心比课文讲得更好?
1) 在学习小组内讲。
2) 每组派代表上讲台来讲。
3) 学生互评。评出“创意奖”
2、你还可以接着这个故事讲下去吗?
1) 学生自己续编故事。
10、三年级教案:《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语教材新选课文,安排在第4册第4课。它揭示了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深刻道理。对于低年级学生,如果机械说教,生硬灌输,就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设计了乐学法。
首先,指导学生看图读文,按照丑小鸭的经历特点提出乐学措施:比快,比准,比说,让学生热烈而紧张的氛围中学习。
看了第一幅图,结合课文,学生很快提炼一个“丑”字——丑小鸭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比起其他小鸭毛黄、嘴小、身胖来,确实很丑。
看了第二幅图,结合课文,学生也很快地提炼出一个“苦”字——丑小鸭在家中受欺负,哥姐咬,公鸡啄,小姑娘讨厌;在外边也受欺负,小鸟讥笑,猎狗追赶。它只好“躲”,“悄悄地过日子”,最后冻僵在冰上。岂不是很苦吗?
看了第四幅图,结合课文,经过一番讨论,终于提炼出一个“变”字——丑小鸭飞向湖面,在镜子般的湖水中见到了自己的影子,丑小鸭变成了洁白美丽的大天鹅。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丑”、“苦”、“变”三个字,由表及里,再提炼出反映实质的三个字来,进而理解本文的主旨。
丑小鸭的“丑”,学生易于辨识,但要找出与“丑”相对的内核来就比较困难,经过提示和讨论,终于得出一个“异”字——丑小鸭的蛋“特别大”,丑小鸭出生要迟好几天,丑小鸭一出蛋壳就“又大又丑”,这些“异”暗含着丑小鸭本来是一只天鹅。如果与其他鸭子没有两样,哪会有后来的“变”?
然而与“苦”对应的内质是什么?用一个什么恰当的字?这是难点。教学时,我们列出系列问题:丑小鸭在家挨欺,是甘心忍受,还是另有行动?(离家出走)在外边也受欺,一见到天鹅,丑小鸭有什么内心活动?(又惊奇又羡慕)天气越来越冷,丑小鸭回到受欺的环境中去了吗?结果怎样?(冻僵在冰上)这一切说明丑小鸭不简单。紧扣第三幅图联想补充,学生终于归纳出绝妙的“志”字——丑小鸭不甘心受欺,向往天鹅。宁可冻僵也不向原来的处境屈服,充分表现了他是有“志”的。
第三个字是“情”——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既惊且喜:“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这一反诘句表现了丑小鸭惊讶自己会变得如此漂亮,结合末了一句,他满怀喜悦地发现,自己再不是丑小鸭了!这种“情”还含蓄地暗示了丑小鸭的内心活动,从此他再不孤单、苦恼、受欺负了。自豪感不言而喻。
“丑”——“苦”——“变”——,“异”——“志”——“情”,这六个字分别构成两组,前一组反映现象,后一组揭示本质,从丑小鸭成长、发展、变化的过程,可以领悟到深刻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必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做到丑不厌弃,苦不失志,变不自满。由于采用比赛的方法,学生思维活跃,联系实际,获得了深刻的启迪。他们乐意这样学习。
11、三年级教案:《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6自然段,体会丑小鸭与不幸生活顽强抗争的意志,感受他变成白天鹅后内心丰富的情感。
2、感情朗读课文,读中悟情。
3、读中明理,能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表达出来。
二、教学准备: CIA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引读第一自然段,奠定基调。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丑小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只怪模怪样的鸭子,你看,(课件出示图、文)它的嘴——大大的,腿细细的,身子瘦瘦的的,样子真难看。
(二)、学习2—4自然段,体会可怜、不幸、顽强。
1、第一层次:
(1)是呀,丑小鸭那么丑,没有一个人喜欢它,老师想把课文读一读,你们愿意听吗?
(2)教师配乐范读2—4自然段。
(3)听到这,你们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感受)
你们听的很认真,说的也很好,现在谁想读读这部分内容?
(4)以不同形式读2—4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邀请一位同伴读第三自然段;推荐一名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未叫到还想读的同学齐读2—4自然段。
2、第二层次:
(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已经听出你们可怜这只丑小鸭。你看,就因为他丑,这些居然这样对待他。谁能帮助老师完成这首诗歌?
就因为他丑,
大家都( )他。
在家里,
哥哥、姐姐( )他,
小伙伴们( )他,
连妈妈也( )他。
在外面,
野鸭子( )他,
小鸟( )他,
猎狗( )他。
(2)自由练习填空,反馈并指导读好此诗。
(3)诗歌中所填的词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丑小鸭的可怜,让我们再读一读2—4自然段。
3、第三层次:
(1)多不幸的丑小鸭呀,在家里,他被欺侮、嘲笑,面对这样的不幸,他悄悄地离开了家,这是为了什么?
在诗歌第二自然段后补充:
为了( ),
他悄悄地离开了家。
(2)可是离家出走之后,同样是遭到讥笑和追赶,面对这样的不幸,他只好白天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找吃的,这又是为了什么?
在诗歌第三自然段后补充:
为了( ),
他只好白天躲起来,
晚上才出来找吃的。
(3)是呀,丑小鸭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他却是那么努力的追求新生活,那么执着地热爱着生命。这是一只了不起的丑小鸭,让我们再来读一读2—4自然段。
(三)、学习5、6自然段,感受变成白天鹅后的复杂心情。
小朋友们,多大的痛苦,多大的不幸,丑小鸭都默默忍受着,坚强生活着,他终于挨过了寒冷而又饥饿的冬天。
(1)课件演示第一句话:柳树发芽,桃树开花,春天来了。春天美吗?试着读出春天的美丽。
(2)课件演示并旁白:丑小鸭来到湖边,看见三只白天鹅在戏水,他多么高兴啊,于是情不自禁地说——啊,多美的鸟!……
①简单的一句话里包含着丑小鸭复杂的心情,他赞美天鹅、羡慕天鹅,但一想到自己的丑,他又感到深深的失落,可是他想接近白天鹅的愿望又是那么强烈。
②学生自由练习,体会丑小鸭复杂的心情。
(3)课件演示并旁白:为了看清这些美丽的大鸟,丑小鸭飞到水里,向白天鹅游去,没想到天鹅拍着翅膀欢迎他。丑小鸭低头往水里一看,居然看到一个美丽的倒影。雪白油亮的羽毛,又长又软的脖子,丰满有力的翅膀,美丽极了。
男、女生比赛,读出他的美。
(4)是呀,太美了,美的让丑小鸭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这是多么令人激动和兴奋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分享受他的快乐吧!
齐读第五自然段。
(5)丑小鸭太美了,难怪三只白天鹅会拍着翅膀欢迎他,难怪湖边的小孩会齐声赞美他。这是他从没想到的,他激动地无法掩饰自己的快乐,你们看——(课件演示)他扬起翅膀,伸长脖子,发出幸福的呼喊。
小朋友们,站起来吧,你们就是丑小鸭,你们就是白天鹅,扬起有力的翅膀,发出幸福的呼喊吧!
学生齐读丑小鸭的呼喊。
(四)、延伸训练。
经历了一番磨难的丑小鸭终于变成了受人欢迎的白天鹅,这时候,你最想对他说什么?拿出你们精心设计的贺卡,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点评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