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第四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导学案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人教新课标第四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导学案一等奖
一、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查字典)
1、自学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会写会用,并积累词语。
2、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这课主要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3、反复读,做到流利、有感情。
三、细读课文,思考质疑。
1、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男孩和售货员阿姨各是怎样的人?
3、把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找出来,多读几遍。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简要概括段意。
2、抓住重点,品词品句。(读、讲)
3、赏析本课好在哪里。(议)
4、积累美词佳句。
美词: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写结合。
这篇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我要接着写下去。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具、柜”等11个生字。
2、学习关爱父母的好品质。
二、课时:2节
三、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学后检测。
2、人教新课标第四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导学案
一、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查字典)
1、自学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会写会用,并积累词语。
2、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这课主要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3、反复读,做到流利、有感情。
三、细读课文,思考质疑。
1、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男孩和售货员阿姨各是怎样的人?
3、把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找出来,多读几遍。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简要概括段意。
2、抓住重点,品词品句。(读、讲)
3、赏析本课好在哪里。(议)
4、积累美词佳句。
美词: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写结合。
这篇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我要接着写下去。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具、柜”等11个生字。
2、学习关爱父母的好品质。
二、课时:2节
三、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学后检测。
3、人教新课标第四册:数星星的孩子导学案
一、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查字典)
1、自学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会写会用并积累词语。
2、给“我会写”的生字各组2个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找出本课多音字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读课题想问题:(1)
2、给文中段落标出序号;
3、本课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细读课文,思考质疑解疑。
1、问题(1)
(2)
(3)用一句话概括每段段义。(口头)
2、在书中找感叹句和把字句。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找词找句,品词品句(读讲)
2、赏析
3、积累美词佳句
美词:
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佳句:
4、练习默读课文。
五、回顾全文,总结提升。
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
六、阅读拓展。
我还读了《 》并知道了什么:
我还知道作者的其他作品。
七、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一、教学目标:
1、掌握9个生字的音、形、义,会写12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二、课时:2节
三、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学后检测
4、人教新课标第四册:阿德的梦导学案
一、自读导学。
1、读懂题目,阿德有个什么梦?为什么这是一个梦?阿德的梦中哪些东西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还有哪些是属于幻想的?
2、通读课文,疏通词句。
熟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扫除生字障碍,文中“我会认”的字要注音、写音序。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给文中段落标出序号并用一句话概括段意;(2)本课主要内容:
4、细读课文,思考质疑解疑。
问题(1)
(2)
5、回顾全文,总结提升。
本文好在哪里?体会到了什么?
6、阅读拓展。
我读了《 》还知道了什么:
7、模仿写话,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3、有科学幻想意识。
学 时:2节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
二、交流质疑
三、分组展示
四、课后检测
5、人教新课标第四册:恐龙的灭绝导学案
一自读导学。
1读懂题目“恐龙”。恐龙是什么动物?你了解恐龙哪些知识?
“灭绝”是什么意思?
1、通读课文,疏通词句。
熟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扫除生字障碍,文中“我会认”的字要注音、写音序;“我会写”的字要会口头组词。熟练掌握。
3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给文中段落标出序号并用一句话概括段意;(2)本课主要内容:
4细读课文,思考质疑解疑。
问题(1)
(2)
4 回顾全文,总结提升。
本文好在哪里?体会到了什么?
6 阅读拓展。
我读了《 》还知道了什么:
学完本课,请将下列事情之间的关系连起来:
地球上的条件变化 引起一些事物的变化 结果
地球变得十分寒冷 偷吃恐龙蛋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恐龙耐不住严寒
地球上哺乳动物增多 尘埃遮住太阳,动植物死亡 恐龙灭绝
全球气温下降 不能孵出雌性恐龙
7 模仿写话,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学 时:2节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
二、交流质疑
三、分组展示
四、课后检测
6、人教新课标第四册:雷雨导学案
一、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查字典)
1、自学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会写会用,并积累词语。
2、给“我会写”的生字各组2个词。
___( )( )___( )( )___( )( )
___( )( )___( )( )___( )( )
___( )( )___( )( )___( )( )
___( )( )___( )( )___( )( )
3、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理解课题《雷雨》是指:( )。
2、这课主要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4、反复读,做到流利、有感情。
三、细读课文,思考质疑。
1、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分几个部分写出了雷雨的特点?
3、积累词语:
越来越亮 越( )越( )越( )越( )
一声不响 一( )不( )一( )不( )
4、找出本课表示动作的词语,画上记号,体会体会。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简要概括段意。
2、抓住重点,品词品句。(读、讲)
3、赏析本课好在哪里。(议)
4、积累美词佳句。
美词: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相关搜索。
其它书中写雷雨的片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写结合,写一写自己经历过的雷雨。(练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等4个生字,会写“垂、蝉”等12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表现。
3、学习这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二、课时:2节
三、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学后检测。
7、人教新课标第四册:爱迪生救妈妈导学案
一、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查字典)
1 自学掌握我会认的字,并积累词语。
2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间 待
二、整体感知。
1、看了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2、你觉得爱迪生是个怎样的孩子?
3、给文中段落标出序号,并用一句话概括每段的大意。
4、熟读课文,做到流利有感情。
三、细读课文,思考质疑。
问题(1)
(2)
四、练一练:
1、用下列字组词
检( )谈( )诉( )及( )
捡( )淡( )斥( )急( )
2、填写反义词
伟大( )夸奖( )迟疑( )愚蠢( )
3、在本课找出下列句式抄写
描写爱迪生的动作,语言:
描写医生的动作,语言:
描写爸爸的动作,语言:
4、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你体会到了什么?
5、模仿写话。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学 时:2节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
二、交流质疑
三、分组展示
四、课后检测
8、人教新课标语文第四册: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星星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件(词语、北斗星、
北极星图及其它星座图)
生:1、收集一些关于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2、收集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数星星吗?你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子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弄清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你读了课文,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赶快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2、张衡仔细观察天空,在天上找到了好多有特点的星星,我们也学他那样,仔细读课文,找找课文的生字有多少个。
3、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己想办法读准它。(可问周围的同学,可查课文下的拼音。)
4、同桌互相检查识字。
5、请同学当小老师教大家识字。
6、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并说说是怎样记住它的。交流:你记住了哪几个字?是怎么记住的?
7、读词语:用词语卡片检查。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刚才我们认识了生字,这些生字宝宝都藏到了课文里你们还认识它吗?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组间朗读比赛,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评,交流体会。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写的字。以便教师指导书写。
3、师范写“数、睡”两个字,强调重点笔画的写法。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出示课件: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弄懂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二、朗读课文、探究新知。
1、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课文中哪一段直接告诉了我们呢?
2、默读第五段: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1)、出示课件:了解张衡。
(2)、出示课件:观看地动仪,了解地动仪的作用。
3、张衡小时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1)、课件展示夜空的美景:你看见了什么?课文中是怎样写
的呢?把文中的句子划出来。
(2)、比较句子:
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3)、这两句哪句写的好?好在哪儿?
4、观看课件:
(1)、画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
(2)、知道张衡和奶奶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看法。
(3)、指名读二、三小段,找出奶奶和张衡说的话。
a: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什么?
(“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张衡不止一次这样做。)
b: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
(第一句: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
c:帮助学生理解: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d: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5、自读第四小段,爷爷告诉张衡哪些知识?北斗七星像什么?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分组讨论、交流)。
6、默读第四小段,看看爷爷说了几句话。
(1)指名读爷爷的第一句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
(2)指名读爷爷的第二句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课件。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课件出示句子: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和“那七颗星叫北斗星”比较,使学生知道这句话把北斗星比成了一把勺子。再说说它们的运行规律。
(3)说说听了爷爷的话,张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用书里的话回答。再说说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什么。用课件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三、朗读感悟,完成练习。
(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小组说说自己选择这些语句的原因。
(4)、出示课件 “我会填”的练习填空。
四、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你还知道哪些星星的名字?
2、观看课件:了解牛郎星、织女星……
3、组间交流收集的关于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4、把收集的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五、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29、数星星的孩子
仔细观察
天文学家
刻苦钻研
9、人教新课标第四册:最大的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会本课××××××××××××。 (宋体,五号1.5倍行距)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化石图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最大的书指什么。
2、自由读课文,拼读图片中的生字,并从课文中画出生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书?
生2: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生3:我想知道最大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1、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彩色卡片里面的字你会读了吗?谁来读?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三、再读读文,解决质疑。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谁愿意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
(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说一说最大的书指什么?
二、自主研读,理解课文。
过渡:对于奇特的岩石书,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川川有一连串的问题不明白,大声读读课文5——12自然段,找找川川提出哪些问题,把它们划出来。
1、学生读、划,教师巡视了解。
2、小组合作说说划出的问题。
3、展示汇报划出的问题
主要有四个问题: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4、川川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那我们小组合作,看能帮川川解决哪些问题?
5、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师了解情况。
6、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四个问题随机解决)
这上面有字吗?
(1)指名读。(师: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吧!生读)
(2)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 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图片出示雨痕、波痕的样子)
(3)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
这上面有图画吗?
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谁来告诉川川?
(1)指名生说或读。
(2)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你们看,(出示图片)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生答:这里的小鱼没有鳞片。这里的小鱼是死的,看不清楚。这里的小鱼是不动的,好像凹进去了。平时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平时的贝壳可不是这样的。 …… )
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什么呢?(指名回答:“化石”。)
师:一块岩石上,又有树叶,又有贝壳,说明什么呢?哪个小组来帮川川解决第三个问题?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第10自然段: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2)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然有贝壳、小鱼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树叶,又有贝壳的岩石了!
(师板演)
(3)理解读。
师: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师:前面的问题我们都帮川川解决了,第四个问题一定难不倒聪明的孩子们,哪个小组来帮川川?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拓展思维训练。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句式练习:哪里藏着,哪里……(指名说)
(3)齐读。(师: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作用吧!)
7、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
(1)齐读。
(2)师:猜猜川川长大后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勘探队员)
10、人教新课标第四册:小鹿的玫瑰花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小动物头饰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不明白的字词想办法解决(如查字典、问大人、联系上下文)
2、认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讲讲这个故事,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或做上记号。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玫瑰花吗?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我们去看看吧。
揭示课题:4、小鹿的玫瑰花
二、整体感知,扫清文字障碍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小声地读课文一次,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师生交流识字情况:
(1)刚才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啊!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读得怎样?
méi guī gǔ zhōng qué guǎi wǎn yīng
出示生字:玫 瑰 骨 终 瘸 拐 惋 莺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分小组读—齐读)
(2)你们带着拼音会读了,那么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
出示:玫 瑰 骨 终 瘸 拐 惋 莺
(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当小老师读——齐读)
学生交流认字的方法有(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换一换…‥ )
(3)会认这些字了,相信你们也会把文中的词语读得正确。
出示:玫瑰 骨头 终于 一瘸一拐 惋惜 黄莺
(自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3、检查读课文
师:同学们生字认读得真好。老师现在想听听你们能把课文读正确吗?
自由读自己会读的自然段。
指名读或合作读(必要时老师范读一次给学生听)。
全班齐读课文一次。
三、指导写字
出示:弟 哥 骨 抽 拐 浇
1 .观察生字。
2. 齐读生字,组词,书空。
3.说说每个生字要注意的地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的生字表,读读,并熟记。
二、品读课文,感悟升华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引导质疑:
预测学生可能质疑:为什么鹿弟弟先说这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3、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再细读课文,标一标语句,写一写体会,然后我们交流。
(1)师:小鹿喜欢玫瑰花吗?(喜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鹿喜欢玫瑰花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在这两段里边找找看。会读书的同学还可以用笔画出小鹿喜欢玫瑰花的词语和句子。(生读文、画)
师:找出小鹿喜欢玫瑰花的词语和句子了吗?能读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看法吗?(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能从小鹿“栽花”“常常松土、浇水”“数花”这样一些举动中体会出小鹿对玫瑰的喜爱之情。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学生有感情的练读一、二自然段。
(2)师:同学们请想象一下:喜爱玫瑰的小鹿看到了盛开的鲜艳的玫瑰,他会怎么做呢?(生思考、想象约一分钟,学生自由发言)
师:可惜的是,玫瑰开花了,小鹿却跌伤了脚,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当他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啊,他看到了什么?一生读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师:咱们一齐读读这句话。(生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头脑中产生小问号了吗?(花儿到哪里去了?小鹿是在刚要开花的时候跌伤了脚的,才过了一个月,怎么就没有花了呢?)
师:你能通过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与伙伴交流,找到问题的答案吗?(生读书、思考、交流)
师点拨省略号:是啊,小鹿病了不止一个月,也许是两个月,也许是三个月,总之,他没看到盛开的玫瑰花。如果你是小鹿,你会怎么样?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3)师:是啊,辛辛苦苦种了玫瑰,却没看到花开,真可惜。瞧,鹿弟弟也在替哥哥惋惜呢。谁能有感情地读出鹿弟弟的话?(一生读)
(4)师:小鹿的玫瑰白栽了吗?你找到“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理由了吗?(学生读书交流,抓住“黄莺、微风”的话语展开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并指导朗读)
4、自主选择,分角色表演读。
师: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生根,发芽。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小鹿自己也快乐。这么美的故事,想不想表演出来呀?请你选择喜欢的一个角色,练一练。
自荐,他荐,学生自由分组研究角色,表演读课文5-8自然段。
三、拓展活动
1、小鹿种的玫瑰花,黄莺看见了,微风看见了,你想想,还会有谁也看见了,它们又会对小鹿说些什么呢?
2、师:那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或是体会,是从哪儿体会到的?谁愿意和大家说说?(师生交流)
板书设计
4、小鹿的玫瑰花
没看到 可好看了
惋 惜 可香了
—↓—————↑—
没有白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