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导学案一等奖

《四年级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导学案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四年级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导学案一等奖

1、四年级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导学案一等奖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读悟情。

【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学习过程】:

一、 初读课文

1.我能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

蔚 蓝 巡 弋 蜥 蜴 频 频 绿 茵 祈 盼

二、教师范读,学生活动。

1.我能这样做:(1)认真倾听

(2)说说你的感受

三、学生自由读,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

四、合作探究:

1、我知道这首诗每一小节讲了什么?

2、全诗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展示讲解

六、课后反思:

【拓展阅读】:《儿童和平公约》

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我们想要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

我们要除掉疾病和破坏,

我们再也不要憎恨和饥饿,再也不要无家可归。我们要消灭这一切。

我们的大地给予我们足够的食品——我们将共享。

我们的天空给予我们美丽的彩虹——我们将保卫它们。

我们的河水给予我们不朽的生命——我们保持它们的洁净。

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游玩,共同工作,互相学习,探索和改善大家的生活。

我们是为和平,为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我们大家的和平。

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们一起,你们丢掉的只是恐惧和悲伤。抓住我们的欢笑和想象,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导学案2: 预习导学(课前完成):

1、自读诗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每小节诗写了什么内容?

2、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后说一说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

3、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作者相关资料。

4、创编诗歌

一、学什么——激趣导入环节(预时1分)

创设情景

播放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

我们沐浴着和煦的春光,在美丽的鲜花中嬉戏,这是多么幸福、惬意的事情啊!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部分人不能像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不能享受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因为世界上还有好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期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

明确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二、我来学——自主学习环节(预时10分)

自研自探,完成随堂笔记

1、自读诗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每小节诗写了什么内容?

2、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后说一说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

3、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作者相关资料。

4、创编诗歌

【评定等级】:

合作交流

1、小对子:

检查自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2、互助组:

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以下问题:

(1)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后说一说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

(2) 创编诗歌

3、共同体:

确定本组展示方案,预演(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并进行板书设计)

二、我来学——快乐展示环节(预时20分)

展示单元一

美文美读,我做主

1、主要内容

2、课文结构

3、创作背景

4、 美文美读

展示单元二

入情入境,我来悟

1、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后说一说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

2、交流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我来用----拓展共享,我最棒(预时8分钟)

1、作者简介

2、创编诗歌

3、相关资料拓展

四.我来思——总结评价环节(预时1分)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

2、四年级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读悟情。

【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学习过程】:

一、 初读课文

1.我能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

蔚 蓝 巡 弋 蜥 蜴 频 频 绿 茵 祈 盼

二、教师范读,学生活动。

1.我能这样做:(1)认真倾听

(2)说说你的感受

三、学生自由读,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

四、合作探究:

1、我知道这首诗每一小节讲了什么?

2、全诗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展示讲解

六、课后反思:

【拓展阅读】:《儿童和平公约》

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我们想要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

我们要除掉疾病和破坏,

我们再也不要憎恨和饥饿,再也不要无家可归。我们要消灭这一切。

我们的大地给予我们足够的食品——我们将共享。

我们的天空给予我们美丽的彩虹——我们将保卫它们。

我们的河水给予我们不朽的生命——我们保持它们的洁净。

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游玩,共同工作,互相学习,探索和改善大家的生活。

我们是为和平,为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我们大家的和平。

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们一起,你们丢掉的只是恐惧和悲伤。抓住我们的欢笑和想象,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导学案2: 预习导学(课前完成):

1、自读诗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每小节诗写了什么内容?

2、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后说一说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

3、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作者相关资料。

4、创编诗歌

一、学什么——激趣导入环节(预时1分)

创设情景

播放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

我们沐浴着和煦的春光,在美丽的鲜花中嬉戏,这是多么幸福、惬意的事情啊!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部分人不能像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不能享受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因为世界上还有好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期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

明确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二、我来学——自主学习环节(预时10分)

自研自探,完成随堂笔记

1、自读诗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每小节诗写了什么内容?

2、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后说一说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

3、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作者相关资料。

4、创编诗歌

【评定等级】:

合作交流

1、小对子:

检查自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2、互助组:

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以下问题:

(1)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后说一说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

(2) 创编诗歌

3、共同体:

确定本组展示方案,预演(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并进行板书设计)

二、我来学——快乐展示环节(预时20分)

展示单元一

美文美读,我做主

1、主要内容

2、课文结构

3、创作背景

4、 美文美读

展示单元二

入情入境,我来悟

1、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后说一说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

2、交流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我来用----拓展共享,我最棒(预时8分钟)

1、作者简介

2、创编诗歌

3、相关资料拓展

四.我来思——总结评价环节(预时1分)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

3、《触摸春天》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

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复习资料

一、生字词

攒成 拗过去 确凿 菜畦 桑葚 轻捷 蟋蟀 臃肿 脑髓 相宜 书塾 方正 博学 蝉蜕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倜傥 鉴赏 盔甲 收敛 秕谷 狗窦 厥土 肿胀 叮嘱 恐惧 骊歌 花圃 廊檐 徘徊 抽屉 咻咻 懒惰 抡起 丑陋 讪笑 嫉妒 来势汹汹 沼泽 骇人听闻 木屐 铰链 迸裂 泥泞 棕色 火钳 飕飕 瞬息 幽寂 延绵 荒草凄凄 涉足 矗立 伫立 山巅 澎湃 狂澜 屏障 哺育 九曲连环 气魄 浊流 滋长 郝叟 哽住 喧闹 肃静 懊悔 磨损 祈祷 惨白 宛转 纵身 诧异 柏林 干脆 强迫 踱步 炽痛 嗥鸣 斑斓 谰语 怪诞 亘古 默契 田垄 蚱蜢 污秽 饥肠辘辘 桦树 石碾 宰割 筹划 彷徨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死不懈 奠基 元勋 孕育 选聘 无垠 难堪 殷红 萦绕 开拓 衰微 直肠癌 赫然 迭起 高标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弥高 群蚁排衙 愁苦 深邃 踌躇 巴望 锁闭 磐石 惹人注目 杂乱无章 不见天日 喃喃自语 古董 白皙 琐事 滑稽 轮廓 捋着 荒谬 嘲讽 含蓄 义愤填膺 博学多识 重荷 一拍即合 寻欢作乐 忘乎所以 肆无忌惮 踱步 棹着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潺潺 絮叨 船橹 筋斗 弥散 旺相 撮手 桕树 作揖 狂舞 闪射 火烈 飞溅 亢奋 晦暗 羁绊 蓦然 冗杂 搏击 烧灼 奔突 翻飞 大彻大悟 戛然而止 叹为观止 水门汀 撇下 蘸酱 幽暗 惬意 疏密 包罗 朱砂 口头禅 参差不齐 清扬 咿呀 静穆 端凝 颦蹙 粲然 嗔视 变幻多姿 本色行当 离合悲欢 低回婉转 叱咤风云 吁气 浑身解数 高视阔屏 尽态极妍 息息相通 惊鸿 倘若 蕴藻 家眷 松懈 渔父 闷热 萧萧 铮铮 衣褶 供养 浑身解数 绚丽 拉拽 无垠 癫狂 凛冽 吞噬 销蚀 羸弱 步履 告罄 磐石 击罄 遗孀 坚持不懈 千辛万苦 风餐露宿 夜不成眠 精疲力竭 闷闷不乐 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语无伦次 精打细算 与其……毋宁 泱泱大国 输赢 嬴政 踉踉跄跄 悼念皑皑白雪 眼眶 角逐 辜负 辛苦 幸福 钦佩 鲁莽 贮存 伫立 矗立 储存 迸裂 厄运噩耗 噩梦 硌脚 噎住 辐射 筛糠 遮蔽 幻影 疲倦 躯壳 脐带 犁铧 真谛 卷土重来 芸芸众生 死得其所 篱笆 屠刀 打嗝 睫毛 乙醚 虫豸 砭骨 履践 崔巍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头晕眼花 腰酸背痛 勇往直前 建树 阴霾 疆域 迫不及待 孜孜不倦刚毅不屈 污涩 红绫 怂恿 怅然 蜷伏 悲楚 惩戒 妄下断语 肌腱 逞能 恍惚 甜腻 娴熟 进退维谷 一尘不染 略胜一筹 烟花缭乱 秩序尽然 悲怆 苍穹 坠落 湛蓝 参差 对峙 炫目 斑斓 铰断 劝诱 抽搐 沟壑 不羁 叽叽喳喳 石破天惊 面面相觑 鬣毛 彪悍 疆场 驯良 勇毅 窥伺 迎合 疮痍 枉然 阔绰 观瞻 妍丽 庇荫 遒劲 犷野 畸形 颚骨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 有过之无不及

二、多音字

攒 便 露 系 折 转 号 数 缝 鲜 涨 尽 禁 弹 解 扎 夹 更 将 曲 劈 长 强 假 杆 塞 帖 伧 背 宁 召 浆 说 兴 钻

模 哄 颤 蹲 撇

三、词语解释:

伫立:长时间的站立。

矗立:建筑物,植物等挺立着。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怪诞:奇怪,古怪。

亘古:整个古代。

赫然:令人吃惊的事物突然出现的样子。

冗杂:繁杂。

晦暗:昏暗,不明显。

凛冽:刺骨的寒冷。

羸弱:瘦弱。

告罄:财物用完或货物卖完。

砭骨:使人感觉刺入骨髓非常冷或疼痛剧烈。

阴霾:压抑沉闷的气氛。

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剽悍:勇猛强健。

窥伺:暗中观察情况。

遒劲:雄健有力。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鼎沸:锅里的水烧开了。

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得其实很大的样子。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谷:比喻困难的境地。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点。

秩序井然: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井然:形容整齐的样子。

妄下断语:胡乱地下结论。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毫无相同之处。截然:分明的,显然的。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地做。

沥尽心血: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沥:滴。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远。

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往的做法。既:已经。既往:过去。

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很胜。斗牛:指天空。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怒气。

大彻大悟:彻底了解、领会、觉醒。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很威大的样子。

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也说息息相关。

浑身解数:全身的本领,所有本领。

风餐露宿:形容野外生活或是旅途艰苦。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的神情。

鲁莽大胆: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很轻率。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混乱,没有条理。

芸芸众生: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孜孜不倦:勤勉得不感到疲倦。

刚毅不屈:坚强刚毅不屈服。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四、文言文知识点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属于)耕。仲永生(长到)五年,未尝(曾经)识(认识)书具,忽啼求(索要)之(代词,代指“书具”)。父异(感到诧异)焉,借旁近(邻居)与(给)之,即(立即)书(写)诗四句,并自(自己)为(写上)其(代词,代指仲永自己)名。其(这首)诗以(把)养(赡养)父母、收(收拢)族为意(内容),传一(全)乡秀才观(鉴赏)之。自(从)是(此)指物作诗立(立刻)就(完成),其文(文采)理(道理)皆有可观(值得观赏)者。邑人奇(认为……很奇怪)之,稍稍(渐渐)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其父,或(有的人)以钱币乞(乞求)之。父利(认为……有利可图)其然(……的样子)也,日(每天)扳(通“攀”拉着)仲永环(四处)谒(拜访)于(向)邑人,不使学。

余闻(听说)之也久。明道中,从(跟随)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与……相称)前时之闻(名声)。又七年,还(回来)自(从)扬州,复(再一次)到舅家问焉。曰:“泯然(才能完全消失)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最后)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才智)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本来)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

《木兰诗》

唧唧复(又)唧唧,木兰当(面对)户(大门)织。不闻机杼声,惟(只)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也)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修辞手法:复沓)。昨夜见军帖,可汗大(大规模)点兵。军书十二(很多)卷,卷卷有爷名(修辞手法:顶真)。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修辞手法:对偶)。愿为市(买)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集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修辞手法:互文)。 旦(早上)辞(告别)爷娘去(离开),暮(晚上)宿(露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只)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到)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战马)鸣啾啾(修辞手法:复沓)。

万里赴戎机(战场),关山度(跨越)若飞(修辞手法:对偶,夸张)。朔(北方)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修辞手法:对偶)。将军百战(很多次战斗)死,壮士十年(很多年)归(修辞手法:互文)。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修辞手法:顶针)。策(赏赐)勋(战功)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担任)尚书郎,愿(希望)驰(骑上)千里足(千里马),送儿还(回到)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外城)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修辞手法:排比)。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修辞手法:互文,对偶)。脱我战时袍,著(穿上)我旧时裳(修辞手法:互文,对偶)。当窗理云鬓,对镜帖(通“贴”)花黄(修辞手法:互文,对偶)。出门看火伴,火伴皆(都)惊忙(修辞手法:顶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动弹),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修辞手法:对偶);双兔傍(靠着)地走(跑),安能辨我是雄雌(修辞手法:反问)?

《孙权劝学》

初(当初),权谓(劝诫)吕蒙曰:“卿今当涂(当权)掌事(掌管事务),不可不学!”蒙辞(推脱)以(用)军中多务(事务)。

权曰:“孤岂(难道)欲(想)卿治经为(成为)博士邪(yé)?但(只是)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 卿言多务,孰(哪里,难道)若(比得上)孤?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非常)有所益(好处)。”蒙乃(就,才)始就(从事)学。

及鲁肃过(到)寻阳,与蒙论议(谈话),大(十分)惊曰:“卿今者(如今,现在)才略,非复(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就要)更(重新)刮目(擦拭眼睛)相待,大兄何见(知道)事之晚乎!”肃遂(于是)拜蒙母,结友而别。

思考:对比仲永和吕蒙的异同?本文中的两个成语是什么?

⑴相同:他们的人生都因为后天的学习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同:仲永是天生聪明,后来不学习成为普通人了;吕蒙是天生愚笨,后来勤学成为聪明的又学识的人。⑵刮目相看、吴下阿蒙

《口技》

京中有善(擅长)口技者。会(正好遇上)宾客大宴(举行宴会),于(在)厅事之东北角,施(安放)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罢了)。众宾团(围在周围)坐。少顷(不一会),但(只)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全场)坐(通“座”)寂然(安静),无敢哗者。

遥(远远地)闻深巷中犬吠,便(接着)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一会儿)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喂奶),儿含乳啼,妇拍(轻拍)而呜(发出呜呜的声音)之。又一大儿醒,絮絮(絮絮叨叨)不止。当是(此)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同时)齐(一起)发,众(所有)妙毕(都)备(具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偏着头聆听),微笑,默(暗暗地)叹(赞叹),以为(认为)妙绝。

未几(没有隔多久),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隐隐地)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打翻),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心情)少(稍稍)舒,稍稍(渐渐)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许多 )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其中)间(夹杂)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发出);又夹百千求救声,曳(拉倒)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凡是)所应有,无所不有。虽(即使)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处);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说出)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露出)袖出臂,两股(腿)战战(发抖),几(几乎)欲(想)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思考:1、表现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2、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3、表示突然发生的时间词:忽 、忽然

表示同时发生的时间词: 一时

表示相继发生的时间词: 既而

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时间词: 是时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的时间词: 俄而、少顷、未几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竞争,比赛)走(跑步),入(追赶)日;渴,欲得饮,饮(喝水)于河、渭;河、渭不足,北(去北方)饮大泽(大湖)。未(没有)至(赶到),道(途中)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

《公共怒触不周山》

昔者(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争夺)为(成为)帝,(补充句子:颛臾大败。)怒而触(撞击)不周之山,天柱折(折断),地维(绳子)绝(断裂)。天倾西北(向西北),故(所以)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塌陷)东南(向东南),故水潦尘埃归(聚集)焉。

《狼》

一屠(屠户)晚归,担中肉尽,止(通“只”)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跟随)行(行走)甚(很)远。屠惧(害怕),投以骨。一狼得骨止(停止),一狼仍从(跟从)。复(又)投之,后狼止(停止)而前狼又至(跟上来)。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一起)驱(追赶)如故(原来)。

屠大窘(窘迫),恐前后受其敌(攻击)。顾(环顾四周地看)野有麦场,场主积(堆积)薪(柴草)其中,苫蔽(覆盖)成丘。屠乃奔倚(倚靠)其下,弛(放下)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瞪着眼睛)相向(面向屠户)。

少时(过了一会),一狼径(径直)去(离开),其一犬(像狗一样)坐于前。久之(时间长了),目似瞑(闭上),意(神情)暇(悠闲)甚(十分)。 屠暴(突然)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几次)刀毙(杀死)之。方(正要)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打洞)其中,意(打算)将隧(穿过隧洞)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屁股)尾。屠自(从)后断其股(大腿),亦毙(杀死)之。乃悟(明白)前狼假(假装)寐(睡觉),盖(原来)以诱敌。

狼亦黠(狡猾)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欺诈手段)几何(多少)哉?止增笑(笑话)耳!

思考: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记叙,写屠户 遇狼 、 惧狼 、 御狼 、 杀狼 的经过。这一部分通过屠户的 神态 、 动作 的描写,表现屠户 勇敢、机智 的性格特征。第二部分是 议论 ,讽喻 贪婪凶残、阴险狡诈的狼,在有智慧的人面前十分愚蠢,终究难逃惩罚的命运。

五、文学常识

1、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第一次使用笔名“鲁迅”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16本《坟》《二心集》等。

2、林海英,台湾作家,作品《城南旧事》。

3、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

4、普希金,俄国诗人,俄罗斯文学之父,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至恰达耶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弗罗斯特,美国诗人,《未选择的路》。

6、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临川先生文集》(《伤仲永》)。

7、光未然写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8、都德,法国作家,代表作《小东西》(《最后一课》)。

9、李大钊,字守常,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10、《木兰诗》是南北朝时的北方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南方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11、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邓稼先》)。

12、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全集》。

13、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命运交响曲》。

14、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 “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5、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16、《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17、丰子恺,现代画家,散文家。

18、《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笔记小说。《口技》作者林嗣环,清代人。

19、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伟大的悲剧》)。

20、迪福,英国作家,《鲁滨孙漂流记》(《荒岛余生》)。

21、圣埃克絮佩里,法国作家,法国最早飞行员之一,代表作《夜航》、《人类的大地》、《小王子》。

22、《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23、郑振铎,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24、《聊斋志异》,清朝蒲松林,世称 “聊斋先生”。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

25、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 四大行当,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形式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26、戏曲剧种简介:中国戏曲之母--昆剧、东方歌剧--京剧、芬芳的泥土气息--黄梅戏

京剧脸谱象征:红脸-- 含褒义,代表忠勇。 黑脸-- 中性,代表猛智。

蓝脸和绿脸-- 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黄脸和白脸-- 含贬义,代表凶诈。

金脸和银脸-- 表神秘,代表神妖。

六、名篇名句。

1、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的句子: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表现木兰必须替父从军的句子: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表现木兰为从军准备的句子: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表现木兰思念父母的句子: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表现木兰英姿飒爽的句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表现战场条件艰苦的句子: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表现木兰不慕名利的句子: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表现回家后木兰兴高采烈的句子: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山中杂诗》中写静景的句子: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写动景的句子: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4、《竹里馆》中用拟人手法的句子: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峨眉山月歌》中表明作诗时间的句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写景色的句子: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春夜洛城闻笛》中用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表明全诗思乡主题的句子: 此夜曲中闻折柳,谁人不起故园情。

7、《逢入京使》中写当下情景的句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8、《滁州西涧》表明写作时间和诗人恬静胸怀,忧伤情怀的句子: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9、《江南逢李龟年》中表现过去之盛的句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表示感伤现在之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受的句子: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送灵澈上人》中写景的句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人与景相融的句子: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远行。

11、《约客》中表明季节的句子: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表现诗人寂寞心情的句子: 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花灯。

12:《论诗》中表明诗人创新主张的句子: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编辑推荐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七年级)

小编寄语:欢迎来,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4、素读、导学、品评《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

一直大力提倡“素读”这种流行于私塾时代的读书方法。是经典诵读的很好的、很有效的方法。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现代诗《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独立阅读课文的特点,我尝试运用了“素读”的导学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导学目标:

1、至少认识4个生字;

2、至少积累6个词语;

3、能通过重点词体会诗句的意思;

4、能从词语的链接中体会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5、会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二、导学时间:一课时

三、导学重点:词语链接

四、导学过程:

(一)听(抄)写词语,激发兴趣

①蔚蓝金黄蓝黑绿茵茵;

②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③乐园天下家园(天堂)

④海鸥蜥蜴、甲虫星星、月亮孩子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一环节中,有听写、还可以抄写,同时还有一个()需要学生自己去填,目的是为了通过适度训练梯度,灵活的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词读句,体会句意

读:竖着读→横着读→添词读成句子。

[设计意图:竖着读,体会词的分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横着读,让学生进行相关链接,产生意象,有所感悟;添词读句,一方面,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对诗句产生初步的印象。“教育要在不知不觉之中,当学生发觉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教育的功效就已经降低了”。]

(三)反问提示,引出下文

①是这样的吗?

②那么是怎样的?

③“这究竟是为什么?”

④你从这句话中读明白了什么?

⑤你能找到答案吗?

(这是因为:“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所以,我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第一:突出“本来、本该”的意思,强化学生对该词语的理解,第二:通过“是这样的吗?”引出学生对下面诗句的理解,明白现实到底是怎样的,从而回答“那么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第三:加深对“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一问题的理解;从而为诗的最后一节的朗读和理解奠定基础,为体会课文表达情感确立感情基调。]

(四)指导朗读,小结归纳

①读:诗的最后一节;

②你从最后一节中读明白了什么?

(板书:仇恨战争祈盼和平)

③小结:是呀!孩子们,世界上还有多少孩子祈盼着——“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让他们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板书课题:让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设计意图:通过字、词、句、段、篇的训练,通过学生长时间的阅读和体会,我想学生形成对战争的恨、对和平的祈盼应该是水到渠成。明白诗歌中为什么要反复问“这究竟是为什么?”的道理、知道课文为什么要以“让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为题是不会怎么过于困难的。]

(五)总结学法,拓展延伸

①词语归类:词是语言的基础,理解词语可以把话说好、把课文读懂,把习作写好,词语的学习很重要;

②词与词连接在一起就是句子,诗人们也是这么做的,相信同学们也会学着做,做得像诗人一样,能成为写出自己心声的伟大的诗人!

③读是我们理解词、句、文的最好的方法和手段,不是吗?古人就曾经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词、读句、读课文体到了诗歌中表达的“仇恨战争,祈盼和平”的情感。

希望同学们能用这节课的学习方法自己去用“心”读“阅读链接”中的《儿童和平条约》,相信你们也能像这节课一样读出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这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生的追求。]

附:板书设计让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本来本该)

(?)

“这究竟是为什么?”

仇恨战争渴望和平

蔚蓝金黄蓝黑绿茵茵;

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乐园天下家园(天堂)

海鸥蜥蜴、甲虫星星、月亮孩子

5、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重难点

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探究方法

自学+讨论

课前准备

远程资源

导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播放动画课件《蝙蝠和雷达》,学生正音;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11、蝙蝠和雷达

蝙蝠

雷达

教学

6、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课前准备: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入新课(关于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课件。)

1.画面中讲的是什么事?(战争给儿童带来了悲惨地生活。)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二、自学诗歌,完成以下要求

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查阅工具书。

3、想一想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请几位学生逐节读诗歌,注意正音。注意:“茵”的读法。

2.检查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

3.诗歌主要讲了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心声,希望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有洁白的教室,平稳的课桌,都能在鲜花中读书,共同享受美好的春天。表达了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期盼。

四、学习一至四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诗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读出节奏。

3.齐读第二小节,思考这一小节讲什么?

4.默读三、四小节,学生读后交流:

课文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指导朗读一至四小节。

五、学习第五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作者的心声是什么?

六、总结课文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韵律和节奏。

3.“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七、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组织学生读课后阅读链接,感受呼唤和平这是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战争中的儿童的资料,坚定学生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信念。

3.组织学生办小报《战争与和平》。

4.学习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板书设计 16﹡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有洁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 平稳的课桌

鲜花中读书

……

教后记: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7、四年级语文教案《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好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期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

二、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同桌互相检查。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交流。

3、读读想想: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反馈

1、指名读诗,看字音A是否读准,句子是否通顺。

2、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阅读示范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子?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五、自主阅读学习

1、回忆学习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六、升华总结

1、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2、宣读“儿童和平宣言”作业:

阅读选读课文《黄继光》自己,提高自己。

8、四年级语文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案

导读: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家园里,有不少地方还笼罩着战争的阴影,他们正祈盼着和平,呼吁着和平,饱受战火的人们希望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般美丽而和平的世界!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习“蔚、弋、频、茵”等4个生字,理解“蔚蓝、巡弋、不速之客、频频、祈盼”等词语的意思,会用“不速之客、祈盼”造句。

2.能仿照课文1~4节,补写一节诗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

一、情境对比,铺垫激情

1. 播放“平静而美丽的蓝天、大海、草原、沙漠以及人们幸福生活”的画面,交流:看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2. 播放“残酷的战争场面、战后荒凉的废墟”,交流: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又有怎样的感受,看着这前后两组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

3. 小结:是呀,战争是如此的残酷。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家园里,有不少地方还笼罩着战争的阴影,他们正祈盼着和平,呼吁着和平,饱受战火的人们希望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般美丽而和平的世界!(板书课题)

4. 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理解悟情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划出难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 交流讨论:

(1)读准并理解下列词语:“蔚蓝、巡弋、不速之客、频频、搅、祈盼”。

①蔚蓝—— 你还知道哪些蓝?如嫩蓝、瓦蓝、深蓝、碧蓝、青蓝;填一填“蔚蓝的( )”如大海、天空、海面等;

②巡弋—— 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如通过查“弋”的意思,或是联系上下文猜想;

③不速之客—— 怎样的客人被称为“不速之客”,课文中指什么?战舰和水雷为什么被称为“不速之客”;

④频频—— 联系“频频点头”猜测“频频”的意思,想想课文中“频频发射的导弹”说明了什么;

⑤祈盼——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如企盼、盼望、渴望等。

(2)指名朗读课文;同桌互读,点评。

(3)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三、诵读感悟,体会入情

1. 出示四幅画面及相关诗句,指导朗读:蔚蓝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金黄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2. 在每句中加上“本来(该)”,再读一读,说说加上“本来(该)”后感觉有什么不同?是呀,本来是这样的宁静而美丽,那么现在怎么了呢?

3. 出示1~4小节,指导读好“本来…… 可是”的转折语气。

4. 讨论:这究竟是为什么?到底是什么破坏了这宁静而美丽的世界?(残酷的战争、贪婪与残暴、掠夺与侵略……)

5. “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感情?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1~4小节。

四、拓展补写,升华抒情

1. 其实,战争带来的残酷远不止这些,课前大家了解了战争的有关情况,把你了解到的情况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 以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数据,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1.3万亿美元。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这场战争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摧残。

3. 读了上面的数据,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请根据你对战争的了解,选择其中一句,模仿补写。

4. 面对如此残酷的战争,你有什么话想说吗?指导朗读课文最后小节。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

五、阅读链接,丰富感情

出示:《儿童和平条约》

1. 介绍条约的背景:(出示)

这份《儿童和平条约》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共同签订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 自由朗读,交流体会。

六、作业选择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 诗歌仿写;《儿童和平条约》读后感或进一步阅读了解战争的相关资料。

9、四年级语文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案设计,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习“蔚、弋、频、茵”等4个生字,理解“蔚蓝、巡弋、不速之客、频频、祈盼”等词语的意思,会用“不速之客、祈盼”造句。

2.能仿照课文1~4节,补写一节诗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

一、情境对比,铺垫激情

1. 播放“平静而美丽的蓝天、大海、草原、沙漠以及人们幸福生活”的画面,交流:看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2. 播放“残酷的战争场面、战后荒凉的废墟”,交流: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又有怎样的感受,看着这前后两组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

3. 小结:是呀,战争是如此的残酷。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家园里,有不少地方还笼罩着战争的阴影,他们正祈盼着和平,呼吁着和平,饱受战火的人们希望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般美丽而和平的世界!(板书课题)

4. 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理解悟情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划出难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 交流讨论:

(1)读准并理解下列词语:“蔚蓝、巡弋、不速之客、频频、搅、祈盼”。

①蔚蓝—— 你还知道哪些蓝?如嫩蓝、瓦蓝、深蓝、碧蓝、青蓝;填一填“蔚蓝的()”如大海、天空、海面等;

②巡弋—— 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如通过查“弋”的意思,或是联系上下文猜想;

③不速之客—— 怎样的客人被称为“不速之客”,课文中指什么?战舰和水雷为什么被称为“不速之客”;

④频频—— 联系“频频点头”猜测“频频”的意思,想想课文中“频频发射的导弹”说明了什么;

⑤祈盼——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如企盼、盼望、渴望等。

(2)指名朗读课文;同桌互读,点评。

(3)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三、诵读感悟,体会入情

1. 出示四幅画面及相关诗句,指导朗读:蔚蓝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金黄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2. 在每句中加上“本来(该)”,再读一读,说说加上“本来(该)”后感觉有什么不同?是呀,本来是这样的宁静而美丽,那么现在怎么了呢?

3. 出示1~4小节,指导读好“本来…… 可是”的转折语气。

4. 讨论:这究竟是为什么?到底是什么破坏了这宁静而美丽的世界?(残酷的战争、贪婪与残暴、掠夺与侵略……)

5. “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感情?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1~4小节。

四、拓展补写,升华抒情

1. 其实,战争带来的残酷远不止这些,课前大家了解了战争的有关情况,把你了解到的情况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 以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数据,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1.3万亿美元。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这场战争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摧残。

3. 读了上面的数据,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请根据你对战争的了解,选择其中一句,模仿补写。

4. 面对如此残酷的战争,你有什么话想说吗?指导朗读课文最后小节。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

五、阅读链接,丰富感情

出示:《儿童和平条约》

1. 介绍条约的背景:(出示)

这份《儿童和平条约》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共同签订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 自由朗读,交流体会。

六、作业选择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 诗歌仿写;《儿童和平条约》读后感或进一步阅读了解战争的相关资料。

10、四年级语文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地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期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3、读读想想:了解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2、交流: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阅读示范

(根据对学情预测,学生可能对“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呼唤不理解或感悟不深刻。因此,可选择学生最熟知的对“夜空”的描写一节,指导学生阅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3、自主阅读

按阅读第三节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六、升华总结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

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七、作业

阅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11、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丰富多彩的儿童故事》导学案

一、单元学习内容

《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体会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

二、单元学习重点难点

《和时间赛跑》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时间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要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检阅》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争吵》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父亲话的意见。《绝招》让我们懂得: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

三、单元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的41个一类生字,认读24个二类生字。

2.能借助字典、词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和片段。

4.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单元学习方法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通过学习,懂得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珍惜童年,认真学习。《和时间赛跑》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永远都回不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要在阅读时获得这一启示,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理解课文《检阅》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争吵》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围绕《绝招》文前的阅读提示,展开想象,并进行适当的交流。

1.初读课文,画出不懂得词语。阅读时边阅读边想象画面。

2.开展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

3.通过小组读、师生对读、小组接力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的朗读。

4.主题学习丛书使用与课时安排

阅读和预习指导1课时

《和时间赛跑》带《和时间赛跑》11篇主题学习文章。2课时

《检阅》带《自信让童年更加美丽》7篇文章。2课时

《争吵》《绝招》带《多味童年》《故事里的快乐与烦恼》10篇文章。2课时

语文园地四2课时

机动1课时

13 《和时间赛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暑假、受益无穷、将来、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等句子的意思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课前准备:课件、主题学习丛书

【预习达标】

提示:充分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难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流利。

1.通过认真朗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烦恼 忧伤 哀痛 安慰 梭 庭院 滋味 喘气 狂奔 假 若赢

2.在读课文时,我还积累了这些词语:

其中比较难理解的字词有:

3.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成语,写在笔记本上。

【合作探究】

提示:反复读,小组合作交流,抓住重点句子,边读边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他想告诉我们什么?读一读这些句子,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如约如梭。”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我的体会是:

【拓展延伸】和时间赛跑

提示:利用字典、词典,认读不认识的生字词,并注音。这几篇文章都是和时间有关系的,虽然各自的写法不同,但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珍惜时间。

(一)《匆匆》

1.熟读,能有感情地朗读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段话采用了的修辞方法,请你尝试按照这段句子的格式续写:

3.记录下自己的一天。我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日期:年月日,星期

(二)《时钟》

1.熟读。

2.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时钟在、地“滴答”前进,我想到了

(三)《珍惜时间,时不我待》

这篇文章写了这么一件事:

通过这件事,说明的道理是:(可以用文中的话回答)

(四)《寒号鸟》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做成一件事,就要

(五)《时间与生命》

1.把文中讲述的故事讲给父母听。父母签字:

2.标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段落,联系背诵。

(六)《凿壁偷光》

这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朝时,(人名)(干什么)的故事。

(七)《巴尔扎克的故事》《爱因斯坦的故事》《巴甫洛夫很忙》《富兰克林的故事》

1.我认为巴尔扎克能成为大作家的原因是

2.跟同桌说一说这几篇文章所讲述的名人故事。

(八)《古人珍惜时间的诗句》

1.背诵这些诗句。

2.能够默写这些诗句。

(九)写一写

读了这些文章,我有一些感想:

14 《检阅》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课前准备:课件、主题学习丛书

【预习达标】

提示:充分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难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流利,重点读一读队员们和观众的话,读出他们各自的语气。

1.通过认真朗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波兰俱乐部博莱克拄拐队伍洪亮贵宾纠正情不自禁棘手羡慕

2.在读课文时,我还积累了这些词语:

在小组内说一说词语的意思,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3.我能区分

莱具柱宾棘

来俱拄滨刺

4.找出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可能是想的。

5.找出文中描写国庆节当天情景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合作探究】

提示:反复读,小组合作交流,理顺文章的线索。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1.“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大家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一件非常棘手的事。”什么重要的事?又会非常棘手?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分析课文并不难,只要认真读,多读几遍,往往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2.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3.我想对博莱克说:

我还想对博莱克的队友们说:

【拓展延伸】自信让童年更加美丽

提示:这些文章,都在为我们揭示一个道理:自信。相信读了这些文章,你也一定找到了自信!把文的好词、给你自信的好句子积累到你的笔记本中吧。

(一)《拾馒头的父亲》

1.父亲到学校拾馒头,“我”烦恼,并劝说父亲不要再去拾馒头;开家长会时,“我”以“父亲病了”为由劝父亲别参加家长会。都是因为我。父亲照旧到学校拾馒头,参加我的家长会,那是因为父亲认为

,后来父亲送“我”到省城读大学,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别人嘲笑的忧虑,是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2.这篇文章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展示了“我”的内心世界,我能在文中找出来,并读出“我”的真实想法。

提示: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在缺陷中寻觅自信》

有些文章,文中常常有这么一句话,它能揭示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认为这篇文章中能揭示道理的一句话是。

(三)《打开你的自信罐》

姑姑给靳小莹寄来了“自信罐”,靳小莹从此找到了自信。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信罐,自信就装在里面。我知道我的“自信罐”里装着

(四)《抬起头来更美》《魔法师与屠龙剑》《握住自信》《小泽征尔胜于自信》

认真读一读这些文章,把自己的想法写到笔记本中。

15 《争吵》 16《绝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争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4.理解《绝招》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5.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读《绝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难点是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

课前准备:课件、主题学习丛书

一、学习《争吵》

【预习达标】

提示:充分读课文,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词典理解。

1.在这一课中,我认识了许多新字,积累了一些词语,把他们抄写到笔记本中。

2.用横线划出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认真读一读,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3.找出“我”与克莱谛争吵时、争吵后心理活动的语句,并用词概括“我”的心理活动变化过程。

嫉妒→→→→

【合作探究】

提示:认真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抓住我的前后表现和父亲对我说的话,注意把父亲的话多读几遍,细心体会爸爸的话。

1.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2.“我”叫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原因是,

争吵发生后,“我”,

克莱谛,结果。

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的人,克莱谛是一个的人。我觉得安利柯的父亲真,因为。

提示:泡泡里的问题可以帮助你思考,仔细想一想。

2.父亲的话在课文中共三处,请你用红笔画出父亲说的话,想想“我”做到了父亲说的哪句话,哪些没做到?父亲的话包含着怎样的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二、学习《绝招》

【预习达标】

提示:这一课中有一些字非常难写,注意可以根据它们的结构去认识。把课文读流利,理清每个人的绝招。

1.憋气腮帮子蔫蔫铲馅攥饺子攥得快尴尬撇到

下巴颏咧开羡慕握拳

我还积累了一些好词语,抄写到笔记本中。

2.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三胖的绝招是,他的绝招是的;二福的绝招是,他的绝招是的;奶奶也有绝招,她的绝招是

奶奶的绝招是的;后来小柱子也有了绝招,他的绝招是

,他的绝招是的,课文中形容小柱子绝招的两个词语是、

。我最佩服的绝招,因为。

3.找出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任务的心理变化。

【合作探究】

提示: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小柱子蔫蔫地回家了,发生了什么呢?我读了课文,能完成填空:

小柱子刚回到家,看见奶奶正在包饺子,只见奶奶( ),他非常佩服,就问奶奶( ),奶奶告诉他( ),小柱子说起刚才比绝招的事,问奶奶( ),奶奶说( )。听了奶奶的话,小柱子明白了( )。

2.我猜想,小柱子的绝招是这样练成的:

清晨,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柱子( )。

夜深人静,只有星星在眨着眼睛时,小柱子( )。

每当别的小朋友在玩耍嬉戏时,小柱子( )。

小柱子还想起在大树下的尴尬,他告诉自己,只要( ),就( )。

当他练绝招,遇到困难时,小柱子就( )。

3.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知识链接】

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这本书1886年一经出版,即在意大利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后的100多年里,已有100多种文字的译本。这本书是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口吻来写作的。全书共100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他的父母在他的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

这部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世界各国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而争相翻译出版。

【拓展练习】多味童年、故事里的快乐与烦恼

1.续编故事: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2.你佩服周围谁的本领或技艺,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练成的,写下来。

【拓展延伸】主题学习“多味童年”“故事里的快乐与烦恼”

提示:童年,总是充满了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一起沿着作者的文字走进他(她)们的童年吧,别忘了把收获记录到笔记本中。

(一)《回忆我的童年》

这篇文章写了“我”童年的两件事,分别是、。

(二)《童年忆趣》

1.我知道这篇文章是按顺序写的。即──—

2.我能找出文中作者对景物描写的句子。

提示: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作者的童年里,春夏秋冬分别有什么样的乐趣?

(三)《童年的朋友》

1.“我”的童年的朋友是,说她是我的朋友是因为

2.文中“我”用了大量的语言来描写外祖母,把这些篇幅找出来,仔细读一读,看看“我”是怎样描写她的。

提示: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四)《我叫单单单》

认真读一读,体会作者自白式的开头和风趣的语言。

(五)《一诺千金》

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分别是哪几件?

(六)《躲猫猫大王》《四弟的绿色庄园》《圣诞夜休战》《死神也怕咬紧牙关》《一诺千金》

读了这些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在笔记本上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吧!

语文园地四导学案设计:刘明使用:

学习目标

1.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交流时做到自然、大方,表达流利,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2.习作练习: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自主发现: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

4.日积月累:在填空练习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读读背背12个词语,在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

5.拓展延伸:通过阅读图画,“看图说成语”,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

【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

1.课前准备

同学们学习了《绝招》,都非常佩服小柱子,作好准备,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领。

提示:交流时做到自然、大方,表达流利,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2.交际步骤:

(1)抽一个准备充分的同学,进行演示,老师扮演记者,进行采访,其余学生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自由交流: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自由交流。

提示:教的人要说清楚自己准备教别人哪一招,应该怎么做,这一招好在哪里,你是怎么练成的。学本领的同学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马上提出来。

(3)全班交流

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评出班上的绝招得主。

【习作指导】

习作练习: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题目自拟。

1.谈话:在口语交际中,同学们展示了许多本领,再回忆一下,你还会哪些本领,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如:煮面条、洗碗、洗手绢……可以是在学校学到的本领,如:画画、速算、弹钢琴、做手工……

2.自由交流:你都会哪些本领?

3.注意阅读习作提示: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构思后自主习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4.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5.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6.全班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7.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8.誊写作文,字迹工整。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目标:

1.自主发现: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

2.日积月累:在填空练习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读读背背12个词语,在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

3.拓展延伸:通过阅读图画,“看图说成语”,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主探索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同桌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我发现

4.我还能再补充。

6.拓展练习:我还找出了一些也具有这种规律的词语吗:(写到课本中)

二、日积月累

我会填:

光彩夺目的( )( )( )

清澈见底的( )( )( )

弯弯曲曲地( )( )( )

和颜悦色地( )( )( )

鲜花开得( )( )( )

时间过得( )( )( )

三、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读词语,要求读准确。

2.用自己熟悉的词语练习说话。

3.哪些词语是你不懂的,提出质疑。

4.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说的。

5.读读背背这些词语,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四、看图说成语

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

再收集一些画迷来互问互猜。

根据成语,画出图画。

单元盘点

童年总是值得人们怀念的,当我们穿过时间和空间的峡谷,到别人的童年去旅游,看到了欢笑亦或悲伤的风景,我们用心为别人的童年牌照,装进我们记忆的影集,体味童年,感悟人生,方知童年是短暂的,是那么容易逝去,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童年像一棵常青树,伫立成人生的丰碑?

行动,现在马上行动。大声对自己说:“从现在起,我马上行动,坚持不懈,让童年无悔!”

打开笔记本,梳理这一单元学过的知识,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