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春到梅花山》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4.春到梅花山-
共几课时-2课时
第几课时-第2课时-
课型-讲读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
3.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描写春天的诗歌、音乐加深对春天和梅花的感受。
预习设计
1.读熟课文。
2.寻找有关梅花的诗歌和歌曲。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一)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找找哪几句写出了梅花的美丽。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互相讨论交流。
4.比较句子。
那梅花,散发出清香。
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二)细读第2自然段。
1.和老师配合朗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讨论问题。
3.第一句中的“便”可以换成另外的词吗?
4.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5.练做小导游,介绍梅花山。
配乐朗读或表演朗读。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交流识记方法。
3.给生字组词。
4.描红。
板块一:
1. 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块二(1):
1.梅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2.出示第二句话,多媒体播放:梅花挨挨挤挤开放的画面。
3.看到这画面,你觉得梅花怎样?
4. 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第3句。
板块二(2)
1.盛开的梅花是那样的吸引人,所以人们喜欢(生读……)一到休息日便怎么样呢?(生读……),梅花山成了(生读……)
2.读后,你觉得人们对待梅花的态度怎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呢?
3.多媒体课件播放:人们一批又一批看梅花。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是“人流”?这里成了什么?
4.小朋友,这么多的人来到了梅花山,看了美丽的梅花后,会怎么说?(多媒体课件播放,人们的欢呼声、赞美声)
5.指导朗读。
6.交流赏读。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早春时节,梅花山的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观赏梅花山的盛况。谁愿意为大家做一下梅花山的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呢?
板块三
1.出示生字。
2.你怎么记它们?
3.教师范写。
作业
设计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围绕春天任意写一两句话。
2、《春到梅花山》第二课时教案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4.春到梅花山-
共几课时-2课时
第几课时-第2课时-
课型-讲读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
3.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描写春天的诗歌、音乐加深对春天和梅花的感受。
预习设计
1.读熟课文。
2.寻找有关梅花的诗歌和歌曲。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一)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找找哪几句写出了梅花的美丽。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互相讨论交流。
4.比较句子。
那梅花,散发出清香。
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二)细读第2自然段。
1.和老师配合朗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讨论问题。
3.第一句中的“便”可以换成另外的词吗?
4.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5.练做小导游,介绍梅花山。
配乐朗读或表演朗读。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交流识记方法。
3.给生字组词。
4.描红。
板块一:
1. 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块二(1):
1.梅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2.出示第二句话,多媒体播放:梅花挨挨挤挤开放的画面。
3.看到这画面,你觉得梅花怎样?
4. 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第3句。
板块二(2)
1.盛开的梅花是那样的吸引人,所以人们喜欢(生读……)一到休息日便怎么样呢?(生读……),梅花山成了(生读……)
2.读后,你觉得人们对待梅花的态度怎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呢?
3.多媒体课件播放:人们一批又一批看梅花。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是“人流”?这里成了什么?
4.小朋友,这么多的人来到了梅花山,看了美丽的梅花后,会怎么说?(多媒体课件播放,人们的欢呼声、赞美声)
5.指导朗读。
6.交流赏读。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早春时节,梅花山的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观赏梅花山的盛况。谁愿意为大家做一下梅花山的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呢?
板块三
1.出示生字。
2.你怎么记它们?
3.教师范写。
作业
设计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围绕春天任意写一两句话。
3、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春到梅花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梅花盛开的情况,结合园艺文化,让学生受到美丽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轻声朗读这段话。想一想讲了什么?
2、你读懂了那些地方?
3、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梅花什么时候开?
"早春" "还……就"说明了梅花开得很早,"满山"说明梅花开得很多。
4、指导朗读。
5、盛开的梅花怎么样?
"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挨"说明梅花开得多而密,还给人一种竞相开放的动态感。
"片片彩云"大片大片的梅花开在山上,向高处望去,艳丽的红花映着蓝天。确实像片片彩云。
6、看图理解;指导朗读。
7、"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什么样的?边读边想象,结合图理解指导朗读。
"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渗透园艺文化:梅花又名春梅、红梅。梅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白色、淡红色,有芳香,再早春1-2月开花,后发叶。]
8、小结:早春,满山的梅花盛开了,在阳光的照耀下五颜六色,晶莹透亮,散发出阵阵香气。你喜欢吗?
9、请学生跟着音乐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许多人也都像同学们一样喜欢梅花,是不是仅仅因为它的漂亮?
1、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人们喜欢梅花的什么?
2、讨论(人们喜欢梅花的报春)。
3、指导朗读。
[渗透园艺文化;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被人们欣喜。]
4、同桌讨论;从那里看出人们喜欢梅花?
5、指导朗读
6、如果你来到梅花山,心情怎么样?
7、学生配乐朗读。
三、学习生字:
1、挨:注意右边"矣"的写法。
2、息:认识"心",说说怎样记住它?
3、休:你怎样记住它?注意木中的"竖",要写在竖中线旁。
4、淡:注意左边的"火"中"捺"的变化。
4、《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案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4.春到梅花山-
共几课时-2课时
第几课时-第1课时-
课型-讲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资源
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预习设计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上小节数。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导入新课
1.跟写课题。
2.美美地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观察课文插图
1.观察插图。
2.交流讨论。
(1) 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
(2) 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按照要求自读课文三遍。
2.读生字词,交流识记方法。
3.去拼音读生字词。
4. 读两个长句子。
(第一段的第二句,第三段的第二句)
5.试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齐读生字词。
2.自学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笔顺。
3.识记生字。
4.描红、仿写。
板块一
一、导入。
1.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了小池塘,她给小池塘带来了五彩的世界。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它带来了什么呢?
2.板书课题。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板块二(一)
1.出示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
要求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
3.讨论。
板块二(二)
自读课文要求:
(1) 读第一遍。
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读第二遍。
要求: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3) 读第三遍。
要求:画出难读的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 出示生字词。
片片 报春 休息 晶莹 涌动
归纳:部件法:休 息
换一换:吹
② 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晶莹 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③ 去掉拼音,指名读词。
(2)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板块三
1.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导写字。
(1)怎么才能把这些生字写正确、美观呢?
(2)范写。
作业
设计
★ 读熟课文。
★★去找春天,仔细观察,准备交流.
5、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学会生字
难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一、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谈话今天,春姑娘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
2、板书课题:
3、出示挂图,引导观察:要求学生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
4、讨论:
⑴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
⑵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简介梅花山: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东郊风景区,那儿到处都是梅花,是观赏梅花的好地方。那么春姑娘给梅花山带来了什么呢?
2、检查自学情况
3、再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字词。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5、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指导写字
1、休:
⑴什么结构?怎么记住?
⑵注意左窄右宽,自己描红。
2、息:
⑴什么结构?学习“心字底”。
⑵提出注意点:“心字底”要比“自”宽一点。
⑶师范写,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
6、春到梅花山(推荐版教案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四个偏旁。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涌动、 人流、欢乐的海洋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一、复习检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课文,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学生读)你读得真美,谁也来美美地读一读?好,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让学生齐读)
2.开火车读生字词。复习词语
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学生响亮地回答会!)真的?多媒体出示词语(词语背景为满山遍野的梅花):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早春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 清香
报春 涌动 人流
(设计意图:第一、二行词语是描写梅花的;第三行是描写看花的人的。通过让学生复习、巩固这些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为更好地理解词语做铺垫。)
二、细读课文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呀?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那就更好了。(用上一个也可以,用上两个、三个那就更好了。)
小结:梅花山的梅花可真美呀!这节课,让我们随着春姑娘的脚步,边看梅花边细细地读读这篇课文,好不好啊?(学生肯定会大声地说好,接着我就播放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录像,伴着舒缓的音乐、师朗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了!那刚才宣老师读的是课文中的哪一自然段呀?打开书本,你也读读吧!(对于小朋友的自由朗读,老师及时给予评价。)
小朋友你看(出示图片),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教师引读)
出示第一句话: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背景图仍为满山的梅花)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早春两字变换颜色,让学生加深印象)早春是什么时候呀?天气怎么样呀?读读整句话。
(3)是的,春天刚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就字在老师说的时候相机变换颜色)开放了,梅花开得可真早呀!
(4)在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呢?指导学生抓住满山,来理解梅花的多。 你怎么知道很多的呢?(学生回答。接着,满山两字变色,让学生理解满山。(满山就是指不管是山脚,还是山腰、山顶,到处都开满了梅花)板书:满山的梅花
(5)小结:漫山遍野,开满了梅花。谁来读读这句话?
2.你喜欢那开放的梅花吗?请你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交流学习所得。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开放的梅花。老师可创造机会让学生评价。
出示第二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2)分男、女生读。
(3)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时词语变换颜色)是什么样子的呀?那梅花,来,让我们来读一读。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让学生体会到梅花的多。)
(4)小结: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
(5)指导学生看文字下的梅花图。那梅花彩云在哪儿呀?(让学生在图片上指)哦,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还有吗?这儿还有一片,这儿、这儿,都是!真多呀!在蓝天的映衬下,美丽极了,真惹人喜爱!通过看图,让学生在体会梅花多的基础上,再来感受梅花的美。
(6)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来读!
3.刚才,我们站在远处看梅花,现在让我们走近梅花树,看看近处的梅花吧!
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1)指名学生读句子。(出示图片)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理解晶莹透亮,体会有着露水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丽。
(2)小朋友们,你们闻到什么了吗?
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淡淡的清香。
(3)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呀?(渗透思想教育)
(4)淡淡的香味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老师听出来你非常喜欢这里的梅花,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你对梅花的喜欢吗?
(5)那你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吗?(男生读、女生读)让我们再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6)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想说什么呢?
3.看图理解:人流(出示人很多的图片)。这就是涌动着的人流。
4.(换成有梅花的图片)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来到了梅花山,这么多的人置身于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你猜猜他们会干些什么呢?你想干什么呢?
5.哦!歌声、笑声融合在一起,这时的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陶醉在这梅花丛中,梅花山成了
6.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赏读全文,积累内化。
1.我们随作者到梅花山游览了一番,你想把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别人吗?
2.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学生听读欣赏。
3.你认为文章哪儿写得最精彩?把你最欣赏的内容背一背。
1)问答或引背。
满山的梅花什么时候开放?
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
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怎样的?
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同桌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全体齐背。
4)用直线把可以搭配的词连接起来。
寒气 开放 散发 人流
梅花 退尽 涌动 清香
5)用像练习口头造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醒,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些有关梅花的句子。通过这一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融入文本,体会到人们的快乐。)
三、指导写字
1.小结与练习。
小朋友们,在今天的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吗?你的心情如何?
2.课后拓展:查找有关梅花或其他春天开的花儿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等,同学之间课后交流。
3.布置学生自学,找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在田字格的哪个位置?学生自学,看田字格中的生字。
4.老师出示生字卡,请学生说说关键笔画的位置。
还:半包围结构的字,引导学生用熟字不来记。书写时,不偏左些。
片:第一笔是竖撇,不是竖,要居中写。
休:用会意字的特点记忆,一个人靠在一棵大树上休息。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寒:认识新偏旁宀,下面是一、一、丨、丨一再一个八加两点。
息:这个字谁来教?(指导学生如何教字:先分析字的结构,再分析字的每个组成部分,再说说每个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
5.老师在黑板上逐个演示。老师巡视,加强个别辅导。学生逐个书写,注意运笔,要有起笔,收笔的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观察字形,学着小怀素认真写字的样子,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书写本课所学的生字。)
7、春到梅花山(推荐版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四个偏旁。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涌动、 人流、欢乐的海洋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课文的录音磁带;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月29日 总第2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2.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一、看图,逐步揭题
1.板书梅花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吗?
2.点击课件显示梅花图,学生观察。然后在梅花后面板书山。
3.读词梅花山,你能想想象梅花山会是什么样的吗?
4.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谈话。
5.春天到了,满山的梅花开放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谈谈小朋友熟悉的花儿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将学生引入课本,激起了要读书的欲望。)
二、看图,认读课文
仔细观察
1.出示幻灯图片。(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
要求学生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
3.讨论。
(1)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
(2)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
B.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
读第一遍。
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读第二遍。
要求学生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读第三遍。
要求学生画出难读的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C.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hai mei pian bao xiu xi jing ying
还 没 有 片 片 报 春 休 息 晶 莹
涌动 人流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相机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昔。
晶莹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流(liu)是边音。
③去掉拼音,指名读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第一段的第二句,第三段的第二句)
②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宇音。
D.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思考:春天来到了梅花山,梅花山上怎么样?
1.先听老师读课文(配乐)请大家边听边想象,听后说一说你看到些什么。
2.生练读课文。
(1)你想跟老师一样美美地读课文吗?生自由练读。(出示读书要求)
(2)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哪些字比较难读,请你再读一读,然后请会读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
(3)点击课件,显示生字:
盛 晶 莹 透 涌 寒 还 退 尽 挨 片 发 休 息 欢
(4)这些生字娃娃我们都认识了,在课文中,这些生字娃娃和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词语,请大家读读课文,用笔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点击课件显示生字)看生字,说词语。(生说出词语时,师点击生字,显示词语,学生读)
(5)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学生提示后,小组间练读)
(6)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轻声读课文。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品读课文,读中体验
(一)指导读课文第一小节。
1.无穷想象读中来,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梅花山中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
2.品读课文想象情景。
3.小组交流后汇报学习情况。
(1)看到了什么?从学生谈话中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想像加深感受,如: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A.读这句话时,同学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美景?
B.学生交流后,相互演示情景,动态地感受梅花亲密无间尽情盛开的情景。
C.多媒体播放梅花盛开的场面,学生面对美景朗读句子体验感情。
(2)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A.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
B.闻着这醉人的花香,如果让你闭眼想象,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情景?学生闭眼后想象后交流。
C.教师相机出示句子一朵一朵梅花,晶莹透亮,点拨学生抓住晶莹透亮展开想象:清早花瓣上沾着小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是什么样的?再闻闻阳光中梅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感受?飘到你的心里了吗?
D.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二)指导读第二小节。
1.人们喜欢梅花,一有空就到梅花山去踏青、赏美。到了休息日,人就更多了,请你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那么多人。
2.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国庆节、元旦时候大统华、司马坊步行街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人多到什么样子,理解涌动、人流、欢乐的海洋等关键词。想象梅花山人流涌动的情景读出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3.你到了梅花丛中,除了看到满眼的梅花,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赏梅的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等词语,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读书,读准,读正确. 另外应该要求学生逐段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三、学习生字
1.学习二类生字,学生自己读,同桌互相对读。
2.学习一类生字,开火车读,个别读生字卡。
学习两个新笔画,学生自学生字的笔顺。
老师板书笔顺。
学生交流生字的笔顺。
学生在书上描红。
(设计意图:指导写字时,学生写挨时,这个字的右下部分容易混淆。反复指导,使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
8、《春到梅花山》教案
一、激情导入课文:
师:(边演示多媒体课件,边激情导入)春天到了,南京梅花山上的梅花开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成了花的海洋。红的似火,白的胜雪,粉的若霞,风姿楚楚,摇曳生姿,争香斗艳。你喜欢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去旅游吧!
二、读悟第一段: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读了第一句,知道梅花是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开放的。那时候,盛开的花很少,人们觉得梅花特别漂亮。)
(生:我读到“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我好象看到整座山上都是梅花。梅花很多很多,美极了!)
2、指导交流、朗读第一句。
(生:我喜欢“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霞。”梅花多得挤在了一起。)
(生:我也喜欢这句话。梅花像我们小孩子一样靠在一起,挤在一起,一定很热闹。)
(生:我好象看到在蓝蓝的天空下,有鲜红鲜红的梅花,有雪白雪白的梅花,还有粉红色的梅花,五颜六色的,像一片一片彩色的云。)
3、指导交流、朗读第二句
(生:我读到“晶莹透亮”,觉得梅花像玉那样透明的,闪着亮晶晶的光。)
(生:我读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好象闻到了梅花的香味。
生:我读了第三句,我闻到了梅花很淡的,令人舒服的香味。)
4、指导交流、朗读第三句
三、读悟第二段:
1、师:我太喜欢梅花山上的梅花了!如果我是南京人,我一定会觉得很幸福。一到休息的时候,南京的梅花山上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们也去看看吧。读读第二段,说说。
(生:我从“喜爱”这个词中知道人们喜爱梅花。)
(生:“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化的人流。”人多得像水流一样,还涌来涌去。梅花山真热闹,真美!)
(生:我还从这句话里知道,人们太喜欢梅花了,一有时间就去看梅花。)
(生:因为满山的梅花开放了,看梅花的人很多很多。所以书上说“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生:人们一定会一边看梅花,一边笑着赞美梅花。他们说“……”)
2、指导朗读第二段
四、师总结课文
析:本课的教学,无须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多强的领悟和欣赏能力啊!在孩子们眼中,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词就是一首诗,一个词就是一个童话。有人说“一千个人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权利还给孩子,才能有“自主阅读”,才能谈“个性化的阅读”。
9、《春到梅花山》教案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识字。在自主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培养语感,感受阅读的乐趣。
设计流程:
一、看图,逐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吗?”
2、点击课件显示梅花图,学生观察。然后在“梅花”后面板书“山”。
3、同学们读读“梅花山”,你能想带些什么?
4、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谈话。
5、春天到了,满山的梅花开放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二、认读课文,把握内容
1、先听老师读课文(配乐)请大家边听边想象,听后说一说你看到些什么。
2、生练读课文
(1)你想跟老师一样美美地读课文?吗生自由练读。(出示读书要求)
(2)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哪些字比较难读,请你再读一读,然后请会读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
(3)点击课件,显示生字:
盛晶莹透涌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4)这些生字娃娃我们都认识了,在课文中,这些生字娃娃和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词语,请大家读读课文,用笔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点击课件显示生字)看生字,说词语。(生说出词语时,师点击生字,显示词语,学生读)
(5)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学生提示后,小组间练读)
(6)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轻声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读中体验
(一)指导读课文第一小节。
1、“无穷想象读中来”,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梅花山中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
2、品读课文想象情景。
3、小组交流后汇报学习情况。
(1)看到了什么?从学生谈话中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想像加深感受,如: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A.读这句话时,同学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美景?
B.学生交流后,相互演示情景,动态地感受梅花亲密无间尽情盛开的情景。
C.多媒体播放梅花盛开的场面,学生面对美景朗读句子体验感情。
(2)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A.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
B.闻着这醉人的花香,如果让你闭眼想象,你的眼前回出现什么情景?学生闭眼后想象后交流。
C.教师相机出示句子“一朵一朵梅花晶莹透亮”,点拨学生抓住“晶莹透亮”展开想象:清早花瓣上沾着小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是什么样的?再闻闻阳光中梅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感受?飘到你的心里了吗?
D.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二)指导读第二小节。
人们喜欢梅花,一有空就到梅花山去踏青、赏美。到了休息日,人就更多了,请你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那么多人。你到了梅花丛中,除了看到满眼的梅花,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赏梅的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二)赏读全文,积累内化。
(1)我们随作者到梅花山游览了一番,你想把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别人吗?
(2)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学生听读欣赏。
(3)你认为文章哪儿写得最精彩?把你最欣赏的内容背一背。
四、指导写字(略)
10、《春到梅花山》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课文动画,梅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3、教师简介梅花山。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3)学生交流已经读懂的词语。
(4)出示生字: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型。
结合教新偏旁:宝盖头、提手旁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
教师指导:读“盛开的梅花”后作短暂停顿;读“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后作稍长停顿。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词卡片。
2、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二、精读训练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检查自读效果。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这一段共三句话:梅花开放的时间;梅花盛开的样子;梅花发出的味道。
*第二句写出了梅花开得多而美,就像彩云一样。(结合图理解)
(3)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读给全班小朋友听。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一句总写人们喜爱梅花,第二句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
*第一句先说时间,再说看话的人多。
*理解:报春、涌动、人流。
*“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形容人们很高兴,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同桌练说;大胆在全班说。
(3)联系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作业
1、用“像”说一句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人们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花散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片发休息尽欢退挨寒
2、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教师归纳:
*片:笔顺是撇、竖、横、横折。
*息:重点指导下面的“心”,要写得扁,托住“自”。
*尽:“尸”要居中,写在横中线的上部。
*还、退: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书写姿势。
三、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
宝盖头:()()()
走之底:()()()
三点水:()()()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1、《春到梅花山》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件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布置作业
1、写写、识记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运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领读两个长句(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二)讲读课文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效果。
汇报读懂了什么?
(3)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们喜欢。请选折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4)各自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两句话。请你们组有读,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归纳:第一句话是总写,第二句话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的。
(3)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4)春笋掀翻()。
第三教时
一、教学要求:
指导在田字格中将生字端正、匀称、美观的书写。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写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4)春笋掀翻()。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说出下列偏旁:
尸字头又字旁提手旁自字头
2、出示生字,要求自主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把下面这些字写好:
发片休息还退挨寒
3、组织交流
片:最后一笔竖折。
发:最后一点别忘了。
休:左窄右宽。
尽:尸字头居中,两点保持一定距离。
还、退:半包围结构。
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
4、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宝盖头()()()三点水()()()走之底()()()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4、春到梅花山
人们 梅花
涌动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人流 一朵一朵 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 散发 清香
(多) (美)
12、《春到梅花山》教案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识字。在自主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培养语感,感受阅读的乐趣。
设计流程:
一、看图,逐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吗?”
2、点击课件显示梅花图,学生观察。然后在“梅花”后面板书“山”。
3、同学们读读“梅花山”,你能想带些什么?
4、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谈话。
5、春天到了,满山的梅花开放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二、认读课文,把握内容
1、先听老师读课文(配乐)请大家边听边想象,听后说一说你看到些什么。
2、生练读课文
(1)你想跟老师一样美美地读课文?吗生自由练读。(出示读书要求)
(2)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哪些字比较难读,请你再读一读,然后请会读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
(3)点击课件,显示生字:
盛晶莹透涌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4)这些生字娃娃我们都认识了,在课文中,这些生字娃娃和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词语,请大家读读课文,用笔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点击课件显示生字)看生字,说词语。(生说出词语时,师点击生字,显示词语,学生读)
(5)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学生提示后,小组间练读)
(6)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轻声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读中体验
(一)指导读课文第一小节。
1、“无穷想象读中来”,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梅花山中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
2、品读课文想象情景。
3、小组交流后汇报学习情况。
(1)看到了什么?从学生谈话中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想像加深感受,如: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A.读这句话时,同学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美景?
B.学生交流后,相互演示情景,动态地感受梅花亲密无间尽情盛开的情景。
C.多媒体播放梅花盛开的场面,学生面对美景朗读句子体验感情。
(2)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A.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
B.闻着这醉人的花香,如果让你闭眼想象,你的眼前回出现什么情景?学生闭眼后想象后交流。
C.教师相机出示句子“一朵一朵梅花晶莹透亮”,点拨学生抓住“晶莹透亮”展开想象:清早花瓣上沾着小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是什么样的?再闻闻阳光中梅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感受?飘到你的心里了吗?
D.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二)指导读第二小节。
人们喜欢梅花,一有空就到梅花山去踏青、赏美。到了休息日,人就更多了,请你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那么多人。你到了梅花丛中,除了看到满眼的梅花,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赏梅的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二)赏读全文,积累内化。
(1)我们随作者到梅花山游览了一番,你想把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别人吗?
(2)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学生听读欣赏。
(3)你认为文章哪儿写得最精彩?把你最欣赏的内容背一背。
四、指导写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