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二、 教学重点:
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谈话)而今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做法也许会出乎你的意料。(板题)
2、观察说话: 出示课文幅图。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 (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读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 初读
1、组织学生自学课文。划出生字词语,把生字所在句子认真地多几遍。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
4、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三、 朗读
1、自主读第一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如: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多么等等。
四、讨论:
1、深入研读课文,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2、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进行体会。
3、分角色朗读第2----12自然节,结合着对人物心里的深刻理解,读好对话,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以再现当时的情景,加深 对文章中蕴含情感和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4、启发学生谈话:从对话当中,你体会一下,每个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你读了有什么样的感受?
五、想象
1、 自读13——14段。结合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小男孩不接受阿姨礼物时的心理活动。售货员阿姨会把女儿准备的礼物送到小男孩手上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2、自由交流:从阿姨、阿姨的女儿的表现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节内容。
六、升华
1、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板书设计:
阅读在线:
疼爱父母(张敏)
晚上下班的时候,天色尚未黑。经过输液大厅时,看见一个男人推着一辆轮椅缓缓地出来了。他很仔细的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见那轮椅上坐着一位老人,面色腊黄,身体清瘦、腹部却很突出,可能是患了什么慢性病?她双目紧闭,整个身子都靠在了轮椅上。虽然气色是如此之差,可是衣着整洁,头发梳得纹丝不乱,倒不像一位病人。再看那男人,大约四十来岁,衣着很朴素,面目沉稳。他身子微微向前倾,慢慢地推着轮椅,小心地避着路上的小坑、小石子,轮椅很平稳地缓缓向前。我不禁暗叹:好细心的男人!那老人一定是他的母亲吧!
我走出医院大门,却忍不住又回头看他们一眼,看到了至今令我难忘的一幕:只见那男人停下了轮椅,侧身向前,伸出手温柔地把散落在老人额前的一络白发轻轻地夹在了老人耳后,又替她掖了掖颈边的衣领,然后端详了老人两秒钟,似乎满意了,又推起轮椅轻轻地走了。只留下我一人呆呆地站在马路边,几乎忘了身处何处。起风了么?有风沙吹进了我的眼,我的眼睛酸涩地疼,心里溢满了莫名的感动。有多久了,没见过这温柔的一幕?我见过青春的男孩体贴地为他的小女友忙前跑后,见过中年的父母亦步亦趋地跟在可爱的小宝宝身后怕他跌跤;却何曾见过这般痴心的儿女如此温柔地疼爱他年迈的母亲?这样轻柔细心地捋起她额前的乱发,为她牵动颈边的衣领,在她病时还顾及她年老的容颜与形象?
我想起年轻的我们曾几何时被父母怎样在手心里疼爱着长大,可是我们长大了,开始粗声粗气地对父母说话;面对父母的询问,开始满脸的不耐烦。在外面受气了,总是回来对父母发火,全是因为知道父母永远不会责怪我们,不会背弃我们啊!他们的爱是恒久不变的,即使知道我们总有一天会像离巢的小鸟那样一去不复返。可是我们再长大些了,开始疼爱我们的爱人,疼爱我们的心肝小宝宝。我们的羽翼丰满了,再也顾不上回来看一眼我们的“老巢”了,而父母就一直在那“老巢”里,寂寞地等着我们回来,慰藉他们孤独渐老的心。什么时候,我们都能像那位中年男人一样,为病弱的母亲小心地整理她日渐衰老的容颜,深情地牵动她皱折的衣领——像呵护我们亲亲的小宝宝那般呵护疼爱我们亲亲的父母?
2、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二、 教学重点:
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谈话)而今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做法也许会出乎你的意料。(板题)
2、观察说话: 出示课文幅图。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 (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读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 初读
1、组织学生自学课文。划出生字词语,把生字所在句子认真地多几遍。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
4、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三、 朗读
1、自主读第一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如: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多么等等。
四、讨论:
1、深入研读课文,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2、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进行体会。
3、分角色朗读第2----12自然节,结合着对人物心里的深刻理解,读好对话,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以再现当时的情景,加深 对文章中蕴含情感和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4、启发学生谈话:从对话当中,你体会一下,每个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你读了有什么样的感受?
五、想象
1、 自读13——14段。结合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小男孩不接受阿姨礼物时的心理活动。售货员阿姨会把女儿准备的礼物送到小男孩手上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2、自由交流:从阿姨、阿姨的女儿的表现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节内容。
六、升华
1、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板书设计:
阅读在线:
疼爱父母(张敏)
晚上下班的时候,天色尚未黑。经过输液大厅时,看见一个男人推着一辆轮椅缓缓地出来了。他很仔细的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见那轮椅上坐着一位老人,面色腊黄,身体清瘦、腹部却很突出,可能是患了什么慢性病?她双目紧闭,整个身子都靠在了轮椅上。虽然气色是如此之差,可是衣着整洁,头发梳得纹丝不乱,倒不像一位病人。再看那男人,大约四十来岁,衣着很朴素,面目沉稳。他身子微微向前倾,慢慢地推着轮椅,小心地避着路上的小坑、小石子,轮椅很平稳地缓缓向前。我不禁暗叹:好细心的男人!那老人一定是他的母亲吧!
我走出医院大门,却忍不住又回头看他们一眼,看到了至今令我难忘的一幕:只见那男人停下了轮椅,侧身向前,伸出手温柔地把散落在老人额前的一络白发轻轻地夹在了老人耳后,又替她掖了掖颈边的衣领,然后端详了老人两秒钟,似乎满意了,又推起轮椅轻轻地走了。只留下我一人呆呆地站在马路边,几乎忘了身处何处。起风了么?有风沙吹进了我的眼,我的眼睛酸涩地疼,心里溢满了莫名的感动。有多久了,没见过这温柔的一幕?我见过青春的男孩体贴地为他的小女友忙前跑后,见过中年的父母亦步亦趋地跟在可爱的小宝宝身后怕他跌跤;却何曾见过这般痴心的儿女如此温柔地疼爱他年迈的母亲?这样轻柔细心地捋起她额前的乱发,为她牵动颈边的衣领,在她病时还顾及她年老的容颜与形象?
我想起年轻的我们曾几何时被父母怎样在手心里疼爱着长大,可是我们长大了,开始粗声粗气地对父母说话;面对父母的询问,开始满脸的不耐烦。在外面受气了,总是回来对父母发火,全是因为知道父母永远不会责怪我们,不会背弃我们啊!他们的爱是恒久不变的,即使知道我们总有一天会像离巢的小鸟那样一去不复返。可是我们再长大些了,开始疼爱我们的爱人,疼爱我们的心肝小宝宝。我们的羽翼丰满了,再也顾不上回来看一眼我们的“老巢”了,而父母就一直在那“老巢”里,寂寞地等着我们回来,慰藉他们孤独渐老的心。什么时候,我们都能像那位中年男人一样,为病弱的母亲小心地整理她日渐衰老的容颜,深情地牵动她皱折的衣领——像呵护我们亲亲的小宝宝那般呵护疼爱我们亲亲的父母?
3、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优秀教案精彩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优秀教案一精彩,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学习目标
1.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1.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学生说话)
2.随机教学四个生字、三个新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3.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带红领巾的男孩。导入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鱼”和“海螺”里的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a.注意后鼻音的字“芒”“兵”“抢”和前鼻音的字“咱”“品”。
b.出示词语:玩具、柜台、售货员、光芒、药品、咱们、抢着说、富裕。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字义识记“裕”的字形,并给“富裕”找个反义词,其他生字和词语让学生在读文中多次复现来巩固)
3.说说你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课文中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把它们放在课文句子中会读了吗?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合作读书,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指名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师生互相帮助。
4.相互交流。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朗读感悟第8~13自然段。
a.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文)
b.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下面的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体会“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指的是哪些东西)
c.分角色读好第8~13自然段。(老师扮作妈妈或售货员阿姨)
2.朗读感悟第1~7自然段。
a.过渡:课文中的这位小朋友什么也不让妈妈给他买,是不是他不喜欢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
b.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采用多种形式读好这段话,并理解“目不转睛”。
◆看着课文插图,说说小兵喜欢玩具汽车的心情。(目的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分角色朗读第1~7自然段。
3.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a.指名朗读。
b.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课后作业
1.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一,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4、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优秀教案精彩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优秀教案二精彩,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课前透视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引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良好教材。
现代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学生通过阅读,在被故事情深深吸引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与文听小男孩进行对照,教学中应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考,在读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信息资料:
字词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谈话)而今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做法也许会出乎你的意料。(板题)
2、观察说话:
出示课文幅图。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
(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读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
初读
1、组织学生自学课文。划出生字词语,把生字所在句子认真地多几遍。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
4、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本课的11个生字只有认读的任务,所以这一环节应成为本课的一个着力点。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方法,对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有效地促进。)
朗读
1、自主读第一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如: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多么等等。
(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讨论:
1、深入研读课文,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2、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进行体会。
3、分角色朗读第2----12自然节,结合着对人物心里的深刻理解,读好对话,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以再现当时的情景,加深
对文章中蕴含情感和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4、启发学生谈话:从对话当中,你体会一下,每个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你读了有什么样的感受?
(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从演中感悟。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
想象
1、
自读13——14段。结合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小男孩不接受阿姨礼物时的心理活动。售货员阿姨会把女儿准备的礼物送到小男孩手上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2、自由交流:从阿姨、阿姨的女儿的表现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节内容。
(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升华
1、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启发学生谈话交流,挖掘学生的认知体验,
实现生生、师生间的互动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升华并丰富对了文章的主题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品质,使学文与做人的任务达到和谐统一,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目不转睛:眼睛凝神注视,眼珠一动不动。形容注意力集中。
兴奋:振奋、激动。
富裕:(财物)充裕。与“贫穷”意思相反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5、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1.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学生说话)
2.随机教学四个生字、三个新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3.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带红领巾的男孩。导入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鱼”和“海螺”里的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a.注意后鼻音的字“芒”“兵”“抢”和前鼻音的字“咱”“品”。
b.出示词语:玩具、柜台、售货员、光芒、药品、咱们、抢着说、富裕。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字义识记“裕”的字形,并给“富裕”找个反义词,其他生字和词语让学生在读文中多次复现来巩固)
3.说说你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课文中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把它们放在课文句子中会读了吗?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合作读书,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指名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师生互相帮助。
4.相互交流。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朗读感悟第8~13自然段。
a.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文)
b.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下面的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体会“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指的是哪些东西)
c.分角色读好第8~13自然段。(老师扮作妈妈或售货员阿姨)
2.朗读感悟第1~7自然段。
a.过渡:课文中的这位小朋友什么也不让妈妈给他买,是不是他不喜欢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
b.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采用多种形式读好这段话,并理解“目不转睛”。
◆看着课文插图,说说小兵喜欢玩具汽车的心情。(目的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分角色朗读第1~7自然段。
3.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a.指名朗读。
b.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课后作业
1.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6、二年级教案:《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
1.预习出题。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生字。首先通过读课文,勾生字、画生词、读带生字的句子来熟悉生字,再通过和熟字比较字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记忆生字,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份有关字词方面的试题。如:
(1)读准字音方面,可以出给生字选择读音、判断对错或把音节补充完整的题目。
(2)认字方面,可以出词语连线搭配的题。
阿姨 看玩具汽车 闪着 妈妈的手
妈妈 售货 抢着 说
小兵 买药 拉着 光芒
(3)根据字形,可以出猜字谜的题。
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他们,鼓励他们,肯定他们。
2.交换做题。
出好题后,分成小组交换做题
3.互评互改。
做完后,互相批改,再作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当你们面对自已想要的玩具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如何做的。
二、读中感悟
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合作学习。
1.初读感悟。
分小组自由默读或朗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互说感受,体会情感。
2.听读感悟。
学生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3.质疑讨论。
小组互相质疑,把最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写下来。再通过读解决问题。
(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你的理由。
(2)售货员阿姨是个怎样的人?
(3)说说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药品 礼物 柜台 玩具
富裕 专心 目不转睛 兴奋的光芒
2.你家有什么玩具?你能写出他们的名称吗?
四、实践活动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写几句自己的打算。
7、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案,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案
学习目标
①会认“具”等11个生字。
②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课前准备
①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②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①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学生说话)
②随机教学四个生字三个新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③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带红领巾的男孩。导入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鱼”和“海螺”里的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②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a. 注意后鼻音的字“芒”“兵”“抢”和前鼻音的字“咱”“品”。
b. 出示词语:玩具、柜台、售货员、光芒、药品、咱们、抢着说、富裕。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字议识记“裕”的字形,并给“富裕”找个反义词,其他生字和词语让学生在读文中多次复现来巩固)
③说说你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①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课文中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把它们放在课文句子中会读了吗?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②引导合作读书。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③开火车指名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师生互相帮助。
④相互交流。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①朗读感悟第8-13段。
a. 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文)
b. 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下面的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体会“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指的是哪些东西)
c. 分角色读好8-13段。(老师扮作妈妈或售货员阿姨)
②朗读感悟第1-7段。
a. 过渡:课文中的这位朋友什么也不让妈妈给他买,是不是他不喜欢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
b. 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采用多种形式读好这段话,并理解“目不转睛”。
◆看着课文插图,说说小兵喜欢玩具汽车的心情。(目的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分角色朗读第1-7段。
③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a. 指名朗读。
b. 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①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②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课后作业
①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②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8、《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1.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学生说话)
2.随机教学四个生字、三个新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3.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带红领巾的男孩。导入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鱼”和“海螺”里的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a.注意后鼻音的字“芒”“兵”“抢”和前鼻音的字“咱”“品”。
b.出示词语:玩具、柜台、售货员、光芒、药品、咱们、抢着说、富裕。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字义识记“裕”的字形,并给“富裕”找个反义词,其他生字和词语让学生在读文中多次复现来巩固)
3.说说你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课文中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把它们放在课文句子中会读了吗?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合作读书,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指名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师生互相帮助。
4.相互交流。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朗读感悟第8~13自然段。
a.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文)
b.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下面的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体会“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指的是哪些东西)
c.分角色读好第8~13自然段。(老师扮作妈妈或售货员阿姨)
2.朗读感悟第1~7自然段。
a.过渡:课文中的这位小朋友什么也不让妈妈给他买,是不是他不喜欢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
b.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采用多种形式读好这段话,并理解“目不转睛”。
◆看着课文插图,说说小兵喜欢玩具汽车的心情。(目的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分角色朗读第1~7自然段。
3.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a.指名朗读。
b.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课后作业
1.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9、《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
1.预习出题。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生字。首先通过读课文,勾生字、画生词、读带生字的句子来熟悉生字,再通过和熟字比较字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记忆生字,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份有关字词方面的试题。如:
(1)读准字音方面,可以出给生字选择读音、判断对错或把音节补充完整的题目。
(2)认字方面,可以出词语连线搭配的题。
阿姨
看玩具汽车
闪着
妈妈的手
妈妈
售货
抢着
说
小兵
买药
拉着
光芒
(3)根据字形,可以出猜字谜的题。
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他们,鼓励他们,肯定他们。
2.交换做题。
出好题后,分成小组交换做题
3.互评互改。
做完后,互相批改,再作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当你们面对自已想要的玩具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如何做的。
二、读中感悟
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合作学习。
1.初读感悟。
分小组自由默读或朗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互说感受,体会情感。
2.听读感悟。
学生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3.质疑讨论。
小组互相质疑,把最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写下来。再通过读解决问题。
(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你的理由。
(2)售货员阿姨是个怎样的人?
(3)说说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药品
礼物
柜台
玩具
富裕
专心
目不转睛
兴奋的光芒
2.你家有什么玩具?你能写出他们的名称吗?
四、实践活动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写几句自己的打算。
10、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优秀教案精彩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优秀教案四精彩,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
1.预习出题。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生字。首先通过读课文,勾生字、画生词、读带生字的句子来熟悉生字,再通过和熟字比较字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记忆生字,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份有关字词方面的试题。如:
(1)读准字音方面,可以出给生字选择读音、判断对错或把音节补充完整的题目。
(2)认字方面,可以出词语连线搭配的题。
阿姨
看玩具汽车
闪着
妈妈的手
妈妈
售货
抢着
说
小兵
买药
拉着
光芒
(3)根据字形,可以出猜字谜的题。
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他们,鼓励他们,肯定他们。
2.交换做题。
出好题后,分成小组交换做题
3.互评互改。
做完后,互相批改,再作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当你们面对自已想要的玩具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如何做的。
二、读中感悟
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合作学习。
1.初读感悟。
分小组自由默读或朗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互说感受,体会情感。
2.听读感悟。
学生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3.质疑讨论。
小组互相质疑,把最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写下来。再通过读解决问题。
(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你的理由。
(2)售货员阿姨是个怎样的人?
(3)说说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药品
礼物
柜台
玩具
富裕
专心
目不转睛
兴奋的光芒
2.你家有什么玩具?你能写出他们的名称吗?
四、实践活动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写几句自己的打算。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四,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1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
1.预习出题。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生字。首先通过读课文,勾生字、画生词、读带生字的句子来熟悉生字,再通过和熟字比较字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记忆生字,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份有关字词方面的试题。如:
(1)读准字音方面,可以出给生字选择读音、判断对错或把音节补充完整的题目。
(2)认字方面,可以出词语连线搭配的题。
阿姨 看玩具汽车 闪着 妈妈的手
妈妈 售货 抢着 说
小兵 买药 拉着 光芒
(3)根据字形,可以出猜字谜的题。
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他们,鼓励他们,肯定他们。
2.交换做题。
出好题后,分成小组交换做题
3.互评互改。
做完后,互相批改,再作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当你们面对自已想要的玩具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如何做的。
二、读中感悟
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合作学习。
1.初读感悟。
分小组自由默读或朗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互说感受,体会情感。
2.听读感悟。
学生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3.质疑讨论。
小组互相质疑,把最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写下来。再通过读解决问题。
(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你的理由。
(2)售货员阿姨是个怎样的人?
(3)说说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药品 礼物 柜台 玩具
富裕 专心 目不转睛 兴奋的光芒
2.你家有什么玩具?你能写出他们的名称吗?
四、实践活动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写几句自己的打算。
12、《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
1.预习出题。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生字。首先通过读课文,勾生字、画生词、读带生字的句子来熟悉生字,再通过和熟字比较字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记忆生字,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份有关字词方面的试题。如:
(1)读准字音方面,可以出给生字选择读音、判断对错或把音节补充完整的题目。
(2)认字方面,可以出词语连线搭配的题。
阿姨
看玩具汽车
闪着
妈妈的手
妈妈
售货
抢着
说
小兵
买药
拉着
光芒
(3)根据字形,可以出猜字谜的题。
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他们,鼓励他们,肯定他们。
2.交换做题。
出好题后,分成小组交换做题
3.互评互改。
做完后,互相批改,再作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当你们面对自已想要的玩具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如何做的。
二、读中感悟
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合作学习。
1.初读感悟。
分小组自由默读或朗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互说感受,体会情感。
2.听读感悟。
学生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3.质疑讨论。
小组互相质疑,把最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写下来。再通过读解决问题。
(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你的理由。
(2)售货员阿姨是个怎样的人?
(3)说说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药品
礼物
柜台
玩具
富裕
专心
目不转睛
兴奋的光芒
2.你家有什么玩具?你能写出他们的名称吗?
四、实践活动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写几句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