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一等奖》属于教学反思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2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一等奖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才能飞快地进步。张国强在信中提到的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因此这篇课文对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2词语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也作“尺短寸长”。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楚辞·卜居》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2)对词语的理解。
红眼病:在课文里指看到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忌妒。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摔跟头: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三、教学建议
1在教学时,建议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柯岩在回信劝告国强时是非常真诚、耐心的,这样才可能令国强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教师要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形成互动。
教师还应根据文后的提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从课文中发现的书信的格式、写法。
2对要求认读的词语,应让学生多读几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大意。
3本文的课题富有哲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举例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
4课后,可以建议学生之间互通书信,内容可以是互相沟通、消除误解,也可以是交流彼此对成长中遇到问题的一些看法,在实践中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四、相关链接
柯岩 满族人,当代诗人、作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1929年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开始文学创作,从事多种文学形式的写作,已出版专著50余部。
她原名冯恺,柯岩是她的笔名。关于这个笔名,柯岩解释道:“我们中国的古代人把绿绿的小树称之为柯;岩呢,当然是大大的坚硬的石头。岩石上是很难长出树来的,因此,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根须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它的生命力必须加倍的顽强……我取它做我的笔名,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决心终生根扎大地,终生奋力地攀登,从而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上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
书信的格式
(1) 称呼。把对收信人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怎样称呼,要根据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而定,一般说,当面怎样称呼,信上就怎样称呼。有时可以在称呼前面加“敬爱的”“亲爱的”这样的词语。
(2) 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写信人要说的话,都写在这部分。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您好!”“你身体好吗?”如果写的是回信,可以写“×月×日的来信已收到”等内容。如果来信中提出一些问题或要求代办的事,可以先把问题回答清楚,或者把代办事情的结果告诉对方,然后再写自己想说的话。如果说的事情多,就应该分段写,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 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你健康”。结尾的写法,根据对象而定。如果给长辈写信,可以写“敬祝近安”“敬祝健康”;如果给平辈写信,可以写“祝你健康”“祝你工作顺利”;如果给晚辈写信,可以写“祝你进步”“望你努力学习”。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 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可以带姓,也可以不带姓(熟悉的人可以不写姓)。有时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称谓,如“弟、儿、侄、妹”。如果加称谓,一般不带姓。如果是给单位或组织写信,姓名要写齐全。
(5) 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如果在信里问候别人,一般在署名和日期之后,另起一行,写上“请代向××问好!”“××并此问好!”
如果信已经写好,但是还有一些话没有说完,可以写在信的后面。先写一个“附”字,后面加上冒号,写完补充的话以后,再加上“又及”二字,“又及”后面加句号。
信封的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字迹要工整,地名要详细。写地名要由省、市、县,一直写到区、街和门牌号码。如果是给农村写信,还要写上乡名和村名。信封的左上角画着六个方格,应在里面填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可以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后面写“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处应避免写称谓,如,不宜写“爷爷收”。
(3)在信封的第三行写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信封的右下角有六个小方格,应在这里填上寄信人的邮政编码。信件万一出现投递困难的情况,邮局可以凭借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还给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边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边20毫米以下的区域是条码打印区,不要在这个区域里写字或署名,以免影响投递。
(5)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铅笔写,以防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红笔写,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6)托人转交的信,在信封上要写“面交”“烦交”等字样,在信封第三行的后半行上,写“×××托”或“×××拜托”就可以了。
拓展阅读
学会握手言和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有个难题想请教您。
我有个好朋友,我们亲如姐妹。可是,最近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分手了。我知道这回闹别扭是我的错,也知道应该向她道歉。可是,我就是没有勇气面对她。不跟她道歉和好,我们都感到很别扭,特别是我,心里总是很难受,有愧于人的感觉真不是滋味。几次想对她开口,又欲言又止,怕说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怕……您说我该怎么办?
敬祝
身体健康
李萍
9月10日
李萍:
你好!但愿这封信对你能有一些帮助。其实,人最需要也是最现实的是自己帮助自己。你看,写信本身就是你自己在帮助自己了。很高兴你能这样做。
现在我要说,既然你知道自己错了,就应该向人家道歉。这里有一笔账。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都知道你错了,这就好比你刚丢失一份东西,如果你能适时向对方道歉,那么你丢失的那份东西就又找回来了,同时你还会增加一份东西;如果你不肯向对方道歉,那么你就又丢失一份东西,这份东西比前面丢的那份东西的分量更重。这份后来增加的或丢失的东西是什么?是“真诚”。真诚是古今中外人际交往的一条永恒的准则。只要你有真诚,别的过失都容易得到原谅。你已经特别想跟她道歉了,行动起来吧,为自己留住真诚。
你可以写信。写信向她道歉,只需要当面道歉的一半的勇气,而且可以把你要说的话字斟句酌,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你还可以请人搭个“桥”,找一个你们双方都比较熟悉的同学,帮你们做个沟通。
正因为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才会出现矛盾,才会闹别扭。同学之间闹别扭,也许正是学生时代交响曲中一个应有的音符呢。所以,闹别扭之后也不必太在意。只要拿出你的勇气和真诚,彼此还会是好朋友。
2、2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才能飞快地进步。张国强在信中提到的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因此这篇课文对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2词语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也作“尺短寸长”。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楚辞·卜居》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2)对词语的理解。
红眼病:在课文里指看到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忌妒。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摔跟头: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三、教学建议
1在教学时,建议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柯岩在回信劝告国强时是非常真诚、耐心的,这样才可能令国强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教师要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形成互动。
教师还应根据文后的提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从课文中发现的书信的格式、写法。
2对要求认读的词语,应让学生多读几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大意。
3本文的课题富有哲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举例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
4课后,可以建议学生之间互通书信,内容可以是互相沟通、消除误解,也可以是交流彼此对成长中遇到问题的一些看法,在实践中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四、相关链接
柯岩 满族人,当代诗人、作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1929年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开始文学创作,从事多种文学形式的写作,已出版专著50余部。
她原名冯恺,柯岩是她的笔名。关于这个笔名,柯岩解释道:“我们中国的古代人把绿绿的小树称之为柯;岩呢,当然是大大的坚硬的石头。岩石上是很难长出树来的,因此,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根须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它的生命力必须加倍的顽强……我取它做我的笔名,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决心终生根扎大地,终生奋力地攀登,从而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上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
书信的格式
(1) 称呼。把对收信人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怎样称呼,要根据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而定,一般说,当面怎样称呼,信上就怎样称呼。有时可以在称呼前面加“敬爱的”“亲爱的”这样的词语。
(2) 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写信人要说的话,都写在这部分。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您好!”“你身体好吗?”如果写的是回信,可以写“×月×日的来信已收到”等内容。如果来信中提出一些问题或要求代办的事,可以先把问题回答清楚,或者把代办事情的结果告诉对方,然后再写自己想说的话。如果说的事情多,就应该分段写,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 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你健康”。结尾的写法,根据对象而定。如果给长辈写信,可以写“敬祝近安”“敬祝健康”;如果给平辈写信,可以写“祝你健康”“祝你工作顺利”;如果给晚辈写信,可以写“祝你进步”“望你努力学习”。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 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可以带姓,也可以不带姓(熟悉的人可以不写姓)。有时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称谓,如“弟、儿、侄、妹”。如果加称谓,一般不带姓。如果是给单位或组织写信,姓名要写齐全。
(5) 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如果在信里问候别人,一般在署名和日期之后,另起一行,写上“请代向××问好!”“××并此问好!”
如果信已经写好,但是还有一些话没有说完,可以写在信的后面。先写一个“附”字,后面加上冒号,写完补充的话以后,再加上“又及”二字,“又及”后面加句号。
信封的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字迹要工整,地名要详细。写地名要由省、市、县,一直写到区、街和门牌号码。如果是给农村写信,还要写上乡名和村名。信封的左上角画着六个方格,应在里面填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可以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后面写“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处应避免写称谓,如,不宜写“爷爷收”。
(3)在信封的第三行写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信封的右下角有六个小方格,应在这里填上寄信人的邮政编码。信件万一出现投递困难的情况,邮局可以凭借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还给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边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边20毫米以下的区域是条码打印区,不要在这个区域里写字或署名,以免影响投递。
(5)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铅笔写,以防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红笔写,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6)托人转交的信,在信封上要写“面交”“烦交”等字样,在信封第三行的后半行上,写“×××托”或“×××拜托”就可以了。
拓展阅读
学会握手言和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有个难题想请教您。
我有个好朋友,我们亲如姐妹。可是,最近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分手了。我知道这回闹别扭是我的错,也知道应该向她道歉。可是,我就是没有勇气面对她。不跟她道歉和好,我们都感到很别扭,特别是我,心里总是很难受,有愧于人的感觉真不是滋味。几次想对她开口,又欲言又止,怕说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怕……您说我该怎么办?
敬祝
身体健康
李萍
9月10日
李萍:
你好!但愿这封信对你能有一些帮助。其实,人最需要也是最现实的是自己帮助自己。你看,写信本身就是你自己在帮助自己了。很高兴你能这样做。
现在我要说,既然你知道自己错了,就应该向人家道歉。这里有一笔账。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都知道你错了,这就好比你刚丢失一份东西,如果你能适时向对方道歉,那么你丢失的那份东西就又找回来了,同时你还会增加一份东西;如果你不肯向对方道歉,那么你就又丢失一份东西,这份东西比前面丢的那份东西的分量更重。这份后来增加的或丢失的东西是什么?是“真诚”。真诚是古今中外人际交往的一条永恒的准则。只要你有真诚,别的过失都容易得到原谅。你已经特别想跟她道歉了,行动起来吧,为自己留住真诚。
你可以写信。写信向她道歉,只需要当面道歉的一半的勇气,而且可以把你要说的话字斟句酌,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你还可以请人搭个“桥”,找一个你们双方都比较熟悉的同学,帮你们做个沟通。
正因为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才会出现矛盾,才会闹别扭。同学之间闹别扭,也许正是学生时代交响曲中一个应有的音符呢。所以,闹别扭之后也不必太在意。只要拿出你的勇气和真诚,彼此还会是好朋友。
3、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案教学案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案二_教学实录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预设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预设重难点:
1、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预设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如果你想和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沟通想法、分享快乐、倾诉烦恼,你会用哪些方式?(面谈、通电话、发电子邮件、书信……)
2、从古至今,书信都是人们之间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书信的内容包罗万丈,除了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还有请求帮助的、汇报情况的等等。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8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里就有两封信,请大家看看这两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自由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看两封信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简单概括书信内容。
三、深入思考,探究文中道理
1、师: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是怎样做的?
2、柯岩老师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觉得有道理吗?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讨论交流,了解书信好处
1、猜一猜:这么多可以和柯岩老师倾诉烦恼的方式,张国强为什么选择写信而不选择打电话或其他方式呢?
2、交流:写信好友那些好处呢?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a、有的地区还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可以用书信与外沟通。
b、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可以用书信表达。
c、有时候见字如见人,书信让人有温暖的感觉。
d、……
五、观察发现,认识书信格式
1、自由观察两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边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书:
(1)称呼。(把对说信任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应该分段些,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该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六、巩固练习,紧记书信格式
1、出示练习,让学生根据内容改成书信的格式。
练习内容:今天,小明写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请哥哥收到信后马上回家。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指名在黑板写,全班校正。
七、作业:写信
温馨提示:
1、先确定要写给谁。
2、考虑清楚要说些什么内容。
3、注意书信的格式。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希望对你有帮助!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案教学案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案一_教学实录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信封)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2.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3.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读回信,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根据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
3.启发讨论: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在小组内讨论。
三、学习书信格式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重点学习书信格式。
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四、拓展练习
建议学生互通书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沟通、消除误会等。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希望对你有帮助!
5、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信封)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 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 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2.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3.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读回信,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05—06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读拼音,写词语。 tuī jiàn róng qià mó fàn zào rè wò shǒu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蜗( ) 贴( ) 篇( ) 径( ) 窝( ) 粘( ) 扁( ) 经( ) chó
三、写同音字组词。
⒈ zhí ( )接 ( )树 ( )日 ⒉ jìng 环 ( ) 究( ) 平( ) ⒊ shì 教( ) ( )题 电( ) ⒋ yǔ ( )宙 ( )言 ( )毛
四、画出下面不同类的词语。
⒈ 爪子 眼睛 背心 耳朵 尾巴 ⒉ 深蓝 淡青 碧绿 白云 桃红 ⒊ 海马 珊瑚 海龟 章鱼 大龙虾 ⒋ 山崖 峡谷 海岛 遍地 沙漠
五、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造句。
灯红( )( ) 闹( )( ) ( )武扬( ) 和( )相( ) ( )( )有力 ( )( )与共 受益( )( ) 年( )古( ) ( )单( )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词填空。
亲切 亲热 亲密 1、他们( )合作,团结战斗,终于夺取了女子双打冠军。 2、大伙儿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 )极了。 3、老师的( ),教导我永远不会忘记。
或者……或者……
既……又……
1、他今天没来学校,()病了,()有些什么事。 2、星期天,我()上青山烧烤,()去南湖公园看花。
七、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1、 有志者_____________。 2、 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莫以恶小而为之。 4、 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
我最喜欢,第 句话。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修改病句。
⒈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上课要专心听讲。 ⒉广场四周插满了很多五颜六色的红旗。 ⒊我怀着高兴喜悦的心情走上了领奖台。 ⒋“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得意洋洋地欢聚在一起。
八、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老师像(妈妈)一样,关怀着我们成长。 1、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就像辛勤的( )。 2、一片片荷叶,像一个个( )大圆盘。 3、我从他的评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与温暖,如( )。
九、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空地上还种着一棵高大的枣树,树荫下常常是爷爷休息和待客的地方。 ( )我家屋后有一个小小的园子,那时我们家的花园和菜园。 ( )池子左边种着许多花,还有数株果树。 ( )池子右边是一片菜地,分成三小块。靠近屋子的一块种萝卜和韭菜。 ( )园子正中有一口小池子,池子里种着莲藕。夏天赏花,冬天吃藕,一举两得。 ( )中间的一块种的是茄子、辣椒;靠北的一块种的是丝瓜和豆角。 ( )在屋子和池子之间,还有一片空地。
十、比较句子,回答问题。
1、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人的光点。 2、 刚进里院,我就看见一墙碧绿的爬山虎,觉得一下子凉快了许多。 我喜欢第 _____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一天晚上,我驱车回家。雾很大,能见度很低。 我小心地开着车,在拐弯的时候,我听到“啪”的一声响,赶紧下车来检查。我车右边的反光镜撞碎了。我走出二三十米远,一辆红色的小汽车停在那里,车子左边的反光镜也碎了。不用说,准是被我撞碎的。
我看着车里没有人,再看四周,一个人也没有。我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雨刷下面。纸条上写了我的电话,并请他与我联系。
几天后,我接到一个电话,他就是红色汽车的主人。“谢谢你给我留下纸条,车子已经修好了。”“真对不起! 请把修车收据寄给我,我好把钱寄去。”“不用了,你在无人看见的情况下,给我留了条,我非常感动。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再次向你表示感谢! ”说完,就挂了电话。
我真后悔,竟然没有问人家的姓名和电话,心里感到很过意不去。事情过去很多年了,他说的“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一直深深留在我心里。
1、“我”在什么情况下给小汽车主人留的条?“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篇短文,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下面信中的错误(格式,错别字,用错的词语等)。
我最亲密的爸爸:
您好!近来身体是否健壮?工作是否取得成就?现在我正奋不顾身地学习知识,陈老师也经常表扬称赞我,我感到很十分高兴。
你不是批评我贪玩吗?今后一定努力纠正错误。
祝您精神快乐!
8月1日
您的儿子
张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8狮子和鹿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28狮子和鹿之教材分析_教学案例反思_实录,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28 狮子和鹿
一、教材简说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写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的两束美丽的角,抱怨自己细长的腿,接着写狮子扑来,细长的腿帮它脱离险境,而美丽的角差点让它送了命。全文情节紧凑,前后对比鲜明突出,语言丰富优美,在生动的故事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是课文学习的重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是课文学习的难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要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二是通过自读自悟,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建议
1.教学这篇略读课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连接语中的阅读要求,根据要求读课文。可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自己受到什么启发?
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开谈,可以就课文的内容来谈,也可以联系实际举生活中的事例,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可能说美丽外表不一定是有用的,虽然外表不漂亮,却很实用;再进一步可能体会到有的东西各有优缺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优点就可能变成缺点,也不能因为有些东西存在某些缺点而看不见它的优点。要鼓励学生举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只要思想上没有错误,教师一般不作定论,要充分让学生思考,鼓励说出自己的见解。
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和《陶罐和铁罐》作比较学习,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说说共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会更加开阔,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陶罐和铁罐》,说一说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再想一想本课讲了什么道理。共同点是两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表达方法上是两篇课文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
2.这篇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导朗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第一、二段,要读出鹿喝水的悠闲和发现自己水面倒影的惊喜。第三段和第四段是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评价,要读出截然不同的语气。对角是喜爱、赞美:“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要读出自我欣赏、自我赞美的感情;“啊!”“多么”“多么”拉长读,抒情一些。而对腿,则是不满和抱怨;“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要读出叹息、抱怨的情绪,“唉”“太细了”语调低,语速慢,“怎么”感叹强烈,要表达出内心的不满。在对比朗读中,区分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感情。第五和第六段,情节紧张、变化快,“忽然听到”“猛一回头”“哎呀”“正在逼近” 朗读时要语速加快,读出形势的危急。
3.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阅读兴趣,读一些寓言故事。也可以阅读《同步练习》中的《公鸡和母鸡》《一棵大树死了》《爸爸教我动脑筋》等课文。然后开个故事会,让学生讲寓言故事,再说一说故事所讲的道理。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28狮子和鹿之教材分析,狮子和鹿,希望对你有帮助!
7、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案教学设计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准备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信封)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2.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3.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读回信,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根据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
3.启发讨论: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在小组内讨论。
三、学习书信格式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重点学习书信格式。
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article/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四、拓展练习
建议学生互通书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沟通、消除误会等。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信封。)
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2、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
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3、讨论:
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读回信,思考: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反思】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柯岩在回信劝告国强时是非常真诚、耐心的,这样才可能令国强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教师要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形成互动。
9、《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预设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预设重难点:
1、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预设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如果你想和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沟通想法、分享快乐、倾诉烦恼,你会用哪些方式?(面谈、通电话、发电子邮件、书信……)
2、从古至今,书信都是人们之间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书信的内容包罗万丈,除了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还有请求帮助的、汇报情况的等等。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8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里就有两封信,请大家看看这两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自由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看两封信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简单概括书信内容。
三、深入思考,探究文中道理
1、师: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是怎样做的?
2、柯岩老师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觉得有道理吗?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讨论交流,了解书信好处
1、猜一猜:这么多可以和柯岩老师倾诉烦恼的方式,张国强为什么选择写信而不选择打电话或其他方式呢?
2、交流:写信好友那些好处呢?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a、有的地区还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可以用书信与外沟通。
b、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可以用书信表达。
c、有时候见字如见人,书信让人有温暖的感觉。
d、……
五、观察发现,认识书信格式
1、自由观察两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边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书:
(1)称呼。(把对说信任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应该分段些,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该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六、巩固练习,紧记书信格式
1、出示练习,让学生根据内容改成书信的格式。
练习内容:今天,小明写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请哥哥收到信后马上回家。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指名在黑板写,全班校正。
七、作业:写信
温馨提示:
1、先确定要写给谁。
2、考虑清楚要说些什么内容。
3、注意书信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