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计划书》属于计划书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软件开发计划书
1.引言(Introduction)
1.1 目的(Purpose)
本章提供整个软件开发计划的综述。主要是确定以下内容:
(1)软件生存周期的选取及裁剪。
(2)软件规范、方法和标准的选择。
(3)软件工作产品的规模估计。
(4)软件工作量和成本的估计。
(5)软件进度表的制定。
(6)软件风险的估计。
(7)软件项目培训计划。
1.2 范围(Scope)
说明该软件开发计划的范围,简要描述软件开发计划的内容。一般而言,对于一个较大的软件项目(工期6个人月以上),计划书包括如下内容:
(1)软件规模估计
(2)工作模块计划
(3)人力资源计划
(4)其他资源计划
(5)进度安排计划
(6)配置管理计划(可单独做一个计划)
(7)质量保证计划(可单独做一个计划)
1.3 术语定义(Terms Glossary) 将该软件开发计划中的术语、缩写词进行定义。包括用户应用领域与计算机领域的术语与缩写词等。例如:
[1] 软件相关组:指软件配置管理组、文档支持组、测试组。
[2] 软件质量保证组:指计划和实施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人员的集合。
1.4 参考资料(References) 说明该软件开发计划使用的参考资料,如项目的用户需求报告、商务合同、用户领域的资料等,每一个文件、文献要有标题、索引号或文件号,发布或发表日期以及出版单位。
[1] ……
[2] ……
1.5 相关文档(Related Documents)
当该文档变更时,可能对其他文档产生影响,受影响的文档叫相关文档,需将它们列出。
[1] ……
[2] ……
1.6 版本更新记录(Version Updated Record) 版本更新记录格式
2.项目概述(Project Summary)
2.1 项目的目的(Project Purpose) 说明该软件项目的目的。
2.2 项目的范围(Project Scope)
本章的内容,主要参照《立项建议书》/《合同》与《用户需求报告》中相关章节,简要描述该软件项目的实现范围: (1)主要功能点列表
(2)主要性能点列表
(3)主要接口列表
(4)本软件项目与其他软件项目之间的关系
(5)项目实施方面的限制等内容
2.3 项目的使用对象(Project Reader)
在本章节中,要识别出顾客与最终用户,对顾客与最终用户的情况要有简单描述,如最终用户的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及本系统的使用频度等。
3.项目组织(Project Organization) 项目组织是为开发项目而组建的队伍。建议以框图的方式表示项目的组织结构,并对每一组织的负责人和职责加以说明。可能的项目组织单元,如:
(1)项目管理组
(2)质量保证组
(3)配置管理组
(4)软件工程组
(5)测试组
(6)需求管理组
各组织说明如下:
(1)项目管理组,执行SPP和SPTO过程,对项目实施负全部责任。
(2)质量保证组,执行SQA过程,负责项目过程与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报告。
(3)配置管理组,执行SCM过程,负责项目产品的版本、配置管理以及配置库状态报告。
(4)软件工程组,执行软件项目工程过程,负责项目产品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5)测试组,执行软件项目测试过程,负责项目产品的测试。
(6)需求管理组,负责对需求基线和需求变更进行管理。
4.软件生存周期(Software Life Cycle)
本章节记录项目策划生存期定义的工作结果,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
(1)项目生存期框图
(2)项目生存期说明
5.规范、方法和标准(Criterion,Means,Standard)
本章节中需要描述采用的供开发和维护软件用的规范、方法和标准。
6.任务与工作产品(Task and Work Products)
项目任务和工作产品,是指根据项目生存期阶段划分的任务,和相应阶段的工作产品。记录项目生存期各阶段确定的需重点控制的阶段任务和工作产品。建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生存期各阶段的任务和工作产品。
项目包含的任务,如:
(1)需求分析
(2)系统设计
(3)系统实现
(4)测试
(5)产品交付
(6)产品维护
项目可能包含的产品,如:
(1)需求分析说明书
(2)规格分析说明书
(3)系统设计说明书
(4)源代码
(5)各种测试报告
(6)用户手册
(7)软件问题维护记录
7.工作产品、任务规模、工作量估计(Estimates of Work Product,Task Size and Workload)
项目规模估算是为了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工。
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有:
(1)对软件工作产品规模估计依据的简要描述。
(2)每种任务和工作产品规模估计的结果。
(3)规模估算的结果,建议用《任务规模和工作量估算表》的形式列出。
8.成本估计(Estimates of Costs)
成本估计,是指对项目完成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估算。成本估计应按类别进行估算,可能的成本估算类别,如:
(1)直接人工
(2)直接费用
(3)间接成本
(4)制造费用
(5)管理费用
(6)不可预见费用
9.关键计算机资源计划(Critical Computer Resource Plan)
项目的关键计算机资源计划,是指系统在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及用户目标环境中,对关键计算机资源,如计算机存储能力、计算机处理器速度、通信通道容量、服务器处理能力等的估计,使之能满足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的要求。 10.软件项目进度计划(Software Project Schedule)
件项目进度计划,是对项目的进度、人员工作分工所做的计划,此计划依据上述各章的估算和分析结果,计划方式建议采用表格的形式。若采用工具制定项目计划,应将工具生成的图表作为项目计划的附件。本章节中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有:
(1)软件项目每个阶段的进度时间表
(2)设定的里程碑
(3)评审时间
(4)缓冲时间
11.配置管理计划(可单独做一个计划)(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lanning) 本书单独作为一章论述。
12.质量保证计划(可单独做一个计划)(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Planning) 本书单独作为一章论述。
13.风险分析(Risks Analysis)
项目风险分析,是指对可能发生的将会对项目按预期时间、资源和预算完成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的分析包括: (1)被识别出的重大风险事件:政策风险、技术风险、技能风险等。
(2)易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高风险区域:用户需求、设计、测试、运行平台等。
(3)重大风险事件的级别:功能不全、性能不稳、迅速受限制等。
(4)拟采取的预防措施:增加投入、纠错、延时等。
(5)风险事件发生后建议采用的处理措施:更改计划、降低难度系数等。
14.设备工具计划(Equipment and Tools Planning)
项目设备工具计划,是根据项目的工作指派及进度确定项目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以确保设备工具在任务执行前到位,保证项目任务的顺利执行,在本计划中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所需的设备
(2)基本的要求
(3)应到位的时间
15.培训计划(Training Planning)
项目的培训计划,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项目组成员技能情况,制定出项目组成员所需的培训内容,培训计划中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1)培训内容
(2)培训时间
(3)教员
(4)接受培训的人员
(5)培训目的(应达到的效果)
16.项目评审(Project Reviews)
项目评审,是对项目策划过程所做的定期性评审。
其内容可分为:
(1)评审点
(2)评审周期
(3)评审层次
(4)评审条款和措施
(5)管理评审活动中提交的工作产品(列出被评审的工作产品)
17.度量(Measurement)
度量是按规定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需要采集的度量数据,以便量化地反映项目的进展情况,为管理者提供对项目进展的适当的可视性,同时度量数据是项目过程改善的数据基础。应规定项目度量值的记录人(一般为项目经理或其指定人员)、记录时间(一般以定期评审为基础)和记录的数据。常用的度量数据如:
(1)项目过程的评审次数
(2)项目计划修改次数
(3)项目各阶段的人员投入(各阶段投入的人月数)
(4)各类任务耗用时间统计(如设计、编码、测试、文档编写等)
(5)工作产品统计(如文档字数、功能点数、用况数、源代码行数等)
2、软件项目开发计划书范文
1.引言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在逐渐的开始追求精神上的生活,即精神享受。无可厚非,网络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我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当然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自己所喜欢的视频,更不用说在线看了,即使有时间在线看,我们又不能看到看到让自己全身放松的视频,究其原因则是:所观看的视频模糊和不流畅。而本软件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软件是自动下载更新软件,能在你不知不觉间自动的下载最新视频,这样一来我们既节约了时间又看到了自己苦苦等待的视频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的`编写是为了满足客户对各大影视的一些软件需求,以求让喜欢视频的客户对本软件更加满意,并且能够更加的享受生活。
1.2背景
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名称:资源下载辅助系统。
本项目的提出者为章董事,开发者为第二组全体员工,用户为所有喜欢视频的客户。
本软件相当于一个插件,配合其他视频播放器、影视或网站使用。
说明:
1.3定义
项目开发计划:是一种把项目一定一过程与项目如何推进连接起来的方案。
1.4参考资料
以下列出概要设计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有关资料:
1.软件工程基础 胡飞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01
2.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郑诚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03
2项目概述
2.1工作内容
把软件做成下面的特点:待开发软件自动检查有更新特点的可下载网络资源是否存在更新,如果有更新则获取新资源的下载链接并通过第三方下载软件自动下载。
对用户进行培训,如何让用户能够学会添加、管理提供资源的网站,设定、管理需跟踪下载的资源信息,设定相应的本地资源保存位置以及检查更新周期。这样一来系统就可根据用户设定自动检查更新,将更新通过第三方下载软件下载并保存至用户设定的本地位置。系统监控指定的本地位置,在文件下载完毕时通知用户。
2.2主要参加人员
石春光:项目负责人。
王海宏:小组领导兼程序员。
田果:技术领导,技术一流。
刘栋:小组领导兼程序员。
汪世轩:质量、管理领导。
2.3产品
2.3.1程序
即是:理出需移交给用户的程序的名称、所用的编程语言及存储程序的媒体形式,并通过引用有关文件,逐项说明其功能和能力。
(略)
2.3.2文件
所谓文件即是:列出需移交给用户的每种文件的名称及内容要点
2.3.3服务
具体是列出需向用户提供的各项服务,如培训安装、维护和运行支持等,应逐项规定开始日期、所提供支持的级别和服务的期限。
2.3.4非移交的产品
说明开发集体应向单位交出但不必向用户移交的产品(文件甚至某些程序)。
2.4验收标准
对于上述这些应交出的产品和服务,逐项说明或引用资料说明验收标准。
2.5完成项目的原迟用限
待开发软件的原迟用限为六个月。
2.6本计划的批准者和批准日期
批准者:章董事
批准日期: 20XX年10月18日
3实施计划
3.1工作任务的分配和人员分工
主要就是在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的任务分配
具体来说分配如下:
文件的编制 石春光
审批 王海宏 汪世轩
打印 王海宏
分发工作 田果 刘栋
用户培训工作 刘栋 田果
软件安装工作 汪世轩
3.2接口人员
负责本项目同用户的接口人员:刘栋
负责本项目同本单位各管理机构
合同计划管理部门:石春光
财务部门:王海宏
质量管理部门:田果
负责本项目同各分合同负责单位的接口人员:汪世轩
3.3进度(略)
3.4预算
人员的数量:5人
时间:3个月
经费:1万元
3.5关键问题
在软件的开发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项目需求
项目计划
质量控制
进度控制
风险控制
交流与沟通
3、软件开发计划书材料
篇一:软件开发计划书
软件开发计划书
1.引言(Introduction)
1.1 目的(Purpose)
本章提供整个软件开发计划的综述。主要是确定以下内容:
(1)软件生存周期的选取及裁剪。
(2)软件规范、方法和标准的选择。
(3)软件工作产品的规模估计。
(4)软件工作量和成本的估计。
(5)软件进度表的制定。
(6)软件风险的估计。
(7)软件项目培训计划。
1.2 范围(Scope)
说明该软件开发计划的范围,简要描述软件开发计划的内容。一般而言,对于一个较大的软件项目(工期6个人月以上),计划书包括如下内容:
(1)软件规模估计
(2)工作模块计划
(3)人力资源计划
(4)其他资源计划
(5)进度安排计划
(6)配置管理计划(可单独做一个计划)
(7)质量保证计划(可单独做一个计划)
1.3 术语定义(Terms Glossary)
将该软件开发计划中的术语、缩写词进行定义。包括用户应用领域与计算机领域的术语与缩写词等。例如:
[1] 软件相关组:指软件配置管理组、文档支持组、测试组。
[2] 软件质量保证组:指计划和实施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人员的集合。
1.4 参考资料(References)
说明该软件开发计划使用的参考资料,如项目的用户需求报告、商务合同、用户领域的资料等,每一个文件、文献要有标题、索引号或文件号,发布或发表日期以及出版单位。
[1] ……
[2] ……
1.5 相关文档(Related Documents)
当该文档变更时,可能对其他文档产生影响,受影响的文档叫相关文档,需将它们列出。
[1] ……
[2] ……
1.6 版本更新记录(Version Updated Record)
版本更新记录格式,如表4-8所示。
表4-8 版本更新记录
2.项目概述(Project Summary)
2.1 项目的目的(Project Purpose)
说明该软件项目的目的。
2.2 项目的范围(Project Scope)
本章的内容,主要参照《立项建议书》/《合同》与《用户需求报告》中相关章节,简要描述该软件项目的实现范围:
(1)主要功能点列表
(2)主要性能点列表
(3)主要接口列表
(4)本软件项目与其他软件项目之间的关系
(5)项目实施方面的限制等内容
2.3 项目的使用对象(Project Reader)
在本章节中,要识别出顾客与最终用户,对顾客与最终用户的情况要有简单描述,如最终用户的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及本系统的使用频度等。
3.项目组织(Project Organization)
项目组织是为开发项目而组建的队伍。建议以框图的方式表示项目的组织结构,并对每一组织的负责人和职责加以说明。可能的项目组织单元,如:
(1)项目管理组
(2)质量保证组
(3)配置管理组
(4)软件工程组
(5)测试组
(6)需求管理组
各组织说明如下:
(1)项目管理组,执行SPP和SPTO过程,对项目实施负全部责任。
(2)质量保证组,执行SQA过程,负责项目过程与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报告。
(3)配置管理组,执行SCM过程,负责项目产品的版本、配置管理以及配置库状态报告。
(4)软件工程组,执行软件项目工程过程,负责项目产品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5)测试组,执行软件项目测试过程,负责项目产品的测试。
(6)需求管理组,负责对需求基线和需求变更进行管理。
4.软件生存周期(Software Life Cycle)
本章节记录项目策划生存期定义的工作结果,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
(1)项目生存期框图
(2)项目生存期说明
5.规范、方法和标准(Criterion,Means,Standard)
本章节中需要描述采用的供开发和维护软件用的规范、方法和标准。
6.任务与工作产品(Task and Work Products)
项目任务和工作产品,是指根据项目生存期阶段划分的任务,和相应阶段的工作产品。记录项目生存期各阶段确定的需重点控制的阶段任务和工作产品。建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生存期各阶段的任务和工作产品。项目包含的任务,如:
(1)需求分析
(2)系统设计
(3)系统实现
(4)测试
(5)产品交付
(6)产品维护
项目可能包含的产品,如:
(1)需求分析说明书
(2)规格分析说明书
(3)系统设计说明书
(4)源代码
(5)各种测试报告
(6)用户手册
(7)软件问题维护记录
7.工作产品、任务规模、工作量估计(Estimates of Work Product,Task Size and Workload)
项目规模估算是为了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工。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有:
(1)对软件工作产品规模估计依据的简要描述。
(2)每种任务和工作产品规模估计的结果。
(3)规模估算的结果,建议用《任务规模和工作量估算表》的形式列出。
8.成本估计(Estimates of Costs)
成本估计,是指对项目完成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估算。成本估计应按类别进行估算,可能的成本估算类别,如:
(1)直接人工
(2)直接费用
(3)间接成本
(4)制造费用
(5)管理费用
(6)不可预见费用
9.关键计算机资源计划(Critical Computer Resource Plan)
项目的关键计算机资源计划,是指系统在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及用户目标环境中,对关键计算机资源,如计算机存储能力、计算机处理器速度、通信通道容量、服务器处理能力等的估计,使之能满足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的要求。
10.软件项目进度计划(Software Project Schedule)
件项目进度计划,是对项目的进度、人员工作分工所做的计划,此计划依据上述各章的'估算和分析结果,计划方式建议采用表格的形式。若采用工具制定项目计划,应将工具生成的图表作为项目计划的附件。本章节中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有:
(1)软件项目每个阶段的进度时间表
(2)设定的里程碑
(3)评审时间
(4)缓冲时间
11.配置管理计划(可单独做一个计划)(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lanning) 本书单独作为一章论述。
12.质量保证计划(可单独做一个计划)(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Planning) 本书单独作为一章论述。
13.风险分析(Risks Analysis)
项目风险分析,是指对可能发生的将会对项目按预期时间、资源和预算完成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的分析包括:
(1)被识别出的重大风险事件:政策风险、技术风险、技能风险等。
(2)易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高风险区域:用户需求、设计、测试、运行平台等。
(3)重大风险事件的级别:功能不全、性能不稳、迅速受限制等。
(4)拟采取的预防措施:增加投入、纠错、延时等。
(5)风险事件发生后建议采用的处理措施:更改计划、降低难度系数等。
14.设备工具计划(Equipment and Tools Planning)
项目设备工具计划,是根据项目的工作指派及进度确定项目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以确保设备工具在任务执行前到位,保证项目任务的顺利执行,在本计划中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所需的设备
(2)基本的要求
(3)应到位的时间
15.培训计划(Training Planning)
项目的培训计划,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项目组成员技能情况,制定出项目组成员所需的培训内容,培训计划中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1)培训内容
(2)培训时间
(3)教员
(4)接受培训的人员
(5)培训目的(应达到的效果)
16.项目评审(Project Reviews)
项目评审,是对项目策划过程所做的定期性评审。其内容可分为:
(1)评审点
(2)评审周期
(3)评审层次
(4)评审条款和措施
(5)管理评审活动中提交的工作产品(列出被评审的工作产品)
17.度量(Measurement)
度量是按规定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需要采集的度量数据,以便量化地反映项目的进展情况,为管理者提供对项目进展的适当的可视性,同时度量数据是项目过程改善的数据基础。应规定项目度量值的记录人(一般为项目经理或其指定人员)、记录时间(一般以定期评审为基础)和记录的数据。常用的度量数据如:
(1)项目过程的评审次数
(2)项目计划修改次数
(3)项目各阶段的人员投入(各阶段投入的人月数)
(4)各类任务耗用时间统计(如设计、编码、测试、文档编写等) (5)工作产品统计(如文档字数、功能点数、用况数、源代码行数等)
篇二:软件开发计划书
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三期
改造建设项目
软件开发计划书
XXXXXXXXXX有限公司
软件开发部
1. 概述
本系统按照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要求,通过对公派留学申请、项目信息重新整合、材料上传、中科院申报数据管理、优秀自费奖学金申报数据管理、在外申请人的申报及受理等相关留学申请审批业务的改造和重组,以适应现有的需求变化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和具体实施,提高留学申请和审批、管理工作的运转效率,减少申请人员网上申报不便利,实现中科院申报数据并入、在外人员申报管理等申报流程以及审批受理工作。完善业务信息资料库的共享和使用价值。使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业务审批管理更加严密和规范,逐步取消纸件,初步实现政务办公无纸化、业务数据与网站信息一体化。成为提高管理水平和辅助领导决策不可或缺的公派留学申报审批信息平台。
1.1项目简介
? 项目名称: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三期改造建设项目 ? 项目建设方: ? 项目承建方: ? 项目监理方:
1.2软件开发内容:
1. 对原应用系统平台进行应用升级,及整合系统开发和个性化设计 2. 网络安全功能整合与开发, 3. 硬件平台设备部署和规划 4. 系统联调与试运行 5. 客户培训
2. 软件开发进度计划
2.1.
项目实施过程中需由用户协助的工作
项目需求书
网站内容和单位标示 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 设备资产清查
2.2. 项目整体进度计划
1、
产品测试与交付
2.3.
测试内容
对每一个开发成功的模块进行功能性测试 ?
进行各模块接口联调测试;
2.4.
产品交付
全部测试结束后,将产品交付集成部门现场安装调试 ?
最迟交付期为20xx年3月31日
3. 软件交付日期
软件最后交付日期为20xx年3月31日。
本计划的批准者:
批准日期:20xx年1月16日
篇三:软件项目计划书 模版
XX2009年9月8日 项目计划书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1.2 背景
1.3 定义(略)
1.4 参考资料
1.5 标准、条约和约定(略) 2 项目概述
2.1项目目标
2.2产品目标与范围
2.3假设与约束
2.4 项目工作范围
2.5 应交付成果
2.5.1 需完成的软件
2.5.2 需提交用户的文档
2.5.3 须提交内部的文档
2.5.4 应当提供的服务
2.6 项目开发环境
2.7 项目验收方式与依据 3 项目团队组织
3.1 组织结构
3.2 人员分工
3.3 协作与沟通
3.3.1 内部协作
3.3.2 外部沟通
4 实施计划
4.1 风险评估及对策
4.2 工作流程(略)
4.3 总体进度计划
4.4 项目监控(略)
4.4.1 质量控制计划(略)
4.4.2 进度监控计划(略)
4.4.3 预算监控计划(略)
4.4.4 配置管理计划(略) 5 支持条件(略)
5.1 内部支持(可选)(略)
5.2 客户支持(对项目而言)(略)
5.3 外包(可选)(略) 6 预算(可选)
6.1 人员成本
6.2 设备成本
6.3 其它经费预算(略)
6.4 项目合计经费预算(略)7 关键问题
8专题计划要点(略)
篇四:软件计划书
图 书 管 理 系 统
项目开发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开发小组
负责人:龙金波
成员: 张斌
杨良华
董小华
指导老师:杜卓敏
20xx年11月
软件计划书(图书管理系统)
引言:
编写目的及背景: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Intranet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当今社会正快速向信息化社会前进,信息自动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从而使我们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目前大部份的图书馆尤其是中小学的图书馆以及小型的书店还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图书,由此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工作效率很低,不能及时了解图书的种类和学生们比较需求的图书等,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学生的借阅要求。而且手工管理还存在许多弊端,由于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的遗漏、误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有着储存量大,速度快等许多优点,提供给我们的处理信息及时快捷,而由此决定开发该图书管理系统。相信有不少公司以及个人都开发过此类产品,其中不乏优秀的产品。我们开发此产品也许不如别人做的好,但此开发过程仅做为我们的实习作业,积累相应的经验,为以后的软件开发项目打下基础。开发出来的产品在经过严格的测试后,也可提供给某些用户使用,由此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加以完善。
一. 范围
1.1 项目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1.2 项目目标:实现对图书的自动管理,节省人力资源。主要面对小型图书
馆以及中小学图书管理,还可用于部分小型书店。
1.3 主要功能:
1.3.1 面向图书馆管理人员:
进货后,完成对图书入库的录入工作,即数据采集(可通过条形码),将所有的数据录入数据库,并进行分类汇总。
1.3.2 办理借书证时的借书人员信息的录入:
借书时,记录借书日期,以及将相应的信息录入数据库以供检索使用。还书时对借书记录进行注销,并把相应的信息录入数据库以供检索使用。
1.3.3 面向借书人员:
提供友好的界面,使用户可查询在馆书目,以及用户的借书记录。还可提供预约借书服务。
1.3.4 面向图书租借管理人员:
新书进货后完成对新书的录入工作,可针对书店具体业务进行系统的二次开发。
1.3.5 面向顾客:
提供友好的界面,供顾客查询书店内的图书,以及新书预订等,这些可以由书店的二次开发来完成。
1.4 性能要求:
建立可根据图书馆规模以及书店的规模来确定需要存储的信息量的大小,最小求为10万册图书,图书馆为10000个借书者的信息。届时可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重新设定信息量的大小。
录入信息时的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用户查询时间不超过3秒,具体响
应时间应该视机器的具体配置。
其内部网络由用户自行决定,对于一般用户来说,一台微机即可,对于大一些的用户,可能使用一台服务器以及若干客户端机器。视具体用户而决定。
1.5 系统界面
界面友好,面对用户和管理人员用不同的界面,力求友好,使得操作简易,降低培训成本。系统提供诸多接口,例如word导入接口,以及SQL sever数据库的接口,方便用户操作。
1.6 开发概要:
1.6.1 调研和计划:
从10月20日开始着手此项目的开发过程,花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进行调研,了解各种不同用户对图书管理系统的不同需求,像图书租借机构、各种图书馆等,尽量使系统开发出来后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即增加系统的实用性。在明确问题的性质、工程的目标及规模后,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对该开发做一个可行性分析及总体的计划,作为以后开发的指导。
1.6.2 需求分析:
从11月6日左右到11月11月17日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把现实的、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大致设计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1.6.3 设计:
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进行,花五天左右时间进行概要设计,大致明确求解方案,设计出软件结构。花10天左右的时间进行详细设计,对各模块的功能给于说明,并作出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1.6.4 编码和模块测试:
由于时间的限制,编码阶段有可能在下学期进行,所以这学期主要就是作出测试的计划和方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作出“测试报告”。
二. 资源
2.1 人力资源
本开发小组共四位成员,为武汉大学2002级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由于经费以及水平的限制,在各个阶段四位成员都参与开发,具体分工将在以后的各项说明书中指出。
2.2 硬件资源
个人电脑4台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移动存储设备,条形码扫描仪,打印机等。
2.3 软件资源
Windows 98/NT/2000/XP操作系统,VC++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0等。
三.安排和成本估算
四.进度与成本估算的说明:
由于没有经费投入,一切成本均由开发人员自行负担。微机及操作系统为现有的个人设备。其余软件资源可以由网上寻找。因此,成本估算也就无从谈起,主要投入为每个人的时间。主要时间为课余时间,因此具体进度可能会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地调整。
五.可行性分析报告
5.1 引言
5.1.1 定义
Visual C++程序设计语言:它是Microsoft 公司开发的一种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Access:它是Microsoft 公司开发的一种具有强大功能的数据库。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图书馆方便学生借阅图书资源快速有效的自动化查询系统。在此次的设计中采用Visual C++程序设计语言和ACCESS来实现本产品的软件部分。
BMS:Book Management System的简称,即:图书管理系统。
BMS-server:指数据服务器,安装在服务器端,它提供学生身份及借阅情况信息,图书数据库以及相关的应用处理程序。
BMS-client: 即信息处理工作站,装在管理人员的客户机上,其中客户机还要装上条形码扫瞄设备和打印机,用来输入学生信息,存储学生借阅信息以及相关内容。
BMS-pos:独立身份验证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身份验证终端,可以独立工作,直接验证图书证的信息,也可以与PC连接,进行联机借阅信息判断处理。
5.1.2 参考资料
Ⅰ.《软件工程国家标准文档》 ——项目开发计划(GB856T——88)
可行性研究报告(GB8567——88)
Ⅱ.《软件工程原理与应用》 ——陈世鸿,朱福喜,黄水松,陈磊 编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Ⅲ.《软件工程》 ——王利福,张世琨,朱冰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Ⅳ.《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李昭原主编
科学出版社
Ⅴ. 《数据库系统概论》 ——萨师煊,王珊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5.2 可行性研究前提
5.2.1 要求
A. 功能:设计一种智能检索图书并查询相应信息以及更新的图书管理系统
B. 性能:速度快,支持模糊查询
C. 输出:打印报表,如应用到图书馆管理,应有支持相应的借阅功能的服务
D. 输入:通过扫描条形码来录入图书数据
E. 简要处理流程:(略)
F. 在安全与保密方面的要求:只允许系统管理员修改数据库中相关信息,其他 没有管理员权限的人只享有访问查询的权限
G. 同本系统相连接的其他系统:远程访问(扩展中)
H. 完成期限:2002年12月24号
5.2.2 目标
四个人在2个星期的时间内完成系统
5.2.3 条件、假定和限制
假定:操作人员对该图书管理系统的基本流程基本熟悉,并且对一些基本的术语有所了解,由于资金不容许,因此,在涉及的有关验证,采集设备的时候就默认为对相应操作成功完成。
约束:开发小组有4名成员,均为武汉大学2002级本科生。开发项目管理的经验不足,开发经验不够丰富。项目开发经费只有150RMB,因此不可能做到将信息存储到相关设备上进行,故有一定的假定条件。另外开发期限在12.24前完成。
5.2.4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该项可行性研究是在对现有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调研上进行的,参考了武汉大学现行的图书馆管理模式,通过调查当前存在的图书资源利用不足的现象,并且对数据库理论进行研究得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可将图书资源透明化;
5.2.5 评价尺度
该系统只作实习作业,各项功能够实现,模拟中小型图书管理系统,不做商业用途
5.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及对所建议的系统的建议
对现有的系统的分析主要基于对图书管理系统的调研上面,由于是我们的实习作业,所以就只对所建议的系统的建议提出自己的看法。
5.3.1 对所建议的系统的说明
该系统在学生微机上进行开发,主要实现功能为通过条形码扫描仪进行录入图书信息,存入数据库,通过界面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支持模糊查询,能够通过打印机打印报表,提供管理员和用户两种权限,管理员具有修改,删除等权限,而普通用户只具有查询权限,在后续开发中可以考虑高级用户这一群体需要的权限(因为该系统还可应用到图书经销商上面),以及远程访问等新功能。
5.3.2 主要流程和数据流程
该流程图会在设计说明书里具体给予说明
5.4 影响
5.4.1 对设备的影响
除了对电脑自身配置有所要求外,还需要添加扫描仪,打印机等硬件设施
5.4.2 对软件的影响
不需要对现存的应用软件和支持软件进行修改
篇五:软件项目开发计划书
软件开发计划书
项目名称:乐吧乐游戏平台
参与人员:
目 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3
1.3定义-----------------------------------------------------------------------------4
1.4参考资料 -----------------------------------------------------------------------4
1.5 系统动机-----------------------------------------------------------------------5
1.6标准、条件和约定-------------------------------------------------------------5
1.7编写文档的WBS --------------------------------------------------------------5 2项目概述 ------------------------------------------------------------------------------6
2.1工作内容 -----------------------------------------------------------------------6
2.2主要参加人员 ------------------------------------------------------------------6
2.3产品及成果---------------------------------------------------------------------8
2.3.1程序 ----------------------------------------------------------------------8
2.3.2文件 ----------------------------------------------------------------------8
2.3.3服务 ----------------------------------------------------------------------8
2.3.4非移交产品 --------------------------------------------------------------8
2.4验收标准-----------------------------------------------------------------------9
2.4.1代码的验收 --------------------------------------------------------------9
2.4.2 文档验收 ----------------------------------------------------------------9
2.4.3 服务验收 -------------------------------------------------------------- 10
2.5完成项目的最迟期限 ------------------------------------------------------- 10
2.6本计划的审查者与批准者--------------------------------------------------- 10 3实施总计划 ------------------------------------------------------------------------- 11
3.1开发过程 --------------------------------------------------------------------- 11
3.1.1 需求分析 -------------------------------------------------------------- 11
3.1.2 系统设计 -------------------------------------------------------------- 11
3.1.3 编码及测试阶段 ------------------------------------------------------ 11
3.1.4 文档、产品部署 ------------------------------------------------------ 11
3.1.5 项目总结 -------------------------------------------------------------- 11
3.2工作任务的分解 ------------------------------------------------------------- 12
3.3接口人员 --------------------------------------------------------------------- 13
3.4进度--------------------------------------------------------------------------- 13
3.5预算--------------------------------------------------------------------------- 14
3.6关键问题 --------------------------------------------------------------------- 14 4支持条件 ---------------------------------------------------------------------------- 15
4.1计算机系统支持 ------------------------------------------------------------- 15
4.2需要用户承担的工作 -------------------------------------------------------- 16
4.3需由外单位提供的条件 ----------------------------------------------------- 16 5专题计划要点----------------------------------------------------------------------- 17
5.1开发人员培训计划 ---------------------------------------------------------- 17
5.2 测试计划 -------------------------------------------------------------------- 17
5.3 质量保证计划--------------------------------------------------------------- 17
5.4 人员配置计划--------------------------------------------------------------- 17
5.5 客户培训计划--------------------------------------------------------------- 17
5.6 安全保密计划--------------------------------------------------------------- 17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了保证项目团队按时保质地完成项目目标,便于项目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项目情况,使项目工作开展的各个过程合理有序,有必要以文件化的形式,把对于在项目生命周期内的工作任务范围、各项工作的任务分解、项目团队组织结构、各团队成员的工作责任、团队内外沟通协作方式、开发进度、经费预算、项目内外环境条件、风险对策等内容以书面的方式描述出来,作为项目团队成员以及项目干系人之间的共识与约定,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项目活动的行动基础,项目团队开展和检查项目工作的依据。
本项目开发计划用于从总体上指导《了吧了游戏平台》项目顺利进行并最终得到通过评审的项目产品。本项目开发计划面向项目组全体成员。
1.2背景
《乐吧乐游戏平台》主要功能是,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面对面的游戏平台;基本可包括所有保单系列产品,以及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博彩游戏!该项目在计划中...
表1.1 项目背景规划
在保单产品越来越被广大玩家所孰知的情况下,玩家渐渐的变的聪明起来,这致使机器作 弊的手段的成功率越来越底!大大的降低了玩家对保单系列产品的信任度,同时直接和间接 的影响了游戏场地和厂家的利益!从而形成了“不作弊盈利困难的“大难题!分析得出主要原因是玩家对机器不信任!为解决这一重大难题!改变当下这种现状特开发出P to P《乐吧乐游戏平台》!
1.3定义
专门术语:
SQL SERVER:系统服务器所使用的数据库关系系统(DBMS)。
SQL:一种用于访问查询数据库的语言
事务流:数据进入模块后可能有多种路径进行处理。
主键:数据库表中的关键域。值互不相同。
外部主键:数据库表中与其他表主键关联的域。
ROLLBACK:数据库的错误恢复机制。
缩写:
系统:若未特别指出,统指本了吧了游戏平台。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
UML:统一建模语言、是一套用来设计软件蓝图的标准建模语言,是一种从软件分析、设计到编写程序规范的标准化建模语言。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是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分布式代理: 可隐藏服务器ip ,减少服务器的危险;
服务器代理: 可验证用户数据的正确性,以及安全性,进行处理
三级代理: 减轻服务器压力,可实现智能作弊系统!
1.4参考资料
文档格式要求按照我国GB/T8567-1988国家标准和IEEE/ANSI830-1993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包括以下文件:
游戏传输关系系统需求说明书
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文档范例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文档
需求说明书
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写规范
书籍包括:
《软件项目管理》 朱少民,韩莹 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软件项目管理》 Rajeev T Shandilya编著 科学出版社。
4、开发项目计划书
项目计划书是指项目方为了达到招商融资和其它发展目标等目的所制作的计划书。开发的项目计划书应该怎么写?
开发项目计划书
项目名称:
企业名称: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申 请 者:
所在部门:
填报日期 20xx 年 4 月 23 日
一、项目的立项依据
xxxx项目的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革新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占的比重是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现代农业革命的逐渐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避免了有效资源的大量浪费和减少农业环境污染的同时,对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给予了精确的控制,合理的利用了各项资源,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而在温室大棚中,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土壤的营养成分等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依靠传统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管理,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还不能对大棚内的环境给予准确的控制和及时的管理,这样就会导致农业生产过程效率低下,制约农业发展。在这种条件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过智能的检测设备,我们能对植物生长环境周围的各种变化随时进行准确检测,及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诊断分析,并通过网络技术对现场环境进行远程监控。这样在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精确的生产控制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农业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的优化管理。
而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温湿度检测系统,由于价格相对便宜、便于开发、操作简单、监控效果良好,在各项农业生产及其他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市场前景良好。
xx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温度传感器的早在xx世纪就被使用,较于湿度传感器的出现更早。从伽利略发明了温度计之后,人们就逐渐开始了对温度的测量和温度检测技术的不断革新。后来随着xx2xx热电效应的发现,逐渐研制出了热电偶传感器,从而真正实现了把温度信号变成电信号,它们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具有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的特点,可对-50~xx00℃的环境进行连续测量,特殊的热电偶如金、镍、铬等最低可测到-269℃,最高可达到3000℃,但是相比之下灵敏度比较低,由于线性不好,必要对采集数据进行温度补偿。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在20世纪80年代问世,它通过硅半导体集成工艺,将传感器和温控开关、可编程控制器等集成到一块芯片上,具有测温误差小、功耗低、精度高、价格低,并且由于温度和输出电压成线性关系,受外界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非线性校准,但受制于半导体技术的原因,测量范围不宽,一般为-50~xx0℃。随后又出现了辐射温度传感器、光谱测量温度传感器、超声波温度传感器、激光温度传感器等。而现在,随着电子技术的逐渐发展,温度传感器正逐渐从模拟式向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及网络化方向发展。智能温度传感器将温度采集电路、A/D数字化信号转化电路、数据处理电路、外设硬件接口电路等集成到一个芯片上面,有的还带微控制器(MCU)、多路控制器等。
在常规环境参数中,温湿度的检测由于受外界环境因素(温度、压强、有毒气体、水分等)影响比较大,相对比较复杂,对灵敏度、精度和稳定性等要求比较高。国外在湿度传感器研制方面较我们国家更好,湿度检测方面技术水平更为先进,湿度测量范围更广,精度更高,部分高精度产品精度可达到±xxRH左右,稳定性和耐高温、耐腐蚀性等方面可靠性比较高,但是价格也相对昂贵。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研发湿度传感器,起步比较晚,技术水平比较薄弱,同时由于科研设备和经费投资不足、研究单位多于生产厂家且这些单位
多从事与电解质以及高分子累传感器的研制与开发等原因,导致传统或者集成式温湿度传感器与国外还有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稳定性、精度和创新性上,就目前来看,一部分高精密传感器主要选择国外的产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温湿度传感器发展也越来越快,尤其是在数字化智能传感器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也为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温湿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1)向集成化发展
所谓集成化,就是在一个芯片上面,将众多不同型号的传感器(如何集成上温度、湿度、压强、CO2浓度等)集成到一个传感器上面,甚至能集成上控制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电源和放大电路等,使之能实现多参数的检测,并完成对检测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补偿等多种功能。
(2)向微型化发展
随着微米、纳米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如同步辐射X射线光刻、无应力微薄接口封装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型传感器出现,同时也标志着传感器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MEMS工艺和微纳米技术使得大量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成本低的集成敏感元件与微型机集成到一个硅芯片上,大大缩小传感器空间体积的同时,也使得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更为精确可靠。同时由于便于封装的特点,使得传感器在使用时受外界影响较小,进而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时间。
(3)向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智能传感器离不开传感器的数字化。智能传感器将传统的传感器与内核芯片、通信总线接口、调节电路、转换电路和显示电路等多种模块集成到一块芯片上面,能自动的进行补偿、校正、故障诊断、数据储存等多种功能并能通过通信接口实现数据的双向通信,这也为传感器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由于其还有内部结构简单、精度高、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等特点,使得其在工业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4)向系统化和网络化发展
智能传感器的发展为传感器网络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网络化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结合,使得传感器网络化成了必然。网络传感器相较于普通的传感器优势主要体现在能直接通过网络接口对传感器设备检测的数据进行收集,并直接通过网络对现场环境进行监控和操作。由于它具有集成度高、数字化鲜明的特点,使得传感器能通过现场总线对采集到的信号及时的进行决策、规划、补偿和处理,实时性和可靠性高,能使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方便进行监测和控制,大大冲击了传统电缆布线的方式。无线传感器的实现更是使得控制人员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对现场的远程实时监控和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将适用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网络化传感器等列入重点产业发展名单中,无线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将促进产业链的升级,直接推动电子、电器、电力等行业产业的革新。
项目研发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利用温室大棚来培育农作物越来越普及,而大棚环境不同于室外,温度、湿度、C02浓度、光照强度等外部条件都会制约农作物的生长。而现代农业发展比较晚,依靠操作人员使用传统的温度计、湿度计等方法检测现场环境比较消耗人力资源,同时
由于传感器本身的制约导致准确度和实时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片机技术的普及,传感器、微控制器、模数转换器等组成的智能监控系统的出现,促进了现代农业科技的革新。系统可以准确对环境实时监测,同时操控人员能随时远程控制大棚内环境,还能通过上位机对读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这样一来就为操控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其它的农业生产活动。
近年来,随着微控制器的发展,人们对棚内参数检测的准确性、稳定性、实时性等要求逐渐变高。本项目基于这一问题,选用性能优越的`32位单片机、智能数字传感器等性能优越、稳定性好、价格低的温湿度智能监控设备。该设备可以广泛用于诸如温室大棚、发酵池、粮仓等农业生产领域,并且可扩性强,后期很容易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实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好。
二、研发内容和目标
2.xx目主要研发内容、预期目标及解决的关键技术
本项目的主要研发内容:
(xx研究设计温湿度监控系统整体框架,主要包括上位机、单片机处理器、温湿度采集器和串行通信电路等几个部分。能够监测现场数据并远程操控现场环境。终端设备执行上位机命令,采集现场的温湿度,通过RS485通讯总线将数据发送至STM32,STM32作为系统的控制中心,一方面接受上位机的控制命令,将它传输给各个终端,另一方面采集处理终端的数据并传给上位机。
(2)选择系统所需要的主要元器件。由于系统主要由温湿度采集模块、控制和处理模块、通信模块、执行模块等几部分组成。所以这些模块的元器件都要考虑到。
(3)完善上位机软件。系统采集的数据最终都要传送到上位机,给上位机分析处理并通过上位机操控环境温湿度。本项目使用C语言和Keil编译器。参考温湿度实际需求,完善上位机的开发。
预期目标:
通过整个系统,可以将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数据完整采集出来,交给单片机处理,单片机处理后让数据显示在液晶屏上,可随时查看。同时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整理分析数据,按需要调节棚内温度湿度。所有命令和数据都遵循严格的通信协议,保证传输数据的准确性,让用户能随时查看棚内温湿度情况,对不同时刻的温湿度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解决的关键技术:
运用STM32的先进Cortex-M3内核,配备大容量的RAM,出众的功耗效率和高集成度带来更强劲的单片机性能,使得数据能够及时处理发送,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效率,系统里添加上位机,让系统能够实时、远程、准确地被cao控,能给用户很大的方便。
2.2 主要技术创新之处
本项目中选择RS485通信接口。与RS232总线相比,RS485采用半双工工作模式,即数据通信时同一时刻只能完成数据的接收或者发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外由于数据传输中可能会因为尖脉冲或者噪声等引起信号失真从而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准确。RS232虽然能同时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这种共地传输模式不能解决共模干扰,会产生共地噪声,这样在实际的环境中使用可靠性不高。所以最终选用RS485通信标准。
2.3 达到的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
可达到的主要技术为:将课题组各部分内容结合,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实现,最终使工作人员能远程操控现场环境温湿度,并能及时整理分析单片机发送的数据,从而使得环境的温湿度可控可调。预计达到的经济指标:研发出一个温湿度检测系统,预计成品在xx00元左右。
三、研发试验方法及采用技术路线
本项目研发内容可结合keil与c语言来实现,基于STM32单片机处理系统,搭建好符合功能的硬件电路之后,利用keil编译器编写调试程序代码,调试成功将程序通过J-Link仿真器下载到单片机中。然后将精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RS485发送至单片机,单片机分析处理后反馈给上位机,通过对上位机的设定,就能完整地将数据显示出来。在实际应用中,还要对传感器进行误差分析,从而采取对应的措施来修正或者消除误差,从而提高系统数据的准确性。
四、研发工作组织和分工情况
本项目的前期已经由研三研二的师兄完成大部分,包括系统整体框架设计、元器件的选择、电路的设计搭配、编写上位机软件、测试数据传输稳定性和准确性等。后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断修复数据误差,完善上位机软件。
五、现有研发条件和工作基础
温湿度检测系统研发项目是由刘清?教授担任总负责人,现在部分指标已达到了最初设计的要求,主要包括在校外的农田测试,单片机系统与上位机的对接基本完成,后面得需要到实际的大棚里搭建测试整个系统,分析其可行性。整个前期的过程为我们后期的完善和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并提供丰富的经验。同时,良好的实验环境和老师的指导,进一步推动了研发工作的前进。
六、计划进度
七、经费概算
项目经费支出预算表
单位:万元
5、软件开发的计划书
1.引言(Introduction)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使图书馆的负担过重,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和控制管理,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另一方面,IT产业和Internet获得了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引起信息管理的革命,实现了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提高了处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图书管理工作面对大量的可模块化处理的信息,是当今信息革命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们小组开发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就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式代替手工管理方式,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作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让图书馆更好的为学校,社会服务。
1.1 目的(Purpose)
本章提供整个软件开发计划的综述。主要是确定以下内容:
(1)软件生存周期的选取及裁剪。 (2)软件规范、方法和标准的选择。 (3)软件工作产品的规模估计。 (4)软件工作量和成本的估计。 (5)软件进度表的制定。 (6)软件风险的估计。 (7)软件项目培训计划。
1.2 范围(Scope)
说明该软件开发计划的范围,简要描述软件开发计划的内容。一般而言,对于一个较大的软件项目(工期6个人月以上),计划书包括如下内容:
(1)软件规模估计 (2)工作模块计划 (3)人力资源计划 (4)其他资源计划 (5)进度安排计划
(6)配置管理计划(可单独做一个计划) (7)质量保证计划(可单独做一个计划)
1.3 术语定义(Terms Glossary)
将该软件开发计划中的术语、缩写词进行定义。包括用户应用领域与计算机领域的术语与缩写词等。例如: [1] 软件相关组:指软件配置管理组、文档支持组、测试组。 [2] 软件质量保证组:指计划和实施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人员的集合。
1.4 参考资料(References)
说明该软件开发计划使用的参考资料,如项目的用户需求报告、商务合同、用户领域的资料等,每一个文件、文献要有标题、索引号或文件号,发布或发表日期以及出版单位。 [1] 《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编著:赵池龙 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2] ……
1.5 相关文档(Related Documents)
当该文档变更时,可能对其他文档产生影响,受影响的文档叫相关文档,需将它们列出。 [1] 《软件产品开发任务书》 [2] 《立项建议书》 [3] 《用户需求报告》 [4] 《需求规格书》
1.6 版本更新记录(Version Updated Record)
版本更新记录格式,如表所示。
版本更新记录
2.项目概述(Project Summary)
2.1 项目的目的(Project Purpose)
系统开发的总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对图书资料的集中统一的管理。本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信息的管理,主要功能为管理有关读者,书籍,借阅和管理者的信息等。本系统结构分为读者信息管理模块,书籍信息管理模块,借阅信息管理模块,管理者信息管理模块。读者信息管理部分有两方面的功能,可以浏览读者的信息,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维护。书籍信息管理可以浏览书籍的信息,可以对书籍信息进行维护。借阅信息管理可以显示当前数据库中书籍借阅情况,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维护。管理者信息管理可以显示数据库中管理者的情况,可以对管理者信息进行维护。可见,本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用关键字对数据库进行查询。
2.2 项目的范围(Project Scope)
本章的内容,主要参照《立项建议书》/《合同》与《用户需求报告》中相关章节,简要描述该软件项目的实现范围:
(1)主要功能点列表
(2)主要性能点列表
(3)主要接口列表
(4)本软件项目与其他软件项目之间的关系
(5)项目实施方面的限制等内容
2.3 项目的使用对象(Project Reader)
本软件的最终用户是面向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和其它管理人员)、读者(老师和同学等),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比较熟练操作计算机。管理员和读者都是经常性用户。系统维护人员为计算机专业人员,熟悉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维护工作。维护人员为间隔性用户。
3.项目组织(Project Organization)
项目组织是为开发项目而组建的队伍。建议以框图的方式表示项目的组织结构,并对每一组织的负责人和职责加以说明。可能的项目组织单元,如:(1)项目管理组 (2)质量保证组 (3)配置管理组 (4)软件工程组 (5)测试组 (6)需求管理组 各组织说明如下:
(1)项目管理组,执行SPP和SPTO过程,对项目实施负全部责任。 (2)质量保证组,执行SQA过程,负责项目过程与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报告。
(3)配置管理组,执行SCM过程,负责项目产品的'版本、配置管理以及配置库状态报告。 (4)软件工程组,执行软件项目工程过程,负责项目产品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5)测试组,执行软件项目测试过程,负责项目产品的测试。 (6)需求管理组,负责对需求基线和需求变更进行管理。
4.软件生存周期(Software Life Cycle)
本章节记录项目策划生存期定义的工作结果,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
(1)项目生存期框图 (2)项目生存期说明
5.规范、方法和标准(Criterion,Means,Standard)
本章节中需要描述采用的供开发和维护软件用的规范、方法和标准。
6.任务与工作产品(Task and Work Products)
项目任务和工作产品,是指根据项目生存期阶段划分的任务,和相应阶段的工作产品。记录项目生存期各阶段确定的需重点控制的阶段任务和工作产品。建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生存期各阶段的任务和工作产品。项目包含的任务,如:
(1)需求分析 (2)系统设计 (3)系统实现 (4)测试 (5)产品交付 (6)产品维护 项目可能包含的产品,如:
(1)需求分析说明书 (2)规格分析说明书
(3)系统设计说明书 (4)源代码 (5)各种测试报告 (6)用户手册 (7)软件问题维护记录
7.工作产品、任务规模、工作量估计(Estimates of Work Product,Task Size and Workload)
项目规模估算是为了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工。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有:
(1)对软件工作产品规模估计依据的简要描述。 (2)每种任务和工作产品规模估计的结果。
(3)规模估算的结果,建议用《任务规模和工作量估算表》的形式列出。
8.成本估计(Estimates of Costs)
成本估计,是指对项目完成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估算。成本估计应按类别进行估算,可能的成本估算类别,如:
(1)直接人工 (2)直接费用 (3)间接成本 (4)制造费用 (5)管理费用 (6)不可预见费用
9.关键计算机资源计划(Critical Computer Resource Plan)
项目的关键计算机资源计划,是指系统在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及用户目标环境中,对关键计算机资源,如计算机存储能力、计算机处理器速度、通信通道容量、服务器处理能力等的估计,使之能满足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的要求。
10.软件项目进度计划(Software Project Schedule)
件项目进度计划,是对项目的进度、人员工作分工所做的计划,此计划依据上述各章的估算和分析结果,计划方式建议采用表格的形式。若采用工具制定项目计划,应将工具生成的图表作为项目计划的附件。本章节中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有:
(1)软件项目每个阶段的进度时间表 (2)设定的里程碑 (3)评审时间
6、项目开发计划书
项目的开发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相关的计划书又应该要怎么制定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项目开发计划书范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一、项目简介
随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全球实施国际环境ISO14000管理标准体系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170多项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为“绿色环保”工程,由此赋予环保产业极大的市场生命力。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对环保产业加快了扶持力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是环保产业界人士的共识。
加入WTO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面临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绿色环保大潮的冲击下,政府部门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因此,生态降解淀粉餐饮具项目已成为本世纪投资的热点,因为人们所使用的EPS发泡塑料餐盒已被列入治理“白色污染”的重点项目。自1997年5月份以来,中国有28个省、市相继出台政府令、地方法规,禁止制造销售和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国家每年为销毁发泡塑料垃圾费用投入近百亿元人民币,同时周边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由此影响了公民的身心健康。而一次性生物降解淀粉餐具正是最低的替代品。
二、项目概况
富源长浩绿色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是富源长青经贸有限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建立在富源县中安镇胜境大道,总投资1300万元,占地面积为3000m2,是由富源长青经贸有限公司和美国浩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办的合资经营企业。在富源,该项目生物降解淀粉餐饮具的原材料(芭蕉芋)充足,并且取材于当地,对生产的产品供应有障;在美国,浩正公司用五年的时间对该项目科研改关(现已形成产业化),并获得美国FDA国际卫生检验标准和美国ASDM—92号标准的认可,得以实用性推广,得到各国权威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项目开发的总体目标
生物降解淀粉餐饮具的原材料芭蕉芋在我县已有多年历史,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在我县的富村、老厂、黄泥河、雨汪等乡镇已有近万亩的种植,可提取降解淀粉2700吨,合资公司现在的生产规模为年产量1.2亿只,所需原材料(芭蕉芋淀粉)1920吨,随着生产经营的扩大,生产规模可增加到年产10亿只,而富源现有的资源已为生物降解淀粉餐饮具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四、项目开发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的开发从二Oxx年一月至二Oxx年十二月止。该项目所生产的产品生物降解淀粉餐饮具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能出口创汇。五年内,由浩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外市场销售产品,外销部分占95%以上,内销部分占5%以内。
项目技术主要是采用淀粉为主要原材料,加入一年生长期植物纤维粉和特殊的添加剂,经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制成生物全降解餐饮具。由于淀粉是一种可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在微生物作用下会分解为葡萄糖,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另外,与其共混的材料也是全降解材料,因而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餐饮具降解性能极好。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发现,样品在堆肥状态下5天开始发霉,10天时所测样品与堆肥融为一体,样品失去测试前的形状和颜色,40天即全部变成水和二氧化碳,对消防“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原材料(降解淀粉)→片剂挤出(改性溶融)→自动输送→压光成型→片材输送→修改定型→自动恒温成型→紫外线消毒→包装→入库。
五、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
按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年加工原材料1920吨,需厂房(包括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办公室)约3000m2,电力220KW,145万度/年;水源可用自来水或工业用水,3000吨/年;职员40名等辅助设施。
项目加工产品销售价格及销售收入。项目加工产品原材料芭蕉芋淀粉3000元/吨,其每只产成品(规格450ml,重量16g),直接消耗材料费为0.1163元,如年产量为1.2亿只,其销售成本为1395.6万元,销售每只以0.2元人民币进行计算,年产值可达2400万元,企业缴纳有关税金261万元,税后利润为743.4万元,公司和国家财政税收将长期受益,是不言而喻的。
项目的实施不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入,同时也可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带动一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现每亩芭蕉芋能产淀粉270吨,以3元/公斤价格计算,每亩芭蕉芋就能给农户带来810元的收入,是当发贫困人口,特别是妇女能够参与并能摆脱贫困的为途径,这对富源县实施扶贫计划有着极共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市场分析
生物降解淀粉餐饮具是一项新兴的`环保产业,对餐饮业与食品包装发泡塑料制品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冲击。据统计,中国大、中、小城市640座,其中大城市32座,用于餐饮业的一次性餐具消耗是从97年用量200亿只上升到2001年的500亿只,用于超市冷餐托盘、冷饮杯每年用量达150亿只。交通部门已发出通知,要求火车、轮船及沿线的车站、码头禁止使用发塑料饮具。据统计:2002年交通行业使用餐饮具达150亿只,地方市场使用数量300亿只,保鲜食品、方便面碗每年用量不少于400万只,超市冷菜托盘日用量达80万只,冷饮杯日用量20万只,总计超过500万只,全年用量可达18亿只以上。再者肯德基、麦当劳走向中国大陆,并设立了1千多家店,目前使用的纸板压极塑料包装由于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已在考虑使用生物降解淀粉包装,最终必将成为替代产品。
七、项目经费预算
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其中生产生物降解淀粉餐饮具所需的厂房(包括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办公室),机械设备需投资1100万元,其余项目开发、流动资金等无形资产投资为200万元。
厂房建设费 200万元
机械设备费 900万元
项目开发费 50万元
流动资金 150万元
八、项目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绿色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非分解的一次性塑料餐饮具及塑料制品袋造成的“白色污染”,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破坏了生态环境。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市场目前年销售各类快餐盒约130亿只,碗约240亿只,杯约150亿只,各类地膜、包装袋及其包装制品非降解约占95%以上。为此,国家经贸委、技术监督局、环保总局等部门相继发文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非降解包装物。一次性生物降解淀粉餐饮具具有原材料易进、销售市场潜力大、产品易于分解,因此,开发该绿色产品为人类消除“白色污染”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为人们创造一个洁净、清新、回归自然的生活空间是当代人自我生存的需要和历史责任,同时是为我们后人建造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及绿色家园打好基础。该产品是现代科技环保新产品,它的诞生给社会带来了福音,是新世纪的好栋梁。
综上所述,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结果看,拟建项目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由于该项目的产品代替了发泡塑料包装,而且在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都可以实现完全回收,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卫生、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都将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从高新生产技术开发,从环保产品对人类贡献等各方面说,建设此项目是完全可行的。特建议省、市科技厅(局)给予列项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