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风稀来日热

《夏夜风稀来日热》属于谚语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夏夜风稀来日热

1、夏夜风稀来日热

夏夜风稀来日热气象谚语 这是一句有关气象的谚语。夏天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稳定少变的一种天气。

夏天在我国东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在副热带高压内部,气压梯度不大,风力也就很小。白天,地面受热,空气在热力作用下上升形成对流。热空气上升,四面空气流来补充形成风。因此白天风力相对来说会大些,到了晚上,太阳逐渐西下,地面得不到太阳光照,温度不但不能上升反而还要辐射散失本身热量,温度开始下降空气渐趋稳定,对流作用当然也就自然消失,风力也就自然而然减小。

这是正常情况下的风力日变化。夏季晚上风稀风小说明符合这种正常的风力日变化,可见本地尚在稳定的副高控制之下,没有系统天气影响,第二天太阳出来天气当然会更热些。

2、开门风,关门住,关门不住吹倒树。早风晴,晚风雨

开门风,关门住,关门不住吹倒树。早风晴,晚风雨气象谚语。

白天刮风不像晚上刮风那样有明确的指示性意义。在稳定少变的情况下,晚上要么无风要么风力很小,如果晚上刮大风,一般都说明有新的天气系统即将移来影响本地,天气将要转坏。

白天则不一样。白天刮风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处于稳定天气系统控制下没有新的天气系统移来影响,只是由于白天地面增热快发生对流而刮起来的风。这种风有时也比较大;另一种情况则是新的天气系统移来而造成的大风。两种情况形成的风在白天是不容易很好地区别开来(如果配上云的观测可能会好区别些)。

但是有一点,如果是在稳定的天气系统控制下,仅仅是因为白天热力对流作用而造成的大风,不论其风力多大,太阳西沉后,也就是到晚上风都应该逐渐变小止息。如果白天刮大风到晚上没有停止趋势,就说明这种风不是热力对流作用而产生的,是新的天气系统移来,比如北方冷空气南下,台风北上,低槽东移等等而造成的。

随着天气系统主力移来风力将会大增。开门风,关门住,关门不住吹倒树就是说明这种情况。早风晴,晚风雨也是一样,单单是在白天刮风可能是稳定天气系统控制下好天气,晚上起风表明有新的天气系统影响,当新的天气移来时会造成阴雨天气。

3、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4、日枷风,月枷雨。日晕风,月晕雨。月晕而风。

晕是太阳、月亮光线照射到卷层云、卷积云上而形成的光的现象。

卷层云、卷积云是一种很高很薄的云,由于高度高所以卷层云、卷积云基本上是由细小冰晶形成的,这时本地一般还是晴好天气,而卷层云的出现意味着有暖湿气流侵入高空。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暖锋前部,它说明在本地不远的地方(几百公里)有一股暖湿空气与冷空气交锋的地带。冷空气在下,暖空气在上,沿冷空气斜面缓慢上升,上升的暖空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凝结高度以上),由于暖湿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逐步变冷,水汽逐步凝结成水滴形成云。

形成的云由地面暖锋向前逐步出现 浓厚的雨层云,有降水发生,而后云层逐渐变薄,云底高度逐渐抬高形成Ac、As、Cs、Ci。在6公里以上高度时,温度一般在-20℃ 左右,同时由于暖空气上升到这个高度时,水汽因逐步凝结也大见减少,所以只能形成细小的冰晶,另外由于水汽在上升过程中是慢慢地变冷,凝结过程也是慢慢进行,这样所形成的冰晶多是正六角形柱体,因此才能产生晕的现象。

我国大部分地区暖锋是从西向东移动的。看到晕说明本地已处于暖锋前部,随着锋面移来天气将会变坏,产生刮风下雨天气。但是,不是所有的卷层云出现的晕天气都将转坏,还应当结合当时天气状况。如果以后冷空气势力加强或暖空气势力减弱,那末暖锋不致移来影响本地,天气将不会转坏。所以农谚预报不可以看到一种天气现象,套上谚语就立即下结论。一般说来,只能够说看到一种现象提供一条预报依据。

5、月晕开门随见风狂,开门所向,风从何来。

晕的形成主要是卷层云上冰晶折射月光的结果,一般是在暖锋云系中形成的。暖锋云系前部先是卷层云,晕是完整的,它说明地面锋线离本地尚远,风雨不见立即就来。随着锋线慢慢靠近,卷层云遂渐为高层所代替,而卷层云则慢慢移到本地了,当锋线移来时系统的阴雨天气也会移来,而锋线附近由于气压变化较大,风力也一般较大。

这便是随见风狂之传说的缘由。开门的方向也是锋移来的方向,因此说风从何来要看开门所向。

6、热生风,冷生云

热生风,冷生云这条谚语从本质上概括了生风、生云的根本原因。

风是怎样吹起来的呢?前面讲了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气压高,有的地方气压低,气压高的一方空气就向气压低的一方流去,这样就生成了风。气压为什么会有高有低呢?因为有些地方受热厉害,空气膨胀变轻气压变低;有些地方受热少,空气膨胀不厉害,空气密度大,气压就高。所以说热生风是有道理的。

云又是怎么生成的呢?前面也讲了。云的生成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只有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才有多余水汽凝结成水滴。否则是不可能凝结成小水滴的。要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况,光靠蒸发作用增大空气中水汽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达到的,即使可能达到最多也只能在江、河、湖、海面上形成蒸汽雾(形成蒸汽雾射冷却这个条件还是必要的)。

大范围的云一般都是由于空气在某种外力因素作用下被抬升变冷,使空气本身能容纳水汽的本领变小,使多余水汽凝结成水滴而形成云,或者是由于冷暖空气掺和使暖空气变冷,水汽达到饱和,凝结成水滴而形成云。从管是前一种情况,还是后一种情况都离不了冷却作用。冷生云正是反映了这个道理。

7、开门风、闭门雨

在稳定高压控制下晴好天气,清晨由于晚上地面辐射散热,气温下降到清晨达最低点,空气比较稳定,又没有对流发展,一般情况下清晨都是无风,有风也很小。白天太阳不断升高,地面迅速增温也引起气温急剧上升,热空气膨胀就开始上升,发生对流,四周空气因而也就流来补充形成风。

这种风随太阳高度角增大而增大,到午后二三点钟达最大值。以后由于太阳逐渐西沉,气温逐渐下降,对流停止,风也逐渐趋于变小。这就是正常情况下风的日变化。如果早上开门立即有大风出现,可见此风不可能是稳定高压内部正常日变化情况下的风,而是有新的天气系统移来影响本地,例如锋面、气旋、低槽等。这时云层也比较多,随着这些新的天气系统移来,天气也就将转为阴雨天气。

开门风、闭门雨是说早上起风过一段时间就可能发生降水,并不是说一定要到晚上闭门后才下雨。

8、关于风的谚语

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湖北枣阳)

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约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江苏南京)

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上海)

东风急,备斗笠。(湖北)

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东风是不一定下雨的,东风大了,倒是可怕的。东风既然很小,那末,这般气流,必定从很近的地方来的,也许就是本地的气流。它的一切性质,必定和本地环境是一致的,所以天气是难得变坏的。但是,如果东风很有劲,这表示气旋前部的东风,是远方来的气流,将有气流的不连续面-锋面来本地活动,所以天气要变了。

东南风,燥松松。(江苏江阴)

五月南风遭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浙江、广东)

五月南风赶水龙;六月南风星夜干。(广东)

春南风,雨咚咚;夏南风,一场空。(江苏、无锡、湖北钟祥)

六月西南天皓洁。(江苏无锡)

六月起南风,十冲干九冲。(湖北)

天皓洁指天气睛好;冲指山冲,十冲干九冲意思是十个山冲就干掉九个,旱情十分严重。这是流行在东南沿海各省的夏季天气谚语。东南风是从海洋来的,为什么又会干燥起来呢?我们知道,雨水的下降,一方面固然要有凝雨的物质--水蒸汽;同时,还要有使这些水蒸汽变成云雨的条件。这个条件,在东南平原地区的夏季,就要靠热力的对流作用或两支不同方向来的气流之间的锋面活动。热力对流的发生是由于地面特别热,地面层空气因热胀冷缩的道理而向上升腾,这样把地面的水汽带到高空变冷而行云致雨的。但是如果风力太大,地面空气流动得太快,就不可能集中在地面受到强热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使地面水蒸汽上升。还有在单纯的东南风中,由于它发源地的高空下沉作用,往往有高空反比低空暖的现象;这样,地面的空气就难于上升了。所以东南风里虽然有很多水蒸汽,但还是不可能行云致雨的。夏天没有云雨,自然天气很热了。其次,讲到锋面活动。锋面是两支不同气流的冲突地带。一支气流比较冷重,另一支气流比较轻暖,这两支气流相遇,轻暖的只有上升。于是,就把地面水蒸汽带到高空去而行云致雨了。现在地面,只有一支东南风,表明并无其它偏北气流来与它发生冲突而形成锋面,所以水汽便不能上升而发生云雨了。

东北风,雨太公。(《田家五行》论风)

东北风是发源于北方洋面的、或发源于北方洋面而掠过长程洋面而来的气流,所含水蒸汽自然没有东南风多;但是,因为它是冷气流,下面接触了南方的、比较热的洋面或陆面,使它里面发生上冷下暖的现象,造成对流作用。于是,地面的水蒸汽,就给它带到高空而发生云雨了。再加上,气旋前方必然是东北风活动的场所,因此,又出现了锋面降水。据统计的结果看来,在单纯的东北风里,降雨机会,冬天最多也不过26%,夏天只有11%,也就是说不下雨的机会有74%和89%。如果在气旋前部的东北风里,也就是有锋面活动着的东北风地带,下雨的机会就超过晴天。所以东北风,雨太公这个谚语,还不一定完全可靠。

春东风,雨祖宗。(江苏常州)

春东风,雨潺潺。(广东)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是:春天吹东风,是坏天气的前兆。这是因为,一方面春天地面强有力地增暖。另一方面暖空气逐渐活跃,大陆上气压逐渐降低,反气旋东移入海。在反气旋的尾部就会出现东风。这些东风流到比较暖的陆地上,就造成了下暖上冷的现象。这时空气层是不稳定的,易发生上升对流运动,所以极有可能产生降水。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广西贵县)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九日睛。(湖北武昌)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无米煮。(广西)

无米煮是因天旱无雨的结果。气旋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它的前部是东风,但吹了不久,因为气旋前进的关系,就转成别的风向了。所以东风只吹一日,或者不到一日,就转了风向,表示是气旋要逼近的现象,所以可能下三天雨。如果东风连吹三日而不歇,表示西方没有气旋逼近,所以本地方没有雨。

夜晚东风掀,明日好晴天。(河北沧县)

晚间起东风,明朝太阳红彤彤。(江苏无锡)

反气旋中心在本地以北而向东移动的时候,本地区就吹东风。一般反气旋里天气是晴明的,所以,这种东风又是晴天之兆。这两句话在内陆的冬季是比较有效的。如果在夏天吹东风,表示在东南季风的前锋,那么下雨的机会就多了。但是东风掀了,是否好晴天,不一定以夜晚为条件。

* 五月东风暴雨繁,大水浸菜园。(广东)

沿海地区夏季吹南风是正常的天气,如果夏季吹起东风来,就说明南海里有热带低气压或者台风。这时,由于沿海地区距离低气压和台风较近,受它们边缘的影响,将要下雨。

* 夏至东南风,必定收洼坑。(安徽) * 夏至东南第一风,不种潮田命里穷。(上海) * 夏至风刮佛爷面,有粮不贱。(湖北武昌)

收洼坑,就是低地丰收之意。 潮田就是低洼的田。佛爷是面南而坐的,那么风刮佛爷面指的是南风。长江下游,夏至正是梅雨季节,这时的天气,要风向变化多端,才是多雨的锋面天气。反之,如果东南风稳定的吹着,就会干燥。这样,只有低田才能丰收,高田恐怕有旱灾之虞。

* 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山东烟台)

在长江流域,夏至东南风盛行,天气就会变得干燥。但是,如果在华北的夏至时节,有东南风吹到,表示东南海洋来的季风已到了华北。同时,在初夏时期,北方来的冷空气,到达这个纬度上的机会还是不少的,所以极易发展成不连续的锋面而下雨,以致麦子就要坐在水牢里了。

*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湖北武昌) * 雨后东南风,三天不落空。(湖北阳新)

气旋前部是东风活动的场所,雨后再刮东风表示有第二、第三个气旋到来,所以还要继续下雨。

* 发东风,淹水起;发西风,淹水止。(广西贵县) * 东风下雨,西风晴。(广西郁林) * 不刮东风天不下,不刮西风天不晴。(湖北) * 西风吹得稳,天气晴得准。(湖北黄梅县)

东风来自海洋,或为气旋前部之风,故多雨。西风来自内陆,或为气旋后部之风,故雨止。西风是晴天的先兆,西方国家里也有这样的说法:风从西方来,大家都快活。

* 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睛。(山西临汾、江苏江阴、河南篙县) *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西风刮不晴。(江苏无锡)

久晴成早表明气层极其稳定而干燥,在东风初到之时,尚不可能打破这种稳定局面而有雨降。相反,久雨成涝表明气层极其不稳定而潮湿,西风初到之时,还不可能使大气层稳定使降水终止。

* 东括西扯,有雨不过夜。(广西郁林) * 东拉西扯,下雨要半月。(湖北武昌)

东括西扯、东拉西扯,都是风向变化不定的一种现象,风力非常微弱,这是高气压中心的天气。在高气压区域,尤其在高气压的中心,风一般是下沉的。下沉风是比较干热的风,所以天气晴好,即使因其它局地原因而下雨,雨也是下不多的。

* 早西晚东风,晒煞老长工。(浙江萧山) * 早西晚东风,晒死老虾公。(浙江义乌、江苏常热、上海) * 朝西晓东风,土干田难种。(江苏无锡) * 早西南,夜东南,好天。(上海)

这几句谚语流行于东南沿海,是海陆风相互交替的现象。早晨,陆上温度低于海洋,陆上气压高于海洋,使陆上空气流向海洋,呈现西风。但是,白天因为太阳照射得厉害,陆上气温升高很快,特别是到了午后、傍晚,气温比海上高,海洋上的气压也高于大陆,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呈现东风。早西指早晨从陆上吹来的陆风(西风);晚东指傍晚从海上吹来的海风(东风)。这种现象完全是沿海地区每天正常的风向变化,它只有在晴天气才明显出现。

* 西风夜静。(江苏南京、山东临淄、河北) * 恶风尽日没。(《田家五行》论风) * 强风怕日落。(江苏无锡)

除赤道以外,高空基本上都是西风。而且越是晴天,高空西风越盛行。在高气压之下,地面很热,白昼对流盛行,地面气流上升,同时高空气流下沉。由于高空气流是自西向东流动的,它下了地面,由于它的惯性作用,仍旧维持它的原来的西风方向,这样在地面上白昼就盛行着西风。可是到了夜间,因为天空无云,地面冷却的缘故,地面气层凝着不动,所以风力极小,成了白昼西风夜间静的现象。恶风指大风,后两句话的意思是大风在落日时就静止。这种风的来历,和西风夜静相同。

* 昼息不如夜静。(江苏苏州)

在晴好天气下,白天阳光强烈,对流盛行,风力经常很大;到了夜间,因为天空无云,地面冷却很快,地面空气变冷,凝着少动,使风力很小。所以白天风大,未必是天气变化之兆,只要夜间无风,天气就不会起变化。就怕白天没有风而夜间风大,那就表示有外来的风暴来临,天气要起变化了。

* 夏至西南,十八天水来冲。(安徽怀远) * 夏至打西南,高山变龙潭。(湖北黄岩) * 夏至西南没小桥。(江苏苏州) * 梅里西南,时里潭潭。(《农政全书》) * 夏至起西南,时里雨潭潭。(江苏元锡、湖北黄岩)

夏至在阳历六月二十二日,长江流域正是梅雨季节。梅雨怎样形成的呢?据研究的结果:因为春末夏初,北冰洋解冻,寒流挟冰南下,于是日本海和它北面的鄂霍次克海,特别寒冷,鄂霍次克海上的冷空气就堆积成一个高气压,我国东部位于高气压的西南,因此盛行着东北风。达时候,如果有热带洋面来的西南风吹到,那就极易在长江流域形成锋面,发展出气旋而致下雨。加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非常稳定,所以这个锋面上的气旋源源产生,发生绵绵不断的降水。按此,夏至时期的西南风,是组成梅雨锋上气旋的一个条件;西南风来了,大雨就到。但是要注意的,仅有西南风而没有东北风,就没有锋面出现,所以未必会下大雨。

* 六月西,水凄凄。(山东栖霞)

阳历七月吹西风,表示东南季风的势力不能独霸长江。西风或西北风或西南风,和东南风或东北风之间的锋面处在华东地区,故华东地区多雨。

* 七月西风祸。(广东) * 七月西风吹过午,大水浸灶肚。(广东) * 七月西风入夜雨,八月西风不过三。(广东)

农历七、八月即盛夏季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已经移到30N以北,南海经常有赤道辐合带活动,这时广东一般是吹东到东南风,如果吹西风或西南风,就很可能是台风槽的影响,将会带来一场较大的台风雨。

* 六月里北风当时雨。(山东) * 六月北风当时雨,好似亲娘见闺女。(江苏常熟)

阳历七月的时候,华东地区吹有北风,表示锋面可能在这里,所以下雨。即使没有锋面,北来的冷风和七月的热地面接触,气层极不稳定,极易发生对流作用。即使没有气旋降水,也至少要有对流性阵雨。

* 紧南不过三。(广西贵县) * 南风不过三,过三必连阴。(江苏太仓) * 南风若过三,不是下雨就朗天。(河北威县)

南风持久是天气变化的前兆,如果南风连吹三日而仍强盛,气压必定降低很快,于是南北间气压就有很大差异,好像江河的水位,上下流水压差大了,北方气流自然要奔腾南下,遂使天气发生重大变化。

* 南风不受北风欺。(河北沧县) * 南风一冲北风一送。(湖北阳新) *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湖北) * 南风吹吹,北风追追。(湖北) * 南风尾,北风头。(《田家五行》论风)

意思是说:吹了南风,又来北风,天气必定发生突变。这是标淮的冷锋上的现象。

* 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内蒙古呼和浩特) * 南风不过晌,过晌听风响。(河北井隆)

这两句谚语的流行地区的纬度已在北纬38度以上,南风出现的频率比较小,所以很难连续吹半天的南风。但如果有气旋(通释1)到来,受其中心的吸引,在它的南半部,南风很可能持久,连吹半天以至一两天都有可能。所以说: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 十二月南风,现报。(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 冬南风迎(雨),北风送。(广东) * 腊月南风半夜雪。(广东) * 冬天南风三日雪。(江苏无锡、常熟) * 一日南风,三日关门(冬天)。(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这几句谚语流行在我国南方的冬天,此地盛行北风,有时北风相对减弱,南风向北伸张,于是,在大陆上出现锋面活动,因此产生阴雨天气。

* 西风不过酉,过酉连夜吼。(江苏常州)

酉时就是下午七时至八时的时间,在晴明天气,西风到夜就静止。假使日间的西风,到夜还不息,足见这西风不是在晴天因空气对流而产生的高空下沉的西风,而是西方高压中心来的西北风。这是由于平面上气压有高低不同而起的风,所以不可能马上静止下来。

* 恶风必有恶雨。(江苏常熟) * 风是雨头。(江苏无锡)

所谓恶风、恶雨就是大风、大雨的意思。风大,表示空气有移动,空气有大速度的移动,天气就易发生变化而下雨。至于为什么空气移动就下雨呢?这是因为空气移动了,生成锋面和气旋的机会就多的缘故。另外,在春夏季节,大风很可能是气旋、锋面及台风过境的前兆,因而有恶风必有恶雨及风是雨头的说法。

* 秋雨连绵西北风。(安徽)

这话的意思是:秋季吹西北风,就连天下雨。秋季,在热天之后,华东、华南的地面还是很热的,西北风吹来,因为受地面的加热,极易发生对流,而造成阵雨。

* 拍北风,下午日。(广西贵县)

拍北风指来势猛烈的北风,因为它来势急促,当地原有的不同性质的气团被它一扫而空,只剩下干燥的北方气团,由于气团很干燥,少有云层出现,即使有云,也是分散的小块的云,所以半天后,太阳光是很好的。

* 立夏斩风头。(河北威县)

到了夏天,风力就没有春天那样大。这是就平均状态而言的。因为夏天南北之间气压差特别小,所以风力也小。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像雷雨天气、台风天气的风力也可非常大,不过这种大风,一下子就过去的。

* 关门风,开门住;开门不住,过晌午。(各地通行)

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夜间不常有大风。如果有大风,必定是由于风暴的到来。风吹到何时为止,要看风暴的强弱行动而定,所以在使用这句谚语时要具体分析。

* 开门风,闭门雨。(山东临淄)

早上刚开门,就有大风吹来,表示天气不正常,很可能是有风暴来了,所以大约到闭门时就下雨。

* 清明刮了坟头土,哩哩啦啦四十五。(河北威县)

清明在阳历四月五日,这个时节,北方还冷,南方已热,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也大,所以风经常是很大的。南北气流的冲突就多发生,因此气旋频繁,雨天较多。

* 西风起虫,东风杀虫。(广西贵县)

这是流行在稻田农作物区域的谚语。大概在八月下旬九月上旬,如吹西风,则天气干燥,水稻叶和已抽出的穗,蒸发极快,受有螟害的水稻,就很快地变白而死亡了(因为螟虫早已把稻茎咬伤,自下向上的水分运输不畅);如吹东风,或天气阴湿,则受螟害的穗因为蒸发滞缓而还能生活,并不变白,即使变白,也极轻。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实际是西风之下,虫害见;东风之下,虫害不见。事实上,虫害发生的基因早已存在。

* 春风踏脚报。(《田家五行》论风)

踏脚报就是多变的意思。春季是一年之内气旋最多的时季,故风来雨就下。

* 风急雨落,人急客作。(《田家五行》论风)

风大,表示气流的移动急促。吹到本地的空气可能是自很远的地方而来的,它的性质,如温度湿度等等,必定和本地原来的空气不同,所以极易发生锋面和气旋。即使不发生锋面,因为气流的性质和本地的空气不和谐,加以风速很大,所以很容易发生对流或涡动而把水蒸汽带上去,凝成云雨。

* 春南夏北,有风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 春东(南)夏西(北),骑马送蓑衣。(江苏无锡) * 春南夏北,等不到天黑。(湖北)

北方的春季,冷气团还没退完,如果南风吹来,南风湿重温高,重量比冷气团轻,所以爬上冷气团。把它的丰富的水蒸汽带上去,行云致雨。北方夏天的地面也是很热的,这时如果有北面的冷空气团到来,就发生上冷下热不稳定的情况,下面湿热空气上升而凝成云雨。这样造成的雨是一阵一阵的,或许还有雷电交加的现象。这种北来的风,如果和本地原有的热湿空气问造成了锋面,雨就更大更久了。

* 春南夏北,毛水磨墨。(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广东)

春天吹南风,夏天吹北风,天气无雨。这话在表面看来,似乎和上句是矛盾的。实际上,因为所在地方的不同,而有这不同的结论。从原理上讲,正好相互联系而统一。福清在福建的东南沿海,处在副热带地区。在一年之间,锋面带大致在四五月(阳历)间经过此地。这时候的风向南北不定,所以雨量多。如果这时南风太强了,锋面带就提早推动到北方去,那末,这儿完全在暖气团之下。南风虽然有很多水汽,但是层结稳定,没有上升运动,所以不可能有云雨。同时,因为锋面带移到北面,所以长江流域反而多雨。这就是前句所指春南夏北,有风必雨的现象。由此看来,同在南风之下,长江流域之所以多雨,正是因为南方的不下雨。夏天,西太平洋副高向北移动,同时向大陆伸入。闽粤正处于它的南部,东北风盛行。这种气流带有下沉运动,层结稳定,湿度极小,所以没有云雨。世界上,有这种东北风长期控制的地方,像非洲北部,就成了沙漠。这里的偏北气流与高纬度吹来的偏北气流性质是不同的,因而发生的天气也不相同。

* 上风皇,下风隘;无蓑衣,莫外出。(《田家五行》论风)

风来的方向,天空清朗;但是风去的方向,浓云密蔽。这是天要下雨的情况。在低气压里,风从四方向低压中心汇合,空气上升,把水蒸汽带了上去,故有浓云密雨要到。

* 西南转西北,搓绳来绊屋。(《田家五行》论风) * 南风吹得大,转了北风就要下。(湖北) * 西南转西北,风暴等不得。(湖北) * 南转北落得哭。(浙江义乌) * 南洋转北洋,大雨淹屋梁。(湖北孝感)

所谓南洋转北洋就是指南风转为北风。这是气旋里冷锋上的现象。冷锋前面盛行温高湿重的热带气团,自西南方向吹来。锋前的气压梯度小,风力和缓。冷锋后面来的是干冷的极地气团,自西北方向吹来。气压梯度大,风力非常强。同时大雨如注,雷电交加。

* 春南过三,转北即暴。(浙江义乌)

春季,由于大陆受太阳照射,增暖很快。此时,若是南风已经历三日,南方的气压降低很多,因此使南北间气压梯度增大,北方的冷空气自然要南下。当冷空气经过南方温暖陆面或洋面时,空气层就出现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易发生上升运动,将下层的水汽带入高空凝结致雨,有时可达暴雨的强度。其次,这是冷锋过境时所表现的天气现象。

* 半夜五更西,明天拔树枝。(《田家五行》论风) * 大风见星光,来朝风更狂。(湖北黄冈) * 晚间起风,天有变。(广东) * 晚间风大,白天风小,天将雨。(广东)

如果天气晴明,半夜不应该有风。现在半夜起风,表示将有很强的天气系统到来,例如,寒潮南下、有气旋或台风过境。

* 飘风不终朝。(老子《道德经》)

飘风是小风的意思,这种风力的气压梯度极小,类似于高气压中心的情况。气压梯度既然不大,风也吹不久。

* 无事七八九,莫向江中走。(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因为阴历七八九月,正是台风盛行之期,江里风浪很大,所以没有要事,不去江中为是。

* 风台毛东南,仍旧作未晴;风台毛西北,作了毛得落。(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风台就指台风,毛是不的意思。台风尾部的风是东南风,如果台风已到,还没吹东南风,表示尾部未到,雨天不止。毛得落是不得落雨的意思。台风前哨的风从西北来,如果西北风还没吹到,表示台风的本部未到,不会落大雨。

* 春东夏西秋北雨。(湖北武昌、孝感)

达句话的意思是,春天刮东风,夏天刮西(南)风,秋天刮(西夕北风,就要下雨。

* 有日无光南风起,三日南风必有雨。(湖北孝感)

有日无光南风起是气旋中暖区里层云密蔽时天空所出现的现象。南风吹久了,甚至长达三日,使本地气压下降了很多,就促使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出现冷锋降水。

* 晴干无大风,雨落无小风。(江苏无锡)

晴干一般是出现在反气旋内的天气现象。在反气旋内部盛行下沉干热风,天气晴好,风力较小,尤其在反气旋中心部位,风力微弱,甚至无风,只有在外围才有显著的风。所以说晴干无大风。另一方面,雨天主要出现于气旋区域。在气旋内部,盛行上升气流,四周空气向中心辐合,常常风雨连天。气旋本身也是一种风暴。所以,雨落无小风。

* 夜里起风夜里住,五更起风刮倒树。(江苏元锡) * 更里起风更里住,更里不住刮倒树。(江苏无锡)

在正常的天气条件下,夜里是不会刮大风的,即使有风也是局部的,很快就会停止。若是夜里起风且不见停止,尤其在空气最为稳定的清晨(五更)起风的话,说明有气旋或台风等低气压系统过境,因此发生狂风暴雨。

* 日落北风煞,不煞风就大。(江苏无锡) * 南风暖,东风潮,北风过来没处逃。(江苏无锡)

煞就是停的意思。南风是热带气团向北输送的结果,因而具有热带气团温暖的性质,故南风暖。东风大多出现在气旋前方,所以东风出现时常成为气旋到来的前兆,将要下雨,因此说东风潮。北风过来没处逃的意思是,吹北风就要下大雨,而且雨势凶猛,范围较广,使人投处藏身。这种天气主要是冷锋到来所出现的。

* 春开北,雨沥沥。(广东) * 一日北风三日雨。(广东)

在春季,随着太阳一天天的升高,南方地面增温较为迅速。此时吹北风,也即有冷空气南下,冷空气遇到南方较暖的地面使其不稳定性更甚,易产生对流性降水。如果冷空气进入南方原有的低气压内,就会使雨下得更大。

* 久晴东风雨,久雨西风晴。(广东)

气旋前面盛行东风,所以晴天变阴必须先出现东风。相反,气旋后面盛行南风,因此阴天变晴必须先出现西风。这里所说的是天气变化正常的现象。

* 朝北夜南五更东,要想落雨一场空。(广东沿海) * 朝北晚南,旱干河潭。(同上) * 朝北晚南晏昼西,好天勿疑。(同上)

如果在一天中,风向变化比较正常,早上吹北风,中午吹西风,晚上吹南风,深夜到快天亮的时候转为东风,都会连续出现晴天。这种现象,是广东沿海地区海风和陆风交替的正常现象,只有在晴天才能出现。

* 南撞北,天变黑。(广东)

南撞北是本地盛行北风之后,有南风吹到而爬上冷楔坡所出现的暖锋面的云雨现象。这句话并不局限于广东地区,在各地都适用。

* 风与云逆行,一定雨淋淋。(广东)

风与云逆行,说明地面风与高空风的方向相反,就会出现锋面降水。这种现象还可以出现在台风到来以及寒潮来临之时。

* 小暑刮南风,十冲干九冲。(长江流域)

小暑在阳历7月6日左右,正是梅雨结束之际。这时若盛行南风表明锋面已经北移,使得长江流域在单一的热带气团控制之下,天气晴好,进入伏早。

以上这篇关于风的谚语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经典不同种类的谚语在:谚语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谜语网!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9、经典谚语(热字篇)

热不马上脱衣,冷不马上穿棉。

要热是火口子,要亲是两口子。

屋里无灯望月出,身上无衣望天热。

暑伏不热,五谷不结;寒冬不冷,六畜不稳。

粗料细调喂得热,猪仔爱吃易长膘。

热天一口塘,冬天一张床。(水牛)

牛粪冷,马粪热,羊粪能得二年力。

治风先去热,热去风自灭。

皮里生的皮里热,皮里不生冷似铁。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牛粪冷,马粪热,羊粪能得二年力。

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烂。

吃了狗肠,(热得)不穿衣裳;吃了狗肝,(热得)不穿衣衫。

10、关于云的谚语: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11、关于天气的谚语: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