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首关于月亮的古诗小学

《50首关于月亮的古诗小学》属于诗词大全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50首关于月亮的古诗小学

1、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南北朝-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2、人月圆·雪中游虎丘(元代-张可久)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lán)杆。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sēng)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xiū)看。

3、月坡亭李耆明见菊(宋代-毛幵)

我怀渊明真,千载犹神交。

重吟九日诗,风节殊未凋。

良辰不再举,秋气日以高。

凄飚送落景,余霞敛尘霄。

万象为我役,天机亦良劳。

摩挲膝间桐,感此爨下焦。

时时出奇音,散我心郁陶。

4、八月晦日游东山彦约有诗次韵为谢二首 其二(宋代-李光)

燕坐僧窗爇水沈,暂时尘务不关心。殿堂突兀诸天拥,花木扶疏曲径深。

节近重阳堪把玩,景如图画费摹临。秋晴急趁黄花约,短日凄风易作霖。

5、次三月望日出游(宋代-洪皓)

无马假犊车,岂必朱丹毂。

驾言暂出游,写忧墀穷独。

寻芳不见花,宿莽埋槲樕。

区区十里间,良友始追逐。

晤晤得正人,颇欣富方谷。

书斋大肃条,四面少林麓。

欲作纳凉亭,因兹出求木。

履桥虽云安,欹柱恐颠覆。

临深念垂堂,徒行漫扪腹。

道险能摧轮,畏闻声辘辘。

形骸久衰惫,摇几屡颦蹙。

五方民杂居,濒泽非广谷,

鸡犬或相闻,要知是荒服。

跋涉频问津,引领主人屋。

老稚俱迎门,击鲜馈豚肉。

日暮途修阻,还辕不辞速。

吻燥藉醇醪,餬口资饘粥。

翌日睹新诗,珠玑圆且熟。

可追宝剑篇,高诵素灵哭。

6、今岁中秋无月闰八月十五日夜月色明甚二首 其一(宋代-周紫芝)

月欲离沧海,云犹暗夕楼。天教双病眼,重看后中秋。

玉色依然在,霜华只自羞。一杯遥酹汝,容易莫西流。

7、三月五日晚霁大风(宋代-周紫芝)

雨后风扉拥青嶂,家在斜阳晚潮上。沙头飞尽雪色鸥,柳下初横短篷舫。

皇天恶料风忽颠,贾客仓黄回五两。老人倚杖不肯归,看打南湖白头浪。

8、崇福寺大用堂乃魏文节祠旧有半床云一窗月在(宋代-陈著)

鲁公香火寺,便道几经行。

树老存高节,碑全见太平。

浮云从变化,古月自分明。

赖有文孙在,毋忘大用名。

9、和秦奉之题蕲春驿浸月轩(宋代-王之道)

千山初过雨,万籁不鸣风。

宝鉴沉寒水,冰轮上太空。

竹梢低蘸碧,枫叶冷浮红。

终欲金沙去,经营一亩宫。

10、水调歌头·洞庭千古月(宋代-李曾伯)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凉宵将傍三五,玩事若为酬。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里,疑是玉为州。宇宙大圆镜,沆瀣际空浮。傍谯城,瞻岳麓,有巍楼。不妨举酒,相与一笑作遨头。人已星星华发,月只团团素魄,几对老蟾羞。回首海天阔,心与水东流。

11、钱塘八月潮(宋代-陈允平)

五丁椎碎烂银堆,注作东南水一杯。

秋半忽疑天外雪,夜深俄听月中雷。

大鹏击浪惊龙卧,老蜃嘘云误燕来。

日日涛头多拱北,至尊元在郁箫台。

12、中秋对月望瑶台感旧兼简城中诸朋友二首 其一(唐代-王翰)

碧落无云河汉流,野亭孤坐思悠悠。广寒殿启银蟾跃,古桂香飘玉斧收。

诗客久回千里驾,仙台高接五城楼。遥知樽酒陪清赏,箫罢临风恣唱酬。

13、积雨新晴,二月八日东园少步二首(宋代-杨万里)

去岁春时政病身,对花不饮被花嗔。

如今急报千花道,还我前来未足春。

14、坐月与归试二君(清代-林旭)

闇坐无灯思一静,暑生得月意成凉。垂帘教作窥人态,闭户因嫌隔壁光。

欲下沈吟如顾影,送归微叹想回肠。行人明夕江头望,照我迟迟尚念乡。

15、三月四日宿朝天关(清代-吴存义)

归路风尘淡,襜帷又蜀关。蛾眉花外月,蚕尾驿旁山。

春梦依三岛,军书动百蛮。江乡尚天末,日夜唱刀镮。

16、西湖泛月图(清代-戴亨)

鸿雁声高夜露浓,一湖清冷浸芙蓉。碧天深处舟初泊,月在孤山第一峰。

17、后秋兴八首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讹言繁兴,鼠忧泣血,感恸而作,犹冀其言之或不诬也 其一(明代-钱谦益)

地坼天崩桂树林,金枝玉叶痛森森。衣冠雨绝支祈锁,阊阖风凄纣绝阴。

丑虏贯盈知有日,鬼神助虐果何心?贼臣万古无伦匹,缕切挥刀候斧砧。

18、西江月 题六合孙公树捧书图(清代-陈维崧)

李白开元供奉,当年恩礼偏隆。赐书稠叠出深宫,玉轴牙签郑重。

绝妙文孙才调,翩翩王谢门风。捧来乱帙悉当胸,月落华清如梦。

19、已酉年九月自滇归闽,同人赠言惜别,途中(清代-林则徐)

黄金时节别且兰,为感与情忍涕难。

程缓不劳催马足,装轻未肯累猪肝。

膏盲或起生犹幸,宠辱皆忘卧亦安。

独有恫仍在抱,忧时长结寸心丹。

20、中秋看月有感(清代-吴伟业)

今年京口月,犹得杖藜看。

暂息干戈易,重经少壮难。

江声连戍鼓,人影出渔竿。

晚悟盈亏理,愁君白玉盘。

21、七月三十日雨(元代-陶宗仪)

半月值秋晴,凉生枕簟清。嘉禾方孕秀,甘雨又滋荣。

造物功难报,斯民乐有生。输租庚责了,仓庾定充盈。

22、八月一日舟下漓江(明代-顾璘)

云间千壑泻漓川,日下孤帆出晓烟。万里行踪始安岭,九秋晴望泬寥天。

江山故作殊方色,道路今酬逐客缘。风洞星岩应可到,还家嬴取故人怜。

23、王长公两寄余书不值乍次公之江右始得之时公雅慕长生将以八月闭关与尘世绝书来云云怅然奉寄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

落落登坛意未降,生花长梦笔如杠。风霜骤喜来空谷,云雾犹惊隔大江。

上界仙才元第一,中原词客定无双。三山尚计当年约,肯迟寒空白玉幢。

24、法云寺对月(明代-徐熥)

空界云阴敛,祗园月色澄。光生初动磬,影送未归僧。

入水悟禅意,照林疑佛灯。更阑纵吟眺,衣上露华凝。

25、二月望后连日夜风甚不减前年而是日二儿书至(明代-徐渭)

天寒地冻正霜宵,被冷风号入帐骄。贳屋再经飘瓦尽,破炉重补买薪烧。

老牛脊坏堪驮鸟,小犊书来尚滞辽。好买柴团蔘一搭,急鞭归马补虚劳。

26、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 其七(明代-袁宏道)

慷慨歌燕市,依然屠狗亲。远山随酒媪,胡粉抺天人。

异服花纹裤,高风垫角巾。绯桃一夜雨,浣却素衣尘。

27、满庭芳  二月十一日寿石末公(元代-刘基)

岳气钟嵩,星精降昴,五云光映麟书。绿明红媚,风暖日长初?

金翿斜开洞府,群仙拥、翠佩琼裾。收拾尽,乾坤清淑,为瑞在扶舆。

文韬,兼武略,南阳诸葛,东海穰苴。有貔虎龙蛇,深护储胥。

制胜不妨谈笑,莺声里、旗影徐徐。行看取,非熊应兆,沙路辗高车。

28、送智惠隐住水月禅院(元代-成廷圭)

放船直到栖禅处,万顷湖心一径开。绿树鸟惊风落果,碧潭龙去水生苔。

西岩尊宿传灯在,东海高僧杖锡来。今夜月明清似水,太空无地着纤埃。

29、辛卯秋旱已极至八月晦天大雷雨(元代-成廷圭)

八月晦日雷怒号,大雨如注风萧骚。捷如鬼神撼山岳,涌若江海翻波涛。

屋茅平卷一重去,河水忽涨三尺高。惊鸿翅湿飞不起,散乱中泽呼其曹。

云龙有意洗兵甲,下与苍生舒郁陶。浮云收敛赤日见,天宇廓远无纤毫。

岁年不逢亦偶尔,吾将种麦耕东皋。

30、俞子昭山月轩(元代-黄玠)

山月出未高,烂如大银槃。及其当天中,小于冰一丸。

我将问郁仪,青冥风露寒。远近且莫解,况尔阙与抟。

兹轩特可喜,倚阑终日看。常疑猛虎啸,惊起女乘鸾。

31、游幻住庵留赠月千江上人 其四(元代-黄玠)

维时桃始华,野眺欣有睹。沿洄度桑隰,迤逦见谷土。

山虚龙出云,谷暖鸟鸣雨。来耨良足勤,力薄奈何汝。

32、和永叔中秋夜会不见月酬王舍人(宋代-梅尧臣)

主人待月敞南楼,淮雨西来斗变秋。

自有婵娟侍宾榻,不须迢递望刀头。

池鱼暗听歌声跃,莲的明传酒令优。

更爱西垣旧词客,共将诗兴压曹刘。

33、九月二十六日河上雪(宋代-强至)

昨朝今日尽天风,九月长河雪片中。

云外谁偷榆荚种,人间自满菊花丛。

群阴已鼓先时勇,万井应愁卒岁穷。

亦欲蹇驴乘逸兴,灞桥何处觅诗翁。

34、八月九月望夕雨(唐代-徐凝)

八月繁云连九月,两回三五晦漫漫。

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

35、进贺千秋节诗甲申十二月十六日(明代-唐文凤)

明朝遵祖训,赵国锡王封。宗社藩维壮,山河表里雄。

祥光惟岳降,寿算与天同。祚胤千年盛,贞符万世隆。

成功劳汗马,启运翊飞龙。鹤驾神仙府,鸾笙帝子宫。

春回十日后,星拱九霄中。暖沁梅香洁,寒消烛影红。

玺文金灿烂,佩响玉玲珑。愿效长生祝,常瞻不老容。

献图来阆苑,问道向崆峒。善颂惭无补,丹心效寸忠。

36、神泉八景为饶鉴赋其四赠之 其二 浮螺得月(明代-陈献章)

道眼大小同,乾坤一螺寄。东山月出时,我在观溟处。

37、九月二十六日同贾广文刘举人任贡士高夔府先生宅内赏菊四首 其一(明代-何景明)

陶令门前花尽开,郭西骑马看花来。疏枝淡蕊寒仍发,细雨斜风晚更催。

拟向夜深还秉烛,可怜秋尽始传杯。相逢一笑具非易,共把繁枝醉不回。

38、后园种菊经月忽见数花用亨父韵并呈城东赏菊诸君子(明代-李东阳)

幽花种得偶相忘,步转南檐却背堂。但有芳心宁择地,更无佳客亦宜觞。

登临忆负重阳雨,采掇愁沾昨夜霜。满袖馀香试披拂,晚来风力正悠扬。

39、丁亥三月二十五日雪(金朝-赵元)

夬变乾将至,阴凝阳不流。雨飞犹带雪,风急似号秋。

草木无春意,关河惨客愁。天心宁易测,三叹索冬裘。

40、西江月 赠姚守清李守静(元代-马钰)

学道须离火院。搜玄参访良缘。守清守静绝般般。乞觅於身大便。云水须明内外,牢擒意马心猿。万缘不著得神全。酬了修行大愿。

41、和淮漕八月十四夜月诗二首(宋代-刘宰)

清凉景界限尘纷,玉宇从容静夜分。

欲满尚悭今夜月,乍舒还斂北山云。

孤光翻动枝头鹊,馀晕潜驱草际蚊。

好处欲言人不解,湛然天宇印心君。

42、竹月亭(宋代-郑会)

小栏干上夕阳红,古树根头雪未融。

落尽梅花人易老,主张杨柳是春风。

43、奉陪严陵史君杨校书囊山夜话一别数月欲再见(宋代-林亦之)

乡廛一语竟何曾,却向他州逢李膺。

白马千山缘矍相,朱幡四海有严陵。

鹅湖犹记通宵雨,虎石还同半夜灯。

素发相看才两度,不知再见几时能。

44、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清代-吴兆骞)

蓟门三月柳堪折,玉关迁客肝肠绝。结束征车去旧乡,矫首天南恨离别。

忆昨胥台事侠游,才名卓荦凌王侯。黄童雅擅无双誉,温峤羞居第二流。

相将日向春江曲,阖闾暮前草初绿。彩鹢春风客似云,珠帘夜月人如玉。

少年行乐恣游盘,夹道飞花覆锦湍。按歌每挟茱萸女,驻马频看芍药栏。

筵前进酒题鹦鹉,一日声名动东府。拟从执戟奏甘泉,耻学吾丘能格五。

去年谬应公车征,骏马高台几度登。自许文章飞白凤,岂知谣诼信苍蝇。

苍蝇点白由来事,薏苡偏嗟罹谤议。赋就《凌云》只自怜,投人明月还相弃。

身婴木索入圜门,白日阴沉欲断魂。北燕漫说邹生哭,东海谁明孝妇冤?

衔冤犴狴悲何极,慷慨陈词对岩棘。幽怨空教托《楚辞》,严威竟已罹秦格。

忽承恩谴度龙沙,边草茫茫去路赊。名列丹书难指罪,身投青海已无家。

销魂桥畔谁相送,一曲芦笳自悲痛。皂帽惭非避世人,青山何处思乡梦?

乡心日夜绕江干,江柳江花不复攀。万重关塞行应遍,十载交游见欲难。

从此家山等飞藿,满眼黄云横大漠。自伤亭伯远投荒,却悔平原轻赴洛。

一向冰天逐雁臣,东风挥手泪沾巾。只应一片江南月,流照飘零塞北人。

45、海月(明代-易训)

海门人坐夜三更,万里潮来月又生。历乱江山还共照,微茫天地渐分明。

珠光水荡鱼龙窟,野旷风摇雁鹜声。便欲乘槎穷绝岛,南溟秋望不胜情。

46、东流舟中阻风险甚时八月十八日 其二(明代-王缜)

江浪春天飞雪,野云阁雨高秋。何似渊明归去,北窗高枕风流。

47、秋夜同沈省斋玉河看月口占赠之入济 其四(明代-黄廷用)

月色低临龙凤阙,水流迥出蝀鳌桥。明朝相送成千里,背向西风白马骄。

48、中秋对月口号 其二(元代-吴当)

静听新人笑语声,天寒翠袖若为情。举头不辨山河影,坐看儿童斗眼明。

49、见山楼下植梅百本九月见花(宋代-董居谊)

手种寒梅度一春,主人指日是行人。

孤根奈久不忘旧,疎蕊逢秋已献新。

堪笑世情何恁薄,不知花意却相亲。

年年记取栽培力,为送幽香入梦频。

50、金缕曲 其一 夜泊龙家召步月沙州(近现代-许宝蘅)

又挂孤帆去。甚东西,绿萍吹转,碧天云暮。四坐哀思间豪竹,昨夜星辰方聚。

有几辈新知俊侣。共倒深杯香满满,算凄凉,别泪都如许。

所不得,鹧鸪语。

出门都是天涯路。叹年华,飘零书剑,风尘辛苦。谈月昏花迷雁影,独向荒洲凝伫。

可忆我,酒醒何处。识字早知忧患始,应折磨,多少天分付。

此中意,几时悟。

51、城头月(近现代-章士钊)

秋长客去人萧索。日挂檐牙落。冷砌孤檠,闲愁万种,展卷还抛却。

恹恹情思浑无著。谁在当前觉。海棠睡起,林鸦飞过,共把黄昏约。

52、咸丰癸丑二月初九日贼攻金陵愈急见势难支即手书绝命词二首 其二(清代-邹鸣鹤)

太仓半粒粟,沧海一微尘。人生百年耳,忠尽仁乃纯。

53、辛丑八月旧庖丁雍姓携南皮相南小画四帧索题口占应之 其二(清代-翁同和)

相君垂老意侵寻,见猎依然喜不禁。犹忆殿廊同夜直,竟裁疏槁写寒林。

54、高正甫出守袁州九月九日予偕家兄暨诸亲友能文者十九人饯之毗卢阁赋诗为别 其一(明代-区大相)

季秋氛气敛,天宇旷澄明。樽酒送远客,税驾出林坰。

层轩四望起,万里秋阴生。南眺浔阳渚,北望蓟丘城。

代马骋高足,燕鸿起遐征。极目多远思,赏心叹合并。

太守耀朱轮,千骑抗飞旌。嘉会即宠饯,良时析群英。

商飙厉丝竹,娈童歌且清。为持芳菊酒,写我当歌情。

清朝重理人,时哉策令名。谁能东篱下,日暮守衡荆。

55、芝峰月夕次韵性元上人足成茶溪公口占之作(明代-林弼)

风满空林月满山,无诗堪笑老方干。洞云晚散龙眠稳,松露秋高鹤梦寒。

贺老鉴湖先赐敕,陶公彭泽早辞官。他年分我半间屋,待向芝峰绝顶安。

56、十二月十四日绝句 其四(明代-吴与弼)

何忧不到古人班,只把遗经子细看。学久自然查滓化,心斯广矣体斯胖。

57、闰二月朔日(元代-吴师道)

病过春光两月程,几番风雨几番晴。不知开到何花树,今日才闻燕子声。

58、对月了残经赞(宋代-释慧开)

始见些儿光影,要了未后一段。

若是无门拳头,不打这般钝汉。

59、西江月(三)(宋代-张伯端)

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亭亭蟾影照寒泉。一月千潭普现。

小则毫分莫识,大时遍满三千。高低不约信方圆。说甚短长深浅。

60、西江月(七)(宋代-张伯端)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没吾伊。念念体分同异。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往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

61、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题之韵作二首时彦博归及常山 其一(宋代-赵蕃)

郊原莽莽吹黄埃,馀暑已去若复来。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

平生诗盟有徐孺,笔力可挽狂澜回。要明两眼费双脚,作计似我何疏哉。

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追随正复听君乐,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颇高绝,泛菊况堪临季月。要当相与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别。

62、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宋代-苏轼)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