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100首经典

《古诗大全100首经典》属于诗词大全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古诗大全100首经典

1、烛之武退秦师(先秦-左丘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èr)于楚也。晋军函(hán)陵,秦军氾(fán)南。

  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zhuì)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bǐ)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xi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qǐ)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2、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五代-顾敻)

荷芰(jì)风轻帘幕香,绣衣鸂(xī)鶒(chì)泳回塘,小屏闲掩旧潇湘。

恨入空帷鸾(luán)影独,泪凝双脸渚莲光,薄情年少悔思量。

3、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唐代-高适)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4、妾薄命行·其一(两汉-曹植)

携玉手喜同车,比上云阁飞除。

钓台蹇(jiǎn)产清虚,池塘灵沼可娱。

仰泛龙舟绿波,俯擢(zhuó)神草枝柯。

想彼宓(fú)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

5、谢池春·壮岁从戎(宋代-陆游)

壮岁从戎(róng),曾是气吞残虏(lǔ)。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bìn),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piān)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6、卢令(先秦 佚名)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chóng)环,其人美且鬈(quán)。

卢重鋂(méi),其人美且偲(cāi)。

7、客从(唐代-杜甫)

客从南溟(míng)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jiān)之箧(qiè)笥(sì)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liǎn)无!

8、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怀简所思者(唐代-权德舆)

清昼开帘坐,风光处处生。看花诗思发,对酒客愁轻。

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

9、踏莎行·润玉笼绡(宋代-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tán)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huán)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bān)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gū)叶生秋怨。

10、谒金门·秋兴(宋代-苏轼)

秋池阁。风傍(bàng)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lǎn)脚。好教闲处著。

11、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宋代-洪炎)

四山矗(chù)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邨(cūn)。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lí)徙(xǐ)倚至黄昏。

12、桃花庵歌(明代-唐寅)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版本一)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版本二)

13、漫成一绝(唐代-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gēng)。

沙头宿鹭(lù)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là)鸣。

14、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宋代-欧阳修)

暖日迟迟花袅(niǎo)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

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qú)鼓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

15、三月晦日偶题(宋代-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chī)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16、饮酒·十九(魏晋-陶渊明)

畴(chóu)昔苦长饥,投耒(lěi)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něi)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kuò)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shì)。

17、虞美人·春愁(宋代-陈亮)

东风荡飏(yáng)轻云缕(lǚ),时送萧(xiāo)萧雨。水边画榭(xiè)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sǎn)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18、哭李商隐(唐代-崔珏)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rǎng)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lán)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ní)裳(cháng)上绛(jiàng)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jīn)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wǎn),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19、吴楚歌(魏晋-傅玄)

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ěr)兮限层崖。

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

云无期兮风有止,思多端兮谁能理?

20、王濬墓下作(唐代-李贺)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

白草侵烟死,秋藜(lí)绕地红。

古书平黑石,神剑断青铜。

耕势鱼鳞(lín)起,坟科马鬣(liè)封。

菊花垂湿露,棘(jí)径卧干蓬。

松柏愁香涩(sè),南原几夜风!

21、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清代-纳兰性德)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jí)醉清樽(zūn),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sāo)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22、上山采蘼芜(两汉 佚名)

上山采蘼(mí)芜(wú),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shū)。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gé)去。

新人工织缣(jiān),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23、蜂(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4、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宋代-陈与义)

余甲寅(yín)岁自春官出守湖(hú)州。秋杪(miǎo),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mǎo)岁,自琐(suǒ)闼(tà)以病得请奉祠(cí),卜(bǔ)居青墩(dūn)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yìng),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扁(piān)舟三日秋塘(táng)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拏(ná)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25、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清代-吴锡麒)

说相思,问相思,枫(fēng)落吴江雁去迟。天寒二九时。

怨(yuàn)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

26、淡黄柳·空城晓角(宋代-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lán)桥之西,巷陌(mò)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què),以纾(shū)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cè)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cén)寂,明朝又寒食。强携(xié)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27、女冠子·露花烟草(唐代-张泌)

露花烟草,寂寞五云三岛,正春深。貌减潜消玉,香残尚惹襟(jīn)。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jiào)坛阴。何事刘郎去?信沉沉。

28、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宋代-陈允平)

三万六千顷,玉壶天地寒。

庾岭封的皪(lì),淇园折琅(láng)玕(gān)。

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xù)飞残。

直疑潢(huáng)潦(liáo)惊翻,斜风溯(sù)狂澜。

对此频胜赏,一醉饱清欢。

童翦(jiǎn)韭,和冰先荐春盘。

怕东风吹散,留尊待月,倚阑莫惜今夜看。

29、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宋代-黄庭坚)

凌(líng)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fán)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30、青青河畔草(两汉 佚名)

青青河畔(pàn)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jiǎo)皎当窗牖(yǒu)。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chāng)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31、尊经阁记(明代-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着焉,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辨焉,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辨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

  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着焉,所以尊《礼》也;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时生焉,所以尊「乐」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辨焉,所以尊《春秋》也。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由之富家者支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为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之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另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32、与余生书(清代-戴名世)

  余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为我书其语来,去年冬乃得读之,稍稍识其大略。而吾乡方学士有《滇黔纪闻》一编,余六七年前尝见之。及是而余购得是书,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证其同异。盖两人之言各有详有略,而亦不无大相悬殊者,传闻之间,必有讹焉。然而学土考据颇为确核,而犁支又得于耳目之所睹记,二者将何取信哉?

  昔者宋之亡也,区区海岛一隅(yú),仅如弹丸黑子,不逾时而又已灭亡,而史犹得以备书其事。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闽(mǐn)越,永历之帝西粤(yuè)、帝滇黔,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揆(kuí)以《春秋》之义,岂遽(jù)不如昭烈之在蜀,帝昺之在崖州?而其事惭以灭没。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讳者万端,其或菰(gū)芦泽之间,有廑(jīn)廑志其梗概,所谓存什一于千百,而其书未出,又无好事者为之掇(duō)拾流传,不久而已荡为清风,化为冷灰。至于老将退卒、故家旧臣、遗民父老,相继澌(sī)尽,而文献无征,凋残零落,使一时成败得失与夫孤忠效死、乱贼误国、流离播迁之情状,无以示于后世,岂不可叹也哉!

  终明之末三百年无史,金匮(guì)石室之藏,恐终沦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诸书,缺略不祥,毁誉失实。嗟乎!世无子长、孟坚,不可聊且命笔。鄙人无状,窃有志焉,而书籍无从广购,又困于饥寒,衣食日不暇(xiá)给,惧此事终已废弃。是则有明全盛之书且不得见其成,而又何况于夜郎、筇(qióng)笮(zuó)、昆明、洱海奔走流亡区区之轶事乎?前日翰林院购遗书于各州郡,书稍稍集,但自神宗晚节事涉边疆者,民间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购者,其外颇更有潜德幽光,稗(bài)官碑志纪载出于史馆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则亦无以成一代之全史。甚矣其难也!

  余员昔之志于明史,有深痛焉、辄(zhé)好问当世事。而身所与士大夫接甚少,士大夫亦无有以此为念者,又足迹未尝至四方,以故见闻颇寡,然而此志未尝不时时存也。足下知犁支所在,能召之来与余面论其事,则不胜幸甚。

33、即事(宋代-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fán)。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qì)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34、念奴娇·洞庭春晚(宋代-辛弃疾)

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尤物。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bì)。透户龙香,隔帘莺(yīng)语,料得肌如雪。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

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赋(fù)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半面难期,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绕梁声在,为伊(yī)忘味三月。

35、饮酒·十八(魏晋-陶渊明)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hào)事人,载醪(láo)祛所惑。

觞(shāng)来为之尽,是谘(zī)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36、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金朝-段克己)

塞马南来,五陵草树无颜色。云气黯(àn),鼓鼙(pí)声震,天穿地裂。百二河山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què)。

长戈(gē)袅(niǎo),飞鸟绝。原厌肉,川流血。叹人生此际,动成长别。回首玉津春色早,雕栏犹挂当时月,更西来、流水绕城根,空呜咽。

37、咏史(魏晋-左思)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38、拟青青陵上柏诗(魏晋-陆机)

冉冉高陵苹。习习随风翰。

人生当几时。譬彼浊水澜。

戚戚多滞念。置酒宴所欢。

方驾振飞辔。远游入长安。

名都一何绮。城阙郁盘桓。

飞馈缨虹带。层台冒云冠。

高门罗北阙。甲第椒与兰。

侠客控绝景。都人骖玉轩。

遨游放情愿。慷慨为谁叹。

39、咏怀(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

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

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

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

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

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

泪下谁能禁。

40、远游篇(两汉-曹植)

夜光明珠。

下隐金沙。

采之谁遗。

汉女湘娥。

41、借林可山韵饯萝屋僧(宋代-徐集孙)

吟卷多题品,君齐贾岛才。

闻风却竹瘦,载雨过湖来。

交淡杯中水,儒酸叶底梅。

便辞京口去,觅取近诗开。

42、感寓 其二十二(明代-朱诚泳)

乾坤乖气薄,阴阳镇差乱。重雾结重阴,漫漫不知旦。

幽岩木魅栖,深谷鬼车唤。百怪恣纵横,群阴郁无散。

阳乌忽东生,沧溟涌霄汉。赫赫破顽云,潜回若冰泮。

须臾障碍消,悠远天文焕。万国属皇明,寰海同灿灿。

43、秋晓(明代-朱诚泳)

唱彻金鸡曙色开,银灯犹自落寒煤。朱帘捲起梧桐月,满地清霜画角哀。

44、又四首 其三(明代-周瑛)

天地鬓毛短,凫鸥心事閒。五湖风月好,都上钓鱼竿。

45、十一月六日夜半渡江(明代-周伦)

渡江潮正发,江月看沈西。星入金波动,烟浮碧汉低。

霜钟遥水殿,渔火近沙溪。京口维舟处,初闻五夜鸡。

46、红心驿(明代-周伦)

行行长路夕阳催,望望红心探马来。腊意未舒堤上柳,春光先著陇头梅。

青烟林匝栖乌下,白雪坡盈猎骑回。两日和风上貂帽,壮颜无待玉壶开。

47、野鸽 其二(明代-魏学洢)

野鸽莫飞去,离群别恨多。故乡难遽割,彼此幸相过。

瓮黑栖粳米,盆青贴芰荷。不妨时饮啄,问汝意如何。

48、散愁 其三(明代-魏学洢)

长日茅檐下,轻风动短衫。菊花聊自植,蓬径不为芟。

入俗刃初试,畏人枚可衔。只应深自戢,清影倚长镵。

49、春日花间偶集示门生(明代-王守仁)

閒来聊与二三子,单夹初成行暮春。改课讲题非我事,研几悟道是何人?

阶前细草雨还碧,檐下小桃晴更新。坐起咏歌俱实学,毫釐须遣认教真。

50、立春二首 其二(明代-王守仁)

天涯霜雪叹春迟,春到天涯思转悲。破屋多时空杼轴,东风无力起苍痍。

周王车驾穷南服,汉将旌旗守北陲。莫讶春盘断生菜,人间菜色正离仳。

51、答汪抑之三首 其一(明代-王守仁)

去国心已恫,别子意弥恻。伊迩怨昕夕,况兹万里隔。

恋恋歧路间,执手何能默?子有昆弟居,而我远亲侧。

回思菽水欢,羡子何由得。知子念我深,夙夜敢忘惕。

良心忠信资,蛮貊非我戚。

52、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 其三(明代-王守仁)

鹿门在何许?君今鹿门去。千载庞德公,犹存栖隐处。

洁身匪乱伦,其次乃避地。世人失其心,顾瞻多外慕。

安宅舍弗居,狂驰惊奔骛。高言诋独善,文非遂巧智。

琐琐功利儒,宁复知此意。

53、喜周木泾工部复至滇(明代-杨慎)

吴门滇徼两心期,河草江梅一岁时。朗月肯教玄度共,碧云知为惠休移。

好音起夜忘衰病,喜气先春回暖姿。华顶温泉俱旧约,似留仙赏待新诗。

54、狼山凯歌 其八(明代-杨慎)

去时官柳万枝黄,归路寒葭满地霜。挟纩已温良月候,吹纶更作小春芳。

55、李文正母麻太夫人寿九十诗 其三(明代-杨慎)

淳风复返,上寿真可期。淳风复返,上寿真可期。戏彩含饴,纬筵献卮。

琅琅仙音,僮僮月仪。歌以言之,上寿真可期。

56、花犯念奴(明代-杨慎)

云軿不辗地,仙居多丽谯。湖海念年龙卧,锦涟清霅苕。

甫里笔床茶灶,山阴楸枰方罫,香籀记昏朝。醉乡无畔岸,北斗挹天瓢。

楼中人,谁是伴,有松乔。灵文绿帙,齐物与逍遥。肯念草玄寂寞,暂遣喜公缩地,风御蓦琅霄。

阑干凭到景,共和晓仙谣。

57、鱼池即席赠玉华南华少华三公子(明代-杨慎)

翩翩清世佳公子,秩秩初筵集上才。宿昔八龙何护落,于今三凤喜毰毸。

通家会面嗟何晚,良会知音讶许猜。有约高峣同过我,不论晴雨有花开。

58、次韵章后斋(明代-杨慎)

漫嘲阿昶误金根,聊效王家点

59、开门七件事(明代-唐寅)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幕天寒无一事,竹时寺里看梅花。

60、岐阳早行怀乡友邹玉瓒(元代-李裕)

风静漏声彻,天清晓色分。草凋原上露,月没岭头云。

飘薄谁怜我,栖迟更忆君。江南与江北,无字寄殷勤。

61、蝶恋花(元代-刘敏中)

多病多愁心性软。自上疏帘,怕隔双飞燕。梦觉绿窗花影畔。

起来翻喜茶瓯浅。

香压玉炉消欲断。情绪厌厌,犹傍琴书懒。瞥见壁间蜗引篆。

急将山水图儿卷。

62、菩萨蛮 绣江即事(元代-刘敏中)

行云恰过前山北。靠山村落移时黑。脚底一声雷。北风截雨回。出门南望立。过客衣裳湿。问有雨如何。一倾三尺多。

63、送李文清之官八番宣慰司幕府(元代-宋褧)

马谙旧路不崎岖,草色新袍是故吾。山鸟山花总相识,莫将诗句咏娵隅。

64、送王君实西台御史(元代-宋褧)

凤城雪霁收灯后,乌府风清奏牍馀。道路行人传好语,艺文学士拜新除。

65、野望(元代-吴镇)

平林方漠漠,野水正汤汤。苍莽日欲暮,年华客异乡。

草店月初冷,村路迂更长。渡头人散后,渔父正鸣榔。

66、王叔明林泉清话图(元代-吴镇)

落日秋山外,霜林暮霭中。相看无俗处,生事有谁同?

67、得男必复书(元代-魏初)

来时暑雨拍车头,到日冬烟压草楼。酒为瘴来须强饮,书因家远屡轻投。

计回蜀道一千里,遍走秦川八九州。咫尺还司敢停脚,西南又入剑门秋。

68、对酒次韵(元代-丁复)

诸公句如绮,独我鬓如丝。平生云霄志,等閒霜雪髭。

迟日且云暮,馀舂能几时。还听凤凰语,莫忆鹧鸪辞。

69、正旦有感(元代-邓文原)

干戈短景去匆匆,回首南朝一梦中。世事尽随天道北,春正依旧斗杓东。

四时玉烛堪调燮,万国车书想混同。寂寞荒山老松树,看渠梅柳竞春风。

70、次韵可闲居士题双松高士图(元代-德祥)

如此溪山著此身,春袍犹带洛阳春。寻思马上看花梦,暖雨香埃属别人。

71、题建炎遗诏(元代-陈樵)

解下涂金膝上衣,匆匆命将墨淋漓。图中吴楚无端拆,月里山河一半亏。

银汉经天都是泪,杜鹃入洛不如归。黄衣传诏三军泣,不是班师诏岳飞。

72、寄易直兄(元代-岑安卿)

别去将三载,相望路一千。观光诚有意,问道恐无缘。

梦堕柯山月,愁迷舜水烟。看云应见忆,只恐不成眠。

73、觉轩二子头角崭然盖乃翁生平积德设施所致因作数语颂之(元代-曹伯启)

西州文族姓名香,阶下三槐葆盖张。鹅眼不辞公府用,马蹄常为故人忙。

言思切直心无碍,道合中庸气自刚。积庆臾沾山水秀,欲期阳羡作桐乡。

74、贺完颜仲远承旨复领尚医(元代-曹伯启)

弱冠从游鲁泮宫,馀生都在别离中。羡君日日清光近,愧我年年逆旅同。

寿国一如卿相职,砭愚重立圣贤功。它时里社鸡豚约,齿德推先有钜公。

75、和宫教授二首 其二(元代-曹伯启)

青云有高士,捷给如飞黄。白眼空四海,清风扇八荒。

蹇予诚跛鳖,世事付亡羊。客窗诵佳句,黄妳润枯肠。

76、次龙门琦公见寄韵二首 其一(元代-顾瑛)

扁舟远适越溪滨,双桨惊飞白鹭群。要趁秋江三尺水,去看山寺九峰云。

西风网罟沿村集,落日钟声隔水闻。好对黄花同一醉,故园晴色晚如熏。

77、赠廖再卿(元代-顾济)

一剑干戈里,书生气骨遒。湖山沦末劫,烽火黯沧洲。

义动秦庭哭,身悲楚馆留。苍烟沈白日,风雪暮江头。

78、牧牛图(元代-贡性之)

郊原春草绿茸茸,牛背如舟卧牧童。自是太平新气象,错将画意属良工。

79、题画竹木(元代-贡性之)

木叶已辞柯,秋风日更多。楚人肠易断,莫□□□歌。

80、暮春杂兴五首 其一(元代-善住)

野水浮来半落红,不须惆怅怨东风。春归毕竟归何处,还在溪光柳影中。

81、春兴二首 其一(元代-善住)

朔雁初归花欲妍,江云澹澹晚晴天。因思剪烛山窗夜,香烬雕盘尚未眠。

82、春云(元代-马祖常)

高云起城阙,流离度庭树。依风拂回塘,波缬光影注。

荒林带疏烟,照日乱萦缕。婉娈连浮阳,空明映凄雾。

岚翠含玉晖,景采满岩屿。逍遥幽赏谐,缅邈世娱阻。

83、春日閒居杂兴四首 其四(元代-马臻)

花底飞觞酒浪翻,才迎春至又春残。日斜客散炉烟尽,自洗窑瓶插牡丹。

84、梅花百咏 其十一 水月梅(元代-冯子振)

浮玉溪边夜未期,暗香疏影静相宜。一时意味无人识,只有咸平处士知。

85、嘉定道中二首 其二(元代-谢应芳)

趁潮艇子若游龙,潮落横塘日下舂。负郭人家星散住,水边多种木芙蓉。

86、南楼令 寿陈县丞(元代-谢应芳)

赤手拔鲸牙。长安早看花。竟春风、百里桑麻。柳色宫袍银束带,亲受赐,玉皇家。

鼍鼓报朝衙。桑弓挂绿蛇。拜双亲、杯捧流霞。只恐哦松哦未了,天上去,又乘槎。

87、邀高则诚郊居小集(元代-谢应芳)

别多无那苦相忆,赖有尺书时往来。逢人为说乌宝传,此客合贮黄金台。

北风尘土岁云暮,南湖水波冰欲开。扁舟短棹日相□,元出西郭看野梅。

88、西域和王君玉诗二十首 其十四(元代-耶律楚材)

农隐生涯乐自天,药畦香垄仅盈千。蝇营累世真堪笑,狗苟劳生未若贤。

带月扶犁耕暮野,冲云荷锸拨春泉。耘耔馀暇蓬窗底,独抱遗经考至玄。

89、寄西庵上人用旧韵四首 其四(元代-耶律楚材)

忆昔吾师放晚参,扬兵西北击东南。一声霹雳龙飞去,尚有痴人宿草庵。

90、上京十咏 其六 芦菔(元代-许有壬)

性质宜沙地,栽培属夏畦。熟登甘似芋,生荐脆如梨。

老病消凝滞,奇功直品题。故园长尺许,青叶更堪齑。

91、横浦登舟(元代-许有壬)

南征殊不恶,乐事总相关。马上行思句,舟中卧看山。

尽收烟景去,满载月明还。何往不自得,浩歌天地间。

92、如梦令 饶德明学士收疏齐咏竹二首,求和(元代-许有壬)

谁把清风领受。寻得岁寒心友。霜月玉亭亭,恰似老夫诗瘦。诗瘦。诗瘦。无柰碧云怀旧。

93、忆秦娥 和希孟张中丞韵(元代-许有壬)

山人笑。人间不识山间妙。山间妙。岚光浮动,半江残照。移文莫待山英校。烟霞曾结三生好。三生好。白云深锁,葛洪丹*。

94、浣溪沙 晋祠石刻二阕(元代-姜彧)

方丈堆空瞰碧潭。潭光山影静相涵。开轩千里供晴岚。流水桃花疑物外,小桥烟柳似江南。挽将风月入醺酣。

95、酒趣(元代-黄庚)

浊醪妙理契心期,小瓮新篘香满卮。

闲裹一生长是醉,饮中三昧有谁知。

幕天席地忘形处,枕曲眠糟得意时。

此味灵均应未解,独醒到死欲何为。

96、一半儿 其八(元代-查德卿)

厌听野雀语雕檐,怕见杨花扑绣帘。拈起绣针还倒拈。

两眉尖,一半儿微舒一半儿敛。

97、纪梦二首 其二(元代-杨载)

纷纷鸾鹤满虚空,耳畔如闻度海风。直上云霄千万里,此身飞入紫微宫。

98、前出军五首 其四(元代-张翥)

大军北庭来,部伍各有屯。放马原隰枯,磨刀河水浑。

行行且射猎,雉兔不复存。野次群驼卧,弓箭挂车辕。

幽幽笛声起,日暮伤人魂。

99、惜鹤十首 其三 挽鹤(元代-张养浩)

共处人烟外,谁期祸乃身。九皋空有恨,四野欲无春。

华表云应泪,瑶台月亦尘。当年林处士,泉下定相亲。

100、望雨(元代-王冕)

狂风吹春无寸雨,天地漫漫尽黄土。

病日韬光赤如血,千花万花愁不语。

耕牛渴死野草枯,农夫悲啼泪如珠。

蚕胎在纸秧在谷,未知何以供官输。

道旁流民尽游鬼,十日不食一粒米。

唇焦口燥声啾啾,抱瓮沿门求剩水。

孰云绮席罗奇珍,龙涎入鼎烟如云。

笙歌满耳珠翠拥,醉饱那识人间贫。

江北豺虎毒,又见江南狼虎簇。

饥狐日食饿死尸,老乌夜叫逃亡屋。

峨冠腐儒空读书,骑马小儿真苟图。

安得银河倾?泽我枯槁苏,坐令四海常晏如。

101、梅花(二首)(元代-王冕)

马迹山前万树梅,千花万花如雪开。

满载扬州秋露白,玉箫吹过太湖来。

102、兴庆池书所见(金朝-李献甫)

短短菰蒲刺水青,翠萍开处鉴波明。画船转过垂杨外,水面风来闻乐声。

103、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七十 友(金朝-李俊民)

偶因势贵贱,乃见朋得丧。岁寒山阴雪,独有戴可访。

104、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八十五 歌(金朝-李俊民)

大音声自希,赏音人亦寡。宁可逆汝耳,不可废作者。

105、寄别(金朝-李俊民)

马蹄踏破乱山青,送客风回酒半醒。归客莫将云外指,大都一十五长亭。

106、陪郡守游西园(宋代-林宗放)

倒影扶阑印碧溪,玻璃盘上玉东西。

落红那得愁如海,举白难逃醉似泥。

郎宿高明香雾起,客星华耀烛花低。

波心夜半鱼龙舞,都转天风入鼓鼙。

107、答及甫见和二首(宋代-洪咨夔)

我爱湖南客,从横正复奇。

短裳甘制芰,破斧懒燃萁。

愤世惟堪饮,忧边不到诗。

最怜孤寂甚,欲为唤罗龟。

108、晓出(宋代-洪咨夔)

一双杜宇青天月,两点乌犊白水陂。

不为好山勾引出,那知已是插秧时。

109、出门(宋代-裘万顷)

出门复入门,吾行竟安之。

携书北窗下,翻阅聊自怡。

有怀千载人,掩卷还嘘欷。

采采首阳薇,恋恋商山芝。

一裘或终身,欣然钓江湄。

斯人不可作,斯道日湮微。

目前稻梁谋,凫雁方齐飞。

青田寂无音,岁晚将畴依。

慎勿出门去,尘埃染人衣。

110、真庙挽辞(宋代-梅询)

愁烟暗鼎湖,龙驭入清都。

陟降红云陛,陪歆赤帝云。

亮阴真圣嗣,遗诏尽嘉谟。

尚见孤臣泣,蒙知直殿庐。

111、武林山十咏·水台盘(宋代-梅询)

鹤发山中人,疏泉凿幽石。

如凭青玉案,分递白云液。

泠泠溅雕俎,瑟瑟穿吟席。

醉坐三伏中,烦襟自消释。

112、知宗即席和端字韵三首提舶退即足之予第三诗经夕方和录呈二家(宋代-王十朋)

毫秃中山砚涤端,社中诗令不容宽。难追老杜风骚手,徒费昌黎点勘丹。

搜我枯肠须鬓皓,吟公佳句齿牙寒。自惭浅陋如曹郐,季子观风定不观。

113、率饮亭二十绝 其十六(宋代-王十朋)

是非何足论,时酒谩消遣。但把无它肠,聊为在家善。

114、吴先生祠(宋代-王十朋)

右军宅化空王寺,秘监家为羽士宫。惟有先生旧池馆,春风归在杏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