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详案一等奖

《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详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详案一等奖

1、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详案一等奖

小学的教学中写好教案很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坐井观天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教案《坐井观天》1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至三段讲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问他从哪儿来,小鸟说他从一百多里外的天上来。四至七段讲青蛙和小鸟因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青蛙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小鸟请他跳出井口看一看。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知道故事说明的道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教学中,我以读为本,读中讨论交流、读中帮忙找原因、读中实验,从而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读中悟,悟中读,用他们自己的独特方式去体验感悟文章寓意所在,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个道理
预设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初步理解寓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坐井观天》板书:13、坐井观天
2、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你们读了这个题目,读懂了什么?(观—看)  
3、那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在文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并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它的样子;看到喜欢的词语、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看谁把课文读得最正确、通顺。  
2、再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想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A指名带音节读生字。  B指名不带音节读生字。  C说说记忆的好办法。  D给这些生字宝宝找找朋友。  
(2)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小鸟和青蛙争论天到底有多大。)  板书小鸟青蛙天有多大?(田字格中范写,记住“蛙”,学生练写。)  过渡: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怎么会和小鸟发生争论呢?请小朋友找一找,是怎么回事。  三、学习第1小节  
1、指名读:明白了什么?请你边说边在图上指一指给同桌看。(结合插图理解“井沿”,并拓展“沿”,比如桌沿、边沿等)  
2、请你边读边找青蛙和小鸟的动作。看谁圈得最快!(板书:坐落)引导体会“落”。  
3、引导:是啊,你看,第一段就是要告诉你青蛙和小鸟的位置不同,看谁能把这个消息准确地告诉同桌。互相读一读,对对话。  过渡:我们来看看坐在井底的青蛙和停在井沿上的小鸟是怎么对话的?  
四、学习第一次对话  
1、自由读,找找他们对了几次话,用不同的标记划出他们的话。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请两个小朋友读读2、3小节。  
(2)你知道了什么?(“一百多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说明天无边无际,大得很;“渴”方法同上)谁试试读读这句话,读出天很大很大的感觉。  
(3)当时青蛙觉得怎么样,表情怎么样?谁来当青蛙也奇怪地问问小鸟呢?  
(4)同桌对话  过渡语:小朋友们都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写字指导  
1、出示:信、沿、抬、际、错、蛙(已写过)  
2、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左右结构)该注意什么呢?  
3、写字。每个字写1个或2个。  
4、评议,指导  板书:  13、坐井观天  小鸟落  天有多大?  青蛙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引读1-3节  
2、语境复习生字词:青蛙坐在(),小鸟在()的天上飞,它落在()上,青蛙()看见了小鸟,它们争论了起来。  
3、过渡:他们为了什么争论起来呢?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4、5小节  
1、青蛙和小鸟各有各的看法。说说,有哪两个不同的`看法?(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板书)  
2、是啊,可是,青蛙却认为小鸟说的这些话都是大话。(出示课件)你知道什么是大话吗?  
3、是啊,他们看法不同,争论起来肯定很激烈是吧?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读青蛙说的话,一个读小鸟说的话,你们也试着争论一下!(出示课件)  
4、请两位小朋友读,一个当小鸟,一个当青蛙,大家听听他俩的争论。  
5、学生评议,谁读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6、全班小朋友来学习青蛙和小鸟争论一下天有多大。注意,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这次看哪边读得好。  
三、感悟找原因(学习6、7小节)  
(一)给小鸟找原因  
1、这回,我们更清楚了它们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那你认为谁的看法是对的?(小鸟)  
2、小鸟对了,那青蛙的看法肯定是——错的。青蛙为什么会说错呢?小鸟为什么会说对呢?我们一起来帮小鸟和青蛙找找原因。先请小朋友读读小鸟说的话,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小鸟为什么会说对!  
3、谁来帮小鸟找找说对的原因?根据小朋友的看法,老师总结一下,小鸟说的对是因为它飞的地方多,见多识广。诶,它都见过什么呢?请你看看(出示课件)  
4、小鸟都飞过哪些地方,见到了什么?  
5、学生反馈  
6、小结:是啊,小鸟飞过了这么多地方,都不知道天的边在哪里,这就是——无边无际。(拓展说话,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  
(二)给青蛙找找毛病  
1、那青蛙为什么错了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也可以做做实验,再读读青蛙说的话,想想它的话错在哪?做实验,把书卷成筒看看天……(出示课件)  
2、老师从你们的话里知道了,坐在井底的青蛙被井壁挡住了视线。你还能从青蛙说话的表情和他的话里,再帮青蛙找一找它还有什么错吗?  3、小朋友们真聪明。从你们这儿,小青蛙就知道了,它因为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有多大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弄错了。  
(三)帮青蛙治病  
1、青蛙这么孤陋寡闻,什么都不知道,你能当当医生,帮青蛙治治病吗?你可以给它开个药方,或者给它提提增长见识的建议好吗?  
2、你瞧,小鸟带着小青蛙去环游世界了,哇,小青蛙都看到了什么?它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呀!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四、感悟再读  
1、同桌小朋友再读读,一个当见多识广的小鸟,一个当见识少又自以为是的小青蛙。这回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2、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对读)。  
3、上节课,老师讲过,这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诉我们青蛙作在井里看天之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再动动脑筋,想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要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4、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多用耳朵去听,多用心去感受,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会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五、写字  
1、出示:(还、答)注意什么?练写、同桌互评  
2、出示:小鸟青蛙朋友坐井观天  看见井沿抬头无边无际  
3、学生抄写,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二年级语文教案《坐井观天》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并用“一……就”造句。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区分形近字。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坐井观天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初步感知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 课《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上生字的字音,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小组长检查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  
1、教师用投影列出生字,分小组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观看投影片,说一说下面的生字哪里容易写错?  “沿” (第五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弄” 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王”,下面是:横、撇、竖。  “错” 左右结构,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  “渴”与“喝”怎样区分? (“渴”需要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喝”要用嘴,所以左边是口字旁)  
3、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别说 弄错  
4、结合书上的图指一指,说说“井沿”指的是哪?(井的边)  
(三)、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字音。  
3、教师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用“一……就”造句:  
1、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片: 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共同点:都用上了“一……就”的句式,表示一有前边的动作出现,必然就会有后边的行为。  
2、自己用“一……就”说句子,互评互改。  
(五)、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占格情况。  
2、练习描字。  
3、在生字本上抄写字头,教师进行评价。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上面就是坐井观天教案,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网站。

【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详案】相关推荐文章: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

和时间赛跑教案板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案详案

蓝色的树叶教案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案详案

《藤野先生》教案8(简案三篇)

《春》详案

2、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详案

小学的教学中写好教案很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坐井观天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教案《坐井观天》1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至三段讲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问他从哪儿来,小鸟说他从一百多里外的天上来。四至七段讲青蛙和小鸟因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青蛙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小鸟请他跳出井口看一看。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知道故事说明的道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教学中,我以读为本,读中讨论交流、读中帮忙找原因、读中实验,从而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读中悟,悟中读,用他们自己的独特方式去体验感悟文章寓意所在,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个道理
预设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初步理解寓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坐井观天》板书:13、坐井观天
2、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你们读了这个题目,读懂了什么?(观—看)  
3、那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在文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并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它的样子;看到喜欢的词语、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看谁把课文读得最正确、通顺。  
2、再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想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A指名带音节读生字。  B指名不带音节读生字。  C说说记忆的好办法。  D给这些生字宝宝找找朋友。  
(2)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小鸟和青蛙争论天到底有多大。)  板书小鸟青蛙天有多大?(田字格中范写,记住“蛙”,学生练写。)  过渡: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怎么会和小鸟发生争论呢?请小朋友找一找,是怎么回事。  三、学习第1小节  
1、指名读:明白了什么?请你边说边在图上指一指给同桌看。(结合插图理解“井沿”,并拓展“沿”,比如桌沿、边沿等)  
2、请你边读边找青蛙和小鸟的动作。看谁圈得最快!(板书:坐落)引导体会“落”。  
3、引导:是啊,你看,第一段就是要告诉你青蛙和小鸟的位置不同,看谁能把这个消息准确地告诉同桌。互相读一读,对对话。  过渡:我们来看看坐在井底的青蛙和停在井沿上的小鸟是怎么对话的?  
四、学习第一次对话  
1、自由读,找找他们对了几次话,用不同的标记划出他们的话。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请两个小朋友读读2、3小节。  
(2)你知道了什么?(“一百多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说明天无边无际,大得很;“渴”方法同上)谁试试读读这句话,读出天很大很大的感觉。  
(3)当时青蛙觉得怎么样,表情怎么样?谁来当青蛙也奇怪地问问小鸟呢?  
(4)同桌对话  过渡语:小朋友们都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写字指导  
1、出示:信、沿、抬、际、错、蛙(已写过)  
2、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左右结构)该注意什么呢?  
3、写字。每个字写1个或2个。  
4、评议,指导  板书:  13、坐井观天  小鸟落  天有多大?  青蛙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引读1-3节  
2、语境复习生字词:青蛙坐在(),小鸟在()的天上飞,它落在()上,青蛙()看见了小鸟,它们争论了起来。  
3、过渡:他们为了什么争论起来呢?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4、5小节  
1、青蛙和小鸟各有各的看法。说说,有哪两个不同的`看法?(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板书)  
2、是啊,可是,青蛙却认为小鸟说的这些话都是大话。(出示课件)你知道什么是大话吗?  
3、是啊,他们看法不同,争论起来肯定很激烈是吧?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读青蛙说的话,一个读小鸟说的话,你们也试着争论一下!(出示课件)  
4、请两位小朋友读,一个当小鸟,一个当青蛙,大家听听他俩的争论。  
5、学生评议,谁读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6、全班小朋友来学习青蛙和小鸟争论一下天有多大。注意,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这次看哪边读得好。  
三、感悟找原因(学习6、7小节)  
(一)给小鸟找原因  
1、这回,我们更清楚了它们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那你认为谁的看法是对的?(小鸟)  
2、小鸟对了,那青蛙的看法肯定是——错的。青蛙为什么会说错呢?小鸟为什么会说对呢?我们一起来帮小鸟和青蛙找找原因。先请小朋友读读小鸟说的话,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小鸟为什么会说对!  
3、谁来帮小鸟找找说对的原因?根据小朋友的看法,老师总结一下,小鸟说的对是因为它飞的地方多,见多识广。诶,它都见过什么呢?请你看看(出示课件)  
4、小鸟都飞过哪些地方,见到了什么?  
5、学生反馈  
6、小结:是啊,小鸟飞过了这么多地方,都不知道天的边在哪里,这就是——无边无际。(拓展说话,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  
(二)给青蛙找找毛病  
1、那青蛙为什么错了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也可以做做实验,再读读青蛙说的话,想想它的话错在哪?做实验,把书卷成筒看看天……(出示课件)  
2、老师从你们的话里知道了,坐在井底的青蛙被井壁挡住了视线。你还能从青蛙说话的表情和他的话里,再帮青蛙找一找它还有什么错吗?  3、小朋友们真聪明。从你们这儿,小青蛙就知道了,它因为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有多大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弄错了。  
(三)帮青蛙治病  
1、青蛙这么孤陋寡闻,什么都不知道,你能当当医生,帮青蛙治治病吗?你可以给它开个药方,或者给它提提增长见识的建议好吗?  
2、你瞧,小鸟带着小青蛙去环游世界了,哇,小青蛙都看到了什么?它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呀!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四、感悟再读  
1、同桌小朋友再读读,一个当见多识广的小鸟,一个当见识少又自以为是的小青蛙。这回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2、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对读)。  
3、上节课,老师讲过,这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诉我们青蛙作在井里看天之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再动动脑筋,想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要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4、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多用耳朵去听,多用心去感受,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会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五、写字  
1、出示:(还、答)注意什么?练写、同桌互评  
2、出示:小鸟青蛙朋友坐井观天  看见井沿抬头无边无际  
3、学生抄写,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二年级语文教案《坐井观天》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并用“一……就”造句。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区分形近字。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坐井观天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初步感知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 课《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上生字的字音,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小组长检查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  
1、教师用投影列出生字,分小组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观看投影片,说一说下面的生字哪里容易写错?  “沿” (第五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弄” 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王”,下面是:横、撇、竖。  “错” 左右结构,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  “渴”与“喝”怎样区分? (“渴”需要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喝”要用嘴,所以左边是口字旁)  
3、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别说 弄错  
4、结合书上的图指一指,说说“井沿”指的是哪?(井的边)  
(三)、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字音。  
3、教师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用“一……就”造句:  
1、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片: 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共同点:都用上了“一……就”的句式,表示一有前边的动作出现,必然就会有后边的行为。  
2、自己用“一……就”说句子,互评互改。  
(五)、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占格情况。  
2、练习描字。  
3、在生字本上抄写字头,教师进行评价。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上面就是坐井观天教案,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网站。

【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详案】相关推荐文章: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

和时间赛跑教案板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案详案

蓝色的树叶教案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案详案

《藤野先生》教案8(简案三篇)

《春》详案

3、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的故事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被熟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自己所认为的眼界困住,要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去看看眼界以外的世界,那里会是不一样的天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1

教材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至三段讲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问他从哪儿来,小鸟说他从一百多里外的天上来。四至七段讲青蛙和小鸟因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青蛙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小鸟请他跳出井口看一看。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知道故事说明的道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教学中,我以读为本,读中讨论交流、读中帮忙找原因、读中实验,从而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读中悟,悟中读,用他们自己的独特方式去体验感悟文章寓意所在,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个道理。  
预设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初步理解寓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坐井观天》板书:13、坐井观天  2、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你们读了这个题目,读懂了什么?(观—看)  3、那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在文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并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它的样子;看到喜欢的词语、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看谁把课文读得最正确、通顺。  
2、再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想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A指名带音节读生字。  B指名不带音节读生字。  C说说记忆的好办法。  D给这些生字宝宝找找朋友。  (2)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小鸟和青蛙争论天到底有多大。)  板书小鸟青蛙天有多大?(田字格中范写,记住“蛙”,学生练写。)  过渡: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怎么会和小鸟发生争论呢?请小朋友找一找,是怎么回事。  
三、学习第1小节  
1、指名读:明白了什么?请你边说边在图上指一指给同桌看。(结合插图理解“井沿”,并拓展“沿”,比如桌沿、边沿等)  2、请你边读边找青蛙和小鸟的动作。看谁圈得最快!(板书:坐落)引导体会“落”。  3、引导:是啊,你看,第一段就是要告诉你青蛙和小鸟的位置不同,看谁能把这个消息准确地告诉同桌。互相读一读,对对话。  过渡:我们来看看坐在井底的青蛙和停在井沿上的小鸟是怎么对话的?  
四、学习第一次对话  1、自由读,找找他们对了几次话,用不同的标记划出他们的话。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请两个小朋友读读2、3小节。  (2)你知道了什么?(“一百多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说明天无边无际,大得很;“渴”方法同上)谁试试读读这句话,读出天很大很大的感觉。  (3)当时青蛙觉得怎么样,表情怎么样?谁来当青蛙也奇怪地问问小鸟呢?  (4)同桌对话  过渡语:小朋友们都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写字指导1、出示:信、沿、抬、际、错、蛙(已写过)2、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左右结构)该注意什么呢?  3、写字。每个字写1个或2个。  4、评议,指导  板书:  13、坐井观天  小鸟落  天有多大?  青蛙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引读1-3节  2、语境复习生字词:青蛙坐在(),小鸟在()的天上飞,它落在()上,青蛙()看见了小鸟,它们争论了起来。  3、过渡:他们为了什么争论起来呢?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4、5小节  1、青蛙和小鸟各有各的看法。说说,有哪两个不同的`看法?(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板书)  2、是啊,可是,青蛙却认为小鸟说的这些话都是大话。(出示课件)你知道什么是大话吗?  3、是啊,他们看法不同,争论起来肯定很激烈是吧?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读青蛙说的话,一个读小鸟说的话,你们也试着争论一下!(出示课件)  4、请两位小朋友读,一个当小鸟,一个当青蛙,大家听听他俩的争论。  5、学生评议,谁读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6、全班小朋友来学习青蛙和小鸟争论一下天有多大。注意,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这次看哪边读得好。  
三、感悟找原因(学习6、7小节)  (一)给小鸟找原因  1、这回,我们更清楚了它们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那你认为谁的看法是对的?(小鸟)  2、小鸟对了,那青蛙的看法肯定是——错的。青蛙为什么会说错呢?小鸟为什么会说对呢?我们一起来帮小鸟和青蛙找找原因。先请小朋友读读小鸟说的话,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小鸟为什么会说对!  3、谁来帮小鸟找找说对的原因?根据小朋友的看法,老师总结一下,小鸟说的对是因为它飞的地方多,见多识广。诶,它都见过什么呢?请你看看(出示课件)  4、小鸟都飞过哪些地方,见到了什么?  5、学生反馈  6、小结:是啊,小鸟飞过了这么多地方,都不知道天的边在哪里,这就是——无边无际。(拓展说话,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  
(二)给青蛙找找毛病  1、那青蛙为什么错了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也可以做做实验,再读读青蛙说的话,想想它的话错在哪?做实验,把书卷成筒看看天……(出示课件)  2、老师从你们的话里知道了,坐在井底的青蛙被井壁挡住了视线。你还能从青蛙说话的表情和他的话里,再帮青蛙找一找它还有什么错吗?  3、小朋友们真聪明。从你们这儿,小青蛙就知道了,它因为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有多大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弄错了。  
(三)帮青蛙治病  1、青蛙这么孤陋寡闻,什么都不知道,你能当当医生,帮青蛙治治病吗?你可以给它开个药方,或者给它提提增长见识的建议好吗?  2、你瞧,小鸟带着小青蛙去环游世界了,哇,小青蛙都看到了什么?它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呀!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四、感悟再读  1、同桌小朋友再读读,一个当见多识广的小鸟,一个当见识少又自以为是的小青蛙。这回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2、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对读)。  3、上节课,老师讲过,这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诉我们青蛙作在井里看天之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再动动脑筋,想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要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4、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多用耳朵去听,多用心去感受,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会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五、写字  1、出示:(还、答)注意什么?练写、同桌互评  2、出示:小鸟青蛙朋友坐井观天  看见井沿抬头无边无际  4、学生抄写,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并用“一……就”造句。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区分形近字。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坐井观天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初步感知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 课《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上生字的字音,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小组长检查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  1、教师用投影列出生字,分小组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观看投影片,说一说下面的生字哪里容易写错?  “沿” (第五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弄” 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王”,下面是:横、撇、竖。  “错” 左右结构,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  “渴”与“喝”怎样区分? (“渴”需要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喝”要用嘴,所以左边是口字旁)  3、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别说 弄错  4、结合书上的图指一指,说说“井沿”指的是哪?(井的边)  
(三)、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字音。  3、教师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用“一……就”造句:  1、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片: 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共同点:都用上了“一……就”的句式,表示一有前边的动作出现,必然就会有后边的行为。  2、自己用“一……就”说句子,互评互改。  (五)、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占格情况。  2、练习描字。  3、在生字本上抄写字头,教师进行评价。  三、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

以上就是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了,希望对大家的教学能够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关注本网站。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相关推荐文章: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我的影子》教案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熊猫出国》教案

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猫咪穿鞋子》教案范文

4、坐井观天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引读第一段

学生贴图: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2用词语练习说话:青蛙 小鸟



二、整体感知

1.练习读第2节到第7节,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从第2节到第7节中挑选自己喜爱的一节读给同桌听,同桌点评。

4.学生质疑。

5.小结过渡。



三、学习第2节到第5节

1.青蛙认为天多大?小鸟认为天多大?

轻声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比赛朗读这两句

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要飞那么远吗?

2.出示:

青蛙图 井口那么大 天有多大

小鸟图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小鸟话,进行语言训练。



(1)出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

(2)复习“无边无际”的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天大的很

“一百多里”

(3)指导朗读,赞叹

3.讨论青蛙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

(1理解“说大话”的意思。

①过渡:小鸟说自己飞了一百多里,青蛙却认为它在说大话。

②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

(2)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①“那么远”是指多远呢?

出示:“一百多里”和小鸟飞过村庄、河流和高山的画面。

②选择正确的意思:

出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③指导读出语气。

5.练习有感情地读第2节到第5节。

比赛朗读这两句

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要飞那么远吗?



四、学习第6节、第7节

1.过渡:天有多大?青蛙和小鸟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它们又争了起来。

2.指导读出争论的语气。

3.讨论:天究竟有多谁说得对?

小鸟飞过的地方:…… 因为……所以……

4.讨论:青蛙为什么会出错?

①学生使用学具,

因为……所以……

②练习有感情地读。

四、启发想象,深化认识

1、青蛙 跳出井口,他看见——,心想——,于是他对小鸟说——

2、有一天,这只青蛙碰到了另外一只也坐在井底的青蛙,它们会怎么说呢?



五、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1.配乐分角色读全文。

2.拓展延伸,出示:信息世界

井 井盖 井口 井沿 井碧 井底



(1)通过“井”这个窗口,出示“井口”等词语。学生读读记记。

资料提供者:

5、二年级教案:《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

一、 导入:请小朋友认真听故事,完成贴图任务。一只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着外面的天空,过着清闲的日子。忽然有一天,飞来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使它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谁能把青蛙、小鸟贴到黑板上?你为什么这样贴呢?(认识井沿、井口、井壁、井底)

二、 释题:1、 请大家齐读课题。2、 谁知道“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

三、 理解课文内容:1、 指读,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小组讨论: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 汇报结果:板书(天 )4、 小声快速默读课文,思考: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用直线把答案画书上)5、 小组讨论:分别找出一个词概括天有多大。6、汇报:板书: (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7、释词:“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过渡语:同一片蓝天,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呢?8、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上问。9、指答。过渡语: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所以只有井口那么大,坐在井里看天,到底什么样?让我们做个实验。10、实验:卷纸筒看天,看完后,你想说什么?11、指读最后一段: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小组讨论后指答)12、表演:青蛙跳出井口会怎样?(戴头饰表演)13、指导朗读:假如这只青蛙不跳出井口,它将永远看见井口那么大的蓝天,你希望看到这种结果吗?那么就请用我们的真诚把它请出来吧!① 分小组进行角色朗读。② 指名分角色朗读。

四、 戴头饰表演故事。

五、 揭示寓意:板书:目光狭小

六、 小结.

七、 练习:1. 出示投影片,说句子。2. 读一读,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6、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12、坐井观天(第2课时

教案)

执教:江夏区安山小学

袁小兰

【设计理念】

1、面向全体、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抓住学习内容,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

3、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在教学中把“对话”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教学特点】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朗读对话,全力为学生自主、合作、创新学习创设条件。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趣。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及新词,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坐井观天”、“无边无际”。

2、学习朗读对话,读出对话双方不同的语气,从对话中体会双方的不同态度。

3、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重

点】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用具】投影片、课文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披文入境

1、直接揭题,学生读课题。

2、理解“坐井观天”中的“观”是什么意思,积累词语“坐井观天”。(书写点评)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课文录音。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已读得最好的或最喜欢的自然段画上

三、细读课文,悟情明意。

1、学习第一自然段,在图上“井沿”指什么地方?并把这个词语写在旁边。

2、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1)学生自由读。

(2)抽读交流。

(3)归纳小结:朗读对话,一要注意语气的轻重,二要分清对象,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那句话是谁说。

(4)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3、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

(1)学生练读。

(2)交流点拔。

(3)学习词语:“无边无际”

4、自由朗读第三次对话。

(1)用“一……就……”的句式练习说话。

(2)小组探究:青蛙和小马都笑了,他们笑谁,笑什么?

(3)小实验:用书卷成筒看看,能看多大。

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

1、小组讨论: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井口,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你想对青蛙说些什么?

3、归纳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你知道了什么?

五、练习内化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表演课本剧《坐井观天》。

附: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井口那么大

目光短浅

7、《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洪艳琴

坐井观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4—7段,学生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2、能分角色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字谜:水边几张口……(沿)

二只小耳朵……(际)

2、贴一贴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我们知道了青蛙、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请学生上去板贴。

3、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它们争论不休。它们在争论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仔细听。

二、听录音,了解大意,启发读课文

1、学生看动画。

2、指名回答:它们在争论什么?(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3、理清两者观点:从它们的争论中,你听懂了什么?

(1)指名回答并投影。

(2)初读两个观点。听了它们的对话,我们知道了青蛙认为——小鸟认为—

(3)请小朋友们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找一找课文中,你从哪儿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各自的看法,用笔划一划。

三、汇报成果并讲解

1、找到与两者观点相关的句子。

<1>指名回答并投影第四段:(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你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①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②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3)理解“大话”。

①“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吹牛)

②青蛙认为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指名回答后齐读小鸟的话。

③它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对呀,青蛙想: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④你能把这个问句换一种说法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4)理解“那么远”。

①“那么远”是多远啊?(一百多里)

②理解“一百多里”:“一百多里”是多远啊?(很远很远。)

是啊,从我们学校到火车东站只有半里路,“一百多里”有两百个这么远呢!

(5)井口有多大?

学生用手比一比,学生感受“井口”与“一百多里”的差距,体会青蛙不相信小鸟的感情。)

(6)你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语气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投影:(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1)你是从哪里知道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的?

(2)请你读一读小鸟的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①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

a、“无边无际”有多大?(大得没有边。)

b、什么也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

c、小鸟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做小鸟,你看到了什么?(播放各种画面:小鸟漫游过高山、大海……)

d、说话训练: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

e、指导朗读:小鸟飞了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边,天可真大啊!你能把天的大读出来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f、你觉得小鸟怎样:小鸟见多识广。

在板贴上板书:见多识广。

2、引读第三次对话,抓住两个“笑”

<1>学习第六段: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1)听了小鸟的话,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小鸟说吗?

(2)可是青蛙却笑了。青蛙笑笑小鸟什么?

因为它认为自己——不会弄错的。

(3)投影:我不会弄错的。

①小黑板:我()不会弄错的。

()里能填什么词?

②你觉得青蛙怎么样?(肯定自己是对的。)把自以为是的语气读出来。

③朗读“我不会弄错的。”

(4)它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不会弄错的?

①指名答,再投影:“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②青蛙有没有说错?我们来做个实验。

a、请学生用圆纸筒看天花板。

b、你看到了什么?

c、青蛙坐在井里,它会看到什么?

d、青蛙跟你们一样,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见了井口对上去的这块天,其余广阔的天空都没看到,所以它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

③它从来都没有看到过井口以外的天,所以,它肯定自己是——不会弄错的。

(5)朗读青蛙的话,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投影小鸟的话: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①青蛙笑了,我们发现小鸟也——笑了。它笑什么?

②所以小鸟说——你是弄错了。(在“你是弄错了”下划线。)

a、这是小鸟第几次说青蛙弄错了?

b、比较两个“弄错”有什么不同?(第二个“弄错”多了一个“是”。)

c、小黑板出示:你()是弄错了。

()里可以填什么词?

d、请你读一读两句“弄错”,比较一下,这两句话在情感上有什么不一样?你能读出不同的语气吗?指名读——齐读

③这时,小鸟的心情怎样啊?(着急)为什么着急?你能读出小鸟的心情吗?

指名读——齐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名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愿意扮演小鸟的学生起立读,其余学生坐着读青蛙的话;请一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当小鸟,分角色朗读。

四、请你劝劝青蛙,学生表演。

青蛙坐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井口那么大,问题出在哪?你能劝劝它吗?

座位上的“小鸟”劝刚才上台表演青蛙的学生跳出井口,青蛙和小鸟进行对话,续演《坐井观天》的下篇。

五、青蛙听了你们的话,终于忍不住跳了出来。

(1)上台表演青蛙的学生从井里跳出来。

(2)你想它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先请在坐的小鸟猜一猜,再请上台的青蛙说一说。

(3)请你写下来。写完后,指名读。

六、听音乐下课。

另外,还有一只井底的小青蛙,它说啊它的家比天还大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怎么说的吧。(播放歌曲。)

彭部中心小学洪艳琴

资料提供者:

8、小语第三册《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cqtlwy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具准备:小黑板,青蛙、小鸟和井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大家齐读课题。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是靠小朋友们自己来学懂,你们能不能做到啊?学习前给大家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要会读,读懂这个故事;第二,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充分朗读,读中质疑。

(1)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动笔勾现画出有几个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

(2)抽一男生朗读,其余学生评议。

(3)抽一女生朗读,和男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师生评议。

(4)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下来,结合思考题想一想,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生自由提问)

2、以疑引读,思后释疑。

你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还是要靠小朋友们自己来解答,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想想提出来的词语在课文是什么意思,这些不懂的问题读课文后能不能弄懂。(学生自由朗读)

(1)抽生回答学生在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教师点拨。

理解“井沿”:

问:这个词在哪个自然段?抽生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联系图想一想什么是“井沿”?(出示“井”图,抽生说“井沿”在哪儿?再抽生指“井沿”在哪儿,并把小鸟和青蛙按各自所在的位置摆一摆)

理解“无边无际”:

这个词在课文的哪句话中,请找出来读一读。(小黑板出示句子,生读)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可以从小鸟的哪句话中看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出示句子“我飞了一百多里”,并指导朗读)

过渡: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在得很哪,可是青蛙却认为小鸟说的哪些话是大话?

理解“大话”一词。

过渡:“大话”的意思,我们知道了还有一位小朋友提出了“青蛙和小鸟到底在争论什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读青蛙说的话,一个读小鸟说的话。

了解青蛙和小鸟争论什么。

①同桌分角色朗读。

②男女分角色朗读。

③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俩在争论什么了,说说小鸟和青蛙哪个的看法对呢?

3、读后悟理,揭示寓意。

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请小朋友们帮老师解决一下,青蛙为什么会说错了呢?小鸟又为什么会说对了呢?

(1)找小鸟说对的原因(同桌讨论)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2)找青蛙说错的原因(联系图想)抽生回答,教师点拨。

①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

② 从“笑”字可以看出青蛙自以为是。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他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

学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上课前汪老师说过了,《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诉我们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揭示寓意)

三、想象练说,深化理解。

1、齐读课文。

2、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看到天会是怎么样的?它会说些什么?

四、教师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板书设计:

1

2、坐井观天

小鸟(图)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青蛙(图) 井口那么大 目光短浅

作者邮箱: wangying19680917@sina.com.cn资料提供者:

9、三年级教案:二年级教案:三年级 坐井观天(实录片断)

省编教材第四册第三十课

设计:杨明明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学“坐井观天”。“井”是生字,看老师写,大声

念——井。对,是后鼻音。读准了,写对了。

谁坐井观天。

生:青蛙坐井观天

师:(指着图背第一段)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哪儿是井沿?请同学们在课文插图中的井沿上写上“井

沿”。

生:(写“井沿”)。

师:井沿就是井边。那么桌子旁边叫什么?

生:桌沿。

师:你还能说什么“沿”?

生:床沿、河沿一一

师:对,很能干!

我们看课文,读小鸟飞来这句话,你说说干嘛说它落在井沿

上?不说它停在井沿上。

生:我知道,因为小鸟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所以说它落在井

沿上。

师:你说得真好。我们来读读看。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我们往下读课文。完成这个填空。

( )和( )争论( )。

生:读课文,完成填空。

(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

师:那么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我们自

己来读懂,会吗?

哪一节课文说青蛙的?用手势表示。

生:(举4个手指)

师:对了,第四节是写青蛙的,我们读读。

生:(读第四节)

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它的意

思是——

生: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的。

师:很好。你把问号改成了句号。(出示问句和陈述句)还

有谁能像他这样说。

生:(练习说话)

师: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你明白吗?它认为哪一句

是大话。请读读第三节。

生:青蛙认为“小鸟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是大话,因为

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你觉得小鸟是在说大话吗?

生:不是。小鸟天天飞来飞去的,不像青蛙只待在井底。小

鸟当然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

师:好,现在我做青蛙,你做小鸟,我们对着读。好吗?(师

生对读1—3自然段,读出语气)

师:刚才你说天无边无际,什么意思呀?

生:无边无际就是说天很大很大,大得没有边。

师:是吗?我们把小鸟说的话读一遍。

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我不明白了,究竟是谁错了?你明白吗?

请完成这个填空:

青蛙认为天( ),是因为( )。

小鸟认为天( ),是因为( )。

(请学生自学后完成填空,交流评价)

师:能说说青蛙错在哪里吗?

生:青蛙坐在井里,不知道天有多大,它说天只有井口那么

大,这是可以原谅的。可是小鸟告诉它了天无边无际,它还要说

自己不会弄错的,那就不应该了。

生:它不能那么肯定说自己不会弄错的,它应该跳出井口看

看,再说对还是错。

师:你说得有道理。我们来表演青蛙跳出井口,看看它会说

些什么?

你们谁愿意表演跳出井口的青蛙?

生:(纷纷表示愿意)(演跳出井口的青蛙)

生:呀!天原来有这么大。

生:p阿!小鸟说得对,天真的无边无际。

生:我坐在井底下不知道天有多大,跳出井口才晓得天这么

蓝、这么高、这么大。

生:啊!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

10、坐井观天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一起读课题——《坐井观天》
2、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好吗?
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
二、看录像,了解故事内容。
1、看录像前,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思考: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它们在干什么?
2、播放录像。
3、反馈。生答思考题,师板书,结合课件演示。
青蛙图 天 小鸟图

不过井口那么大 多 无边无际

小朋友真聪明,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己来读懂。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21页,自己找个朋友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等会我们比赛,谁读得最好。开始读书吧!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找朋友读课文。
2、指名接读课文。
3、学生评议。
四、第一次争论。
1、课文中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谁对谁错呢?
指名讲。
2、赞成小鸟的请举手,赞成青蛙的请举手。
3、既然小朋友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小小辩论赛,同意吗?赞成青蛙的我们称为青蛙方,请坐到左面,赞成小鸟的我们称为小鸟方,请坐到右面。
学生交换位置。
五、再读课文,找出有力的证据。
为了证明自己方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对吗?请你们再读课文,找找书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个词可以作为你的证据,同时也拿出你从课外搜集的资料。
开始你们组去研究讨论吧!
六、第二次争论。
1、两组争论。
师说:“现在请小鸟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说:“现在请青蛙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及时指点。
七、朗读课文,体会寓意。
1、刚才小朋友争论得相当精彩,看来准备都很充分,现在我们进行读课文比赛。青蛙方读青蛙的话,小鸟方读小鸟的话,直接对话,行吗?要读出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很肯定的语气。
自由练习——指两名对话——集体对话。
2、读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除了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指名答。
3、看来“坐井观天”这个词是不好的,贬义的,古代这个故事中的青蛙因为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而今天我们这些小青蛙真勇敢,敢于站出来为青蛙说话,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知识,我真佩服你们。
八、角色换位。
1、有一天,有人来井里打水,水桶盛满水往上提时,不小心把青蛙带了上来,而那只小鸟又下来喝水,因翅膀受伤无力再飞出去,这样变成小鸟(在井里),青蛙(在外面),现在青蛙、小鸟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
2、现在请你们组里讨论,等会派代表来说,看哪边说得更精彩。请小朋友好好动动脑筋。
3、两边派代表发言。
九、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