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一等奖

《《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一等奖

1、《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一等奖

晋江金井瀛洲小学 陈瑶媚

手捧新教材,有一份喜悦,但更多的是困惑与忐忑。翻开新教材,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教材更体现人性化的特点,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理念,教材的识字量比以前更大了。面对新教材,能更新教学理念、迎接新的挑战是很重要的。下面谈谈我上《丁丁和牵牛花》这一课的几点做法与反思。

片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见过牵牛花吗?今天老师准备带大家去观看牵牛花图片展,让我们跟着轻快的音乐出发吧!

(学生观看图片)

师:听了轻快的音乐,看了图片展,你想说什么?

生:牵牛花很美丽。

生:老师,牵牛花太美了!

……

师:牵牛花不仅美丽,还帮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实现了愿望,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丁丁和牵牛花》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轻轻翻开书本42页。(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每节课开始时,很多学生的注意力没办法一下子集中,老师在讲台桌前大发雷霆也无济于事。备课时我就想,借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办法也许不错。于是我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课件来吸引学生。在开始上课时,让学生眼看美丽的牵牛花,耳听轻快的音乐,利用课件来吸引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了,有了学习的兴趣,也自然地导入新课。

片断二:在丰富多彩的游戏和合作学习中认熟生字。

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凭借一张生字卡,让学生死读硬记的传统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新课改注重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又有一点竞争的气氛中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小组互教互学自学生字,接着小组合作玩游戏记住生字,最后通过摘果子当小老师巩固生字。

A 小组互教互学自学生字

师:昨天老师让小朋友们去读课文,给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并想办法解决,现在请大家把你已经学会的字读给小组同学听,教教小组同学,还不会的请小组同学教教你。

(小组同学互教互学。)

教学反思:小组互教互学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自己会读的字教小组同学,领小组同学读,还不会的字请组内同学教。但在上课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学生突然面对那么多老师,过于紧张,生生互动的效果不是很好。我想:如果让学生在课前把学会的字与没学会的字做成生字卡片,在小组学习时出示卡片来教、出示卡片来问效果会比较好。

B玩游戏

师:小朋友们学得可真认真,我们一起来玩个掷骰子游戏吧。听清楚了:老师分给每个小组三个骰子,小朋友们轮流掷骰子,很快读出朝上一面的字,如果三个字都会读,并能选一个字组组词或造句,组长就用会手中的贴图奖励你。加油吧!

(学生玩游戏)

第二小组

小组长:谁先来玩?(学生举手)

学生甲:“芽”芽齿的“芽”。“久”不久的“久”

小组学生评:你读对了,可是组词错了,这个是“发芽”的“芽”,不能奖给你贴图,续继努力。

学生乙:绳子的“绳”,纟+口+电=绳;者,或者。

小组学生评:真棒,奖励贴图。

……

教学反思:低年级学生好玩,游戏对他们来说是喜欢的活动形式。我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在小组游戏中记住生字,给生字找朋友,这样充分体现了课标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而且每个小组有活动的“聚焦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这是新游戏,教师忽略了示范的重要性,游戏时没有示范,因此有两三个较弱的小组没有动起来。

C摘果子游戏巩固生字

师:把生字学会了吗?这三棵果树上有这么多大果子,谁敢来摘下果子教教大家。

生:请大家跟我读,记住的“记”。

生:请大家跟我读,牙齿的“牙”。

生:你读错了,不是牙齿的“牙”

师:怎样把它变成牙齿的“牙”。

生:去掉草字头。

生:加“口”变成“呀”。

……

教学反思;在这环节中设计了摘果子当小老师的游戏,大家都想上台当小老师,积极性很高。但有个学生组了“忍者“这个词,在课堂上我没有抓住这个教学资源追问学生“你是从哪里会这个词的”从而启发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识字。

片断三 激发兴趣,熟读课文。

师:字宝宝玩累了,该回家了,你们能把字宝宝安全送回家吗?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画一画,多读几遍。等一下再来提醒老师和同学。

1学生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地方。

2学生交流。

生:“者、实、绳”这三个要注意翘舌,请大家跟我读一遍。

生:我觉得“幼芽”这个词比较难读,请大家和我读一遍。

生:“竿、根、绳、往、感”比较难读,请大家跟我读。

教学反思: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实践达到读顺课文的目的。这是低年级朗读的基本要求,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片断四:师生读文、评价,训练朗读。

师:现在你们能把课文读给家听吗?

佳桦评:英艺,你“在”字读成翘舌音。

英艺:哪个“在”呀?

佳桦:种在的“在”

英艺:我有读错吗?

生齐:有。

英艺:我来改正,“在”。

……

教学反思:在这里学生自然地用对话的形式互评,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师读。

生评: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生评:老师读得很不错。

师:你能学老师读一读吗?

生读。(这是个后进生,他读得很差,但教师表扬了他,并让他再读一次。这样,充分做到了关注后进生。)

教学反思: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低年级学习语文的主要学习方法。因此,我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读与评来练习有感情地读,但是学生朗读能力悬殊大,相当大的一部份学生朗读的能力很差,评读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这环节的教学目的没达到。

新的课程理念带来课堂教法、学法的深层变革,变化进程中的效益,给师生带来了惊喜。就这节课来说有一些值得保留的地方,但还存在很多缺点,这仅是一个起点,课改路漫漫,我们乃须在不断探索、总结、创新中行进。

作者邮箱: kiki chen2004·163.com资料提供者:

2、《丁丁和牵牛花》教学片断与反思教案教学设计

晋江金井瀛洲小学 陈瑶媚

手捧新教材,有一份喜悦,但更多的是困惑与忐忑。翻开新教材,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教材更体现人性化的特点,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理念,教材的识字量比以前更大了。面对新教材,能更新教学理念、迎接新的挑战是很重要的。下面谈谈我上《丁丁和牵牛花》这一课的几点做法与反思。

片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见过牵牛花吗?今天老师准备带大家去观看牵牛花图片展,让我们跟着轻快的音乐出发吧!

(学生观看图片)

师:听了轻快的音乐,看了图片展,你想说什么?

生:牵牛花很美丽。

生:老师,牵牛花太美了!

……

师:牵牛花不仅美丽,还帮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实现了愿望,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丁丁和牵牛花》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轻轻翻开书本42页。(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每节课开始时,很多学生的注意力没办法一下子集中,老师在讲台桌前大发雷霆也无济于事。备课时我就想,借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办法也许不错。于是我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课件来吸引学生。在开始上课时,让学生眼看美丽的牵牛花,耳听轻快的音乐,利用课件来吸引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了,有了学习的兴趣,也自然地导入新课。

片断二:在丰富多彩的游戏和合作学习中认熟生字。

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凭借一张生字卡,让学生死读硬记的传统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新课改注重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又有一点竞争的气氛中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小组互教互学自学生字,接着小组合作玩游戏记住生字,最后通过摘果子当小老师巩固生字。

A 小组互教互学自学生字

师:昨天老师让小朋友们去读课文,给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并想办法解决,现在请大家把你已经学会的字读给小组同学听,教教小组同学,还不会的请小组同学教教你。

(小组同学互教互学。)

教学反思:小组互教互学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自己会读的字教小组同学,领小组同学读,还不会的字请组内同学教。但在上课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学生突然面对那么多老师,过于紧张,生生互动的效果不是很好。我想:如果让学生在课前把学会的字与没学会的字做成生字卡片,在小组学习时出示卡片来教、出示卡片来问效果会比较好。

B玩游戏

师:小朋友们学得可真认真,我们一起来玩个掷骰子游戏吧。听清楚了:老师分给每个小组三个骰子,小朋友们轮流掷骰子,很快读出朝上一面的字,如果三个字都会读,并能选一个字组组词或造句,组长就用会手中的贴图奖励你。加油吧!

(学生玩游戏)

第二小组

小组长:谁先来玩?(学生举手)

学生甲:“芽”芽齿的“芽”。“久”不久的“久”

小组学生评:你读对了,可是组词错了,这个是“发芽”的“芽”,不能奖给你贴图,续继努力。

学生乙:绳子的“绳”,纟+口+电=绳;者,或者。

小组学生评:真棒,奖励贴图。

……

教学反思:低年级学生好玩,游戏对他们来说是喜欢的活动形式。我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在小组游戏中记住生字,给生字找朋友,这样充分体现了课标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而且每个小组有活动的“聚焦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这是新游戏,教师忽略了示范的重要性,游戏时没有示范,因此有两三个较弱的小组没有动起来。

C摘果子游戏巩固生字

师:把生字学会了吗?这三棵果树上有这么多大果子,谁敢来摘下果子教教大家。

生:请大家跟我读,记住的“记”。

生:请大家跟我读,牙齿的“牙”。

生:你读错了,不是牙齿的“牙”

师:怎样把它变成牙齿的“牙”。

生:去掉草字头。

生:加“口”变成“呀”。

……

教学反思;在这环节中设计了摘果子当小老师的游戏,大家都想上台当小老师,积极性很高。但有个学生组了“忍者“这个词,在课堂上我没有抓住这个教学资源追问学生“你是从哪里会这个词的”从而启发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识字。

片断三 激发兴趣,熟读课文。

师:字宝宝玩累了,该回家了,你们能把字宝宝安全送回家吗?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画一画,多读几遍。等一下再来提醒老师和同学。

1学生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地方。

2学生交流。

生:“者、实、绳”这三个要注意翘舌,请大家跟我读一遍。

生:我觉得“幼芽”这个词比较难读,请大家和我读一遍。

生:“竿、根、绳、往、感”比较难读,请大家跟我读。

教学反思: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实践达到读顺课文的目的。这是低年级朗读的基本要求,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片断四:师生读文、评价,训练朗读。

师:现在你们能把课文读给家听吗?

佳桦评:英艺,你“在”字读成翘舌音。

英艺:哪个“在”呀?

佳桦:种在的“在”

英艺:我有读错吗?

生齐:有。

英艺:我来改正,“在”。

……

教学反思:在这里学生自然地用对话的形式互评,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师读。

生评: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生评:老师读得很不错。

师:你能学老师读一读吗?

生读。(这是个后进生,他读得很差,但教师表扬了他,并让他再读一次。这样,充分做到了关注后进生。)

教学反思: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低年级学习语文的主要学习方法。因此,我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读与评来练习有感情地读,但是学生朗读能力悬殊大,相当大的一部份学生朗读的能力很差,评读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这环节的教学目的没达到。

新的课程理念带来课堂教法、学法的深层变革,变化进程中的效益,给师生带来了惊喜。就这节课来说有一些值得保留的地方,但还存在很多缺点,这仅是一个起点,课改路漫漫,我们乃须在不断探索、总结、创新中行进。

作者邮箱: kiki chen2004·163.com资料提供者:

3、《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丁丁和牵牛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以“愿望”为主题,通过丁丁实现了让奶奶足不出户就能欣赏牵牛花美丽身影的故事,表现了丁丁热爱、体贴奶奶的一片淳朴而可贵的孝心,教育学生生活中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来实现愿望。

由于我所教的学生是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对牵牛花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是不了解的,如何能让学生喜爱牵牛花,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从而在故事中悟出那些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是这篇课文的最终设想。牵牛花不仅实现了丁丁的愿望,牵牛花也给奶奶带来了欢笑,正是小小的牵牛花,把祖孙两代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在课文的开始,我直接以一段牵牛花的录像引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牵牛花的外形及特点;丁丁带给学生们的花种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学生亲手种花的愿望,为什么丁丁要送花种给同学们?为什么丁丁要种牵牛花?因为丁丁和牵牛花之间有一个小秘密,你想知道吗?用牵牛花作为问题引入,这一设计,既新奇又有趣,为的是捕捉孩子们好奇的心理特点,此时,阅读课文不再是一种形式,而成了孩子们解决心中的疑问、寻找答案的途径了,这种阅读方式与以往的阅读有了根本的区别,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是家庭中的核心,一个孩子的身边围绕着四个、六个甚至更多爱他、呵护他的人,从小到大,接触到的是大人们给予自己的一切一切,所有的这些在他们看来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正是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孩子们不懂得怎样去理解别人、关心别人,而丁丁作为同龄的孩子,作为学生们的好朋友,他的愿望就成了孩子们的教育点,结合这一教育点,丁丁送给同学们的花种则成了孩子们开始关注别人的起点,你种的花摆在哪里,为什么?这一思维的发散,使学生摆脱课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身边的人说出自己与丁丁不同的美好愿望,再结合课后题设计出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的人不同愿望(如环卫工人的愿望,失学儿童的愿望……)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参考了语文课本,又走进了相现实生活,学生的分小组讨论,在交流中体会到人世间的真、善、美,使人的情感在学习之后逐步得到升华,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生活性与人文性。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

2、认读15个生字。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文中解疑、文中识词、词中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牵牛花录象,图,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牵牛花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花吗?你在哪里见过?

指名请学生回答,它的名字叫牵牛花。板书:牵牛花

牵牛花是一种非常容易成活的一种植物,但在城市中很少见到,我们一起到郊外了解一下牵牛花吧。(放牵牛花录象)

问:看完了牵牛花,你想说些什么?用简单完整的话说一说。

(指名自由发言)

2、看来你们也很喜欢牵牛花,对吗?你们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欢牵牛花,他不仅喜欢,还亲自种了一棵牵牛花,看,丁丁来了。

(出示丁丁图)板书:丁丁

今天丁丁还带来了一些花种准备送给你们,谁想要?

那你知道丁丁为什么送你们花种?为什么丁丁要种牵牛花?因为丁丁和牵牛花之间有一个小秘密,你想知道吗?

(读课题:丁丁和牵牛花)

二、据题质疑,读文解疑

1、打开书,自己读一读,看看丁丁和牵牛花之间到底有什么小秘密,不认识的字把它圈起来。用你的方法认一认。

(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指导)

2、老师也想读一遍课文,请你认真听,还有那些字你不认识,如果都认识了,你可以不出声音的跟老师一起读。

(范读课文)

3、两个人为一组,每人读两段,或一人一段都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

4、(课件出示)这篇课文有4段,你喜欢那一段就可以站起来读。

你知道丁丁有什么愿望吗?从书中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三、文中识词、词中认字

1、课文中藏了很多词语,我们一起把他找出来,好吗?小声读课文,找到的词大声读出来。

(课件演示逐段出课文,词语点击闪动变色)

2、(课文删去,只留词)离开课文,你还认识他们吗?

读词

3、这些淘气的词宝宝离开了电脑,争先恐后地跑到黑板上,你还认识他们吗?

(老师帖词,学生认读。识字用叶子表示,田格字用花表示)幼芽、盼望、晚上、一根、竿子、或者、绳子、往上、感谢、实现、愿望、阳台、不久、记着、吹着

学生读;小老师带读

有个字老师忘记怎么写了,一起看看怎么写。(课件演示“足”“跑”)

书空,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

4、打字头

5、学完课文,我们知道了牵牛花满足了丁丁的愿望,所以丁丁感谢牵牛花;同时丁丁也满足了牵牛花的愿望,通过他勤劳的双手让奶奶在屋内看到了鲜花,(将黑板上的叶和花用简笔画连成美丽的牵牛花)今天,丁丁要送给你们花种,你种出的植物准备摆在哪里?为什么?(指名发言,送种子)

四、结合生活、口语交际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我们一起看看这几个人的愿望吧。(课件:环卫工人的愿望;失学儿童的愿望……)听了他们的愿望,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分组讨论)

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理解他们,伸出手去帮助他们,相信,他们每个人都会实现美好的愿望的。

4、《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丁丁和牵牛花》,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丁丁的愿望,及他是怎样实现愿望的,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课后问题。

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之情。

认识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有什么愿望?

今天我们了解一下丁丁的愿望。

板书课题质疑:丁丁的愿望和牵牛花有什么关系呢?读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新课学习: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这篇课文,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2.听老师读一读,通过老师读可以帮助你解决哪些字。

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

2)再把课文读一读。

3.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出示生字,学生朗读;(能够正确朗读出来,自评得到一颗识字星)

说说自己学习有困难的字,同学互助学习;

同桌互查识字情况,并进行评价。(同桌互评,全对再得一颗识字星)

点评: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课堂识字效率,在识字过程中通过自评、互评检查识字效果。

4.再读课文,自我评价与第一次读有什么不同。(觉得自己有进步得一颗朗读星)

(二)合作学习,了解课文:

请同学在学习小组中朗读课文,互相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小组学习过程:1)用组内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人人发表意见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点评:通过组内有目的、有层次地学习课文,使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达到理解课文目的。

各组汇报学习的结果:说说你们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重点回答课后问题:丁丁有什么愿望,他是怎样实现的?

深入感受丁丁愿望:

思考:丁丁为什么会有这个愿望?

牵牛花又为什么能帮助他实现愿望?

点评:通过感受丁丁的愿望,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含义,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教师引导,悟读课文:

1)想想丁丁在梦中梦见了牵牛花对他说话,牵牛花会怎样对他说?

老师读牵牛花的话,请同学评价;

同学自己读读。

2)奶奶终于在屋里也看到鲜花了,她的心情会怎样?

怎么读奶奶看到鲜花这句呢?自己试试。

老师同学比赛朗读,相互评价。

点评: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范读,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提高朗读效果。

组内再次练读,提高朗读水平:

要求:能够朗读全文的同学,朗读全文;

全文读步好的同学可以选择最拿手的部分来读。

汇报朗读:

自我评价,觉得自己又有了一定进步,再得一颗朗读星。

点评:通过自评,发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及朗读热情。

(三)指导书写:

描一描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

说说哪个字不容易写;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同桌互相评一评。

点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书写指导,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习小结:

正是因为有丁丁对奶奶无尽的爱,奶奶最终在屋里也能看到鲜花。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无处不在,正是因为爱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丽。

请你想一想你还有什么好办法使奶奶在屋里也能看到鲜花。

板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

愿望

实现

5、《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认识十五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使学生知道孝敬老人是一种美德;懂得要用合适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激发情趣

1、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说出谜面:它是美丽的花,长在藤蔓上。吹着小喇叭,慢慢往上爬。)

2、你们见过牵牛花吗?它是什么样的?谁来说一说?

3、(出示课件:牵牛花的图)瞧,多么漂亮的牵牛花呀!

牵牛花不仅长得美丽,它还帮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实现了愿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丁丁和牵牛花》。(出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要求:(1)听清字音。(2)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实现了吗?

2、听完后请学生说一说。

三、自主识字,小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朋友们,你们准备怎样处理这些生字呢?(可以看生字表,联系课文猜一猜,向其他同学请教)

3、小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记住这些字?

4、出示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读一读,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再组词)

5、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谁能组个词带大家读?

6、小小组活动: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你学会了吗?

7、游戏:

小朋友们,看这些漂亮的牵牛花(出示牵牛花形状的词语卡片),告诉你们,每朵牵牛花后面都有一个词语,谁会读了,老师就请你让这朵牵牛花到藤蔓上去,谁愿意?

四、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1、这些生字宝宝太调皮了,他们又回到了课文里,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吗?

小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读后评议。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3、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牵牛花”后面的词语。

2、谁还记得,《丁丁和牵牛花》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一)先通读全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找一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你是怎么找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找到描写丁丁愿望的句子读一读。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4、你会用“盼望”这个词语说句话吗?

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

(二)自由练读二、三自然段,问:丁丁为实现自己的愿望是怎样做的?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学生质疑,其他同学给予解疑。如不会,老师适时点拨。

学习小组内带着感情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小组中评一评。

如果你是丁丁的奶奶,你会对丁丁说些什么?

(三)丁丁最后实现愿望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假如你是丁丁,你准备怎样感谢牵牛花?

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平时又是怎样孝敬长辈的?

三、课外延伸

1、丁丁的愿望实现了,我们真为他高兴。你有什么愿望?你想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

用“愿望是。”句式练习说话。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把自己种的植物摆在哪里?为什么?

四、指导写字

1、这一课有哪些左右结构的生字?(阳、对、给、记、路、吹)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2、写这些字要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3、学生描红

第三课时

一、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丹麦有个伟大的童话作家叫安徒生,你听说过吗?

2、简介安徒生。

3、今天我们就一起听一听安徒生写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听完后讨论

1、你听懂了什么?

2、你想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子做些什么?

三、读一读《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1、自由读。

2、想一想,这首诗的小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首诗的?

3、有感情地朗读。

四、口语交际

小丽很想有一个文具盒,但是她的储蓄罐里的钱不够。她应该怎么做,请你帮她想想办法。

1、小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同学都可发表自己的见解。

2、全班交流。

五、作业

请你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写写自己打算如何做。

6、《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丁丁和牵牛花》,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丁丁的愿望,及他是怎样实现愿望的,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课后问题。 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之情。 认识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有什么愿望? 今天我们了解一下丁丁的愿望。 板书课题质疑:丁丁的愿望和牵牛花有什么关系呢?读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新课学习: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这篇课文,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2.听老师读一读,通过老师读可以帮助你解决哪些字。 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 2)再把课文读一读。

3.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出示生字,学生朗读;(能够正确朗读出来,自评得到一颗识字星) 说说自己学习有困难的字,同学互助学习; 同桌互查识字情况,并进行评价。(同桌互评,全对再得一颗识字星) 点评: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课堂识字效率,在识字过程中通过自评、互评检查识字效果。

4.再读课文,自我评价与第一次读有什么不同。(觉得自己有进步得一颗朗读星) (二)合作学习,了解课文: 请同学在学习小组中朗读课文,互相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小组学习过程:1)用组内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人人发表意见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点评:通过组内有目的、有层次地学习课文,使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达到理解课文目的。 各组汇报学习的结果:说说你们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重点回答课后问题:丁丁有什么愿望,他是怎样实现的? 深入感受丁丁愿望: 思考:丁丁为什么会有这个愿望? 牵牛花又为什么能帮助他实现愿望? 点评:通过感受丁丁的愿望,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含义,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教师引导,悟读课文: 1)想想丁丁在梦中梦见了牵牛花对他说话,牵牛花会怎样对他说? 老师读牵牛花的话,请同学评价; 同学自己读读。 2)奶奶终于在屋里也看到鲜花了,她的心情会怎样? 怎么读奶奶看到鲜花这句呢?自己试试。 老师同学比赛朗读,相互评价。 点评: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范读,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提高朗读效果。 组内再次练读,提高朗读水平: 要求:能够朗读全文的同学,朗读全文; 全文读步好的同学可以选择最拿手的部分来读。 汇报朗读: 自我评价,觉得自己又有了一定进步,再得一颗朗读星。 点评:通过自评,发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及朗读热情。 (三)指导书写: 描一描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 说说哪个字不容易写;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同桌互相评一评。

点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书写指导,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习小结: 正是因为有丁丁对奶奶无尽的爱,奶奶最终在屋里也能看到鲜花。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无处不在,正是因为爱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丽。 请你想一想你还有什么好办法使奶奶在屋里也能看到鲜花。 板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 爱 愿望 实现

7、《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丁丁和牵牛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以“愿望”为主题,通过丁丁实现了让奶奶足不出户就能欣赏牵牛花美丽身影的故事,表现了丁丁热爱、体贴奶奶的一片淳朴而可贵的孝心,教育学生生活中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来实现愿望。

由于我所教的学生是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对牵牛花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是不了解的,如何能让学生喜爱牵牛花,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从而在故事中悟出那些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是这篇课文的最终设想。牵牛花不仅实现了丁丁的愿望,牵牛花也给奶奶带来了欢笑,正是小小的牵牛花,把祖孙两代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在课文的开始,我直接以一段牵牛花的录像引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牵牛花的外形及特点;丁丁带给学生们的花种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学生亲手种花的愿望,为什么丁丁要送花种给同学们?为什么丁丁要种牵牛花?因为丁丁和牵牛花之间有一个小秘密,你想知道吗?用牵牛花作为问题引入,这一设计,既新奇又有趣,为的是捕捉孩子们好奇的心理特点,此时,阅读课文不再是一种形式,而成了孩子们解决心中的疑问、寻找答案的途径了,这种阅读方式与以往的阅读有了根本的区别,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是家庭中的核心,一个孩子的身边围绕着四个、六个甚至更多爱他、呵护他的人,从小到大,接触到的是大人们给予自己的一切一切,所有的这些在他们看来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正是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孩子们不懂得怎样去理解别人、关心别人,而丁丁作为同龄的孩子,作为学生们的好朋友,他的愿望就成了孩子们的教育点,结合这一教育点,丁丁送给同学们的花种则成了孩子们开始关注别人的起点,你种的花摆在哪里,为什么?这一思维的发散,使学生摆脱课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身边的人说出自己与丁丁不同的美好愿望,再结合课后题设计出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的人不同愿望(如环卫工人的愿望,失学儿童的愿望……)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参考了语文课本,又走进了相现实生活,学生的分小组讨论,在交流中体会到人世间的真、善、美,使人的情感在学习之后逐步得到升华,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生活性与人文性。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

2、认读15个生字。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文中解疑、文中识词、词中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牵牛花录象,图,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牵牛花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花吗?你在哪里见过?

指名请学生回答,它的名字叫牵牛花。板书:牵牛花

牵牛花是一种非常容易成活的一种植物,但在城市中很少见到,我们一起到郊外了解一下牵牛花吧。(放牵牛花录象)

问:看完了牵牛花,你想说些什么?用简单完整的话说一说。

(指名自由发言)

2、看来你们也很喜欢牵牛花,对吗?你们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欢牵牛花,他不仅喜欢,还亲自种了一棵牵牛花,看,丁丁来了。

(出示丁丁图)板书:丁丁

今天丁丁还带来了一些花种准备送给你们,谁想要?

那你知道丁丁为什么送你们花种?为什么丁丁要种牵牛花?因为丁丁和牵牛花之间有一个小秘密,你想知道吗?

(读课题:丁丁和牵牛花)

二、据题质疑,读文解疑

1、打开书,自己读一读,看看丁丁和牵牛花之间到底有什么小秘密,不认识的字把它圈起来。用你的方法认一认。

(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指导)

2、老师也想读一遍课文,请你认真听,还有那些字你不认识,如果都认识了,你可以不出声音的跟老师一起读。

(范读课文)

3、两个人为一组,每人读两段,或一人一段都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

4、(课件出示)这篇课文有4段,你喜欢那一段就可以站起来读。

你知道丁丁有什么愿望吗?从书中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三、文中识词、词中认字

1、课文中藏了很多词语,我们一起把他找出来,好吗?小声读课文,找到的词大声读出来。

(课件演示逐段出课文,词语点击闪动变色)

2、(课文删去,只留词)离开课文,你还认识他们吗?

读词

3、这些淘气的词宝宝离开了电脑,争先恐后地跑到黑板上,你还认识他们吗?

(老师帖词,学生认读。识字用叶子表示,田格字用花表示)幼芽、盼望、晚上、一根、竿子、或者、绳子、往上、感谢、实现、愿望、阳台、不久、记着、吹着

学生读;小老师带读

有个字老师忘记怎么写了,一起看看怎么写。(课件演示“足”“跑”)

书空,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

4、打字头

5、学完课文,我们知道了牵牛花满足了丁丁的愿望,所以丁丁感谢牵牛花;同时丁丁也满足了牵牛花的愿望,通过他勤劳的双手让奶奶在屋内看到了鲜花,(将黑板上的叶和花用简笔画连成美丽的牵牛花)今天,丁丁要送给你们花种,你种出的植物准备摆在哪里?为什么?(指名发言,送种子)

四、结合生活、口语交际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我们一起看看这几个人的愿望吧。(课件:环卫工人的愿望;失学儿童的愿望……)听了他们的愿望,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分组讨论)

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理解他们,伸出手去帮助他们,相信,他们每个人都会实现美好的愿望的。

8、《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通过丁丁在自家的阳台上种了牵牛花,让牵牛花攀着竹竿爬到楼上王奶奶家,让不能下楼的王奶奶也能看到牵牛花的故事。下面是该课文的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别人奉献爱的愿望是美好的,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2.识字15个。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识字15个。

教学难点:理解课后题。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录音播放丁丁的一段话: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愿望?你们又是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你们想知道我的愿望又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吗?那么就请读一读课文吧。

二. 学习新课。

1. 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 互教互学生字。

3.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4. 给生字找“邻居”,读一读。

5. 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6. 学生讨论:丁丁有什么愿望,它是怎样实现的?

7. 交流。

8. 师小结:丁丁的愿望是让奶奶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牵牛花,在牵牛花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终预实献了自己的愿望。这种为别人奉献爱的愿望是美好的。

9. 指导朗读。

10. 指名感情朗读。

三. 巩固复习。

1. 指名读词语。

2. 说一说学了这片课文,你想把自己种的植物摆在哪里?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我们每个人都要像丁丁学习,学习他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板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

久 芽 盼 晚 根 竿 或 者

不久 发芽 盼望 晚上 一根 竹竿 或者

绳 足 记 往 感 谢 实

绳子 满足 记着 感谢 实现

第四课时 丁丁和牵牛花

教学目的:

学习写字。

教学重点:

写字。

教学难点:

足、路的书写。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丁丁和牵牛花》,谁能说一说丁丁有什么愿望?他是怎样实现愿望的?

2.出示词语指名读:不久 发芽 盼望 晚上 一根 竹竿 或者

绳子 满足 记着 感谢 实现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阳 久 对 给 足 记 路 吹

2. 指名读生字。

3. 分析生字的结构、笔顺。

4. 书空“足、路”的写法。

足:书空笔顺。

路:书后提问:让学生说一说第六、七笔和第九笔为什么用红色?使学生知道“足”字做偏旁时将撇、捺改为竖、题。第九笔横撇用一笔写成。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6.讲评。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8个字的写法,这里写时需要注意的是“足、路”。再和老师一起书空一下好吗?

板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

阳 久 对 给 足 记 路 吹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语文天地

教学内容:语文天地里的G、 H、 I。

教学目的:能正确抄写带鼻韵母的词语音节;复习心字底和竖心旁的字,并填写偏旁表;练习积累近义词并造句。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抄写音节: yuàn wàng zhēn guì gǎn xiè shí xiàn bá miáo zhù zhǎng

1. 拼读音节。

2. 注意:声调标在ng上。

3. 抄写。

二.看一看,填一填。

心:(感) (愿) ( ) ( )

竖心旁:( ) ( ) ( ) ( )

1. 学生自己填写。

2. 填写偏旁表。

偏旁 表示的意思 例字

三.读一读,选一个词造句。

马上 连忙 立刻 赶快

1. 学生选一个词语造句。如:上课铃声响了,我立刻走进教室。

2. 填空:上课铃声一响,我( )走进教室,坐在座位上。老师一进门,全班同学( )站起来。跟老师互相问好,我们( )坐下,开始了紧张愉快的学习。

3. 总结:多处需要表示使用动作急迫时,可以使用近义词避免词汇贫乏。

四.课堂总结:这节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看一看,填一填。

心:(感) (愿) ( ) ( )

竖心旁:( ) ( ) ( ) ( )

第六、七课时 语文天地

教学内容:语文天地的J 、 、 L、 M。

教学目的:朗读《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体会作者的感情;听故事《买火柴的小女孩》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口语交际《我很想有一个……》,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通过金钥匙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助词。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看谁写的多。

心:

竖心旁:

2. 用“立刻”造句。

二。听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1. 认真听故事。

2. 简介安徒生:丹麦伟大的童话作家。

3. 听了故事后,你想为买小火柴的小女孩做些什么?

三.听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同学们都想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做点什么,下面我们看一看刘倩倩小同学他想做些什么?学生自读课文《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1. 注意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 读后讨论:刘倩倩小朋友准备把蛋糕、棉衣、歌片送给谁?

四. 口语交际。

1. 小力很想有一个文具盒,但她的储蓄罐里钱不够。她该怎么做?请你帮她想想办法。

2.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在交流。

3. 以《我很想有一个……》为题,在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的愿望,写下自己打算如何做。

五. 初步了解助词。

读金钥匙的一段话,不认得字互教互认

9、语文第二册《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丁丁和牵牛花》,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丁丁的愿望,及他是怎样实现愿望的,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课后问题。

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之情。

认识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有什么愿望?

今天我们了解一下丁丁的愿望。

板书课题质疑:丁丁的愿望和牵牛花有什么关系呢?读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新课学习: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这篇课文,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2.听老师读一读,通过老师读可以帮助你解决哪些字。

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

2)再把课文读一读。

3.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出示生字,学生朗读;(能够正确朗读出来,自评得到一颗识字星)

说说自己学习有困难的字,同学互助学习;

4.再读课文,自我评价与第一次读有什么不同。(觉得自己有进步得一颗朗读星)

(二)合作学习,了解课文:

请同学在学习小组中朗读课文,互相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小组学习过程:1)用组内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各组汇报学习的结果:说说你们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重点回答课后问题:丁丁有什么愿望,他是怎样实现的?

深入感受丁丁愿望:

思考:丁丁为什么会有这个愿望?

教师引导,悟读课文:

1)想想丁丁在梦中梦见了牵牛花对他说话,牵牛花会怎样对他说?

老师读牵牛花的话,请同学评价;

同学自己读读。

2)奶奶终于在屋里也看到鲜花了,她的心情会怎样?

怎么读奶奶看到鲜花这句呢?自己试试。

组内再次练读,提高朗读水平:

要求:能够朗读全文的同学,朗读全文;

全文读步好的同学可以选择最拿手的部分来读。

汇报朗读:

(三)指导书写:

描一描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

说说哪个字不容易写;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学习小结:

正是因为有丁丁对奶奶无尽的爱,奶奶最终在屋里也能看到鲜花。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无处不在,正是因为爱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丽。

请你想一想你还有什么好办法使奶奶在屋里也能看到鲜花。

板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

愿望 实现

《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五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使学生知道孝敬老人是一种美德;懂得要用合适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说出谜面:它是美丽的花,长在藤蔓上。吹着小喇叭,慢慢往上爬。)

2、你们见过牵牛花吗?它是什么样的?谁来说一说?

3、(出示课件:牵牛花的图)瞧,多么漂亮的牵牛花呀!

牵牛花不仅长得美丽,它还帮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实现了愿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丁丁和牵牛花》。(出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要求:(1)听清字音。(2)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实现了吗?

2、听完后请学生说一说。

三、自主识字,小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朋友们,你们准备怎样处理这些生字呢?(可以看生字表,联系课文猜一猜,向其他同学请教)

3、小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记住这些字?

4、出示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读一读,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再组词)

5、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谁能组个词带大家读?

6、小小组活动: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你学会了吗?

7、游戏:

小朋友们,看这些漂亮的牵牛花(出示牵牛花形状的词语卡片),告诉你们,每朵牵牛花后面都有一个词语,谁会读了,老师就请你让这朵牵牛花到藤蔓上去,谁愿意?

四、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1、这些生字宝宝太调皮了,他们又回到了课文里,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吗?

小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读后评议。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3、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牵牛花后面的词语。

2、谁还记得,《丁丁和牵牛花》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一)先通读全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找一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你是怎么找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找到描写丁丁愿望的句子读一读。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4、你会用盼望这个词语说句话吗?

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

(二)自由练读二、三自然段,问:丁丁为实现自己的愿望是怎样做的?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学生质疑,其他同学给予解疑。如不会,老师适时点拨。

学习小组内带着感情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小组中评一评。

如果你是丁丁的奶奶,你会对丁丁说些什么?

(三)丁丁最后实现愿望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假如你是丁丁,你准备怎样感谢牵牛花?

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平时又是怎样孝敬长辈的?

三、课外延伸

1、丁丁的愿望实现了,我们真为他高兴。你有什么愿望?你想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

用愿望是。句式练习说话。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把自己种的植物摆在哪里?为什么?

四、指导写字

1、这一课有哪些左右结构的生字?(阳、对、给、记、路、吹)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2、写这些字要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3、学生描红

第三课时

一、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丹麦有个伟大的童话作家叫安徒生,你听说过吗?

2、简介安徒生。

3、今天我们就一起听一听安徒生写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听完后讨论

1、你听懂了什么?

2、你想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子做些什么?

三、读一读《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1、自由读。

2、想一想,这首诗的小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首诗的?

3、有感情地朗读。

四、口语交际

小丽很想有一个文具盒,但是她的储蓄罐里的钱不够。她应该怎么做,请你帮她想想办法。

1、小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同学都可发表自己的见解。

2、全班交流。

五、作业

请你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写写自己打算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