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救人》教学设计一等奖

《《海豚救人》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海豚救人》教学设计一等奖

1、《海豚救人》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海豚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的精彩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作“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海豚救人》。板书课题。

二、小声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整体感知)

三、自学课文

1、分小组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想想文章是分几部分来写的。

3、讨论后指名回答。

四、从问题入手学习本课

1、海豚是怎样救人的?

2、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五、通读全文,交流表达方法

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指名说。

2、小组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六、总结、扩展

1、同学们,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之外,你还对海豚有哪些了解呢?介绍给同学们听。

2、全班交流

资料提供者:

2、《海豚救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海豚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的精彩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作“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海豚救人》。板书课题。

二、小声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整体感知)

三、自学课文

1、分小组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想想文章是分几部分来写的。

3、讨论后指名回答。

四、从问题入手学习本课

1、海豚是怎样救人的?

2、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五、通读全文,交流表达方法

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指名说。

2、小组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六、总结、扩展

1、同学们,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之外,你还对海豚有哪些了解呢?介绍给同学们听。

2、全班交流

资料提供者:

3、《海豚救人》教学设计

《海豚救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平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1、在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危险时,警察叔叔会救人;当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叔叔会救人。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在动物世界中,也有一些动物会救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动物救人的文章。

2、学生齐读课题。

3、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1)海豚怎样救人?

(2)想知道海豚救人的故事。

(3)海豚为什么会救人?

(4)想知道海豚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4、过渡:课文的阅读提示中也提到了同学们想知道的一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检查读书情况(抽一小组读一个自然段)。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海豚救人的故事?哪些段落讲海豚救人的原因?

4、你们打算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

(记者采访、当介绍员、朗读、汇报资料、介绍小报等)

5、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自主、合作、探究)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刚才哪个小组的同学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学习课文的?出示幻灯。(一组)

(汇报海豚怎样救人、为什么会救人。师生评价)

2、我听说有的小组在课前合作办了一些小报,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两组)

(介绍两份小报,师生评价,贴在黑板上)

3、听了这两个小组同学的介绍,你们想看看这些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吗?(播放录像)刚才有一个小组是用介绍员向游客介绍的形式来学习的,下面我们就请他们结合这段录像给我们介绍,好不好?(一组)(师生评价)

4、海豚这么棒,你们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海豚呢?请你们上台把这些词语板书出来。(7、8个学生)

5、感情朗读5—8自然段。(播放录像)

四、交流文章的表达方法。

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幻灯出示句子,学生说出所用的表达方式)

2、小组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3、提问交流。

(举例叙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扩展。

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知道海豚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同学听。(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故事、习性、种类)

2、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想法?(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六、作业 。

练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于海豚的内容,写一篇《海豚的自述》。用上学过的一些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

24海豚救人

海豚: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1966年一艘韩国海船

1972年南非一位姑娘

1992年两名海员

海豚救人的原因

4、《海豚救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平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在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危险时,警察叔叔会救人;当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叔叔会救人。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在动物世界中,也有一些动物会救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动物救人的文章。

2、学生齐读课题。

3、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1)海豚怎样救人?

(2)想知道海豚救人的故事。

(3)海豚为什么会救人?

(4)想知道海豚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4、过渡:课文的阅读提示中也提到了同学们想知道的一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检查读书情况(抽一小组读一个自然段)。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海豚救人的故事?哪些段落讲海豚救人的原因?

4、你们打算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

(记者采访、当介绍员、朗读、汇报资料、介绍小报等)

5、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自主、合作、探究)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刚才哪个小组的同学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学习课文的?出示幻灯。(一组)

(汇报海豚怎样救人、为什么会救人。师生评价)

2、我听说有的小组在课前合作办了一些小报,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两组)

(介绍两份小报,师生评价,贴在黑板上)

3、听了这两个小组同学的介绍,你们想看看这些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吗?(播放录像)刚才有一个小组是用介绍员向游客介绍的形式来学习的,下面我们就请他们结合这段录像给我们介绍,好不好?(一组)(师生评价)

4、海豚这么棒,你们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海豚呢?请你们上台把这些词语板书出来。(7、8个学生)

5、感情朗读5—8自然段。(播放录像)

四、交流文章的表达方法。

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幻灯出示句子,学生说出所用的表达方式)

2、小组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3、提问交流。

(举例叙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扩展。

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知道海豚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同学听。(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故事、习性、种类)

2、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想法?(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六、作业。

练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于海豚的内容,写一篇《海豚的自述》。用上学过的一些表达方法。

5、《海豚救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海豚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的精彩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作“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海豚救人》。板书课题。

二、小声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整体感知)

三、自学课文

1、分小组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想想文章是分几部分来写的。

3、讨论后指名回答。

四、从问题入手学习本课

1、海豚是怎样救人的?

2、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五、通读全文,交流表达方法

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指名说。

2、小组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六、总结、扩展

1、同学们,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之外,你还对海豚有哪些了解呢?介绍给同学们听。

2、全班交流

 

6、《海豚救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认识本课6个生字。

⑵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

⑶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2、难点:懂得海豚救人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3、关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搜集海豚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教师:在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危险时,警察会救人;当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会救人。可是同学知道吗?在动物世界中,也有一些动物会救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动物救人的文章。

2、学生齐读课题。

3、教师: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⑴海豚怎样救人?

⑵想知道海豚救人的故事。

⑶海豚为什么会救人?

⑷想知道海豚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设计意图:出示题目,让学生提出疑问,并带着疑问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⑴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勾画生字词语。

⑵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读通课文。

⑶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海豚救人的故事?哪些段落讲海豚救人的原因?

⑷给课文分段。

2、学生自学。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养成默读的习惯,以读促思,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提高自身独立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三、集体反馈,学习课文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认读,其余正音。

⑵教师强调:“雌、狰、狞、鲨、豚、韩”等字的读音。

⑶齐读生字词语,巩固认读。

⑷理解词语。

狰狞:(面目)凶恶。

2、检查分段。

第一段(1):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被人们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第二段(2~4):海豚救人的三个真实的故事。

第三段(5~末):海豚救人的原因。

3、集体交流。

⑴课文讲了哪几个海豚救人的故事?

(1966年,海豚救援十名韩国船员;1972年,海豚救助南非姑娘;1992年,海豚救助两名印尼海员)

⑵海豚是怎样救人的?

(①海豚把身子往下沉……把他们安全地甩到了海岸上。②就在这时,有两头海豚出现在她身边,把鲨鱼赶跑了,还护送她到靠近港口的安全地带。③它们围成一个圆圈……直到海员游到船边。)

⑶海豚救人的原因?

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4、海豚这么棒,你们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海豚?(有爱心、乐于助人……)

四、总结拓展

1、教师:除了课文介绍的内容外,你还知道海豚的哪些知识?说给同学们听听。

2、学生交流。

五、课堂小结

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想法?(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7、人教第九册《海豚救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3个生字。

2、 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

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 自学生字、词 查找相关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海豚是水中的杂技演员,还被称作“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 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 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

1、海豚是怎样救人的?

2、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3、与课文《鲸》比较,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四、课文内容的拓展 观看课件

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之外,你对海豚还有哪些了解呢?介绍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海豚救人

“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8、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海豚救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以及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学习海豚助人为乐的品质。

2.进一步学习和巩固课文的表达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海豚为什么乐于救人,学习它助人为乐的品质。

2.进一步学习、巩固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在电视、电影中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你们知道吗?海豚除了有这么可爱的一面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因此,海豚还被称作“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这是一种什么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8课《海豚救人》(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2.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见义勇为、精疲力尽,不可思议……”等词意。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四、读课文,理解条理

1.分小组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文章分几部分来写的?

3.讨论后指名回答。

课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海豚常常救起落水的人们。

第二部分:(5~8自然段)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五、从问题入手学习本课

1.读1~4自然段,看1自然段与后面三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总分关系)

2.海豚是怎样救人的?文中举了几个例子?(抓词句展开学习)

3.这一部分课文用了哪些表达,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列举、数字、拟人、比较。比较是指鲨鱼的狰狞凶残与海豚的善良比较,体会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说法。)

4.海豚为什么救人?在课文(5~8自然)中找出答案,这部分还用了举例的方法。

六、通读全文,交流表达方法

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七、总结、拓展

1.再读全文,说说学了本课,你对海豚有哪些了解,从文中学到了哪些品质(学习海豚助人为乐的品质)。

2.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对海豚有哪些了解呢?介绍给同学听。

八、作业

1.回答问题。

(1)海豚是怎样救人的,它为什么能够救人?

(2)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查找有关海豚的其他资料。

【板书设计】

海豚救人

海豚救人:托、驮、甩

赶、护送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围、陪伴人类的好朋友

9、海豚救人教案教学设计

课 时 备 课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 元 第 课时】

【课 题】:24、海豚救人

【课 型】:阅读课

【主 备 人】:

【教 学 目 标 】: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从小爱护小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海豚救人的原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知道海豚是怎样救人的

【重 难 点关 键】:

查找有关海豚的资料,知道海豚是怎样救人的,了解海豚救人的原因。

【教 具 准 备 】:

投影片、投影仪 录像

【教 学 内 容 】: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看过海豚的表演吗?谁来谈谈?想不想再次亲眼目睹一下海豚的绝技?(放海豚表演的录像)

谁想告诉大家,你对海豚的了解?(海豚不仅具有高超的表演技能,而且还是一名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这位救生员是怎样救人于危难之际的,我想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就会知道了)

板书课题:24海豚救人,师生共读课题

二、默读阅读提示

想想你应该怎样去读这篇课文,要解决什么问题。

1、课文主要写哪两方面的内容?

2、海豚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

三、自由阅读课文,交流自学心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收获(重点引导本文运用了那些表述方法)

3、针对海豚怎样救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可以同桌间互相说,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4、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出来。

四、谈读后感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对海豚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谁想把自己想说的话说黑海豚听呢?

五、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关于海豚的故事,课后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24海豚救人

海豚救人的原因-----照料天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