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过桥教学设计|兰兰过桥教学实录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兰兰过桥教学设计|兰兰过桥教学实录一等奖
《兰兰过桥》是第三册的教材,它是一篇科学幻想式的小品文。这类文章重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大胆地去幻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课的教学目的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新型的桥,激发学生发明创新的兴趣。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要求,设计以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
1、小朋友你们看见过桥吗?那谁来说一说你看见过什么样的桥?(湘江北大桥、湘江大桥等)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用CAI出示图片)
这两座桥就在我们美丽的家乡—长沙。
3、今天,4、有一个兰兰小朋友,5、她的爷爷是个桥梁专家,6、他带着兰兰过了两座桥。他们过的这两座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桥可不7、一样。你们想不8、想这知道他们过的是两座什么样的桥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板书课题)
9、齐读课题。
整体感知课文。
10、请小朋友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11、边读课文边思考老师提出两个问题:1、兰兰过了哪两座桥?2、兰兰是在什么地方过的这两座桥的?
12、指13、名14、说。(板书:潜水桥和塑料桥)兰兰在什么地方过的这两座桥的呢?(分别是在大河里和小河上)
15、好,16、下面老师再请小朋友轻声地快速地朗读课文,17、边读边从课文里找出课后的生字宝宝,18、并根据拼音把生字读准确。等会看谁读得好。
19、CAI出示生字,20、指21、名22、读。
23、通过刚才读课文,24、小朋友觉得他们过的这两座桥和平时看到过的桥一样吗?那谁来说说你觉得这两座桥怎么样?(非常奇特、神奇、特别等)
25、那课文里哪些句子体现了这两座桥的神奇、特别呢?那下面请小朋友细细地品读课文,26、边读边划记出能体现这两座桥神奇的句子,27、然后读一读。
三、抓住重点句子精读,积累语言,激发情感。
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们找的是哪些句子?小组互相交流。
好,我们先来说说潜水桥?哪些句子体现了它的神奇?指名说。
3、老师相机出示句子:
(1)潜水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
(2)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的,就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为什么认为这句话能体现出潜水桥的神奇呢?(特别结实、玻璃砖)“结实”是什么意思呢?(坚固、耐用)用“结实”说一句话。“结实”还有一种意思,就是指人的身体很健壮,如“这个小朋友的身体很结实。”
这句话应该怎样才能让人感觉它的神奇呢?谁来试试看,自认为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除了这句话,还有吗?
(3)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
CAI出示图片,兰兰站在桥上看见这么美的景象,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高兴、惊奇)这也可以说明这座潜水桥很神气,对不对?好,请小朋友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惊奇的语气。
指名读。
5、下面来说一说塑料桥,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又体现了塑料桥的神奇呢?指名说,出示句子。
(1)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2)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为什么是这句呢?(CAI出示画面)。看,这就是塑料桥。这句话怎样读才能让大家感受到这塑料桥的神奇呢?指名读,齐读。
(3)过了桥,(4)爷爷打开放气孔,(5)哧——塑料桥跑完气变软了,(6)又自动折叠起来。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这句话哪些词体现它的神奇呢?(自动、像雨衣)
同桌两个互相读读,如果读的好,你就表扬他,如读的不好地方,你帮他指出来。
指名读,能把这句话读好的同学站起来读。
28、小朋友读得真棒,9、从你们的读书声中老师的确感受到了这两座非常得神奇。
四、说说议议,让学生在议中了解两座桥的特点。
就是因为这两座桥很神奇,所以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来参观,假如这两座桥是小朋友设计出来的,下面请小朋友任选一种你喜欢的桥,当一当小小解说员,向大家介绍桥的样子、材料及一些神奇的地方。先在小朋友在下面准备一下,等会看谁介绍的好。
自由说。评议谁说的好。
其实这两座桥是谁发明设计出来的呢?(爷爷)爷爷可真了不起。假如爷爷现在就站在我们眼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30、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31、来赞美一下爷爷吧。(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为什么说爷爷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呢?
32、这两座桥是爷爷根据人们的需要精心设计出来的,33、在不34、久的将来就会建造出来。
35、下面老师还想带小朋友到外国去看看既漂亮又有特色的桥,36、小朋友想去吗?
37、CAI出示图片,38、老师简单介绍。
39、看完了这些设计巧妙、气势雄伟的桥,40、小朋友是不41、是也想自己设计一些神奇的桥呢?下面小朋友先在下面想想,42、然后请学生来说,43、最后画。
总结。
44、小朋友想象力可真丰富,45、设计了这么多神奇、美妙的桥,46、老师真想早一点儿走到你们用智慧设计出来的桥上去。不47、过要进行发明创造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和渊博的知识,48、老师希49、望小朋友从现在起就扎扎实实地学习,50、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拓展作业。
除了设计桥外,小朋友还想不想设计别的一些奇特、有趣的东西呢?在家里画,然后到班上评比。
2、兰兰过桥教学设计|兰兰过桥教学实录
《兰兰过桥》是第三册的教材,它是一篇科学幻想式的小品文。这类文章重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大胆地去幻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课的教学目的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新型的桥,激发学生发明创新的兴趣。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要求,设计以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
1、小朋友你们看见过桥吗?那谁来说一说你看见过什么样的桥?(湘江北大桥、湘江大桥等)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用CAI出示图片)
这两座桥就在我们美丽的家乡—长沙。
3、今天,4、有一个兰兰小朋友,5、她的爷爷是个桥梁专家,6、他带着兰兰过了两座桥。他们过的这两座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桥可不7、一样。你们想不8、想这知道他们过的是两座什么样的桥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板书课题)
9、齐读课题。
整体感知课文。
10、请小朋友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11、边读课文边思考老师提出两个问题:1、兰兰过了哪两座桥?2、兰兰是在什么地方过的这两座桥的?
12、指13、名14、说。(板书:潜水桥和塑料桥)兰兰在什么地方过的这两座桥的呢?(分别是在大河里和小河上)
15、好,16、下面老师再请小朋友轻声地快速地朗读课文,17、边读边从课文里找出课后的生字宝宝,18、并根据拼音把生字读准确。等会看谁读得好。
19、CAI出示生字,20、指21、名22、读。
23、通过刚才读课文,24、小朋友觉得他们过的这两座桥和平时看到过的桥一样吗?那谁来说说你觉得这两座桥怎么样?(非常奇特、神奇、特别等)
25、那课文里哪些句子体现了这两座桥的神奇、特别呢?那下面请小朋友细细地品读课文,26、边读边划记出能体现这两座桥神奇的句子,27、然后读一读。
三、抓住重点句子精读,积累语言,激发情感。
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们找的是哪些句子?小组互相交流。
好,我们先来说说潜水桥?哪些句子体现了它的神奇?指名说。
3、老师相机出示句子:
(1)潜水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
(2)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的,就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为什么认为这句话能体现出潜水桥的神奇呢?(特别结实、玻璃砖)“结实”是什么意思呢?(坚固、耐用)用“结实”说一句话。“结实”还有一种意思,就是指人的身体很健壮,如“这个小朋友的身体很结实。”
这句话应该怎样才能让人感觉它的神奇呢?谁来试试看,自认为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除了这句话,还有吗?
(3)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
CAI出示图片,兰兰站在桥上看见这么美的景象,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高兴、惊奇)这也可以说明这座潜水桥很神气,对不对?好,请小朋友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惊奇的语气。
指名读。
5、下面来说一说塑料桥,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又体现了塑料桥的神奇呢?指名说,出示句子。
(1)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2)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为什么是这句呢?(CAI出示画面)。看,这就是塑料桥。这句话怎样读才能让大家感受到这塑料桥的神奇呢?指名读,齐读。
(3)过了桥,(4)爷爷打开放气孔,(5)哧——塑料桥跑完气变软了,(6)又自动折叠起来。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这句话哪些词体现它的神奇呢?(自动、像雨衣)
同桌两个互相读读,如果读的好,你就表扬他,如读的不好地方,你帮他指出来。
指名读,能把这句话读好的同学站起来读。
28、小朋友读得真棒,9、从你们的读书声中老师的确感受到了这两座非常得神奇。
四、说说议议,让学生在议中了解两座桥的特点。
就是因为这两座桥很神奇,所以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来参观,假如这两座桥是小朋友设计出来的,下面请小朋友任选一种你喜欢的桥,当一当小小解说员,向大家介绍桥的样子、材料及一些神奇的地方。先在小朋友在下面准备一下,等会看谁介绍的好。
自由说。评议谁说的好。
其实这两座桥是谁发明设计出来的呢?(爷爷)爷爷可真了不起。假如爷爷现在就站在我们眼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30、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31、来赞美一下爷爷吧。(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为什么说爷爷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呢?
32、这两座桥是爷爷根据人们的需要精心设计出来的,33、在不34、久的将来就会建造出来。
35、下面老师还想带小朋友到外国去看看既漂亮又有特色的桥,36、小朋友想去吗?
37、CAI出示图片,38、老师简单介绍。
39、看完了这些设计巧妙、气势雄伟的桥,40、小朋友是不41、是也想自己设计一些神奇的桥呢?下面小朋友先在下面想想,42、然后请学生来说,43、最后画。
总结。
44、小朋友想象力可真丰富,45、设计了这么多神奇、美妙的桥,46、老师真想早一点儿走到你们用智慧设计出来的桥上去。不47、过要进行发明创造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和渊博的知识,48、老师希49、望小朋友从现在起就扎扎实实地学习,50、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拓展作业。
除了设计桥外,小朋友还想不想设计别的一些奇特、有趣的东西呢?在家里画,然后到班上评比。
3、《兰兰过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指名答)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测生字的读音。
(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大致结构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潜水桥、塑料桥)
3.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潜水桥?谁愿意来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一齐来读一读)
4.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塑料桥?谁愿意来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一齐来读一读)
5.再读全文:我们知道了潜水桥和塑料桥这两种神奇的桥,现在我们再来把全文读一遍。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你喜欢哪一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1—4自然段。
(2)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四人小组讨论)
(3)兰兰在潜水桥里都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
(1)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第六至九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带着方便)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
(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三)实践活动
老师这里有一道难题,需要我们也来设计一座未来的桥: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作客。小熊家住在河对面,河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帮助过桥的东西,河边也没有船能载小猴子过河。请你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让他顺利过河。
要求:1
设计好造桥用的材料;2
设计好桥的式样;3
向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桥。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
1.复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识记、书写新的生字。
1.读出生字词
兰兰 桥梁 工程师 一条 波浪 架在 特别 玻璃砖 各种各样
驶过来 划过去 采野花 往前走 打开 很薄 轻巧 又平又稳
2.指导书写
五、资料袋
当今世界先进桥梁图(8幅):
西樵斜拉桥:(中国)位于广东南海县西樵山
特殊桥梁:(日本)悬臂钢桁梁,大阪的港大桥。
特殊桥梁:(中国)新菏线长(垣)东(明)黄河大桥
拱桥:(英国)世界首座旋转式桥梁
中国廊桥:灞陵桥(明朝建)
悬索桥:(中国)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斜拉桥:中国武汉长江公路桥
斜拉桥:中国重庆石门
4、《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读为主线,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教学方法上,试图采用“扶”与“放”相结合,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读,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自主、合作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级主动的学习状态。通过“求异、创新”及“课外练习”收集有关桥的图片、文字,举办拓展活动——展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动笔画一画好吗?
投影仪演示学生画的桥:说一说,议一议。
2过渡: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多媒体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
3揭示课题,读题。(看教师写课题,注意“桥”字的规范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3遍。
②用“○”圈出本课中需掌握的字,用“—”标出本课需认识的字,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③思考:爷爷带兰兰过了几座桥?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样子。
2检查识字和读书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1—4自然段。
①齐读课文1—4自然段。
②看图体会,分组讨论。
这座桥叫什么桥?它架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在桥上可以看见什么?
③小结:多奇妙呀!桥居然架在水中。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河—进桥洞——桥中观看游鱼、行船。)
2学习课文5—7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
②引发质疑:你能从课文这几段中知道些什么?
(明确:桥的材料,使用方法、特点。)
③小组合作讨论、解答疑难问题。交流学习体会。
④讨论:这座桥与我们平时玩的什么东西很相似?你能给它起个更贴切的名字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桥的使用过程。
⑤小结:多有趣的桥呀!我们再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变化的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收)
3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齐读。理解词语:“变魔术”“专家”。
(四)再读课文,求异创新
1齐读全文,讨论:兰兰的爸爸为什么能成为桥梁专家?
2小结:兰兰的爷爷就是因为有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再加上他多动脑、勤思考,成为了著名的桥梁专家。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桥?
(五)课外练习,拓展思维
1收集一些关于桥的文字与图片,办一个“桥的演变”的展览。
2设计一个新颖而又实用的桥,画在纸上。
5、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根据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朗读录音磁带。
2、汽车在潜水桥上行驶的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识记生字
一、激趣导入新课
借助图画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兰兰过桥的片断,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兰兰过桥
二、初读课文,引导思考
1、师:我想:好多同学都过过桥,而兰兰过的桥跟我们过的可不一样。究竟哪点不一样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2、学生小声读课文。
要求:
(1)画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兰兰过了哪几座桥?
3、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学习生字、生词的情况
4、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潜水桥和塑料桥)
三、师:好。让我们先来过一过潜水桥
1、清大家先找到写“潜水桥”的段落,认真地读一读。想想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2、再读一读,让我们像兰兰那样过一过这座桥,体会体会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四、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师: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是说“潜水桥”的特点)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1、架在水面上。
2、用玻璃砖造的。
3、像一座长长的透明的房子。
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
学生可以说课文中兰兰的感受(鱼在周围游,船在桥顶上驶来驶去),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
五、师:这座特别的“潜水桥”我们已经走过了。现在,我们把这座桥的生字学会好吗?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兰 桥 座 特 结 实
1、说说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教师加以肯定。
2、这几个生字中哪个最不好写?
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教师进行书写指导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的一部分
课堂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识记生字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过了“潜水桥”。这节课我们走一走兰兰过的另一座桥,好不好?
二、学习“塑料桥”这一部分的内容
1、提示学习方法。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有了过“潜水桥”的经验。大家回忆回忆,“潜水桥”是怎么过的?
(1)找出这座桥的特点(与平常的桥不一样的地方)。
(2)说说我们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塑料桥”的特点:
轻巧,便于携带,塑料做成,空气做填充材料。
(2)说说走在上面的感觉。
“又平又稳”。学生说出自己想象出来的感觉也可以。
4、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他们创造的愿望,对他们合理的新想法要热情鼓励。如果有时间,可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画下来,再相互交流。
三、书写本课余下的生字
出示生字:顶 野 取 提 术
1、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教师加以肯定。
2、这几个生字中哪个最不好写?
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教师进行书写指导
提示:“野”左边的“里”字,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取”左边的“耳”字,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余下的部分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用“顶、提、特、轻、奇”口头组词语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
比较句子,让学生说体会。(第二句比第一句具体、形象)
6、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过了潜水桥。这节课我们走一走兰兰过的另一座桥,好不好?
二、品读领悟
(一)、学习塑料桥这一部分的内容
1、提示学习方法。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有了过潜水桥的经验。大家回忆回忆,潜水桥是怎么过的?
(1)找出这座桥的特点(与平常的桥不一样的地方)。
(2)说说我们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塑料桥的特点:
轻巧,便于携带,塑料做成,空气做填充材料。
(2)说说走在上面的感觉。
“又平又稳”。学生说出自己想象出来的感觉也可以。
4、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他们创造的愿望,对他们合理的新想法要热情鼓励。如果有时间,可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画下来,再相互交流。
(二)、师生互动,启发想象。
1、兰兰的爷爷太神奇了,老师今天特别想当一回爷爷,带着兰兰去走一走这两座神奇的桥,你们愿意当一次小兰兰和爷爷一起去吗?(教师范读旁白和爷爷的话,学生读兰兰说的话并根据课文描述自由地做兰兰的一些动作,比如:吓得闭上眼睛等)
2、当读到“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时,师问:从这句话中看出,潜水桥大不大?你觉得还可以说潜水桥像什么?(启发学生想象并学说比喻句)
3、读完第4自然段,师问:课文中的兰兰在桥里面看到了这些,现在你们都是小兰兰了,你们在桥里面看到了什么?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4、读完课文,师问:刚才我们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如果你是桥梁设计工程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桥?(学生想象说话)
(三)、反馈:你知道兰兰过的是什么桥了吗?(学生回答)
板书:潜水桥 塑料桥
1.要求学生再自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潜水桥和塑料桥非同一般?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大家以四个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并填好调查表。
潜水桥 塑料桥
造桥地点 水里 小河上
造桥材料 特别坚实的玻璃 又薄又结实的塑料
最大的优点 不仅方便交通,还可参观海底世界 轻巧,体积小,携带方便
板书:教师按照学生回答,将表格填写完整
(四)、桥知识展览会。
1、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2、每2上小组推选较有代表性的材料在全班交流。
3、将所收集的材料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中,供学生课后参观学习。
三、巩固延伸
1、课后生字组词。
2、出示课件中的练习题:让学生比较句子,说说体会。板书设计:
32、兰兰过桥
潜水桥 塑料桥
造桥地点 水里 小河上
造桥材料 特别坚实的玻璃 又薄又结实的塑料
最大的优点 不仅方便交通,还可参观海底世界 轻巧,体积小,携带方便
7、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难点:如何理解这些神奇的桥?
【教学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看到过桥吗?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见过的桥。(学生自由谈)今天有位叫兰兰的小朋友要向我们介绍的桥可与小朋友们说的大不一样,大家想知道吗?(板书课题)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教师设问使学生对此有了极大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读顺。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多种形式读。
4、去掉拼音读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些字?
(识字教学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进行识记,体验了学习的乐趣。)
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小组内读文,说说兰兰都过了什么桥?
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读课文,互相评一评。
(检验学生识字情况的同时,培养边读边想的习惯,并在读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使用评价的激励作用推动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兰、各、坐、座”引导认读。
2、说说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同桌互相评价。
(采用同桌互相评价写字效果,不仅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还可以取长补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多种形式认读,并给生字找朋友。
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小组内接读课文,互相说说兰兰过的桥分别有什么特点?
2、师生合作读文。兰兰的爷爷太神奇了,老师今天特别想当一回爷爷,带着兰兰去走一走这两座神奇的桥,你们愿意当一次小兰兰吗?
(师读叙述部分和爷爷的话,学生读兰兰的话。)
3、出示第十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想一想爷爷真的会变魔术吗?
(学生在合作读书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更深入的理解内容。)
三、拓展延伸
1、交流展示。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2、如果你是桥梁设计工程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桥?画一画,画好后向同学们介绍。
(在展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当工程师,发挥想象力,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带、急”引导认读。
2、观察,说说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8、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是第三册的教材,它是一篇科学幻想式的小品文。这类文章重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大胆地去幻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课的教学目的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新型的桥,激发学生发明创新的兴趣。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要求,设计以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小朋友你们看见过桥吗?那谁来说一说你看见过什么样的桥?(湘江北大桥、湘江大桥等)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用CAI出示图片)
这两座桥就在我们美丽的家乡—长沙。
3、今天,4、有一个兰兰小朋友,5、她的爷爷是个桥梁专家,6、他带着兰兰过了两座桥。他们过的这两座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桥可不7、一样。你们想不8、想这知道他们过的是两座什么样的桥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板书课题)
9、齐读课题。
整体感知课文。
10、请小朋友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11、边读课文边思考老师提出两个问题:1、兰兰过了哪两座桥?2、兰兰是在什么地方过的这两座桥的?
12、指13、名14、说。(板书:潜水桥和塑料桥)兰兰在什么地方过的这两座桥的呢?(分别是在大河里和小河上)
15、好,16、下面老师再请小朋友轻声地快速地朗读课文,17、边读边从课文里找出课后的生字宝宝,18、并根据拼音把生字读准确。等会看谁读得好。
19、CAI出示生字,20、指21、名22、读。
23、通过刚才读课文,24、小朋友觉得他们过的这两座桥和平时看到过的桥一样吗?那谁来说说你觉得这两座桥怎么样?(非常奇特、神奇、特别等)
25、那课文里哪些句子体现了这两座桥的神奇、特别呢?那下面请小朋友细细地品读课文,26、边读边划记出能体现这两座桥神奇的句子,27、然后读一读。
三、抓住重点句子精读,积累语言,激发情感。
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们找的是哪些句子?小组互相交流。
好,我们先来说说潜水桥?哪些句子体现了它的神奇?指名说。
3、老师相机出示句子:
(1)潜水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
(2)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的,就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为什么认为这句话能体现出潜水桥的神奇呢?(特别结实、玻璃砖)“结实”是什么意思呢?(坚固、耐用)用“结实”说一句话。“结实”还有一种意思,就是指人的身体很健壮,如“这个小朋友的身体很结实。”
这句话应该怎样才能让人感觉它的神奇呢?谁来试试看,自认为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除了这句话,还有吗?
(3)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
CAI出示图片,兰兰站在桥上看见这么美的景象,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高兴、惊奇)这也可以说明这座潜水桥很神气,对不对?好,请小朋友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惊奇的语气。
指名读。
5、下面来说一说塑料桥,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又体现了塑料桥的神奇呢?指名说,出示句子。
(1)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2)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为什么是这句呢?(CAI出示画面)。看,这就是塑料桥。这句话怎样读才能让大家感受到这塑料桥的神奇呢?指名读,齐读。
(3)过了桥,(4)爷爷打开放气孔,(5)哧——塑料桥跑完气变软了,(6)又自动折叠起来。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这句话哪些词体现它的神奇呢?(自动、像雨衣)
同桌两个互相读读,如果读的好,你就表扬他,如读的不好地方,你帮他指出来。
指名读,能把这句话读好的同学站起来读。
28、小朋友读得真棒,
9、从你们的读书声中老师的确感受到了这两座非常得神奇。
四、说说议议,让学生在议中了解两座桥的特点。
就是因为这两座桥很神奇,所以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来参观,假如这两座桥是小朋友设计出来的,下面请小朋友任选一种你喜欢的桥,当一当小小解说员,向大家介绍桥的样子、材料及一些神奇的地方。先在小朋友在下面准备一下,等会看谁介绍的好。
自由说。评议谁说的好。
其实这两座桥是谁发明设计出来的呢?(爷爷)爷爷可真了不起。假如爷爷现在就站在我们眼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30、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31、来赞美一下爷爷吧。(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为什么说爷爷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呢?
32、这两座桥是爷爷根据人们的需要精心设计出来的,33、在不34、久的将来就会建造出来。
35、下面老师还想带小朋友到外国去看看既漂亮又有特色的桥,36、小朋友想去吗?
37、CAI出示图片,38、老师简单介绍。
39、看完了这些设计巧妙、气势雄伟的桥,40、小朋友是不41、是也想自己设计一些神奇的桥呢?下面小朋友先在下面想想,42、然后请学生来说,43、最后画。
总结。
44、小朋友想象力可真丰富,45、设计了这么多神奇、美妙的桥,46、老师真想早一点儿走到你们用智慧设计出来的桥上去。不47、过要进行发明创造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和渊博的知识,48、老师希49、望小朋友从现在起就扎扎实实地学习,50、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拓展作业。
除了设计桥外,小朋友还想不想设计别的一些奇特、有趣的东西呢?在家里画,然后到班上评比。
9、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根据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册兰兰过桥课文所编,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帮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梁、程”等 12 个生字,会写“兰、各”等 6 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并乐于与人交流。
4.指导学生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识字,积累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动笔画一画好吗?
投影仪演示学生画的桥:说一说,议一议。
2.过渡: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多媒体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
3.揭示课题,学生读题。(看教师写课题,注意“桥”字的规范写法。)
二、初读课文,巩固识字
1.按要求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用“○”圈出本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用“____”标出本课只要求会议的字,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2.学生识记生字,自由读生字表中的字。
3.互读、互查。
4.教师检查读生字,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三、书写生字
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点、难点。
本课要求写的字以上下结构为主,提示:“坐”。
1.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点;
2.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3.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
四、练习
1.照样子,我会说。
又平又稳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潜水桥架在水里,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2.思考:爷爷带兰兰过了几座桥?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样子。
3.检查识字和读书自学情况。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创设情境,感悟语言
1.学习潜水桥部分:
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座桥,并说出理由。随机出示小秘诀:先找出哪些自然段写了自己所喜欢的那座桥;再反复读,找出表示桥特点的词句。
喜欢潜水桥的学生根据小秘诀说说理由,其他学生质疑。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进行词句教学,归纳出潜水桥的特点:结实、透明。指导朗读有关句子。学生质疑,解疑。
2.教学塑料桥部分:
喜欢塑料桥的小朋友站起来。老师相信你们刚才已经很认真地自学过写塑料桥部分的内容了。现在请你们按照“小秘诀”来给其他小伙伴介绍介绍塑料桥,可以吗?小结塑料桥的特点:轻巧、平稳。
看电脑动画,理解塑料桥使用过程。
三、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我们已经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各抒己见后鼓励他们把想象中的桥画下来。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