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第一课时导学案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雨点儿》第一课时导学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
3.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方。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歌曲《小雨沙沙》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你来猜一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谁来猜?(板书:雨)
2.雨滋润着花、滋润着草、滋润着世间万物,人们都很喜欢它。于是,大家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雨点儿。(师补充课题,点是一个生字,请小朋友拿起小手跟老师书空)谁来读这个生字。
3.瞧,雨点儿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雨点儿)谁来和它打声招呼?我们一起来叫叫它。
二、初读全文,学习生字。
1.真好,雨点儿可开心了,它们都从云彩里飘落下来,飘呀飘呀飘到我们的课文中去了,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找一找吧。读书之前,先看清老师的小提示:自由读课文,难读的生字请拼音宝宝帮忙,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读通顺。(读书时背挺直,脚放平,书拿正。)轻轻地把书翻到105页,
2.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接下来我们进行识字大闯关游戏,有没有信心。
请闯第一关你会我也会(词语)
1)真的会吗?会就赶紧自己读一读吧。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2)去掉拼音还认识吗?自己试着读一读开火车。
3)这么多小朋友想读,大家一起来读读,老师用心听听,哪个小朋友读得最认真。
请闯第二关你记我也记(单个生字)
记什么?(记生字)记生字有哪些办法?方法很多,就看你们会不会记,同桌选1个最难记的字记一记。你记住了哪个字?随机出示生字卡片,并引导归类识记(指名说,同桌说)
加一加:清、飘、空、答 换一换:彩、飘 谜语:问、回 生活中:彩、数。
下面进入第三关你摘我也摘
谁来摘?他如果读对了,我们跟着他一起读。3.巩固生字:四人小组认生字。
小雨点儿要考考你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识字小能手,四人小组认一认雨点儿上的生字宝宝,看谁最棒!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到你们那么棒,云妈妈带着更多的雨点儿来了,到底来了多少雨点儿呢?我们拿起手指一起来数数, 1、2、3、4你数清楚了吗?唉,这么多的雨点儿真是数也数不清,可以说出示词语:数不清的雨点儿(自由读指名读2生老师也想读,范读谁再来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说话训练:雨点儿多得数不清,还有什么也多得数不清?指名说,随机出示图片。预设:数不清的沙子(好大一片沙漠呀)数不清的星星(多美的夜晚)数不清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啊) 数不清的树(那肯定是一个茂密的森林)数不清的头发(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数不清的花(百花齐放)数不清的鱼
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同桌说一说。
3.学习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师: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来呀?(云彩里)出示句子,自己读一读吧。
师:雨点儿雨点儿,你从哪里来呀?(问2生)
现在我就是雨点儿,谁来问问我?指名问一起来问问我吧。
哇,这么多雨点儿,雨点儿雨点儿,你们从哪里来呀?
现在,谁来读这句话?自己先试一试;你来读(2生)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课间操:这么多可爱的雨点儿跳着舞来了,真美啊!让我们随着雨点儿一起唱一唱、跳一跳吧《小雨沙沙》
四、学习2、3、4自然段
1.出示图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半空中相遇了,他们还在说着话呢!请你读读课文2-4段,去听一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呀?
2.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说什么呀?(指名)哦,原来他们在一问一答呢!
3.我就是大雨点儿,你们是小雨点儿,我来问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问2生,再问全班:小雨点们,你们要到哪里去?)
4.现在,我是小雨点儿,你们是大雨点儿,来问问我好吗? (重点指导读好问句)
6.小结(板书):从雨点儿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7.不久,大雨点儿、小雨点儿分别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里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2、《雨点儿》第一课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
3.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方。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歌曲《小雨沙沙》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你来猜一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谁来猜?(板书:雨)
2.雨滋润着花、滋润着草、滋润着世间万物,人们都很喜欢它。于是,大家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雨点儿。(师补充课题,点是一个生字,请小朋友拿起小手跟老师书空)谁来读这个生字。
3.瞧,雨点儿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雨点儿)谁来和它打声招呼?我们一起来叫叫它。
二、初读全文,学习生字。
1.真好,雨点儿可开心了,它们都从云彩里飘落下来,飘呀飘呀飘到我们的课文中去了,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找一找吧。读书之前,先看清老师的小提示:自由读课文,难读的生字请拼音宝宝帮忙,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读通顺。(读书时背挺直,脚放平,书拿正。)轻轻地把书翻到105页,
2.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接下来我们进行识字大闯关游戏,有没有信心。
请闯第一关你会我也会(词语)
1)真的会吗?会就赶紧自己读一读吧。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2)去掉拼音还认识吗?自己试着读一读开火车。
3)这么多小朋友想读,大家一起来读读,老师用心听听,哪个小朋友读得最认真。
请闯第二关你记我也记(单个生字)
记什么?(记生字)记生字有哪些办法?方法很多,就看你们会不会记,同桌选1个最难记的字记一记。你记住了哪个字?随机出示生字卡片,并引导归类识记(指名说,同桌说)
加一加:清、飘、空、答 换一换:彩、飘 谜语:问、回 生活中:彩、数。
下面进入第三关你摘我也摘
谁来摘?他如果读对了,我们跟着他一起读。3.巩固生字:四人小组认生字。
小雨点儿要考考你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识字小能手,四人小组认一认雨点儿上的生字宝宝,看谁最棒!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到你们那么棒,云妈妈带着更多的雨点儿来了,到底来了多少雨点儿呢?我们拿起手指一起来数数, 1、2、3、4你数清楚了吗?唉,这么多的雨点儿真是数也数不清,可以说出示词语:数不清的雨点儿(自由读指名读2生老师也想读,范读谁再来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说话训练:雨点儿多得数不清,还有什么也多得数不清?指名说,随机出示图片。预设:数不清的沙子(好大一片沙漠呀)数不清的星星(多美的夜晚)数不清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啊) 数不清的树(那肯定是一个茂密的森林)数不清的头发(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数不清的花(百花齐放)数不清的鱼
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同桌说一说。
3.学习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师: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来呀?(云彩里)出示句子,自己读一读吧。
师:雨点儿雨点儿,你从哪里来呀?(问2生)
现在我就是雨点儿,谁来问问我?指名问一起来问问我吧。
哇,这么多雨点儿,雨点儿雨点儿,你们从哪里来呀?
现在,谁来读这句话?自己先试一试;你来读(2生)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课间操:这么多可爱的雨点儿跳着舞来了,真美啊!让我们随着雨点儿一起唱一唱、跳一跳吧《小雨沙沙》
四、学习2、3、4自然段
1.出示图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半空中相遇了,他们还在说着话呢!请你读读课文2-4段,去听一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呀?
2.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说什么呀?(指名)哦,原来他们在一问一答呢!
3.我就是大雨点儿,你们是小雨点儿,我来问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问2生,再问全班:小雨点们,你们要到哪里去?)
4.现在,我是小雨点儿,你们是大雨点儿,来问问我好吗? (重点指导读好问句)
6.小结(板书):从雨点儿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7.不久,大雨点儿、小雨点儿分别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里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3、《第10课 信客》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独立阅读,能有自己 的感悟和 见解。
学习重点:
1.对信客的工作的细致描写。
2.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 行间的思想情感
学习内容及流程:
一、【课前自主预习】独立预习 课前完成
1、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唏嘘( ) 噩耗( ) 焦灼( ) 猝然( )
伎俩( ) 吊唁( ) 文绉绉( ) 诘问( )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猝然:
伎俩:
诘问:
焦灼:
颠沛:
诺诺:
吊唁
3、了解作者
作者 ,生于 年,是我国著名的 、 、 。主要作品有 、 、 、 等。
4、了解背景
作者的家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20世纪初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承担,于是“信客”这种特殊的职业也就应运而生。作者从小就听人家讲家乡信客的故事长大,对信客的酸甜苦辣记忆犹新,于是就写了此文。课文写了两代信客的命运,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
二、【我的课堂】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提问:通过自主 学习, 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复述课文内容。
3、下面还有这几个问题,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并推选展示讨论结果
(1)、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你对“信客”这种职业的初步印象。
(2) 、信客工作的“苦”体现在哪些方面?
(3)、你喜欢信客吗?为什么?
(4)、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什么事迹?为什么要重点写?
三、【课堂能力训练】仔细读题积极思考,认真完成
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接济(jì)文绉绉(zōu)
B.噩耗(è)伎俩(jìliǎnɡ)
C.吊唁(yàn)唏嘘(xī)
D.诘问(jié)焦灼(zhuó)
2.找出有错 别字的一项( )
A.信客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B.他读 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
C.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D.茅屋外只有劲利的山风。
3.下列每组词语都 有错别字,指出后并加以改正。
A.克扣 接济 噩耗 低媚顺眼( )
B.唏嘘 希罕 呵斥 风尘苦旅( )
C.诘问 伎俩 颠沛 穷愁了倒 ( )
D.焦灼 吊唁 鸡零狗粹 长途跋涉( )
四、【课后拓展提升】温故知新拓展视野
信客死后,有很多人来吊唁,请你写一段话,作为信客的墓志铭。(提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就其内容是对他生平事迹和品质的概述,语言要力求简练、通畅。)
信客之墓志铭:
五、【我的收获】(请同学们写下你心中的感悟、收获。)
4、《信客》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独立阅读,能有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学习重点:
1.对信客的工作的细致描写。
2.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 神。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学习内容及流程:
一、【课前自主预习】独立预习 课前完成
1、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唏嘘( ) 噩耗( ) 焦灼( ) 猝然( )
伎俩( ) 吊唁( ) 文绉绉( ) 诘问( )
(2)理 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猝然:
伎俩:
诘问:
焦灼:
颠沛:
诺诺:
吊唁
3、了解作者
作者 ,生于 年,是我国著名的 、 、 。主要作品有 、 、 、 等。
4、了解背景
作者的家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20世纪初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承担,于是“信客”这种特殊的职业也就应运而生。作者从小就听人家讲家乡信客的故事长大,对信客的酸甜苦辣记忆犹新,于是就写了此文。课文写了两代信客的命运,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
二、【我的课堂】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提问: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复述课文内容。
3、下面还有这几个问题,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并推选展示讨论结果
(1)、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你对“信客”这种职业的初步印象。
(2 )、信客工作的“苦”体现在哪些方面?
(3)、你喜欢信 客吗?为什么?
(4)、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什么事 迹?为什么要重点写?
三、【课堂能力训练】仔细读题积极思考,认真完成
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接济(jì)文绉绉(zōu)
B.噩耗(è )伎俩(jìliǎnɡ)
C.吊唁(yàn)唏嘘(xī)
D.诘问(jié)焦灼(zhuó)
2.找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A.信客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B.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
C.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D.茅屋外只有劲利的山风。
3.下列每组词语都有错别字,指出后并加以改正。
A.克扣 接济 噩耗 低媚顺眼( )
B.唏嘘 希罕 呵斥 风尘苦旅 ( )
C.诘问 伎俩 颠沛 穷愁了倒( )
D.焦灼 吊唁 鸡零狗粹 长途跋涉( )
四、【课后拓展提升】温故知新拓展视野
信客死后,有很多人来吊唁,请你写一段话,作为信客的墓志铭。(提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就其内容是对他生平事迹和品质的概述,语言要力求简练、通 畅。)
信客之墓志铭:
五、【我的 收获】(请同学们写下你心中的感悟、收获。)
5、《第10课 信客》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信客职业及其品质。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理解“信客”这种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3、学习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可贵品质,培养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
1、品味佳句,体会语言风格。
2、研读人物形象归纳人物品格,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和思路,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学习内容及流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独立预习,课前完成
1、反复认真熟读课文,完成下面习题。
按课文内容填空
三十年信客生涯,( )奔 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 ),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 ),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 )。四乡敬重,( ),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二、【课堂合作探究】细读课文,小组学习
(一)小组合作,细读课文,合作探究以下细节问题,并将讨论成果在全班交流展示:
(1)文章重点写了哪个信客?为什么要写老信客?
(2)年轻信客的结局怎样?为什么要求死后和老信客葬在一起?
(3)请用一句话或一 段话概括年轻信客的一生。
(4)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
(二)美 句赏析
(1)信客沉稳的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2)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 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3)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思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学生小组研读品析以上语句后,试小结本文语言的特点。
三【课堂能力训练】仔细读题积 极思考,认真完成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只要信客一回村……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1.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 )
(2)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 )
(3 )回到乡间 ,他就夹上一把 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 )
2.为什么老信客说“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用原话回答。
四【课后拓展提升】温故知新拓展视野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信客一样默默奉献着而又处在社会 下层的平凡人?请举一两例,并谈一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2、文化积累:从四大名著中,分别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 写出其性格特征及相关情节,并对该人物作出简要评价。
名 著 | 人 物 | 性格特征 | 故事情节 | 评 价 |
《西游记》 | ||||
《水浒传》 | ||||
《三国演义》 | ||||
《红楼梦》 |
3、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班主任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3)有时候,课堂上老师上课也用方言,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你说道:
五【我的收获】(请同学们写下你心中的感悟、收获。)
6、《第10课 信客》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信客职业及其品质。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理解“信客”这种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3、学习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可贵品质,培养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
1、品味佳句,体会语言风格。
2、研读人物形象归纳人物品格,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和思路,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学习内容及流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独立预习,课前完成
1、反复认真熟读课文,完成下面习题。
按课文内容填空
三十年信客生涯,( )奔 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 ),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 ),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 )。四乡敬重,( ),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二、【课堂合作探究】细读课文,小组学习
(一)小组合作,细读课文,合作探究以下细节问题,并将讨论成果在全班交流展示:
(1)文章重点写了哪个信客?为什么要写老信客?
(2)年轻信客的结局怎样?为什么要求死后和老信客葬在一起?
(3)请用一句话或一 段话概括年轻信客的一生。
(4)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
(二)美 句赏析
(1)信客沉稳的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2)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 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3)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思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学生小组研读品析以上语句后,试小结本文语言的特点。
三【课堂能力训练】仔细读题积 极思考,认真完成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只要信客一回村……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1.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 )
(2)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 )
(3 )回到乡间 ,他就夹上一把 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 )
2.为什么老信客说“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用原话回答。
四【课后拓展提升】温故知新拓展视野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信客一样默默奉献着而又处在社会 下层的平凡人?请举一两例,并谈一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2、文化积累:从四大名著中,分别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 写出其性格特征及相关情节,并对该人物作出简要评价。
名 著 | 人 物 | 性格特征 | 故事情节 | 评 价 |
《西游记》 | ||||
《水浒传》 | ||||
《三国演义》 | ||||
《红楼梦》 |
3、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班主任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3)有时候,课堂上老师上课也用方言,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你说道:
五【我的收获】(请同学们写下你心中的感悟、收获。)
7、《敬畏自然》第一课时优质导学案
自学说明:
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观点较鲜明,通过讨论、质疑,挖掘观点与
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又通过品读、揣摩,理解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并学习运用,以期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学习目标:
1、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反复阅读,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感悟科学理性
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学习重点: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
学习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学习过程:
一、导语提示: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他的恩惠,在她怀中壮大,高天流云、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河落日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破坏了自然,自然母亲已伤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尘,污浊的空气,脱皮空腹的山峦,日渐枯竭的水源……这就是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接受自然回馈的礼物。人与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人类又该怎样对待自然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并感悟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或许我们就会多一份爱护自然的责任。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内容谈感受:
。(学生展示)
二、请你认真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据上下文语境理解词义:(黑板展示)
狼藉 混淆 深邃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三、整体感知:(圈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请各小组同学通过讨
论、交流并口头展示)
1、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2、你认为“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讨论、交流,小组自由展示)
1、再读课文,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⑴、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五、挑战自己(质疑思辨):
教师引导: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的观点有质疑吗?(学生质疑,畅所欲言)
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⑶、人类不可以改造自然?
列举你提出的问题
六、拓展研究:
教师引导:(黑板文字、语言交替展示)
根据精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七、测试(略)
八、师生反思:
8、《祝福》 第一课时 导学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字音、字形,了解作家、作品及文章背景。
2、梳理概括小说情节,了解倒叙手法及其作用。
【重点难点】
1、梳理概括小说的情节。
2、赏析文中倒叙手法及其作用。
【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法。
2、学生小组讨论。
预习案
【预习内容】
一、了解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等专集;
二、背景介绍
《祝福》写于1924年,是鲁迅短篇小说《彷徨》的第一篇。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的《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三、关于“祝福”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并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四、学生课前认真、细心默读文章,在文章圈点、勾画,并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预习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钝响( ) 监生( ) 朱拓( ) 陈抟老祖( ) 炮烙( )
瘦削不堪( ) 踌躇( )( ) 少不更事( ) 谬种( )
俨然( ) 醉醺醺( ) 驯熟( ) 桌帷( ) 讪讪( )
草窠( ) 执拗( ) 蹙缩( ) 倔强( ) 门槛( )
二、识记并解释下列字形
寒xuān( ) 无精打cǎi( ) 蹒shān( )
沸反盈天(解释):
探究案
【探究内容】
一、本文是一篇长篇小说,请在预习的基础上按照小说的要素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内容。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二、 本文在叙述手法上采用了什么叙述手法?有什么作用?
【达标检测】
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我很sǒng( )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着了芒刺一般
②我在极短期的踌chú( )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
③“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wú( )着
④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fèi( )反盈天的
2.下列句子中,每句有一个错别字,挑出来,把正确的字写在句后括号里。
①旧历的年底必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毕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 气象来。( )
②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 暄……( )
③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蔼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
④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韪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 )
3.选词填空。
①“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________(a.简洁b.直捷c.直接d.简捷)的说。
②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a.偶尔b.偶然c.间或d.随便)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
③“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________(a.精神b.神采c.光采d.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④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________(a.悲凉b.悲苦c.悲郁d.悲哀)的神色。
9、《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8生字,会写12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4、体会对比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
学习重点:
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学习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方法。
学习准备:ppt课件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圈出本课生字、词语,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找出记忆字形的方法。
2、 熟读课文,遇到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 在孩子们的帮助下,改正了 ,和孩子们过上了 的生活的故事。
二、再读课文,
1、根据下面语句提示画出相关句子,并填在横线上,明白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当巨人外出时,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时,花园 ;当巨人回来时,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 ;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后,花园 ;最后,当巨人拆除围墙时,花园 。
2、根据所填句子,你能想象出什么画面,任选两个写一写。
家长签字: 教师评价:
课堂助学
第一课时
1、组内初读课文,互相评价,检查字词情况
1)读拼音写词语。
yáng yì zēng tiān lěng kù fù gài
( ) ( ) ( ) ( )
níng shì huǒ lā lā gào shì pái
( ) ( ) ( )
2)比一比,组词。
疑( ) 折( ) 益( ) 醒( )
凝( ) 拆( ) 溢( ) 酷( )
2、听读课文,
1)汇报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巨人的花园是一个什么样的花园?(用一个词语概括)
3)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来,读一读,想象画面)
3、小组内汇报,与组员互相补充,进行全班交流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一说花园四季的景色。
课堂检测:
1、填空。
“墙”共( )笔,右上边的笔顺是 。
“添”共( )笔,右下边是( )。
“隆”共( )笔,第六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