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焦沫2003-10-2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要苦练基本功。
3.会用“终于”说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读背课文,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梅兰芳资料。
2.课前播放梅兰芳京剧片段录象。
3.梅兰芳照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学生汇报成果。
二.结合汇报导入。
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
一、三段。
1)他天生就是唱戏的料子吗?来读一读第一段。
2)他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
3)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4)小朋友们加上动作再读一读,看看谁像那位师傅。
5)学生加动作读。
6)你们知道“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吗?谁来说给老师听听?生说。
7)师傅可是大行家,他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看来梅兰芳得改行了,他后来怎样了呢?我们来看看课文第三段。
8)生读第三段。指生读。
9)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生说。
10)这一段告诉我们,梅兰芳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
1)刚才师傅还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怎么现在成了“大师”,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1
2)生问。问得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2.细读第二段。
1)这段有几句话。谁来读读第一句。
2)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谁也想来读读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吧!齐读。
3)指导看图: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图,梅兰芳在干什么?怎么看的?生说。
4)书上是怎么说的?读一读。(根据回答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指名读句子。齐读这句话。
5)哪个词最能表现梅兰芳在认真看鸽子?指导读“紧盯”,能给他找个好朋友吗?(注视)他为什么要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水底游动的鱼儿呢?(为了练眼神)谁来读这句话?
6)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练习,师出示实物。要求:眼睛不能眨,紧跟着老师的手。
7)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自由发挥)
8)那么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了一天、两天呢?(不是的)从哪儿知道的呀?(常常)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谁来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指导朗读(注意“紧盯”、“注视”“常常”)
9)经过苦练,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所以人们怎么说?(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指导朗读)小朋友你们会用眼睛说话吗?(不会)老师也不会,但是谁会?(梅兰芳)梅兰芳真了不起!
10)除了要练眼神之外,还要练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
1
1)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我们再来读读第三段。用“终于”说一句话。
四.总结课文。
1.梅兰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师小结:只要肯吃苦、肯努力,即使你不是很聪明也能有大的本事。
2.最后让我们带着对他尊敬再来读读课文。(齐读)
五.作业自助餐。
1.给下面的字找几个好朋友。
神()()()艺()()()
决()()()底()()()
2.你一定能填上合适的词。试试看!
A.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B.梅兰芳小时侯学艺时,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
3.你会用“终于”说一句话吗?
4.学了这篇文章收获一定不小吧,你还能举出哪些名人苦练基本功的例子?
教学随笔:
作者邮箱:jim89@vip.sina.com
资料提供者:
2、《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焦沫2003-10-2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要苦练基本功。
3.会用“终于”说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读背课文,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梅兰芳资料。
2.课前播放梅兰芳京剧片段录象。
3.梅兰芳照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学生汇报成果。
二.结合汇报导入。
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
一、三段。
1)他天生就是唱戏的料子吗?来读一读第一段。
2)他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
3)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4)小朋友们加上动作再读一读,看看谁像那位师傅。
5)学生加动作读。
6)你们知道“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吗?谁来说给老师听听?生说。
7)师傅可是大行家,他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看来梅兰芳得改行了,他后来怎样了呢?我们来看看课文第三段。
8)生读第三段。指生读。
9)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生说。
10)这一段告诉我们,梅兰芳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
1)刚才师傅还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怎么现在成了“大师”,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1
2)生问。问得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2.细读第二段。
1)这段有几句话。谁来读读第一句。
2)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谁也想来读读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吧!齐读。
3)指导看图: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图,梅兰芳在干什么?怎么看的?生说。
4)书上是怎么说的?读一读。(根据回答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指名读句子。齐读这句话。
5)哪个词最能表现梅兰芳在认真看鸽子?指导读“紧盯”,能给他找个好朋友吗?(注视)他为什么要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水底游动的鱼儿呢?(为了练眼神)谁来读这句话?
6)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练习,师出示实物。要求:眼睛不能眨,紧跟着老师的手。
7)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自由发挥)
8)那么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了一天、两天呢?(不是的)从哪儿知道的呀?(常常)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谁来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指导朗读(注意“紧盯”、“注视”“常常”)
9)经过苦练,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所以人们怎么说?(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指导朗读)小朋友你们会用眼睛说话吗?(不会)老师也不会,但是谁会?(梅兰芳)梅兰芳真了不起!
10)除了要练眼神之外,还要练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
1
1)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我们再来读读第三段。用“终于”说一句话。
四.总结课文。
1.梅兰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师小结:只要肯吃苦、肯努力,即使你不是很聪明也能有大的本事。
2.最后让我们带着对他尊敬再来读读课文。(齐读)
五.作业自助餐。
1.给下面的字找几个好朋友。
神()()()艺()()()
决()()()底()()()
2.你一定能填上合适的词。试试看!
A.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B.梅兰芳小时侯学艺时,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
3.你会用“终于”说一句话吗?
4.学了这篇文章收获一定不小吧,你还能举出哪些名人苦练基本功的例子?
教学随笔:
作者邮箱:jim89@vip.sina.com
资料提供者:
3、《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 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三、教学准备:
梅兰芳京戏磁带、投影片、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兰、芳、艺”,理解部分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及梅兰芳学艺的勤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很高兴认识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梅兰芳京剧《生死恨》的几句唱词)
师:听了以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可能问:1.这是什么?2.这是谁唱的?]
师答1这是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师答2这出京剧是梅兰芳唱的。(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
师:他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戏时的情景。现在见到梅兰芳你有什么疑问呢?[学生有的问: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有的问:他为什么打扮成这样呢?他到底是怎样学唱戏的?]
这么多问题,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去发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梅兰芳学艺》,跟老师一块写课题: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读准兰、芳、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一次读不好可以读第二次。
2.自主识字。
出示生字词语:
bài fù xiáng gē d qín jù
拜师师傅飞翔鸽子水底勤学句子
jn huò zh zhù shì líng huó
紧盯或者注视灵活
(1)哪些字老师不教你就认识的?指名读,读正确的说说怎么认识的,读错的相机纠正。
(2)还有不认识的借助拼音拼一拼,然后指名读。
(3)同座位互读互纠。
(4)齐读。
3.这篇课文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请大家标上序号。
4.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做评委。
5.放课文录音,听听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然后指名读一读。
6.同座位互读互纠。
7.齐读课文。
8.自由读,小组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过渡:读通了这篇课文,那么大家知道梅兰芳为什么能成为京剧大师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A师引读:经过———(生接读)———
B师问:梅兰芳有名吗?(有名)哪个词知道的?(世界闻名)那么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容易吗?(不容易)那些词可以看出来?
C谁来读一读,读出“不容易”,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书法家吗?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勤学苦练吧!下面我们来写好这三个字。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兰、芳、艺
2.学生自由读后说说怎么记住这三个字?
3.指名说,师范写或请学生上台写,其他学生评价,提示“芳”的笔顺,“艺”的第四笔“乙”。
4.学生描红。
5.展示评价。
五、练习
必做题:
口头填空:梅兰芳小时侯学艺时,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 )。
选做题:
1.看一段京戏,说说你对京戏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2.课后收集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学苦练成材的事例。
4、《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要苦练基本功。
3.会用“终于”说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读背课文,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梅兰芳资料。
2.课前播放梅兰芳京剧片段录象。
3.梅兰芳照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学生汇报成果。
二.结合汇报导入。
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三段。
1)他天生就是唱戏的料子吗?来读一读第一段。
2)他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
3)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4)小朋友们加上动作再读一读,看看谁像那位师傅。
5)学生加动作读。
6)你们知道“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吗?谁来说给老师听听?生说。
7)师傅可是大行家,他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看来梅兰芳得改行了,他后来怎样了呢?我们来看看课文第三段。
8)生读第三段。指生读。
9)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生说。
10)这一段告诉我们,梅兰芳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1)刚才师傅还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怎么现在成了“大师”,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12)生问。问得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2.细读第二段。
1)这段有几句话。谁来读读第一句。
2)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谁也想来读读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吧!齐读。
3)指导看图: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图,梅兰芳在干什么?怎么看的?生说。
4)书上是怎么说的?读一读。(根据回答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指名读句子。齐读这句话。
5)哪个词最能表现梅兰芳在认真看鸽子?指导读“紧盯”,能给他找个好朋友吗?(注视)他为什么要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水底游动的鱼儿呢?(为了练眼神)谁来读这句话?
6)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练习,师出示实物。要求:眼睛不能眨,紧跟着老师的手。
7)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自由发挥)
8)那么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了一天、两天呢?(不是的)从哪儿知道的呀?(常常)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谁来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指导朗读(注意“紧盯”、“注视”“常常”)
9)经过苦练,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所以人们怎么说?(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指导朗读)小朋友你们会用眼睛说话吗?(不会)老师也不会,但是谁会?(梅兰芳)梅兰芳真了不起!
10)除了要练眼神之外,还要练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
11)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我们再来读读第三段。用“终于”说一句话。
四.总结课文。
1.梅兰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师小结:只要肯吃苦、肯努力,即使你不是很聪明也能有大的本事。
2.最后让我们带着对他尊敬再来读读课文。(齐读)
五.作业自助餐。
1.给下面的字找几个好朋友。
神()()()艺()()()
决()()()底()()()
2.你一定能填上合适的词。试试看!
A.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B.梅兰芳小时侯学艺时,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
3.你会用“终于”说一句话吗?
4.学了这篇文章收获一定不小吧,你还能举出哪些名人苦练基本功的例子?
教学随笔:
5、《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从小要苦练基本功。只要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注视紧盯学艺或者灵活飞翔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2、填空。
梅兰芳小时候______,经过______,终于成为________。
【传统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视复习。认真设计复习,既能让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作好学习新内容的准备,又能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
二、讲读课文。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兰芳学艺》(生读课题)。大家进一步来阅读课文,想一想,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
【设计的过渡语,提示了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边读边想:梅兰芳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学生必须经过思考才能回答,而且有很强的针对性。】
(2)出示句子。讨论:“眼睛没有神”是什么意思?“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3)齐读。
(4)为什么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呢?
学生讨论后,出示填空:
①因为梅兰芳_________,所以师傅说_________。
②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这一段话,非常到位。不仅理解了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而且进行了表达的训练。】
2、学习第二段。
过渡: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灰心、失望了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这个过渡性的问题,设计得也很好。提问的角度,很有创意。】
(1)出示第二段话,指名读。
(2)讨论第一句话。
梅兰芳灰心、失望了吗?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第一句话,一带而过。问与答相呼应。】
(3)讨论第二句话。
梅兰芳下定了决心后,又是怎么做的?
请小朋友先到课文第二段中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女生齐读。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勤学苦练)是从哪儿看出梅兰芳在勤学苦练的?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呢?
哪个词儿体现了“勤”?(常常、日子一长)能把“常常”这个词换一换吗?
把句子中“飞翔”和“活动”去掉,再来读一读句子,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梅兰芳为什么一定要紧盯飞翔着的鸽子,注视游动着的鱼儿呢?
【这两句话的教学,层次清楚,先了解大意,知道梅兰芳是怎么做的。然后,再分别从三个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引导学生推敲词语的意思,这一部分的教学很有特点,语言理解的训练非常到位。】
(4)引读第三、四句话。(师引)梅兰芳下决心苦练眼神,练习的时间长了,双眼——(生读),(师引)所以人们都说——(生读)。
讨论:眼睛真的会说话吗?
(5)根据板书小结,齐读第二段。
【这一段的教学,思路十分清楚,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读的形式是多样的,理解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
3、学习第三段。
过渡:梅兰芳的眼睛变得有神了,他是不是就满足了呢?从“勤学苦练”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梅兰芳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了其他的唱戏基本功。)
(1)引读。(师引)是啊!梅兰芳下定了决心,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唱戏的各种基本功,终于成了——(生读)。(板书:京剧大师)
(2)讨论。
一个被师傅认为不唱戏料子的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后成了一位京剧大师,容易吗?
学到这儿,你想对梅兰芳爷爷说些什么呢?(祝贺您,爷爷,……)
(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梅兰芳还苦练了其他的唱戏基本功,这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有利于学生对梅兰芳的认识。后面设计的两项练习,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
三、总结延伸。
梅兰芳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
老师课间的观察,发现有的同学现在仍然没有学会跳绳,你们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用“只要……就……”这样的句式练习)(板书:下定决心,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那么,不会跳绳的同学,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四、齐读课文。
五、作业 。
1、背诵课文。
2、用“终于”和“只要┅┅就┅┅”分别写一句话。
板书:
14梅兰芳学艺
不是“料子”→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下定决心,不断努力,就能成功。
【孙新霞老师的这一节课,有三个特点:(1)教学思路清楚,教学过渡自然,整节课上得很流畅。(2)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很扎实,不仅重视读和理解的训练,而且有机地进行表达的训练。(3)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6、《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14梅兰芳学艺
二、复习。
⒈你最喜欢哪个词语,带着其他小朋友读两遍。
⒉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三、分析课题,引出文末。
⒈分析课题:梅兰芳学艺就是梅兰芳学唱京剧,那么他最终学成了没有?(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⒉指名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⒊以自己的理解来练读这一节。
四、学习一、二两自然段。
⒈投影出示:①梅兰芳为什么要苦练眼神?②他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自读、讨论、交流。
⒉读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题。
抓住“没有”、“不是”理解,并指导朗读。
⒊读第二自然段,解决第二题。
由图到文,画出重点词语,抓重点词语朗读感悟。
指导朗读,背诵这一自然段。
课中休息:欣赏梅兰芳的京剧片断。(播放录像)
五、再次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六、表演总结,谈体会。
七、作业。
⒈把梅兰芳学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⒉抄写你最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14梅兰芳学艺
没有神儿
不是唱戏的料子
勤学苦练
会说话
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7、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一课时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一课时,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名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苦练前——眼睛没有神儿,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师傅根据他的经验,结合对梅兰芳的观察,作出如此的判断,这预示着他要获得观众认可,取得成功,必须付出比常人多出许多的努力。
苦练后——眼睛会说话了,梅兰芳的决心没有动摇,表明了他愿望的强烈。为了弥补先天的不足,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梅兰芳用不同的方式苦练眼神,表现了他练功的刻苦。愿望和刻苦,再加上持之以恒,“日子一长”,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人们评论说梅兰芳的眼睛回说话了,课文最后点出勤奋苦练的结果——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3.梅兰芳学艺
2.解题
1) 介绍梅兰芳生平
指名拼读兰,提醒学生读准边音。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2) 学习词语:学艺
指读“艺”。说说“学艺”是什么意思。
3) 指名把课文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画出生词,圈出生字,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拼读几遍,长句子用~~画出,多练读几遍。
2. 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眼神 决心 紧盯 或者 水底 苦练 拜师 飞翔 鸽子 注视
3.试读课文
1) 指读说说本课有几个小节?(3个)
2) 请三个学生分段试读课文。提醒学生读准儿化音。
3) 引导读通长句子。/article/
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要求学生先读准生字词,再读通句子,注意句中的停顿。
4.范读课文。
读后引导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梅兰芳学艺,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一课时,希望对你有帮助!
8、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三课时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三课时,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会用“终于”说话。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三课时
重点难点:书写入体,把字写漂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识“横山头”.“戈字旁”和“系字旁”。
2.出示生字认读
紧 灵 或 芳 艺
注 视 活
注意书写规则。
三、练习说话。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终于”最终如何,前提是什么?
四、背诵课文。
教后小记: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梅兰芳学艺,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三课时,希望对你有帮助!
9、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二课时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二课时,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重点难点:在朗读中理解梅兰芳的眼睛怎么会说话的。
教学过程: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 指读,说说这一节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 “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3) 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因为他的眼睛没有神儿)
2.细读第3自然段。
1) 这一节重要告诉我们什么?(梅兰芳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闻名世界的京剧大师。)
2) 理解“世界闻名”和“大师”的意思。
世界闻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
大师:在学问或艺术上都很有成就,为人们所崇敬的人。
3) 读过1和3节后,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第2自然段
2) 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句话说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第二句说梅兰芳苦练眼神。
第三句话说梅兰芳苦练眼神的结果。)
3)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article/
先看图再读课文。用~~~~画出梅兰芳怎么做的句子。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飞翔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儿?
(只有看远处的.变化的东西,才对提高眼力有好处。)
紧盯.注视表示“看”的意思,是聚精会神地看。
常常就是经常,说明梅兰芳练功能持之以恒。
用——画出写梅兰芳刻苦练功结果的句子。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象会说话,这说明什么?
(只要有决心肯苦练,就能练出过硬的本领。)
4.再读课文第3节
1) 齐读课文。
2) 说说课文中的哪个词概括了第3节的意思?(勤学苦练)
3) 第3节哪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是付出艰苦努力的?(终于)
4) 指导朗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梅兰芳学艺,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二课时,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