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电教学设计一等奖

《因为有了电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因为有了电教学设计一等奖

1、因为有了电教学设计一等奖

因为有了电……

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为有了电……》在提示中介绍了人类是怎样用上了电,“电”为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还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交代了口语交际的内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进行科学探索的信念。

教学理念: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交流合作的机会与氛围。

2、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语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电”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做到说话完整。

3、学习与同学合作,对别人进行正确评价。

4、大胆想象,积极交流。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将自己的想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说普通话,做到态度自然,语言流利。

2、能与人合作交流,认真听、评。

教学难点: 表达流利、完整。

教具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电”的资料,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都离不开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学生交流)对了,是“电”。有了电,我们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有关电的问题,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 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话题,说说从话题中读懂了什么。明确“……”是让大家说说“电”为人类做了什么。

2、读提示,明确提示中每句话都告诉我们什么。

读一读两个带问号的句子,让学生明白要说什么,怎样说。

三、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丰富说的内容

1、比一比,看哪组收集的资料多?

2、说一说: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每组推荐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评一评,你对哪组的资料感兴趣?为什么么?

四、 口语交际

1、看了这么多的资料,你知道“电”的好处了吗?能不能用“因为有了电……”的句式来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

2、那么如果没有了电,会怎么样呢?

小组进行讨论,记录下来,然后派代表汇报。

3、你能把刚才的两个问题合起来说一说吗?

自主练习,主动到前面讲述。

提出要求

说的要求:态度自然大方,语言流利,语句完整。

听的要求:认真。

评的要求:从内容、态度、语言、声音几方面来评,做到公平。

五、 拓展延伸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收集有关的资料,还可以把刚才说的内容练习写下来。

2、因为有了电教学设计

因为有了电……

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为有了电……》在提示中介绍了人类是怎样用上了电,“电”为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还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交代了口语交际的内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进行科学探索的信念。

教学理念: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交流合作的机会与氛围。

2、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语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电”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做到说话完整。

3、学习与同学合作,对别人进行正确评价。

4、大胆想象,积极交流。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将自己的想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说普通话,做到态度自然,语言流利。

2、能与人合作交流,认真听、评。

教学难点: 表达流利、完整。

教具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电”的资料,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都离不开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学生交流)对了,是“电”。有了电,我们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有关电的问题,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 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话题,说说从话题中读懂了什么。明确“……”是让大家说说“电”为人类做了什么。

2、读提示,明确提示中每句话都告诉我们什么。

读一读两个带问号的句子,让学生明白要说什么,怎样说。

三、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丰富说的内容

1、比一比,看哪组收集的资料多?

2、说一说: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每组推荐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评一评,你对哪组的资料感兴趣?为什么么?

四、 口语交际

1、看了这么多的资料,你知道“电”的好处了吗?能不能用“因为有了电……”的句式来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

2、那么如果没有了电,会怎么样呢?

小组进行讨论,记录下来,然后派代表汇报。

3、你能把刚才的两个问题合起来说一说吗?

自主练习,主动到前面讲述。

提出要求

说的要求:态度自然大方,语言流利,语句完整。

听的要求:认真。

评的要求:从内容、态度、语言、声音几方面来评,做到公平。

五、 拓展延伸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收集有关的资料,还可以把刚才说的内容练习写下来。

3、《要下雨了》名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14、教学设计|

◆科学引导,有效阅读

师:课文一开始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

生:告诉了我们小白兔在山坡上,弯着腰割草。

师:(在黑板上边画边说)同学们看,这就是小白兔割草的山坡,这时小白兔发现了什么呢?

生:小白兔发现天阴沉沉的。

师:对,“天阴沉沉的”是什么意思?

生:是天色很阴暗的意思。

师:(出示小白兔的画片)于是,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这时候,他看见了什么?

生:一只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

师:(边说边板画)正在这时,一只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你能看出小燕子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燕子飞得很低。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小燕子从小白兔的头上飞过。

师:对,看得真仔细。这时候,小白兔也发现了。小燕子平时飞得很高,现在怎么飞得这么低呢?他觉得很奇怪,小白兔是怎样做的?(生读第2自然段)

师:现在,同学们都是小白兔了,一只小燕子就从你的头上飞过,快喊呀!

生: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师:小白兔往前一看,又看见了什么?要用书上的话说。

生: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师:(边画边说)这是池子,池子里有鱼。你发现小鱼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小鱼平时在水面下,今天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师:小白兔跑过去,是怎样问的?

生: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师:小鱼把什么消息告诉了小白兔?

生:小鱼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小白兔。

师:他还告诉小白兔什么了?

生:还告诉小白兔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师:很好。同学们看小鱼的话是分几句说的?

生:是分两句说的。

师:第一句告诉了小白兔什么?

生: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师:对,原来下雨前,不光陆地上很闷,水里也很闷。小鱼在水里闷得很,会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我们来当一当小鱼,用手做水面。大家都到水里来,在水里闷得很,憋住气,快游到水面透透气。(学生随老师演示)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水里闷得很,很难受,而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就舒服多了。谁能这样说:“下雨前小鱼游到水面上来,是因为……”

生:下雨前小鱼游到水面上来,是因为他们觉得水里很闷,想透透气。

师:小鱼还对小白兔说了什么?

生: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师:这种朋友间的关心,多好呀!

师:在回家的路上,小白兔又看到了谁?

生: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

师:(画两只蚂蚁)大家看,这是谁?

生:蚂蚁。

师:这是多少蚂蚁?

生1:一大群蚂蚁。

生2:不对,这才两只蚂蚁。

师:那多少才是“一大群”呢?

生:很多。

师:(画一大群蚂蚁)小白兔看到这一大群蚂蚁是怎样做的?

生:他把“要下雨了”的消息告诉了蚂蚁。

师: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样对蚂蚁说呢?

生:蚂蚁,蚂蚁,你们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师:(边画边说)大家看蚂蚁背后背着什么?头上顶着什么?

生:他们的粮食。

师:哪位同学知道为什么下雨前蚂蚁要往高处搬家呢?

生:因为下雨时,水由高处往低处流,如果蚂蚁的家在低处,水一冲下来,就会把他们的家淹了。

师:同学们自己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想:是小白兔告诉蚂蚁要下雨了,还是蚂蚁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

生:是小白兔告诉蚂蚁要下雨了。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我从“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这里看出来的。

师:那蚂蚁告诉小白兔什么了?

生:我们已经知道要下雨的事情了。

师:想一想,蚂蚁说“是要下雨了”,也就是“要下雨”这个消息怎么样?

生:是对的。

师:(边说边画)正在这时,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同学们看,雨点大吗?……不一会儿,地上就出现了小水洼,这雨下得怎样?

生:雨下得很大。

师:不光大,还怎样?

生:还很迅速。 

师:可以说这场雨下得又大又急。我们在读雨的声音“哗,哗,哗”的时候,要读出雨下得又大又急的样子。

师:下雨前,小白兔也发现了一种现象,他当时不知道,你知道吗?

生:他觉得天阴沉沉的。

师:对,下雨前,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和平时不一样的现象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去观察,去了解,我们比一比谁知道得多,好吗?

赏析:较好地处理了学习语文与思想教育的关系,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了思想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小白兔与小鱼的对话时,她告诉学生:“这种朋友间的关心,多好呀!”这种在指导朗读和理解句子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教法,使学习语文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达到了训练语言文字的目的,又发挥了思想教育的作用。

4、《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默写练习

1.温庭筠《望江南》一词中体现全词主旨的一句是: , 。

2.范仲庵《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念家乡但又未立功难返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运用典故,希望皇帝能重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愁”思别有新意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自己想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句子是:_________ _ ,_________ 。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______ 。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_____ ,_____ 。

1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_______ ,_______ 。

1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 ,_____ ”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12.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_________ ,

13.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____ , 。

14.《武陵春》抒发生离死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

15.《武陵春》中诗人借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苦物化,从而抒发自己内心深重苦闷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

16.《沁园春》中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 。

18.___________________,五月人倍忙。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20.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渔家傲?秋思》中,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表明陈涉具有远大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表明陈涉具有反抗封建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望江南》中,简明地写出了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月夜》诗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秦王曰:“天子之怒,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唐雎与之针锋相对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很多诗词中流露出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请你再写出连续两句描绘田园风光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__,不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__;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

32、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与世无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又一年矣。

37.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句子,《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狂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蘋洲

40、古诗文中富含哲理的诗句很多,请试举出两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江城子》中表现作者想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43. 《咏梅》词中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4. 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 。

45.在《武陵春》中用夸张表达作者愁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4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7.《沁园春》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沁园春》中表达作者想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梦境回到现实,情绪一落千丈,凝聚着作者壮志难酬、万千感慨的句子是:___。

51我想: , 。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52.请写出与“雪”有关的诗句 ,

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4.写出和“酒”有关的完整诗句: ,

55. 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破阵子》中描写军营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枳花明驿墙。

60、已是黄昏独自愁, 。

61、 ,只有香如故。

62、 ,梨花落后清明。

63、池上碧苔三四点, 。

64、巧笑东邻女伴, 。

65、 ,元是今朝斗草赢。

66、 ,列国周齐秦汉楚。

67《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68、《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句子是:

69、《出师表》中写出创业维艰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 ,

70、《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志趣的句子是: , 。

71、《出师表》中提出要严明赏罚的建议的句子是: , 。

72、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73、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都说“ ,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7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75、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是 ,

76、《月夜》中写出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语句是 , 。

77、《望江南》中写女子登楼远眺盼归人而不得的失望、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 ,

78、《观刈麦》中表现劳动者劳作艰辛的句子是 , 。

79、《商山早行》中写游子客居异乡,早行所见清冷景象的句子是 ,

80、《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与世无争襟怀坦荡品格的句子是 , 。

81、苏轼的《浣溪沙》中描写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的诗句是 , .

82、李清照的《醉花阴》中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意境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

83、辛弃疾在《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热情赞颂孙权年少有为,成就盖世功业的句子是 , 。

84、《山坡羊 骊山怀古》中悲叹世事无常的句子是 , ,; , 。

85、《朝天子 咏喇叭》中表现宦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痛苦和不幸的句子 , , 。

86《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8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88《渔家傲》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志的句子是 ,

90、《观刈麦》中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 , __ 。

91《观刈麦》中直接表现农民劳动繁忙辛苦的句子 _____ , 。

92、《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请在《观刈麦》一诗中找出与此相似的句 子 , 。

93《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 , 。

9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一致。

95 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勤劳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拾麦者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抱子拾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 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描写与中原迥然不同的塞外秋景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 辛弃疾在《破阵子》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出师表》简述三顾茅庐的句子是

99.范仲淹的《渔家傲》写将士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

100《观刈麦》中,揭示赋税繁重使农民苦不堪言的句子: ,

5、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

心中有一团火做啥都很积极,对一切事物都是抱有向上的态度,喜欢乐心帮助他人,温暖他人,下面小编带来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案设计2021,希望大家喜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

2.体会张秉贵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挖掘人物亮点,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并感悟张秉贵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人物“心有一团火,温暖万人心”的品格和精神应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不断传承与发扬。

1.教学重点:体悟细节描写中表现出的人物优秀品质。

2.教学难点:掌握通讯的写法。

课前要求学生阅读并梳理文本情节,了解学习张秉贵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看视频,谈感想)

播放《全国劳模张秉贵:将卖糖果做到极致》视频,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导入:

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张秉贵为全社会展现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他的这种“心有一团火,温暖万人心”的品格和精神应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不断传承与发扬。张秉贵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已远远超越了他所生活和工作的那个时代,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光辉典范。

二、 背景介绍

平凡的岗位同样能干出不平凡的事,那么张秉贵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到纺织厂当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让张秉贵不堪回首。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他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他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一把就能抓准分量;“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

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1987年,张秉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69岁;1988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大门广场处为其竖立半身铜像至今,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三、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画出重要字词,概括文章写了张秉贵的哪些事,分别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字词检测过关。

【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座无虚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传诵】①辗转传布诵读(多用于诗词、文章等);②辗转传布称道(多用于名声等)。注特别意:传颂,传播颂扬,重在颂扬;传诵和传颂比较,诵一般指扩大说的范围,而颂是称赞的意思,多指传播名人名事。

3.概括文章写了张秉贵的哪些事,分别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从中可以看出张秉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①张秉贵用糖哄哭闹的小孩,表现了他的耐心细致、周到体贴。

②张秉贵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表现了他体贴入微、急人所急、解人所难的品质。

③张秉贵接待了气呼呼的女顾客,表现了他的热情大度、主动耐心、和蔼亲切。

④张秉贵的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他的服务态度,表现了他的隐忍克制、爱岗敬业、公私分明。

⑤张秉贵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被买得少的顾客质问后受到触动,表现了他自我反省、不断成长的品质。

⑥张秉贵忆往昔被兵痞打,今天却收到女顾客的水果而感慨不已,表现了他懂得感恩,乐于奉献的品质。

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当好顾客的参谋,表现他主动求知、严于律己、视“为人民服务”为服务宗旨的品质。

⑧张秉贵去吃夜宵,因座无虚席,厨房大师傅特意给他拿凳子而受启发,表现了他善于剖析小事、思想觉悟高。

总而言之,张秉贵是一位热情体贴、细致周到、诚恳耐心的优秀老售货员。

4.文章基本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表现。

第二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成长。

第三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影响。

四、重点研讨

1.文章在描写张秉贵的时候,选择了很多细节,试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示例1:张秉贵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下班后累得“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强烈的细节对比,突出张秉贵忘我的工作精神。

示例2:张秉贵也随着她向柜台东头走去,边走边想:她准遇到了什么不顾心的事,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热情接待她。张秉贵一边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果,味道还不错,您想看看吗?我向您介绍一下。”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结合,揭示他的主动耐心、亲切和蔼,善于应对各种顾客。

示例3:他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他的细致周到。

示例4:忆往昔,看今天,他默默地想,现在我刚为人民做一点儿事,他们就把我当亲人相待,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8年他入党后,想了又想,个共产党员到底图什么?图的就是多为人民服务!心理描写,表现了他的成长过程。

总之,细节描写使内容更加真切感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2.找出文中写“一团火”的句子,分析文章的行文线索和结构特点,并说说文章为什么用《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作为标题。

①收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

②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

③张乘费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

④您那感人肺腑的事迹,使我心中仿佛升起了一团火。

“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作品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贯穿全文。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主人公具有“一团火”精神风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这种结构安排,起到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构上的特点:倒叙写法。先点明张秉贵是劳动模范,再用丰富事例加以佐证,同时辅以插叙。买糖果的人形形色色,有老有少,有感激他、赞扬他的也有脾气爆、对他发火的,但是张秉贵始终用他“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态度服务每一个人。这样安排更能突出这位劳动模范就如一团火,无论何时何境都能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温暖众人心的美好精神品质。

3.文章为什么以一位路过北京的青年农民的诗歌结尾?

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感动了很多很多人,正在发挥着他的巨大作用,因而显示了“一团火”精神的崇高可贵。

五、学有所获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觉得人物通讯在写作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选择典型人物,不一定非得崇高伟大的人物;精选表现人物崇高品格的事例;注重细节描写;用适合的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安排好文章的结构;注意语言的优美生动……

2.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给了你什么启发?

示例1:张秉贵为全社会展现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他的这种“心有一团火,温暖万人心”的品格和精神应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不断传承与发扬。

示例:2: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这位杰出的劳动模范,像他那样爱岗敬业,像他那样刻苦勤奋,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像他那样助人为乐!

示例3:张秉贵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已远远超越了他所生活和工作的那个时代,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光辉典范。

六、内容拓展

齐读下面的诗句,结束本课的学习。

假如我是一束光,

就要给别人送去一片光芒

假如我是一阵风,

就要给别人送去一阵清凉

假如我是一朵花,

就要给别人送去一阵芬芳

假如我是一棵树,

就要给别人送来一片阴凉

假如我是一首歌,

就要给别人送去一片悠扬

七、作业:写一篇读书笔记,谈你对人物的认识。

6、《爸爸买来电饭锅》教学设计

《爸爸买来电饭锅》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

1、知道阅读说明书的方法,懂得电饭锅说明书的内容――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28个词语的意思,初步会用“除了……还……”写句子。

3、体会说明书的用处,培养学生看产品说明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知道阅读说明书的方法。

2、懂得电饭锅说明书的内容――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会用“除了……还……”写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带来一则产品的说明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本单元的学习提示。

2、带着课后练习第2题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和词语。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课文。6分

1、揭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新色生活产品越来越多,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走进了千家万户。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中的爸爸买来了一个电饭锅,拆开来一看发现了一张纸。这是一张怎样的纸呢?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二、 学习本单元的学习提示。7分

什么叫说明书?请同学们在学习提示中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说明书一般包括哪几部分的内容?我们学习说明书是为了什么?

三、初读课文。12分

1、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爸爸买来电饭锅》的大意。

2、思考:课文是不是一篇说明书?交流讨论。

3、自由朗读课文:

(1)、划出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用“__?”线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4、 交流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

三、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12分

1、 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按要求默读课文:

(1)、用“__”划出电饭锅用途的句子。

(2)、用“曲线”划出电饭锅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句子。

3、 交流讨论:电饭锅有什么用途?用“除了……还……”说一句句子。

四、完成作业 本的1、2、3题。3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进一步学习课文,懂得电饭锅说明书的具体内容,体会说明书的用处。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导入 :5分

1、爸爸买来电饭锅有什么用途?

2、买回家后,我们要根据什么进行使用?

二、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27分

1、提示本课的学习内容:了解课文中电饭锅的使用方法等说明书内容。

2、学习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想想电饭锅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共和主义事项。

3、具体讨论;

(1)、理解“不宜用内锅淘米,以免变形而降低使用效果”。“宜”、“以免”的意思是什么?

从这句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2)、“煮饭的米与水的比例,以1:1.5为宜。”教学“比例”一词。从这一句当中你学会了什么?

(3)、“接上电源,红色指示灯亮,要按下电键,才进入正常工作。”指名朗读本句。思考这一句句子告诉了我们什么?使用电饭锅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指名朗读4、5段的内容,找一找插上电源,锅内一点热气都没有的原因。

(4)、为什么要焖饭十分钟?

4、朗读课文,小结:你能不能连起来说说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之一事项?

三、 实践体验:5分

1、 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说明书。

2、 每人然后说说说明书上的内容。

四、 完成作业 本的全部作业 。3分

板书:

说明书: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电饭锅:1、不宜 以免

2、比例 米与水: 1:1.5

3、按下电键: 正常工作

4、要焖饭十分钟

教后感:

本课的教学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生对说明书的兴趣还是比较大的。通过学习学生们都对说明书有很大的了解。特别是说明书中的一些用词,对正确理解说明书的意思很重要。

7、《爸爸买来电饭锅》教学设计

《爸爸买来电饭锅》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目标 :

1、知道阅读说明书的阅读方法,懂得电饭锅说明书上的内容——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

3、体会说明书的用处,培养看产品说明书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产品都附有一份“说明书”。课前,老师曾叫大家去收集一些,谁来说说你收集到哪些产品的说明书?

揭示学习目标:怎样读懂说明书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二、学习“提示”。

1、指名读“学习提示”,说说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2、交流反馈。

三、初读课文。

1、带课后练习2中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用“——”在文中划出写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句子。

2、交流反馈。

(1)不宜用内锅淘米,以免变形而降低使用效果。

(2)煮饭的米与水的比例,以1比1.5为宜。

(3)接上电源,红色指示灯亮,要按下电键,才进入正常工作。

(4)饭熟时,红色指示灯自动熄灭,黄色指示灯亮。此时不要揭开锅盖,要焖饭10分钟左右才可食用。

3、思考讨论:上面的4句,哪几句是写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哪几句是写注意事项?(第1、4句写注意事项,第2、3句写使用方法。)

4、读了课文,你除了知道文中这只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外,还知道这只电饭锅的哪些知识?(这是保温式自动电饭锅,除了做饭,还可以熬汤、煮粥——特点。)

5、小结: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电饭锅?(特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四、自学字词。

1、学生自己拼读生字,划出新词。

2、检查讨论。

(1)读一读,说说哪些字容易读错?(焖、例、揭、铝)

(2)想一想,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键、揭、粥、盆)

(3)看一看,指出电饭锅的内锅、电键、电源等,理解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正确。

五、练习巩固。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什么叫说明书?

二、研读课文

1、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爸爸买来电饭锅》,知道电饭锅说明书是从电饭锅的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方面来介绍的。今天的这节课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要通过自学、讨论,找到进一步读懂说明书的方法。

2、深入理解电饭锅说明书的具体内容。

(1)学生自读,说说你读懂了哪一点的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

(2)交流反馈,同时提出疑难的地方。

(第一点中的“不宜”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换成“不应”、“不要”?第二点中的“比例”怎么理解?“宜”是什么意思?)

(3)讨论。

(4)评议交流。

“不宜”是指不适宜,最好不要的意思,语气较委婉,而“不要”、“不应”显得太强制。

“比例”用举例的方法帮助理解。

(5)小结:

从刚才的交流讨论中,对于怎样读懂说明书,你有了什么收获?(理解关键词)

3、练习巩固。

说话练习:我是一只电饭锅,( )。

(自由准备——指名练说——评议——同桌互说)

4、体会读懂说明书的作用。

举课文中的事例说明:假如看不懂说明书,能不能用好电饭锅?

四、作业

板书:

16、爸爸买来电饭锅

说明书:介绍产品的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简短文字。

看说明知特点发挥新产品的作用

知用法延长使用寿命

8、《爸爸买来电饭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1、知道阅读说明书的阅读方法,懂得电饭锅说明书上的内容——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

3、体会说明书的用处,培养看产品说明书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产品都附有一份“说明书”。课前,老师曾叫大家去收集一些,谁来说说你收集到哪些产品的说明书?

揭示学习目标:怎样读懂说明书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二、学习“提示”。

1、指名读“学习提示”,说说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2、交流反馈。

三、初读课文。

1、带课后练习2中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用“——”在文中划出写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句子。

2、交流反馈。

(1)不宜用内锅淘米,以免变形而降低使用效果。

(2)煮饭的米与水的比例,以1比1.5为宜。

(3)接上电源,红色指示灯亮,要按下电键,才进入正常工作。

(4)饭熟时,红色指示灯自动熄灭,黄色指示灯亮。此时不要揭开锅盖,要焖饭10分钟左右才可食用。

3、思考讨论:上面的4句,哪几句是写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哪几句是写注意事项?(第1、4句写注意事项,第2、3句写使用方法。)

4、读了课文,你除了知道文中这只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外,还知道这只电饭锅的哪些知识?(这是保温式自动电饭锅,除了做饭,还可以熬汤、煮粥——特点。)

5、小结: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电饭锅?(特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四、自学字词。

1、学生自己拼读生字,划出新词。

2、检查讨论。

(1)读一读,说说哪些字容易读错?(焖、例、揭、铝)

(2)想一想,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键、揭、粥、盆)

(3)看一看,指出电饭锅的内锅、电键、电源等,理解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正确。

五、练习巩固。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什么叫说明书?

二、研读课文

1、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爸爸买来电饭锅》,知道电饭锅说明书是从电饭锅的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方面来介绍的。今天的这节课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要通过自学、讨论,找到进一步读懂说明书的方法。

2、深入理解电饭锅说明书的具体内容。

(1)学生自读,说说你读懂了哪一点的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

(2)交流反馈,同时提出疑难的地方。

(第一点中的“不宜”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换成“不应”、“不要”?第二点中的“比例”怎么理解?“宜”是什么意思?)

(3)讨论。

(4)评议交流。

“不宜”是指不适宜,最好不要的意思,语气较委婉,而“不要”、“不应”显得太强制。

“比例”用举例的方法帮助理解。

(5)小结:

从刚才的交流讨论中,对于怎样读懂说明书,你有了什么收获?(理解关键词)

3、练习巩固。

说话练习:我是一只电饭锅,( )。

(自由准备——指名练说——评议——同桌互说)

4、体会读懂说明书的作用。

举课文中的事例说明:假如看不懂说明书,能不能用好电饭锅?

四、作业

板书:

16、爸爸买来电饭锅

说明书:介绍产品的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简短文字。

看说明知特点发挥新产品的作用

知用法延长使用寿命

9、《大海睡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喝而死,一个小姑娘抱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欺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由于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当时的情景,为了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我出示了三幅相关的图片,使他们对当时的情景有更深的认识,从而认识到水在当时的重要性,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地球上终于有了一股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因此我在教学中就是以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通过各种读、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教学的。水罐的神奇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空木水罐→有水木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以这样的线索来贯穿整个课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爱心”这一主题,突出课文的重难点。教学的结尾处为了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爱心”来熏陶和感染学生,使他们也能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个需要温暖需要关心的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喜出望外”这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的丰富的想象力。

(二)方法与能力

1、方法:朗读、感悟

2、能力:通过个别读、集体读、小组读、引读、自由读、默读、表演读等我种朗读方式去培养学生朗读感悟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的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红色桃心纸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路

三、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说课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7课《七颗钻石》。本组教材的专题是“爱的奉献”,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和她的母亲由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他们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他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谣言的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无私广博的爱能创造奇迹。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会让他们感受到无穷乐趣;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会让孩子感到可亲可敬;细腻传神的语言描述,会让孩子感受语言的魅力;而真挚感人的情感,又会让孩子受到心灵的洗礼。鉴于这些特点我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二、说教、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节课我体现以读为本,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表演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并采用想象朗读法,让学生想象水罐的一次次神气的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并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我在此起的是引导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有敢而发、有感而写。在整个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得到了训练。另外,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本节课我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如想象小狗的出现,想象有了水的情景。

三、说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是必然趋势,为了让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学手段的使用,设计了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如利用多媒体出示情景朗读良好的音响视频效果为学生创设梦幻般的情景,让学生融情于景,雪灾、5.12爱心图片激发了学生的爱心的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写,写作起来也更流畅。还可以节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四、说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特将本堂课的教学思路拟订为: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品味、想象感悟——总结升华、拓展思维。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思路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谁知道上面的声音是怎么来的吗?(配音)今天老师也做一次配音你们可要仔细看认真听。

2.出示课件

3.教师叙述第一段。故事的名字叫《七颗钻石》板书课题

4.这时的水意味着什么?(生命、希望、活着的力量、一切)

(这样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期待地参与学习活动。)

5、还记得这只水罐在故事中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相机板书:有水──银罐──金罐──钻石──星座)

师:真是一只神奇的水罐!到底是什么魔力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呢?

(板书:?)

师: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找找原因吧!

二、引领体悟──爱是变化的力量

1、学习第2段:

⑴学生自读。

⑵和我们说说你读后的体会。

⑶这个小姑娘真不简单,你能想象小姑娘怎样找水的吗?

⑷学生交流:“夜里”:

①你很细心,注意到了这个词。

②那是个怎样的夜?(寒风瑟瑟风沙弥漫、漆黑不见五指、没有人出来行走、寂寞的、孤单的、害怕的……)

③姑娘怕吗?(不怕,她想着要为妈妈找水,挽救妈妈的生命)

④即使害怕也是非常自然的,但正如你们所说,此时她的心里想的更多的是母亲,正是一份爱的信念。正是这爱,使她充满了力量。师:小姑娘给妈妈找水容易吗?你从那里体会出?

生:“哪里”:

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师:她都去了哪些地方找水?

生:(想象说)

师:小结

夜更深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水罐里却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这时小姑娘的心情如何?

“小姑娘喜出望外……”:

①“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你的话,会怎么做?小姑娘在“喜出望外”时想的是什么呢?

②多么孝顺的小姑娘呀,她爱妈妈胜过爱自己,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学生练读。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这一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水罐的神奇体现在变上,引出是爱让它发生了变化。为下一步的自主学文做好铺垫。)

③现在你说说水罐里怎么会有水了?

你说得真好,是小姑娘对妈妈的这片孝心,这份真挚的爱感动了命运之神。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亮的水。也感动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

师:小结:这水罐之所以发生变化。(把?改成爱)是爱,是小姑娘对妈妈真挚的爱,才会有这样神奇的变化。

小姑娘有了一罐水了,但这罐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水罐后来又不断地发生神奇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先快速地默读3自然段,仔细读读,想想什么是水罐发生了变化?

2、生讲读第3自然段体会(对小生命的爱:

老师看大家都在认真读书,有的还皱着眉头呢,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水罐是怎么会变成银的呢?

⑴(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⑵学生自由回答。

(水是多么的宝贵,小姑娘却给了小狗)

师:(给妈妈舍得,给小狗舍得,给自己反而不舍得。什么叫无私,这就是。)

小结: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爱心来对待小动物,这银水罐多么像小姑娘那颗晶莹美丽的爱心呀!所以生命之神点木成银。

⑶谁体会到了小姑娘这份爱心,来读给我们听听:

3、学习第4段:伟大的母爱

后来,银水罐为什么变成了金水罐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爱?

⑵你看,小姑娘的妈妈是多么爱自己的女儿啊,

(母亲需要这生命的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也把生命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⑶(评价:真感人多么伟大的妈妈啊)

师:谁愿意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导朗读)

这次变化是母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创造的奇迹。──你们发现了吗,水罐的奇迹不在于小姑娘一个人,而在于爱的行为。只要有爱,就会有奇迹发生。板书(爱母爱)

师:又是什么原因从水罐里跳出起颗钻石。(出示自学要求)

4、生自学汇报(对过路人的爱)

师:小姑娘她不渴吗?

生:渴

师:你从哪体会到?

生: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小女孩焦渴的感觉。

(自己带动作读,个别带动作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体会到小姑娘口渴难忍

(课标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文,去感受人物的特点,感受语言的内涵。接着,通过朗读来展示阅读成果。通过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⑶出示填空:

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先想到的是______,是______,是______,却忘了______。

小朋友啊,爱的心灵就是这样的崇高!所以,

七颗很大的钻石从水罐里──跳了出来,

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涌了出来。

⑷让我们再一次张开想象的翅膀:(出示)

那股水流越涌越多,流向田野,流过村庄那里将是一翻怎样的情景呢?那里的人和动物又会怎样?你们快来想象下去?

生:想象说

师:地球在清流的滋润下,重又焕发了勃勃生机。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爱)

师:对,是爱。是爱创造了奇迹。(板书)

三、延伸阅读──爱是真实的奇迹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路读来,一路想来,是爱创造了故事中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爱)让我们再一来感受爱的神气。

2.播放情景朗读

过渡:那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了七颗星星,就是人们说的北斗七星,也就是大熊星座。

师:她的爱心变成七颗星星,挂在天空,照亮每个人的心灵。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照进每个人的心中;告诉我们,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会发生奇迹。

四、拓展练习

联系生活,感受爱心

(一)

1、说说你身边献爱心的人和事

2、播放课件(爱的感言)

3、播放课件(爱心图片)

4、(二)播放课件(爱的奉献)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让学生欣赏,随着优美的旋律,大屏幕出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是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再次体会爱的力量。

师: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小姑娘的爱心就象天空中的七颗星星,闪闪发光,照亮每个人的心灵。我们的爱也不正是那一颗棵颗钻石吗?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也要爱周围的人,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美好。

5、请把你们献过的爱心或准备要献的爱心写在老师奖给你的桃心纸上。把爱心传递下去。

6、读自己写的“爱心”

(二)师总结:

我看到你们一个个爱心的天使,听到你们一个个挚热的爱心,相信你们一定会把文中的爱心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