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救母教案一等奖

《沉香救母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沉香救母教案一等奖

1、沉香救母教案一等奖

沉香救母(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2、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3、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沉香的脚步,看他是怎样救出自己的妈妈的?(齐读课题)

2、出示拼音默写词语 :拜别 遥远 不在乎 孝心 打败 救 日思夜想

3、出示正确词语,齐读词语两遍。

4、动脑筋,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的大概意思

(指名一学生说:沉香拜别了师父,向遥远的华山奔去,一路上,他不在乎任何艰难险阻,他的孝心感动了仙人,在仙人的帮助下,他打败了二郎神,救出了日思夜想的母亲。))

二、 学习课文:

1、过渡:练习武功,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这一练,就是七年!

2、学习第一段

(1)、请小朋友们默读第一小节,用眼睛读,用心去感受!

(2)、你感受到了什么?(交流,强调自己的感受)

(3)、解词:救母心切 “心切”心情很着急,很急切,恨不得马上去的意思

(4)、你从哪里看到沉香心切啊? 抓住“奔”字体会,让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5)、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的小沉香,你的脚步为何如此匆匆?

(6)、是呀,小沉香的内心只有一个声音:一定要尽快救出自己的妈妈,于是,漫长的七年苦练他从没有喊过苦,叫过累;于是,漫长的七年在他的眼中只是"转眼间"!(指名读词)于是,他拜别了师傅,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着千里之外的华山奔去!!

3、学习第二、三、四节

(a)、谁来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思考:奔赴华山的路是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

(生回答:不是,非常辛苦 )相机问:辛苦在哪儿?

(b)、交流,出示句子

A:出示1:“一路上,沉香不知道翻过了多少座山,也不知道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1)、看,这时一座高山,(简笔画)要想翻过去容易吗?那你知道沉香翻了多少座高山?是一座吗?两座吗?还是……(许许多多)

(2) 、你们看,这就是深涧(简笔画),要想跨越这道深涧,是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像这样的深涧沉香他跨过了多少?是一道,两道,还是……把你的感受送进朗读里.指名读(语速慢,突出多少)齐读句子.

(3)、读到这里,你想用什么成语来形容沉香的艰难行程?(相机补充成语:跋山涉水 )

(4)、你们已经读懂了沉香,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

B:(1)、漫漫长路中,沉香跋山涉水,但更大的困难等着它.谁说?

(2)、出示2: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指名读

(3)、沉香是如何得到野果的呢?(采)又是如何喝到泉水的呢?(捧)沉香吃得多吗?你从哪个词知道的?(齐读:几只几口)野果山泉能使沉香吃饱喝足吗?可是,有时,在深山老林根本找不到吃的,喝的,那时的沉香只好(饿着肚子)用前面学过的一个成语就叫——(补充成语,餐风饮露)可怜的沉香!齐读这句话!

C:(1)、不仅如此,沉香走呀走呀,脚上-------(引读)

(2)、出示句子3:a.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

(3)、脚上怎么会有血泡的?疼吗?身上怎么会有血痕的?疼吗?

(4)、听老师来读一遍,“脚上磨出了一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学生说出老师的错误,老师进而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个、一道道表示多的意思。)

(5)、读书时要好好体会,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划一划吗?(学生动手在书上划)

D:(1) 、沉香在路上遇到的困难吃过的苦远不止此,小朋友想象一下,沉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和同桌说说。指名说

(2)、可以说沉香吃尽了——千辛万苦

(3)、对于这一切,沉香是什么态度?(一点儿也不在乎)让我们一起读第二小节。

4、学习第3小节

是什么让沉香面对这么大的困难一点儿也不在乎呢?(对妈妈的思念,对妈妈的爱)是呀,对妈妈,对父母,对长辈的爱就是孝心,是孝心让沉香苦练武艺,是孝心让沉香不怕千辛万苦,是孝心让沉香日夜兼程。(板书:孝心)沉香的孝心不仅感动了老师、同学,还感动了仙人 .引读第3小节

5、学习第4小节

(1)、面对着高耸入云的华山,此时的沉香心情如何?自己读第4小节.

(2)、交流(无比激动)你能读出他此刻的心情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他双目圆睁,手拿神斧,心潮澎湃,他的胸中似有千言万语,你是否读懂了他的心?那你就深情地替他说出来吧!齐读第一句话。

(3)、纵然华山高耸入云,怎奈何他救母心切呀,于是,他举起--------------(引读句子)

(4)、就让我们感受一下这惊心动魄的一刻吧!(播放录音)

(5)沉香终于见到了妈妈!我们真为他高兴!一起读最后一句!

(6)、 是啊,受苦多日的母亲重见天日,分别多年的母子终于见面了

出示图片,配乐《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他们会说些什么?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想一想。

沉香会对母亲说什么?妈妈呢?(学生做沉香,老师做母亲应答)

妈妈,我好想你啊? 孩子,妈妈也想你啊!

妈妈,我再也不用日思夜想了! 是啊,终于见面了!

妈妈,我来晚了,让你受苦了! 多孝顺的孩子啊,孩子,你也受苦了,你一路上不知吃了多少苦

妈妈,我盼你好长时间了! 我也是啊!

妈妈,我劈开华山伤着你了吗? 没有关系,我没事。孩子,你小小年纪怎么有一身武艺,能劈开华山啊?

妈妈,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永远在一起!

师:多动人的画面!多温馨的团聚啊!!

(7)、让我们怀着心中的那份感动来读读这一小节.只要你觉得你的方式可以表现你的感动你就这样读.

三、结束.

1、播放歌曲:爱就一个字

2、黑板上老师只写了一个字,爱 读!但这一个字却有千斤重!读了这个故事,老师相信你们对爱应该有更深的理解了.指名说!

3、作业:同学们,这个爱的故事流传了好多年,老师的父辈读过,老师小小时侯也看过,你们今天正在读着,我相信你们将来的孩子还会读下去,一代代传扬下去.就让我们当一回爱的使者,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传至世界每个角落。

板书:

沉香救母(二)

孝心

2、沉香救母教案

沉香救母(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2、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3、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沉香的脚步,看他是怎样救出自己的妈妈的?(齐读课题)

2、出示拼音默写词语 :拜别 遥远 不在乎 孝心 打败 救 日思夜想

3、出示正确词语,齐读词语两遍。

4、动脑筋,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的大概意思

(指名一学生说:沉香拜别了师父,向遥远的华山奔去,一路上,他不在乎任何艰难险阻,他的孝心感动了仙人,在仙人的帮助下,他打败了二郎神,救出了日思夜想的母亲。))

二、 学习课文:

1、过渡:练习武功,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这一练,就是七年!

2、学习第一段

(1)、请小朋友们默读第一小节,用眼睛读,用心去感受!

(2)、你感受到了什么?(交流,强调自己的感受)

(3)、解词:救母心切 “心切”心情很着急,很急切,恨不得马上去的意思

(4)、你从哪里看到沉香心切啊? 抓住“奔”字体会,让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5)、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的小沉香,你的脚步为何如此匆匆?

(6)、是呀,小沉香的内心只有一个声音:一定要尽快救出自己的妈妈,于是,漫长的七年苦练他从没有喊过苦,叫过累;于是,漫长的七年在他的眼中只是"转眼间"!(指名读词)于是,他拜别了师傅,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着千里之外的华山奔去!!

3、学习第二、三、四节

(a)、谁来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思考:奔赴华山的路是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

(生回答:不是,非常辛苦 )相机问:辛苦在哪儿?

(b)、交流,出示句子

A:出示1:“一路上,沉香不知道翻过了多少座山,也不知道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1)、看,这时一座高山,(简笔画)要想翻过去容易吗?那你知道沉香翻了多少座高山?是一座吗?两座吗?还是……(许许多多)

(2) 、你们看,这就是深涧(简笔画),要想跨越这道深涧,是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像这样的深涧沉香他跨过了多少?是一道,两道,还是……把你的感受送进朗读里.指名读(语速慢,突出多少)齐读句子.

(3)、读到这里,你想用什么成语来形容沉香的艰难行程?(相机补充成语:跋山涉水 )

(4)、你们已经读懂了沉香,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

B:(1)、漫漫长路中,沉香跋山涉水,但更大的困难等着它.谁说?

(2)、出示2: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指名读

(3)、沉香是如何得到野果的呢?(采)又是如何喝到泉水的呢?(捧)沉香吃得多吗?你从哪个词知道的?(齐读:几只几口)野果山泉能使沉香吃饱喝足吗?可是,有时,在深山老林根本找不到吃的,喝的,那时的沉香只好(饿着肚子)用前面学过的一个成语就叫——(补充成语,餐风饮露)可怜的沉香!齐读这句话!

C:(1)、不仅如此,沉香走呀走呀,脚上-------(引读)

(2)、出示句子3:a.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

(3)、脚上怎么会有血泡的?疼吗?身上怎么会有血痕的?疼吗?

(4)、听老师来读一遍,“脚上磨出了一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学生说出老师的错误,老师进而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个、一道道表示多的意思。)

(5)、读书时要好好体会,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划一划吗?(学生动手在书上划)

D:(1) 、沉香在路上遇到的困难吃过的苦远不止此,小朋友想象一下,沉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和同桌说说。指名说

(2)、可以说沉香吃尽了——千辛万苦

(3)、对于这一切,沉香是什么态度?(一点儿也不在乎)让我们一起读第二小节。

4、学习第3小节

是什么让沉香面对这么大的困难一点儿也不在乎呢?(对妈妈的思念,对妈妈的爱)是呀,对妈妈,对父母,对长辈的爱就是孝心,是孝心让沉香苦练武艺,是孝心让沉香不怕千辛万苦,是孝心让沉香日夜兼程。(板书:孝心)沉香的孝心不仅感动了老师、同学,还感动了仙人 .引读第3小节

5、学习第4小节

(1)、面对着高耸入云的华山,此时的沉香心情如何?自己读第4小节.

(2)、交流(无比激动)你能读出他此刻的心情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他双目圆睁,手拿神斧,心潮澎湃,他的胸中似有千言万语,你是否读懂了他的心?那你就深情地替他说出来吧!齐读第一句话。

(3)、纵然华山高耸入云,怎奈何他救母心切呀,于是,他举起--------------(引读句子)

(4)、就让我们感受一下这惊心动魄的一刻吧!(播放录音)

(5)沉香终于见到了妈妈!我们真为他高兴!一起读最后一句!

(6)、 是啊,受苦多日的母亲重见天日,分别多年的母子终于见面了

出示图片,配乐《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他们会说些什么?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想一想。

沉香会对母亲说什么?妈妈呢?(学生做沉香,老师做母亲应答)

妈妈,我好想你啊? 孩子,妈妈也想你啊!

妈妈,我再也不用日思夜想了! 是啊,终于见面了!

妈妈,我来晚了,让你受苦了! 多孝顺的孩子啊,孩子,你也受苦了,你一路上不知吃了多少苦

妈妈,我盼你好长时间了! 我也是啊!

妈妈,我劈开华山伤着你了吗? 没有关系,我没事。孩子,你小小年纪怎么有一身武艺,能劈开华山啊?

妈妈,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永远在一起!

师:多动人的画面!多温馨的团聚啊!!

(7)、让我们怀着心中的那份感动来读读这一小节.只要你觉得你的方式可以表现你的感动你就这样读.

三、结束.

1、播放歌曲:爱就一个字

2、黑板上老师只写了一个字,爱 读!但这一个字却有千斤重!读了这个故事,老师相信你们对爱应该有更深的理解了.指名说!

3、作业:同学们,这个爱的故事流传了好多年,老师的父辈读过,老师小小时侯也看过,你们今天正在读着,我相信你们将来的孩子还会读下去,一代代传扬下去.就让我们当一回爱的使者,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传至世界每个角落。

板书:

沉香救母(二)

孝心

3、沉香救母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书写三个。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这首歌曲好听吗?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请你讲讲《宝莲灯》的故事。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新词。

三、学习第一、二段

1、指读第一段。

2、听了朗读,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自由读二段,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指名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

(2)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3)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 板书:了解真情 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

3、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

小声读读爸爸的话,想想,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

4、听着爸爸的分析,望着苍老的爸爸,沉香要解救妈妈的决心有没有动摇?对,沉香默默地攥紧了拳头。此时,沉香心里会想什么呢?

板书:决心救母

四、学习第三段

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板书:拜师学艺

2、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用~~~~线划下来。

3、讨论: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 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有时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 点出:一……就……

板书:刻苦练功

此时,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

功夫不负有有心人。几年的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四段来读读。

五、学习生字

1、出示:叹泪付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描红,临写。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课文,练习朗读。

2、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3、完成书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说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 沉香是怎么刻苦练功的?

2、分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描红,临写。

三、完成书后练习

1、朗读词语。

2、在生活中,你肯定有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1)说话练习:我一看到动画片,就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一闻到烤肠的味道,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一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练说,评议。

3、完成练习册。

四、布置作业

4、《沉香救母》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正确认读、理解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一······就······”说一句话。

4、学习小沉香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你们听到哪些神话故事?(进入神话故事页面)

2、你们知道哪些神话人物?(进入神话人物页面)

3、《沉香救母》这个故事是根据哪个神话故事改编的?你们怎么知道的?你们还了解到了什么?(以此体现网络教学的优越性)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自学课文。

学生根据电脑老师的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进入“考考你”

(2)齐读课文。

三、精读理解课文: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分析老师的读法,并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这么做。

4、学生个别试读课文。

5、齐读课文。

第二小节

过渡:第个孩子都有妈妈,沉香却从小没有见过妈妈,他心里肯定有疑问,于是他就怎样做了呢?请小朋友自学课文的第二小节。

1、生自学课文的第二小节。

2、分析理解第二小节的内容和一些词语的意思。

3、读一读。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读得最好、最得意的句子读一读,并且说一说自己什么地方读得比较好,为什么这么读。

4、齐读这一小节。

第三小节

1、指名读。

2、分析词、句、段的意思。

如:心狠手辣、神通广大等词语的意思。沉香爸爸说的那句话的意思,以及能否将这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思相同等等。

3、再读这一小节。让学生对比一下谁读得更好,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4、齐读这一小节。

第四小节

过渡:沉香他非常想立刻去救自己的妈妈,但她有没有这样做呢?这说明了什么?请同学们将课文的第四小节读一读。读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

2、回答问题。

3、教师领读。并在领读的过程中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4、问:学了这一小节,让你想起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成语或俗语?

5、再次读这一小节。

四、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学的《沉香救母》(一)主要讲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2、齐读课文。

3、沉香经过勤学苦练,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他最终有没有救出自己的妈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沉香救母》(二)。

教后感:

下面再来谈谈上了这堂课后受到的一些启发:

上了这堂课我发现,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帮助学生自学方面效果比较明显。譬如:学生在理解词语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只要轻轻点一上就轻松解决了,有些甚至可以配上相关的图片,如华山,我们可以配上华山的图片,学生学起来就更轻松,同时也可以省略许多老师讲解的时间。当然今天我做的这个网页因为时间和水平的关系很多都没能做到,刚才只是我的一个设想,或者说是我上了这堂课以后受到的一点儿启发。

5、《沉香救母》教案

教材分析

这一篇课文叙写了沉香不畏艰险,奔向华山,他一心救母的诚意感动了仙人,获得了赠斧之助,打败了二郎神,劈开大山,救出母亲。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救母经过展开故事情节:拜别师傅,奔向华山;历经艰险,一往直前;感动仙人,得到帮助;劈开大山,救出母亲。故事环环相生,衔接紧凑。

学情分析

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的恩情》、《陈毅探母》等课文引出课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然后要求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指名逐段读课文,及时正音,通过朗读回答提出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刀”。学会用“帮助”造句。

2.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3.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说说沉香刻苦学武艺的故事

2、沉香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后,是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标小节号。

3、出示词语:救母

血痕 在乎 诚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跨 转身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

“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读书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激:中间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写得紧些,左中右依次放开宽度。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正确美观地临写生字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帮助”造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打败凶恶诚心激动

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

(3)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读

(4)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

(5)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学第3自然段

(1)从沉香这些做法,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诚心感动了仙人。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此时沉香心情怎样?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6)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

5、齐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

2、会用“帮助”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二、指导复述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指导造句

1、读读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2、你能仿照句子,也来用“帮助”造句吗?

3、你能用“帮助”造句时,把“帮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吗?

学生说,师生共同纠正。

四、作业

1、造句(两个位置不同的句子)

帮助……

帮助……

2、把两课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说给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

6、《沉香救母》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书写三个。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放歌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请学生讲讲《宝莲灯》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

三、学习第一、二段

1、指读第一段。

2、听了他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

3、自由读读第二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指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3)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

4、(板书:了解真情)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

(1)投影:沉香听了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2)指读,齐读。

5、俗话说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

(1)投影:二郎神心狠手辣……

(2)小声读读爸爸的话。

(3)想想看,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

6、听着爸爸的分析,望着苍老的爸爸,沉香要解救***决心有没有动摇?对,沉香默默地攥紧了拳头。此时,沉香心里会想什么呢?

(1)板书:决心救母

(2)小结。

四、学习第三段

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1)板书:拜师学艺

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

3、讨论: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

(1)说说你令感动的原因。

(2)点出三个词语,理解意思。

(3)朗读练习。

#有时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2)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

(3)点出:一……就……

(4)小结。板书:刻苦练功

(5)此时,小朋友,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

(6)功夫不负有有心人。几年的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7)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四段来读读。

(8)小沉香又是怎样去救母亲的呢?下节课再学习

五、学习生字

1、出示:叹泪付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课文,练习朗读。

2、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3、完成书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说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

2、沉香是怎么刻苦练功的?

3、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描红,临写。

三、完成书后练习

1、朗读词语。

2、在生活中,小朋友肯定有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1)说话练习:我一看到动画片,就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一闻到肯得基的味道,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一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练说,评议。

3、完成练习册。

板书:

10、沉香救母(一)

了解真情

决心救母

拜师学艺

刻苦练功

7、《沉香救母》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正确认读、理解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一······就······”说一句话。

4、学习小沉香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你们听到哪些神话故事?(进入神话故事页面)

2、你们知道哪些神话人物?(进入神话人物页面)

3、《沉香救母》这个故事是根据哪个神话故事改编的?你们怎么知道的?你们还了解到了什么?(以此体现网络教学的优越性)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自学课文。

学生根据电脑老师的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进入“考考你”

(2)齐读课文。

三、精读理解课文: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分析老师的读法,并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这么做。

4、学生个别试读课文。

5、齐读课文。

第二小节

过渡:第个孩子都有妈妈,沉香却从小没有见过妈妈,他心里肯定有疑问,于是他就怎样做了呢?请小朋友自学课文的第二小节。

1、生自学课文的第二小节。

2、分析理解第二小节的内容和一些词语的意思。

3、读一读。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读得最好、最得意的句子读一读,并且说一说自己什么地方读得比较好,为什么这么读。

4、齐读这一小节。

第三小节

1、指名读。

2、分析词、句、段的意思。

如:心狠手辣、神通广大等词语的意思。沉香爸爸说的那句话的意思,以及能否将这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思相同等等。

3、再读这一小节。让学生对比一下谁读得更好,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4、齐读这一小节。

第四小节

过渡:沉香他非常想立刻去救自己的妈妈,但她有没有这样做呢?这说明了什么?请同学们将课文的第四小节读一读。读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

2、回答问题。

3、教师领读。并在领读的过程中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4、问:学了这一小节,让你想起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成语或俗语?

5、再次读这一小节。

四、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学的《沉香救母》(一)主要讲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2、齐读课文。

3、沉香经过勤学苦练,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他最终有没有救出自己的妈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沉香救母》(二)。

教后感:

下面再来谈谈上了这堂课后受到的一些启发:

上了这堂课我发现,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帮助学生自学方面效果比较明显。譬如:学生在理解词语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只要轻轻点一上就轻松解决了,有些甚至可以配上相关的图片,如华山,我们可以配上华山的图片,学生学起来就更轻松,同时也可以省略许多老师讲解的时间。当然今天我做的这个网页因为时间和水平的关系很多都没能做到,刚才只是我的一个设想,或者说是我上了这堂课以后受到的一点儿启发。

8、《沉香救母》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书写三个。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放歌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请学生讲讲《宝莲灯》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

三、学习第一、二段

1、指读第一段。

2、听了他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

3、自由读读第二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指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3)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

4、(板书:了解真情)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

(1)投影:沉香听了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2)指读,齐读。

5、俗话说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

(1)投影:二郎神心狠手辣……

(2)小声读读爸爸的话。

(3)想想看,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

6、听着爸爸的分析,望着苍老的爸爸,沉香要解救***决心有没有动摇?对,沉香默默地攥紧了拳头。此时,沉香心里会想什么呢?

(1)板书:决心救母

(2)小结。

四、学习第三段

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1)板书:拜师学艺

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

3、讨论:

#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

(1)说说你令感动的原因。

(2)点出三个词语,理解意思。

(3)朗读练习。

#

有时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2)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

(3)点出:一……就……

(4)小结。板书:刻苦练功

(5)此时,小朋友,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

(6)功夫不负有有心人。几年的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7)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四段来读读。

(8)小沉香又是怎样去救母亲的呢?下节课再学习

五、学习生字

1、出示:叹泪付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课文,练习朗读。

2、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3、完成书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说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

2、沉香是怎么刻苦练功的?

3、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描红,临写。

三、完成书后练习

1、朗读词语。

2、在生活中,小朋友肯定有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1)说话练习:我一看到动画片,就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一闻到肯得基的味道,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一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练说,评议。

3、完成练习册。

板书:

10、沉香救母(一)

了解真情

决心救母

拜师学艺

刻苦练功

9、《沉香救母》教案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二、三、四节,明白沉香在救母过程中吃了许多苦,感悟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沉香所受的许多苦,及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准备:

黑板上简笔画崇山峻岭、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

我们把勇敢的沉香请出来,一起读第一小节。

二、合作探究,感悟学习

(一)过渡:沉香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现在,就让我们也跟着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吧。

1.自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张开想象的翅膀。

3.集体讨论,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饿了的沉香……;渴了的沉香……)

板书:饿了……

渴了…….

4.师:那累了……摔倒了……呢?还可能吃什么苦呢?板书:苦

5.沉香为救母亲,一路历经了千辛万苦,我们能不能把“多少座”、“多少道”换成“几座”、“几道”?把“一个个”、“一道道”换成“一个”、“一道”呢?为什么不能?(师总结:小小的沉香承受的苦实在太多了!)板书:太

6.为了救母亲沉香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看着这位勇士,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

7.谁能怀着对沉香的敬佩之情读好这一段呢?(指名)

8.师生评价。

(二)1.大声朗读第三小节,想想沉香为什么能得到仙人的帮助?

(勇敢、孝心、对妈妈的爱感动了仙人)板书:爱

2.师引读。

(三)1.和同桌读第四小节

2.那么多年没见妈妈了,见到了妈妈,沉香一头扑进妈妈的怀抱,哪组能边读边演这个场景?

3.生读,师评。

4.想象一下,他们见到了会说些什么呢?给这个动人的画面配配对话吧!

(四人小组讨论)

5.汇报,交流,评价。

6.老师也被这画面感染了,我想通过朗读来表达我此时的激动,行吗?(师范读第四小节。)

7.生齐读。

三、总结提升

沉香救母的故事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那这个故事留给各位小朋友一些什么呢?

四、课外作业:

1.链接生活: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实践探索:收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五、板书设计:

饿了……

渴了……

(太)

累了……

摔倒了……

……

10、《沉香救母》教案

教材分析

这一篇课文叙写了沉香不畏艰险,奔向华山,他一心救母的诚意感动了仙人,获得了赠斧之助,打败了二郎神,劈开大山,救出母亲。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救母经过展开故事情节:拜别师傅,奔向华山;历经艰险,一往直前;感动仙人,得到帮助;劈开大山,救出母亲。故事环环相生,衔接紧凑。

学情分析

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的恩情》、《陈毅探母》等课文引出课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然后要求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指名逐段读课文,及时正音,通过朗读回答提出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刀”。学会用“帮助”造句。

2.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3.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说说沉香刻苦学武艺的故事

2、沉香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后,是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标小节号。

3、出示词语:救母

血痕

在乎

诚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转身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

“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读书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激:中间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写得紧些,左中右依次放开宽度。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正确美观地临写生字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帮助”造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打败凶恶诚心激动

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

(3)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读

(4)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

(5)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学第3自然段

(1)从沉香这些做法,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诚心感动了仙人。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此时沉香心情怎样?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6)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

5、齐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

2、会用“帮助”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二、指导复述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指导造句

1、读读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2、你能仿照句子,也来用“帮助”造句吗?

3、你能用“帮助”造句时,把“帮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吗?

学生说,师生共同纠正。

四、作业

1、造句(两个位置不同的句子)

帮助……

帮助……

2、把两课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说给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