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鹰学飞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鹰学飞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8.小鹰学飞
共几课时
共3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鹰飞的三个高度,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资源
小黑板,生字卡片
预习设计
1、 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 划出文中的生字词,读准,读熟。
3、 给课文标上小节号,说说文中主要讲了什么。
4、 了解老鹰的有关知识。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认识主人公,走向课文。(5分钟)
1、和鹰打招呼
2、学生运用课外得来的知识,交流对这位新朋友的认识,教师做适当补充。
3、鹰是一种大型猛禽,体长约1米,翼展可达2.7米。嘴弯曲而且尖锐,爪锋利有钩曲。飞行时常常是扇翅和滑翔交替进行,性情凶猛。千百年来,鹰一直是勇敢、威武的象征。但是这一切的美誉并不是它们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艰苦的磨练,一点一点学会的。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13分钟)
(一)学习单一:
1、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
2、读准生字音,读顺课文。
时间:4分钟
(二)出示生字词
摇头 总算 鼓起劲 拼命 急促 头顶 盘旋 喘着气 矮小 吧
①指名读
②同桌互读
③齐读
(三)读好长句子
(四)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2分钟)
学习单二:
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小鹰飞的三个高度
时间:5分钟
交流学习情况。
四、教学生字(10分钟)
1、出示生字
2、读一读
3、用哪些办法记住它
4、记住笔顺
5、组词
6、描红临帖
板块一
1、(贴老鹰图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和它打个招呼。
2、你了解这位新朋友吗?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吗?
3、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0课《小鹰学飞》,体会小鹰学习飞行时的艰难。板题:小鹰学飞
4、齐读课题。
板块二
1、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由先读读这篇课文,待会老师来考考大家
2、你能读好这些藏在文中的词宝宝吗?
3、相信这些句子也难不倒你,谁来读?
出示长句:
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①指导停顿,自己练读
②指名读,齐读。
4、谁来读读课文?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做回小评委吧
板块三
1、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小鹰跟老鹰学飞行,它飞了几次,分别飞到了哪里?赶快找一找吧。(大树、大山、白云)
3、小鹰飞的越来越高了,那是因为老鹰妈妈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结果哦。老鹰为什么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呢?咱们下节课再学
板块四
1、出示生字卡片:摇 算 鼓 命 吧
2、认读生字
3、学生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些字?
4、指导写字
①自己按笔顺描红,记住每个字的笔顺。
②重点指导:摇 鼓
5、给它们组些词
6、学生描红,仿影
作业
设计
★完成习字册
★★抄字组词
★★★和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
8.小鹰学飞
共几课时
共3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熟读课文,借助课件,在读读、说说、演演中突破重点、难点,在语言环境中,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小鹰学飞过程中不同的心情。
2、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丰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
和爸爸妈妈合作读读老鹰小鹰的对话,体会小鹰的心情变化及老鹰的用心良苦。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激趣导入(3分钟)
1、齐读课题
2、交流小鹰飞的三个高度
二、读中感悟。
(一)学习一二节(8分钟)
1、看图说说小鹰飞到了什么地方
2、自己读读一二小节
3、请生站起来读一读
4、体会小鹰初次学飞的心情
(高兴、满足)
5、用“已经”说一句话
6、学习单一:
读读鹰妈妈的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时间:3分钟
7、读好小鹰和鹰妈妈的话
(读出小鹰高兴、满足的语气,老鹰亲切、和蔼的语气)
(二)学习三四节(12分钟)
1、学习单二:
①找出小鹰和老鹰说的话。
②看图,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了。想象小鹰飞行中遇到的困难。
③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小鹰的自满得意。
时间:8分钟
2、读读小鹰的话。评价
(你真会读啊!我听出这只小鹰真的会飞啦!这只小鹰真的太高兴,能飞到大山的上空了。)
3、读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要告诉小鹰什么
4、齐读
(三)学习五六节(15分钟)
1、合作学习五六段,
学习单三:
①小组内自由读课文。
②把你读懂的句子读给同学听,意思讲给同学听。
③有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内讨论。
时间:5分钟
2、读读五六小节,想想小鹰飞到了哪里?
3、提出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筛选,保留有价值的问题。如:鼓起劲,拼命飞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盘旋?)
4、体会小鹰飞的很拼命
5、情景创设。体会“急促的喘着气”
6、读读小鹰的话
7、理解“盘旋”
8、句式训练:小鹰听了老鹰的话,看到了几只鹰在白云上面盘旋,说:( )。然后,小鹰( )。
9表演
三、总结课文(2分钟)
1、明白学习是无止境的,我们应该谦虚好学,不断进取
板块一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鹰学飞》。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鹰在学飞的过程中飞到了三个不同的高度,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是哪三个高度呢?
2、看来上节课小朋友学得很认真,那这节课要表现得更好。今天就让我们成为文中的这只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
板块二
(一)学习一二节
1、(出示画面)瞧,小鹰飞起来了,飞到了什么地方?
2、课文第一、二节描述了小鹰飞上大树的情景,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这两段,并多读读老鹰和小鹰的话,想想他们的话是什么意思?
3、大家读得真认真,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这两个小节。
4、小鹰初次学飞行,就能飞到大树的上面,它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高兴、喊、已经)
5、这是小鹰飞到的第一高度,它可高兴了,禁不住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板书:已经)
6、嗯、喊出来了,再高兴些。(生齐读)7、从没有飞过的小鹰第一次就飞到了大树上面,感到非常高兴、满足,哪些小朋友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小鹰此刻的心情,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8、小鹰认为自己会飞了,很高兴,很满足,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你也能用“已经”说一句话吗?请小朋友同桌两个说说。
9、经过一年的学习,小朋友已经学会了这么多本领,真了不起!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小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它学会飞行了吗?
10、鹰妈妈也是这么说的,谁来读鹰妈妈的话。
11、让我们一起当一回老鹰,提醒一下这只高兴的小鹰,好吗?(生齐读)
12、鹰妈妈的话,你明白吗?你明白了什么?(板书:还不算)
13、是啊,鹰是鸟类中的飞行冠军,只飞得比大树高根本不能算会飞,还差得远呢,必须继续学飞行。
14、那小鹰的话和老鹰的话要怎样读呢?
15、让我们拿起书本学着他们的语气一起来读读这两小节。
(二)学习三四节
过渡:听了鹰妈妈的话,小鹰怎样做了呢?老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两节,找找老鹰和小鹰又会说什么?
1、瞧,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
2、想象练说:见过山吗?高不高?树和山比起来怎么样?想象一下,小鹰从树上飞到山顶,会遇到哪些困难?
3、小鹰在飞行的过程中要克服那么多困难,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呀,所以,当他飞上山顶时,感到自己很了不起,心情就特别的——高兴。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小鹰更加自满得意了呢?(又高兴、喊、真的)4、谁来做回自满得意的小鹰。
5、请男小朋友一起来读读。老师听得出,小鹰很骄傲。女小朋友也一起来读读。老师听出来了,小鹰很得意。
6、小鹰越飞越高,我们都为它高兴,老鹰有没有为自己的孩子高兴?
7、谁来读读老鹰的话?鹰妈妈是要告诉小鹰什么?
8、老鹰说的话真有道理,对于见识过真正飞行的老鹰来说,小鹰能飞到大山的上空根本不算什么。
9、现在就拿起书本,把你们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三)学习五六节
过渡:你们想想小鹰初次学飞飞到大山的上空,累吗?
1、第一次学飞的小鹰真有点累啊,可是老鹰说,飞的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小鹰只好继续往上飞,请小朋友4人一组学习五六自然段。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学得最认真。
2、哪个小组的小朋友先来读,其它的小朋友要仔细听。那这只小鹰飞到了哪里?3、还有小组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吗? 4、小鹰第一次学飞,好不容易飞到了大树的上面,翅膀酸酸的,妈妈不满意,它只好再花点力气。终于飞到了大山的上空,想要飞得更高,你会怎么做?用动作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书上说的——鼓起劲,拼命飞。请小朋友一起把这句话读好。①从哪里可以看出小鹰飞得很拼命?(急促地喘着气)。你什么时候也会急促地喘着气?
②现场体验:拿出跳绳请学生上台跳,全班观察,他的状态,理解“急促地喘着气”。 ③让这位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小鹰的话。(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板书:总算)
5、他现在说起话来怎么样?(断断续续),课文中用了一个标点符号来表示(省略号),所以在这里省略号就表示(语气的停顿)
6、越飞越高的小鹰却是越来越虚心了,不像飞到大山上空那样得意了。谁来学学小鹰一边飞一边喘气虚心求教的样子。
7、你还从哪里也能看出小鹰飞得很用力?(飞呀,飞呀……)
8、我们来当回小鹰,跟着老师一起向天空飞去。起立,张开翅膀,让我们鼓起劲,拼命地振翅,一起飞。飞呀,飞呀,看,山离我们远一点了,孩子们,再飞,飞呀,飞呀,看,树已经像一个小黑点了,再向上,飞呀,飞呀,哎呀,大树看不见了,你们真能干,别怕累,快要飞到蓝天了,再用点力,看,连大山都变得矮小了,我们飞得多高呀,现在你想对老鹰说点什么?(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9、小鹰在老鹰的鼓励下,飞得是一次比一次(高),老鹰听了小鹰的话,向头顶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
看到了什么?谁来用动作表示“盘旋”?当它看到还有几只鹰在白云上面盘旋,它会说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出示填空:小鹰听了老鹰的话,看到了几只鹰在白云上面盘旋,说:( )。然后,小鹰( )。10、小朋友想表演小鹰的学飞吗?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一个当老鹰,一个当小鹰,旁白两个人一起读,看一看,谁表演得最生动,哪两个是最佳拍档。要想演好,就要用你的身体把动作演出来,用你的小脸蛋把表情带出来,用你的嘴巴把他们的话说出来。让我们张开翅膀,一起飞起来吧!11、学生上台表演。
板块三
1、孩子们,看看外面的天空,天有没有尽头?小鹰从不会飞到飞到大树的上面,飞到大山的上空,接着飞到白云的下面,原以为自己已经会飞了,没想到白云上面还有雄鹰在盘旋呢!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呢?
2、希望你们像小鹰一样,虚心好学、不断进取、一往无前,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作业
设计
★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课文
★★用“已经”说一句话
★★★用“已经”写一段
教学内容
8.小鹰学飞
共几课时
共3课时
第3课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2、写好“促、总”等剩余生字
3、读好《新补充读本》—《小燕子的幻想》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2、写好“促、总”等剩余生字
教学资源
生字卡片、《燕子的幻想》
预习设计
按笔顺书空描红生字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8分钟)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二、积累成语(8分钟)
1、出示成语
2、学习单一:
自由朗读,同桌交流读懂的成语的意思。
时间:3分钟
3、交流成语的意思
4、熟读成诵
三、阅读短文《小燕子的幻想》(16分钟)
学习单二:
1、自读短文
2、想想妈妈教育了小燕子几次?小燕子是怎么说的,结果是什么?
3、你明白了什么?
时间:8分钟
交流学习情况。
四、学写生字(8分钟)
1、读字
2、学习新偏旁
3、组词
4、按笔顺描红临帖
板块一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板块二
1、出示成语
学海无涯 不甘示弱 笨鸟先飞
持之以恒 奋发图强 力争上游
(1)自由朗读
(2)交流,理解成语的意思。
(3)熟读成诵
板块三
1、自读短文,了解大意
2、提问:
妈妈教育了小燕子几次?小燕子是怎么回答妈妈的?最后的结果呢?
3、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4、教师小结
板块四
1、出示生字“促、总、顶、盘、旋”
2、自由读读生字
3、教学两个新偏旁
4、组词
5、按笔顺描红临帖
作业
设计
★★抄字组词
★★★完成《补充习题》
2、小鹰学飞教案
教学内容
8.小鹰学飞
共几课时
共3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鹰飞的三个高度,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资源
小黑板,生字卡片
预习设计
1、 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 划出文中的生字词,读准,读熟。
3、 给课文标上小节号,说说文中主要讲了什么。
4、 了解老鹰的有关知识。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认识主人公,走向课文。(5分钟)
1、和鹰打招呼
2、学生运用课外得来的知识,交流对这位新朋友的认识,教师做适当补充。
3、鹰是一种大型猛禽,体长约1米,翼展可达2.7米。嘴弯曲而且尖锐,爪锋利有钩曲。飞行时常常是扇翅和滑翔交替进行,性情凶猛。千百年来,鹰一直是勇敢、威武的象征。但是这一切的美誉并不是它们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艰苦的磨练,一点一点学会的。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13分钟)
(一)学习单一:
1、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
2、读准生字音,读顺课文。
时间:4分钟
(二)出示生字词
摇头 总算 鼓起劲 拼命 急促 头顶 盘旋 喘着气 矮小 吧
①指名读
②同桌互读
③齐读
(三)读好长句子
(四)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2分钟)
学习单二:
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小鹰飞的三个高度
时间:5分钟
交流学习情况。
四、教学生字(10分钟)
1、出示生字
2、读一读
3、用哪些办法记住它
4、记住笔顺
5、组词
6、描红临帖
板块一
1、(贴老鹰图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和它打个招呼。
2、你了解这位新朋友吗?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吗?
3、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0课《小鹰学飞》,体会小鹰学习飞行时的艰难。板题:小鹰学飞
4、齐读课题。
板块二
1、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由先读读这篇课文,待会老师来考考大家
2、你能读好这些藏在文中的词宝宝吗?
3、相信这些句子也难不倒你,谁来读?
出示长句:
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①指导停顿,自己练读
②指名读,齐读。
4、谁来读读课文?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做回小评委吧
板块三
1、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小鹰跟老鹰学飞行,它飞了几次,分别飞到了哪里?赶快找一找吧。(大树、大山、白云)
3、小鹰飞的越来越高了,那是因为老鹰妈妈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结果哦。老鹰为什么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呢?咱们下节课再学
板块四
1、出示生字卡片:摇 算 鼓 命 吧
2、认读生字
3、学生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些字?
4、指导写字
①自己按笔顺描红,记住每个字的笔顺。
②重点指导:摇 鼓
5、给它们组些词
6、学生描红,仿影
作业
设计
★完成习字册
★★抄字组词
★★★和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
8.小鹰学飞
共几课时
共3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熟读课文,借助课件,在读读、说说、演演中突破重点、难点,在语言环境中,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小鹰学飞过程中不同的心情。
2、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丰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
和爸爸妈妈合作读读老鹰小鹰的对话,体会小鹰的心情变化及老鹰的用心良苦。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激趣导入(3分钟)
1、齐读课题
2、交流小鹰飞的三个高度
二、读中感悟。
(一)学习一二节(8分钟)
1、看图说说小鹰飞到了什么地方
2、自己读读一二小节
3、请生站起来读一读
4、体会小鹰初次学飞的心情
(高兴、满足)
5、用“已经”说一句话
6、学习单一:
读读鹰妈妈的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时间:3分钟
7、读好小鹰和鹰妈妈的话
(读出小鹰高兴、满足的语气,老鹰亲切、和蔼的语气)
(二)学习三四节(12分钟)
1、学习单二:
①找出小鹰和老鹰说的话。
②看图,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了。想象小鹰飞行中遇到的困难。
③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小鹰的自满得意。
时间:8分钟
2、读读小鹰的话。评价
(你真会读啊!我听出这只小鹰真的会飞啦!这只小鹰真的太高兴,能飞到大山的上空了。)
3、读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要告诉小鹰什么
4、齐读
(三)学习五六节(15分钟)
1、合作学习五六段,
学习单三:
①小组内自由读课文。
②把你读懂的句子读给同学听,意思讲给同学听。
③有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内讨论。
时间:5分钟
2、读读五六小节,想想小鹰飞到了哪里?
3、提出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筛选,保留有价值的问题。如:鼓起劲,拼命飞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盘旋?)
4、体会小鹰飞的很拼命
5、情景创设。体会“急促的喘着气”
6、读读小鹰的话
7、理解“盘旋”
8、句式训练:小鹰听了老鹰的话,看到了几只鹰在白云上面盘旋,说:( )。然后,小鹰( )。
9表演
三、总结课文(2分钟)
1、明白学习是无止境的,我们应该谦虚好学,不断进取
板块一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鹰学飞》。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鹰在学飞的过程中飞到了三个不同的高度,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是哪三个高度呢?
2、看来上节课小朋友学得很认真,那这节课要表现得更好。今天就让我们成为文中的这只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
板块二
(一)学习一二节
1、(出示画面)瞧,小鹰飞起来了,飞到了什么地方?
2、课文第一、二节描述了小鹰飞上大树的情景,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这两段,并多读读老鹰和小鹰的话,想想他们的话是什么意思?
3、大家读得真认真,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这两个小节。
4、小鹰初次学飞行,就能飞到大树的上面,它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高兴、喊、已经)
5、这是小鹰飞到的第一高度,它可高兴了,禁不住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板书:已经)
6、嗯、喊出来了,再高兴些。(生齐读)7、从没有飞过的小鹰第一次就飞到了大树上面,感到非常高兴、满足,哪些小朋友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小鹰此刻的心情,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8、小鹰认为自己会飞了,很高兴,很满足,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你也能用“已经”说一句话吗?请小朋友同桌两个说说。
9、经过一年的学习,小朋友已经学会了这么多本领,真了不起!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小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它学会飞行了吗?
10、鹰妈妈也是这么说的,谁来读鹰妈妈的话。
11、让我们一起当一回老鹰,提醒一下这只高兴的小鹰,好吗?(生齐读)
12、鹰妈妈的话,你明白吗?你明白了什么?(板书:还不算)
13、是啊,鹰是鸟类中的飞行冠军,只飞得比大树高根本不能算会飞,还差得远呢,必须继续学飞行。
14、那小鹰的话和老鹰的话要怎样读呢?
15、让我们拿起书本学着他们的语气一起来读读这两小节。
(二)学习三四节
过渡:听了鹰妈妈的话,小鹰怎样做了呢?老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两节,找找老鹰和小鹰又会说什么?
1、瞧,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
2、想象练说:见过山吗?高不高?树和山比起来怎么样?想象一下,小鹰从树上飞到山顶,会遇到哪些困难?
3、小鹰在飞行的过程中要克服那么多困难,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呀,所以,当他飞上山顶时,感到自己很了不起,心情就特别的——高兴。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小鹰更加自满得意了呢?(又高兴、喊、真的)4、谁来做回自满得意的小鹰。
5、请男小朋友一起来读读。老师听得出,小鹰很骄傲。女小朋友也一起来读读。老师听出来了,小鹰很得意。
6、小鹰越飞越高,我们都为它高兴,老鹰有没有为自己的孩子高兴?
7、谁来读读老鹰的话?鹰妈妈是要告诉小鹰什么?
8、老鹰说的话真有道理,对于见识过真正飞行的老鹰来说,小鹰能飞到大山的上空根本不算什么。
9、现在就拿起书本,把你们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三)学习五六节
过渡:你们想想小鹰初次学飞飞到大山的上空,累吗?
1、第一次学飞的小鹰真有点累啊,可是老鹰说,飞的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小鹰只好继续往上飞,请小朋友4人一组学习五六自然段。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学得最认真。
2、哪个小组的小朋友先来读,其它的小朋友要仔细听。那这只小鹰飞到了哪里?3、还有小组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吗? 4、小鹰第一次学飞,好不容易飞到了大树的上面,翅膀酸酸的,妈妈不满意,它只好再花点力气。终于飞到了大山的上空,想要飞得更高,你会怎么做?用动作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书上说的——鼓起劲,拼命飞。请小朋友一起把这句话读好。①从哪里可以看出小鹰飞得很拼命?(急促地喘着气)。你什么时候也会急促地喘着气?
②现场体验:拿出跳绳请学生上台跳,全班观察,他的状态,理解“急促地喘着气”。 ③让这位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小鹰的话。(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板书:总算)
5、他现在说起话来怎么样?(断断续续),课文中用了一个标点符号来表示(省略号),所以在这里省略号就表示(语气的停顿)
6、越飞越高的小鹰却是越来越虚心了,不像飞到大山上空那样得意了。谁来学学小鹰一边飞一边喘气虚心求教的样子。
7、你还从哪里也能看出小鹰飞得很用力?(飞呀,飞呀……)
8、我们来当回小鹰,跟着老师一起向天空飞去。起立,张开翅膀,让我们鼓起劲,拼命地振翅,一起飞。飞呀,飞呀,看,山离我们远一点了,孩子们,再飞,飞呀,飞呀,看,树已经像一个小黑点了,再向上,飞呀,飞呀,哎呀,大树看不见了,你们真能干,别怕累,快要飞到蓝天了,再用点力,看,连大山都变得矮小了,我们飞得多高呀,现在你想对老鹰说点什么?(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9、小鹰在老鹰的鼓励下,飞得是一次比一次(高),老鹰听了小鹰的话,向头顶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
看到了什么?谁来用动作表示“盘旋”?当它看到还有几只鹰在白云上面盘旋,它会说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出示填空:小鹰听了老鹰的话,看到了几只鹰在白云上面盘旋,说:( )。然后,小鹰( )。10、小朋友想表演小鹰的学飞吗?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一个当老鹰,一个当小鹰,旁白两个人一起读,看一看,谁表演得最生动,哪两个是最佳拍档。要想演好,就要用你的身体把动作演出来,用你的小脸蛋把表情带出来,用你的嘴巴把他们的话说出来。让我们张开翅膀,一起飞起来吧!11、学生上台表演。
板块三
1、孩子们,看看外面的天空,天有没有尽头?小鹰从不会飞到飞到大树的上面,飞到大山的上空,接着飞到白云的下面,原以为自己已经会飞了,没想到白云上面还有雄鹰在盘旋呢!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呢?
2、希望你们像小鹰一样,虚心好学、不断进取、一往无前,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作业
设计
★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课文
★★用“已经”说一句话
★★★用“已经”写一段
教学内容
8.小鹰学飞
共几课时
共3课时
第3课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2、写好“促、总”等剩余生字
3、读好《新补充读本》—《小燕子的幻想》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2、写好“促、总”等剩余生字
教学资源
生字卡片、《燕子的幻想》
预习设计
按笔顺书空描红生字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8分钟)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二、积累成语(8分钟)
1、出示成语
2、学习单一:
自由朗读,同桌交流读懂的成语的意思。
时间:3分钟
3、交流成语的意思
4、熟读成诵
三、阅读短文《小燕子的幻想》(16分钟)
学习单二:
1、自读短文
2、想想妈妈教育了小燕子几次?小燕子是怎么说的,结果是什么?
3、你明白了什么?
时间:8分钟
交流学习情况。
四、学写生字(8分钟)
1、读字
2、学习新偏旁
3、组词
4、按笔顺描红临帖
板块一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板块二
1、出示成语
学海无涯 不甘示弱 笨鸟先飞
持之以恒 奋发图强 力争上游
(1)自由朗读
(2)交流,理解成语的意思。
(3)熟读成诵
板块三
1、自读短文,了解大意
2、提问:
妈妈教育了小燕子几次?小燕子是怎么回答妈妈的?最后的结果呢?
3、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4、教师小结
板块四
1、出示生字“促、总、顶、盘、旋”
2、自由读读生字
3、教学两个新偏旁
4、组词
5、按笔顺描红临帖
作业
设计
★★抄字组词
★★★完成《补充习题》
3、小鹰学飞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语言环境中,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重点与难点:1、体会小鹰学飞过程中高兴、满足、得意的心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分角色朗读。
课前准备:课文情境图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
1、师述: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鹰在学飞的过程中飞到了三个不同的高度。
3、小朋友们,今天就让我们成为文中的这只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看谁学得快,能“飞”起来。准备起飞!(生齐读课题)
小朋友回忆一下是哪三个高度呢?
生交流。
(生上黑板摆图片)老师来适当调整一下。回忆小鹰学飞的三个高度,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二、读中感悟
(一)学习一二节
1、(出示画面)瞧,小鹰飞起来了,飞到了什么地方?谁来让这只小鹰飞起来。
2、小鹰初次学飞行,就能飞到大树的上面,它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小鹰认为自己会飞了,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你也能用“已经”说一句话吗?
4、让我们一起当一回老鹰,提醒一下这只高兴的小鹰,好吗?
5、鹰妈妈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6、让我们拿起书本学着他们的语气一起来读读这两小节。
(二)学习三四节
老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两节,找找老鹰和小鹰又会说什么?
1、想象一下,小鹰从树上飞到山顶,会遇到哪些困难?
2、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小鹰更加自满得意了呢?
3、谁来做回自满得意的小鹰。
4、小鹰越飞越高,老鹰有没有为自己的孩子高兴?
(生贴图)
(高兴、喊、已经) (生齐读)
这是小鹰飞到的第一高度,它可高兴了,禁不住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小朋友同桌两个说说。
(生齐读)
(生: 老鹰希望小鹰飞得更高)
(读出小鹰高兴、满足的语气,老鹰亲切、和蔼的语气)
1、生交流,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让这只小鹰飞起来。
(又高兴、喊、真的)
读读老鹰的话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无止境。虚心好学,不断进取的道理。
5、鹰妈妈是要告诉小鹰什么?
(三)学习五六节
过渡:你们想想小鹰初次学飞飞到大山的上空,累吗?
1、老师给大家三点提示:
①小组内自由读课文。
②把你读懂的句子读给同学听,意思讲给同学听。
③有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内讨论。
2、还有小组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吗?
①从哪里可以看出小鹰飞得很拼命?。你什么时候也会急促地喘着气?
② 让这位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小鹰的话。
3、他现在说起话来怎么样?(断断续续),课文中用了一个标点符号来表示(省略号),所以在这里省略号就表示(语气的停顿)
4、你还从哪里也能看出小鹰飞得很用力?
5、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一个当老鹰,一个当小鹰,旁白两个人一起读,看一看,谁表演得最生动,(还不算)
请小朋友4人一组学习五六自然段。
如:鼓起劲,拼命飞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盘旋?)
(急促地喘着气)
现场体验:拿出跳绳请学生上台跳,全班观察,他的状态,理解“急促地喘着气”。
飞呀,飞呀……)
、学生上台表演。
三、总结课文
师:孩子们,看看外面的天空,天有没有尽头?小鹰从不会飞到会飞,通过老鹰的教育和自己的实践,终于明白了学习是没有尽头的,用一个词就是——学无止境。希望小朋友们像小鹰一样,虚心好学、不断进取、一往无前,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巩固课文内容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4、《小鹰学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已经”说一句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呀?他在干什么?
(放录像:鹰在高空飞翔)
师:鹰飞得多高啊!他们飞过高山,飞过平原,飞向高空,真厉害呀!今天,我们要去
看看一只小鹰是怎样跟老鹰学飞行的。
2、板书课题:小鹰学飞
指名学生读课题。
3、听课文录音。
(二)精读课文:
1、多媒体演示第一幅图的内容。
(1)看动画后,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这个动画的内容?(
一、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3)理解有关词句。
①它们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小鹰老鹰
大树上面已经会飞啦不算会飞
②小鹰说这话时,心情怎样?(高兴)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高兴得喊起来)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用高兴的语气读)
指名试读。
③“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还没有完全学会飞行)
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亲切、老成)
试读————指名读————评议
③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啦,老鹰说这还不算会飞。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和第一段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两段所写的内容在安排顺序上是相同的:先写小鹰学飞,再写飞到什么高度,接着写
小鹰很高兴,最后写老鹰教育小鹰。)
(高度不同,小鹰说的话不同,这次强调是“真的”会飞;因为是第二次,好多地方加了“又”字)
(板书:大山上空真的会飞啦还不算会飞)
(3)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用高兴的语气读)
各自练读,指名试读
(4)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是怎么想的?(老鹰知道有本领的应应该比这飞得更高,他希望小鹰能把飞行本领学得更好)
指名读老鹰说的话。
(5)分角色读第三、四自然段。
(6)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山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是老鹰说还不算会飞。
3、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①板书(更高的地方)后问: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飞得更高了?
(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
②说得对!小鹰为什么会飞得这么高呢?(鼓起劲拼命向上飞)
这说明小鹰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
③指名读小鹰说的话。(板书:总算……会飞了吧?)
问:“总算”是什么意思?
④这次小鹰说话的语气和前两次有什么不同?(前两次显得高兴、满足;这一次,语
气不肯定,有征求老鹰看法的意思,变得谦虚多了)
⑤轻轻读小鹰说的话,体会语气的不同。
指名读小鹰的话。评议。
⑥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这次,老鹰是怎么回答的?(学生回答后,板书:你往上看)
①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再次理解“盘旋”的意思。(学生用动作表演)
②小鹰会想些什么?
③各自练读第六自然段。
④指名朗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三)展开讨论
演示最后一幅图的内容
师:刚开始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有说是在大山的上空飞的,也有说是在更高的地方飞的,
到底谁说得对呀?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它们是在更高的地方飞。
5、《小鹰学飞》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小鹰学飞》教案之二,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已经”说一句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呀?他在干什么?
(放录像:鹰在高空飞翔)
师:鹰飞得多高啊!他们飞过高山,飞过平原,飞向高空,真厉害呀!今天,我们要去
看看一只小鹰是怎样跟老鹰学飞行的。
2、板书课题:小鹰学飞
指名学生读课题。
3、听课文录音。
(二)精读课文:
1、多媒体演示第一幅图的内容。
(1)看动画后,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这个动画的内容?(
一、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3)理解有关词句。
①它们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小鹰老鹰
大树上面已经会飞啦不算会飞
②小鹰说这话时,心情怎样?(高兴)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高兴得喊起来)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用高兴的语气读)
指名试读。
③“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还没有完全学会飞行)
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亲切、老成)
试读————指名读————评议
③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啦,老鹰说这还不算会飞。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和第一段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两段所写的内容在安排顺序上是相同的:先写小鹰学飞,再写飞到什么高度,接着写
小鹰很高兴,最后写老鹰教育小鹰。)
(高度不同,小鹰说的话不同,这次强调是“真的”会飞;因为是第二次,好多地方加了“又”字)
(板书:大山上空真的会飞啦还不算会飞)
(3)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用高兴的语气读)
各自练读,指名试读
(4)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是怎么想的?(老鹰知道有本领的应应该比这飞得更高,他希望小鹰能把飞行本领学得更好)
指名读老鹰说的话。
(5)分角色读第三、四自然段。
(6)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山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是老鹰说还不算会飞。
3、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①板书(更高的地方)后问: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飞得更高了?
(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
②说得对!小鹰为什么会飞得这么高呢?(鼓起劲拼命向上飞)
这说明小鹰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
③指名读小鹰说的话。(板书:总算……会飞了吧?)
问:“总算”是什么意思?
④这次小鹰说话的语气和前两次有什么不同?(前两次显得高兴、满足;这一次,语
气不肯定,有征求老鹰看法的意思,变得谦虚多了)
⑤轻轻读小鹰说的话,体会语气的不同。
指名读小鹰的话。评议。
⑥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这次,老鹰是怎么回答的?(学生回答后,板书:你往上看)
①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再次理解“盘旋”的意思。(学生用动作表演)
②小鹰会想些什么?
③各自练读第六自然段。
④指名朗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三)展开讨论
演示最后一幅图的内容
师:刚开始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有说是在大山的上空飞的,也有说是在更高的地方飞的,
到底谁说得对呀?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它们是在更高的地方飞。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鹰学飞》教案之二,希望对你有帮助!
6、小鹰学飞教案教学设计
9 、小鹰学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预习题及预习疑难点: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课堂作业:书写本课生字。
课后作业:书写生字,读扩词。
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揭示课题。
指名读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小鹰向谁学飞?是怎样学飞的?等等)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结合评议、指导。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小黑板。
摇摇头 头顶 鼓起劲 拼命
急促 总算 飞吧 盘旋
2、指名读,正音,齐读。
3、识记字形。
(1)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2)重点指导: 摇:右下“缶”第二横较长
鼓:让学生自己分析易错部分 旋:联系“蛋”识记
四、指导书写
9、小鹰学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预习题及预习疑难点:
1、继续练习朗读课文。
2、思考: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课堂作业: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练说句子。
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抽读生字卡片,边读边组词。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
一、二两段。
1、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2、指名读
1、2段。
3、它们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树上面 已经会飞 不算会飞
4、指导朗读小鹰和老鹰的话。
(1)小鹰说这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我们应该怎样读?指多名学生练读。
(2)“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老鹰为什么这样说?
(3)分角色直接对话:师生读,学生读
(二)、学习
三、四两段。
1、小鹰又跟着老鹰向上飞。它们飞到了哪儿?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2、各自读
3、4段。
3、组织讨论,相机板书:大山上空 真的会飞 还不算会飞
4、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是怎样想的?
5、指名分角色朗读,分男女生读。
(三)、学习
五、六段。
1、轻声读
5、6段
2、组织讨论,相机板书:更高的地方 总算会飞 你向上看
3、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指读有关句子
4、小鹰怎么会飞这么高的?从哪些词看出它练得很刻苦?指导朗读。
5、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
“急促地喘着气”是什么样子?指名表演。
指导朗读:范读、各自练读、指名赛读
6、齐读第六段。指名动作表演:盘旋
小鹰一抬头,看到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这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7、分角色朗读
5、6段。
8、练习说话。 在 盘旋。
五、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3、我们所要掌握的本领是没有尽头的,因此,我们的学习也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只有虚心好学,不断进取,才能不断进步。
六、抄写词语:书后第三题:
作业反馈及补缺:
9 、小鹰学飞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练习用“总算”、“已经”口头说话。
3、阅读《小燕子的幻想》。
预习题及预习疑难点:
1、自行复习生字词,准备看拼音写词语
2、练习用“总算”、“已经”口头说话。
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词语,指读、齐读,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2、看拼音写词句。
二、说话练习
用“总算”、“已经”各说一句话。
1、我想了老半天,这道题总算 。
2、王志伟天天练习骑车,总算 。
3、天已经黑了, 。
4、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爷爷已经 。
三、阅读欣赏补充读物《小燕子的幻想》
四、布置学生收集并阅读名人、伟人虚心好学、不断进取的故事。
作业反馈及补缺:
资料提供者:
7、《小鹰学飞》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鼓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2、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
3、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思考:1、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2、它飞到了很高的天空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拼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一读:
老鹰鼓起劲拼命
跟着喘着气摇摇头不算
总算急促会飞了吧头顶上
指了指盘旋
3、分自然段读一读。
4、各人有感情地读。
5、初步有感情地读。
三、学习生字。
1、自己分析字形。
2、组词。
3、练习。
四、练习。
1、课本上描红。
2、《习字册》上相应部分的描红、仿影、临写。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学问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鹰跟老鹰飞到哪儿?
2、小鹰飞到大树顶上,它认为怎么样?老鹰是怎么认为的?
3、指名读,指名说小鹰和老鹰的话。
指导读课文体会意思。
4、指名用已经说话。
5、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导看图: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这时它又认为怎么样?老鹰认为怎样?
2、自读,画出小鹰和老鹰的话》
3、指导读小鹰的话。
4、集体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的话的意思。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鹰是怎样刻苦锻炼的?
2、指导读小鹰的话,体会感情。
3、把小鹰的三次话对照读,抓住已经、真的、总算,体会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心情来。
4、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看图,投影引导学生思考: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么做?
5、自由读。
6、分角色读。
三、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练习。
口头扩词。
旋()()鼓()()
练习说话》
跟着已经
五、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写好生字。
教学重难点:指导写字,正确掌握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全文,提问: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1、指名读本课生字。
2、进行口头扩词。
3、指名学生分析生字字形。
三、指导书写。
1、指导指、促、旋、摇。
让学生说说偏旁名称
按笔顺进行书空、描红。
四、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
8、《小鹰学飞》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小鹰学飞》教案之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鼓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2、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
3、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思考:1、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2、它飞到了很高的天空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拼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一读:
老鹰鼓起劲拼命
跟着喘着气摇摇头不算
总算急促会飞了吧头顶上
指了指盘旋
3、分自然段读一读。
4、各人有感情地读。
5、初步有感情地读。
三、学习生字。
1、自己分析字形。
2、组词。
3、练习。
四、练习。
1、课本上描红。
2、《习字册》上相应部分的描红、仿影、临写。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学问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鹰跟老鹰飞到哪儿?
2、小鹰飞到大树顶上,它认为怎么样?老鹰是怎么认为的?
3、指名读,指名说小鹰和老鹰的话。
指导读课文体会意思。
4、指名用已经说话。
5、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导看图: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这时它又认为怎么样?老鹰认为怎样?
2、自读,画出小鹰和老鹰的话》
3、指导读小鹰的话。
4、集体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的话的意思。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鹰是怎样刻苦锻炼的?
2、指导读小鹰的话,体会感情。
3、把小鹰的三次话对照读,抓住已经、真的、总算,体会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心情来。
4、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看图,投影引导学生思考: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么做?
5、自由读。
6、分角色读。
三、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练习。
口头扩词。
旋(
)()鼓()()
练习说话》
跟着已经
五、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写好生字。
教学重难点:指导写字,正确掌握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全文,提问: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1、指名读本课生字。
2、进行口头扩词。
3、指名学生分析生字字形。
三、指导书写。
1、指导指、促、旋、摇。
让学生说说偏旁名称
按笔顺进行书空、描红。
四、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鹰学飞》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9、小鹰学飞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9 小鹰学飞
小鹰 老鹰
大树上面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学无止境
大山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不断进取
更高的地方 总算会飞了吧 你往上看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外:朗读课文、默写字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幻灯图片。
(1)出示图一: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什么地方?
(2)出示图二: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了什么地方?
2、设计悬念,引出新课。
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的呢?它飞到很高的天空后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3、出示课题。
(1)板书:9 小鹰学飞
(2)教学生字: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A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做好标记。
B 读第二遍,碰到生字重点拼读。
C 读第三遍,在难读的句子下画上曲线。
D读第四遍,标上自然段序号。
(2)引导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小鹰 跟着 摇摇头 不算 鼓起劲
拼命 急促 总算 吧 头顶
(2)检查难读句子。
A 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先引导读好几个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领读全句,最后指名读句子。)
B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百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重点指导停顿)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B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作业
1、练读生字。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跟 (geng gen ) 劲 (jing jin )
总 (zong zhong ) 喘 (cuan chuan )
顶 (din ding ) 拼 (pin ping )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二、细读训练
1、学习第1、2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2)指名读第1、2两个自然段。
(3)理解有关语句。
A 飞到大树上时,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树上面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B 小鹰说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高兴、喊、啦)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用高兴、高兴的语气读)指名试读。
C “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飞行的本领还没有完全学会)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是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要读出认真、亲切的语气)自由练读
d 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这不算会飞。
2、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句。
A 小鹰和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山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B 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哪两个词要读得重些?为什么?
C 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么想?
指名读老鹰说的话。(“还”有仍然的意思,要重读)
(3)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
(4)小结: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A 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板书:更高的地方)
B 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
C 小鹰怎么会飞这么高的?从哪儿可以看出它很刻苦?(“鼓起劲、拼命、急促、喘气”)
D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谦虚了)
E 指导读第5自然段。
“鼓起劲、拼命”要读重些。
“飞呀,飞呀”要读得慢些。
“急促地喘着气”和小鹰说的话要读出艰难的语气;小鹰说的话还要读出试探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F 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看到高空中还有几只鹰在盘旋)
理解“盘旋”。(环绕着飞)
小鹰会想什么?它会怎么去做?
(相机板书:总算会飞了吧 你往上看)
g 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学习第5、6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讨论。
(3)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2)学过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旋( )( )( ) 鼓( )( )( )
2、用下列词语练习说话。
(1)跟着 (2)已经
五、作业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黑板上的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引导自学字形。
A 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数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容易错的地方重点记,感到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记。
B 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A 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B 指名说说哪几个地方比较难记。
指:注意右边部分的笔顺。
旋:注意笔顺。
摇:左上角是“士”而不是“土”
算:中间是“目”不是“日”。
2、指导写法。
(1)摇、促、吧、指,左窄右宽。
(2)鼓,左右等宽。
(3)算、总,上中下三部分要写得紧凑。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三、课堂练习
1、组词。
促( ) 总( )
捉( ) 想( )
2、读一读,再抄写。
跟着 飞行 急促 摇摇头
总算 头顶 盘旋 指了指
3、填空。
(1)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 )会飞啦!”
(2)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 )会飞啦!”
(3)小鹰( )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 )……会飞了吧!”
小鹰只好( ),跟着老鹰( )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 ),大山也变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