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一等奖》属于语文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一等奖
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简析
《三打白骨精》一文节选自吴承恩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七自然段)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文章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是一篇进行讲读教学的好范例。
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与其他三部名著相比,学生们对《西游记》所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另外几部,可以说没有一个学生没有在影视作品上看过,对故事中的情节和剧情的安排基本上已心中有数。因此教师不需要对文章的作者及人物做多的介绍,可以直接进入课文,按“三变------三识------三打------三责”的思路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对重点词句和具体情节的分析、比较,深刻理解、体会人物形象特点。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经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西游记》视频、音乐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在我国,文学的发展形式有许多种,如:唐诗、宋词、元曲,到了明清时代就演变成为小说,其代表就是“四大名著”,你知道是哪四部吗?都有哪些人物?
引出:小说的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举个例子来说,欣赏视频《西游记》片断,你脑海中会出现谁?为什么?
人物:师徒四人、白骨精
《西游记》三要素:情节:三变----三识----三打----三责
环境: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3、对于课文有关的内容,你有什么要问的问题吗?
4.下面我们就学习这篇根据《西游记》有关内容改写而来的课文。
二、自学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划出生字及新词,自己读一读。
2.出示本课生字词新词,指名读,教师正音,指导学生描红,做到一看二练三对照,一遍更比一遍好。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又变成(),最后变成(),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前()次都被白骨精逃脱,第()次终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2、学生读课文。
四、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一)追溯“三变”,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1、找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山坡上闪出一个……哭着走来”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2、再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贪婪、狡猾
(二)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
1、请你找出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读一读。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傅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傅,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2、齐读这三个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勇敢、坚定
其实,不仅从课文中三变、三打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文中还有两处比较明显的地方也能看出来。在哪里?找出来
3、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
“白骨精扔下……”
“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
着重体会“扔、丢”两词,体会白骨精逃跑的非常快,还故意留下假象,欺骗唐僧,体现它的狡猾。
过渡:孙悟空见妖精当头就打,这引起了唐僧的极大不满。请你找找描写唐僧的句子,读一读,想想唐僧又有着怎样的性格呢?
(三)追溯三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了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
善良、愚钝
五、课文小结
在今天的这一节课中,我们大家一齐探讨了白骨精的“三变”和孙悟空的“三识”、“三打”及唐僧对孙悟空的三次责备,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白骨精的贪婪、狡猾,孙悟空的坚定、勇敢,唐僧的善良、愚钝。在下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继续探讨在这看似普通的“三变”、“三打”中,还隐藏着哪些更深层次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8.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
三打三责
三变
白骨精唐僧
六、作业
1.说故事(任选一题)
把这个故事说给家里人听。
说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家里人听。
2.小练笔:
第三次怒打白骨精后,课文没有写唐僧的表现,请你展开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写下来。
2、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简析
《三打白骨精》一文节选自吴承恩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七自然段)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文章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是一篇进行讲读教学的好范例。
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与其他三部名著相比,学生们对《西游记》所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另外几部,可以说没有一个学生没有在影视作品上看过,对故事中的情节和剧情的安排基本上已心中有数。因此教师不需要对文章的作者及人物做多的介绍,可以直接进入课文,按“三变------三识------三打------三责”的思路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对重点词句和具体情节的分析、比较,深刻理解、体会人物形象特点。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经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西游记》视频、音乐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在我国,文学的发展形式有许多种,如:唐诗、宋词、元曲,到了明清时代就演变成为小说,其代表就是“四大名著”,你知道是哪四部吗?都有哪些人物?
引出:小说的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举个例子来说,欣赏视频《西游记》片断,你脑海中会出现谁?为什么?
人物:师徒四人、白骨精
《西游记》三要素:情节:三变----三识----三打----三责
环境: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3、对于课文有关的内容,你有什么要问的问题吗?
4.下面我们就学习这篇根据《西游记》有关内容改写而来的课文。
二、自学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划出生字及新词,自己读一读。
2.出示本课生字词新词,指名读,教师正音,指导学生描红,做到一看二练三对照,一遍更比一遍好。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又变成(),最后变成(),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前()次都被白骨精逃脱,第()次终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2、学生读课文。
四、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一)追溯“三变”,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1、找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山坡上闪出一个……哭着走来”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2、再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贪婪、狡猾
(二)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
1、请你找出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读一读。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傅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傅,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2、齐读这三个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勇敢、坚定
其实,不仅从课文中三变、三打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文中还有两处比较明显的地方也能看出来。在哪里?找出来
3、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
“白骨精扔下……”
“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
着重体会“扔、丢”两词,体会白骨精逃跑的非常快,还故意留下假象,欺骗唐僧,体现它的狡猾。
过渡:孙悟空见妖精当头就打,这引起了唐僧的极大不满。请你找找描写唐僧的句子,读一读,想想唐僧又有着怎样的性格呢?
(三)追溯三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了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
善良、愚钝
五、课文小结
在今天的这一节课中,我们大家一齐探讨了白骨精的“三变”和孙悟空的“三识”、“三打”及唐僧对孙悟空的三次责备,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白骨精的贪婪、狡猾,孙悟空的坚定、勇敢,唐僧的善良、愚钝。在下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继续探讨在这看似普通的“三变”、“三打”中,还隐藏着哪些更深层次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8.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
三打三责
三变
白骨精唐僧
六、作业
1.说故事(任选一题)
把这个故事说给家里人听。
说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家里人听。
2.小练笔:
第三次怒打白骨精后,课文没有写唐僧的表现,请你展开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写下来。
3、小学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16个新词语的意思。
2、在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会破折号和引号的用法。
3、在熟悉、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提示”所示提纲学会按照提示简要地复述孙悟空用计消灭白骨精的经过。
4、在学懂课文的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孙悟空用计揭穿白骨精的妖术,最终消灭白骨精的经过,按提纲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孙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的化身,而唐僧人妖不分,反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谁能预测一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
2、出示课题:2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大声读课文3-5遍,按预习要求自学课文。
2、交流自学成果。
(1)生字:戒、寡、祟、
(2)词语:搭救、作祟、觉醒、寡不敌众、几次三番、人妖颠倒、是非不分
(3)让学生简单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什么?(要求用一、二句话)
三、指导分段。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可以怎样分段?
2、按“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3、交流,评议。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4、5自然段。
第三段:第6自然段。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2、熟读课文。
第2课时
一、复习: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
二、学习第一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后,教师问:孙悟空走后,唐僧的命运怎样?(指名读第1自然段,再说说。)
2、为了救师父,八戒怎么做?(指名读第2自然段,在理解“寡不敌众”“直奔”两词的基础上,学懂内容,说说。)
3、学生自行小结段意:唐僧被白骨精捉进白骨洞,八戒去请孙悟空搭救师父。
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想想“孙悟空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既消灭了白骨精,又使唐僧觉醒”。这一段分几步写了这个过程。
2、第一步,听到师父被妖怪捉去,孙悟空怎么做?
(1)指名读第3自然段第1句:孙悟空听到妖怪又出来作祟,就立即赶往白骨洞。“理解“作祟”的意思,并注意用上“又”、“立即”,写出了妖怪“尽干坏事”,悟空对妖怪“嫉恶如仇”,对师父十分热爱。
(2)指名读这一自然段的第2、3句。“老妖婆”和“白骨精的母亲”中间用上了踊折号,这个破折号起了什么作用?(注释)孙悟空既已打死了老妖婆,为何又要变成老妖婆的模样?(将计就计,用计揭穿白骨精的妖术,使师父觉悟,同时消灭白骨精。)指名学生再读课本自然段最后一句,问:“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句话写出了孙悟空的什么特点?(变成老妖婆,设计让白骨精自我暴露。这句话写了悟空的智慧,有勇有谋。)
3、第二步,先让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用“~~~~”划出文中写“老妖婆”的句子,用“__”划出写白骨精“自我暴露”的句子。
(1)为什么“老妖婆”这个词语上要加上引号?(理解此处引号的作用是起否定作用,即这个“老妖婆”,其实不是真的老妖婆。)
(2)“老妖婆”两次问话的作用是什么?(第一次故意问唐僧,引出唐僧的“他一天接连打死三个好人……”的话,让白骨精“暴露”这是自己吃唐僧肉的妖计;第二次故意问白骨精,让白骨精“得意忘形”地重演阴谋诡计,使唐僧受到教育,觉醒过来。)
4、第三步,让学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用“”划出唐僧觉醒的句子。
(1)理解“几次三番”“失声喊道”这些词语说明唐僧已经觉醒,所以会指责白骨精“几次三番”地欺骗自己;想起孙悟空,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喊。
(2)进一步理解唐僧呼喊悟空,后悔万分的句子:“悟空,我不该是非不分,人颠倒……”“是非不分”的“是”指什么?(对残害百姓的妖怪,就该打。)“非”指什么?(对妖怪讲慈悲。)“人妖颠倒”的“人”“妖”各指什么?(“人”指孙悟空;“妖”指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唐僧的话。小结段意:孙悟空用计揭穿白骨精的妖术,使师父觉悟。
四、学习第三段。
1、学生朗读课文。
2、同桌讨论,小结段意。
3、反馈,概括段意: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
五、完成《作业本》第2、3、4题。
第3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记:作祟、寡不敌众、搭救、揭穿、得意忘形、觉醒。
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你这样说?同时完成《作业本》第5题。
4、交流:从本文看,孙悟空机智聪明,嫉恶录仇,是一个对妖怪毫不心慈手软、除恶务尽的人。
二、指导复述。
1、投影出示复述提纲。(即课后练习3的5点提示)
2、尝试复述第1点。(同桌复述)
3、指名复述,评议后,出示相对较佳的答案:孙悟空走后,白骨很容易地把唐僧捉进白骨洞。鼓励求异,强调用自己的语言,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句式,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4、尝试按(2)(3)(4)(5)点提示,用自己的话独立复述。
5、指名复述,交流,评议。
三、作业
1、根据例子尝试缩写,师生评议,订正。(孙悟空高举金箍棒向白骨精打去,白骨精逃跑,被孙悟空口吐神火,烧成一堆灰。)
2.把故事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板书设计:
2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悟空故意吃惊--机智聪明嫉恶如仇白骨精大笑得意忘形大笑--诡计多端唐僧叹气气愤后悔--人妖颠倒是非不分
教学后记:
学习破折号和引呈的用法,可先查字典看看它们有什么作用,再将具体句子中的破折号和引号“对号入座”。
4、二年级上《三打白骨精》教案
教材简析:
《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的一篇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故事,特别受青少年喜欢。它是本单元主体课文的延伸和扩展,是围绕本单元的主题“真”、“伪”所选的补充阅读材料。作者通过神奇的想象,变幻莫测的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流畅自然的语言,将武艺高强、明辨善恶的孙悟空和奸诈狡猾的白骨精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设计理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文的特点,本设计采取“抓住重点、快乐阅读、体验角色、练讲故事”的教学策略,引导活宝快乐阅读,体验性阅读,个性化阅读,为儿童发展和展示独立的阅读能力、满足好奇心和未知欲提供广阔的空间。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他们喜欢阅读祖国文学名著的情感。
2.在朗读中体会孙悟空的武艺高强和明辨善恶,知道白骨精的善于伪装和奸诈狡猾。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较完整地讲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4.认识11个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西游记》动画片及插曲,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歌曲导入。(播放《西游记》动画片的主题曲)看你们手舞足蹈的样子,你们一定知道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
2.今天我们来学习《西游记》中你们最熟悉的一个小故事(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进入“快乐读书屋”:你们想知道白骨精3次分别变成了什么,孙悟空又是怎么打她的吗?请同学们翻开书,走进“快乐读书屋”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要读正确、流利,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同桌互读,交流读书心得: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4.朗读展示。自找伙伴朗读课文,在自评、互评中读通读顺课文。
三、抓住重点,体验角色。
1.整体感知,体验角色。
你读了课文,觉得孙悟空和白骨精是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重点朗读,体验角色。
文中白骨精、猪八戒、孙悟空各说了什么?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同桌互读、教师引读、表演读等)和自评自悟,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体验角色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出示挂图,让学生4人一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播放无声的《三打白骨精》动画片,请同个同学给动画配音。
四、练讲故事,延伸拓展。
1.提出要求:
(1)讲故事时要自然大方,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尽量用上已学过的词语。
(2)讲故事时千万别忘了把白骨精变成什么,孙悟空、猪八戒说了什么讲清楚哦!
(3)可以适当扩展内容。
2.小组内练讲互评。
3.各小组推选代表到讲台上讲。
五、巩固识字。
采用认读字卡或开火车读等方法,巩固学生在阅读中已经认识了的生字。
六、拓展阅读。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2.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注意版)》二年级上册中的《“咕咚”来了》,按提示要求感悟文章内容。
3.《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故事非常有趣,请同学们课外阅读少儿版《西游记》。
5、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㈠》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
师:孙悟空的故事广为流传,你知道哪些有关的故事?
生1:孙悟空勇战盘丝洞
生2:孙悟空大闹天宫
师:你最棒,知道故事还知道用话筒说。
生3:三借芭蕉扇
生4: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师:说得非常好,赶快握个手。你不但知道用话筒说,还知道别人说时积极递话筒。你叫什么名字?
生4:潘梓季
师:我今天认识的第一个同学就是你。
二、整体感知
师:孙悟空的故事数也数不清。今天,咱们学习其中一则非常潘有名的故事,就是----(出示课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注意第二个字的读音(出示
wù)
(学生先读“悟”,再齐读课题)
师:非常好,但是打得还不是那么----
(学生再精神饱满地齐读课题)
师:知道这个故事是根据哪本名著改编的吗?
生:根据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改编的。
师:哦,还说出了作者。对,它是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的。(出示课件)
师:这个故事你们熟悉吗?
生:熟悉(齐说)
师:我还没上过,你是怎么熟悉的?
生1:看电视
生2:看动画片
生3:看原著
师:你水平真高,都能看原著了。
师:我调查一下,你事前看过或听过这个故事两遍或两遍以上的请举手。(全班同学都举手)
师:今天学习得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新的收获,好不好?打开语文书146页,自由朗读课文,请你说说读了课文后,有没有敬佩、有没有气愤、有没有同情,还有没有其他的感受?
(学生开始读课文,但读得有气无力。)
师:停一下,今天咱们是万众瞩目,一定有抓住这机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好不好?
(学生再读课文,读得有精神,很投入)
师:现在谁来说好说自己的感受。
生1:我非常憎恨唐僧。因为他不认识妖怪。
师:对他的说法有意见吗?
生2:唐僧认不得妖怪,孙悟空有火眼金睛,唐僧是肉眼凡胎。
生3:我非常同情孙悟空。
师:哟,这么个大英雄你同情他,说说理由。
生3:孙悟空勇敢打妖怪,可唐僧却错怪孙悟空。
师:为他打抱不平。还有吗?
生4:我非常憎恨白骨精,他三次骗唐僧,把孙悟空赶走。
师:用心险恶
生5:我非常敬佩孙悟空,因为他敢于打妖怪,不管唐僧怎么阻拦他。
师:认定了一件事就坚持往下干。
生5:我的意见和他们不一样,我是敬佩白骨精,因为他两次都没把孙悟空赶走,他都不泄气。
师:对他的说法有其他意见吗?
生1:他的说服不对,因为白骨精是要吃孙悟空的师傅。
师:我问以下,白骨精这样不泄气是干好事还是干坏事?
生5:干坏事。
师:干坏事不泄气,你还敬佩他,他越不泄气,干的坏事也就越多了,是吧?(学生5不好意思地笑了)
师:看来同学们的感受都很多。咱们中国人很喜欢“三”这个数字,比如一个成语叫“事不----”
生:过三
师:刘备请诸葛亮----
生:三顾茅庐
师:快速读课文找一找,我们课文中就有哪些“三”呢?找的越多越能干。
生1:白骨精变成村姑,接着变成老婆子,第三次变成老头儿。
师:叫三什么?
生1:三骗唐僧
师:谁?说清楚。
生1:白骨精三骗唐僧(板书:白骨精三骗)
师: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答案吗?
生2: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唐僧三次阻拦。
(板书:孙悟空三打唐僧三拦)
生3:白骨精三次逃跑。
生4:白骨精三变。
师:请看黑板的三个“三”,你能不能用简单的线段、箭头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要说出理由。
生:孙悟空
三打
白骨精唐僧
三骗三拦
我的理由是白骨精三骗唐僧,所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如果孙悟空不三打白骨精,唐僧就不会三拦孙悟空。
师:说得很好,你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因果关系表示出来。还有吗?
生:孙悟空
三打
白骨精唐僧
三骗三拦
因为白骨精要吃唐僧,所以要三骗,唐僧三拦是为了孙悟空不要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打是打白骨精。
师:他刚才这样说你们有没有意见?
生:我有意见。孙悟空如果没有三打白狐机,唐僧就不会三拦孙悟空
师:对,应该先说孙悟空三打,再说唐僧三拦。看来,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就有不同的答案。
三、研究“白骨精”
师:现在看黑板上三个人,我们首先来好好研究一下白骨精。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中是怎么形容白骨精的?(学生默读课文)
生:课文是这样形容白骨精的:白骨精专门残害百姓,诡计多端,善于变化。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大家看这个词“诡计多端”,一齐读一遍(齐读“诡计多端”)
师:这个“计”是指什么?
生1:这个“计”是指计谋。
生2:三十六计
师:原来白骨精也要先学三十六计,她才能吃唐僧肉。。那诡计是指什么样的计谋?
生1:很阴险
生2:很恶毒
生3:很欺诈
师:到课文中找一找,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用了哪些诡计?(自由读课文)
生1:变成各种人物,但被孙悟空看出来,为了赶跑孙悟空,挑拨孙悟空和唐僧之间的关系。
生2:调虎离山之计
师:这虎是指谁呀?
生2:孙悟空
生3:挑拨离间之计。
师:解释一下
生3:使两个原本联结起来的同谋分裂,一个个攻破。
师:挑拨谁与谁之间的关系?
生3:挑拨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
师:白骨精把这些计谋用在对付---
生:孙悟空和唐僧
师:对付好人身上,你说恶毒不恶毒?
师:白骨精为什么变成村姑呀?为什么不变个壮小伙?
生1:唐僧就不会起疑心。
生2:为了迷惑唐僧。
生3:白骨精用了美人计。
生4:用了苦肉计。
师:白骨精用了那么多阴险、狡诈的计谋,所以我们说她真是--
生:诡计多端
四、研究“孙悟空”
师:刚才我们花了那么长时间去研究孙悟空的敌人白骨精的特点,你觉得这对我们理解孙悟空的特点有什么好处?
生1:孙悟空是好人,白骨精越恶毒就越要打她。
生2:还能显示出孙悟空的正义。
生3:白骨精这么坏就衬托了孙悟空多么好。
师:总而言之,从白骨精的特点能反衬出孙的特点。接下来,让我们正面走近孙悟空,看看他们交手的第一个回合。
(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选择认为最能体现孙悟空特点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1:孙悟空用鼻子一嗅,闻出一股妖气,再用火眼金睛凝视,一下子就看出村姑是个妖怪。
师:他读得怎么样?(学生没有注意听,老师要求生1再读一遍)
生:他读的很流利,美中不足的是逗号与逗号之间的停顿时间太长。
生:我觉得他重点词读得很好:一下子、一嗅、凝视
师:为什么你认为这几个是重点词?
生:因为这些词可以体现出孙悟空的眼睛亮,鼻子灵。
(自由练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想想怎样把这句话中孙悟空的特点读出来。)
师: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指名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流利。
师:他干嘛要把“妖怪”读那么响呢?
生:因为妖怪是个重点词,是个妖怪,而不是人。
师:咱们学着她的样子也来读一读。(齐读句子)
师:还有没有谁读其他句子的?
生:大胆妖怪,孙悟空一声吆喝,举起金箍棒,劈面便打。
师:读得怎么样?
生:她读得很响亮。
师:你觉得她读得这么响亮是好呢还是不好?你是表扬她还是批评她?
生:批评
师:你觉得应该读轻点是吧?那你读读看。(学生读,但读得比前一位更响亮。)
师:我觉得你比她读得还响呢。应该读得响点还是轻点?
生:响点
师:哦,一读就读出来了,年你再来试着读一读。(学生响亮地读这一句)
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响,现在明白没有?
生1:孙悟空很凶
生2:孙悟空很气愤
生3:孙悟空对妖怪毫不留情。
生4:他发怒了。
(带上自己的感受,再练读句子)
师:几十个孙悟空一起打,哪个孙悟空敢单个站起来打?(指名读句子)
师:读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她读得很流利,但美中不足的是“举起金箍棒”读成“金ku棒”了。
师:那你来把这个词再读一遍。(这次读正确了)
生2:我觉得她刚开始读得很好,后面就读软了。
师:你的声音很清脆,你来示范一下,怎么才能读得不软下去。(该学生读得特别有感情,听课老师都不禁鼓掌了。)
师:她有个地方读得特别好,听出来没有?
生:“劈面便打”表现出孙悟空对妖怪毫不留情。
生:“一声吆喝”可以体现出孙悟空很急,担心师傅被妖怪吃掉。
生:“劈面便打”表现出悟空打妖怪时决不犹豫。
生:“劈面便打”可以体现出孙悟空身手很快。
师:我看出来了,咱们班女孙悟空比男孙悟空要打得好。要不再试一试,男孩子争点气,好不好?(学生单独练习朗读本句--指名一男生读)
师:怎么样?
生:他把“大胆妖怪”读得很响,这个词可以体现出孙悟空的愤怒。
师:咱们自己也来试一试。(学生齐读句子)
师:还有没有读其他的句子?
生:啪的一声,那村姑倒地死去。(出示句子)
师:为什么找这句?
生:“啪”的一声,就这么一声妖怪就倒地死去了,厉害!
师:看出厉害,还看出什么了?
生:还看出他杀妖怪不留情。
生:还看出孙悟空身手很好。
(齐读句子)
师:够响,再狠点儿。“啪”的一声--(引读)
(齐读第二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师: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中的句子,很好地体会了孙悟空的特点,其实我们除了读,还可以想,想一想他们的内心活动,猜一猜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把他们的内心活动写下来。
(在作业纸上写下来)
生1:我变成村姑、老婆子、老头去骗他们,因为他们都不聪明,只有孙悟空聪明一些,只要赶走孙猴子,就万事OK了,哈哈哈……
师:这还是个洋白骨精。
生2:我也是选择白骨精的。我要变成村姑、老婆子、老头去骗他们,因为唐僧肉不但香,而且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谁不想自己长生不老呢,我先吃唐僧肉哩!
生3:我也是选择白骨精。白骨精说:“你这泼猴,还想跟我斗,还是回去当你的美猴王吧!
生4:我选择唐僧
师:唐僧读起来肯定和白骨精不一样。
生4:我看到孙悟空棒打村姑,我连忙阻拦,因为我不知道粗古是个妖怪,不让孙悟空去打,哎呀坏了,我要死了!
师:临死前最后的忏悔。
师:谁是选择孙悟空的?
生5:我一定要把这妖怪打死,第一个原因是我觉得只要有我在,不管什么样的妖魔鬼怪都上该不到师傅的,第二个原因是只要害人的妖怪在,周围的居民也不得安宁。
师:这个孙悟空很有正义感。
生6:我一定要打死妖怪,因为他专门残害百姓,还善于变化,如果再不消灭这罪孽深重的妖怪,百姓们可要吃苦了,现在你瞧他又来了,吃我一棒!
师:非常好!(竖起大拇指)下课了,咱们这课到此为止。下课!
《三打白骨精》教学赏析
在浙江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评比课中,张红萍老师执教的《三打白骨精》,以其精湛的教学艺术与全新的教学理念,倾倒了全场的与会者。“互动、生成、创造”是这堂课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应该说这在新课标、新理念下的一堂充满激情与智慧的课。
一、魅力语言,点燃求知火种
张老师的课非常“活”,学生的思维、语言、情绪甚至动作异常活跃。课堂上发出的阵阵笑声、掌声,处处洋溢着真情。她的语言幽默、干练、朴实、自然、,时时传达着真情,激励着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始,学生对张老师是陌生的,加之他们到了那么多教师听课的陌生场所,感到那严肃的氛围,心情更紧张。张老师采用了一段评书式的说故事开场白(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为去西天取经,历经磨难。一日他们来到一座大山脚下,但见此山悬崖峭壁,地势险恶,山林之中不时腾起一团团妖雾。孙悟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啊呀,不好!”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书本分解。)这段生动、诙谐的开场白,不仅营造了和谐宽松的阅读氛围,更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动机此时,学生的阅读心向在教师的调解与引导下,转向了诱人的故事之中,他们期待的是一睹为快。
课堂上,张老师处处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你的水平真高,都能读原著了!”“你不仅知道用话筒说,还知道别人说时积极地递话筒。”学生说得不好时也说是“话筒没打开”。在课堂上,张老师的评价与启发总是同时存在,像这样充满情趣的语言与体态语言不胜枚举。她的评价灵活多样,使学生时时感到温暖,给他们以启迪、赏识,激励着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二、多元解读,促进个性体验
阅读本是个性化的内化过程,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前理解,亲自去思索、去发现、去品悟,从而在阅读实践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课例围绕“孙悟空有和特点”这一探究主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我感悟。让学会在自由的朗读中,运用比较读,表演读等手段,逐渐让学生走进文本,极具个性化的充满正义的孙悟空形象也深深印入了学生的心灵。
三、精准点拨,引导价值取向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由,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明显错误“视而不见”,一味地“尊重”,盲目地追求“生成”,追求“奇异”,而忽略了教育的“价值引导”。
课堂中,当老师让学生交流自己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时,一位学生说“我是敬佩白骨精,因为他两次都没把孙悟空赶走,他都不泄气。”此时,教师没有及时给予评价说对说错,也没有为了肯定学生而进行所谓的发展性思维,而是等该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讲完后,反问道“白骨精不泄气是做好事还是干坏事呢?”学生一下明白了白骨精越不泄气,干的坏事就越多,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张老师既尊重了学生的多元解读,又要重视了价值取向的引导,使学生明辨是非,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6、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16个新词语的意思。
2、在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会破折号和引号的用法。
3、在熟悉、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提示”所示提纲学会按照提示简要地复述孙悟空用计消灭白骨精的经过。
4、在学懂课文的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孙悟空用计揭穿白骨精的妖术,最终消灭白骨精的经过,按提纲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教具: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孙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的化身,而唐僧人妖不分,反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谁能预测一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
2、出示课题:2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大声读课文3-5遍,按预习要求自学课文。
2、交流自学成果
(1)生字:戒、寡、祟、
(2)词语:搭救、作祟、觉醒、寡不敌众、几次三番、人妖颠倒、是非不分
(3)让学生简单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什么?(要求用一、二句话)--
三、指导分段。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可以怎样分段?
2、按“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3、交流,评议。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4、5自然段。
第三段:第6自然段。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2、熟读课文。
第2课时
一、复习: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
二、学习第一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后,教师问:孙悟空走后,唐僧的命运怎样?(指名读第1自然段,再说说。)
2、为了救师父,八戒怎么做?(指名读第2自然段,在理解“寡不敌众”“直奔”两词的基础上,学懂内容,说说。)
3、学生自行小结段意:唐僧被白骨精捉进白骨洞,八戒去请孙悟空搭救师父。
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想想“孙悟空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既消灭了白骨精,又使唐僧觉醒”。这一段分几步写了这个过程。
2、第一步,听到师父被妖怪捉去,孙悟空怎么做?
(1)指名读第3自然段第1句:孙悟空听到妖怪又出来作祟,就立即赶往白骨洞。“理解“作祟”的意思,并注意用上“又”、“立即”,写出了妖怪“尽干坏事”,悟空对妖怪“嫉恶如仇”,对师父十分热爱。
(2)指名读这一自然段的第2、3句。
“老妖婆”和“白骨精的母亲”中间用上了踊折号,这个破折号起了什么作用?(注释)
孙悟空既已打死了老妖婆,为何又要变成老妖婆的模样?(将计就计,用计揭穿白骨精的妖术,使师父觉悟,同时消灭白骨精。)
指名学生再读课本自然段最后一句,问:“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句话写出了孙悟空的什么特点?(变成老妖婆,设计让白骨精自我暴露。这句话写了悟空的智慧,有勇有谋。)
3、第二步,先让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用“~~~~”划出文中写“老妖婆”的句子,用“__”划出写白骨精“自我暴露”的句子。
(1)为什么“老妖婆”这个词语上要加上引号?(理解此处引号的作用是起否定作用,即这个“老妖婆”,其实不是真的老妖婆。)
(2)“老妖婆”两次问话的作用是什么?(第一次故意问唐僧,引出唐僧的“他一天接连打死三个好人……”的话,让白骨精“暴露”这是自己吃唐僧肉的妖计;第二次故意问白骨精,让白骨精“得意忘形”地重演阴谋诡计,使唐僧受到教育,觉醒过来。)
4、第三步,让学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用“ ”划出唐僧觉醒的句子。
(1)理解“几次三番”“失声喊道”这些词语说明唐僧已经觉醒,所以会指责白骨精“几次三番”地欺骗自己;想起孙悟空,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喊。
(2)进一步理解唐僧呼喊悟空,后悔万分的句子:“悟空,我不该是非不分,人颠倒……”“是非不分”的“是”指什么?(对残害百姓的妖怪,就该打。)“非”指什么?(对妖怪讲慈悲。)“人妖颠倒”的“人”“妖”各指什么?(“人”指孙悟空;“妖”指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唐僧的话。
小结段意:孙悟空用计揭穿白骨精的妖术,使师父觉悟。
四、学习第三段。
1、学生朗读课文。
2、同桌讨论,小结段意。
3、反馈,概括段意: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
五、完成《作业本》第2、3、4题。
第3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记:作祟、寡不敌众、搭救、揭穿、得意忘形、觉醒。
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你这样说?同时完成《作业本》第5题。
4、交流:从本文看,孙悟空机智聪明,嫉恶录仇,是一个对妖怪毫不心慈手软、除恶务尽的人。
二、指导复述。
1、投影出示复述提纲。(即课后练习3的5点提示)
2、尝试复述第1点。(同桌复述)
3、指名复述,评议后,出示相对较佳的答案:孙悟空走后,白骨很容易地把唐僧捉进白骨洞。鼓励求异,强调用自己的语言,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句式,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4、尝试按(2)(3)(4)(5)点提示,用自己的话独立复述。
5、指名复述,交流,评议。
三、作业
1、根据例子尝试缩写,师生评议,订正。(孙悟空高举金箍棒向白骨精打去,白骨精逃跑,被孙悟空口吐神火,烧成一堆灰。)
2.把故事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7、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㈠》教学实录
课前唱《西游记》主题曲
歌中猴哥叫什么名字,还有其他名字吗?
能不能演一演他的动作?
一、揭题
师:今天学习其中一则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师:这个故事熟悉吗,怎么熟悉的?今天学习得有新的收获。
二、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用上我非常气愤同情憎恨……
生读课文
生:我非常憎恨白骨精
生:我非常同情孙悟空
……
生:我非常敬佩白骨精,因为他不泄气
师:对他说法有什么意见?他是干好事还是干坏事?(干坏事?那可不行,坏事越干越多了。
三、通读课文,理解脉络。
师:找“三”
生:白骨精三骗唐僧。
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生:白骨精三次跑。
师:能不能用箭头表示?
(板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三骗唐僧唐僧三拦孙悟空
四、深入读课文
1、默读课文第一段,课文怎样形容白骨精(出示)
生:“计”指什么?白骨精为了吃唐僧,用了什么诡计?(与三十六计联系)
生:白骨精三骗为了挑拨离间。
生:白骨精三骗为了调虎离山。
生:白骨精为什么扮成村姑?
生:为了迷惑唐僧
生:用了美人计……
师:白骨精用了这么多诡计,可以说它是“诡计多端”。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时间了解敌人,这对描写孙悟空有什么作用。
生:反衬孙悟空。
2、师:正面走进孙悟空,看每一个回合。
自学第二段,选择最能表现孙悟空的句子,把它读好。
读句子:
a、“孙悟空用……妖怪”
指名——评议——练读——指名
(生:我觉得它重点词语读得很好;师:哪些重点词?)
b、“大胆妖怪……”
读——评议——练读——指名——评议
为什么读得重?
(生:后面不要软下来,评议时说)劈头就打
生说另外的句子……
c“啪地一声,那村姑侧地而去”,启发什么?
生:悟空厉害!
生:不留情。
朗读(齐读2遍)
3、刚才我们是读,其实还可以想。
选择一个人物,把它内心的活动写出来。
练习纸:
白骨精:我要变与村姑、老妇、老汉去骗他们,因为__________
孙悟空:我一定要打妖精,因为______________
唐僧:我看到孙悟空打妖精,我要拦,因为________________
8、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
2.会用“料知”和“得意忘形”各造一个句子;了解破折号和引号的用法。
3.学会按照课后练习第3题的提示简要地复述孙悟空用计消灭白骨精的经过。
4.感觉孙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妖术,勇于和妖怪斗到底的精神。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初步理解内容按提示划分段落,学习第一大段。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唐僧赶走了孙悟空,白骨精喜出望外,它捉到了唐僧没有,唐憎师徒性命如何,接下去请读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思考课文大意:孙悟空走后,白骨精很容易地把唐僧,八戒直奔花果山,去;孙悟空立即,打死,自己变成。孙悟空用计引诱白骨精三变,使唐僧。孙悟空打死了。
读后检查:①认读生字卡片;②口头填空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按下列提示给课文分成“起因一经过一结果”三段。
1.唐僧被捉,八戒请回师兄。
2.孙悟空用计揭穿白骨精妖术,师父悔悟。
3.孙悟空打死白骨精。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自读一、二自然段。
2.理解“寡不敌众”、“直奔”等词语意思。
3.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五、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1、2题和课后第4题。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敦学要点:
精读课文第二段,完成课后题l、2。
一、精读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后题1。
2.讨论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1)孙悟空听到妖怪又出来作祟,就立即赶往白骨洞。——‘‘作祟”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立即”一词写出了什么?
(2)孙:晤空决定用计揭穿白骨精的妖术,使师父觉醒。一一说说“揭穿”、“妖术”、“觉醒”是什么意思。
①这里的“计”具体内容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故意问:“你的大徒弟孙悟空呢?”
③又为什么故意问:“女儿是怎样用的计?难道他们都识不破吗? (理解“得意忘形”)
④从哪里可看出唐僧觉醒了?
(“此刻才明白”、“气愤地说”、“十分后悔”、“不禁失声喊道”)
(3)他想起了孙悟空,不禁失声喊道:“悟空,我不该是非不分,人妖颠倒……“(这里的“是”与“非”’“人”与“妖”各指什么?)
(联系三打(一),具体说说唐憎是非不分,人妖颠倒。)
3.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读好“孙悟空的两次故意”,白骨精的“得意忘形”、唐僧的“气愤”“悔悟”。
4.了解文中有关标点的用法:
破折号:老妖婆——白骨精的母亲(起注释作用)。
引号:“老妖,婆”加上引号起否定作用,因“老妖婆”是孙悟空变成的。这种引号的用法与直接引用某人讲的话不同。
二、学习第三段。
1.轻声自读第三段,思考:孙悟空是如何消灭白骨精的?
2.找到有关句子读读,说说孙悟空是如何消灭白骨精的?
3.齐读第三段。
三、作业。
1.熟读全文。
2.准备复述孙悟空用计消灭白骨精的经过。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复述故事。
一、听写词语。
二、总结全文。
1.各自轻声读全文。思考: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充分揭露了白骨精的( ),表现了孙悟空( )、( )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唐僧( )、( )的弱点。
2.指名分段朗读,讨论上面填空题。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复述故事。
(一)回忆复述要求:
A 压缩课文内容:长话短说(概括地说)。
B 说课文主要内容:如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发展的基本过程和结果。
C 删、并次要内容:人物的对话、环境的描写。
(二)示范指导第一段。
提示:悟空走后,唐僧被捉。
复述:孙悟空走后,白骨精轻而易举地把唐僧捉进了白骨洞。
(三)尝试复述第二段。
提示:八戒请回孙悟空。复述:八戒去救唐僧,但寡不敌众。他直奔花果山,.请回师兄来搭救师父。
(四)独立复述下面的课文。
悟空打死老妖,“老妖”进洞。
悟空赶往白骨洞,碰见了赶来吃唐僧肉的白骨精的母亲。悟空打死“老妖”、自己变成“老妖”的模样进了洞。
“老妖”引白骨精三变,唐憎悔悟。
孙悟空决定用计揭穿白骨精的妖术,使师父觉醒,他故意问唐僧你的大徒弟孙悟空哪里去了?引诱白骨精说出是她为了吃唐僧肉,三次用计使唐僧把孙悟空赶走的。孙悟空又故意问是怎样用的计,引诱白骨精得意忘形地三变。唐僧这才明白是上了妖怪的当,十分后悔当初不听孙悟空的话,不该是非不分,人妖颠倒,把孙悟空赶走。
悟空打死白骨精。
孙悟空现出真身,高举金箍棒,向白骨精打去,白骨精慌忙招架。八戒齐力奋战。白骨精正想逃跑,孙悟空晃动身子,变出十几个孙悟空,把白骨精围住。孙悟空口吐神火,把白骨精烧成了—堆灰。
四、引导课外阅读《西游记》。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趣吗?这样的故事在《西游记》这本书里有许多,请同学们自己去看,以后班上开个故事会,说说《西游记》里的故事。
五、作业。
1.读熟《孙悟空三打的骨精》(一)(二),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看《西游记》
9、六年级教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一.课前唱《西游记》主题曲。
大家好,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没有什么礼物,送给大家一首歌,好吗?
听过吗?什么的歌?喜欢吗?会唱的跟着一起唱好吗?
歌中的猴哥叫什么名字?还有其他名字吗?他最典型的一个动作是什么呀?能不能演一演啊!
喜欢猴哥吗?最喜欢他的什么?那你能说出几个猴哥的故事吗?
这些故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介绍《西游记》。孙悟空是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西游记》它想象丰富,故事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它从诞生到现在的四、五百年里,不但我们中国人喜欢,而且已成为了世界文学中的拥有的最广泛的读者的著作之一 ,被改编成几国文字,还被拍成电影、电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二.揭题: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也节选了两则孙悟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之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
三.一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边读边在脑海里过电影,想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检查:
(1)读出生字,并给这些字组词:僧 诡 嗅 妖 缕 杖
(2)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中心词是什么?现在你们能借助这个课题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课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
四.二读课文。
那你能找出课文中还有与三有关的描写吗?
三个人物 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 白骨精三跑 唐僧三拦
现在谁能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初步感受吗?
你能很快地找出孙悟空的一打,二打,三打分别在哪一段吗?
五.学习一打
好,我们首先来欣赏孙悟空与白骨精的第一个回合。
在这一回合里,有几个人物出场,那这些人物当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一位?最喜欢的是哪一位?
不同的同学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那下边就请大家划出自己喜欢的那一位的有关句子,好好地体会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感情朗读,比如表演人物的动作,也可以谈谈自己是如何从语言文字里读懂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交流:(随机由学生说)
说说你品读的是哪一位?
A.(如孙悟空)你用什么方法来体会人物特点的。
1.(如朗读)好,你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描写悟空的句子,好吗?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我觉得他哪儿读得好,读出了什么?哪儿读得不好,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可范读,让学生体会)
学生练读,再指名,再评议。
大家刚才理解得到位,读得也很有感情,其实老师还可以教你一招,保你更具大圣风采,想不想学,就是配上动作,试试)
悟空的本领了得,火眼金眼,我看我们的同学的本领也更是了得,老师虽能不能目睹悟空的风采,却从你们的朗读里,你们的体会里,你们的动作里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悟空,一个机智,善于识破诡计,嫉恶如仇的孙悟空。
2.如学生是以表演来理解,思路如下。
一生表演,其他同学当导演,说说他的演技。
请导演们说说表演水平。提醒从四个动词上来评价,有没有演到位。从这个动作里你们体会到了一个怎样的悟空。为什么?那能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吗?在朗读时,要注意什么呀??对了,要读出悟空的特点。
3.如学生以谈体会来理解人物,思路如下。
那就让学生先谈体会,我从哪些词里觉得悟空怎么样?体会得很好,谁能来读出来呢?读出一个机智的,孙悟空。再配动作。
要求学生能说出孙悟空识破白骨精的妖术,嫉恶如仇,敢于斗争的特点。
B.那哪位同学来说说唐僧和白骨精呢?
白骨精:
你先把描写白骨精的句子读一读好吗?
说说你觉得白骨精怎么样?你想用什么方法向大家报告你的学习成果。
(要求学生能说出白骨精诡计多端,善于乔装打扮,还想使用美人计,把自己变成一个善良的、纯朴的,可爱的村姑以希望获得人们的喜爱。真是一个可恨的白骨精。)
那唐僧呢?谁来分析一下唐僧的性格特点。
唐僧,
读了这一句,你觉得唐僧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说说理由。唐僧善恶不分,白骨精是个妖怪,他却说他是个好人。如果没有他把悟空拉住,也许在第一回合里悟空就能消灭那个妖怪了,也就不会有下文的被妖怪捉去,差点遭受被杀的祸害了。
刚才我们通过读,通过说,了解了这三个人物不同的特点,其实呢,我们还可以想,想出他们 的心理活动。现在就请大家选择一个人物,来把它的内心的活动写出来。
练习纸:
白骨精:我要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我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僧:我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习二打与三打
刚才我们大家通过不同的方式,初步体会到了悟空的机智、 白骨精的 狡猾、 唐僧的 是非不分不同的特点,接下来大家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再次体会在二打、三打中这三位的性格特点呢?
同学自学,也可分组学习。
同学交流:以学生的发言为主,学生说谁就先交流谁,一般的思路是学生先找出描写这些人物的句子,然后可以让学生先感情朗读,再谈谈对人物的理解,也可以先谈理解再感情朗读,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基本要求:
孙悟空:二打学生能说出悟空善于识别妖怪,但是他的气愤之情更为强烈。
三打主要能说出悟空的火眼金眼非常厉害,不管白骨精变成什么,都骗不了老孙。悟空嫉如仇,敢于斗争 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设疑:大圣,你心里倒底在想什么呀?你就不怕师傅责备了吗?你师傅的紧箍咒可是很厉害的呀?
你现在有什么话来夸夸悟空吗?
白骨精:二打能理解到白骨精诡计多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三打能理解 妖怪利用唐僧人妖不分的弱点,把自己扮成一个来寻找妻儿的孤老头子。先是大喊救命,再是控告孙悟空打死了他的老伴和女儿,要与孙悟空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