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上: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人教新课标二上: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7个生字。学写“病、床”两个生字。
2、积累“地”字短语,会用“高兴地”写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体会科利亚的情感变化,领悟课文中传达的美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文读句中,积累语言“静静地躺、呆呆地望、高兴地笑”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地”后面应该加上表是动作的词;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气球、生字卡片、生字书写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
静静地 呆呆地 高兴地
摇摇摆摆地 一上一下地 叽叽喳喳地
①自由读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②“地”在这里要读轻声“de”。
③谁来试试看,读一读。
2、读句,把这些词送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吗?
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二、细读1-2自然段,体会科利亚的“真没意思”
1、(出示图:难过的科利亚)看老师给这句话,配上了一张照片,看看图上的科利亚,再读读这句话。
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2、能联系上文,说说科利亚为什么这样静静地躺着,呆呆地望着,他怎么呢?(病了 得了传染病)
①理解“传染病”。
②引读:医院规定,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③练习说:科利亚得的是传染病,见不着( ),见不着( ),还见不着( )……
不能( )不能( ),还不能( )……
3、体会科利亚得心情,指导朗读。
①读:静静地躺 呆呆地望
(生读)病房里真安静,(生再读)没有一点儿声音,(生再读)没有人和科里亚说话。
的病房里什么也不能做,他只能(生读)呆呆地望科利亚多么孤单呀(生读)
科利亚就是这样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医院里。我们一起读。
②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③从三楼又能望到什么呢?
引读: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他觉得真没意思。
④配乐读1、2自然段。
三、研读3-5自然段,探究科利亚的高兴地笑了的原因
1、出示一张科利亚的照片(高兴地笑了),你发现了什么?
2、引读: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3、想一想:科利亚 高兴地笑了。(望着窗外那张逗人“小脸”“小脸”指的是气球)
“小脸”指的是气球)
4、哦,原来是气球让科利亚的心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那气球是怎么来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动画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5、这是怎么回事?气球是怎么来的?
6、请同学们能来演一演(要求先认真读读课文3、4自然段)
7、指名小组表演。
8、评一评演得好不好(从书中找出依据)
提示:气球为什么会摇摇摆摆地、一上一下地?(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同学们“叽叽喳喳”会说些什么?
9、再请同学们能来演一演
10、同学们为什么要放这个气球,他们想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呢?
11、这只红气球所包含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齐读读课文最后一段。
12、再想一想:科利亚 ,高兴地笑了。(想到同学来问候他了)
13、练习说:高兴地( )提示:“地”后面应该加上表示动作的词。
瞧,这些动作词表达出你们高兴地心情,那什么让你们这么高兴,能用“高兴地”说一句话。
四、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床”“病”。
①出示“床”“病”“周”,区别“广”和“疒”。
②学生观察半包围结构的字,说一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③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2、学生练习在写字卡上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外阅读推荐
让我们记住这个传递友情的红气球吧,它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和快乐。老师知道有一本书里面讲述了许多这样的故事,它叫《爱的教育》。大家课后可以找来注音版的读一读。
【板书设计】
22、窗前的气球
真没意思 爱 高兴地笑
2、人教新课标二上: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7个生字。学写“病、床”两个生字。
2、积累“地”字短语,会用“高兴地”写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体会科利亚的情感变化,领悟课文中传达的美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文读句中,积累语言“静静地躺、呆呆地望、高兴地笑”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地”后面应该加上表是动作的词;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气球、生字卡片、生字书写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
静静地 呆呆地 高兴地
摇摇摆摆地 一上一下地 叽叽喳喳地
①自由读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②“地”在这里要读轻声“de”。
③谁来试试看,读一读。
2、读句,把这些词送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吗?
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二、细读1-2自然段,体会科利亚的“真没意思”
1、(出示图:难过的科利亚)看老师给这句话,配上了一张照片,看看图上的科利亚,再读读这句话。
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2、能联系上文,说说科利亚为什么这样静静地躺着,呆呆地望着,他怎么呢?(病了 得了传染病)
①理解“传染病”。
②引读:医院规定,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③练习说:科利亚得的是传染病,见不着( ),见不着( ),还见不着( )……
不能( )不能( ),还不能( )……
3、体会科利亚得心情,指导朗读。
①读:静静地躺 呆呆地望
(生读)病房里真安静,(生再读)没有一点儿声音,(生再读)没有人和科里亚说话。
的病房里什么也不能做,他只能(生读)呆呆地望科利亚多么孤单呀(生读)
科利亚就是这样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医院里。我们一起读。
②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③从三楼又能望到什么呢?
引读: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他觉得真没意思。
④配乐读1、2自然段。
三、研读3-5自然段,探究科利亚的高兴地笑了的原因
1、出示一张科利亚的照片(高兴地笑了),你发现了什么?
2、引读: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3、想一想:科利亚 高兴地笑了。(望着窗外那张逗人“小脸”“小脸”指的是气球)
“小脸”指的是气球)
4、哦,原来是气球让科利亚的心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那气球是怎么来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动画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5、这是怎么回事?气球是怎么来的?
6、请同学们能来演一演(要求先认真读读课文3、4自然段)
7、指名小组表演。
8、评一评演得好不好(从书中找出依据)
提示:气球为什么会摇摇摆摆地、一上一下地?(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同学们“叽叽喳喳”会说些什么?
9、再请同学们能来演一演
10、同学们为什么要放这个气球,他们想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呢?
11、这只红气球所包含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齐读读课文最后一段。
12、再想一想:科利亚 ,高兴地笑了。(想到同学来问候他了)
13、练习说:高兴地( )提示:“地”后面应该加上表示动作的词。
瞧,这些动作词表达出你们高兴地心情,那什么让你们这么高兴,能用“高兴地”说一句话。
四、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床”“病”。
①出示“床”“病”“周”,区别“广”和“疒”。
②学生观察半包围结构的字,说一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③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2、学生练习在写字卡上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外阅读推荐
让我们记住这个传递友情的红气球吧,它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和快乐。老师知道有一本书里面讲述了许多这样的故事,它叫《爱的教育》。大家课后可以找来注音版的读一读。
【板书设计】
22、窗前的气球
真没意思 爱 高兴地笑
3、人教新课标二上: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窗前的气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组以“关爱他人”为专题组织教材内容。《窗前的气球》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文章。通过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给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送去问候,送去关爱,透过这个红气球,科利亚的心飞到了窗外,飞到伙伴们的身边,让学生体会到同学之间友谊的真挚。当我们的孩子读着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被这“窗前的气球”深深地打动,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摒弃繁琐分析,重感悟体会,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已有的学习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达到对课文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理解,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获得对语言的深刻感受和情感的美好体验。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中认识7个生字。会用“可爱的”说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3、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科利亚看到窗前的气球前后的心情,分享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质疑,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要带你们认识一个同龄人。(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疑问?(图上画的是哪儿?那个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他怎么了?窗前的气球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气球上要画一张笑脸?)
2、师:这窗前的气球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师板书课题)
3、生:齐读课题。
(设计简析:学贵在有疑,从课文插图入手质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1、读准生字、新词;2、读通课文。)
2、师:同学们读书的表情和声音告诉我,你们很喜欢这篇课文,对吗?那把你读得最好的一两个自然段展示一下(生读)大家来评价一下。
3、师:对于生字的认读,相信大家也不在话下,来喊出它们的名字,并给它们找几个朋友。(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认读并扩词。)
4、师:同学们都与生字交上了朋友,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谁再来读一读?
(设计简析:通过让学生自己读的方式来达到学法的渗透。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了学生读的积极性,从而轻松地达到读通、读准的目的。)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看图时所提出的那些问题,你明白了哪些?
2、师:我们把这些问题串起来就是课文所讲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练习说)
3、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科利亚生病了,他很难过,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他的内心。
(1)、师用叙述性语气读第一节。
(2)、(课件出示句子:a“科利亚生病了,住进了医院”。b“他得的是传染病,医院规定,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c.“科利亚静静地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3)、读了这些句子你是什么心情?(难过、孤单、寂寞……)谁能读出科利亚的孤单来呢?(指名读)。
(4)、科利亚和当时的处境是这样的——(课件出示:不准来看他, 不准来看他, 也不准来看他,科利亚不能 ,只能 。)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5)师:你们都是情感丰富的孩子,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先自己练一练吧。(生在音乐声中入情入境地朗读后指名读、齐读。)
(设计简析:利用低沉的音乐和教师的范读,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接触语言材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取代了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6)、师:此时此刻,科利亚呆呆地望着窗外在想些什么?(课件出示:正当科利亚思绪万千、百般渴望的时候,他看到了 ,看到了 ,好像看到了 ,好像听到了
。)
(让学生读4、5自然段后试着填空。)
(7)、师;当科利亚看到这个画着可爱的小脸的气球时,他的心情怎样?
(8)、练习 用“可爱的”说一句话。
(9)师: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表达出科利亚当时的心情?(课件出示句子:a“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b“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10)科利亚为什么笑了?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如果你是科利亚的老师,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科利亚的爸爸妈妈呢?(学生自己说)。
(11)、师:是啊,看到这张逗人的笑脸,听到同学们的声声问候,科利亚怎能不高兴呢?我们再一次把他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吧。(齐读)
4、小结。师:科利亚虽然生病住院了,但是有了同学的关心,他还会觉得没意思吗?我们相信,不久,他将病愈出院,重新回到学校,和伙伴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真诚地祝愿齐读课文。
(设计简析:阅读教学强调“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让学生换位体验,把自己当做科利亚的同、老师或亲人,入情入境,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在角色转化中通过阅读、思考,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师:除了放气球,你还有什么办法去问候科利亚?
2、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窗前的气球》一课,你喜欢这窗前的气球吗,为什么?
3、总结。师:是的,窗前的气球传递的是衷心的祝福,纯真的友谊。老师知道有一本书中讲了好多这样的故事,它叫《爱的教育》,同学们可以找到注音本的读一读。
(设计简析:通过问候的方式,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达心声,再次展示爱的力量,课外拓展阅读既能文本的主题题目得延伸,又激起了学生的课个阅读欲望。)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执教本课时,从课文插图入手质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设计围绕科利亚的心情变化展开。首先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找出科里亚生病住院后的重点句,让他们理解科利亚心情不好的原因,从朗读中学生体会到科里亚孤单、寂寞的心情。接着通过插图让学生再体会他看到红气球后心情变好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前后进行比较,有了自己的心得和领悟。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最后通过让学生充分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化认识升华情感,课外阅读拓展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
本课教学老师担任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服务者的角色,教学中能站在学主角度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以学定教。课堂中创设了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设计了富有情趣的语文活动,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地读、议、思、评、写,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评价等手段,让学生自己接触语言材料,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使学习活动成为多方向的信息交流过程。本课的教学,教师还需要突出训练学生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和自读能力的培养。
4、人教新课标二上: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三册 22 床前的气球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3.懂得珍惜友谊。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礼物。(气球缓缓地从讲台下飘上来)
瞧,它是什么呢?(气球)和气球打打招呼吧!看到气球你的心情怎样呢?
小朋友喜欢气球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气球有关的课文。
2.师生共同书写课题。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小朋友们真会提问。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只要你们用心读书,边读边想,就能解决它。
[反思:老师能够做到提笔即是示范时,开课板书课题时就鼓励学生跟着教师一块儿写一写,体现了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能在低年级阅读教学阶段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下面的树叶姐姐。教师巡视指导
2.请小老师带读有拼音的生字卡。
3.抽读带拼音的生字卡。开火车读。齐读。
[反思:注意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鼓励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来认读生字,这样即复习了汉语拼音,又解决了生字的正确读音。]
4.游戏巩固识字。
“你指我认”:4人组成一个小组,每小组一朵识字花,每个同学轮流指生字,其他的三个同学就马上读出这个字的读音,发现错误及时正音。
[反思:新颖的教具也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一朵小小的识字花,就像一味兴奋剂,鼓励孩子在整体上朦胧识记这些二类生字。再加上4人小组的合作识字,促使学生人人开口,个个用心识记。]
5.指名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卡。
6.抽读词语。
7.游戏巩固记字。你瞧,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结满了多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把它摘下来吗?必须得把每个苹果上的字宝宝记住,才能摘下来,小朋友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宝宝呢?
拴:教师演示拴气球的动作,“拴”和什么有关系?因此这个字就是——“提手旁”,你还能说出哪些带有提手旁的字呢?老师也准备了许多带有提手旁的字,下面让老师来给你们变个魔术吧。(魔术卡片分别出示“拍、打、扫、提、抬、抱”让学生认读)
猜:出示《猜谜语》书给学生看,帮助学生识记“猜”字。你还能说出哪些带在“青”的字呢?(魔术卡片分别出示“睛、晴、清、情、请”让学生认读)
亚:和“业”比较;
豆:和“逗”比较。
科:出示《科学》书给学生看,帮助学生识记“科”字.。
摘果果:请同学上来摘果子,摘对了的同学就带着大家读一读这个字吧!
[反思:引导学生交流学习、生活中识字的方法,倡导自主识字。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识字。体现了层次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巩固了识字的效果。在游戏中巩固识字,突出体现了低年级学生玩中学,学中玩的特点。]
8.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1)认识了生字,现在来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和同桌一块读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为了检查你们的读书情况,老师出示几个句子大家读读,看谁读得好。里面还有我们刚刚认识的生字宝宝呢。(出示句子,学生自 由读,再指名比赛读,最后齐读)
气球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反思:读书体现了层次性。读几次课文,读到什么程度,教师做到了心中要有数。如:画出生字多读几遍,目的是解决生字读音;再同桌合作读全文,目的是读正确、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三次读,只读重点句,目的是抓重点,同时巩固识记生字。每次读教师心中都要有数。]
三、指导写字
1.读帖:“病”是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1)上横要短,左撇要长。(2)被包围部分应向右下伸展,不能写得太小。
2.教师板书,指导书写,全班一起书空。
3.学生独立书写,指名两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共同评价:哪些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改一改写得更好?
[反思:注重间架结构的指导,提高写字质量。范写注意抓重点,抓低年级不容易写好的笔画。重视了写字的讲评,写字的展示,交流,评判是极重要的,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给学生相互评价的机会,在比较中写好字。以鼓励为主。]
反思:
1.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能正确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的关系,识和写的训练扎实而有效。识字与识词相结合,先识字,后识词。鼓励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2.多样化的朗读丰富了课堂,达到了正确、流利朗读的效果。
3.教师自制的教具对识字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无论是气球形状的生字卡,果实累累的苹果树,还是漂亮的识字花,都能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强化了识字效果。特别是魔术生字卡片,不仅能激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归类识字,掌握更多更有效的识字方法,授之以渔。
5、人教新课标二上: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描写同学间友情的课文。课文讲述的是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医院。科利亚一个人在病房很孤独,感到很没意思。小伙伴们用线拴上红气球,并在气球上画个笑脸,放飞到科利亚病房的窗前。科利亚看见了,高兴地笑了。
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
2、语文有效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自主利用网站中“生字学习”模块,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写句子。
2、读懂课文,利用“课文学习”资源中的“词语热键”来理解文中“招儿、指手画脚、拴、逗人、加双引号的小脸”等词语;能在老师的说话提示下,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围绕“大家指手画脚地会说些什么?”进行由说到写的训练。
过程方法:
1、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识记、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语句。
2、通过运用语文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的方法,在读中交流、想象、表演。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丰富内心独特的情感体验,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感受,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带问题阅读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学习的能力,体会课文蕴涵的深刻情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探究主人公情感变化的原因中体会红气球所传递着的情意,懂得珍惜
友谊,懂得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来表达关爱。
2、从品读大量有关爱的故事中,懂得关爱身边的事物,愿意给予爱,奉献爱,受到爱的熏陶和教育。
【学情分析】
1、学生在第一课时,利用课件的“生字学习”模块识记、学写了生字,初读了课文,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理解了“传染病”的可怕,入情入境地感受到了处出病中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初步感受了科利亚在病中的孤独、寂寞、无奈、痛苦、真没意思的感情基调,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认知和情感上的铺垫。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尤其对问题式的学习很感兴趣。
【教学策略】
一点一线法:
本课以“科利亚情感的变化”为主线;一点:指文章空白点也即理解情感的突破点和语言表达生成点。
文章的空白点为孩子的想象留有了空间,因此本课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设计
为: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
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双主”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
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情境探究性教学活动。
【资源准备】
自制cai课件
本节课中教师使用的资源是:创设情境“按钮”、“课文学习”、“爱心小世界”模块。
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气球卡片、“爱心小世界”。
【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5分钟)
资源准备:课件中“创设情境”按钮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窗前的气球》。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
文,学习了一、二自然段,认识了一个不幸的孩子——科利亚,他得了传染病,被隔离了。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那么孤独可怜。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这用真挚的友情编织的爱的故事。
配乐范读,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说话提示:课文讲的是( )用传递爱心的( )去问候( )的一件事。
同桌同学互相练说。
儿歌复习生字:
是啊,窗前的红气球,给病中的科利亚送去惊喜、快乐和祝福,老师还把这个感人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套红的生字宝宝就藏在里面,咱们一起有感情地来读一读好吗!
病房有个科利亚,
静静躺,呆呆望,
开始孤单想回家。
科利亚,别难过,
猜猜谁到你身旁,
窗前气球逗人乐,
友情拴连你我他。
啊,同学们读得好极了。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眼力!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言语和声音的优势创设声情并茂的整体感知课文情境,并在老师的说话提示下,让学生从可感的文字中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既引导了二年级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又为深化主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关爱”做好了铺垫。
二、设疑激趣,读中悟情:(28分钟)
资源准备:课件中“课文学习”模块
出示两幅对比图,观察科利亚表情的变化。问:瞧,这儿有两幅图,请
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第一幅图是科利亚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很孤单寂寞,他觉得“真没意思”。第二幅图是他高兴地笑了。)(课件隐藏红气球)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真没意思”和“高兴地笑”
过渡:为什么科利亚的表情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
寻找答案吧!
4、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105页,自由读读课文的3——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科利亚看到、想到什么,才会高兴地笑呢?
请把你找到的内容用横线画下来,并努力把它读好,待会儿说给我们大伙儿听,好开始!
5、根据学生的汇报,顺势学习每一部分的内容。
科利亚高兴地笑了,是因为他看见------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汇报读:
(2)(指名读)
(3)(全班读),(同学们读得真好)
(4)表演理解:为了奖励大家,我想和同学们玩个游戏,待会儿我们一边听电脑老师读,一边用你的小手做气球,把红气球来到科利亚窗前的样子表演出来,谁愿意到前面来,好的,你真是一个有自信的孩子。(电脑老师读第三自然段,学生做动作理解)。
设计意图:在阅读的过程中让游戏走进课堂,这是符合了低年段孩子的年龄
特点,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是有效阅读的一种策略。孩子们在动作的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理解了文字背后所传达的情意,增强了孩子们
对文本的感受和体验。
(5)小结:是啊,不素之客的红气球的到来,给孤独寂寞中的科利亚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所以他高兴地笑了。
科利亚高兴地笑了,是因为他仔细一看------(学习4、5自然段:)
学习“科利亚仔细一看,------”
(1)指名汇报读:
(2)全班读:(3)指导说话:笑脸是可爱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可爱的事物,你能发现了吗?用“可爱的”说话。
(4)小结:是啊,红气球上的笑脸多可爱啊,科利亚看到这么逗人的小脸,能不高兴地笑吗?
科利亚高兴地笑了,是因为他猜到------
学习“他猜出来了------”,
(1)指名汇报读:“招儿”的“儿化音”读得很好,那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是什么意思吗?女同学读一读这个词:“招儿”,男同学读一读这个词:“招儿”,(招儿点击变红)
设疑,“准是”就是换一个词(一定),这么肯定!此时的科利亚正为自己能猜出是米沙而偷偷地笑呢?瞧,他多高兴呀!那你也来猜猜,为什么他能猜出是米沙呢?他们平时的------?
(2)汇报说话:
(3)小结:
是啊,或许这红气球是他们平时游戏的最爱,或许是他们相约出去偷玩的信号,还或许是------就是这样一个红气球变成了爱心的传递员,跨越了高高的病墙,将真情在朋友间传递!想到这些,“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4)个别读:
那,你的心情呢?我想请现在心情特别好的孩子,站起来读一读这一句,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得很好!
这时他高兴地笑了,因为他不仅猜到了,他还想到一幅有趣的画面,谁从课文中读到了?
科利亚高兴地笑了,是因为他想到------
学习“他好像看见米沙------”
(1)指名读:“唧唧喳喳”是小鸟的叫声,能读得更好听些吗?
(2)指导读长句子:“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
(3)如果你就是窗下的那群科利亚的伙伴们,你会“指手画脚”地做
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4)我还想说:“------”
设计意图:在阅读过程中,转换角色,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入情入境,与文本真情对话,把自己内心感受真切表达出来。红气球卡片,让孩子们有了表达创作的情境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在窗边升起的红气球,有评价激励作用,能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写话、表达交流的欲望,把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是的,科利亚伙伴们的气球升起来了,那也快快拿出你的气球卡片,写下一句祝福科利亚的话,把我们的祝福也送到科利亚的窗前,好吗?
(5)学生在音乐声中当堂写话。
(6)学生伴着音乐汇报。(汇报一个点击一个窗前的气球)。
(7)想象说话:
是啊,同学们说的多好啊,我知道,还有好多小朋友想说,此时此刻所有的语言都化作了对科利亚的关爱,科利亚的内心涌起了真挚的谢意,他仿佛在说:------
是啊,这窗前的气球牵动着科利亚的心,也打动着我们的心。
科利亚高兴地笑了,是因为他感受到------
学习“窗前的气球代表------”
(1)指名读:
(2)读中释词义:“逗人的”?什么让人发笑?
(3)指导看图,感受红气球笑脸的可爱。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一张怎样的小脸啊,瞧,他有弯弯的眉毛、圆圆的眼睛、一张小嘴还向上翘呢!
(4)引申:感受小结
这张红气球上的小脸,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同学们一张张关爱的笑脸,就是同学们的一声声问候啊!科利亚能不开心地笑吗?
(5)用“高兴地”训练说话:
瞧,他笑得多灿烂、多开心,在你的生活也一定会有这种高兴的感受,说说你会高兴地做什么呢?
6、教师小结:
是啊,科利亚高兴地笑了,是因为他看到了红气球,听到同学们无声的问候,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自己的关爱,虽然高高的墙阻隔了他们,但同学们的心却和科利亚牢牢地拴连在了一起!
是的,科利亚得了传染病是非常不幸的,但他又是多么的幸福,因为他得到了同学们的关爱、祝福和笑脸。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需要我们的关爱,而许许多多的人正用着他们的力量,他们的方式关爱着身边的人、动物、植物、环境------这个美丽的大千世界。下面就请你进入“爱心小世界”,
三、拓展升华,情满课堂:
资源准备:课件中“爱心小世界”模块,“背景音乐”按钮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有关爱的文章,让同学们从关爱同学拓展到关爱其他需要关爱的事物,从单一的爱向广博的爱引申,扩大学生的视野,积累语言文字,积累情感体验,积累精神,丰富爱的内涵,升华爱的主题。
1、学生阅读“爱心小世界”,用心地读一读,想想:那些可爱的人们,他们都在关爱着什么?又是怎样去表达自己的爱呢?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
是啊,正因为世间有了关爱,有了真情,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它让枯萎的生命燃起生的渴求;它让干涸的土地变成绿洲;让那遥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现实。爱可以创造奇迹的。
同学们,我想当你再看到红气球时,你的心中一定会激荡着真情,你的脸上也一定会挂着可爱的微笑,那就毫不吝啬地把微笑留给别人,始终如一地用微笑对待生活吧!让我们永远记住这窗前的气球!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在《歌声与微笑》的歌曲中,结束课文的学习。
6、人教新课标二上: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传染病”,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质疑法、游戏激趣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边说边课件出示:科利亚 传染病 医院 呆呆地 没意思等11个词语(一认读其余跟)
2、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研读“真没意思”。
1、出示课件(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说)
2、请孩子们快速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课文哪几段写的是这幅图上的内容!
3、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什么?读出你的感受。
4、读了1、2自然段,你知道科利亚在医院的感受是怎样的?请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告诉我。
5、你从1、2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感受到科里亚在病房确实没意思呢?请同学们再自己读读课文1、2自然段,用“——”把有关句子画出来。
6、你从哪个句子体会到科里亚在医院确实没意思?
7、总结内化情感
a.想要见的人见不到,想要做的事做不了,病房中的科利亚就像笼中的一只受伤的小鸟。此时的科里亚还会感到——?(课件:感伤的音乐)
把科利亚躺在病房里觉得没意思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二)研读气球的“奇怪”
1、正在科利亚孤独难受、愁眉苦脸的时候,(课件演示气球上升、一上一下)小组学习交流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并读出感受。
2、假如你是科利亚,看到这个摇摇摆摆飘到你窗前的红气球,你会感到——?
生:(惊奇、吃惊、奇怪…….)
3、你奇怪什么呢?(出示:第3自然段的的课文)
生:为什么气球在窗口停了一会儿,有一上一下的动起来呢?/是谁的气球?哪儿来的气球呢?/……
4、是呀!这样的情况谁都会感到惊奇的!我想听你们读读,看看究竟有多惊奇!(生齐读)
5、老师感受到你们的惊奇了。这个奇怪的红气球也引起了科利亚的注意,他在心里奇怪的想到:——(课件出示课文: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看课件读
(三)研读“高兴地笑”
1、体会“可爱的”
2、科丽亚为什么笑了
3、升华情感
a.此时此刻,窗前的气球还仅仅是一只气球吗?你认为,这只气球还是什么呢?
四、拓展总结
1、你还能说说你收集的名言吗?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开始读吧!《老师住院了》
;3、小结:行动起来,把关怀送给需要的人!
板书:22窗前的气球
真没意思 高兴地笑
关爱、友情 ……
7、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窗前的气球教案
科目:语文第 课执教时间:2011年 月 日课 题22 窗前的气球
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2、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5、能用“可爱的”“高兴地”造句。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教学难点: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喜欢你周围的同学吗?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探望你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个小朋友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是怎样探望他的。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借拼音齐读生字。
(3)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生字组成词语。
(4)记一记生字,并给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三、初读课文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画“?”
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同桌说,抽生说。
8、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师加以引导,体会科利亚、米沙及同学之间的友爱)
9、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怎样去探望他?(四人小组讨论,抽生说说)
10、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学生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写句子。
二、体会“孤单、寂寞”
1.请你细细地读这两段话,文章中的哪一句话让你深切地感受到了科利亚的“孤单、寂寞”呢?找出句子读一读。
(指名多生回答,拓宽学生视野,在联系中深刻体会“孤单、寂寞”。)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填空:科利亚想到以前课余、午休时_______,__寂寞。
3.师生接读第二段。
4、音乐渲染,感情朗读:病中的科利亚是那么地孤单、寂寞,那就请你自己先读读这两段话,把他的孤单、寂寞表达出来吧!
三、学习三——五段,体会同学深情
1、观察插图,体会心情的转变就在科利亚感觉真没意思的时候,忽然,一只红气球出现在他的窗前,他仔细一看,然后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出示图片)
能看着图片中科利亚的表情,来说说此时他的心情吗?(板书:高兴、快乐)
2、细读课文,明白心情变化的原因
3.交流。出示填空:因为科利亚知道(看见)
______________,所以他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指名多生回答,从不同角度理解心情变化的原因)
4.科利亚猜对了吗?这会不会只是一只偶然飘过他窗前的气球呢?
四、交流。小结
_______,而现在_______,所以他感到孤单、
修改意见:
8、人教新课标二上:假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假如》是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的一首儿童诗,作者大胆采用想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一个小朋友要用神笔给小树以阳光雨露、给小鸟以米粒、给不幸的西西一双好腿的强烈心愿,表现了新一代儿童关爱他人,希望给人快乐的美好心灵和人文情怀。整首诗内容简单明了,语言通俗易懂,节奏感强,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维训练和语言学习的好教材。
二、学生分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我们应当看到,儿童与诗歌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
1、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爱他人、关心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五、难点分析:读悟结合,理解文意。
六、课前准备 :课件、:红色心形卡片
第一课时
一、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爱心。
师:小朋友们,第一节课老师给大家讲了《神笔马良》的故事,马良的那枝笔很神奇,想画什么有什么,马良用那枝神笔为穷苦的人们做了许多的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美好愿望,你们想拥有马良的神笔吗?有一位善良的小女孩也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事,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第二十三课《假如》,你们想听听吗?不过听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边听边想: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谁画了什么?(课件出示)
(在优美的音乐中,将学生带入文本,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图文并茂)
2、交流读书情况。
3、检查。
指名回答,出示课件:
(1)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2).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3).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相机板书)
师:这首诗一共有四节,每节的开头都有这样的一句话(课件出示)请看大屏幕: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能根据老师画的停顿和加的重点号这句话吗?谁来试试?(指名读)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读,听后你觉得哪种读法更容易把你带入想象的世界中?学着老师读一读。
二、品读吟诵,感悟爱心。
1.创设情境读,练读第一小节:
(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冬天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冻得瑟瑟发抖。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2)老师相信,现在,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那么,就带着这种体会和感受有感情地读这几个词。(出示词卡: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 轻轻叹息)
(3)小作者感受到了小树的寒冷和孤独,于是,她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阳光好温暖啊!这样,小树在冬天也能———(出示词卡“快活地成长”)谁来快活地读一读?
(4)带着你的独特感受练读第一小节,老师相信,这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学生自由练读。)
(5)谁来展示读给大家听一听?(展示读)
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评读)
你能比他读得还要好吗?(激读,赛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本环节设计中,我力求体现这一理念,通过创设情境读、展示读、评读、激读、赛读的方式,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的读书过程也是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的过程。)
4.同桌合作读,读中感悟第二节:
(1)激励引读:小朋友把第一小节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把第二小节读得很好。请同位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检查,练读第二小节 。
(2)同位展示读。(可引导同位每人读一句。)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联系生活,引发情感共鸣:当你饿了的时候,在家等妈妈,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小鸟的心情和你一样,它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引读 “苦苦等待,饿得哭泣”,读出感情。)(5)小作者想到了小鸟的可怜,就给树上的小鸟画了许多好吃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到……(师生合作,接读课文。)
指名读第二小节。
(学生的体验来自生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来感悟文本,这样,读书时的表达真实有感染力。)
5.小组合作读,读出对西西的祝福。
a. 小组合作练读第三小节。
b. 小组展示读。
西西最需要什么?可是他有吗?他只能 。
师:(说话训练)
只坐在屋里,意味着不能 ,不能 。
所以小女孩要给他画 ,还他一个 ,让他可以 ,可以 。
西西,现在你有了一双好腿,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你的心情如何?带着你的这种心情,这种体会读。小朋友们读得真带劲,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中去,给老师一个机会,我们一起读,好吗?(师生轮读)
(合作探究是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学生不仅有所发现,而且,合作精神、协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师:小姑娘画太阳、画谷粒、画一双好腿,是爱护小树、关心小鸟、关爱不幸的西西!多么善良、有爱心的孩子!小女孩充满爱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课文哪里看出来?
三、回归 整体,升华爱心。
师: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帮助了小树、小鸟、西西。这世上还有很多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请看 (课件出示盲人图片)就在我们每天看着美丽的世界一天一天变化的时候,有许多的盲人他们整天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他们每天都在期待着有一天能看看这美丽的世界,心里在不停地呼唤:我多想看看美丽的世界啊!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给他们画点什么?
生1 生2
(四)情感拓展,练习写话
(出示其他图片)(穷苦孩子读书、小河污染、地震房屋倒塌)我们不禁想起了在四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许多人家没了,许多孩子的学校没了,就在我们身穿暖和的棉衣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有一群孩子,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破烂的鞋子,没有书包,没有教室,拿着书说:“再苦,我们也要读书!”一条原本清澈的小河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垃圾场,小河在呐喊,小鱼在哭泣!此时你一定有很多想法,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给谁画什么(出示句子)我要给 画 ,让 。
3.学生在心形卡片中写话。
(设计意图:在入境感悟体验后,学生有一种表达的愿望在涌动。抓住时机,发散、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孩子以充分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进行创新思维,在思维中倾诉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激情。)
师: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小朋友们,有了神笔就可以帮助小鸟、小树、西西,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没有神笔就不能帮助他们了吗?我们可以怎么做?
拓展延伸,播种爱心。
是的,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爱的奉献吧!播放《爱的奉献》在音乐声中,学生把写话内容贴到板书的心形中。
虽然我们没有马良的神笔,但是我们都有马良那样的爱心。我们要把爱心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生:齐读(课件出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将朗读与写话相结合,让感悟的情感及时留于笔端,在美妙的音乐中,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自然流淌,此时,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9、人教新课标二上:风娃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读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明白课文说明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风娃娃的画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猜谜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同学们,猜猜看,它是谁?(风)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风娃娃”(板书课题)。看,风娃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真可爱!(师边叙述边贴画:风娃娃)
3.齐读读题:想和风娃娃交朋友吗?那就和风娃娃打个招呼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风娃娃都到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事?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田野 吹动大风车
河边 推动帆船
广场 吹跑风筝、衣服,吹断小树
三、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2段
让我们跟随着风娃娃一同到田野去看看吧!
1. 自由读第二段,读后说说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在责怪风娃娃?说说你的理由。
2. 结合重点句指导读中感悟:
①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②“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
交流:
(1)品读句子①:风娃娃是怎样吹动大风车的?(课件演示,并相机理解“断断续续”,指导读句子①)
(2)品读句子②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都成了小秧苗。瞧,小秧苗正喝着风娃娃送来甜甜的水呢!
来,可爱的小秧苗,和风娃娃说句话吧!
(二)分组学习,品读课文第3段、6—8段
带着小秧苗的感谢,风娃娃又兴高采烈地来到河边和广场,请小朋友选择喜欢的一个地方做个小调查,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在责怪风娃娃?并说出你的理由。
1.分组合作学习
2.小组汇报
第3段教学策略预设:
(1)自由读,交流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
(2)课件出示,帮助学生理解“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这句话,体会纤夫十分辛苦。
(3)指导朗读
(4)填空: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 ),只要有( )就行。
第6—8段教学策略预设:
(1)自由读,交流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图片。)
(2)理解“无影无踪”
(3)如果你就是那棵受伤的小树、那只断线的风筝、那件被吹跑的衣服,你想对风娃娃说些什么?
(4)指导朗读
四、课外延伸
1.课件出示:人们利用风力进行发电的录像片断以及刮台风的录像片断,说说风娃娃做了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
2.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风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说说风还做了哪些好事和坏事。
五、总结:
从风娃娃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知道我们以后做事该怎么做了吗?
对,以后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只有动手又动脑,事情才能做得好。
板书设计 :
风娃娃
田野 吹动大风车
河边 推动帆船
广场 吹跑风筝、衣服,吹断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