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z zh》教学设计一等奖

《西师大《z zh》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西师大《z zh》教学设计一等奖

1、西师大《z zh》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z、zh,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音节zi、zhi及其四声。

2.运用以前学过的拼音方法,准确拼读带有z、zh的音节。并能借助儿歌区分平、翘舌音。

教学重点

读准平、翘舌音和它们的音节。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

学生:自主拼音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声母z、zh和整体认读音节zi、zh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借助儿歌区分平、翘舌音。

教学重、难点

读准平、翘舌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从开学到现在老师天天带大家到拼音王国里玩,认识了很多字母娃娃,你们还记得它们吗?来,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生齐读单韵母和声母卡片(注意:单韵母发音响亮,声母读得短而轻)。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又有两个声母娃娃要到我们教室来做客,这两个声母娃娃可调皮了,最爱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就藏在老师带来的两幅图画里,让我们一个一个地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

二、学习声母z、zh

1、学习z。

(1)观察图1。师:找到了吗?仔细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仔细看图思考后回答。

①图上有一支紫色颜料,挤出的颜料形状就像z。

②声母娃娃的名字也藏在图中(紫——z)。

学生兴致勃勃地看情境图,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所学声母的音和形。

(2)教师范读。因为发音时舌头平平的,所以z又叫平舌音。

生跟读。各小组开火车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3)师: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好办法把它记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形,如编顺口溜:像个2字zzz。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4)练习zi的四声,提示相关标调规则。学生练习。

(5)儿歌巩固:

老鼠出洞,zī zī zī。

我爱紫色,zǐ zǐ zǐ。

我会写字,zì zì zì。

师教读。生练读后表演。四声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这里设置了生动的情境和语言环境。

2、学习zh。

(1)出示图2。师:还有一个字母娃娃是谁呢?

生观察图2后回答。

(2)师:zh比平舌音z多了什么?生观察后回答。

h在这儿不念h,只表示把舌头翘起来。我们把多了一把小椅子的声母称为翘舌音。可用顺口溜帮助记忆:“椅子一靠,舌头就翘。”

(3)师:谁已经会读了,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生教读,领读,分组读,指名读。对比读zzh,加上手势。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会读的孩子充分展示自己,享受成功的愉悦。

(4)师:用什么方法记住zh的样子呢?

生自选方式识记。

2、西师大《z zh》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z、zh,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音节zi、zhi及其四声。

2.运用以前学过的拼音方法,准确拼读带有z、zh的音节。并能借助儿歌区分平、翘舌音。

教学重点

读准平、翘舌音和它们的音节。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

学生:自主拼音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声母z、zh和整体认读音节zi、zh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借助儿歌区分平、翘舌音。

教学重、难点

读准平、翘舌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从开学到现在老师天天带大家到拼音王国里玩,认识了很多字母娃娃,你们还记得它们吗?来,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生齐读单韵母和声母卡片(注意:单韵母发音响亮,声母读得短而轻)。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又有两个声母娃娃要到我们教室来做客,这两个声母娃娃可调皮了,最爱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就藏在老师带来的两幅图画里,让我们一个一个地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

二、学习声母z、zh

1、学习z。

(1)观察图1。师:找到了吗?仔细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仔细看图思考后回答。

①图上有一支紫色颜料,挤出的颜料形状就像z。

②声母娃娃的名字也藏在图中(紫——z)。

学生兴致勃勃地看情境图,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所学声母的音和形。

(2)教师范读。因为发音时舌头平平的,所以z又叫平舌音。

生跟读。各小组开火车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3)师: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好办法把它记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形,如编顺口溜:像个2字zzz。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4)练习zi的四声,提示相关标调规则。学生练习。

(5)儿歌巩固:

老鼠出洞,zī zī zī。

我爱紫色,zǐ zǐ zǐ。

我会写字,zì zì zì。

师教读。生练读后表演。四声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这里设置了生动的情境和语言环境。

2、学习zh。

(1)出示图2。师:还有一个字母娃娃是谁呢?

生观察图2后回答。

(2)师:zh比平舌音z多了什么?生观察后回答。

h在这儿不念h,只表示把舌头翘起来。我们把多了一把小椅子的声母称为翘舌音。可用顺口溜帮助记忆:“椅子一靠,舌头就翘。”

(3)师:谁已经会读了,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生教读,领读,分组读,指名读。对比读zzh,加上手势。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会读的孩子充分展示自己,享受成功的愉悦。

(4)师:用什么方法记住zh的样子呢?

生自选方式识记。

3、《z zh》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声母z、zh,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音节zi、zhi及其四声。

2.运用以前学过的拼音方法,准确拼读带有z、zh的音节。并能借助儿歌区分平、翘舌音。

教学重点

读准平、翘舌音和它们的音节。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

学生:自主拼音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会声母z、zh和整体认读音节zi、zh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能借助儿歌区分平、翘舌音。

教学重、难点

读准平、翘舌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从开学到现在老师天天带大家到拼音王国里玩,认识了很多字母娃娃,你们还记得它们吗?来,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生齐读单韵母和声母卡片(注意:单韵母发音响亮,声母读得短而轻)。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又有两个声母娃娃要到我们教室来做客,这两个声母娃娃可调皮了,最爱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就藏在老师带来的两幅图画里,让我们一个一个地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

二、学习声母z、zh

1 学习z。

(1)观察图1。师:找到了吗?仔细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仔细看图思考后回答。

①图上有一支紫色颜料,挤出的颜料形状就像z。

②声母娃娃的名字也藏在图中(紫——z)。

学生兴致勃勃地看情境图,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所学声母的音和形。

(2)教师范读。因为发音时舌头平平的,所以z又叫平舌音。

生跟读。各小组开火车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3)师: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好办法把它记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形,如编顺口溜:像个2字zzz。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4)练习zi的四声,提示相关标调规则。学生练习。

(5)儿歌巩固:

老鼠出洞,zī zī zī。

我爱紫色,zǐ zǐ zǐ。

我会写字,zì zì zì。

师教读。生练读后表演。四声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这里设置了生动的情境和语言环境。

2 学习zh。

(1)出示图2。师:还有一个字母娃娃是谁呢?

生观察图2后回答。

(2)师:zh比平舌音z多了什么?生观察后回答。

h在这儿不念h,只表示把舌头翘起来。我们把多了一把小椅子的声母称为翘舌音。可用顺口溜帮助记忆:“椅子一靠,舌头就翘。”

(3)师:谁已经会读了,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生教读,领读,分组读,指名读。对比读zzh,加上手势。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会读的孩子充分展示自己,享受成功的愉悦。

(4)师:用什么方法记住zh的样子呢?

生自选方式识记。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5)练习读zhi的四声。

zhī zhī zhī,从小学知识,

zhí zhí zhí,想开直升机。

zhǐ zhǐ zhǐ,只要肯努力,

zhì zhì zhì,就是有志气。

在生动的情境和语言环境中学习四声。

师教读。生练读后表演。

三、学读儿歌

1 出示儿歌。

学生找出会拼的音节拼一拼。

2 教读儿歌。读准z、zi、zh、zhi的音。

生跟读,自由读,加上手势读,表演。

读儿歌表演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乐趣,把学习拼音和发展语言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个声母娃娃的名字,也记住了它们的样子,它们想回家(四线格)了,送它们回家吧!这两个娃娃住在几楼,几笔写成?学生看书上的笔顺图,特别注意zh的写法。

注意:组成zh的两个字母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要写紧凑。

指名四人在黑板上的四线格中书写。其余学生在自主拼音本上练写。

评议台上的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能准确拼读带z、zh的音节。

2 借助儿歌区分平、翘舌音。

教学重、难点

准确拼读带z、zh的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1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声母娃娃,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读一读。生读卡片。

2 读上节课学的儿歌。生读儿歌。

二、学习“拼拼读读”

师:平舌音z和翘舌音zh都喜欢和单韵母交朋友,我们来读读它们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 出示:zɑ、ze、zu。

(1)学生试读。

(2)指名拼读。

(3)小老师领读。

(4)各种方式练读。

2 同样方法学习:zhɑ、zhe、zhu。

3 比较认读:

zɑzezu

zhɑzhezhu

横读,竖读,组词读。师生对读,生生对读。

4 三拼音练习。

出示zuo、cuo、suo。

回忆三拼音的拼法:声介合母法、三拼连读法。

学生试读。小老师领读。各种形式巩固练读。

5 师:现在老师把书上的音节搬到了卡片上,音节搬了家,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分组比赛读音节卡片。

寓学习于游戏中,学生兴趣盎然。

三、练读儿歌

出示儿歌。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

1 自己试着拼拼读读,将有困难的拼音用铅笔在书上做上记号。

2 小组合作互相请教不会读的拼音。如仍有困难可将拼音写到黑板上。

3 师生共同解决黑板上的拼音,并用各种形式进行拼读训练。

4 小组成员再次合作,用喜欢的方式练读儿歌,也可背出来。

5 汇报表演。

6 齐读儿歌。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使教师极具亲和力,学生在真实、生动的师生互动情境中悟到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四、复习巩固

游戏:摘苹果。

做游戏。

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很能吸引孩子,让孩子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在活动中掌握读音,

五、巩固读音。

六、拓展延伸

师:在生活中含有z、zh的音有许多,你们去找找,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学生课外寻找含有z、zh的音。

引导学生到课外去找含有z、zh的音,有效地把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

4、《zh ch sh r z c s》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本课一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十七个声母zh ch sh r z c s和七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每个声母都配有一幅画。第二部分是zh ch sh r z c s的书写格式。第三部分是借助图画与学习的整体认读音节认读字词。第四部分是活动与练习。教学目标: 1、与学生共同学习zh ch sh r z c s 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并会发音和带调读 3、利用绕口令学习拼读、直呼音节培养朗读能力,使他们乐于学习拼音并认识5个常用字教学重点难点:学会zh ch sh r z c s的发音及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教具准备:多媒体(图)、拼音卡片、生字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zh ch sh r z c s并会发音,正确抄写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声母及音节(字母卡片)二、学习zh ch sh r z c s 1.学习zh的发音(多媒体)利用图片记忆声母的发音(注意:声母要读的又轻又短)借助“织”音学习zh 2.学习z的发音,借助“自”音学习z 3.学习ch c(同上) 4.学习sh s(同上) 5.学习r(同上) 6.利用想象法了解字母的写法(可根据图片) zh:两个凳子的形状ch:一个刺猬和一个椅子的形状 sh:一个狮子和一个椅子的形状 r:小苗的形状 z:一个凳子的形状 c:刺猬的形状 s:狮子的形状三、学习书写字母:观察zh ch sh r z c s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练习抄写zh ch sh r z c s声母四、复习巩固:开火车读字母做游戏五、随堂作业:书写本课声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认识五个常用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zh ch sh r z c s的读音(利用字母卡片) 2.复习音节的拼读 3.复习学过的常用字二、认识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1.认读并介绍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把zh ch sh r z c s的音读长就是zhi chi shi ri zi ci si 2.练习四声 3.背诵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三、看图读词语认识常用字四、说说图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五、根据拼音读词,注意轻声六、通过拼读认识“毛”“自”“吃”“司”“光”七、巩固练习:开火车认读字母卡片小组接力比赛书写字母碰球拼读音节游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声母、整体认读音节、生字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知 吃 是日 字 词 思二、拼一拼读一读:注意区分zh ch sh 与z c s;拼读:吃、住、杀、日、热及粗、租、擦、色、洒三、读一读说一说:看图读音节:擦玻璃、擦桌子、擦地,连起来说一段通顺的话四、绕口令:范读;强调:注意平翘舌音;通过各种形式读以便熟读成诵;比赛

板书设计:zhi chi shi ri zi ci si

5、《z c s zh ch sh r》教学设计

《z c s zh ch sh r》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看图学词语,认识“字、丝、吃、日、出”五个字。

2、 能借助图学会声母Z .C .S ,能认清形,读准音。

3、 能借助图学会Zi .Ci.Si 3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认清形,能读准它们的四声.

4、 能熟练地拼读书的音节.

5、 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整体人读音节.

(二) 过程与方法:

1. 巩固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认识生字,培养学生在生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

2. 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学拼音方法,体会声母读音。同学交流,老师指导,掌握声母的读音并能正确书写。

3. 采取小组合作,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动意识。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图片,学习词语与字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拼音卡片等。

三、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讲授新课:

1.学习z

(1)出示Z的图

看图师问:大白鹅在干什么?(大白鹅在黑板上写字)。板书:字。试着读两遍这个词。组内先用“字”组词?指名组词。

(2)指导读音。

师说:“大白鹅在黑板上写字,“字”音读成一声轻短些就是Z。”

发音方法:Z是平舌音,发音时舌头伸平,面住上门齿背,憋住气流,然后稍微放松。让气从窄缝中挤出来。

师范读――领读――自由读――指名读。

(3)指导记字母形。

Z与2相似,就是把Z的头稍变成角形。顺口溜,像个2Z 、Z 、Z。

2、学习C

(1)出示C的图。

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组内试着读“刺猬”这个词。(画一只刺猬一种长有许多刺的小动物。)

(2)指导读音。

师说:“刺猬的“ 刺”读的轻短些就是C。

发间方法:C是平舌音,发音动作加Z基本相同,只是吐气流较强。

范读―――领读―――指名读

(3)指导记字母形。

半个圆圈C、C、C。

3、学习S

(1)出示S的图。

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组内互相独“吐丝”这个词语。(画的是蚕吐丝。)请一位小朋友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图上画的什么? 板书:丝。指名读后让学生试着用这个字组词。

(2) 把“丝”读得轻短就是声母“S”。

发音方法:S也是平舌音,发音时,舌尖平伸,顶住上门齿中间挤出来。

范读――领读――指名读。

(3) 记字母形。

丝弯的样子很像S。

顺口溜:半个8个S、S、S。

4、规纳:

刚才我们学的声母Z、C、S都是平舌音,我们把这三个声母的音和形用顺口溜的方式牢牢记住,读顺口溜。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Zi、Ci、Si

师问:这三个字母与我们刚学的Z、C、S有什么不同?

师说:“这是整体认读音节,其中的i不不发衣的音,不要拼读,只要把Z、C、S读得长些。响亮些,就是Zi、Ci、Si 的音,我们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去记,去读,也可以表示一个字的音。因此也有四,标调在i 的头上。

(2)指导读四声。

6、指导书写

①观察书上z、c、s占几格,占的哪一个格? (Z、C、S都是一笔写成。占中格;) ②范写z、c(半个圈)s(从右向左写,像半个八字)。zi ci si占上中格,i的圆点在上格靠下写。 7、 指导读音节。(板书出示ze ca se)

(1)声母读得轻短,韵母读得重些,连续快。

(2)直呼音节。例:摆好声母Z的发音口型,心里想着a的读音。一口呼Za

这个词语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看图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动作,把词语多读几遍,词语的抽象意义和图片的直观意义在学生的头脑中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借助图形提示字形,借助图意提示字音,学生易掌握其读音和字形。

充分调动了小组中个体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巩固记忆字形时,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忆。

增加生字在其它语言环境中的复现,巩固记忆。

让学生观察图,借助图来记忆声母的字形。

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指导书写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他们去自己观察每个字么的每一笔所占格的位置,每个字母书写的笔顺。

10 zh ch sh r

二、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图学会声母zh. eh. sh. r.;能认清形,读准音。

2、能借助图学会zhi. Chi .shi. ri 4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认清形。能读准它们的四声。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z c s zh ch sh r》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chazidian.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z c s zh ch sh r》教学设计

3、能熟练地拼读书上的音节。

4、能照书在四线格正确写整体认读音节。

(二) 过程与方法:

1. 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学拼音方法,体会声母读音。同学交流,老师指导,掌握声母的读音并能正确书写。

2. 采取小组合作,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动意识。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图片,学习词语与字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拼音卡片等。

三、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z . c .s zhi chi shi及四个声调。

二、讲授新课

1、学习zh.

(1)出示zh的图片。

师问:图上画的是谁干什么?组内互相读这个词语。谁能试着读这个词?

(2)指导读音。

问:谁能结合图的意思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把“织”读得轻短些就是我们学的zh音。

发音方法:zh是翘舌音,翘起舌尖,抵住硬腭的前部;然后稍稍放松。让气流以窄缝中挤出来。

范读――领读――指名读

(3)记字母形。

问: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呀?组内学生先说一说。 ①分析:

zh是由两个声母合起来组成的。

②z加h就会念zh。

2、学习ch。

(1)出示ch的图。

师问:图上画的是谁干什么?组内学生先试着读一读。你能用“吃”这个字组一个词吗?谁还能用这个字说一句话。

(2)指导读音。

Ch也是翘舌音,发音与zh,基本相同。只是在舌尖稍放松的时候要送气。

(3)记字母形。

问: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呀?学生说说即可。

顺口溜:c加h就念ch..

3、学习sh.

(1)出示sh的图。

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尊诶同学互相读“狮子”这个词语。

(2)指导读字母音。

Sh翘舌音,发音时,翘起舌音,靠近硬腭前部,留一道窄缝,让气从当中挤了来。

范读–––领读–––指名读

(3)记字母形。

①狮子的形体像s ,椅子像h ,合起来来像sh .

②顺口溜:s加h就会sh.

4、学习r.

(1)出示r的图.

师问:图上画了什么?谁能读出这个词语?组内试着读读r这个字母。

(1)指导读音。

R翘舌音,舌尖翘起来,用力发音,让气流和声音以窄缝中挤出来。

范读–––领读–––指名读。

(2)记字形。

一个小芽r. r. r.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板书:zhi chi shi ri

师问:1)你们知道它们四个是什么音节?

2)整体认读音节怎样读?

把zh. ch. Sh r读得声音大些,重些就是zhi.chi..shi .ri的读音。

练习四声读法。

zhī zhí zhǐ zhì

chī chí chǐ chì

shī shí shǐ shì

rī rí rǐ rì

注意:

1、 整体音节要直呼。

2、 千万不要分开读。

3、 声调注意读准确。

6、指导书写。

①zh .ch. sh是由两个字母组成,两个字母组成,两个字母要挨紧。

②r的写法是,先写坚,然后在坚的靠上部分,往右写一弯。

③照书抄写zhi. chi. shi. ri.

7、指导 zh. ch. Sh. r 与a. e .u 相拼。

拼读音节。

Zhou chou rou shou chui zhui

方法:把音节写在卡片上放在黑板上。让学生到前面去拿,然后领大家读。

8、完成拼拼读读。

(1)组内小声互相读读声母,再读读韵母。

(2)提示学生大圆里的声母和小圆里的韵母可以拼成怎样的音节?

(3)让每个学生自由试拼,最后个别学生拼读。

9、绕口令的练习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读,回家读给父母听。

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的内容,从内容上感知“织毛衣”这个词语。多读几遍这个词,为发zh这个音打基础。

充分调动了小组中个体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观察图,借助图来记忆声母的字形。

让学生组词造句,以增加这些字的复现率,防止学生机械的记忆字形。

增加生字在其它语言环境中的复现,巩固记忆。

启发学生想办法记住字形,发挥其识字的主动性。

让学生观察图,借助图来记忆声母的字形。

让学生观察图,借助图来记忆声母的字形。

指导书写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他们去自己观察每个字么的每一笔所占格的位置,每个字母书写的笔顺。

6、西师大第一册《猜谜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朗读谜语,猜出谜底,并说说猜的理由,让学生对谜语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及课文的朗读录音。

学生:人人收集几条谜语。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谜语和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抓住事物的特点,学习猜谜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学习新课

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猜猜谜语。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听录音范读课文,特别注意听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

2、读:学生自读课文,先圈出不认识的字,再想办法认识这些字。

3、考:同桌互相用生字卡片考考对方,用生字口头组词、造句、扩词,扩得越多越好。

三、细读课文猜出谜底

1、读:自由读课文,分别说说两条谜语谜面的意思。

2、猜:根据谜面的意思,猜出谜底。

3、说:说说猜的理由。

4、想:再次朗读课文,想想是怎样猜出来的。

5、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出猜谜语的要领

四、字形分析和写字指导

1、先让学生自己书写,分析字形,用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记忆字形。

2、互相交流写好字的关键点,教师重点指导写“气”字。

五、扩展活动

1、举办猜谜语班会,或自编谜语比赛,评选出最会说小朋友,最会猜小朋友,好谜语。

2、回家和爸爸妈妈商量,开一个家庭猜谜会。

附:板书

猜谜语

读:谜面特征

想:联想事物

说:推出谜底

7、西师大三上22《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认识并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读懂故事,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知道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

2.体会“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教师:准备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鲁班,导入新课

1.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在课前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鲁班的故事呢?

2.揭示课文题目:鲁班造伞的传说。

3.从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通过抽读、抢读、做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4.教师抽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1.生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勾画:(1)鲁班为什么想到发明伞?(2)鲁班发明伞的经过是怎样的?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2段最后一句话,并练习用“既……又……”的句式说话。

(2)鲁班发明的亭子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抓住“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两个句子感悟鲁班勤于动脑的品质。

(3)出示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观察两者的相似处,抓住“仔细打量”一词感悟鲁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

(4)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3.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

4.在四人小组内讲一讲鲁班造伞的故事,各小组再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讲。

四、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你们还想对人们现在使用的伞进行什么改进?你要增加或改善它哪个方面的功能?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注意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合理创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护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创造热情。

8、《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蠕动”、“瑰丽”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语言文字之美。

能力目标:

1、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提高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生热爱西沙群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难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方法:读悟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25、可爱的西沙群岛,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西沙群岛或说说西沙群岛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过渡: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学习。

二、探究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文,其它同学想: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主要写什么?

2、交流汇报。

3、出示西沙群岛图,生进一步了解西沙群岛所处位置,同时从图上整体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

三、探究2-5自然段

1、自由读文,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从哪几方面介绍的?

2、交流汇报。

3、师总结板书:海水、海里、海滩、海岛。

A、探究海水段(2自然段)

(1)指名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汇报读文所得。

(3)找出文中表现颜色的词,并理解“五光十色”、“瑰丽”等词语。

(4)想“五光十色”能换成“五颜六色”吗?为什么?

(5)想象海水还有哪些颜色。[进一步体会海水颜色之多,之美]

(6)理解海水为什么会呈现如此多的颜色,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7)根据理解感情朗读,体悟海水这美。

(8)出示西沙群岛海水图。[让生进一步感受海水之美]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西沙群岛的海水,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接下来让我们再到海底是什么样的,给你什么感觉?

B、探究海底段(3、4自然段)。

(1)先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插图,看看图上有什么?[从图上初感海底的美丽、富饶]

(2)指名读3、4自然段,想西沙群岛海底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读文后你体会到了什么?

(3)交流汇报

(4)师总结板书

珊瑚多各种各样有的……有的……

海参多到处

大龙虾威武全身披甲

鱼多数不胜数有的……有的……

物产丰富

(5)理解“蠕动”、“威武”,引导生边做动作边理解这几个词,同时进一步体会它们的特点。

(6)展开想象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体会西沙群岛海底鱼多。

(7)用一句话概括西沙群岛的海底给你的印象。

(8)生根据理解体会感情朗读升华的理解。

(9)对生朗读不到位的地方师声情并茂地范读。[用自己的情感染学生,让生无形中模仿着读,加深理解[

C、用同样的方法探究海滩段(5自然段)。

读——想——找——悟——读

读文写了什么找特点体会到什么感情读

有什么特点有何感受升华理解

过渡:五颜六色数不清的贝壳很吸引人,庞大的海龟也特有趣,西沙群岛好玩的地方很多,下面让我们再去“鸟的天堂”看看吧。

D、探究岛上段(6自然段)

(1)发挥想象,说说你想象中的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

(2)读文看课文中是怎么写的?课文中“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找出相关词句,进一步体会鸟多。

(3)根据理解感情朗读。

(4)师范读后生感情朗读。

(5)用最简略的话说出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E、齐读最后一段,学习作者先总写,再分写,最后再总写的写法。

四、训练设计“课文内容我知道”。

我知道西沙群岛在,是我国的,课文从、、、这几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海水写了多,海底写了、、、和

,主要写多,海难上写了和多,岛上写了多。

五、作业超布

1、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西沙群岛。

2、课外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3、积累用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词语。

板书设计:

25、可爱的西沙群岛

总说分说总说

风景优美海水:颜色多

海底:珊瑚、海参、龙虾、鱼(多)

物产丰富海滩:贝壳、海龟(多)

海岛:鸟(多)

反思:本篇课文篇幅较长,要掌握的东西较多,所要培养的能力也较多,故在教学中必须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力求通过让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让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掌握一种吸收、处理,运用知识的方法去拓展生的学习领域,发展新的思维、语言,提升多方面的能力,通过教学我自认为教学设计较为合理成功,尤其是在第3、4自然段的教学中有几个词需要生理解,如“蠕动”、“威武”这几个词生理解起来较抽象,在教学中为了节省时间,并且形象具体地让生理解,我引导生借用肢体语言,通过做动作来理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把抽象的东西直观化了,降低了生的理解难度,还有一点感触较深的是朗读的指导,不能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而是让生在有所悟的基础上自已体会,自已感情朗读,同时教师的示范性朗读也不能忽视它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让生通过听老师的感情朗读,再结合自己的理解,然后模仿着读,效果很不错,我认为教师的范读有时能胜过录音朗读的效果,这种方法虽原始,但值得借鉴,美中不足之处是课上给学生留的思考时间不太充足,致使个别学生发言不太积极。

 

9、《西沙渔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3、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默读课文,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读通课文,学会10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读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2、--出示课文插图。通过看图,问学生这里描绘了怎样一幅场景?
二、自学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通读课文。
2、--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尝试自己解决。
3、--默读自学提示,提出疑难问题。
三、检查自学。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读一读。
2、--请学生挑选易读错的生字词领读。
3、--板书炼,注意不要写成练,可结合锻炼的本义来理解。


4、--讨论难理解的词语。
5、--学习自学提示,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
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自己先提出问题,在教师帮助下筛选、归类、整理。然后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提问经梳理后主要可能有以下几个:
(1)西沙渔人设计的钓钩是怎样的?
(2)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
(3)为什么说西沙渔人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西沙渔人是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第二段(第3、4自然段)具体介绍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西沙少年相约钓鲨鱼。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边读边思考,正确回答课后第3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本第6题。

一、复习回顾。
1、--西沙渔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什么叫机智、剽悍?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
2、--讨论交流,理解句子。
(1)他们驾一叶扁舟就敢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
重点词语:一叶扁舟,波涛险恶
(2)他们敢于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采集海参、珊瑚,敢于下海擒拿七八百斤重的大海龟,甚至敢于只身去钓鲨鱼。
重点理解:敢于……敢于……敢于,只身、甚至
(3)但西沙渔人偏偏喜欢钓鲨鱼。
A、哪个词语体现了西沙渔人的剽悍?(偏偏)
B、鲨鱼很凶猛异常,从哪儿可以看出?
C、指导朗读。
三、深入阅读第二段。
1、--自读第3自然段,思考:西沙渔人设计了一种怎样特殊的钓钩?
(1)特殊在哪儿呢?请学生找出文中句子读一读。
(2)让学生用简笔画试着画画这种特殊的钓钩。
(3)想象说话:从西沙渔人设计的这种特殊钓钩,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2、--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看看西沙渔人是怎么钓鲨鱼的?
(1)四人小组展开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钓鲨鱼的过程。
(2)比较:这种钓鱼的方法与我们平时所见的钓鱼法一样吗?
(3)讨论:西沙渔人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可见西沙渔人是怎样的?(让鲨鱼拖着小帆船狂奔,是为了消耗鲨鱼的体力,使鲨鱼疲劳,表现了西沙渔人的智。)
(4)除了看出西沙渔人非常机智,你还看出了什么?(西沙渔人的剽悍)从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
A、放尽钓绳,小帆船就被强有力的鲨鱼拖着在海上风驰电掣般奔驰,在蓝得发黑的海面上激起惊涛骇浪。
B、等到它无力再拖动小帆船时,剽悍的渔人便提起钓绳,鲨鱼一露出水面,还来不及挣扎,一柄利虎劈下去,鲨鱼顿时断了气。
(5)--指导朗读句子。
3、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6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会用甚至、顿时造句;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4、5题。

一、复习导人。
1、--听写词语。
2、--你敬佩西沙渔人吗?为什么?
3、--导人:跟我们差不多年龄的西沙少年,他们的童年时光是怎样度过的呢?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齐读这一自然段。
2、--讨论交流。
(1)西沙渔人的入门考试是什么?
(2)西沙少年到了几岁时,就相约去钓鲨鱼了?
A、联系自己,谈谈感受。
B、比较童年生活,加深体会。
(3)怎样才会被公认是够资格的西沙渔人呢?
3、--学生自由背诵第5自然段并尝试听写。
三、--布置作业。
1、--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完成作业本第4、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