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屋五《小小的希望》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快乐读书屋五《小小的希望》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唤起学生关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积累词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会“门”、“艹”,了解“网”的字理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希望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美好的希望?
2、猜猜文中的小作者的希望是什么?
二、随文识字。
1、打开课文,听老师读文,注意昨天预习当中所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出示第1自然段内容,学习“希、望、有”三字,并指导朗读。
(1)拼读“希望”。
(2)用“希望”说一句话。
(3)学习“有”字。
a、拼读“有”字。
b、给“有”字找几个朋友。
c、“有”字中“月”字撇变坚。
d、说说“有”的反义词,有——无。
3、作者的希望是什么?谁找到了,请告诉同学。之后,学习2、3自然段中生字“真”、“讲”。
(1)“真”注意是翘舌音。
(2)“讲”注意是三拼音。
4、如果你能听懂小鸟的话,小鸟也能听懂你的话,那么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小作者又是怎样表达他的心声的?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读第5自然段。
(2)看看第5自然段当中的字宝宝,你是不是都记住它们了。学习“往”“网”“张”“捉”,注意“往”和“网”字音相同,字意不同,看“网”的字理演变图,有助于学生理解“网”的字意。“张”“捉”注意字音都是翘舌音,在这里都是动词。
(3)学习“门”,书空“网”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注意动词要重读。
5、我们的小作者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齐读一下最后一段。
(1)出示“由”,谁认识,谁就读。再出示“自由”再读,用“自由”说一句话,找出“自由”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2)用同样方法学习“草地”“交谈”“春天”“花园”。
(3)学习“着”“间”
(4)学习时,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并为它们分别扩词。
(5)指导朗读:注意文中几个动词的读法,“躺着”“望着”“交流”等词,可读得轻一些,从而突出这一情景的美好。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
6、谁来说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又有了哪些新的希望。
三、练习。
1、开火车读字卡、词卡,“有”“网”“由”“间”“交”“春天”“草地”“花园”“花朵”“树林里”“绿叶间”“自由自在”“人来人往”。
2、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还知道了小作者的希望,自己和小鸟做朋友,保护小鸟等动物,因为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也要保护我们身边的这些好朋友,让我们人类与动物更加和谐,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那么多新的生字朋友,这节课我们来写一写它们,看谁写得最漂亮。
二、指导写要求会写的字。
1、“草”字书写时要注意下边横的位置和长短。
2、“有”字书写时,下边的“月”字不宜写得过宽,“月”做底时撇变竖。
3、“网”字要写好“门”。
4、注意“门”和“冂”的区别。
5、“交”字要写好一撇一捺。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连一连。
让学生读一读,读准字音再让学生连线,最后说一说他的发现。
2、读一读
(1)把词卡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拼读。
(2)去掉拼音,学生认读。
(3)像“树林里”“绿叶间”这样的词,还有哪些?大家练习说说。
四、指导背诵。
五、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这么多任务,真了不起。
六、作业。
预习下一课。
2、快乐读书屋五《小小的希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唤起学生关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积累词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会“门”、“艹”,了解“网”的字理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希望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美好的希望?
2、猜猜文中的小作者的希望是什么?
二、随文识字。
1、打开课文,听老师读文,注意昨天预习当中所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出示第1自然段内容,学习“希、望、有”三字,并指导朗读。
(1)拼读“希望”。
(2)用“希望”说一句话。
(3)学习“有”字。
a、拼读“有”字。
b、给“有”字找几个朋友。
c、“有”字中“月”字撇变坚。
d、说说“有”的反义词,有——无。
3、作者的希望是什么?谁找到了,请告诉同学。之后,学习2、3自然段中生字“真”、“讲”。
(1)“真”注意是翘舌音。
(2)“讲”注意是三拼音。
4、如果你能听懂小鸟的话,小鸟也能听懂你的话,那么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小作者又是怎样表达他的心声的?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读第5自然段。
(2)看看第5自然段当中的字宝宝,你是不是都记住它们了。学习“往”“网”“张”“捉”,注意“往”和“网”字音相同,字意不同,看“网”的字理演变图,有助于学生理解“网”的字意。“张”“捉”注意字音都是翘舌音,在这里都是动词。
(3)学习“门”,书空“网”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注意动词要重读。
5、我们的小作者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齐读一下最后一段。
(1)出示“由”,谁认识,谁就读。再出示“自由”再读,用“自由”说一句话,找出“自由”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2)用同样方法学习“草地”“交谈”“春天”“花园”。
(3)学习“着”“间”
(4)学习时,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并为它们分别扩词。
(5)指导朗读:注意文中几个动词的读法,“躺着”“望着”“交流”等词,可读得轻一些,从而突出这一情景的美好。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
6、谁来说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又有了哪些新的希望。
三、练习。
1、开火车读字卡、词卡,“有”“网”“由”“间”“交”“春天”“草地”“花园”“花朵”“树林里”“绿叶间”“自由自在”“人来人往”。
2、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还知道了小作者的希望,自己和小鸟做朋友,保护小鸟等动物,因为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也要保护我们身边的这些好朋友,让我们人类与动物更加和谐,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那么多新的生字朋友,这节课我们来写一写它们,看谁写得最漂亮。
二、指导写要求会写的字。
1、“草”字书写时要注意下边横的位置和长短。
2、“有”字书写时,下边的“月”字不宜写得过宽,“月”做底时撇变竖。
3、“网”字要写好“门”。
4、注意“门”和“冂”的区别。
5、“交”字要写好一撇一捺。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连一连。
让学生读一读,读准字音再让学生连线,最后说一说他的发现。
2、读一读
(1)把词卡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拼读。
(2)去掉拼音,学生认读。
(3)像“树林里”“绿叶间”这样的词,还有哪些?大家练习说说。
四、指导背诵。
五、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这么多任务,真了不起。
六、作业。
预习下一课。
3、快乐读书屋五《绝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读懂课文,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2.认识课文中的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教具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挂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和自己的同桌朝夕相处,也许偶尔会产生一些小摩擦,有一对同桌吵了架,要绝交,却又盼着人来说和,想言归于好,你愿意帮他们吗?快走进“快乐读书屋”去看看怎么回事吧!
二、自读感知: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要将课文读通顺。2.互读课文,把课文互相读给同桌听,相互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3.小组轮流。小组内轮流读课文,一人读一小节,读后评一评谁读得好。4.思考交流,为课文中的同桌和好出主意想办法。
三、展示交流1.展示朗读2.交流意见3.把自己的建议写在课本上。四、检查注音 1.小组互相检查注音,交流记法。 2.教师抽查,做读字游戏。
4、《快乐读书屋五:知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在课文中体会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深厚友谊,懂得“千金易得,直音难求”的含义。
2.认识课文中的几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千金易得,直音难求”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 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直音难求”。
2. 板书:知音
二、初读,了解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想一想每自然段的意思。
3.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再读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俞伯牙为什么称钟子期为“知音”?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为什么再也不弹琴了?
2.汇报,相机指导读俞伯牙与钟子期的话。
四、识字,巩固阅读:
1.师出示字卡抽查生字,小组内互读互查。
2.阅读课文全文。
五、拓展延伸阅读:
1.读了这个故事,你怎么理解“千金易得,直音难求”这句话的?
2.生活中,你有知心朋友吗?你觉得应该怎样相处?
5、快乐读书屋五《父母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父母心》是一篇短篇小说,描写了一艘轮船上一对贫困夫妇把子女送给人家,又领回来的感人故事。说明了优厚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感情,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从作者的编排意图看,目的是要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心,做到“我爱我家,我爱我亲人”。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以课外相关文章来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把学生的情感一步一步地调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动情,从心灵深处产生要感激父母,要报答父母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和谐的读书氛围中理解、感悟文章的主旨,逐步提升语文素养。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极其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的爱意。
4.认识4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在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的爱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用《母亲以手喂熊救爱子》的故事,导入新课。
(多媒体画面上出现病床上的母子俩。这位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到抚顺市劳动公园里玩。工作人员正准备把黑熊搬到室内过冬,已经将笼子外的铁丝网拆除。不知不觉中,这个孩子走近黑熊,并将一块糖伸向黑熊,于是小手被黑熊咬住了。这一刻,母爱化作巨大的勇气,母亲迅速将一只手伸进熊嘴里喂给黑熊,另一只手护着儿子的小手,拼命地从熊嘴里往外拉。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这位勇敢的母亲以双手重伤,其中一只手肌腱断裂的代价保住了儿子的小手。)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请同桌或老师帮助读准字音,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完后请用简要的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三、知情悟理
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这对父母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再读感悟。
师:当你又读一遍课文时,你对文中的父母所作所为有不同的看法吗?学生交流。(如果意见不同,可分组讨论,再交流。)
3.提炼升华。
师:朗读使你受感动的句子,谈谈此时你的感受。
四、总结全文
1.从这篇短文中你懂得了什么?
2.结合实例谈谈生活中你的父母对你的爱。
五、拓展延伸
1.师出示有关父母爱方面的小故事(也可课前让同学搜集)进行阅读。
附故事:
一天深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小山村。天亮时分,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小山村已夷为平地。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家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屋顶的一角。
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赤裸的小女孩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哭喊着要妈妈。顺着小女孩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景象:一个女人站立着,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
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在这个女人的脚下,又刨出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挺立,双肩高高耸起……
原来,这个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女孩的……
阅读后思考:
1.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事情,读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
2.联系课文,看看两文有何相似之处?
六、拓展作业
1.如果你喜欢写,给父母写一封信,写出你对父母的爱;
2.如果你喜欢说,与父母沟通,让家人感受到你的爱;
3.如果你喜欢做,帮父母做一件事,让他们感受你的爱;
4.如果你喜欢画,画一幅最美的爱心图;
5.如果你喜欢收集,请收集反映父母爱子女的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
七、播放FLASH 动画课件《让爱住我家》,全体学生起立,跟随音乐齐唱……
附:板书设计
6、快乐读书屋五《空山鸟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6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4、摘抄优美词语,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想象美好境界,从字里行间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趣导入
播放课件,深山鸟鸣
二、初读感知
1、读 读通顺流利
2、读 理清条理
3、读 感悟仙境
4、读 你对哪段最感兴趣,为什么?有感受情的读一读
三、理解升华
小组交流
读出你最感兴趣的场面,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在故事情节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然后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全班讨论:为什么会有空山鸟语这样的胜景?人与自然有着怎样的关系?
四、教学字词
1、小组内自学本课词语
2、小组自学本课生字。
积累内化:摘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五、拓展升华。
感情朗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背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写一篇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7、《快乐读书屋五:绝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读懂课文,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2.认识课文中的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挂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和自己的同桌朝夕相处,也许偶尔会产生一些小摩擦,有一对同桌吵了架,要绝交,却又盼着人来说和,想言归于好,你愿意帮他们吗?快走进“快乐读书屋”去看看怎么回事吧!
二、自读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要将课文读通顺。
2.互读课文,把课文互相读给同桌听,相互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3.小组轮流。小组内轮流读课文,一人读一小节,读后评一评谁读得好。
4.思考交流,为课文中的同桌和好出主意想办法。
三、展示交流
1.展示朗读
2.交流意见
3.把自己的建议写在课本上。
四、检查注音
1.小组互相检查注音,交流记法。
2.教师抽查,做读字游戏。
8、小小的船,快乐的船──《小小的船》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背景
《小小的船》这首儿歌,它是我们童年的歌谣。
当我们打开课本,潜心走进课文,文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美就会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天空的蓝,蓝得那样清澈,广博;可爱的月儿是如此的温柔、可亲:闪闪的星星又是那样顽皮、活泼。坐在月亮船上的孩子,心情是多么的舒畅和快乐!可以说,它是无数孩子童年的一个快乐的梦,它是孩子们对美的无限向往与渴求。
二、案例片段 指导朗读
师:(动画:月亮慢慢地爬上夜空,配乐:虫鸣,蛙叫。)宁静的夜晚,听,虫儿在鸣叫,小青蛙在歌唱,月儿慢慢地挂上了蓝天。快看看,这弯弯的月儿特别的像——特别的像什么?你看出来了吗?
(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唯恐老师不点他回答。)
(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像笑脸,像秋千,像电话……)
师:在小朋友的眼里,月亮不仅仅是月亮,它还变成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叶圣陶爷爷,他也觉得月儿特别像小船,那我们再看一看,月亮什么地方像小船呀?
生:两头都是尖的。
生:小船也是弯弯的。
师:是呀!你们看,(动画:月亮在夜空中飘荡,音乐:摇篮曲)弯弯的月儿多像小小的船呀!蓝蓝的天空就是蓝色的大海,朵朵的白云就是大海里的浪花,月亮船呀就在这云海中飘呀,荡呀!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把这两句美美地读一读,读给自己听一听。
(自由练读──点读──点读──女生读齐读)
(我用语言、音乐、动画渲染一种美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美,再把这种感受送回到课文的语言中,通过美美地朗读把这种美的感受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 )
指导朗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在我们好听的读书声中,月亮船微笑地看着我们,这么可爱的月亮船,小朋友想不想上去坐一坐?
生:想。
师:那我们闭上眼睛,跟着音乐,乘着想象的翅膀,开始飞翔,我们飞出了教室,飞上了蓝天,坐上了月亮船。让我们随着月亮船一起摇啊摇……(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生:(聆听歌曲,在歌声中体验坐上月亮船的感觉。)
师:现在我们坐在月亮船里,你睁大眼睛到处看一看,你一定能看见很多很多美丽的东西,看见什么了?
生:蓝蓝的天。
生:闪闪的星星。
师:你们看,小星星在蓝蓝的天空中,朝着我们眨眼睛呢,它在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快跟小星星说说话呀!想跟小星星说些什么呀?
生:小星星,你好!
师:你好!
生:小星星,你真可爱!
师:你也很可爱!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小星星。那我们把这一句美美地读一读,让小星星知道,我们是多么喜欢它呀!
自由练读。
三、反思
《课标》中说:“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小小的船》这首儿歌是美的,那么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美的。那么如何在读书的过程中引着孩子去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呢?我的做法是:
1、用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老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上丰富、宝贵的课程资源。我努力去用美的语言去启发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于是,课堂上就有了这样的话语:“宁静的夜晚,听,虫儿在鸣叫,小青蛙在歌唱,月儿慢慢地挂上了蓝天。”“弯弯的月儿多像小小的船呀!蓝蓝的天空就是蓝色的大海,朵朵的白云就是大海里的浪花,月亮船呀就在这云海中飘呀,荡呀!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把这两句美美地读一读,读给自己听一听。”我希望能够用这样的语言去撞击孩子的心灵,去激发他们潜在的、纯真的感情。
2、将孩子的想象领到一个美的天地中
语文教育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生发想象:“快看看,这弯弯的月儿特别的像——特别的像什么?”“那我们再看一看,月亮什么地方像小船呀?”“你们看,小星星在蓝蓝的天空中,朝着我们眨眼睛呢,它在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快跟小星星说说话呀!想跟小星星说些什么呀?”引导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想象亲历语文境界,让画面在他们的头脑中浮想,让旋律在他们耳畔响起,让意境在他们的心中生成。
语文是一个灵动的,充满激情的世界,教与学的探索永无止境。让语文成为我们一个心灵的栖息地,精神的家园;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益人心智的天地;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更多的想象,延伸更多的快乐!
9、《小小的希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三个偏旁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汇。
3、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感受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三个偏旁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小小的希望”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网”的自理识字图及课文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目入手,启发谈话,初步理解题意。
1、教师带拼音板书:希望,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2、谈话:你对什么事充满希望?
3、完整题目:“小小的希望”什么意思?
二、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1、范读,要求学生:
(1)注意听准字音。
(2)想想:我的小小的希望是什么?
2、师生交流。
三、引导学生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可自读,可小组内交流读。
2、教师检测读,出示带拼音的字卡,开火车读。注意随时指导学生的读音情况。
3、怎样记住生字?小组交流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识字方法。
可通过形声字识记:望、讲、往、张、捉、园
可通过象形字识记:由、交
可通过会意字识记:真、希
可通过字理图识记:网
4、组织学生扩词,出示词卡,检测学生识字情况。
5、出示句子,指导学生在语境中读准字音。
四、练习读文,扫清阅读障碍。
1、标出自然段,借助拼音读文。要求: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指名检测读文,教师随时指导学生读准确。
五、指导写字,突出重点。
1、认识部首“月”“同字框”。重点指导“有”“网”两个字。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虚宫格中的生字,看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师生评价。
5、学生练写。
六、作业:
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重温,巩固生字学习。
1、出示字、词卡,检测认读情况。
2、指名读文,随时检测、指导读正确。
二、感知课文,感受保护环境、关爱自然地重要性。
1、自由读1——3自然段,想想:我的小小希望是什么?
2、指名读4——5自然段。
(1)你明白第5自然段中的意思吗?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2)从这里,你能感受到什么?应该怎样读?
3、自由读第6自然段。
(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想像:我会和小鸟说些什么?
(3)从这段中,你觉得“我”小小的希望有怎样的感情?
(4)指导有感情朗读。
4、教师小结: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爱护它们,让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三、学写生字,重点指导。
1、认识草字头,重点指导“草”“春”“交”字。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虚宫格中的生字,看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师生评价。
5、学生练写。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会写字拼音组词。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出示词卡。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重温课文,引导背诵。
1、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2、指导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语言训练:我有个小小的希望,是……
三、课堂练习:
1、课后“读一读,连一连”。
2、积累词语,语言训练,模仿“树林里”“绿叶间”说词语。
3、听写词语。
四、实践性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希望。
板书设计:
小小的希望
小鸟能听懂我的话 我会讲小鸟的话
(关爱小鸟 关爱自然)
10、《小小的希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唤起学生关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积累词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会“门”、“艹”,了解“网”的字理演变过程。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希望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美好的希望? 2、猜猜文中的小作者的希望是什么?
二、随文识字。 1、打开课文,听老师读文,注意昨天预习当中所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出示第1自然段内容,学习“希、望、有”三字,并指导朗读。(1)拼读“希望”。(2)用“希望”说一句话。(3)学习“有”字。A、拼读“有”字。B、给“有”字找几个朋友。C、“有”字中“月”字撇变坚。D、说说“有”的反义词,有——无。 3、作者的希望是什么?谁找到了,请告诉同学。之后,学习2、3自然段中生字“真”、“讲”。(1)“真”注意是翘舌音。(2)“讲”注意是三拼音。 4、如果你能听懂小鸟的话,小鸟也能听懂你的话,那么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小作者又是怎样表达他的心声的?学习第五自然段。(1)指读第5自然段。(2)看看第5自然段当中的字宝宝,你是不是都记住它们了。学习“往”“网”“张”“捉”,注意“往”和“网”字音相同,字意不同,看“网”的字理演变图,有助于学生理解“网”的字意。“张”“捉”注意字音都是翘舌音,在这里都是动词。(3)学习“门”,书空“网”字。(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注意动词要重读。 5、我们的小作者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齐读一下最后一段。(1)出示“由”,谁认识,谁就读。再出示“自由”再读,用“自由”说一句话,找出“自由”所在的句子读一读。(2)用同样方法学习“草地”“交谈”“春天”“花园”。(3)学习“着”“间”(4)学习时,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并为它们分别扩词。(5)指导朗读:注意文中几个动词的读法,“躺着”“望着”“交流”等词,可读得轻一些,从而突出这一情景的美好。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 6、谁来说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又有了哪些新的希望。
三、练习。 1、开火车读字卡、词卡,“有”“网”“由”“间”“交”“春天”“草地”“花园”“花朵”“树林里”“绿叶间”“自由自在”“人来人往”。 2、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还知道了小作者的希望,自己和小鸟做朋友,保护小鸟等动物,因为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也要保护我们身边的这些好朋友,让我们人类与动物更加和谐,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那么多新的生字朋友,这节课我们来写一写它们,看谁写得最漂亮。
二、指导写要求会写的字。 1、“草”字书写时要注意下边横的位置和长短。 2、“有”字书写时,下边的“月”字不宜写得过宽,“月”做底时撇变竖。 3、“网”字要写好“门”。 4、注意“门”和“冂”的区别。 5、“交”字要写好一撇一捺。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连一连。 让学生读一读,读准字音再让学生连线,最后说一说他的发现。 2、读一读(1)把词卡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拼读。(2)去掉拼音,学生认读。(3)像“树林里”“绿叶间”这样的词,还有哪些?大家练习说说。
四、指导背诵。
五、总结。本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这么多任务,真了不起。
六、作业。预习下一课。
11、《小小的希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用“百鸟争鸣”课件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在体会“我”的美好愿望时,出示课件“人﹑鸟和谐共处”,师生共同融入到“鸟的天堂”这样的气氛之中,激发学生畅想。
二﹑观察插图,认真自读。
通过文前提示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认真自读课文,读熟练后,只看汉字读,边读边自主识字。
三﹑利用课文,指导朗读。
要加强读书指导。“我”告诉小鸟的话,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我”希望可以和小鸟一起快乐生活的内容,结合学生自己的畅想,引导学生轻松﹑欢快地朗读﹑指名读﹑比读。
四﹑补充资料,交流讨论。
利用“令人担忧的鸟类生存环境”等资料,使学生了解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明白“我”为什么要告诫小鸟注意安全。利用“鸟类是补虫能手”等资料,深入讨论“我为什么告诉小鸟这些话?”使大家正确认识捕杀鸟类现象是破坏行为,伤害了鸟类,也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激发学生保护鸟类﹑爱护环境的愿望。
五﹑畅谈希望,升华主题。
说说你见过﹑听说过哪些捕杀鸟类的现象,你打算怎样保护鸟类,保护你身边的环境。鼓励学生通过研读,讨论,畅谈,出主意,想办法,想想如何保护鸟类,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六﹑检查文后要求会识的字。
七﹑提供选择,推荐作业。
(1)收集或编写保护鸟类的标语。
(2)制作保护鸟类的警示牌和小鸟巢。
(3)读“资料”中的《“红领巾”真好》。
【教学方案二】
一,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百鸟争鸣,引入课题
师:每个人都有好多希望,希望好比夜晚的明灯,希望产生前进的动力,没有希望的生活就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但希望种种,大到拯物物济世,小到得到一块硬币,那么这篇散文的作者的希望是什么呢?他的希望真的很小吗?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吧:
二,学习课文
1,打开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
2,根据拼音对照汉字读课文
3,读自己喜欢的话
4,找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师:谁想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指生读)
师: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我”告诉小鸟不要到那片树林去,那片树林里有举弹弓的人:不要到这里来,这里有捉鸟的网.
师:还有谁读懂了这些内容?
生:我也读懂了“我”告诉小鸟有人要捉它们,小鸟不要过去.
生:“我”告诉小鸟要注意安全.
师:你们见过听说过哪些捕杀鸟类的事呢?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自由畅谈)
师:教师引导:“我”为什么要保护小鸟?
(学生利用资料:鸟类是捕虫能手.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消灭了那么多的害虫:而且小鸟长的多可爱呀,叫起来好听,给人类带来许多的快乐.可是,却有人要捉它们,我们要告诉它们什么?(学生自由说)
生:小鸟快跑
生:小鸟,有人要捉你,你快飞呀.!
生:坏人来了,小鸟快逃!
………………
师:那就让我们快来告诉小鸟,远离弹弓和网.
5,师生齐读课文
6,畅谈希望,升华主题
说说你见过听过哪些捕杀鸟类的现象,你打算怎样保护鸟类,保护身边的环境?
(学生畅谈)
7,检查文中会认的字
多媒体出示:本课需要认识的字
出示字卡:听讲弓捉
带拼音,指学生认读.
去掉拼音,学生读.开火车读.
三,大屏出示:文前提示(学生说说)
文中小朋友的希望是保护鸟类,共建美好家园的希望:
(他希望能与小鸟对话:希望可以提醒小鸟避开危险:希望与小鸟共同生活在一个到处是春天是树木是花朵的花园里.)
四,总结本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很好,并能在读中体会文中小朋友的希望和情感.你们可真了不起.老师相信同学们今后既能不去伤害小鸟,同时又能保护我们的朋友_______小鸟.
12、《小小的希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文后4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小朋友的希望和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小朋友的希望和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用“百鸟争鸣”课件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在体会“我”的美好愿望时,出示课件“人﹑鸟和谐共处”,师生共同融入到“鸟的天堂”这样的气氛之中,激发学生畅想。
二﹑观察插图,认真自读。
通过文前提示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认真自读课文,读熟练后,只看汉字读,边读边自主识字。
三﹑利用课文,指导朗读。
要加强读书指导。“我”告诉小鸟的话,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我”希望可以和小鸟一起快乐生活的内容,结合学生自己的畅想,引导学生轻松﹑欢快地朗读﹑指名读﹑比读。
四﹑补充资料,交流讨论。
利用“令人担忧的鸟类生存环境”等资料,使学生了解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明白“我”为什么要告诫小鸟注意安全。利用“鸟类是补虫能手”等资料,深入讨论“我为什么告诉小鸟这些话?”使大家正确认识捕杀鸟类现象是破坏行为,伤害了鸟类,也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激发学生保护鸟类﹑爱护环境的愿望。
五﹑畅谈希望,升华主题。
说说你见过﹑听说过哪些捕杀鸟类的现象,你打算怎样保护鸟类,保护你身边的环境。鼓励学生通过研读,讨论,畅谈,出主意,想办法,想想如何保护鸟类,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六﹑检查文后要求会识的字。
七﹑提供选择,推荐作业。
(1)收集或编写保护鸟类的标语。
(2)制作保护鸟类的警示牌和小鸟巢。
(3)读“资料”中的《“红领巾”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