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小鹰学飞》教案一等奖》属于语文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二年级语文《小鹰学飞》教案一等奖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只识不写。
3、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鼓的书写。
教学准备:小鹰和老鹰学习飞行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二、 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三、 2、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
四、 3、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为什么要越飞越高呢?
五、 思考:小鹰一共飞到过几个高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到小鹰飞过的三个高度,并初步理解课文的结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一读:
鼓起劲 拼命
喘着气 摇摇头 不算
总算 急促 会飞了吧
指了指 盘旋
3、分自然段读一读。
4、同桌之间分角色诵读。
5、分角色进行初步的表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帮助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结构。
2、学生自主组词。
3、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充分每一个生字。】
四、练习。
对课本上字进行描红。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所学生字。】
五、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基本内容,为学生正确掌握加以巩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3、学会用已经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会分角色朗读
教 具: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鹰学飞》(板书)。
2、出示生词卡片,师:还记得这些老朋友吗?请同学们开火车领读。
抬头 高兴 飞行 摇摇头
头顶 总算 盘旋 指了指
3、师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小鹰在跟老鹰学飞的过程中,飞到过三个不同的高度,按顺序排练下面的词语。(写序号)
①大山的上空 ②更高的地方 ③大树的上面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顺利导入新课做好铺垫】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1、2自然段。
(1)老师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图片说:这是一只翅膀刚刚丰满的小鹰,从没有飞过,今天,它跟着妈妈学飞行。看,它飞了起来,第一次就飞到了哪里?
生:大树的上面。(看图)
课文中哪几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呢?
生:第一、二自然段。
(2)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小鹰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鹰说的话。(学生自读)
(3)问:小鹰说了什么?老鹰说了什么?
(板书: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4)指导朗读小鹰的话
从没有飞过的小鹰第一次就飞到了大树上面,小鹰心里感到非常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高兴、喊、啦 !)
说明它从心里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满足,我们发自内心高兴地喊一喊我已经会飞啦!
我们来演一回小鹰。(指名试读)
(5)你也能用已经说一句话吗?
(6)指导朗读老鹰的话
小鹰那么高兴,可是老鹰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摇摇头)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飞行的本领还没有完全学会)
指导朗读,读出老鹰不满意的口气。
(7)从鹰妈妈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小鹰只能飞到大树上面不能算是会飞行。)
师:是啊,鹰是鸟类中的飞行冠军,只飞到大树上根本不算会飞。
(8)同桌分角色演一演小鹰第一次学飞的过程。
2、学习第3、4自然段。
(1)老师手拿小鹰的图片说:小鹰听了妈妈的话,继续飞,这次它飞到了哪里?请同学们自由读3、4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小鹰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鹰说的话。
(2)小组合作学习,表演小鹰和老鹰的对话
A小鹰和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板书: 大山的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B 抽生朗读表演,生生评价: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好在哪儿?
C 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么想?
指名读老鹰说的话。(还有仍然的意思,要重读)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
3、学习第5、6自然段。
过渡: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还是说它没有学会飞行,小鹰这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1)朗读第5、6自然段,同样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小鹰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鹰说的话。
(2)交流:小鹰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老鹰呢?
A 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板书:更高的地方)
B 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
C思考:这次小鹰是怎么飞的?(鼓起劲、拼命)
你还从哪里也能看出小鹰飞得很久很高?(飞呀,飞呀)
师生接读。师它只好(学生跟读小鹰只好鼓起劲-------)
D师:你从哪里也可以看出小鹰飞的很拼命?生:急促地喘着气
(3)认识省略号的作用
问:他现在说起话来?(断断续续),课文中用了一个标点符号来表示,(省略号)所以在这里省略号就表示?(语气的停顿,表示喘气)看最后用的什么符号
(4)指导小鹰说的话
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谦虚了)
是呀,这时,小鹰用探问的语气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用了问号。小鹰用探问的语气说明它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不仅提高了飞行本领,而且变得谦虚了。
(5)小鹰飞这么高了,老鹰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鹰叫声)
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看到高空中还有几只鹰在盘旋)
理解盘旋。(环绕着飞)
(6)师:小鹰在老鹰的鼓励下,飞得是一次比一次(高),当它看到还有几只鹰在白云上面盘旋,如果你就是这只小鹰,能说一说自己此时此刻的想法吗?
(7) 分角色朗读5、6自然段。
4、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小鹰从不会飞到飞到大树的上面,满足地喊飞到大山的上空,得意地喊-----接着飞到白云的下面,谦虚地说-------最后看到白云上面还有雄鹰在盘旋,决心继续练习飞行!学习每一种本领,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远前进。
此时此刻,老师想到了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学无止境 一往无前这些词语,把他们送给同学们。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的细读精读,体会小鹰说话的口气,进而理解小鹰在不同阶段的心情。并能初步理解课文的主旨:学无止境、不断进取】
2、二年级语文《小鹰学飞》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只识不写。
3、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鼓的书写。
教学准备:小鹰和老鹰学习飞行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二、 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三、 2、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
四、 3、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为什么要越飞越高呢?
五、 思考:小鹰一共飞到过几个高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到小鹰飞过的三个高度,并初步理解课文的结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一读:
鼓起劲 拼命
喘着气 摇摇头 不算
总算 急促 会飞了吧
指了指 盘旋
3、分自然段读一读。
4、同桌之间分角色诵读。
5、分角色进行初步的表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帮助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结构。
2、学生自主组词。
3、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充分每一个生字。】
四、练习。
对课本上字进行描红。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所学生字。】
五、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基本内容,为学生正确掌握加以巩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3、学会用已经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会分角色朗读
教 具: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鹰学飞》(板书)。
2、出示生词卡片,师:还记得这些老朋友吗?请同学们开火车领读。
抬头 高兴 飞行 摇摇头
头顶 总算 盘旋 指了指
3、师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小鹰在跟老鹰学飞的过程中,飞到过三个不同的高度,按顺序排练下面的词语。(写序号)
①大山的上空 ②更高的地方 ③大树的上面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顺利导入新课做好铺垫】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1、2自然段。
(1)老师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图片说:这是一只翅膀刚刚丰满的小鹰,从没有飞过,今天,它跟着妈妈学飞行。看,它飞了起来,第一次就飞到了哪里?
生:大树的上面。(看图)
课文中哪几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呢?
生:第一、二自然段。
(2)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小鹰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鹰说的话。(学生自读)
(3)问:小鹰说了什么?老鹰说了什么?
(板书: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4)指导朗读小鹰的话
从没有飞过的小鹰第一次就飞到了大树上面,小鹰心里感到非常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高兴、喊、啦 !)
说明它从心里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满足,我们发自内心高兴地喊一喊我已经会飞啦!
我们来演一回小鹰。(指名试读)
(5)你也能用已经说一句话吗?
(6)指导朗读老鹰的话
小鹰那么高兴,可是老鹰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摇摇头)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飞行的本领还没有完全学会)
指导朗读,读出老鹰不满意的口气。
(7)从鹰妈妈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小鹰只能飞到大树上面不能算是会飞行。)
师:是啊,鹰是鸟类中的飞行冠军,只飞到大树上根本不算会飞。
(8)同桌分角色演一演小鹰第一次学飞的过程。
2、学习第3、4自然段。
(1)老师手拿小鹰的图片说:小鹰听了妈妈的话,继续飞,这次它飞到了哪里?请同学们自由读3、4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小鹰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鹰说的话。
(2)小组合作学习,表演小鹰和老鹰的对话
A小鹰和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板书: 大山的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B 抽生朗读表演,生生评价: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好在哪儿?
C 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么想?
指名读老鹰说的话。(还有仍然的意思,要重读)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
3、学习第5、6自然段。
过渡: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还是说它没有学会飞行,小鹰这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1)朗读第5、6自然段,同样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小鹰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鹰说的话。
(2)交流:小鹰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老鹰呢?
A 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板书:更高的地方)
B 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
C思考:这次小鹰是怎么飞的?(鼓起劲、拼命)
你还从哪里也能看出小鹰飞得很久很高?(飞呀,飞呀)
师生接读。师它只好(学生跟读小鹰只好鼓起劲-------)
D师:你从哪里也可以看出小鹰飞的很拼命?生:急促地喘着气
(3)认识省略号的作用
问:他现在说起话来?(断断续续),课文中用了一个标点符号来表示,(省略号)所以在这里省略号就表示?(语气的停顿,表示喘气)看最后用的什么符号
(4)指导小鹰说的话
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谦虚了)
是呀,这时,小鹰用探问的语气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用了问号。小鹰用探问的语气说明它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不仅提高了飞行本领,而且变得谦虚了。
(5)小鹰飞这么高了,老鹰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鹰叫声)
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看到高空中还有几只鹰在盘旋)
理解盘旋。(环绕着飞)
(6)师:小鹰在老鹰的鼓励下,飞得是一次比一次(高),当它看到还有几只鹰在白云上面盘旋,如果你就是这只小鹰,能说一说自己此时此刻的想法吗?
(7) 分角色朗读5、6自然段。
4、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小鹰从不会飞到飞到大树的上面,满足地喊飞到大山的上空,得意地喊-----接着飞到白云的下面,谦虚地说-------最后看到白云上面还有雄鹰在盘旋,决心继续练习飞行!学习每一种本领,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远前进。
此时此刻,老师想到了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学无止境 一往无前这些词语,把他们送给同学们。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的细读精读,体会小鹰说话的口气,进而理解小鹰在不同阶段的心情。并能初步理解课文的主旨:学无止境、不断进取】
3、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鹰学飞》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练习用已经说话。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小鹰学飞过程中不同的心情。
2、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丰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预习
课前让学生让把课文读通顺,知道文章的大致内容。
给各自然段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流程
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看它是谁?
(播放雄鹰高飞的录像,激发起孩子们对鹰的喜爱之情。)
2.小朋友,认识它吗?对,它就是飞行能手鹰。我们来写写这个字。(范写鹰字)这是我们本课要求认识的第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
3.刚出生的小鹰是不会飞的,它是怎样成为飞行能手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鹰学飞》,请小朋友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同桌检查预习情况。
在生字下做记号。
标上自然段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
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上~~。
3、老师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小鹰 跟着 摇摇头 不算 拼命 指了指
急促 总算 鼓起劲 头顶 盘旋 吧
②指名看拼音读词语。
(2)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①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②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摇 算 鼓 命 促
指导识记、书写
三、 作业。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用已经说话。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 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2)指名读第1、2自然段。
(3)了解有关词句。
①它们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②小鹰说这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
相机用已经练习说话。
③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有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自由练读。
④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这不算会飞。
2、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句。
①小鹰和老鹰又来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②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哪两个词应读得重些?为什么?
③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样想的?
指名读老鹰的话。
(3)分角色读第3、4自然段。
(4)小结: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3、学习第5、6自然段。
(1)指名独课文。
(2)思考讨论。
①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
③小鹰怎么会飞得指名高的?哪儿看出它练得很刻苦?
④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虚心了)
⑤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鼓起劲,拼命要重读。
飞呀,飞呀要读得慢些。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⑥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理解: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样去做?
⑦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三、 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2)学过这篇课文,你读得了什么道理?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用已经说话。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 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流程
一、 复习检查。
默写
跟着 飞行 急促 摇摇头
总算 头顶 盘旋 指了指
2、给生字选择正确读音。
3、指名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总 吧 顶 盘 旋
①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②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熟字加偏旁:吧(巴加口促(足加僀
②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比较难记。
2、指导写法。
(1)摇、促、吧、指,左窄右宽。
(2)鼓,左右等宽。
(3)算、总,上中下三部分要紧凑。
3、教师范写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4、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鹰学飞》教学案例
一.设计理念
《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课文可分三大段,结构相似,是一篇渗透学法指导的优秀范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导我们要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角色朗读中流露真情;帮助学生在想、述、演、说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识知规律,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以读为主线,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情景创设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教师抓朗读训练时,通过读悟、指点、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使自己的主导作用不但发挥在知识的传授中,而且发挥在启迪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上。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小鹰心情的变化,读出心情变化的语气。
2.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3.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旋摇鼓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词语读音。
出示词语:摇头 拼命 盘旋
头顶 矮小 总算
喘气 急促 鼓起劲
2.出示填空:小鹰跟着老鹰( 学飞行 ),飞到了( 大树的上面),( 大山的上空 )和( 白云的下面 )。
3.总结: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复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渗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通过慢慢地训练,他们的概括能力就会有所提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慢慢提高。】
(二)学习小鹰第一次试飞(第一、第二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小鹰飞到大树上)小鹰怎么说?〈体会“高兴、喊、已经”等词的含义〉读出高兴的语气。
2、老鹰是怎样回答的?老鹰为什么这么说?感情读老鹰的话(亲切、和蔼)
3、齐读、男女分角色读。
【学习第一二小节时,我采用扶着他们的方法,具体地指导他们来学习,通过分别找老鹰和小鹰的不同表现,从而体会它们不同的心情。从他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这句话着手,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鹰高兴的心情。从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这句话中,体会老鹰对小鹰的不满意。同样也是指导他们朗读,读出老鹰的心情。通过分角色读,更加能体会他们的心情。】
(三)按上述方法,学习小鹰第二次试飞(第三、第四自然段)。
1、小鹰怎么说?
2、老鹰怎么回答?
3、老鹰为什么这么说?
(1)自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2)怎样读好它们的话,交流,朗读。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这一理念,在学习第三四小节时,我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来找小鹰的第二次飞行和第一次相比,哪些地方变了?来体会小鹰更加高兴的心情。通过自己去找不同点,自读自悟,从而感知老鹰和小鹰的不同心情,并通过朗读来加深体会。】
(四)同样带着三个问题学习小鹰第三次试飞(第五、第六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朗读。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鼓起劲”、“拼命向上飞”,不但描述了小鹰用出全身力气刻苦练习飞行的样子,而且说明越往高处越难飞。
“飞呀,飞呀”是说小鹰反复地练飞,“急促地喘着气”是说快而短促地喘着气,可让学生来表演,体会小鹰由于刻苦练习而练得很累,连呼吸也变得快而短促了。这时,小鹰用探问的语气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小鹰用肯定的语气说明它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不仅提高了飞行本领,而且变得虚心了。学生表演朗读。
“盘旋”是环绕着飞的意思。这说明鹰还可以飞得更高,也就是说,飞行的本领是没有心头的,因而学习也是没有止境的。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小鹰第一次试飞时,教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学第二次试飞时,半扶半放引着学生分析朗读,在学小鹰第三次试飞时,教师适度放手,让学生运用方法自学,教师只是在一旁画龙点睛,引导学生利用重点字词体会分析。】
(五)朗读全文。
1、齐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读。
3、全体起立,自由表演读。
【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他们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当堂表演,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一方面运用自己的表演对文本作个性化的诠释和理解,另一方面又使自己的多种才能在表演中得到提高和展示。】
(六)联系实际谈体会:
小朋友,你们在学习新本领时,也像小鹰遇到过困难吗?你们是怎么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各自交流谈体会。再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挑两个典型事例在班上交流。
【联想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非常重要。同时让学生活学活用,拓展了课本知识,这应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5、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鼓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2、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
3、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思考:1、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2、它飞到了很高的天空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拼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一读:
老鹰鼓起劲拼命
跟着喘着气摇摇头不算
总算急促会飞了吧头顶上
指了指盘旋
3、分自然段读一读。
4、各人有感情地读。
5、初步有感情地读。
三、学习生字。
1、自己分析字形。
2、组词。
3、练习。
四、练习。
1、课本上描红。
2、《习字册》上相应部分的描红、仿影、临写。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学问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鹰跟老鹰飞到哪儿?
2、小鹰飞到大树顶上,它认为怎么样?老鹰是怎么认为的?
3、指名读,指名说小鹰和老鹰的话。
指导读课文体会意思。
4、指名用已经说话。
5、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导看图: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这时它又认为怎么样?老鹰认为怎样?
2、自读,画出小鹰和老鹰的话》
3、指导读小鹰的话。
4、集体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的话的意思。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鹰是怎样刻苦锻炼的?
2、指导读小鹰的话,体会感情。
3、把小鹰的三次话对照读,抓住已经、真的、总算,体会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心情来。
4、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看图,投影引导学生思考: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么做?
5、自由读。
6、分角色读。
三、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练习。
口头扩词。
旋( )()鼓()()
练习说话》
跟着已经
五、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写好生字。
教学重难点:指导写字,正确掌握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全文,提问: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1、指名读本课生字。
2、进行口头扩词。
3、指名学生分析生字字形。
三、指导书写。
1、指导指、促、旋、摇。
让学生说说偏旁名称
按笔顺进行书空、描红。
四、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
6、二年级上《小鹰学飞》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学问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鹰跟老鹰飞到哪儿?
2、小鹰飞到大树顶上,它认为怎么样?老鹰是怎么认为的?
3、指名读,指名说小鹰和老鹰的话。
指导读课文体会意思。
4、指名用已经说话。
5、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导看图: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这时它又认为怎么样?老鹰认为怎样?
2、自读,画出小鹰和老鹰的话》
3、指导读小鹰的话。
4、集体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的话的意思。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鹰是怎样刻苦锻炼的?
2、指导读小鹰的话,体会感情。
3、把小鹰的三次话对照读,抓住已经、真的、总算,体会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心情来。
4、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看图,投影引导学生思考: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么做?
5、自由读。
6、分角色读。
四、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课堂练习。
口头扩词。
旋( )( )鼓( )( )
练习说话》
跟着已经
六、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7、二年级课文《小鹰学飞》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幻灯图片。
(1)出示图一: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什么地方?
(2)出示图二: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了什么地方?
2、设计悬念,引出新课。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的呢?它飞到很高的天空后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3、出示课题。
(1)板书:小鹰学飞
(2)教学生字: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A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做好标记。
B 读第二遍,碰到生字重点拼读。
C 读第三遍,在难读的句子下画上曲线。
D读第四遍,标上自然段序号。
(2)引导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小鹰 跟着 摇摇头 不算 鼓起劲 拼命 急促 总算 吧 头顶
(2)检查难读句子。
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先引导读好几个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领读全句,最后指名读句子。)
作业设计
复习课文
板书设计
小鹰学飞
小鹰 老鹰
大树上面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学无止境
大山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不断进取
更高的地方 总算会飞了吧 你往上看
8、《小鹰学飞》教案 (二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只识不写。
3、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
鼓的书写。
教学准备:
小鹰和老鹰学习飞行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2、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
3、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为什么要越飞越高呢?
思考:小鹰一共飞到过几个高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到小鹰飞过的三个高度,并初步理解课文的结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一读:
鼓起劲 拼命
喘着气 摇摇头 不算
总算 急促 会飞了吧
指了指 盘旋
3、分自然段读一读。
4、同桌之间分角色诵读。
5、分角色进行初步的表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帮助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结构。
2、学生自主组词。
3、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充分每一个生字。】
四、练习。
对课本上字进行描红。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所学生字。】
五、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基本内容,为学生正确掌握加以巩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3、学会用“已经”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会分角色朗读
教 具: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鹰学飞》(板书)。
2、出示生词卡片,师:还记得这些老朋友吗?请同学们开火车领读。
抬头 高兴 飞行 摇摇头
头顶 总算 盘旋 指了指
3、师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小鹰在跟老鹰学飞的过程中,飞到过三个不同的高度,按顺序排练下面的词语。(写序号)
①大山的上空 ②更高的地方 ③大树的上面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顺利导入新课做好铺垫】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1、2自然段。
(1)老师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图片说:“这是一只翅膀刚刚丰满的小鹰,从没有飞过,今天,它跟着妈妈学飞行。看,它飞了起来,第一次就飞到了哪里?
生:大树的上面。(看图)
课文中哪几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呢?
生:第一、二自然段。
(2)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小鹰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鹰说的话。(学生自读)
(3)问:小鹰说了什么?老鹰说了什么?
(板书: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4)指导朗读小鹰的话
从没有飞过的小鹰第一次就飞到了大树上面,小鹰心里感到非常……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高兴、喊、啦 !)
说明它从心里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满足,我们发自内心高兴地喊一喊——我已经会飞啦!
我们来演一回小鹰。(指名试读)
(5)你也能用“已经”说一句话吗?
(6)指导朗读老鹰的话
小鹰那么高兴,可是老鹰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摇摇头)“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飞行的本领还没有完全学会)
指导朗读,读出老鹰不满意的口气。
(7)从鹰妈妈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小鹰只能飞到大树上面不能算是会飞行。)
师:是啊,鹰是鸟类中的飞行冠军,只飞到大树上根本不算会飞。
(8)同桌分角色演一演小鹰第一次学飞的过程。
2、学习第3、4自然段。
(1)老师手拿小鹰的图片说:“小鹰听了妈妈的话,继续飞,这次它飞到了哪里?”请同学们自由读3、4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小鹰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鹰说的话。
(2)小组合作学习,表演小鹰和老鹰的对话
A小鹰和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板书: 大山的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B 抽生朗读表演,生生评价: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好在哪儿?
C 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么想?
指名读老鹰说的话。(“还”有仍然的意思,要重读)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
3、学习第5、6自然段。
过渡: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还是说它没有学会飞行,小鹰这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1)朗读第5、6自然段,同样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小鹰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鹰说的话。
(2)交流:小鹰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老鹰呢?
A 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板书:更高的地方)
B 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
C思考:这次小鹰是怎么飞的?(“鼓起劲、拼命”)
你还从哪里也能看出小鹰飞得很久很高?(飞呀,飞呀……)
师生接读。师——它只好(学生跟读小鹰只好鼓起劲-------)
D师:你从哪里也可以看出小鹰飞的很拼命?生:急促地喘着气
(3)认识省略号的作用
问:他现在说起话来?(断断续续),课文中用了一个标点符号来表示,(省略号)所以在这里省略号就表示?(语气的停顿,表示喘气)看最后用的什么符号?“?”
(4)指导小鹰说的话
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谦虚了)
是呀,这时,小鹰用探问的语气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用了问号。小鹰用探问的语气说明它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不仅提高了飞行本领,而且变得谦虚了。
(5)小鹰飞这么高了,老鹰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鹰叫声)
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看到高空中还有几只鹰在盘旋)
理解“盘旋”。(环绕着飞)
(6)师:小鹰在老鹰的鼓励下,飞得是一次比一次(高),当它看到还有几只鹰在白云上面盘旋,如果你就是这只小鹰,能说一说自己此时此刻的想法吗?
(7) 分角色朗读5、6自然段。
4、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小鹰从不会飞到飞到大树的上面,满足地喊———飞到大山的上空,得意地喊-----接着飞到白云的下面,谦虚地说-------最后看到白云上面还有雄鹰在盘旋,决心继续练习飞行!学习每一种本领,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远前进。
此时此刻,老师想到了“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学无止境 一往无前”这些词语,把他们送给同学们。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的细读精读,体会小鹰说话的口气,进而理解小鹰在不同阶段的心情。并能初步理解课文的主旨:学无止境、不断进取】
三、课堂作业。
1、用“已经”说一句话。
2、学过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学无止境 不断进取
希望同学们像小鹰一样,不断进取,一往无前,学到更多的本领。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且练习用“已经”说话】
9、《小鹰学飞》教案(二年级上)
教学目标:
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
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9 小鹰学飞
小鹰 老鹰
大树上面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学无止境
大山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不断进取
更高的地方 总算会飞了吧 你往上看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外:朗读课文、默写字词。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幻灯图片。
(1)出示图一: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什么地方?
(2)出示图二: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了什么地方?
2、设计悬念,引出新课。
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的呢?它飞到很高的天空后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3、出示课题。
(1)板书:9 小鹰学飞
(2)教学生字: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a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做好标记。
b 读第二遍,碰到生字重点拼读。
c 读第三遍,在难读的句子下画上曲线。
d读第四遍,标上自然段序号。
(2)引导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小鹰 跟着 摇摇头 不算 鼓起劲
拼命 急促 总算 吧 头顶
(2)检查难读句子。
a 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先引导读好几个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领读全句,最后指名读句子。)
b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百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重点指导停顿)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b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作业
1、练读生字。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跟 (geng gen )劲 (jing jin )
总 (zong zhong )喘 (cuan chuan )
顶 (din ding )拼 (pin ping )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二、细读训练
1、学习第1、2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2)指名读第1、2两个自然段。
(3)理解有关语句。
a 飞到大树上时,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树上面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b 小鹰说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高兴、喊、啦)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用高兴、高兴的语气读)指名试读。
c 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飞行的本领还没有完全学会)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是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要读出认真、亲切的语气)自由练读
d 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这不算会飞。
2、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句。
a 小鹰和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山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b 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哪两个词要读得重些?为什么?
c 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么想?
指名读老鹰说的话。(还有仍然的意思,要重读)
(3)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
(4)小结: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a 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板书:更高的地方)
b 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
c 小鹰怎么会飞这么高的?从哪儿可以看出它很刻苦?(鼓起劲、拼命、急促、喘气)
d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谦虚了)
e 指导读第5自然段。
鼓起劲、拼命要读重些。
飞呀,飞呀要读得慢些。
急促地喘着气和小鹰说的话要读出艰难的语气;小鹰说的话还要读出试探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f 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看到高空中还有几只鹰在盘旋)
理解盘旋。(环绕着飞)
小鹰会想什么?它会怎么去做?
(相机板书:总算会飞了吧 你往上看)
g 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学习第5、6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讨论。
(3)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2)学过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旋( )( )( )鼓( )( )( )
2、用下列词语练习说话。
(1)跟着 (2)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