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救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沉香救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沉香救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1、《沉香救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沉香救母(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引读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

他是怎样救母,结果怎样呢?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课文第二节。

沉香遇到了哪些困难?从哪看出来的?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交流: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简笔画画出高山、深涧。让学生体会到山之高、涧之险

路途的遥远,相机指导朗读。

#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体会生活的艰辛,指导朗读课文。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结合生活实际,领悟沉香的困难。

比较: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

脚上磨出了一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朗读体会。

沉香遇到了那么多困难和危险,可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欣赏《宝莲灯》的主题曲

4.引读学习课文第三节。

5.沉香的孝心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

6.学习第四节

#看图:沉香来到了华山脚下,他心情怎样?会想什么呢?

学习课文指导朗读,读好日思夜想、无比激动。

#他又是怎么做的?

自由读课文。

练读: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读好奋力劈去。

#引读课文只听“轰隆”一声巨响,……

看图,想一想,沉香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感情朗读第四节。

三、练习默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1.讲解默读要求。

在心里轻声读,不发出声音,边听边想,记住课文内容。

2.练习讲故事。

根据“路上—打败了二郎神—劈山救母—母子相认”同桌练习讲故事。

2、《沉香救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沉香救母(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引读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

他是怎样救母,结果怎样呢?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课文第二节。

沉香遇到了哪些困难?从哪看出来的?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交流: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简笔画画出高山、深涧。让学生体会到山之高、涧之险

路途的遥远,相机指导朗读。

#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体会生活的艰辛,指导朗读课文。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结合生活实际,领悟沉香的困难。

比较: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

脚上磨出了一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朗读体会。

沉香遇到了那么多困难和危险,可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欣赏《宝莲灯》的主题曲

4.引读学习课文第三节。

5.沉香的孝心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

6.学习第四节

#看图:沉香来到了华山脚下,他心情怎样?会想什么呢?

学习课文指导朗读,读好日思夜想、无比激动。

#他又是怎么做的?

自由读课文。

练读: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读好奋力劈去。

#引读课文只听“轰隆”一声巨响,……

看图,想一想,沉香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感情朗读第四节。

三、练习默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1.讲解默读要求。

在心里轻声读,不发出声音,边听边想,记住课文内容。

2.练习讲故事。

根据“路上—打败了二郎神—劈山救母—母子相认”同桌练习讲故事。

3、《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沉香救母(一)(二)》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要求: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会用帮助造句。

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和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学习默读课文;会用帮助造句。

三、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复述课文;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里的字词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和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四、教学准备:《宝莲灯》的碟片、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时间:6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求:认真观看动画片《宝莲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我们刚学过的《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表达的是唐朝诗人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今天我们要观看一部动画片《宝莲灯》,讲的是一个男孩练好武功解救母亲的故事。

2 提出观看要求:观看时注意力集中,不插嘴,不议论。

3 学生观看《宝莲灯》

二《宝莲灯》就是按照《劈山救母》这篇课文改编的,回去熟读《劈山救母》(一)(二)这篇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学会《劈山救母》(一)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观看了动画片《宝莲灯》,今天,我们在来学习由《宝莲灯》改编的课文《劈山救母》。这个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来学。先学第一部分。

二齐读课题,学习题中生字。

三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 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

3 齐读课文。

4 通过观看《宝莲灯》和熟读课文《劈山救母》(一)这篇课文,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

5 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他是怎么习武练功的?

出示第四自然段

圈出: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腰酸背疼

四学习生字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指名分析识记字型

3 教师范写生字。

4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字词,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复述课文,完成部分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劈山救母》(一)中的词语

二默读课文,思考每段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沉香没有见到妈妈

听爸爸说妈妈善良被二郎神(心狠手辣)压华山

习武练功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

练就一身武艺

三利用板书复述故事。

1 自由练说

2 同桌两人交替说、听,互评。

3 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四课堂练习

1 读句子(见课文练习4)

2 照样子,用 一......就......的句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3 指导完成语文练习册。

第五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劈山救母》(二)中的生字。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继续学习《劈山救母》的第二部分

二读课文,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 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

3 齐读课文。

4 通过观看《宝莲灯》和熟读课文《劈山救母》(二)这篇课文,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

5 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习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圈出:

翻过高山跨过身涧野果充饥泉水喝喝

磨出血泡划下血痕(不在乎)

他是怎么解救母亲的?

学习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三学生字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指名分析识记字型

3 教师范写生字。

4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六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字词,会用帮助造句。复述课文,完成部分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默读课文,指名说说每段主要讲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救母心切

厉尽千心万苦:

翻过高山跨过深涧野果充饥泉水解渴

磨出血泡划下血痕

沉香仙人送神斧

帮助他打败二郎神

劈山救母举起劈去

一声巨响劈成两半

重见天日扑进怀抱

三利用板书复述故事。

1 自由练说

2 同桌两人交替说、听,互评。

3 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四课堂练习

1 读句子(见课文后练习四)

2 用帮助造句,先口述,再写下来。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了高山( )了仙人

( )了深涧( )了二郎神

( )了血泡( )了天日

( )了血痕( )了怀抱

4 完成语文练习册

4、《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书写三个。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放歌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请学生讲讲《宝莲灯》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

三、学习第一、二段

1、指读第一段。

2、听了他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

3、自由读读第二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指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3)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

4、(板书:了解真情)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

(1)投影:沉香听了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2)指读,齐读。

5、俗话说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

(1)投影:二郎神心狠手辣……

(2)小声读读爸爸的话。

(3)想想看,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

6、听着爸爸的分析,望着苍老的爸爸,沉香要解救***决心有没有动摇?对,沉香默默地攥紧了拳头。此时,沉香心里会想什么呢?

(1)板书:决心救母

(2)小结。

四、学习第三段

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1)板书:拜师学艺

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

3、讨论:

#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

(1)说说你令感动的原因。

(2)点出三个词语,理解意思。

(3)朗读练习。

# 有时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2)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

(3)点出:一……就……

(4)小结。板书:刻苦练功

(5)此时,小朋友,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

(6)功夫不负有有心人。几年的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7)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四段来读读。

(8)小沉香又是怎样去救母亲的呢?下节课再学习

五、学习生字

1、出示:叹、泪、付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课文,练习朗读。

2、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3、完成书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说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

2、沉香是怎么刻苦练功的?

3、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描红,临写。

三、完成书后练习

1、朗读词语。

2、在生活中,小朋友肯定有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1)说话练习:我一看到动画片,就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一闻到肯得基的味道,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练说,评议。

3、完成练习册。
板书: 10、沉香救母(一)

了解真情 决心救母

拜师学艺 刻苦练功

5、《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帮助”造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打败凶恶诚心激动

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

(3)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读

(4)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

(5)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学第3自然段

(1)从沉香这些做法,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诚心感动了仙人。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此时沉香心情怎样?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6)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

5、齐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沉香救母(二)》教学设计之一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二、三、四节,明白沉香在救母过程中吃了许多苦,感悟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沉香所受的许多苦,及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准备:

黑板上简笔画崇山峻岭、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

我们把勇敢的沉香请出来,一起读第一小节。

二、合作探究,感悟学习

(一)过渡:沉香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现在,就让我们也跟着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吧。

1.自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张开想象的翅膀。

3.集体讨论,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饿了的沉香……;渴了的沉香……)

板书:饿了……

渴了…….

4.师:那累了……摔倒了……呢?还可能吃什么苦呢?板书:苦

5.沉香为救母亲,一路历经了千辛万苦,我们能不能把“多少座”、“多少道”换成“几座”、“几道”?把“一个个”、“一道道”换成“一个”、“一道”呢?为什么不能?(师总结:小小的沉香承受的苦实在太多了!)板书:太

6.为了救母亲沉香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看着这位勇士,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

7.谁能怀着对沉香的敬佩之情读好这一段呢?(指名)

8.师生评价。

(二)1.大声朗读第三小节,想想沉香为什么能得到仙人的帮助?

(勇敢、孝心、对妈妈的爱感动了仙人)板书:爱

2.师引读。

(三)1.和同桌读第四小节

2.那么多年没见妈妈了,见到了妈妈,沉香一头扑进妈妈的怀抱,哪组能边读边演这个场景?

3.生读,师评。

4.想象一下,他们见到了会说些什么呢?给这个动人的画面配配对话吧!

(四人小组讨论)

5.汇报,交流,评价。

6.老师也被这画面感染了,我想通过朗读来表达我此时的激动,行吗?(师范读第四小节。)

7.生齐读。

三、总结提升

沉香救母的故事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那这个故事留给各位小朋友一些什么呢?

四、课外作业:

1.链接生活: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实践探索:收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五、板书设计:

饿了……

渴了……

(太) 苦 累了…… 爱

摔倒了……

……

7、《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引读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

他是怎样救母,结果怎样呢?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课文第二节。

沉香遇到了哪些困难?从哪看出来的?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交流: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简笔画画出高山、深涧。让学生体会到山之高、涧之险

路途的遥远,相机指导朗读。

#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体会生活的艰辛,指导朗读课文。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结合生活实际,领悟沉香的困难。

比较: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

脚上磨出了一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朗读体会。

沉香遇到了那么多困难和危险,可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欣赏《宝莲灯》的主题曲

4.引读学习课文第三节。

5.沉香的孝心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

6.学习第四节

#看图:沉香来到了华山脚下,他心情怎样?会想什么呢?

学习课文指导朗读,读好日思夜想、无比激动。

#他又是怎么做的?

自由读课文。

练读: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读好奋力劈去。

#引读课文只听“轰隆”一声巨响,……

看图,想一想,沉香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感情朗读第四节。

三、练习默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1.讲解默读要求。

在心里轻声读,不发出声音,边听边想,记住课文内容。

2.练习讲故事。

根据“路上—打败了二郎神—劈山救母—母子相认”同桌练习讲故事。

8、《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会用帮助造句。

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和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学习默读课文;会用帮助造句。

三、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复述课文;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里的字词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和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四、教学准备:《宝莲灯》的碟片、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时间:6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求:认真观看动画片《宝莲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刚学过的《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表达的是唐朝诗人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今天我们要观看一部动画片《宝莲灯》,讲的是一个男孩练好武功解救母亲的故事。

2提出观看要求:观看时注意力集中,不插嘴,不议论。

3学生观看《宝莲灯》

二《宝莲灯》就是按照《劈山救母》这篇课文改编的,回去熟读《劈山救母》(一)(二)这篇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学会《劈山救母》(一)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观看了动画片《宝莲灯》,今天,我们在来学习由《宝莲灯》改编的课文《劈山救母》。这个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来学。先学第一部分。

二齐读课题,学习题中生字。

三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

3齐读课文。

4通过观看《宝莲灯》和熟读课文《劈山救母》(一)这篇课文,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

5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他是怎么习武练功的?

出示第四自然段

圈出: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腰酸背疼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析识记字型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字词,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复述课文,完成部分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劈山救母》(一)中的词语

二默读课文,思考每段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沉香没有见到妈妈

听爸爸说妈妈善良被二郎神(心狠手辣)压华山

习武练功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

练就一身武艺

三利用板书复述故事。

1自由练说

2同桌两人交替说、听,互评。

3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见课文练习4)

2照样子,用

一......就......的句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3指导完成语文练习册。

第五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劈山救母》(二)中的生字。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继续学习《劈山救母》的第二部分

二读课文,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

3齐读课文。

4通过观看《宝莲灯》和熟读课文《劈山救母》(二)这篇课文,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

5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习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圈出:

翻过高山跨过身涧野果充饥泉水喝喝

磨出血泡划下血痕(不在乎)

他是怎么解救母亲的?

学习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三学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析识记字型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六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字词,会用帮助造句。复述课文,完成部分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默读课文,指名说说每段主要讲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救母心切

厉尽千心万苦:

翻过高山跨过深涧野果充饥泉水解渴

沉香仙人送神斧

帮助他打败二郎神

劈山救母举起劈去

一声巨响劈成两半

重见天日扑进怀抱

三利用板书复述故事。

1自由练说

2同桌两人交替说、听,互评。

3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见课文后练习四)

2用帮助造句,先口述,再写下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了高山 ( )了仙人

( )了深涧 ( )了二郎神

( )了血泡 ( )了天日

( )了血痕 ( )了怀抱

4完成语文练习册

9、《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沉香救母(二)》教学设计之二

教材分析

这一篇课文叙写了沉香不畏艰险,奔向华山,他一心救母的诚意感动了仙人,获得了赠斧之助,打败了二郎神,劈开大山,救出母亲。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救母经过展开故事情节:拜别师傅,奔向华山;历经艰险,一往直前;感动仙人,得到帮助;劈开大山,救出母亲。故事环环相生,衔接紧凑。

学情分析

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的恩情》、《陈毅探母》等课文引出课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然后要求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指名逐段读课文,及时正音,通过朗读回答提出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刀”。学会用“帮助”造句。

2. 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3. 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 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说说沉香刻苦学武艺的故事

2、沉香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后,是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标小节号。

3、出示词语:救母 血痕 在乎 诚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跨 转身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

“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读书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激:中间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写得紧些,左中右依次放开宽度。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正确美观地临写生字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帮助”造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打败凶恶诚心激动

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

(3)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读

(4)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

(5)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学第3自然段

(1)从沉香这些做法,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诚心感动了仙人。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此时沉香心情怎样?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6)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

5、齐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

2、会用“帮助”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二、指导复述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指导造句

1、读读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2、你能仿照句子,也来用“帮助”造句吗?

3、你能用“帮助”造句时,把“帮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吗?

学生说,师生共同纠正。

四、作业

1、造句(两个位置不同的句子)

帮助……

10、《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沉香救母(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是民间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记叙的是沉香不畏艰险,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动了仙人,在仙人的帮助下,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力劈华山,救出母亲。

教学目标:

1、 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

2、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里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生字词。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重点难点:

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准备:

自制幻灯片、字卡

教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沉香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后,又是怎样救母的呢?

板书课题:沉香救母(二)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绿线和田字格里的字组词读。

2、组词读绿线和田字格里的字。

3、出示词语:救母心切 血痕 在乎 诚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跨 转身 高耸入云 日思夜想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

“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读书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败:贝字旁要写得长些。

恶:强调点撇的方向朝里。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体会“奔”与“走”的区别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沉香历尽艰难,可他一点也不在乎。)

(3)理解“不在乎”

不在乎是什么意思?沉香不在乎哪些?

(4)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读

(5)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

饿了就……渴了就……脚上……手上……

(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

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一路上,沉香历尽——(引述)千辛万苦。这些苦难,我们谁受得了,可沉香却——不在乎

他为什么不在乎?他现在心里只在乎的是什么?

(6)指导朗读

为了早日解救受苦受难的母亲,沉香不在乎走多少路,不在乎吃多少苦,不在乎遇多少险, 能读好这段话吗?

是啊,沉香心里只有——妈妈,为了妈妈,他什么都——不怕,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沉香真是一个——孝顺的(有孝心)的孩子。齐读。

3、引读第3自然段

沉香的心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他打败了——二郎神,来到了——华山脚下。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

望着高耸入云的华山,此时此刻,沉香心里会想些什么?书上用了哪一个词形容了他此时的心情。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受苦多年的妈妈终于重见天日,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孩子,沉香也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妈妈,此时的心情怎样?

指导读好最后两句

说话:从未见过妈妈的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6)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7)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

2、会用“帮助”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二、指导复述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作业

1、抄词

2、扩词

果:野果、水果、果子、果然

充:充分、充满、充足、画饼充饥

3、填合适的词。

( )的华山 ( )的女神

( )的生活 ( )的武艺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11、《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一篇课文叙写了沉香不畏艰险,奔向华山,他一心救母的诚意感动了仙人,获得了赠斧之助,打败了二郎神,劈开大山,救出母亲。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救母经过展开故事情节:拜别师傅,奔向华山;历经艰险,一往直前;感动仙人,得到帮助;劈开大山,救出母亲。故事环环相生,衔接紧凑。

学情分析

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的恩情》、《陈毅探母》等课文引出课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然后要求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指名逐段读课文,及时正音,通过朗读回答提出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刀”。学会用“帮助”造句。

2.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3.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说说沉香刻苦学武艺的故事

2、沉香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后,是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标小节号。

3、出示词语:救母

血痕

在乎

诚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转身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

“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读书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激:中间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写得紧些,左中右依次放开宽度。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正确美观地临写生字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帮助”造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打败凶恶诚心激动

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

(3)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读

(4)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

(5)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学第3自然段

(1)从沉香这些做法,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诚心感动了仙人。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此时沉香心情怎样?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6)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

5、齐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

2、会用“帮助”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二、指导复述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指导造句

1、读读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2、你能仿照句子,也来用“帮助”造句吗?

3、你能用“帮助”造句时,把“帮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吗?

学生说,师生共同纠正。

四、作业

1、造句(两个位置不同的句子)

帮助……

帮助……

2、把两课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说给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