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周教案:数字一等奖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周教案:数字一等奖》属于语文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周教案:数字一等奖

1、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周教案:数字一等奖

语文教案

一年级 第四周教案(9.20-9.24)

一、 周学习内容:第三课《数字》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指导学生认识19个汉字,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2. 积累:学写“横、竖”两个笔画,学会正确使用几个量词。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作文:指导学生看图故事,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敢说。

三、 周学科融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认识生活中的汉语数字。

四、 周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已经有了对数字的认识,所以学起来会容易一些,重点学会认识生字上。

3.数字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数字”这一主题,编排了两首童谣、一首古诗和一个“语文天地”。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与其他学科整合学习的单元,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认识生活中的汉语数字。

学法 教师导法 指导朗读法等

学生学法 读与写相结合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了解语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以及简单的数量关系词。

2.积累目标:学写“横、竖”两个笔画,学会正确使用几个量词。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生字目标:指导学生认识19个汉字,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 听故事导入新 ,教学数字歌。

2.细读感悟点:(1)学习生字,完成练习“说一说”。

(2)教学《山村》,把这首诗编成一个故事将给学生听,引起学生的兴趣。

(3)做“数一数,填一填”,背《对韵歌》.

3.能力训练点:指导看图讲故事。

4.拓展延伸点:说一说生活中的量词,并造句。

板书设计 3.数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课后反思

2、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周教案:数字

语文教案

一年级 第四周教案(9.20-9.24)

一、 周学习内容:第三课《数字》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指导学生认识19个汉字,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2. 积累:学写“横、竖”两个笔画,学会正确使用几个量词。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作文:指导学生看图故事,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敢说。

三、 周学科融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认识生活中的汉语数字。

四、 周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已经有了对数字的认识,所以学起来会容易一些,重点学会认识生字上。

3.数字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数字”这一主题,编排了两首童谣、一首古诗和一个“语文天地”。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与其他学科整合学习的单元,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认识生活中的汉语数字。

学法 教师导法 指导朗读法等

学生学法 读与写相结合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了解语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以及简单的数量关系词。

2.积累目标:学写“横、竖”两个笔画,学会正确使用几个量词。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生字目标:指导学生认识19个汉字,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 听故事导入新 ,教学数字歌。

2.细读感悟点:(1)学习生字,完成练习“说一说”。

(2)教学《山村》,把这首诗编成一个故事将给学生听,引起学生的兴趣。

(3)做“数一数,填一填”,背《对韵歌》.

3.能力训练点:指导看图讲故事。

4.拓展延伸点:说一说生活中的量词,并造句。

板书设计 3.数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课后反思

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周教案:《上学了》

语文教案

一年级 第一周教案(9月1日—9月4日)

一、 周学习内容:《上学了》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六个生字。

2. 积累:(1)、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自主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生活。(2)为学生创设条件,使孩子能在自然的心态下进行口语交际。

三、 周学科融合:学唱〈〈上学歌〉〉。

四、 周学情分析:第一次走进学校的孩子,比较兴奋,也有些紧张,应有目的的让学生放松下来。

课题〈〈上学了〉〉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分析 本课是教材正式学习内容的准备课,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熟悉老师、同学,树立学习语文的兴趣、愿望和自信心 。

学法 教师导法 放录音 领朗读 摆卡认字

学生学法 自我介绍 自由讨论学唱歌曲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鼓励学生大胆的与陌生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口语交际。

2.积累目标:

(1)、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自主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生活。

(2)为学生创设条件,使孩子能在自然的心态下进行口语交际。

3.生字目标:

进行渗透性识字:学、班、丁、冬、老、师、语、文、包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听录音,齐朗读。

2.细读感悟点:(1)、自主认识学校。(2)、自主交流。(3)、学习生字。(4)抽读字卡。

3.能力训练点: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

4.拓展延伸点:放学后自豪的带领爸爸、妈妈参观我们的学校,在校园中找到我们认识的字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上 学 了

欢迎新同学 我在一年级一班

来到新校园 我爱实验小学

课后反思

4、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周教案:学写字

语文教案

一年级 第三周教案9月13 日---9月17日

一、 周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书写工具、田字格、学习书写的正确姿势,了解写字的意义,为学习写字做好准备。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1、认读两组词语,听读识字9个。2、学习写字的正确姿势,开始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 积累:(1)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2)培养学生不会就问的写字习惯.渗透合作意识。

三、 周学科融合:学词认字

四、 周学情分析:学写字很有用;写字的正确姿势;写字的态度及写字的用具;还告诉学生学写字要学笔画和笔顺,这都是学写字的基础。

课题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材分析 写字是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低年级把写字教学和练习落实好,不仅会为以后的写字奠定基础,而且会终身受用。笔画和笔顺都是学写字的基础。

学法 教师导法 创设情境,引入课文。认读词语,渗透识字。学词认字。

学生学法 看图识字、听读识字。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通过听读,引发学生学写字的兴趣,知道写字很重要。

2.积累目标:学习写字的正确姿势,开始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生字目标:认读两组词语,认识“笔、皮、本、我、们、写、字、用、心。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先听读再看图。使学生了解写字的意义,引起学生学写字的兴趣。

2.细读感悟点:先看图,再听读。服习巩固要识的字,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3.能力训练点:(1)认读“我们、写字、很有用”几个词语。(2)认识“我们、写字、用心”6个字;重点指导拿笔的姿势;复习巩固要识的9个字。

4.拓展延伸点:分散识字、巩固识字,并与后面的阅读教学自然衔接。

板书设计 铅笔 橡皮 田格本

我们 写字 要用

课后反思

5、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周教案:字与画

语文教案

一年级 第二周教案9月6日---9月10日

一、 周学习内容:本单元以字与画为主题安排了17个象形字及对应的图画,语文天地和一个金钥匙,通过字与画的关系,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1、通过图文对照,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及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借助图画,基本认识17--23个象形字,进行扩次练习.

3. 学习看图识字的方法.

周学科融合:学词认字

三、 周学情分析:通过字与画的关系,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感受汉字的形成特点和形体美.

课题 字与画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分析 看图识字是一种主要的识字方法,本单元通过字与画的关系,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学法 教师导法 创设情境,引入课文。看图识字.

学生学法 看图识字、听读识字。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通过图文对照,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及 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积累目标:学习看图识字的方法

3.生字目标:借助图画,基本认识17--23个象形字,进行扩次练习.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先看图,使学生了解写字的意义,引起学生学写字的兴趣。

2.细读感悟点:先看图,再听读。服习巩固要识的字,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3.能力训练点:(1)认读“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几个字。(2)认识“人/口/目/木/禾/竹/马/鸟/鱼”等字;(3)采用不同方法识字,画一画,描一描,说说演变.

4.拓展延伸点: 识字游戏”摘苹果”

板书设计

日 月 水 火 山 石 天 土

课后反思

6、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周教案:《家》《我的家》

语文教案

一年级 第五周教案9.27—10.10

一、 周学习内容:《家》、《我的家》两课。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

学习认识22个生字,学习“撇、捺、横折”三个笔画名称,会写“人、八、个、口、天、土”七个生字。学习“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继续关注每位学生的写字姿势,督促其作到“三个一”。

2. 积累:

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我的家》,背诵。听老师读,〈〈给小鸟安家〉〉,激发学生爱家的朴实情感。加强口语交际的训练。

三、 周学科融合:童谣与小诗。

四、 周学情分析:

由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试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抢答游戏,提高了学习氛围。

《我的家》 课题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材分析 这首小诗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告知学生,自己是祖国的一员,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巩固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方法。可根据祖国的标志及祖国的名字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

学法 教师导法 问题导入、谈话、领读、指读

学生学法 跟读、图文穿插、分散巩固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

结合祖国的标志,及祖国的名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积累目标:

巩固听读和指读练习,指导学生熟读成诵,背诵小诗,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意思。

3.生字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学习新笔画“横折”;继续复习“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渗透爱家的教育。

2.细读感悟点:从渗透爱家的教育、爱父母的教育,到爱祖国、爱大自然的教育。

3.能力训练点:指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学习新笔画“横折”;引导学生体会句子意思熟读、背诵小诗。

4.拓展延伸点:渗透爱国、爱大自然的教育。

板书设计 家

蓝天——白云

树林——小鸟

小河——鱼儿

泥土——种子

我们——祖国

课后反思

《家》 课题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材分析 “幸福、温暖”的语意比较抽象,可以依托指导观察插图、询问学生家庭生活,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无须逐步讲解,只须指导学生充分的读,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介绍自己的家庭,激发学生爱家的情感。

学法 教师导法 谈话、讨论、听读、指读

学生学法 跟读、领读、开火车、讨论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

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爱,也准备付出自己的爱。体会幸福的核心是爱。

2.积累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认读11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撇和捺,学写4个生字。

3.生字目标:

学习“撇、捺”两个笔画名称,学写“人、八、大、个”四个字,学习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继续复习巩固前一单元学习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激发学生爱家情感。

2.细读感悟点:整体认识家的幸福与温暖。

3.能力训练点:激发学生爱家、爱父母的纯真情感。

认识11个汉字,学习两个笔顺名称,学写4个生字。进行完整说话练习。

4.拓展延伸点:

教学中渗透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教育。

板书设计 我的家

爸〈-----〉爱〈-----〉妈

快乐

人 八 个 大

课后反思

7、一年级语文上册第7 周教案:《大海》《外面的世界》

一年级 7周教案

一、 周学习内容:《大海》、《外面的世界》

二、 周学习重难点:

生字:1.生字:(1)、重视在语境中识字。认识“住、亮、湾”等19个汉字。

(2)、认识笔画“提”和偏旁“提手旁” “横撇”、“ 竖弯钩”。会写“住”、“打”等12个字。

积累: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 作文:

三:周学科融合:学唱一首和大海有关的歌〈〈小螺号〉〉.

四:周学情分析:1、《大海》这个单元以“大海”为主题,编排了《我家住在大海边》《海水》两篇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本单元的“金钥匙”标志着学习听读识字方法的收尾,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并在以后自觉运用这种识字方法。

2、《外面的世界》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注重了从课本到生活、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社会的延伸,围绕主题“外面的世界”,开展开 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并对“外面的世界”发生兴趣与乐与观察。

课题课题〈〈我家住在大海边〉〉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材

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指导朗读法

语境识字法

学生学法 自由讨论 学唱歌曲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积累目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生字目标:认识“住、亮、湾”等10个汉字,认识笔画“提”和偏旁“替手旁”。会写“住”、“打”等5个字。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听歌曲,齐朗读。

2.细读感悟点:(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2)、同桌合作,检查课文。(3)、指导观察课文中插图(4)、学习生字。(5)、抽读字卡。

3.能力训练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

4.拓展延伸点:把大海的美景画下来

板书设计 我家住在大海边

月亮湾 ———— 住

打鱼船—————打

老爷爷————位

课后反思

8、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周教案.:《小小的船》《太阳》

语文教案

第六 周教案

一、 周学习内容:《小小的船》、《太阳》两课。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指导学生认识28个汉字,会写9个生字,学习三个新笔画和一个新的笔顺规则。学习一个多音字“只”。

2. 积累:学写“点.竖钩.竖折”三个笔画,学会一个新的笔顺规则。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作文:听老师讲故事,并能够讲给别人听。

三、 周学科融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知道笔顺规则和字应。

四、 周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已经有了对笔顺规则的认识,所以学起来会容易一些,重点学会笔顺规则和字对应。

课题《小小的船》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分析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儿童诗,写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月亮的美丽形状,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把弯弯的月儿看作小小的船,“我”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欣赏美丽的碧空和满天的繁星 。

学法 教师导法 问题导入 、领读、指读

学生学法 跟读、图文穿插、分散巩固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积累目标:学写“点、竖钩”两个笔画.一个多音字和“先中间后两边”笔顺规则。

3.生字目标:指导学生认识10个字,写4个生字。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从说月亮的形状导入新课

2.细读感悟点:月亮的样子像什么,我坐在小船里看到了什么.到热爱大自然的教

育。

3.能力训练点:指导学生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学习新笔画“点、竖钩和“先中间后两边”这个笔顺规则;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多音字,体会句子意思熟读、背诵小诗。

4.拓展延伸点:1.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画下来,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2.背诵古诗《古朗月行》

板书设计 小小的船

弯弯的 两头尖

闪闪的 蓝蓝的

先中间后两边

只(只看见)(一只鸟)

课后反思

《太阳》 课题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分析 “跳、冒、叫、唱、照”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可让学生观察插图做动作来帮助理解,欣赏太阳从不同的地方升起时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法 教师导法 谈话、讨论、听读、指读

学生学法 跟读、领读、开火车、讨论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使学生感受太阳升起时的美丽景色。

2.积累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说话、读书、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认读9个生字,认识新笔画竖折,学写5个生字。

3.生字目标:学习“竖折”两个笔画名称,学写“从、太、山、出、叫”四个,继续复习巩固前面学习的“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情感。

2.细读感悟点:太阳在不同的地方升起的美景。

3.能力训练点:讨论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太阳升起,说一说并学着课文的样子写下来.

认识9个汉字,学习竖折这个新笔画和5个生字。进行完整说话练习。

4.拓展延伸:1。听老师讲《后羿社日》的故事。2.教学中渗透热爱大自然、生活中注意观察教育。

板书设计 太 阳

跳 冒 叫 唱 照

太 从 出 山 叫

城市里,太阳是从楼顶跳出来的.

课后反思

9、三年级教案:二年级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一)

11.《纸奶奶的生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纸张的发展变化;

2.使学生明白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训练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有更多的创造,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白课文中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2、大胆想象,自己设计一种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自学自悟,理解课文: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号,什么意思?你想怎样学呢?

3、那么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打开书,一人读,其他同学找到四个问题。

4、初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

5、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解决第二个问题。

6、学生汇报。

注:侧重点不同。

齐读课题。

阅读课文。我想按照阅读提示去学……

1、给纸奶奶过生日的有哪几个儿孙?

2、他们有什么本领?

3、纸有哪些发展变化?

4、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纸?

学生自学。

学生喜欢说哪个问题,就说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