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和牵牛花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鸟和牵牛花教学设计一等奖
10、小鸟和牵牛花
教材简析:这篇童话,讲述了生病的小鸟得到了牵牛花帮助的故事,既介绍了凤仙花、小草和牵牛花的某些生长特征,又表现了朋友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怀。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读中感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努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小鸟和凤仙花、小草、牵牛花等小伙伴的故事,了解小草、凤仙花及牵牛花等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学习牵牛花等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随文识字,认识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牵牛花能陪生病小鸟的原因。
2、体会牵牛花、小草及凤仙花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好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呀?(小鸟、牵牛花)小鸟和牵牛花之间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小鸟和牵牛花》。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设置疑问,激发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64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困难可以请同学帮忙。
2、谁帮助别人了呀?从你们的笑脸上,老师看出来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收获了快乐。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这些词你会读了吗?(课件出示词语)好,我们来按自然段依次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他们是不是读得正确、流利。看谁最会倾听。通过读书,看来同学们已经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那谁能说说小鸟和牵牛花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多种形式的读书实践,可以使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扎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的要求。只有读懂课文才会有“感”,有“悟”。)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牵牛花帮助了生病的小鸟,那小鸟还有哪些朋友呢?
1、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段。
谁愿意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还有哪些朋友?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想想它们会玩什么?能通过你的读,把小鸟的快乐带给大家吗?谁来读?
2、指导读小鸟生病的句子。
可是有一天,小鸟生病了。同学们,生病的时候会是什么感觉呀?是呀,真是太难受了,小鸟在生病的时候也和你们有类似的想法。拿出笔,找一找,画一画小鸟难受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好吗?
句子(1)有一天,小鸟病了,躺在窝里,一动也不能动。小鸟病的很重,谁能把他病重的样子读出来。
句子(2)他想,要是能跟小花一起唱个歌,跟小草一起跳个舞,该有多好啊!因为他和小伙伴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了,所以他多么想飞下去玩呀,可是……句子
句子(3)可是他病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怎么能飞下树来呢?谁能把“一点力气也没有”通过读强调出来。我们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指名读。
3、指导读第3自然段。
生病的小鸟呆在窝里,真是又孤单又寂寞,它是多么想念朋友啊,所以它费了好大的劲儿,对榆树下面的凤仙花说(出示句子):“凤仙花姐姐,我病了,请你上来,跟我玩儿一会儿,好吗?”
从小鸟的话中,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自己读读这个句子。
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小鸟是会帮助人的。适时引导从“请”字看出什么。
预设(2):学生如果能说出有礼貌,就请他读一读。
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事情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你能仿照这个句子,说一句话吗?
预设:学生觉得仿说有难度,教师就适时说一句话作为例子。
如果学生很容易就仿照说出来,这样就指几名学生练说。
(生活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依照句式说话,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可是凤仙花听了小鸟的话,却红着脸说……
齐读凤仙花的话。是不是凤仙花不想帮小鸟呀?说说你的看法。(强调红着脸,想帮忙,自己又无能为力,不好意思。)
现在女同学是凤仙花姐姐,男同学就是小鸟,老师读叙述的话,我们来合作读课文。(读说结合,培养能力,体会读书的快乐。)
4、自主学习第4自然段。
凤仙花不会爬树,不会飞,小鸟又去向小草求助了,结果会怎么样呢?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然后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汇报。老师还想知道你们这部分课文读得怎么样,先3人一组,分角色练一练。小组展示。
(在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理解文章的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想、边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5、学习5——8自然段
(1)、凤仙花姐姐和小草弟弟都帮不了小鸟,这时,谁说话了,它又是怎么帮助小鸟的呢?四人小组合作读5—8自然段,讨论:为什么牵牛花能陪伴生病的小鸟呢?(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要让学生读出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也只有在学生的朗读中,才能使牵牛花的辛苦和不懈的努力生动地呈现在眼前。)
(2)、小组汇报,集体评议。
哪一小组读懂了为什么牵牛花能陪伴生病的小鸟呢?课文中的哪句话告诉了你?出示句子:牵牛花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呀。
一起读,“缠”是什么意思呢?教师课件演示:牵牛花的蔓儿和课文插图,介绍牵牛花能爬的特点。
谁来读好这句话——组织学生评,你觉得他把哪些词语读得特别好?
-------使劲你听出了什么?(很着急、很吃力)
------“爬呀,爬呀”让你感受到了时间( 很长 )。
是啊,为了能早日爬到小鸟身边,第一天(牵牛花读)……
尽管自己爬得很累很累,可是,一想到孤单寂寞的小鸟,牵牛花全身就充满了力量。两天过去了,(牵牛花读)……
牵牛花的脖子都爬酸了,脚也爬疼了,可是,当她看到自己离可怜的小鸟又近了几步,心里非常高兴,一个星期过去了(牵牛花再读)……
啊,再差几步就够到鸟窝了,牵牛花爬得更起劲啦!
(牵牛花再读……)(适时的引读,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牵牛花在帮助小鸟时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同时也提升了对课文主题的升华。)
(3)、就这样,牵牛花爬了一天又一天,
?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他终于爬到了鸟窝旁。“嗒嘀嗒,嗒嘀嗒”,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为什么笑着读,为什么读得那么响?(生说)
还可以怎么读呢?听我读———。
看来,“终于”可以重读,也可以轻读,都说明牵牛花费了好大的劲。
4、引读:小鸟醒来了。小鸟心里一高兴,病就好多了。
牵牛花还怎么做呢?
牵牛花看见小鸟高兴的样子,举起一个个小喇叭,吹得更带劲了:“嗒嘀嗒,嗒嘀嗒……”对,还在不歇息地吹。
5、学到这里,你想对牵牛花说些什么吗?
6、让我们用一首儿歌来称赞牵牛花。
课中操《小小牵牛花》
小小牵牛花啊,使劲爬呀爬呀,缠在榆树上啊,爬到鸟窝旁吹起小喇叭。吹得小鸟心里乐呀,吹得院子好热闹啊,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吹得大家笑哈哈!
跟老师拍手念——起立加上动作念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有了朋友们的关爱(板书),小鸟的病很快就好啦,这不,他又回到了朋友们中间。他真想对朋友们说一些感谢的话。请你说一说好吗。
哪位同学也关心过你呢?我想,你一定很想对他说出感谢的话,有时因为不好意思,有时因为忘记没说,现在趁这个机会能说出来吗?
(此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关爱他人的美德,让学生学会做人。)
五、点明主题,总结升华。
是啊,朋友之间的关心和帮助就像滴滴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窝;更像缕缕阳光,照亮我们的生活。给他人带来了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孩子们,用我们最真诚的心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你会觉得你是最幸福的人。
最后老师送给你们几句格言,请你们记在心间。
2、小鸟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10、小鸟和牵牛花
教材简析:这篇童话,讲述了生病的小鸟得到了牵牛花帮助的故事,既介绍了凤仙花、小草和牵牛花的某些生长特征,又表现了朋友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怀。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读中感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努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小鸟和凤仙花、小草、牵牛花等小伙伴的故事,了解小草、凤仙花及牵牛花等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学习牵牛花等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随文识字,认识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牵牛花能陪生病小鸟的原因。
2、体会牵牛花、小草及凤仙花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好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呀?(小鸟、牵牛花)小鸟和牵牛花之间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小鸟和牵牛花》。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设置疑问,激发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64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困难可以请同学帮忙。
2、谁帮助别人了呀?从你们的笑脸上,老师看出来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收获了快乐。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这些词你会读了吗?(课件出示词语)好,我们来按自然段依次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他们是不是读得正确、流利。看谁最会倾听。通过读书,看来同学们已经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那谁能说说小鸟和牵牛花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多种形式的读书实践,可以使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扎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的要求。只有读懂课文才会有“感”,有“悟”。)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牵牛花帮助了生病的小鸟,那小鸟还有哪些朋友呢?
1、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段。
谁愿意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还有哪些朋友?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想想它们会玩什么?能通过你的读,把小鸟的快乐带给大家吗?谁来读?
2、指导读小鸟生病的句子。
可是有一天,小鸟生病了。同学们,生病的时候会是什么感觉呀?是呀,真是太难受了,小鸟在生病的时候也和你们有类似的想法。拿出笔,找一找,画一画小鸟难受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好吗?
句子(1)有一天,小鸟病了,躺在窝里,一动也不能动。小鸟病的很重,谁能把他病重的样子读出来。
句子(2)他想,要是能跟小花一起唱个歌,跟小草一起跳个舞,该有多好啊!因为他和小伙伴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了,所以他多么想飞下去玩呀,可是……句子
句子(3)可是他病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怎么能飞下树来呢?谁能把“一点力气也没有”通过读强调出来。我们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指名读。
3、指导读第3自然段。
生病的小鸟呆在窝里,真是又孤单又寂寞,它是多么想念朋友啊,所以它费了好大的劲儿,对榆树下面的凤仙花说(出示句子):“凤仙花姐姐,我病了,请你上来,跟我玩儿一会儿,好吗?”
从小鸟的话中,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自己读读这个句子。
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小鸟是会帮助人的。适时引导从“请”字看出什么。
预设(2):学生如果能说出有礼貌,就请他读一读。
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事情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你能仿照这个句子,说一句话吗?
预设:学生觉得仿说有难度,教师就适时说一句话作为例子。
如果学生很容易就仿照说出来,这样就指几名学生练说。
(生活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依照句式说话,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可是凤仙花听了小鸟的话,却红着脸说……
齐读凤仙花的话。是不是凤仙花不想帮小鸟呀?说说你的看法。(强调红着脸,想帮忙,自己又无能为力,不好意思。)
现在女同学是凤仙花姐姐,男同学就是小鸟,老师读叙述的话,我们来合作读课文。(读说结合,培养能力,体会读书的快乐。)
4、自主学习第4自然段。
凤仙花不会爬树,不会飞,小鸟又去向小草求助了,结果会怎么样呢?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然后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汇报。老师还想知道你们这部分课文读得怎么样,先3人一组,分角色练一练。小组展示。
(在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理解文章的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想、边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5、学习5——8自然段
(1)、凤仙花姐姐和小草弟弟都帮不了小鸟,这时,谁说话了,它又是怎么帮助小鸟的呢?四人小组合作读5—8自然段,讨论:为什么牵牛花能陪伴生病的小鸟呢?(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要让学生读出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也只有在学生的朗读中,才能使牵牛花的辛苦和不懈的努力生动地呈现在眼前。)
(2)、小组汇报,集体评议。
哪一小组读懂了为什么牵牛花能陪伴生病的小鸟呢?课文中的哪句话告诉了你?出示句子:牵牛花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呀。
一起读,“缠”是什么意思呢?教师课件演示:牵牛花的蔓儿和课文插图,介绍牵牛花能爬的特点。
谁来读好这句话——组织学生评,你觉得他把哪些词语读得特别好?
-------使劲你听出了什么?(很着急、很吃力)
------“爬呀,爬呀”让你感受到了时间( 很长 )。
是啊,为了能早日爬到小鸟身边,第一天(牵牛花读)……
尽管自己爬得很累很累,可是,一想到孤单寂寞的小鸟,牵牛花全身就充满了力量。两天过去了,(牵牛花读)……
牵牛花的脖子都爬酸了,脚也爬疼了,可是,当她看到自己离可怜的小鸟又近了几步,心里非常高兴,一个星期过去了(牵牛花再读)……
啊,再差几步就够到鸟窝了,牵牛花爬得更起劲啦!
(牵牛花再读……)(适时的引读,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牵牛花在帮助小鸟时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同时也提升了对课文主题的升华。)
(3)、就这样,牵牛花爬了一天又一天,
?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他终于爬到了鸟窝旁。“嗒嘀嗒,嗒嘀嗒”,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为什么笑着读,为什么读得那么响?(生说)
还可以怎么读呢?听我读———。
看来,“终于”可以重读,也可以轻读,都说明牵牛花费了好大的劲。
4、引读:小鸟醒来了。小鸟心里一高兴,病就好多了。
牵牛花还怎么做呢?
牵牛花看见小鸟高兴的样子,举起一个个小喇叭,吹得更带劲了:“嗒嘀嗒,嗒嘀嗒……”对,还在不歇息地吹。
5、学到这里,你想对牵牛花说些什么吗?
6、让我们用一首儿歌来称赞牵牛花。
课中操《小小牵牛花》
小小牵牛花啊,使劲爬呀爬呀,缠在榆树上啊,爬到鸟窝旁吹起小喇叭。吹得小鸟心里乐呀,吹得院子好热闹啊,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吹得大家笑哈哈!
跟老师拍手念——起立加上动作念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有了朋友们的关爱(板书),小鸟的病很快就好啦,这不,他又回到了朋友们中间。他真想对朋友们说一些感谢的话。请你说一说好吗。
哪位同学也关心过你呢?我想,你一定很想对他说出感谢的话,有时因为不好意思,有时因为忘记没说,现在趁这个机会能说出来吗?
(此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关爱他人的美德,让学生学会做人。)
五、点明主题,总结升华。
是啊,朋友之间的关心和帮助就像滴滴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窝;更像缕缕阳光,照亮我们的生活。给他人带来了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孩子们,用我们最真诚的心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你会觉得你是最幸福的人。
最后老师送给你们几句格言,请你们记在心间。
3、《小鸟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记文中生字,读准“蒙蒙亮”、“蔓儿”、“冲”等难读的字词。
2、体会小鸟生病的心情及牵牛花努力帮助的艰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牵牛花、凤仙花及小草等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一动不动”、“缠”等词语,挖掘内涵,读出情感。
2、体会牵牛花为关心小鸟做出的牺牲,感受友情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二(3)班的小朋友们,还认识我吗?真高兴,你们还记得王老师!今天,王老师可不是一个人来给大家上课,我还带来了一位小伙伴:请竖起你们灵敏的小耳朵,听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谁?(播放小鸟的叫声)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写它的名字。(板书:小鸟)
2、今天,小鸟也不是一个人来的,它还带来了它的好朋友,大家瞧瞧它是谁?(课件出示牵牛花)我们一起也来写写它的名字吧。(板书:牵牛花)
3、它们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板书: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个感人的童话故事《小鸟和牵牛花》。(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1、这个故事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文171页,仔细地读一读,把你觉得难读的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并在每一段前标上段序。
2、检查自学情况:
ɑ、老师发现这几个词特别难读,你能读准吗?
*出示第一组词语:玩儿一点儿一会儿那儿蔓儿
自由读一读,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谁来告诉大家儿化音该怎样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导读准“蔓儿”)
*出示第二组词语:蒙蒙亮冲缠喇叭嗒嘀嗒
同桌互相读一读,注意读准两个多音字。指名当小老师读。
b、不错,字词宝宝都认识了,那你知道故事里讲了哪些人物吗?
板书:凤仙花,牵牛花,喜欢飞来飞去的小鸟,还有一些小草、小花都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他们就成了好朋友啦。
三、细读课文
(一)学习1、2自然段
1、请你轻轻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们会一起玩什么,怎么玩呢?
指名说。老师评(抓住学生发言的好词佳句)是啊,日子过得真快乐!
2、可是有一天,小鸟病了,仔细地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小鸟生病的词句
谁找到了?学生交流说。
出示句子:A有一天,小鸟病了,躺在窝里,一动也不能动。
B他病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怎么能飞下树来呢?
谁来读读这两句,你把“一动也不能动”或“一点力气也没有”读得那么重,你想读出什么?
小朋友生过病吗,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没人看你、陪你玩,难受,孤单,难过、可怜得要流眼泪了)随机板书词语。带着这些感受自由读这两个句子。
哪个词也可以读出病得不轻呢?(一点力气也没有)对啊,小鸟病得那么重,他多么想念朋友们啊。
(二)学习3、4自然段
1、这时,它想到了哪两位朋友?(出示小鸟的两句问话)
谁能当当小鸟读读这两句话。(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读出请求的语气,感受小鸟的虚弱)
2、听了小鸟的请求,两位朋友又是怎样回答的呢?(出示凤仙花和小草的话)
a、谁愿意当当凤仙花和小草来回答小鸟?(指名读凤仙花和小草的话,其余小朋友读小鸟的请求,老师读作者的话。)
b、现场采访凤仙花和小草:你为什么不答应小鸟的请求呢?(出示凤仙花和小草的图片)老师听出来了,其实你们是很想答应小鸟的,但是你们没有办法上树呀!
说说你现在的心情怎样?融入这种心情同桌对读两组对话。
(三)学习5——8自然段
1、凤仙花姐姐和小草弟弟都帮不了小鸟,这时,谁说话了,它又是怎么帮助小鸟的呢?四人小组合作读5—8段,讨论:为什么牵牛花能陪生病的小鸟呢?
2、小组汇报,集体评议。
哪一小组读懂了为什么牵牛花能陪生病的小鸟呢?课文中的哪句话告诉了你?出示句子:牵牛花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呀。
一起读,“缠”是什么意思呢?请看:这根细绳绕着水管,一圈一圈向上向上,这就是“缠”,“缠”也可以称为()。
谁来读好这句话——组织学生评:你觉得他把哪些词语也读得特别好?
-------使劲你听出了什么?(很着急、很吃力)
------“爬呀,爬呀”让你感受到了时间(
)。
是啊,为了能早日爬到小鸟身边,第一天(牵牛花读)……
尽管自己爬得很累很累,可是,一想到孤单寂寞的小鸟,牵牛花全身就充满了力量。两天过去了,(牵牛花读)……
牵牛花的脖子都爬酸了,脚也爬疼了,可是,当她看到自己离可怜的小鸟又近了几步,心里非常高兴,一个星期过去了(牵牛花再读)……
啊,再差几步就够到鸟窝了,牵牛花爬得更起劲啦!
(牵牛花再读……)
3、就这样,牵牛花爬了一天又一天,
?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他终于爬到了鸟窝旁。“嗒嘀嗒,嗒嘀嗒”,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为什么笑着读,为什么读得那么响?(生说)
还可以怎么读呢?听我读———。
看来,“终于”可以重读,也可以轻读,都说明牵牛花费了好大的劲。
4、引读:小鸟醒来了。小鸟心里一高兴,病就好多了。
牵牛花还怎么做呢?
牵牛花看见小鸟高兴的样子,举起一个个小喇叭,吹得更带劲了:“嗒嘀嗒,
嗒嘀嗒……”对,还在不歇息地吹。
5、学到这里,你想对牵牛花说些什么吗?
6、让我们用一首儿歌来称赞牵牛花。
课中操《小小牵牛花》
小小牵牛花啊,使劲爬呀爬呀,缠在榆树上啊,爬到鸟窝旁吹起小喇叭。吹得小鸟心里乐呀,吹得院子好热闹啊,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吹得大家笑哈哈!
跟老师拍手念——起立加上动作念
(四)点明主题
1、是啊,朋友之间的关心和帮助就像滴滴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窝;更像缕缕阳光,照亮我们的生活,让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2、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赞颂友情的名言:
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太阳。——古罗马西塞罗
一起读一读,把它摘抄在课题下。
(五)拓展延伸
有了牵牛花的关心,小鸟的病很快就好啦,院子里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小朋友们课后先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再与他们一起往下编一编,好吗?
4、活动教学设计:小鸟和牵牛花
活动目标:
1、通过听故事,使幼儿学会同情别人,学会安慰别人。
2、体验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手指套偶:小鸟,牵牛花,小草,凤仙花。
2、卡纸,各种废旧材料,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看看,听听,说说:知道在别人痛苦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关心。
1、观看手指套偶(-),听故事的前半部分,提问:
(1)小鸟生病了,孤单单地躺在窝里,心里怎样?
(2)大树下有谁?它们有没有帮助小鸟呢?凤仙花是怎样做的?
(3)牵牛花看见了心里怎么样呢?
2、继续观看纸偶表演(二),听故事的后半部分,提问:
(1)是谁帮助了小鸟?
(2)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小鸟的?
(3)牵牛花看见了小鸟的病好了,它怎样了?
(4)牵牛花为什么很高兴?
二、想一想,议一议:知道别人的痛苦,学会安慰别人的一些方法。
(1)能告诉我们,你生病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感受,你又在盼望着什么?
(2)当发现有的小朋友身体不舒服时会怎样帮助和安慰他呢?
小结:哪怕是一句话,一张卡片,都是对别人最好的安慰和祝福。
三、动手做做,体验关心别人后可以给大家带来快乐。
今天×××小朋友生病了,你想用什么方法安慰他,祝他早日康复?(在不拘同一答案中进行分类,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区域活动。
一、设计:爱心卡,提供卡纸,包装纸,彩带以及废旧材料等操作材料。
二、准备录音机,磁带,帮助他们录制一句安慰的话和祝福语
三、提供泡沫,铅丝、皱纸、彩带,制作花篮和水果篮。
四、小小慰问团,自编几个小节目。
活动延伸:让我们带着这些礼物和祝福去看望×××小朋友吧!
5、《小鸟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4小节,认识“榆、窝、凤、蔓、缠、蒙、终、喇、叭、愁、嗒、嘀、冲”等13个生字,读准“蔓儿、冲着、蒙蒙亮”等难词。
2、读好请求的语气,学会用礼貌用语来说话;
3、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榆树、凤仙花、牵牛花以及牵牛花的“蔓儿”;
4、体会小花、小草爱莫能助的无奈。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1——4小节,认识“榆、窝、凤、蔓、缠、蒙、终、喇、叭、愁、嗒、嘀、冲”等13个生字,读准“蔓儿、冲着、蒙蒙亮”等难词。
2、读好请求的语气,学会用礼貌用语来说话;
教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人手一张
教学过程
一、揭题
直接出示课题:小鸟和牵牛花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故事,题目叫——《小鸟和牵牛花》
师:谁来跟它们打个招呼?
师:我们一起来叫叫它们!
二、初读课文,识字通文
1、“小鸟和牵牛花”之间啊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小朋友赶快把书本翻到171页,自己去读读!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旁边的拼音帮忙,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并标上段落序号。
2、反馈。
出示词语:鸟窝
喇叭
榆树
凤仙花
缠在
陪你
终于
发愁
嗒嘀嗒
玩儿
蔓儿
冲着
蒙蒙亮
1、看,小鸟要来考考大家了。自己先读读!
2、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当当小老师领读?(适时指导儿化音“玩儿蔓儿”:
出示榆树和牵牛花的图片,告之什么是“蔓儿”——看,这就是牵牛花的“蔓儿”,它一圈儿又一圈儿地缠在榆树上,向上爬呀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
3、谁想读给大家听听?这样,一人读两个吧!(适时指导多音字“冲着
蒙蒙亮”)。
4、接下来小鸟还加大难度:去掉了拼音帽子并打乱了它们的顺序。我们来开列小火车!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植物。
1、生字宝宝我们都认识了,那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小朋友再去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然后再想一想上面的填空!
出示:小鸟()了,它请()和()来陪它,可是它们都无能为力。最后,()自告奋勇地爬上了榆树和小鸟做伴。小鸟的病马上好了。
2、生个别说,齐说。
3、小朋友仔细看看,小鸟有哪些植物伙伴呢?
生说:小草、凤仙花、牵牛花、榆树。
师:小草和牵牛花我们都认识了,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榆树和凤仙花的图片:(榆树树干很直,叶子茂盛,适应性强,生长快,是我们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凤仙花又叫“指甲花”,据说它的整棵都可以入药,花部分可以用来治蛇伤、腰痛等。)
四、研读课文
1、小鸟和它的这些植物伙伴一起住在同一个院子里,每天一起生活、一起玩耍,过着快乐的日子。下面就请小朋友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
2、研读第二小节
朗读指导
1)师:可是有一天,小鸟生病了,它病得很严重吗?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①出示第一句:有一天,小鸟病了,躺在窝里,一动也不能动。
那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个读
还有一句也是说小鸟病得很严重,你能找到吗?
②随机出示第三句:可是他病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怎么能飞下树来呢?个读——(师:是呀,小鸟病得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我们一起来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吧)齐读
2)师:此时此刻的小鸟是多么想念他的朋友们啊!他想:——生接
随机出示第二句:他想,要是能跟小花一起唱个歌,跟小草一起跳个舞,该有多好啊!
个别读——齐读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整段话,读出生了重病的小鸟心中的强烈愿望。齐读
3、朗读对话指导3、4小节
师:是呀,此时的小鸟是多么想念它的朋友呀!于是,它费了好大的劲,从窝里伸出头来。请你们自己先读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然后用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
1)出示小鸟的话:小鸟费了好大的劲,从窝里伸出头来,对榆树下面的凤仙花说:“凤仙花姐姐,我病了,请你上来,跟我玩一会儿,好吗?”
引导语:小鸟,小鸟,美丽的凤仙花就在榆树下面,赶快来请求他吧。
师:而凤仙花听了,却红着脸,说:“真对不起,我长在地上,不会爬树也不会飞,怎么能上你那儿玩儿呀!”
出示:凤仙花听了,红着脸,说:“真对不起,我长在地上,不会爬树也不会飞,怎么能上你那儿玩儿呀!”
师:凤仙花为什么不答应小鸟的请求呀?(你真会读书,用课文里的知识来回答老师的问题。)那就请你来当当凤仙花读读吧!
师:“真对不起”,多有礼貌啊!让我们读出它的无奈吧!
4、哦,听得出你是想帮也帮不上忙啊!所以,凤仙花红着脸,说——
个读——齐读
5、老师现在就是那只得了重病的小鸟,你们来当我的好朋友凤仙花姐姐好吗?(师直接说,叫全班学生接)
凤仙花想帮却帮不上忙,她的心里可难过了!但是,善良的小鸟并没有责怪她,小鸟想起了平日里和自己最要好的小草,他们又在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同桌一起合作,一个当当小鸟,一个当当小草。
1)、同桌分角色合作读对话。
出示:小鸟又对榆树下面的小草说:“小草弟弟,我病了,请你上来,跟我说一会儿话,好吗?”小草听见了,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我长在地上,没有翅膀没有脚,没法去陪你说话呀!”。
2)同桌朗读反馈(2组)
五、师生一起配乐讲故事,读儿歌巩固生字
1、师生合作讲故事。
师: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可喜欢讲故事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吧!老师给你们来分分角色:男孩子当当凤仙花和小草,女孩子当当小鸟,我来读其余部分。好,故事开始了——
师:那牵牛花是怎么陪小鸟的呢?后面部分我们就留到下节课再来学习吧!
2、拍手读儿歌,巩固生字。
小小牵牛花,蔓儿长又长,
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
天刚蒙蒙亮,终到鸟窝旁,
冲着小鸟吹喇叭:
“嗒嘀嗒,嗒嘀嗒……”
吹得小草迎风舞,
吹得凤仙乐开花,
吹得小鸟眯眯笑,
吹得大家乐哈哈!
六、我来学一招
1、学完课文,我会填,还会说: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把课桌下面的作业纸拿出来,我们来做一做。
小鸟费了好大的劲,从窝里伸出头来,对榆树下面的凤仙花说:“凤仙花(),我病了,()你上来,跟我玩一会儿,(
)?”
2、课文里的小鸟那么有礼貌,我也来学学他的样!
美术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带水彩笔,可是我忘带了。于是,我就对身边的好朋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雨天,我没有伞,于是我走进办公室,对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鸟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小鸟和牵牛花》的故事,了解牵牛花、凤仙花及小草等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学习牵牛花等关爱他人的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认识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教学重点:
了解牵牛花能陪生病的小鸟的原因。
教学难点:
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情,感悟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
字、词卡等。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读感知
1.组织学生读准、读通全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组织学生扫除阅读中的一些字、词障碍。
听读、自读、交流初读所知。
参与游戏,学习字词等基础知识。
精读感悟
1.指导朗读,感受人物心情。
2.启发学生悟出人物的品质。
自由选读,交流感受。
思考、讨论,谈牵牛花陪小鸟的原因。
拓展延伸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交流。
思考并讨论,交流:在生活中你愿意做课文中的哪个人?为什么?
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交流所获。
板书设计:
小鸟和牵牛花
陪
牵牛花 小鸟
(关爱
7、活动教学设计:小鸟和牵牛花
活动目标:
1、通过听故事,使幼儿学会同情别人,学会安慰别人。
2、体验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手指套偶:小鸟,牵牛花,小草,凤仙花。
2、卡纸,各种废旧材料,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看看,听听,说说:知道在别人痛苦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关心。
1、观看手指套偶(-),听故事的前半部分,提问:
(1)小鸟生病了,孤单单地躺在窝里,心里怎样?
(2)大树下有谁?它们有没有帮助小鸟呢?凤仙花是怎样做的?
(3)牵牛花看见了心里怎么样呢?
2、继续观看纸偶表演(二),听故事的后半部分,提问:
(1)是谁帮助了小鸟?
(2)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小鸟的?
(3)牵牛花看见了小鸟的病好了,它怎样了?
(4)牵牛花为什么很高兴?
二、想一想,议一议:知道别人的痛苦,学会安慰别人的一些方法。
(1)能告诉我们,你生病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感受,你又在盼望着什么?
(2)当发现有的小朋友身体不舒服时会怎样帮助和安慰他呢?
小结:哪怕是一句话,一张卡片,都是对别人最好的安慰和祝福。
三、动手做做,体验关心别人后可以给大家带来快乐。
今天×××小朋友生病了,你想用什么方法安慰他,祝他早日康复?(在不拘同一答案中进行分类,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区域活动。
一、设计:爱心卡,提供卡纸,包装纸,彩带以及废旧材料等操作材料。
二、准备录音机,磁带,帮助他们录制一句安慰的话和祝福语
三、提供泡沫,铅丝、皱纸、彩带,制作花篮和水果篮。
四、小小慰问团,自编几个小节目。
活动延伸:让我们带着这些礼物和祝福去看望×××小朋友吧!
8、二上:小鸟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凤仙花、小草、牵牛花植物的生长特点。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牵牛花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牵牛花能陪生病的小鸟的原因。
2、体会牵牛花、小草及凤仙花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小小牵牛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大家喜欢童话故事吗?你都听过或看过哪些童话故事?看来大家不仅喜欢童话故事,而且特别热爱读书,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关于小鸟和牵牛花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看,但是有要求,边看边记故事。
出示课件(动画片带课文内容),师板书课题。
设计依据:
依据学生年龄小、喜欢听童话故事的心理特点,采用故事激趣的方法,使学生较快的走进课堂。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从你们的表情中看你们喜欢这个童话故事,现在考一考谁的记忆好,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口答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看看你们朗读的能力怎么样?每人读一自然段,用序号标记自然段,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文后口答,师补充。
设计依据:
通过学生的初读课文及认知规律的特点,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后面的精读课文做好铺垫。
三、研读课文,用心感悟
师:小鸟在没有生病前是怎样生活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自然段。
生:读第1自然段后口答
师;可是现在小鸟生病了心情怎样?病中的小鸟很孤单,希望小伙伴陪伴,它都向谁发出请求了?
生:凤仙花、小草。
师;请大家朗读了3、4自然段,找小鸟请求的话?动笔在书中画一画,读一读
生:读、动笔画
师指生读问:你为什么这样读?你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的?
生读谈体会
师;大家都有生病的时候,谈谈你生病时心情怎样?
生:不想说话、身体虚弱、浑身无力、想找人聊天……
师:生病时浑身无力读时声音小些。读时语速慢一些,听老师读一遍,老师知道你们朗读得比老师棒!谁最勇敢试一试
生读、师生共同评价,齐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还能读懂什么?
生:小鸟有礼貌
师;是啊!我们应该向小鸟学习,做一位讲礼貌的孩子!谁来仿照这 话说一说生活中你是怎样讲礼貌的?
生口述
师;凤仙花、小草是不愿意帮助小鸟吗?你从哪看出来的?它为什么帮不上忙?
生说师板书:长在地上,不会爬树
师:凤仙花、小草都帮不了小鸟,谁帮助了它呢?为什么牵牛花能陪生病的小鸟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5-8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
生浏览课文5-8段后汇报,生读第6自然段
1、理解"蔓儿、缠、蒙蒙亮
2、引导学生明白牵牛花爬得不容易。
3、指导朗读悔6自然段
师:你从中体会到牵牛花是一株怎样的植物?
生说师板书:乐于助人
师:在乐于助人牵牛花的帮助下,小鸟的心愿实现了,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有蔓儿,也能帮助小鸟?
生:西瓜、豆角、黄瓜……
师:除了植物还有谁可以帮助小鸟
生:我们小朋友鸟妈妈、爸爸……
4、体会小鸟在牵牛花陪伴中的快乐心情
师:牵牛花用什么办法叫醒了小鸟?牵牛花吹喇叭就是在说话,展开你们想像的翅膀说说牵牛花,小鸟说了什么?
同桌交流说。
指导两位学生对话。
设计依据:
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容易进入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牵牛花、小草、凤仙花的生长特点,同时在课堂中渗透礼貌教育和朗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在读文之中感受到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四、反思小结
师;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你有哪些收获?
生:谈收获
设计依据: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是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整体性回顾,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课上的表现,大胆表达自己获取的相关知识及信息。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师: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向牵牛花学习,做一名乐于助的小学生,相信在我们身边也会有许多牵牛花盛开,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歌。
课件;歌曲《小小牵牛花》
板书设计:
小鸟和牵牛花
凤仙花
小 草
牵牛花 蔓儿 乐于助人
9、《小鸟和牵牛花》说课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小鸟和牵牛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文本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小鸟和它的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学生一读就能懂。在开学的时候,我已经引导学生进行了自学,大部分孩子对故事内容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当我得知自己要上这篇课文时,心中是担心而害怕的。但后来针对文本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实际情况,我经过仔细斟酌,还是确定了以下几条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
1、通过重组教材,挖掘和创造课文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通过说、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3、通过朗读感悟和想象体验,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三、说教学设计及教学感悟。
1、着眼课文空白处,培养学生想象力。
这是本堂课我最感到自豪的一点,因为能够独立的处理教材是一个教师水平的体现,任教四年来,虽然在一直在不停地学习,但直至近来才真正理会“教材不过是模本”,“教材要为我所用”的含义,尝试着对教材通过不同形式的挖掘和处理,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之前,我对文本进行了反复地研读,发现文本本身有七个自然段,将近靠五百多个字,对学生来说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就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如果不进行取舍显然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我肯定无法进行任何有效地语言训练。考虑到与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进行大胆地取舍,选择几个重点段进行扎扎实实地语言训练。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选用了符合我教学目标的第一、二、五、六,四个自然段着重展开教学。同时为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还在反复地比较中,确定了几处比较有效的课文空白点,促进学生的想象,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如: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抓住文本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小鸟会与好朋友做哪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小鸟没有生病之前,与伙伴们幸福愉快的生活,为下文能更好地体验小鸟的孤独和伙伴之间深切的友谊做好了铺垫。在第二段的教学中,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畅谈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想法,由此迁移到小鸟的感受,为指导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而最成功的一处想象,是我挖去了文本的两个自然段,特意创设的。首先我从文本引发:“小鸟那么痛苦,如果你是它其中的一位好朋友,会想出哪些好办法来安慰它?”让学生将自己作为故事的一个人物展开想象,在学生尽情畅谈的基础上,来学习文本中的“牵牛花”一节,在体会牵牛花的坚持不懈和甘为朋友付出一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孩子将想象和仿写相结合,这是本堂课最出彩的亮点。
2、抓住重点段、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牵牛花”一段是本文的重点段,体会牵牛花的精神是本课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牵牛花精神的体会总是不够到位,于是,我就利用自己的范读,让学生在我的读中去感受,这一招果真很效果,学生思维马上就跟上来了,可是我觉得这还不够,于是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牵牛花的这种坚持不懈”,通过引导学生找重点词句、学着牵牛花做动作、让学生想象“牵牛花就象你现在一样头也酸了,背也痛了,她当时会想些什么呢?”的方法,让孩子多维的感知牵牛花的精神,这样他们的朗读才会有真情实感,他们模仿写作的东西才会更有血有肉。
四、说遗憾
一堂课下来,总会留下各种遗憾,我的课也不利外:
1、课时安排比较紧张,许多孩子的习作没写完就下课了,放到后一节课,从连贯的情感上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破坏吧!
2、在引导学生做动作的过程来看,虽然意图是让孩子感受牵牛花的艰辛,但操作过程中,孩子们爆发出来的笑声,成了本堂课最不和谐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