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清澈的湖水》教案一等奖》属于语文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二年级语文上册《清澈的湖水》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与行为美的和谐。
3、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4、促进阅读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小洁心灵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教学难点:
朗读中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与行为美的和谐。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配套课件
3、录像:保护环境的广告片
4、收集保护环境的标语或广告词。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
2、提问:当我们荡舟湖上,看到这些美景,你的心情如何?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7课
4、板书课题,启发思考:先板湖水,让学生提示是什么样的湖水?再板清澈的
5、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哪个生字难读的打上记号多读几遍。
2、你发现哪个字比较难读呢?(学生汇报,师出示相对应的卡片,强调重点字音。如:侧是平舌音,卷要读圆唇,演要读前鼻音,扔的后鼻音要读到位等。)
3、小组学习: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在小组里一起拿来学习,大家共同解决困难。
4、发船票(开展读字词游戏):老师准备带你们去欣赏这清澈的湖水以及那儿的美景,船已经停靠在岸边了,小组长手里有很多船票,上面有去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娃娃,谁全都把生字娃娃的名字叫出来了,小组长就会把船票给你。我们就可以去游览了。
5、检查学习情况(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生认读打乱顺序读):要出发了我们再与生字娃娃道个别,记住它们的样子。
三、细读感受,赏读体会
1、课件演示清澈的湖水以及周围的美景
2、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3、这么美的景物,书上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请找出文中描写景物优美的句子读一读。
4、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同桌听。
5、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6、谁来当小小导游:配上音乐,指名朗读写美景的句子。
7、齐读写美景的句子。
8、尝试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
9、这样的景色给你怎样的感受?小洁的感觉如何?
10、引发想象、换位体验:如果你是湖面的游船、水中的小鱼或是岸边的景物,你的感受会怎样?
11、看到这些美景小洁也陶醉了,可她又在企盼,她会企盼什么呢?
12、自己试着有感情朗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13、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14、配乐朗读课文1----4自然段,比一比谁能把美丽的景色和人物愉快的心情读出来。
四、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出示生字失、觉,引导学生观察,说数自己是怎样来记住这些字?
2、找一找哪个字最难写,难写在哪里?
4、重点强调:觉字的下面不要写成贝。
5、学习目字旁的写法,请学生观察并注意带目字旁的字一般要写得左窄右宽。
6、学生先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7、组织学生评议,把写不好的多练习几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1)同桌指读生字条
(2)出示生字卡片,随机指读
(3)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二、指导朗读(1----4自然段)
1、读读说说
(1)出示句子:
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2)指名读句子
(3)引导学生说说文中还有哪些景物像什么?
(4)用像来说一句话
4、出示课件:清澈的湖水以及周围的美景。指名学生来当小导游,配上解说词。(1----4自然段)
5、有感情齐读课文1-----4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启发思考:小洁在企盼什么呢?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2、 企盼是什么意思?你有过哪些企盼?
3、小组讨论
4、学生用企盼说说自己有过什么企盼。
5、学生质疑:小洁现在在企盼什么?下了船的小洁飞快地跑向何处呢?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6、学生与老师讨论交流这些提出的问题。
7、课文几次写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攥是什么意思?你曾经攥着些什么?(指名表演攥这个动作)
8、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9、从这儿你体会到什么?
10、应该怎样读才能表现小洁生怕面包纸掉进湖里的心情?(重读紧紧地攥着)
11、出示句子:
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
小洁手里还是紧紧攥着面包纸。
12、指名读这两句话。(教师随机指导)
13、全班齐读
小洁回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他指的是谁?你从看他一眼和企盼的目光中体会到什么?
14、想象讨论:为什么小洁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她跑哪儿去?
15、创设情境:如果你现在就在湖边,你分别会对那个小孩子和小洁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扔、掉、眼、睛、纸、船。引导学生观察(结构特点、偏旁、以及每个笔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后的发现。
3、复习提手旁的写法,指导扔、掉两个字的书写。
3、师重点指导:目字旁的写法,首先要让学生把木和目字区分开。把目字旁称为眼目旁,同时引导学生把字形与字义结合起来记忆眼、睛两个字。
4、教师范写眼、睛两个字,请学生观察并注意带目字旁的字一般要写得左窄右宽。
5、学生描红、临写,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教师巡视。
2、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清澈的湖水》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与行为美的和谐。
3、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4、促进阅读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小洁心灵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教学难点:
朗读中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与行为美的和谐。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配套课件
3、录像:保护环境的广告片
4、收集保护环境的标语或广告词。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
2、提问:当我们荡舟湖上,看到这些美景,你的心情如何?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7课
4、板书课题,启发思考:先板湖水,让学生提示是什么样的湖水?再板清澈的
5、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哪个生字难读的打上记号多读几遍。
2、你发现哪个字比较难读呢?(学生汇报,师出示相对应的卡片,强调重点字音。如:侧是平舌音,卷要读圆唇,演要读前鼻音,扔的后鼻音要读到位等。)
3、小组学习: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在小组里一起拿来学习,大家共同解决困难。
4、发船票(开展读字词游戏):老师准备带你们去欣赏这清澈的湖水以及那儿的美景,船已经停靠在岸边了,小组长手里有很多船票,上面有去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娃娃,谁全都把生字娃娃的名字叫出来了,小组长就会把船票给你。我们就可以去游览了。
5、检查学习情况(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生认读打乱顺序读):要出发了我们再与生字娃娃道个别,记住它们的样子。
三、细读感受,赏读体会
1、课件演示清澈的湖水以及周围的美景
2、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3、这么美的景物,书上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请找出文中描写景物优美的句子读一读。
4、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同桌听。
5、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6、谁来当小小导游:配上音乐,指名朗读写美景的句子。
7、齐读写美景的句子。
8、尝试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
9、这样的景色给你怎样的感受?小洁的感觉如何?
10、引发想象、换位体验:如果你是湖面的游船、水中的小鱼或是岸边的景物,你的感受会怎样?
11、看到这些美景小洁也陶醉了,可她又在企盼,她会企盼什么呢?
12、自己试着有感情朗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13、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14、配乐朗读课文1----4自然段,比一比谁能把美丽的景色和人物愉快的心情读出来。
四、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出示生字失、觉,引导学生观察,说数自己是怎样来记住这些字?
2、找一找哪个字最难写,难写在哪里?
4、重点强调:觉字的下面不要写成贝。
5、学习目字旁的写法,请学生观察并注意带目字旁的字一般要写得左窄右宽。
6、学生先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7、组织学生评议,把写不好的多练习几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1)同桌指读生字条
(2)出示生字卡片,随机指读
(3)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二、指导朗读(1----4自然段)
1、读读说说
(1)出示句子:
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2)指名读句子
(3)引导学生说说文中还有哪些景物像什么?
(4)用像来说一句话
4、出示课件:清澈的湖水以及周围的美景。指名学生来当小导游,配上解说词。(1----4自然段)
5、有感情齐读课文1-----4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启发思考:小洁在企盼什么呢?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2、 企盼是什么意思?你有过哪些企盼?
3、小组讨论
4、学生用企盼说说自己有过什么企盼。
5、学生质疑:小洁现在在企盼什么?下了船的小洁飞快地跑向何处呢?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6、学生与老师讨论交流这些提出的问题。
7、课文几次写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攥是什么意思?你曾经攥着些什么?(指名表演攥这个动作)
8、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9、从这儿你体会到什么?
10、应该怎样读才能表现小洁生怕面包纸掉进湖里的心情?(重读紧紧地攥着)
11、出示句子:
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
小洁手里还是紧紧攥着面包纸。
12、指名读这两句话。(教师随机指导)
13、全班齐读
小洁回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他指的是谁?你从看他一眼和企盼的目光中体会到什么?
14、想象讨论:为什么小洁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她跑哪儿去?
15、创设情境:如果你现在就在湖边,你分别会对那个小孩子和小洁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扔、掉、眼、睛、纸、船。引导学生观察(结构特点、偏旁、以及每个笔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后的发现。
3、复习提手旁的写法,指导扔、掉两个字的书写。
3、师重点指导:目字旁的写法,首先要让学生把木和目字区分开。把目字旁称为眼目旁,同时引导学生把字形与字义结合起来记忆眼、睛两个字。
4、教师范写眼、睛两个字,请学生观察并注意带目字旁的字一般要写得左窄右宽。
5、学生描红、临写,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教师巡视。
3、二年级语文上册《清澈的湖水》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了解溪水两次变化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溪水变浑的原因。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两幅。
2、课文第48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字
一、谈话设疑
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又凉又甜。一场雨过生,溪水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弄个明白。
二、自读课文,自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自学情况。注意下面字的读音。
停、坑读后鼻音;
澡、栽读平舌音;
泥读鼻音。
3、向难写的字挑战。
提示:
坑、培左边是提土旁,土的最后一横要变成提。
栽的左下部分是木,但木的捺要变成点。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思考:溪水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最后怎么样。把有关句子记上记号,再读一读。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读的内容板书:
浑浑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溪水为什么变浑又变清)教师相机在短语后边加问号。
浑浑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四、课堂作业
1、书写生字,写正确,写工整。(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2、同桌讨论:溪水为什么会变浑又变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巩固练习
一、激趣启思
(出示插图一)
师:小兔的家门前,绿树成阴,一条清清的溪水欢快地唱着歌奔向远方,溪水又凉又甜。一场雨过生,溪水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读议学习课文第310自然段
1、轻声自读课文第38自然段。
讨论:溪水为什么变黄了?
2、清清的溪水变成了浑浑的溪水,小兔这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啊?(着急、生气)你从哪些词语、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用符号画一画,再跟同桌说一说。
3、体会小兔的心情,读好这些句子。
4、大象和野猪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你又从哪些词语、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再读一读。根据上下文理解胜负、不解的意思。
5、通过读词语、读句子我们知道:树拔掉了,泥土松了,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溪水变浑了。我们再通过分角色读课文,体会小兔、大象和野猪的心情。
(1)小组分角色读。
(2)抽读。
(3)教师读旁白,学生分角色读。
6、引读第9自然段。
大象走到小溪边
野猪跳进小溪
7、同学们,快替大象、野猪想想办法吧。
8、它俩是怎样做的,读第10自然段。
用小圆点儿标出它们做了些什么事。
(刨坑、栽树、培土、浇水)
自己试着做做这些动作,再读一读。
三、激情悟理
(出示插图二)
1、细心的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指导)
2、读好第11自然段。
3、聪明的同学,你懂得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指导)
4、你还会做些什么?交流讨论。
5、教师小结: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的家!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3、4题。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清澈的湖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4、学写生字:澈、纹、赛、幻、蕉、卷、欣、丢、表、盼、波、赏、镜、演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难点:朗读指导,体会景色之美及小洁美好的心灵。
教具准备:字、词、段落、画面课件
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入题: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这清澈的湖水该是什么样子?生答。一位叫小洁的小朋友亲眼看到了这样清澈的湖水。板书:小洁。下面,让我们随她一起去看看吧!
二、检查预习:
1、课下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想不想再把课文读一遍?(想)那就请同学们开始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放声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对你喜欢的部分还可以多读几遍。
2、学生自主读书
3、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生说。
4、文中几个词语可难认读啦!出示生词认读:(计算机显示课文中的生词,生字用醒目的色彩显示)①指生读②齐读l遍
三、学习课文:
过渡:小洁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游玩,乘坐在游船上,欣赏到了非常美丽的风景。
l、自由读24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风景优美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再朗读出来。
2、四人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汇报:在读中体会景色的优美。
A、你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喜欢?
(1)生答:我喜欢山石这部分,因为山石很美。
屏显文字: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龟、石兔,好像正在赛跑呢。
师:你能给大家读出你感受到的美吗?
生读:
师:谁还喜欢这部分?(生举手)你来说说。
生:我喜欢山石这部分,因为这些山石形状很有趣。
师:你能给大家读出这种趣吗?
生读:
师:谁还能比他俩读得还好?(自己先试试)
指生读:其他同学当评委,大家评议。
(2)师:你们都读得这么好,我也想试试了,老师和你们一起合作读怎么样?点击句子,(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字体变成绿色;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龟、石兔,好像正在赛跑呢变成红色。以区分师生该读的部分。师生接读。这是我们通过读书知道的小洁看到的美丽神奇的山石,你们想不想也亲眼看看?生:想。
(3)屏幕显示课文中的山石图:谁来看着这幅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山石?
指生看图说。
你想怎样来形容这些山石?生答。板书:奇。
(4)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有趣美丽的山石?生说
(5)老师也查找了许多山石的资料,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想看吗?
按顺序点击形状各异的山石画面(有像大蛋糕的、有像大象的、有像青天柱的共有5种)
谁来看图说说这些山石的样子并给这些山石起个合适的名字,进行说话训练师小结:这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本身真是奇妙无比。
B、过渡:你还喜欢哪部分?为什么?
(1)生答:我喜欢潮水这部分,因为湖水很清、很静。板书:湖水。
屏幕显示文字: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2)师:这句话该怎么读,你当老师,我当学生,教教我,行吗?
学生自已练习。
(3)生读:(师:你是用自己示范读的方法来教我)
师提示:还可以用具体方法教我。比方说:哪句话应当快读,哪句应该慢读,哪个词语应当重读等等。
(4)生指导。
(5)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配乐读。
(6)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配乐读。
(7)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变幻的山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山峦还变幻呢?点击变幻的山峦(在后面显示出一个彩色问号,并闪动两下)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你很会读书,谁能帮帮他?
指生解答。
(8)屏幕显示画面:(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面显示:湖水清澈见底,岸边座座山峰,倒映在水中,人们乘坐在一艘小船之上,徐徐前行)。再问刚才提问题的同学,你现在明白了吗?让他说说。
指生读这一部分,其他同学欣赏画面。(重复播放刚才的画面)。
谈谈看了画面后的感受。板书:静。
(9)小洁乘着游船,行进在这蓝天碧波之上,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生补充)。
屏幕显示句子:她觉得自已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多么美妙的感受啊!练习感情朗读。师: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自己再完整地读读这段话。体会湖水的清和静。
C、还喜欢哪部分?为什么?
(1)生答:我喜欢小鱼这部分;因为小鱼很快乐。
屏显画面:(清澈的湖水里,游船徐徐向前,一群群小鱼悠闲的游来游去。忽然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了水面,又迅速地在浪花中消失了)。说说这些小鱼在这清澈的湖水中生活得怎样?
生答,教师板书:小鱼乐
(2)屏幕显示文字:瞧,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表演呢厂指导这名学生读出小鱼的快乐。
(3)四人小组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快乐。
(4)男女同学各选一名同学比赛,大家评议。齐读
(5)小结:(指板书)这里的景色静也美,动也美,所以小洁看得(生补充:入神了)。板书:入神了。
过渡:可是后来,小洁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什么呢?
4、自由读第4自然段后面的部分。
(1)指生读:说,其他学生补充。
(2)老师:是啊,小洁的心里也像这起了皱坟的湖水一样不再平静,她用企盼目光望着湖水。
(3)什么是企盼?小结在企盼什么?
生答。其他同学补充
(4)齐读。突出小洁的不满。
5、默读课文最后一段,想:小洁跨上岸,四处张望什么?
(1)指生读最后一段。
(2)指生回答。
生:她在寻找清洁工。
生:她在寻找那位扔香蕉皮的小孩。
师:如果你是小洁,会对这位小孩说些什么?同桌试着表演。找一组同学上台表演。
生:她寻找垃圾箱,想把面包纸扔进垃圾箱。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提示:可联系上文)
生答。及时鼓励。
四、总结全文
l、如果小洁就在你身边,你想怎样夸夸她?
学生夸小洁。
师:是啊,小洁的心灵就像这清澈的湖水一样美丽。
2、我知道,咱们班有很多智多星,想一想,为了使这清澈的湖水永远清澈,我们今后应当怎么做?,生答。
对,通过我们齐心合力,共同努力,潮水将更加清澈,小草将更加葱绿,天空将更加蔚蓝,地球上将生机一片。
5、二年级语文上册《清澈的湖水》优秀教案
一、齐读课题,展开想象
1、提示同学,什么样的湖水?读出清澈的意思。
2、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质疑问难
三、初识生字
1、自读生字。
2、同桌互相读。
3、教师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全班认读。
四、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自身喜欢的段落
五、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1、朗读文中写景的段落:
你想不想也坐在这条船上,和小洁一起看看这美丽的景色呢?
(课件演示)你都看到了什么?怎样把你看到的美景读出来?
同学各自练读美景局部,指名读,教师指导读。
2、朗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小洁看着湖水,为什么觉得自身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3、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生气、遗憾、惋惜的语气。
4、读最后一段。说一说,小洁向哪儿跑去?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体会小洁的感情变化过程
七、巩固识字,练习写字
八、完成课后的比喻句练习
九、扩展活动
1、读一读这句公益广告:我是一株小小草,请您注意您的脚。
2、试着写一句维护自然的公益广告词。
6、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清澈的湖水》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内容,体会比喻句的用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外内容,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心灵的美好。
★初步了解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了解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什么叫清澈?清澈的湖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生独立识字,然后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
(1)、生活中识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镜 映 演 蕉 幻。
(2)以旧带新识字:则—侧 电—龟 奶—扔。
4、写字指导:扔 掉 眼 睛。
三、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渎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赛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了说说感受。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使学生具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课文。
1、看图,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画出写景的段落。
2、指名读描写景物的段落:说说你的感受。
3、假如你也坐在了船上,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美景读出来。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小洁看着湖水,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5、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读出遗憾、惋惜的语气。
6、全班读出第五自然段:小洁向哪儿跑去?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体会小洁的感情变化。
四、扩展练习:
小组合作说一句保护环境的广告词。
五、布置作业。
7、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通课文。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再齐读。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一读词语。
问:有不懂的词语吗?简单的词语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其他词语放在课文里再讲。
5、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学习课文,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
2、指名读一、二、三自然段。
讨论:
(1)小洁看什么看得如了神?
(2)“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小洁看到湖中映出的蓝天、白云,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她坐在船头上,游船在湖面上行驶,所以觉得自己又像在水里游。)
指导读一到三自然段。读后说一说两岸的风景怎么美,湖里的景象怎么美。
3、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讨论
(1)小洁吃完面包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可后来为什么又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呢?
(2)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景象不见了。“美丽的景象”指什么?为什么不见了?(讨论后读有关句子)
(3)小洁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她企盼什么?
(4)小洁跨上岸后在寻找什么?她找到了吗?
指导读第四、五自然段。
四、读全文
小结:我们从小应该懂得保护环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
2、读读下面的词语,再读读带点的字。
清澈 卷起 波纹 跃起 丢进 镜子 变幻 表演 香蕉 企盼跨
二、识字、写字。
1、重点教:澈、卷、演。
2、读读下面的字:皮、文、斤、去、分。
想一想上面的字加上什么偏旁是本课的哪个生字?
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3、出示卡片,独立分析下面的字形。“镜、幻、表、蕉”
4、书写生字。
三、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卡片,认真记忆字形。
2、听写本课生字。
作业 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波()坡()披()
盼()粉()纷()
赏()堂()
境()镜()
2、学写句子。
1)、()的树上有()在()。
2)、()的草地上有()在()。
3)、()有()在()。
8、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是在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并书写,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环境人类生活相关,培养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3、学习比喻句“……像……”。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教学。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中的生字“澈”,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澈”组词:清澈……。再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读课题后,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或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
二、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静听,大致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问一问老师或同学,把字音读准确。
3、从课文中找出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再读课文。
4、检查生字读音。
(1) 同桌互相读、听,互相订正。
(2) 指名认读。
(3) 用生字卡片进行全面检查。
5、再读课文,边读边用序号标明自然段。
三、指导读好课文。
1、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老师引读,让学生了解内容。
(3)指名读、评,全班齐读。
2、读好二、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二自然段,找出描写两岸风景的句子(边读边勾画出来)
(2) 名读勾画的句子。
(3) 桌互读第二自然段。
(4) 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5) 由练读,找出表示小洁心情的句子。
(6) 名读、评,全班齐读。
(7)自由练读二、三自然段。
3、指导读好第四、五自然段。
(1) 小声读 四、五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洁想干什么?结果怎么做的?
(2)指名答,想一想,当时小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再请同学演一演。
(3)自由练读四、五自然段。
a) 分四人小组练读课文。
b) 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1、朗读文中写景的段落
你想不想也做在这条船上,和小洁一起看看这美丽的景色呢?你都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美景读出来?学生各自练读美景部分,指名读,师指导读。
2、通过动作,体会心理(字读三、四段)
课文中两次写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从这而体会到什么?应怎样才能表现出小洁生怕面包纸掉进湖里的心情?
你从“看他一眼”和“企盼的眼光”中体会到什么?
加上动作表演读,指名上台表演。
3、自读最后一段。讨论:最后一句“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是什么意思?
五、拓展活动
1、读一读这句公益广告:“我是一株小小草,请你注意你的脚。”
2、试着写一句保护自然的公益广告词。
我是———————,请你——————————。
第二课时
一、 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组讨论:环境污染对人类有哪些危害?(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一说)
4、全班进行交流。
二、学习比喻句“……像……”。
1、读出课后练习中的两个比喻句。
2、想一想,在我们以前的课文中有没有像这样的句子。
回忆:大象的腿像根柱子。
圆圆的荷叶像停机坪。
……
3、照样子指名说比喻句。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分组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3、指导书写课后生字。
注意:“觉”字下面的“见”不要写成“贝”。
“船”的“舟”变成偏旁时横要变成提。
四、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同桌互相背诵。
2、指名背诵。
五、实践活动
在教室开展“弯弯腰,拾起一片纸”的活动。然后集体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9、二年级语文上册二年级语文上册《一株紫丁香》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2、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
1、投影“紫丁香”的图片,提问:
有谁认识这株植物?
2、有些同学悄悄地在他们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代表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一株紫丁香》。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一起研究。
3、交流:
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三、识字
1、同学拿出自身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把你记生字的好方法说给同学听。
5、猜字谜:
舌头尝出甘蔗味(甜)。
一人站在大树旁(休)。
四、朗读
1、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朗读展示:
读自身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休、伸、甜、院、除、息、困
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同学练习,教师检查同学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实物投影仪展示同学写的字,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开汽车”游戏。
师:汽车汽车开起来。
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
二、朗读课文
1、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谈感受。
2、同学练读,指导同学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3、教师引读。
4、同学选读,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身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5、配乐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示出来。
三、朗读感悟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
“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三小节,引导同学: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假如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
4、同学选读,选自身最喜欢的小节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5、小组挑战读,看哪一组读得最有感情,能使老师感动。
6、全班包括对老师的深情朗读全文。
四、说说背背
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学习自由说)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
2、看着画面自身练习背诵。
3、扮演背诵。
五、写字指导
1、写“甜、歌、牵、困”四个字。
2、观察教师范写,点评。
3、同学练习。同桌展示。互提建议。
六、拓展活动
1、学唱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要求自主读歌词。
2、交流自身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
10、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27、清澈的湖水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并书写,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环境人类生活相关,培养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3、学习比喻句“……像……”。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教学。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中的生字“澈”,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澈”组词:清澈……。再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读课题后,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或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
二、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静听,大致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问一问老师或同学,把字音读准确。
3、从课文中找出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再读课文。
4、检查生字读音。
(1)同桌互相读、听,互相订正。
(2)指名认读。
(3)用生字卡片进行全面检查。
5、再读课文,边读边用序号标明自然段。
三、指导读好课文。
1、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老师引读,让学生了解内容。
(3)指名读、评,全班齐读。
2、读好二、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二自然段,找出描写两岸风景的句子(边读边勾画出来)
(2)名读勾画的句子。
(3)桌互读第二自然段。
(4)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5)由练读,找出表示小洁心情的句子。
(6)名读、评,全班齐读。
(7)自由练读二、三自然段。
3、指导读好第四、五自然段。
(1)小声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洁想干什么?结果怎么做的?
(2)指名答,想一想,当时小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再请同学演一演。
(3)自由练读四、五自然段。
a)分四人小组练读课文。
b)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1、朗读文中写景的段落
你想不想也做在这条船上,和小洁一起看看这美丽的景色呢?你都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美景读出来?学生各自练读美景部分,指名读,师指导读。
2、通过动作,体会心理(字读三、四段)
课文中两次写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从这而体会到什么?应怎样才能表现出小洁生怕面包纸掉进湖里的心情?
你从“看他一眼”和“企盼的眼光”中体会到什么?
加上动作表演读,指名上台表演。
3、自读最后一段。讨论:最后一句“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是什么意思?
五、拓展活动
1、读一读这句公益广告:“我是一株小小草,请你注意你的脚。”
2、试着写一句保护自然的公益广告词。
我是———————,请你——————————。
第二课时
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组讨论:环境污染对人类有哪些危害?(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一说)
4、全班进行交流。
二、学习比喻句“……像……”。
1、读出课后练习中的两个比喻句。
2、想一想,在我们以前的课文中有没有像这样的句子。
回忆:大象的腿像根柱子。
圆圆的荷叶像停机坪。
……
3、照样子指名说比喻句。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分组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3、指导书写课后生字。
注意:“觉”字下面的“见”不要写成“贝”。
“船”的“舟”变成偏旁时横要变成提。
四、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同桌互相背诵。
2、指名背诵。
五、实践活动
在教室开展“弯弯腰,拾起一片纸”的活动。然后集体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11、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2. 朗读中抓重点、分析对比,明线索、攻关键来理解课文。
3. 有保护环境卫生动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 重点: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 难点: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生字,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 通过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共同学校生字。
3. 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湖吗?你们喜欢湖水是什么颜色呢?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清澈的湖水》(板书),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 出示多媒体生字课件,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 熟记1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4. 以开火车朗读形式流利准确的朗读生字词。
三、 教师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1. 朗读生字,掌握读音,注意仍的声母。
2. 自由观察,运用已学知识识记生字。
3. 学生自己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4.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四、 复习巩固。
1. 抽读生字词,口头组词。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再读课文,从中感悟。
2. 熟读并背诵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尤其是比喻句,并能用“像”说一句话。
3. 从文中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时刻不忘记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采取多种朗读方式,巩固生字字音,识记字形。
2. 齐读课文要求通顺、流利。
3. 教师引导,让学生说说读了课文后,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 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 指导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引导观察船头的两侧有什么?指导朗读:白色的浪花,长长的波纹。
2.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带着美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 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4. 理解“欣赏”(教师举例)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出示课件:“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里把山石比喻成了什么?
5. 出示例句:山石像_______,像__________,像_______,像_______.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理解“欲、正要、正在”词语的意思。
6. 山石还可以像什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也用“像”说一句话。开启学生思维,多想多说。
7. 带着欣赏、惊叹的语气朗读课文。
8. “入神”是什么意思呢?谁来做做入神的表情呢?当小红想丢面包纸时,她看到了什么?学生读一读,带着无限的美感来朗读。
9. 理解“变换”“山峦”。又可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10. 小洁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哪一句能体现出来?学生读一读。
11. 谁来表演一下“攥着”?小洁为什么攥着面包纸?
12. 小洁又看到了湖里的哪些美景?她又对什么“不满”呢?想一想小洁又期盼什么?
13. 朗读最后一自然段,画出小洁动作的词语。想想这些词语变现了小洁怎样的心情?她在寻找什么呢?“飞快的向前跑”是去干什么呢?
14. 如果你是小洁,你会怎么做?她这样做对吗?好在哪里?那个丢香蕉皮的小男孩对吗?如果是你,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三、 总结课文
1.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向小洁学习什么?
2.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一段,试着背一背。
3. 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2、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三年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
人生需要掌声,掌声是对我们的认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
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犹豫、赦免、稚拙”等词语的意思
重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乐学善思办法
1.用开火车读、抢答、游戏等方法理解词语、熟记生字。
2.用小组赛PK赛的形式识记字形。
教学流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掌声》和《一节特殊的课》两课文,同学们可以尽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自学生字。争当记字“小明星”师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培养能力
1.学生默读课文,画己喜欢的词语和生字
2.组内交流,互学互助 展示词语,理解意思,不懂的词查找词典、字典 互考认字,互助组词
3.汇报展示,多元认读
(1)生汇报字词(师板书)
(2)学生齐读,指读,轮读字词并组词,强调多音字字音
(3)抢答词语的意思(优者奖星)
4.板前检测,认字注音
(1)开火车式给读字注音
(2)学生
5.识记字形,争夺明星
(1)学生汇报记字方法
(2)评出“记字小明星
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
(1)找出易错的字“圈、英、刷”
(2)书写时主笔的定位。
(3)学生书写在写字本上
四、作业,书写写字书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4段(1:2-4;5-6;7)。课文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小英的神态与动作。因此,知道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9个二类字。理解生词意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 愿意 投向 调来 情况 持久 讲述 交谈 珍惜 慢吞吞 困境 残疾 犹豫 骤然 鞠躬 舞蹈 理解: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捆那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注意。 骤然:突然。
4、读课文。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小英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精读课文。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变化
1、小英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
2、小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出示:“说也奇怪……” 9)小英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 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是……?(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小英感受到了吗? 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的为什么要给小英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5、出示: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小英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 (4)小英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 (回顾前面的课文。) (5)掌声渐渐平息,小英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6、同学们把要对小英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
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小英怎样了? (出示):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齐读。 小英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小英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
9、后来,小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给她的老师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 出示: (1)、指名读。读课文就应该这样,把自己放进课文中读。
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友情……) 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把这爱记在心里。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记住: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 课后小记: 1、本课的教学设计参照颜宏京老师的设计,我觉得能抓住主线,突出重点,主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的时间、小英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就是抓住了本文的主干。另外在讲课时要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 2、存在的一些遗憾,学生感悟到小英的前后变化,从自卑、忧郁、胆小到开朗、自信、勇敢,但在感悟后需要通过朗读来加以巩固,在课堂上读的时间总觉得不到位,似乎意犹未尽啊。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④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 ①屏显本课的生字。 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③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④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五、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①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人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①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过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③学了,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掌声 英子 默默地 早早地 最后 不愿意 快乐 说笑 跳舞 有勇气 鼓励 尊重
以上就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希望对大家的教学能够有所帮助。需要了解更多知识,关注本网站。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三年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相关推荐文章:
掌声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掌声教案
小学语文掌声的说课稿 小学语文掌声教材分析
《花钟》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丑小鸭》练习作业
三年级语文《望洞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