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19课《扮老公公》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一上19课《扮老公公》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老、年、到、点、身、乐、得;认识新偏旁:立刀旁、四点底、双人旁;理解“老公公”、“新年”、“点点头”等词语,大部分会用;能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各说一句祝贺新年的话。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感受节日欢乐气氛,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7个生字、3个新偏旁,理解“大家乐得哈哈笑”的原因。
教学难点: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各说一句祝贺新年的话。另外,全文有12个带读字,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第一句话。
2.学习7个生字、2个偏旁;学会“老、年”。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人新课。
1、仔细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板书:19扮老公公(学生字“老”,并读题,注意正音。)
2、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是个老公公?
3、连起来说图意。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包括带读字)。②划出生字及新词。③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学:①读生字、新词,注意正音:同桌检查,比比谁会读的字多。开小火车读,正音,特别是“年”“点”。②认识三个新偏旁:四点底、双人旁、立刀旁。③读准带读字、词。④练习分句读课文,继续正音。
三、学习课文第一句话。
1、自由读这句话。
2、讨论:①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②联欢会一般在什么时候开?③联欢会上都干些什么?
3、句式训练:①出示:新年到了, 。(要求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②在以上训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一步进行说话训练。出示:
a.国庆节到了, 。
b.“六一”儿童节到了, 。
c.植树节到了, 。
d.“三八”妇女节到了, 。
4、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读生字,重点巩固:老、年。
2、启发学生记字形。
3、书写指导,可问学生写“老”时应注意什么?“年”的第四笔是什么?
2、一上19课《扮老公公》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老、年、到、点、身、乐、得;认识新偏旁:立刀旁、四点底、双人旁;理解“老公公”、“新年”、“点点头”等词语,大部分会用;能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各说一句祝贺新年的话。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感受节日欢乐气氛,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7个生字、3个新偏旁,理解“大家乐得哈哈笑”的原因。
教学难点: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各说一句祝贺新年的话。另外,全文有12个带读字,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第一句话。
2.学习7个生字、2个偏旁;学会“老、年”。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人新课。
1、仔细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板书:19扮老公公(学生字“老”,并读题,注意正音。)
2、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是个老公公?
3、连起来说图意。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包括带读字)。②划出生字及新词。③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学:①读生字、新词,注意正音:同桌检查,比比谁会读的字多。开小火车读,正音,特别是“年”“点”。②认识三个新偏旁:四点底、双人旁、立刀旁。③读准带读字、词。④练习分句读课文,继续正音。
三、学习课文第一句话。
1、自由读这句话。
2、讨论:①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②联欢会一般在什么时候开?③联欢会上都干些什么?
3、句式训练:①出示:新年到了, 。(要求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②在以上训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一步进行说话训练。出示:
a.国庆节到了, 。
b.“六一”儿童节到了, 。
c.植树节到了, 。
d.“三八”妇女节到了, 。
4、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读生字,重点巩固:老、年。
2、启发学生记字形。
3、书写指导,可问学生写“老”时应注意什么?“年”的第四笔是什么?
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扮老公公》教案
1、 总体感知第2句话
师:今年是2002年,明年就是——年啦?还有几天就要过新年啦?哦,还有4、5天就要过新年了,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新年前都干什么啊?
师:在联欢会上有哪些节目?
师:联欢会上有那么多精彩的节目,一定很热闹吧,看,谁也来了?
是啊,新年老公公也来啦!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读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讨论看看课文当中是怎么写老公公的(指着老公公),找出一句话,把它划下来。
(叫两人)如不对就问学生,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
师:和他们一样的请举手,哦,小朋友都找到了这句话。(出示)谁来读读这句话?谁再来试试?(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 看图说话
师指图:这个老公公是什么样子的啊?还有吗?谁会说?
哦,老公公,白胡子,白眉毛,……(手指着具体的部位)
3、 比较词语
师:老公公打扮得多漂亮呀!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老公公你好!”
唉,看老公公他正在干什么呀?(请2——3人说)
生:点点头弯弯腰
师:谁能学着老公公的样子来表演一下?(2人)
师:老师的动作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师表演)
生:老师只点一下头,我们点好几下
师:是啊,老公公对大家点点头,是在和我们一个一个打招呼呢!多亲切呀!
好,请小朋友再来读一读(2人)老师评价,真亲切!
请小朋友们加上动作,同桌互相表演一下。
4、 说话
师:新年老公公点点头,弯弯腰正在干什么呢?(看课件)
师:正在祝贺大家新年好呢!当别人在祝贺你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样的啊?那么你在祝贺别人的时候呢?(高兴)请你来读读这句话(3人)
师:是啊,新年来啦,老公公有满满一袋子的祝福要送给大家,现在你们就是老公公啦,你想祝贺谁呢?你想祝贺XX什么呢?
那你想祝贺谁什么呢?你呢?
5、 读句子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谁先来?(指名读,请2——3人)我们来开展个小竞赛,比比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男女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棒!潘老师想请一位小演员上来表演一下,下面的小朋友来当导演,一起读读句子,准备好了吗?(配乐,请2人。第二个人把眉毛掉下一条,胡子挂下来)
6、 教3、4句
师:(走到学生中间)诶?小朋友们为什么乐得哈哈笑?
(1)生:胡子掉了,眉毛也掉了
师:(出示句子)这句话中哪一个字是写眉毛掉了,胡子也掉了?
(2)生:眉毛胡子都掉了
师:潘老师不明白“都掉了”是什么意思,你能帮帮老师吗?
(眉毛掉了,胡子也掉了)
师:眉毛、胡子掉下来以后,他还是不是老公公?那是谁呢?
原来是丁丁扮的,所以,大家乐得哈哈笑了!(出示句子)
师:这两句话你能连起来读一读吗?
指名读(2——3人)评价:1、老公公“一转身”,一下子转过来眉毛胡子都掉了,要读得快一点。
2、眉毛掉了,胡子也掉了,多滑稽呀,两样都掉了,要把都读得响亮一点
7、 读全文
师:联欢会上呀真热闹,小朋友们,你们能有感情的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吗?
自由读
指名读(配乐,请2人)
全班小朋友拿起书来读一读(配乐)
8、 写贺卡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课文啊我们就学到这儿,现在我们把书合上,下面啊我们来给周围的人一个惊喜好吗?
新年就要到了,你想祝福谁呢?
哦,有这么多小朋友都想祝福爷爷奶奶,请你们先来说说,你们想祝他们什么呢?(身体健康)哦,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是啊,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健康最重要了!
那么祝爸爸妈妈的呢?你们说得真好,我们对不同的人啊要用不同的话来祝福他们,好,现在潘老师就把祝福卡发给你们,请小朋友们把字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写在四线格上。
4、《扮老公公》优质教案(一年级上册)
《扮老公公》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老、年、到、点、身、乐、得;认识新偏旁:立刀旁、四点底、双人旁;理解“老公公”、“新年”、“点点头”等词语,大部分会用;能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各说一句祝贺新年的话。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感受节日欢乐气氛,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7个生字、3个新偏旁,理解“大家乐得哈哈笑”的原因。
教学难点: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各说一句祝贺新年的话。另外,全文有12个带读字,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第一句话。
2.学习7个生字、2个偏旁;学会“老、年”。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人新课。
1、仔细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板书:19扮老公公(学生字“老”,并读题,注意正音。)
2、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是个老公公?
3、连起来说图意。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包括带读字)。②划出生字及新词。③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学:①读生字、新词,注意正音:同桌检查,比比谁会读的字多。开小火车读,正音,特别是“年”“点”。②认识三个新偏旁:四点底、双人旁、立刀旁。③读准带读字、词。④练习分句读课文,继续正音。
三、学习课文第一句话。
1、自由读这句话。
2、讨论:①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②联欢会一般在什么时候开?③联欢会上都干些什么?
3、句式训练:①出示:新年到了,。(要求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②在以上训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一步进行说话训练。出示:
a.国庆节到了,。
b.“六一”儿童节到了,。
c.植树节到了,。
d.“三八”妇女节到了,。
4、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读生字,重点巩固:老、年。
2、启发学生记字形。
3、书写指导,可问学生写“老”时应注意什么?“年”的第四笔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毛、点、得、乐、都”。理解“扮、祝贺”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第2——4句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新词,说说“到、点、得”的偏旁。
2、“老、年”口头扩词。
3、齐读第1句话。
二、学习课文第2句话
1、自由读这句话,想想:①这句话是写谁的?②丁丁扮的老公公是什么样的?用“——”划出写老公公样子的词语;
2、反馈:读读划出的词语,并读一读句子,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丁丁扮的老公公的样子。
3、指名上台扮老公公,集体评议。
4、指导朗读这句话。
三、学习课文第3、4句话
1、自由读读第3、4句话,想想:
①大家为什么哈哈大笑?用“——”划出句子。
②启发想象:假如是你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怎么样呢?
2、句子训练,理解“都”的用法。
胡子掉了。
胡子眉毛都掉了。
眉毛掉了。
看了表演,我笑了。
( )
看了表演,明明笑了。
3、练习用“都”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第3、4句话。
四、齐读课文
五、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读生字、新词,用“毛、示、点”口头扩词。
2、启发记字形。
3、找出自己认为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字书空。
4、书写指导:点、乐、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初步培养活泼健康的情趣,热爱学校生活。
2.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对不同的对象说一句不同的祝贺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小火车读字、词。
2、完成课后1:写出有下面偏旁的字。
3、说一说:学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二、朗读课文。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①听录音感受;②自由准备;③同桌互读。
2、指名试读课文;
3、比赛读课文,集体评议。
4、齐读课文。
三、联系本校联欢会
1、回忆联欢会上,你觉得哪个节目最有趣,使你最快乐?为什么?
2、你觉得学校生活快乐吗?
3、练习读拼音写字:课后3的练习。
四、说一句祝贺的话
1、指名读课堂作业本第4题,想想这个题目的要求是什么?(要求在新年里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各说一句祝贺话。)
2、小结:祝贺是希望别人好。祝贺要看时间和对象。这道题的时间是新年,对象有4个,我们要根据不同对象说祝贺他们新年幸福、愉快的话。
3、分小小组讨论、练说。
4、指名说,集体评议。
5、语文第一册《扮老公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老、年、到、点、身、乐、得;认识新偏旁:立刀旁、四点底、双人旁;理解“老公公”、“新年”、“点点头”等词语,大部分会用;能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各说一句祝贺新年的话。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感受节日欢乐气氛,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7个生字、3个新偏旁,理解“大家乐得哈哈笑”的原因。
教学难点:
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各说一句祝贺新年的话。另外,全文有12个带读字,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第一句话。
2.学习7个生字、2个偏旁;学会“老、年”。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人新课。
1、仔细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板书:19扮老公公(学生字“老”,并读题,注意正音。)
2、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是个老公公?
3、连起来说图意。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包括带读字)。②划出生字及新词。③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学:①读生字、新词,注意正音:同桌检查,比比谁会读的字多。开小火车读,正音,特别是“年”“点”。②认识三个新偏旁:四点底、双人旁、立刀旁。③读准带读字、词。④练习分句读课文,继续正音。
三、学习课文第一句话。
1、自由读这句话。
2、讨论:①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②联欢会一般在什么时候开?③联欢会上都干些什么?
3、句式训练:①出示:新年到了,。(要求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②在以上训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一步进行说话训练。出示:
a.国庆节到了,。
b.“六一”儿童节到了,。
c.植树节到了,。
d.“三八”妇女节到了,。
4、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读生字,重点巩固:老、年。
2、启发学生记字形。
3、书写指导,可问学生写“老”时应注意什么?“年”的第四笔是什么?
6、人教大纲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老公公》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八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字。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的音形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按笔顺正确地书写“出”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新年马上就要到了!你们打算怎样庆祝新年呢!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们一起看书中的小朋友们是怎样庆祝新年的?教师板书课题:13.老公公。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1)课文写的是什么事?
2)“老公公”是谁呀?
三、学习生字和会认字的读音。
1.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带拼音的卡片)
4.做“拼音和字”的找朋友游戏。
四、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1.学生自学本课的生字。
2.组内交流,比比谁记忆字形的办法最好,组的词语最多。
3.小组汇报:
公:上下结构的字。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告诉学生上面的“八”是八字头。也可以用“去”来记,把上面的“土”换成“八”就是“公”字。组词:公民、老公公、公鸡、公共汽车……
毛:独体字。可以用“手”字来记,把“手”字的最后一笔“竖钩”改成“竖弯钩”就是“毛”字。组词:毛衣、眉毛、毛线……
老:上下结构的字。可以用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记忆,“土”字加一笔长撇,再加上“它”字下面的“匕”就是“老”字。组词:老人、老师、老公公……
出:上下结构的字。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学生书空。组词:出门、出来、出口……
年:独体字,可以按笔画笔顺记忆:。学生书空,组词:新年,过年……
来:独体字。可以用“米”来记,“米”字上面加一笔横就是“来”字。组词:出来。
4.抽读词语卡片,巩固生字和会认字。
五、正确地书写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每个生字的重点笔画位置。
2.让学生逐个字说说重点笔画的位置。
3.学生在观察、说的基础上把课后练习2进行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4.学生试着把每个字独立书写一遍。
5.教师重点指导“老和年”字的书写。
6.学生练习书写“老和年”字,写后进行评改!
7.其它几个字学生独立在书上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板书:
13. 老公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写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
2.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3.分段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二、学习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己出小声读第一自然段,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新年”是几月几日?还可以怎么说?(元旦)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己出声读这段,边读边用铅笔画出老公公什么样?(白胡子、白眉毛)板书:白胡子,白眉毛
2.出示图,看图说说老公公在干什么?
3.想象老公公拱拱手、弯弯腰、祝福大家新年好的时候会怎么说,自己想一想。(板书:拱手、弯腰、祝福新年好!)
4.请学生带上老公公的头饰,眉毛和胡子到台前来表演。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己轻声读第三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想想每句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摔倒哈哈笑
2.再边读课文边看图,想想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老公公的角色是同学扮演的。)
3.想一想应该怎么读呢?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指名读。
(四)朗读全文,边读边体会大家庆祝新年联欢会的欢快场面。
三、正确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的生字,每个生字写3遍。
7、《扮老公公》教学设计
1、总体感知第2句话
师:今年是2002年,明年就是——年啦?还有几天就要过新年啦?哦,还有4、5天就要过新年了,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新年前都干什么啊?
师:在联欢会上有哪些节目?
师:联欢会上有那么多精彩的节目,一定很热闹吧,看,谁也来了?
是啊,新年老公公也来啦!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读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讨论看看课文当中是怎么写老公公的(指着老公公),找出一句话,把它划下来。
(叫两人)如不对就问学生,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
师:和他们一样的请举手,哦,小朋友都找到了这句话。(出示)谁来读读这句话?谁再来试试?(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看图说话
师指图:这个老公公是什么样子的啊?还有吗?谁会说?
哦,老公公,白胡子,白眉毛,……(手指着具体的部位)
3、比较词语
师:老公公打扮得多漂亮呀!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老公公你好!”
唉,看老公公他正在干什么呀?(请2——3人说)
生:点点头弯弯腰
师:谁能学着老公公的样子来表演一下?(2人)
师:老师的动作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师表演)
生:老师只点一下头,我们点好几下
师:是啊,老公公对大家点点头,是在和我们一个一个打招呼呢!多亲切呀!
好,请小朋友再来读一读(2人)老师评价,真亲切!
请小朋友们加上动作,同桌互相表演一下。
4、说话
师:新年老公公点点头,弯弯腰正在干什么呢?(看课件)
师:正在祝贺大家新年好呢!当别人在祝贺你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样的啊?那么你在祝贺别人的时候呢?(高兴)请你来读读这句话(3人)
师:是啊,新年来啦,老公公有满满一袋子的祝福要送给大家,现在你们就是老公公啦,你想祝贺谁呢?你想祝贺XX什么呢?
那你想祝贺谁什么呢?你呢?
5、读句子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谁先来?(指名读,请2——3人)我们来开展个小竞赛,比比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男女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棒!潘老师想请一位小演员上来表演一下,下面的小朋友来当导演,一起读读句子,准备好了吗?(配乐,请2人。第二个人把眉毛掉下一条,胡子挂下来)
6、教3、4句
师:(走到学生中间)诶?小朋友们为什么乐得哈哈笑?
(1)生:胡子掉了,眉毛也掉了
师:(出示句子)这句话中哪一个字是写眉毛掉了,胡子也掉了?
(2)生:眉毛胡子都掉了
师:潘老师不明白“都掉了”是什么意思,你能帮帮老师吗?
(眉毛掉了,胡子也掉了)
师:眉毛、胡子掉下来以后,他还是不是老公公?那是谁呢?
原来是丁丁扮的,所以,大家乐得哈哈笑了!(出示句子)
师:这两句话你能连起来读一读吗?
指名读(2——3人)评价:1、老公公“一转身”,一下子转过来眉毛胡子都掉了,要读得快一点。
2、眉毛掉了,胡子也掉了,多滑稽呀,两样都掉了,要把都读得响亮一点
7、读全文
师:联欢会上呀真热闹,小朋友们,你们能有感情的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吗?
自由读
指名读(配乐,请2人)
全班小朋友拿起书来读一读(配乐)
8、写贺卡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课文啊我们就学到这儿,现在我们把书合上,下面啊我们来给周围的人一个惊喜好吗?
新年就要到了,你想祝福谁呢?
哦,有这么多小朋友都想祝福爷爷奶奶,请你们先来说说,你们想祝他们什么呢?(身体健康)哦,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是啊,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健康最重要了!
那么祝爸爸妈妈的呢?你们说得真好,我们对不同的人啊要用不同的话来祝福他们,好,现在潘老师就把祝福卡发给你们,请小朋友们把字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写在四线格上。◆
8、《扮老公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老、年、到、点、身、乐、得;认识新偏旁:立刀旁、四点底、双人旁;理解“老公公”、“新年”、“点点头”等词语,大部分会用;能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各说一句祝贺新年的话。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感受节日欢乐气氛,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7个生字、3个新偏旁,理解“大家乐得哈哈笑”的原因。
教学难点: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各说一句祝贺新年的话。另外,全文有12个带读字,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第一句话。
2.学习7个生字、2个偏旁;学会“老、年”。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人新课。
1、仔细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板书:19扮老公公(学生字“老”,并读题,注意正音。)
2、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是个老公公?
3、连起来说图意。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包括带读字)。②划出生字及新词。③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学:①读生字、新词,注意正音:同桌检查,比比谁会读的字多。开小火车读,正音,特别是“年”“点”。②认识三个新偏旁:四点底、双人旁、立刀旁。③读准带读字、词。④练习分句读课文,继续正音。
三、学习课文第一句话。
1、自由读这句话。
2、讨论:①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②联欢会一般在什么时候开?③联欢会上都干些什么?
3、句式训练:①出示:新年到了,。(要求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②在以上训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一步进行说话训练。出示:
a.国庆节到了,。
b.“六一”儿童节到了,。
c.植树节到了,。
d.“三八”妇女节到了,。
4、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读生字,重点巩固:老、年。
2、启发学生记字形。
3、书写指导,可问学生写“老”时应注意什么?“年”的第四笔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毛、点、得、乐、都”。理解“扮、祝贺”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第2——4句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新词,说说“到、点、得”的偏旁。
2、“老、年”口头扩词。
3、齐读第1句话。
二、学习课文第2句话
1、自由读这句话,想想:①这句话是写谁的?②丁丁扮的老公公是什么样的?用“——”划出写老公公样子的词语;
2、反馈:读读划出的词语,并读一读句子,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丁丁扮的老公公的样子。
3、指名上台扮老公公,集体评议。
4、指导朗读这句话。
三、学习课文第3、4句话
1、自由读读第3、4句话,想想:
①大家为什么哈哈大笑?用“——”划出句子。
②启发想象:假如是你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怎么样呢?
2、句子训练,理解“都”的用法。
胡子掉了。
胡子眉毛都掉了。
眉毛掉了。
看了表演,我笑了。
()
看了表演,明明笑了。
3、练习用“都”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第3、4句话。
四、齐读课文
五、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读生字、新词,用“毛、示、点”口头扩词。
2、启发记字形。
3、找出自己认为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字书空。
4、书写指导:点、乐、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初步培养活泼健康的情趣,热爱学校生活。
2.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对不同的对象说一句不同的祝贺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小火车读字、词。
2、完成课后1:写出有下面偏旁的字。
3、说一说:学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二、朗读课文。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①听录音感受;②自由准备;③同桌互读。
2、指名试读课文;
3、比赛读课文,集体评议。
4、齐读课文。
三、联系本校联欢会
1、回忆联欢会上,你觉得哪个节目最有趣,使你最快乐?为什么?
2、你觉得学校生活快乐吗?
3、练习读拼音写字:课后3的练习。
四、说一句祝贺的话
1、指名读课堂作业本第4题,想想这个题目的要求是什么?(要求在新年里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各说一句祝贺话。)
2、小结:祝贺是希望别人好。祝贺要看时间和对象。这道题的时间是新年,对象有4个,我们要根据不同对象说祝贺他们新年幸福、愉快的话。
3、分小小组讨论、练说。
4、指名说,集体评议。
9、《语文教案-老公公》
13. 老公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八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字。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的音形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按笔顺正确地书写“出”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新年马上就要到了!你们打算怎样庆祝新年呢!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们一起看书中的小朋友们是怎样庆祝新年的?教师板书课题:13.老公公。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1)课文写的是什么事?
2)“老公公”是谁呀?
三、学习生字和会认字的读音。
1.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带拼音的卡片)
4.做“拼音和字”的找朋友游戏。
四、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1.学生自学本课的生字。
2.组内交流,比比谁记忆字形的办法最好,组的词语最多。
3.小组汇报:
公:上下结构的字。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告诉学生上面的“八”是八字头。也可以用“去”来记,把上面的“土”换成“八”就是“公”字。组词:公民、老公公、公鸡、公共汽车……
毛:独体字。可以用“手”字来记,把“手”字的最后一笔“竖钩”改成“竖弯钩”就是“毛”字。组词:毛衣、眉毛、毛线……
老:上下结构的字。可以用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记忆,“土”字加一笔长撇,再加上“它”字下面的“匕”就是“老”字。组词:老人、老师、老公公……
出:上下结构的字。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学生书空。组词:出门、出来、出口……
年:独体字,可以按笔画笔顺记忆: 。学生书空,组词:新年,过年……
来:独体字。可以用“米”来记,“米”字上面加一笔横就是“来”字。组词:出来。
4.抽读词语卡片,巩固生字和会认字。
五、正确地书写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每个生字的重点笔画位置。
2.让学生逐个字说说重点笔画的位置。
3.学生在观察、说的基础上把课后练习2进行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4.学生试着把每个字独立书写一遍。
5.教师重点指导“老和年”字的书写。
6.学生练习书写“老和年”字,写后进行评改!
7.其它几个字学生独立在书上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板书:
13. 老公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写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
2.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3.分段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二、学习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己出小声读第一自然段,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新年”是几月几日?还可以怎么说?(元旦)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己出声读这段,边读边用铅笔画出老公公什么样?(白胡子、白眉毛)板书:白胡子,白眉毛
2.出示图,看图说说老公公在干什么?
3.想象老公公拱拱手、弯弯腰、祝福大家新年好的时候会怎么说,自己想一想。(板书:拱手、弯腰、祝福新年好!)
4.请学生带上老公公的头饰,眉毛和胡子到台前来表演。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己轻声读第三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想想每句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摔倒 哈哈笑
2.再边读课文边看图,想想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老公公的角色是同学扮演的。)
3.想一想应该怎么读呢?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指名读。
(四)朗读全文,边读边体会大家庆祝新年联欢会的欢快场面。
三、正确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的生字,每个生字写3遍。
板书:
10、二上19课《郑和做舟》教案(优质课)
教学目标
1.认识6生字,3多音字,会写8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能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进一步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介绍的是谁?做什么呢?
二、新授
(一)感知课文。随文识字
1.自读课文,读完后标画出生字,并把它们读准确。
2.小组学习:两个小伙伴为一组,互相读一读。如果你的小伙伴不会读,你要帮助他。
3.反馈,读准字音。
4.再读课文:把这些生字放回课文中,你还能读准确吗?自己试着再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确。读完后标画自然段。想一想,郑和是谁?课文第几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郑和?
(二)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对郑和有了哪些了解?
在反馈的同时指导朗读。
2.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大家听出郑和是谁。
3.比较朗读第三句:他盼望自己能驾着船去远航。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船去远航啊!
4.感悟朗读第四句:他(常常)做些小船玩,还(经常)跑到造船的地方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记下来。通过括号里的词,你知道了什么?
5.朗读本段。郑和是怎么做船的?船做好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抓住事例,理解感悟。
1.指名读课文的二至五自然段。想一想郑和是怎么做船的,船做好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2.反馈:你从哪儿看出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指导朗读。读出郑和一心一意造船的语气。他一心一意地造船,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他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3.小组学习:船造好了,郑和是怎么做的呢?
下面请四个同学为一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齐读课文,然后说一说郑和是怎么做的,最后表演出来。
4.采取读、说、演的形式进行汇报。
5.表演朗读:郑和高兴得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
6.第四自然段。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在朗读中体会“一本正经”和“争先恐后”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件演示:理解“像一条长龙似的”。
三、练习
分角色朗读二至五自然段。
四、总结
郑和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长大后,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五、作业
1.学生练习描红、写字。
2.朗读课文。
六、板书
郑和做舟
想 做
一心一意
11、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③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 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
学生 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
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① 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② 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①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②合作探究
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
①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
a.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7.
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d.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②合作探究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
可让学生齐读并深刻体会,教师可以总结过渡:“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对这样一次事件的完整叙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以帮助归纳:语言方面——①恰当的描述;②用数字说明;③叙述中有议论。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应用。
拓展延伸,联想和想像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
① 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②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④ 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奉;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总结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延伸练习
① 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② 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
○板书设计
学生画的登月图可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让学生自行讲解,锻炼学生装的联想及表达能力,也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教师也可做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12、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精品教案○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③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 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
学生 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
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① 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② 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①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②合作探究
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
①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
a.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7.
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d.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②合作探究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
可让学生齐读并深刻体会,教师可以总结过渡:“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对这样一次事件的完整叙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以帮助归纳:语言方面——①恰当的描述;②用数字说明;③叙述中有议论。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应用。
拓展延伸,联想和想像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
① 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②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④ 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奉;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总结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延伸练习
① 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② 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
○板书设计
学生画的登月图可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让学生自行讲解,锻炼学生装的联想及表达能力,也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教师也可做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