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给刘洋阿姨的信》第一课时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一上《给刘洋阿姨的信》第一课时教案一等奖
给刘洋阿姨的信第一课时教案
课时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了解信的格式。
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生字,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信的格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生字卡、资料。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一认识生字一理解课文一布置作业
一、导入新课
“神九”宇航员中有位女宇航员,你知道叫什么吗?对,就是 刘洋阿姨。她可真厉害,你敬佩她吧!你想给刘洋阿姨写信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豆豆小朋友给她写的一封信。
二、认识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刘阿姨、一封信、电话、老师
2.认读词语。
3.教师指正读音中的错误。
4.男女生赛读。
5.开火车读。
三、理解课文
1.生字宝宝已经都被我们领回家了,快点来读读这封信的 内容吧。请小朋友一边读一边用直线画出豆豆同学向刘洋阿姨 询问的几件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谁能回答几件事呢?(四件)
4.谁来回答这四件事都是什么?
5.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6.除了豆豆问的问题外,你还有什么问题问刘洋阿姨吗?
7.学生畅所欲言。
8.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怎样写信了吗?它一般包括几 部分呢?
9.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信一般由称呼、问候、正文、署名、时间五部分组成。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给妈妈写一封信
2、一上《给刘洋阿姨的信》第一课时教案
给刘洋阿姨的信第一课时教案
课时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了解信的格式。
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生字,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信的格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生字卡、资料。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一认识生字一理解课文一布置作业
一、导入新课
“神九”宇航员中有位女宇航员,你知道叫什么吗?对,就是 刘洋阿姨。她可真厉害,你敬佩她吧!你想给刘洋阿姨写信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豆豆小朋友给她写的一封信。
二、认识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刘阿姨、一封信、电话、老师
2.认读词语。
3.教师指正读音中的错误。
4.男女生赛读。
5.开火车读。
三、理解课文
1.生字宝宝已经都被我们领回家了,快点来读读这封信的 内容吧。请小朋友一边读一边用直线画出豆豆同学向刘洋阿姨 询问的几件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谁能回答几件事呢?(四件)
4.谁来回答这四件事都是什么?
5.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6.除了豆豆问的问题外,你还有什么问题问刘洋阿姨吗?
7.学生畅所欲言。
8.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怎样写信了吗?它一般包括几 部分呢?
9.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信一般由称呼、问候、正文、署名、时间五部分组成。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给妈妈写一封信
3、第一册语文《给刘洋阿姨的信》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刘、阿、姨”等7个生字,能规范书写“从、电、有”三个生字,并能通过组词掌握生字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疑问语气的读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刘洋阿姨在太空生活的神奇。
教学重点:
会写“从、电、有”三个生字
突破方法: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描红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刘洋阿姨在太空生活的神奇。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反复朗读。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画出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读题质疑
1、播放“神九”升空视频。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
2、请同学们交流看后的感受
3、板书课题:给刘洋阿姨的信
齐读课题
刘洋阿姨简介:
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2012年6月神舟九号顺利升空,成为中国第一位飞天的女航天员。
4、读完课题后,学生质疑。
二、初读指导,整体感知文本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
刘 阿 姨 信 话 老 您
师 电 有 从 回 豆 年
(1)自由读
(2)排火车读(组词)
(3)齐读
3、整体感知文本
(1)师:豆豆问了刘洋阿姨几个问题?用笔标画出来。
A、从太空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B、您在天上能不能给家里人打电话?
C、“天宫”里没有水,您怎能像鱼儿一样,从“神九”游进去的呢?
D、从太空回到地球上是很累的,是吗?
(2)你觉得豆豆提的哪个问题最有趣?
以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注意疑问句的语气。
(3)检查课文掌握情况
A、指名朗读课文
B、同学们点评、正音
4、齐读全文。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电、有、从”
1、抽读生字卡片。快认,快读。
请同学们说说识记方法。
2、指导书写“电、有、从”
从:“从”的第二笔是点,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同学们书上描红,师巡视。
板书展示:
给刘洋阿姨的信
“神九”升空
电 有 从
课堂作业:
豆豆对刘洋阿姨提了这么多问题,同学们能帮他解决吗?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神九”的资料,尝试着解决豆豆提出的问题。
4、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秋姑娘的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按笔顺写美观。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枫叶若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信件)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学生猜,板书:信)
2.这是秋姑娘写给任老师的信。(板书:秋姑娘提醒“娘”读轻声,齐读)
3.秋姑娘不光给任老师写了信,还给他的好朋友写了信呢!你们想收到秋姑娘的信吗?(想!)
4.只要你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秋姑娘一定会给你写信的。
5.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学《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要说的?(生答)
二、感知课文
(一)整体感知
1.是啊,我也急着想知道答案。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看个究竟吧!(多媒体出示课文情景,听课文录音。)
2.瞧,播音员阿姨读得多好。想和她读得一样好吗?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检查自学情况:抽读生字卡。(开火车,指名读)
4.生字读准了,相信大家整篇课文就读得更好了。(齐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想:秋姑娘的好朋友都有谁?(根据回答出示相应的动物)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好朋友
指名读。提醒:“朋友”一起时“友”读轻声,单独时候读第三声。
2.自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秋姑娘要写的信多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片片枫叶)
3.指导朗读好“片片枫叶”,指名读,齐读。
4.读好整个自然段。
(三)教学第二—第五自然段
1.秋姑娘给好朋友写些什么呢?你最喜欢哪一封信,你就把那封信多读几遍马等下我们来看看谁读得最好。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信。
指名读,喜欢这封信的一起站起来读。(配上音乐)
3.第二自然段
谁来跟老师比赛读这小节?
学生评价。
我读好这节有个小秘密,想知道吗?就是抓住了“多加小心”来,用上我的秘密试试看,这回能赛过老师吗?生读,指名读,齐读。
师:现在我就是秋姑娘,你(任选一同学)是大雁。我要对你说:“秋天快要过去了,冬天就会来到,你路上要多加小心啊!”
生:谢谢你,秋姑娘。
4.学着我的样子做秋姑娘,选好一只大雁,你还会说些什么?
5.照这个方法学习3、4、5自然段。
6.爱读书的孩子是老师最最喜欢的。看来你们都很喜欢秋姑娘写的信,那么我们连起来把它读读。
7.姑娘给那么多的好朋友写信,懂得关心朋友,关心别人,是值得大家好好学习的。
三、教学生字
(一)教写“秋”
1.读“秋”。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2.观察多媒体演示“秋”的写法,用眼睛说话。提问:看了之后你想说什么?
3.齐书空,描红。
(二)教写“心”
1.读“心”
2.教学新笔画“卧钩”
3.观察多媒体演示“秋”的写法,用眼睛说话。提问:看了之后你想说什么?
4.齐书空,描红。
(三)自学“好”、“朋”、“友”
(四)书写生字,教师巡视写字姿势。
5、《秋姑娘的信》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一、激趣导入
出示枫叶图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枫叶)
师:枫叶是什么颜色的?(火红火红的)
师:你们知道哪个季节能看到这么漂亮的枫叶吗?(秋天)
师:枫叶不仅样子好看,还能用来写信呢。(出示枫叶字卡“信”)谁来读读这个字?(指名读)注意,它是一个前鼻音,跟老师再读一遍。
2、师:谁这么神奇,能用枫叶来写信?让我们把她请出来。(多媒体出示秋姑娘图)指导读准:“秋姑娘”。注意“娘”单独读时是第二声,放在词语中读轻声。
3、补完课题《秋姑娘的信》,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秋姑娘给谁写信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课文动画)
谁来告诉老师,秋姑娘都给谁写了信?(指名回答。相机出示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图)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秋姑娘给南去的大雁、要冬眠的青蛙、贪玩的松鼠和山村孩子写了信。”
秋姑娘写了这么多信,都写了什么内容呀?让我们快到课文里去看一看吧。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边读边用铅笔把本课的生字圈出来。
(2)、读通句子,遇到长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标上小节号
6、生自由朗读,师巡回
7、小朋友们读的都很认真,不过,要想读好课文,得先经过生字宝宝的考验呢
8、出示带音节的生词,指名逐行朗读,并说说要注意什么。
9、去拼音齐读生词。
三、随文识字
1、生字宝宝们真淘气,它们又藏到课文里去啦,让我们快去找找它们吧。谁来告诉我们,这篇课文有几个小节?(7个)
2、谁来给我们读读第一小节?(指名读)
3、(出示“摘下”)指导读好平舌音“摘”
4、秋姑娘只摘了一片枫叶吗?(不是)(出示“片片枫叶”),指名读,说说除了枫叶可以说“片片”之外,还有什么可以用片片?(白云、花瓣)
5、秋姑娘摘这么多枫叶干什么呀?(给好朋友们写信)是啊,秋姑娘有好多好朋友呢。(出示“好朋友”),教学“好”,谁来想个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女加子就是好)“好”字第一笔是个新笔画呢,它叫撇点,跟老师写一写。“好”还有一个反义词呢(坏)
6、教学“友”,与“有”进行同音字比较。
( )好 ( )用 没( ) 好( )
7、生字障碍扫除了,我们再来把第一小节读一读吧。(齐读)
8、秋姑娘的第一封信是怎么写的?我们请女生来读一读(女生读)
9、这封信里有个生字宝宝呢,它是(出示“小心”)指名读,注意,它跟“信”一样,也是前鼻音。心字也有一个新笔画,出示卧勾,“卧”就是躺下的意思,因为它是躺着的,所以才叫这个名字,跟老师写一写。“心”的笔顺尤其要注意,范写“心”,学生书空。心这个字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担心、细心、关心、爱心)秋姑娘提醒大雁们往南飞的路上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可见她是多么关心大雁啊,我们读的时候,也要把关心的语气读出来。(范读,生跟读)
10、下面一封信是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的,我们请男生来读一读。(男生读)哦,原来秋姑娘是要提醒小青蛙冬眠时要盖好被子,千万别着凉生病了(出示“生病”),师范读,生跟读。教学“生”,出示图画,一颗种子发芽了,要冲破重重阻碍才能生长起来,这个“生”字是多么有生命力的一个字呀,我们一定要好好记住它。
11、第三封信是写给贪玩的小松鼠的,有谁想读这封信的,一起站起来读一读。我们大家一起再来读一读。
12、还有一封是写给孩子们的,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这些孩子是住在什么地方的?(出示山村),指名读,教学“村”,谁来想办法记住它?(木加寸就是村)。村是木字旁,说明山村里有很多树。天气冷了,秋姑娘嘱咐孩子们,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出示“裹上”),用衣服把果子包起来就是“裹”。
13、秋姑娘多关心好朋友啊,我们把这四封信再来读一读吧。(齐读)
14、秋姑娘写呀写呀,枫叶摘了一片又一片。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你们知道吗?(全给秋姑娘写了信)(出示“全”)谁来做做小老师,教我们学这个字?(我教读,我教笔顺,我教字形,我教组词)小老师们真厉害,我们全记住这个字啦。
四、巩固生字
做摘枫叶的游戏,巩固四会字。
五、指导写字
1、在语文书上描字
2、重点指导“好”“心”两个字。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语第一册《秋姑娘的信》是一篇童话形式的科普知识短文,描写了秋尽冬来的季节特征,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如何准备越冬的情形。作者将秋天人格化,通过“秋姑娘”发送传递秋天的信息,给了我们季节变更的相关知识,自然有致,生动引人。同时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年级学生虽刚入学,但他们的学习经历并不是一张白纸,教师同样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我在教学生字“全”时创设了学生当小老师的环节,组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使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不仅改变了现行的师教生学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参与教学,获得生生教学的学习效应,不仅锻炼了能力,还影响了全体学生,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欲望,保持全体学生兴趣的持久性,教学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2、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去读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开放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学会朗读,在读中体会情感。
3.多种课程资源并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课中,美丽的动画,形象的词卡及印有课文内容的大枫叶,把学生带进了如诗如画的学习情景,而优美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身心得到陶冶,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6、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秋姑娘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课文内容,认识秋去冬来时的一些特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在理解字、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
3.情感目标: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字词句及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谁?(电脑出示秋姑娘图)
2、你还知道了什么呢?
3、看来上节课小朋友学得可真认真,今天秋姑娘给大家带来了两份秋天的礼物,不过她要考考小朋友们,看大家能否学会三样本领。爱学习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她的礼物。怎么样?小朋友有信心吗?
4.看——第一个本领是“我会读”。
出示生字“好、友、心、生、村、全”认读并组词,开火车认读。
5.这儿还有些词语呢,谁能读?出示词语:“秋姑娘、好朋友们、写信、摘下、片片、小心、生病、食品、山村、裹上”指名领读。
二、精读训练
(一)指名读课文
1、过渡:秋姑娘写的信很多,她给哪些好朋友写了信?信里写了些什么呢?咱们一起读读课文就知道了。指名读课文第二到第五自然段。
2、答第一个问题后,出示句子填空:是秋姑娘的好朋友,、、也是秋姑娘的好朋友。(板书贴图:大雁青蛙松鼠孩子)
(二)教学第二—第五自然段
1、教学第二自然段。
(1)出示: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2)第一封信上写了什么呢?板书:多加小心
出示大雁南去的动画:秋天到了,大雁们要飞往很远很远的南方过冬呢!秋姑娘在信中会让他们小心什么呢?
(3)如果你是大雁,你接到信了,会怎么想?(秋姑娘多关心我呀!)
(4)指导朗读。读好这句话,读出秋姑娘那大姐姐一般的温和、亲切的语气。
(5)说话练习。师:现在我就是秋姑娘,你(任选一同学)是大雁。我要对你说:“秋天快要过去了,冬天就会来到,你路上要多加小心啊!”生:谢谢你,秋姑娘。
2、教学第三到第五自然段。
刚才小朋友特别认真,我想第二个本领——我会学,大家一定没问题。(1)出示三、四、五段内容。要求:仿照上面的学法,想想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信上写了些什么?秋姑娘为什么要给他们写信?读读第三到第五自然段。
(2)四人小组讨论。
(3)交流结果。
A出示: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B秋姑娘为什么要请青蛙盖好被子?板书:盖好被子。(引导学生:冬天一到,青蛙要在洞立睡上整整一个冬天!)
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秋姑娘很关心小青蛙)那你能读出秋姑娘的关心吗?(指名读) (学生自由读书准备——指名师生表演——喜欢这封信的同学一起表演读)
C出示: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请喜欢这封信的小朋友读一读。秋姑娘又为什么要劝松鼠准备好充足的事物呢?板书:准备食品如果你是小松鼠,看到信后怎么做?(出示松鼠采松果图)小松鼠都行动起来了。(指名表演)
D出示: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自由读。秋姑娘又为什么给山村的孩子写信呢?板书:裹上“冬衣”秋姑娘没忘记在冬天穿着单衣的小树苗,提醒山村孩子给他裹上冬衣。知道为什么吗?(怕小树冻坏了)是啊,多细心的秋姑娘啊,能读好吗?(指名读——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读)。
出示山村孩子给小树裹冬衣图:小树裹上了厚厚的冬装,不冷了,让我们一起来谢谢山村孩子吧!也要感谢秋姑娘的提醒。
E配乐朗读课文第二到第五自然段。秋姑娘给那么多的好朋友写信,懂得关心朋友,关心别人,是值得大家好好学习的。
三、拓展训练
1、猜猜看,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想好了,说给小组同学听听,写在老师发的枫叶上。
2、小组围在一起讨论。
3、学生交流。
4、如果你是秋姑娘的好朋友,读了她的信后,你会怎么做?(做好各种准备)
四、学习第六至第七自然段
1、秋姑娘就这样一封一封寄去了她的关怀,等到冬爷爷来的时候,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能读好最后两句吗? 出示: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自己试试,读好语气词“咦”“哈”。
2、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读一段,一问一答。
3、同桌一问一答,各练习一次。
4、老师问,学生答。要求:读出对秋姑娘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背诵课文。
1、过渡:第三个本领小朋友要学吗?看——我会背。
2、引读:秋姑娘摘下枫叶给谁写信?信上写了什么呢?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3、指导背诵,出示关键词:
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4、指名背诵。学生尝试背诵。再指名背诵,可以加上动作。
师生共同表演课文内容,边背边加入动作。
六、作业
1、同学们,课文学完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秋天的落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公园里、马路边去找找,明天带来,和同学们说说样子和颜色。
2、用得到的枫叶画一张画,送给你的朋友,没有得到礼物的同学,自己去采集落叶,然后也画一张画,送给自己的朋友。
7、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秋姑娘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课文内容,认识秋去冬来时的一些特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秋、好、朋、友、写”并口头组词。
2、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干什么呀?(学生回答第一自然段内容)
3、出示词语:好朋友
读词,说说谁是秋姑娘的好朋友?
出示句子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秋姑娘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秋姑娘的好朋友们。
要求:能在读中体会“们”的用法。
4、你们想知道秋姑娘信上写了什么吗?
二、学习第二段(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两遍
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后,数一数课文写了秋姑娘的几封信。(四封)
2、第一封写给了谁?
3、出示第二自然段: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1)读一读,填一填:
一封写给,让它们。
(2)为什么秋姑娘要这么叮嘱它们?说说你的看法。(因为大雁是候鸟,冬天要到南方温暖的地方去过冬。长途跋涉,飞行时要注意安全,不掉队,不被猎人射中等等。)
(3)指导朗读
秋姑娘对好朋友非常体贴和关心,要读出大姐姐般亲切、温和的语气。
(4)小组活动:朗读这一段给组员听,选出优胜者赛读。
(5)学生评议,指出不足与进步。
(6)齐读这一段。
过渡:秋姑娘还对谁说了什么?
4、自学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要求:仿照上面的学法,想想秋姑娘又给谁写信,信上说了什么,该怎么读好秋姑娘的信。
(1)四人小组讨论。
(2)交流讨论结果。
秋姑娘又给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因为青蛙要冬眠,松鼠要准备好过冬食品,小树要穿上“冬衣”。
(3)出示填空:秋姑娘对说,叫它。
要求:任选其一练习说话。
(4)、指导朗读
要求表达出秋姑娘对好朋友无微不至的关照,语速适中。
(5)、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6)、谁能向老师挑战,读得比老师更像秋姑娘大姐姐。
(7)、分组各读一个自然段,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8)、尝试背诵。
过渡:秋姑娘只写了这几封信吗?
三、学习第三段(第六至第七自然段)
1、秋姑娘还写了许多信,哪句话告诉我们的?
2、大声读最后一段,读好语气词“咦”“哈”。
3、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读一段,一问一答。
要求:“咦”读出奇怪的语气;“哈”读出舒畅的语气。
4、同桌一问一答,各练习一次。
5、老师问,学生答。
要求:读出对秋姑娘的赞美之情。
6、秋姑娘又给谁写了信,说了什么呢?
7、想象训练,好朋友随机组合讨论写信对象及信件内容。
8、学生交流。
9、如果你是秋姑娘的好朋友,读了她的信后,你会怎么做?
(学生述说各种生物的过冬准备。)
四、朗读、背诵课文
1、引读:秋姑娘摘下枫叶给谁写信?
信上写了什么呢?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2、指名朗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3、指导背诵,出示关键词:一封 大雁 小心;一封 青蛙 盖好;一封 松鼠 准备好;再写一封 山村孩子 裹上。
4、尝试背诵全文。
5、师生共同表演课文内容,加入动作帮助记忆。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心、生、村、全,读准字音。
2、分析字形。
心:第二笔是“卧钩”,第一笔要落在横中线上,第三笔要落在竖中线上。
生:中间一横最短,第五笔是横,不是竖。
村:第四笔是点,不是捺。
全:上半部分的人写得宽些,下半部分的第一笔横要落在横中线上。
3、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迅速记住这个字。
4、学生照笔顺提示在书上描红。
六、作业
1、采集几种落叶,说说他们的形状和颜色。
2、在白纸上画下其中一种树叶,并在这片树叶上写上一句话送给你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
新版苏教版实验教材内容新颖活泼,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新教材的这一优势,在扎实的读读写写、说说练练的基础上,挖掘文中的“空白”处,如: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说了什么?如果你是秋姑娘的好朋友,读了她的信后,你会怎么做?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8、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秋姑娘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5个只识不写。
3.让学生在读中认识秋天的特征,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情趣,体会到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愉悦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第7课。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
(1)这些生字小朋友还记得吗?那就小火车开起来;
(2)这儿还有几个要求会认的字,一起来;
(3)这儿还有些词语呢,谁能读?(指名
2.大家真不错!还记得秋姑娘给谁写了信吗?我们一起听一听。(放课文配乐录音,指名说秋姑娘给谁写了信)
板书:青蛙、大雁、松鼠、山村孩子
3.信里写了些什么呢?你们一定很感兴趣吧!咱们一起读读课文就知道了。(打开书P89)
二、赏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句,出示课件动画
师:大家看!秋风轻轻地吹,一片片枫叶在空中飞舞,秋姑娘的信可真多呀!能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信里都写了些什么呢?接着往下读,找一找。(学生自由读书)
师:找到了吗?把你最喜欢的一封信读给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师:你喜欢哪封信?能读读吗?(学生选择读自己喜欢的信,教师运用不同的方式点拨、指导)
(1)是这封吧!(同时出示课件动画)
师:秋天到了,大雁们要飞往很远很远的南方过冬呢!秋姑娘在信中会让他们小心什么呢?(学生发言设想:A、小心掉队了;B、小心撞上了飞机;C、小心被猎人打中)对啊,真是要多加小心,能读好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喜欢这封信的同学一起读)
师:你们还喜欢哪封信呢?(生读秋姑娘写给青蛙的那封信)
(2)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学生发言设想:秋姑娘很关心小青蛙)那你能读出秋姑娘的关心吗?(指名读)(教师带青蛙头饰)师:现在呀,我就是小青蛙,冬爷爷快来了,我得找个地方睡大觉了,谁来演秋姑娘呢?先准备准备吧。(学生自由读书准备——指名师生表演——喜欢这封信的同学一起表演读)
师:**同学,你喜欢哪封信呢?(生读秋姑娘写给松鼠的信)
(3)你为什么喜欢这封信呢?(学生发言设想:松鼠很可爱)是啊,松鼠很可爱,可是很贪玩,连过冬的食品都忘记了准备。幸好有秋姑娘的提醒。秋姑娘想得可真周到,能读出来吗?(指名读)大家都喜欢吧!同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同桌比赛读)你觉得同桌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读)那你们愿意演给大家看吗?(指名学生戴头饰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师:还有一封信谁喜欢呢?(学生读写给山村孩子的信)
(4)是这封吧(出示课件动画)?秋姑娘没忘记在冬天穿着单衣的小树苗,提醒山村孩子给他裹上冬衣。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发言设想:怕小树冻坏了)是啊,多细心的秋姑娘啊,能读好吗?(指名读——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读)。
3.看,秋姑娘在每封信里都是那么关心、体贴别人!我们把4封信连起来读,好吗?(全班齐读2—5自然段)
4.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想想看,想好了,说给小组同学听听(小组交流后指名说)。(学生发言设想:A、一封写给小猴,别太淘气了;B、一封写给可爱的熊猫,要保护好身体,别着凉生病;一封写给小朋友们,不要贪玩,要好好学习……)
5.你们说得太好了!秋姑娘就是这样一封一封寄去了她的关怀,等到冬爷爷来的时候,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能读好最后两句吗?自己试试(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6.秋姑娘的信多有意思呀,我也想读了。(放音乐,指名师生配合读——师生齐读)
三、写字
1.这儿有几个生字(课件出示“好、朋、秋、村”四个生字),谁能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
2.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结构)怎么记住呢?想想看,把你的好办法说给同桌听。(小组交流后指名说)
3.我们用自己的办法记住了他们,怎样在田字格里把字写漂亮呢?我们先来看看“好”字,左边女字旁的第1笔是新笔画——撇点,注意是一笔写成。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看!女字作偏旁的时候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发言设想:那一横不出头)接下来怎么写呢?看着笔顺图书空一下就知道了(学生看着笔顺图自由书空)。看懂了吗?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写看(师生一起书空)对,一共6笔写成。每一笔在田字格怎么摆呢?看我写。撇点从左上格起笔,靠近竖中线收笔,撇的起笔比第一笔矮,收笔往左边来一点,第三笔横从横中线起笔,往上斜一点,不超过撇。右边是个“子”字,横撇写在右上格,弯钩写下来,最后一横呀,从田字格的中心点起笔,压横中线写。合起来的时候,注意左边窄,右边宽。会写了吗?打开书92页,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好”字。写字的时候,注意姿势。
4.后边还有3个字,怎么写呢?先观察书上的笔顺图,再找准田字格中的位置,试着在书上描一个,描的时候想想怎样写才好看。先写完的同学可以把你的想法小声说给
同桌听。
师:这3个字,怎样写才好看呢?(指名说)
(5)你真细心,知道“朋”字的两边的月就像朋友一样靠拢写;月字的第2短横要压横中线。
(6)眼力不错,“禾”字作偏旁时,很懂得谦让,长长的一捺要变成点。“火”的笔顺要注意。“寸”的一点写在中心点上,“木”字作偏旁时,捺也要变成点。
同学们很会观察,相信一定能把字写好。打开习字册20页,把这4个字描1个,写1个(课件出示“好、朋、秋、村”四个字,并且把“好”字的撇点、“朋”字的两个第2短横、“秋”字的禾字旁的一点、“村”字的木字旁的一点加成红色),一定要注意红色的笔画。写字时,注意:足——安、身——正、肩——平、臂——开(师生配合说)。
6.评议写字的情况。
四、小结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秋天的落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公园里、马路边去找找,明天带来,和同学们说说样子和颜色。
9、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蘑菇该奖给谁》研究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受到要敢于和高手比,敢于向强者挑战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生词。
参加临走得意蘑菇练习乌龟
二、读文探究,读中感悟。
A、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过度:昨天,我们在学习课文时有许多小朋友很奇怪兔妈妈为什么要给小白兔一个最大的蘑菇呢?这蘑菇到底该奖给谁呢?兔妈妈做的对吗?今天就请小朋友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1、晚上,兔妈妈提着一大篮蘑菇回来,见到自己的两个乖宝
宝说了什么?
学生齐读:“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
菇!”大家想一想:兔妈妈问着话时,心里会想什么?她会是什么神态呢?说话语气会怎么样?谁能再来试试。
2、谁先抢着回答兔妈妈的?指名读小黑兔的话。
想一想:小黑兔为什么要抢着说呢?他说话时的神态怎么样?谁能把“得意”的样子做给大家看看。
当学生做出得意壮时,请他读小黑兔的话。
(出示:小黑兔得意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
3、小朋友们再看看小白兔的表现。小白兔说话时的神态怎么样?谁能来把小白兔表演好。
4、你们知道为什么小黑兔很“得意”,小白兔很“难为情”呢?(小黑兔得了冠军,小白兔落在后面了。)
5、小朋友都觉得两只小兔子很可爱,我们一起来把他们演一演好吗?分角色朗读对话。
B、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1、兔妈妈看着两个孩子,觉得很奇怪,就问:“你们今天都跟谁比赛啦?”两只小兔子怎么回答的呢?
出示“我跟乌龟赛跑,所有的乌龟都跑不过我!”
“我跟骏马赛跑,他们都跑得比我快。”
小黑兔和小白兔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呢?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谁能把两只小兔子表演出来?
C、指导学习第三次对话。
1、老师摸着表演的最好的小白兔的头,并亲了他,说:“我的好孩子,这是给你的奖品!”
兔妈妈在说这话时,心情怎么样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哪位小朋友来做兔妈妈,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小黑兔看见小白兔得到奖品,他不服气了,他为什么不服气?
是呀,得了冠军却没得奖,最后一名却获奖了,这还真没道理。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呢?兔妈妈奖得对吗?
2、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两幅图。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曾经看到的骏马奔跑的景象,乌龟爬行的样子,观察小白兔和小黑兔是怎样比赛的,在比赛中谁更出力,跑得速度更快?
4、你们现在还觉得兔妈妈奖励错了吗?。
出示“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
大家猜猜看,兔妈妈为什么喜欢敢和高手比的小白兔?
出示:与高手比能激发人的斗志,促进自己的能力提高;与低手比会使人没有斗志,能力也会退步。
D、拓展、内化。
1、小黑兔听了兔妈妈的话后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要学习谁?平时你有没有敢和高手比的例子,能说给大家听吗?在和高手的比赛中,你得到了什么?
3、老师希望你们像小白兔那样,在生活中做一个敢和高手竞争的人。
板书
蘑菇该奖给谁
兔妈妈蘑菇小白兔
因为他敢和高手比
10、《悲壮的一幕》第一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悲壮的一幕》第一课时教案
横山桥中心小学 张华娣
一、检复导入
1、茫茫宇宙,浩淼苍穹,吸引着多少人去探寻。可是,回顾人类的航天历程,却是曲折而坎坷的。不知有多少科学家、宇航员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人类的航天事业。科马洛夫——前苏联的一名优秀宇航员,就是其中的一个。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悲壮的一幕》这篇课文。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呢?
(科马洛夫驾驶着联盟1号宇宙飞船圆满完成了任务后准备返航,却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打不开降落伞了。两小时后,飞船将坠毁,科马洛夫将殉难。)
2、今天,让我们穿过时空岁月,一起来到前苏联的地面指挥中心,和科马洛夫一起度过最后的两个小时,深切感受那悲壮的一幕吧。
二、整体感知。学习第二段。
(一)品读汇报工作
1、听录音感知课文,想一想在生命的最后两个小时里,科马洛夫做了些什么?(汇报工作、与亲人告别、与全国人民告别)
2、自由读课文中描写科马洛夫汇报工作的部分,直到读出感受为止,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3、交流:
①“他很激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在面临死亡的关键时刻,科马洛夫见到了亲人,自然异常激动,但他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想到的是比生命更重要的飞行探险情况,必须先向首长汇报,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
一个“先”字显示了他把科学考察情况看得高于一切的可贵精神,没有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能做到这一步吗?短短一句话,闪烁着科马洛夫的人格光辉。
②“……神情从容……”(工作时间之长,工作态度之认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是从容不迫、一丝不苟的工作着)
③“人民的心不由得加剧了跳动”
(反衬出科马洛夫的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二)品读与亲人告别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科马洛夫把工作、把科学放在了第一位。然而他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和亲人之间也有着浓浓的亲情。当70分钟的汇报结束后,科马洛夫终于把他所剩无几的时间给自己的亲人了。
1、认真朗读科马洛夫与老母亲、妻子、女儿告别的场面,在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使你感动。选择其中的一个场面读给同桌听,请同桌指点指点。
下面谁能把你刚才读给同学听的内容有感情的读给全班同学听。
(你能具体说说什么地方使你感动吗?)
①向母亲告别:指名读,评议,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母亲为什么心如刀绞,科马洛夫脸上在笑心在流泪的悲痛心情。
齐读。体会母子之间难以割舍的浓浓亲情。
②与妻子告别:听范读想象科马落夫与妻子告别的情景。
生离死别就在眼前,科马洛夫的心中澎湃着怎样汹涌的情怀啊,可是,他只是深情地望着妻子,透过深情的目光你能猜到他想说些什么?
科马洛夫有那么多的话要对妻子说,为什么不说出来?
是啊,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③、和女儿告别:
话筒递到了女儿的手里了,面对年幼的女儿,科马洛夫的神情与告别母亲、妻子有什么不一样?
自由读与女儿告别的情景,讨论科马落夫两次落泪的原因。
谁能把科马洛夫与女儿告别时那种既不舍又欣慰的感情读出来?
3、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品读"与全国人民告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他的生命也在分分秒秒中消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毅然把时间留给了人民。
1、指名朗读,指导朗读。
你的朗读让我们热血沸腾,你读出了科马洛夫的心声。科马洛夫在与全国人民告别的时候没有悲伤的话语,只有为科学献身的壮烈情怀(出示小黑板)齐读,理解火与光。
2、男女生分组赛读。
(四)学习第三段
(科马落夫深情地告别了深爱着的亲人,豪情万丈地告别了关注着自己的全国人民,为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让我们再一次亲眼目睹那悲壮的一幕吧!)
引读"轰隆……"省略号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三、总结拓展延伸
1、课文为什么要以“悲壮”为题?“悲”体现在哪里?“壮”又体现在哪里?
2、是啊,科马落夫不仅是前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也是全人类人民心中的英雄。他不仅活在前苏联人民心中,也永远活在全人类人民心中,让我们永远记住英雄的名字,永远记住悲壮的一幕。
3、 其实,在人类发展太空的历史上,这类悲剧不是只发生一次,(出示)虽死犹生的太空英雄
1967年1月27日,美国三名太空人怀特、格里索姆和查菲随着一声巨想而遇难。
1968年3月27日,前苏联"联盟"号太空船爆炸,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遇难失事。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宇宙飞船升空时发生爆炸,七名太空人殉难。
2003年1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号宇宙飞船完成任务返航时发生爆炸,七名太空人全部遇难。
你有什么话要对太空英雄说吗?
四、作业:探索宇宙充满了危险,但永远抵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请广泛收集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以"宇宙之旅"为主题出一份手抄报,籍此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
板书设计:
悲壮的一幕
人民万岁!科学万岁!
资料提供者:qianxiao
11、《马说》栏式教案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理解基本内容。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材分析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的一篇文章。作者借对千里马悲惨遭遇的议论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对统治者埋没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学情分析 这篇散文虽篇幅短小,其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了解时需要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因此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包括查阅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资料、熟读课文等。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采用自主和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结合现实生活,构建新的人才观。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课时 第二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期待
(一)抽查背诵:
个别同学背诵课文
(二)检查作业情况: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指出加点词的意思: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1)况且想要获得与普通的马平等待遇都得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哎!难道真的是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呀!
吃饲养喂养
用鞭子打鞭子 检查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
(三)深读课文,思考问题:
1.造成千里马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对千里马以及奴隶人、执策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3.千里马和执策者分别象征了什么? 原因:没有能识别千里马的伯乐。
态度:同情千里马,痛恨执策者。
千里马象征了人才,执策者象征了统治者。 自主、探究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问题:韩愈只是对千里马的遭遇表示同情吗?他通过文章想表达什么情感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一下问题:
表达了对人才不受统治者赏识并且重用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五)拓展:在新时代,人才应该怎样展示才干? 利用各种平台或者自媒体宣传自己,推销自己,可以参加比赛,发表论文等等。要有自信,是人才就一定有被重用的机会。 建立新的人才观
课堂小结 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建立新的人才观。
学生作业 以《我说千里马》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马新
说千里马的悲惨命运人
才
讽刺抨击执策者观